如何理解出口免抵退中的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当前位置: &
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200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经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一、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对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本通知所述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项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三、有关计算方法(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四、办理免、抵、退税的基本程序和所需凭证(一)基本程序。生产企业将货物报关离境并按规定作出口销售后,在增值税法定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和免、抵税申报,在办理完增值税纳税申报后,应于每月15日前(逢节假日顺延),再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办理“免、抵、退”税。税务机关应对生产企业申报的免抵退税资料进行审核、审批、清算、检查。(二)所需凭证。生产企业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须提供下列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2、出口发票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中远期结汇证明4、代理出口证明5、增值税专用发票6、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凭证。五、生产企业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或未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的,主管国税机关视同内销货物计算征税;对已征税的货物,生产企业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后,应在规定的出口退税清算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无误的,办理免抵退税手续。逾期未申报或已申报但审核未通过的,主管国税机关不再办理退税。六、各级国税机关可根据本地区生产型出口企业户数及出口量多少等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免、抵、退”税管理部门或管理岗位,进一步强化征退税机构相互配合,征退税信息的衔接,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技术支持系统,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管理。七、国税机关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行免抵退税办法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财预字[号)有关规定执行并按月办理免、抵税款调库手续,同时要在年度出口退税计划内优先保障免、抵税额调库。八、各级国税机关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按企业分类管理的通知》(国税发[1998]9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按企业分类管理的补充通知》(国税发[号)等有关规定对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A、B类企业要简化管理手续;对C类企业按规定的程序严格审核管理;对D类企业要严格审查,确保出口业务、进项税额真实无误方可办理免、抵、退税。对小型出口企业和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发生的应退税额,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对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12个月以后退税纳入正常分类管理。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是指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未满12个月的企业。
免责声明:中顾法律网法律法规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000-9164
请输入您要反馈的内容:
延伸阅读:
共收录法律法规39万余件
国家主席令
法律及人大文件
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文件
司法解释及两高文件
部委规范性文件
部委事务性文件
地方法规及地方人大文件
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
法规热门排行榜
热门法律咨询
热门咨询专题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鲁ICP备号 【济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备案:20】
版权所有:济南中顾法商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您当前的位置: & & &
免抵退不得抵扣税额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分类:会计实操
更新时间:
免抵退不得抵扣税额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答:①免抵退中不能免抵额=出口完税价(人民币)*(17%-退税率)
关键理解就是(17%-退税率)这部分,这部分差额不能扣除是因为在会计上做了进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进转出)
由于在成本中可以抵扣,所以在税金里面就不能在重复抵扣了
所以“免抵退中不能免抵额”就要在当期计算“免抵退”时候在“抵税”环节中从当期进项税中减出来。
②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它的计算公式是: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是什么?
实际上“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销售价款-免税进口料件价格)*(销售品的征税率-销售品的退税率)+免税进口料件价格*(免税进口料件的征税率-免税进口料件的退税率)
这和计算购入原材料,同时支付运费,此后原材料发生因管理造成的损失时计算进项转出额时所采用的方法是相同的,因为销售价款中包含税率不同的两部分,所以要将其分开两部分计算。
免税进口料件的征税率=0
免税进口料件的退税率=0
所以:作为组成销售价款的一部分的免税进口料件所对应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实际也就是进项转出额)为零。
免抵退不得抵扣税额会计分录怎么处理?首先要确定一下你们是什么类型的出口企业,像我们公司是生产型出口企业,我们公司的征税税率是17%,产品退税率是15%,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是2%。
责任编辑 : chalmers
重点推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1.鉴于各方面资讯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来源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所有。
3.如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日内与本网联系删除。联系方式:
近期考试日历表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的,应于当期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根据计算结果做如下会_百度知道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的,应于当期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根据计算结果做如下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的,应于当期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根据计算结果做如下会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的,应于当期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根据计算结果做如下会计处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58
获赞数:38
擅长:暂未定制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理解税法中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含义?_百度知道
如何理解税法中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含义?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74
获赞数:84
擅长:暂未定制
① 免抵退中不能免抵额=出口完税价(人民币)*(17%-退税率) 关键理解就是(17%-退税率)这部分,这部分差额不能扣除是因为在会计上做了进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进转出) 由于在成本中可以抵扣,所以在税金里面就不能在重复抵扣了 所以“免抵退中不能免抵额”就要在当期计算“免抵退”时候在“抵税”环节中从当期进项税中减出来。
②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它的计算公式是: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这两个公式分别看都比较难理解,但是将两个公式合并后就成为: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这样,“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就表现得比较明晰起来,也就是从认定的出口销售额中,剔除掉免税购进的原材料价款后的剩余部分对应的征退税差额。为什么这样计算?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免税购进材料本身不包含进项税,所以不应该计算免征和抵扣税额,因此要予以剔除;
第二、因为出口货物实际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准确确定,因此计算免抵退税额时采用人为设定其进项税额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这个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税率;
第三,基于第二条同样的理由,因为无法直接计算应退税额,所以变通的办法,先来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并以此作为间接计算免抵退的一个中间数据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总校地址:临沂市开阳路与沂蒙路交汇处向西50米路南 电话:
手机:0539-
电话咨询PHONE CONSULTING
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ING
与临沂银桥会计学校联系
[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
[会计培训]
[会计培训]
[会计培训]
[会计培训]
[会计培训]
>> 浏览文章&&
临沂中级会计职称培训学校:出口退税账务的计算方法
   导读:出口退税账务的计算方法,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出口生产企业的账务人员来说,对出口退税账务的计算方法掌握到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会计网小编现将“免抵退”税计算方法做举例说明。  【“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即:  本期不得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即货物到岸价和海关实征关税及消费税)×(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国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抵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  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即: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即货物到岸价和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率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  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相当于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  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即:  若当期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若当期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现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  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3%,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一月份,期初增值税留抵5万元,购进原材料等货物5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①外购原材料、备件、能耗等,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5850000  ②产品外销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③内销产品,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  ④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17%-13%)=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⑤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51-(85-48)-5=9(万元)&0,仍应交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4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40000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2、二月份,外购原材料、燃料等支付价款85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44.5万元;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①采购原料、出口及内销的会计分录与1月份类似,不再赘述。  ②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0000  ③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  应纳税额=300×17%-(144.5-20)=-73.5(万元)  ④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  免抵退税额=500×13%=65(万元)  ⑤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应退税额=65万元  免抵税额=0  期末留抵税额=73.5-65=8.5(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6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50000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8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85000  3、三月份,免税进口料件一批,支付国外买价300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保管费和装卸费用50万元,该料件进口关税税率20%,料件已验收入库;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600万元;本月无内销。  ①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300+50)×(1+20%)=420(万元)  借:原材料 42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关税 700000  ②出口的会计分录与前2个月类似,不再赘述。  ③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20×(17%-13%)=16.8(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6.8=7.2(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7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72000  ④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  应纳税额=0-(0-7.2)-8.5=-1.3(万元)  ⑤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20×13%=54.6(万元)  免抵退税额=600×13%-54.6=23.4(万元)  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应退税额=1.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3.4-1.3=22.1(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1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21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34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85000 【把上月分录反向注销】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85000  通过实务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因为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  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临沂银桥会计电脑学校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交汇西50米路南&&& &电话:
校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交汇西50米路南
手机: 电话:
校址:校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交汇西50米路南
手机: 电话:
COPYRIGHT & LY1234567.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临沂银桥会计学校:临沂市沂蒙路与开阳路交汇西50米路南(青少年宫对面)
电话:,,81275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