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爸爸车祸去世,我和我爸爸发生有趣的事妈妈都过的很痛苦,几个月过去,信用卡一直都是我爸爸在帮我还的,

已解决问题
我爸爸出车祸去世了,我爷爷也有一笔赔偿金,我想问一下,我妈妈
我爸爸出车祸去世了,我爷爷也有一笔赔偿金,我想问一下,我妈妈还有义务照顾我爷爷吗?
浏览次数:47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没有法定义务,如果承担赡养老人的主要义务,可以有继承你爷爷的财产的权利,法律意义上没有强制的赡养义务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我们家前后所经历四次车祸!让我对因果深信不疑。也借此警醒世人!
我们一家前后共经历了四次车祸。想必,很少再有哪一家会出现这么多次数的车祸了吧!
阿弥陀佛,借此警醒世人:因果不虚,早日断恶修善。
第一次,是我妈。那时候我还小,和父母一起住在乡下外婆家。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算命的,一定要给妈妈算命,而且不收钱。妈妈不相信算命,但是执拗不过他,就算了一下,结果算命的人说你三十几岁那年(具体我记不清了)会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妈妈根本没放在心上,后来算命的就走了。结果,到了那一年,果然妈妈出了车祸,车祸后很久,妈妈回忆起来,才后悔当初没有当回事,妈妈说,也许那时向算命的讨教一下破解之法,车祸就不会发生了。学佛后,妈妈说梦里经常梦到一个(还是两个?具体我记不清了)小男孩,一直跟着她,有时候是跟着我,而且要伤害我,妈妈拼命去阻止,结果对方不听。后来方知原来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堕过胎,是两个男胎。佛说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真是不虚。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一直有小叶增生的毛病,而且子宫内长息肉,经多次刮宫后依然照长不误,所以经常要去妇幼保健医院检查。我在想,是不是妈妈所经历的车祸多多少少与年轻时堕过胎有关呢?阿弥陀佛。
第二次,是我爸爸。我爸爸是属于那种非常老实,非常谨慎的人,平时晚上上楼前门窗煤气灶都要检查几遍才放心。就是这么一向小心的爸爸,竟然出了车祸。是爸爸自己驾驶摩托车,装上了乡下那种石桥的桥墩上。据爸爸后来说,当时自己开车开的好好的,突然前面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就发生了车祸,清醒后,爸爸自己捂着伤口去医院包扎,从此落下了头痛的毛病,不定时发作(我妈妈也有,都是车祸的后遗症)。(题外话:爸爸还跟我讲到过,他年轻的时候,乡下种田,又一次傍晚看到一个白衣女子,当他跳过水沟的时候,一下子就不见了。爸爸年轻的时候,还有一次,因为乡下一条河有一天早上很多鱼,估计是因为水质问题,他就去捕鱼。那时用一个橡皮垫,结果滑到河当中的时候,橡皮垫翻了,爸爸就游上了岸,那次捕了很多很多鱼,真是罪过,阿弥陀佛。)这次车祸后,家人去问一神婆,神婆说是因为爸爸命硬,命才没有被索去,是一条黑鱼精做怪。后来问了桥边的居民,方知确实有人前几天在那里捕到过一条大黑鱼。爸爸出车祸没过几天,那里就真的死了一个人,自己开摩托车摔倒在稻田了,好像正好撞到什么还是怎么的,就毙命了。
第三次,是我爷爷。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据我奶奶说生活作风上有点问题(因为爷爷已故,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也是尊重亡者的意思),说到我爷爷,不得不说我曾祖母,我曾祖母是一个苦命的人,很年轻就守了活寡。因为我曾祖父年轻时也是因为个人作风问题,被人打死在稻田里,因为正值冬天,落下了一身毛病,结果没多久就死了。我曾祖母一个人拉扯我爷爷还是三个女儿不容易,后来想再嫁,遭到我爷爷坚决反对,后来还是和别人生了一双儿女,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因为爷爷从来不让他们进门。也许是因为这个心结的影响,我爷爷对曾祖母非常不好,时常大骂开口。而曾祖母从来都是不敢还口,不知道她这一生到底背负了多大的辛酸和委屈,阿弥陀佛,所以我爸爸每每想起曾祖母(曾祖母是家里唯一关心爸爸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关系很不好,是没有任何原因的,这不得不让我相信能成为一家人是缘分,善缘恶缘,冤冤相报,苦不堪言,因为爸爸和爷爷奶奶之间无端的,完全出于前世业力的恩怨,我们一家从我懂事起就经常吵架,拍桌子,摔东西是经常的。)就会流泪,你们能想象一个七尺男儿痛苦流涕的样子吗?因为曾祖母是唯一关爱他的人啊!我爷爷除了对母亲不孝外,还格外爱吃肉,脾气无比粗暴,动不动就开口大骂,家人都怕他。爷爷是一天回家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汽车撞到又带出很远后狠狠地甩出去很远,后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而死,我见过他最后一面,面容及其可怕,当时还没有深信佛法,所以完全不懂这是堕落不善道的相征啊!但是我能感受,对于我这个孙女,爷爷是很喜爱的,所以当时看看躺在棺材里的爷爷的时候,我是忍不住地大哭,学佛后才知道自己真是愚痴啊!后来爷爷每逢周年祭祀什么的都会托梦给我,可见六道轮回实有!
第四次,还是我爸爸。那时候,我爷爷还没过七七,爸爸就又遇到了车祸,妈妈那时真的是眼睛都要哭瞎了。还好爸爸再一次大难不死。这时候我读大二,依然没有信佛(我是大三开始正式信佛学佛的)。接二连三的灾祸不断降临,连村委会都来慰问,从收入上来说我们家真可谓是贫困家庭,而且因为读高中和大学的高昂学费,让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这次车祸,据爸爸说,其实爸爸开摩托车开的好好的,是肇事司机一路将爸爸逼得无处可退,要不是爸爸狠命抓住手把,早已命丧黄泉。在赔款的时候,遇到肇事司机对爸爸说:他开车开的好好的,突然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直到撞到爸爸为止。不管司机出于什么目的说的这番话,既然是赔款了,就没有必要再说这些骗人了吧。这些事情时候想想不是让人汗毛倒竖吗?阿弥陀佛!爸爸其实心地是很善良的,但是他和爷爷奶奶之间的结解不开,而且成了死结,这期间也有我的错,因为我常常不是去化解,有时候甚至是加深,阿弥陀佛,业力是多么不可思议啊!爷爷死后,我们家又好几次闹得不可开交,唉,难哪!
四次的车祸让我看清,冥冥中我们凡夫的确被业力牵引着,身不由己。只有学佛,让自己转凡成圣后,才能将这一切改变!感恩净空恩师,若不是恩师的教诲,我是毫无疑问的地狱种子。也许是前世的善根吧,大三那一年,我跟妈妈去杭州灵隐寺烧香,看到恩师讲解的无量寿经放在那里,就随手拿了一本,顺便还拿了一本地藏经,这一拿改变了我的整个一生,因为我的一生从此完全改变。我心底深处的怨恨开始减少(暂时的,因为习气的惯性是很大的,后来经常反复,尤其是自己懈怠的时候,所以学佛修行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我自己感觉:净空法师的讲经每天要听,一天不听,烦恼又现前,因为我们的真心自性已经被染污的太严重,世间太久了,所以一定要勇猛精进才行),我开始反省自己的一生,起心动念无不是恶啊,贡高我满,贪嗔痴。。。真真样样俱足。偶尔有个善念,却不能保持。后来又看了净空法师讲解的《了凡四训》,如梦初醒。无论如何,我冥冥中觉得我命运的转机到了,我学佛的因缘成熟了。
后来一次,我去浙江普陀山,路经宁波天童寺,遇到一位出家的师傅,师傅在只有我和母亲的情况下,对我说我与佛有缘,问我对佛法有没有信心。我说有。后来师傅在我手上写了几个大字,意思是灾难消散了,万事都顺利了,具体我记不清了,后来还说以后对佛许的愿一定要还。
后来我考上了公务员,其中也有很多很巧合的事情,真是让人不得不相信,佛菩萨慈悲无处不示现!我当时对菩萨许愿说:如果我考上公务员,愿意一生行善放生印经。但后来,却慢慢淡忘了,结构后来网上抽观音签,几次的大意都是:神佛保佑,许愿不还!阿弥陀佛,罪过啊!
现在,我已经坚定发心一生行善放生印经了!我以前只注重解门,却不注重行门。也就是经文看很多,往往都是疑问解义,无法落实在生活中,所以还是烦恼不断,几次退心。阿弥陀佛,幸得佛菩萨加被。现在我已经基本上吃素,也参加了几次随缘放生和印经,感觉是真的快乐!
最后想说一点,就是最好专修净土,依止一位上师修,我选择的是净空恩师。读恩师讲解的《无量寿经》,那种法喜充满的感觉真是千金不换的,阿弥陀佛!感恩!!!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
&&净空法师《十善业道经》
&&净空法师《大乘无量寿经》
真正按照恩师教诲的次第修行!!!此心不退!!!
我的更多文章:
( 13:55:07)( 13:54:39)( 13:54:11)( 13:53:22)( 09:28:57)( 09:15:50)( 09:08:37)( 08:50:01)( 08:34:33)( 09:13:5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爸爸说:“你的新妈,和你同龄。”
作者:甘北
图片:des contes
来源:甘北(ID:ganbei1990)
老张坐在角落里,战战兢兢的。
他的嗓音很低,像含了一口痰:“我想找个伴……”
妻子走了快二十年,原来有工作,日子还好打发。现在退休了,二十四小时面着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快憋出病来了。
他学隔壁老头,去广场耍太极,就在那里,认识了徐姨。
徐姨不老,才四十三岁。
但徐姨命苦,丈夫十年前病逝了,唯一的儿子又车祸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睛都快哭瞎了,身体也渐渐垮了。
老张用眼角瞥了瞥三个孩子:“你看这徐姨,一个人怪可怜的,我跟她一起,还能搭个伴……”
“爸,您都多大个人了……”老大首先站了起来。
爸爸今年都六十四了,说得不好听,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怎么还想着这些事,什么孤单寂寞,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临老还要入花丛?
再说那徐姨,虽不是年轻小姑娘,但足足比爸爸小了二十来岁,左邻右舍怎么看,这不是老牛吃嫩草么?
老二见老大不同意,赶紧接着表态:“爸,那徐姨,跟我们差不多岁数,这声妈,我们可叫不出……”
“也没让你们改口……”老张懦懦地道。
不知何时开始,他有些怕这几个孩子了。
原先,他们都听他了,现在,他连自己的事都做不了主。
老张怀着最后一点希望,把目光向小女儿投去。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这老三从小乖顺,长大也跟他最亲,或许,她会帮自己说句话……
但老三却说:“爸,你要找老伴,我们不反对,但这徐姨,年纪轻不说,家里连个亲人都没有……”
行吧,行吧,这下,老张全明白了。
徐姨在百货大楼做保洁,一周只休一天。
这一天,就是老张的节日,他清早买好菜,邀徐姨过来吃饭,两个人搭张桌子,一荤一素就是一餐。
邻居们都知道这事,有人笑话,有人撮合,但那撮合里,也有笑话的意思。
“老张,你这是一枝梨花压海棠啊!”隔壁屋的老谢,每回见他都这么说。
说就说吧,都快入土的人了,还介意这?
人嘛,一上了年纪,就不比年轻时了,年轻人有奔头,有希望,有重来的机会。
老年人,可什么都没有了,就只有这么一点,一眼望得到头的晚年。
孩子们连这点晚年都不给他。
三个孩子在这天闯进来,他们商量好了,选了吃饭的时间,菜刚上桌,他们就掀翻了桌子:“你不嫌丢人,我嫌丢人!”
徐姨呆立在一旁,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老张不愿在徐姨面前低声下气,就扯开嗓子冲孩子们喊:“你们是要造反吗?”
他们并不怕他。
二十年前的老张,正值壮年,掌握着一家的经济命脉,发起火来如雷贯顶,把孩子们吓得大气不敢出。
但如今可不同了,老张老了,退休了,他养不起任何人了,在这个家,到处都是他的债主,谁都配凶他两句。
老大毫不胆怯地跟他叫板:“你要非娶这个女人,我们就敢造反……”
老二越过父亲,走到干瘦的徐姨跟前,老鹰抓小鸡似的,用粗壮有力的手指,嵌住她的肩膀:“你快给我滚出去!”
老三有点不忍,上前去劝住了二哥,又跑到爸爸跟前,拿出一张感情牌:“爸,你怎么能把这个女人,叫到家里来呢,这儿是妈的房间啊……”
她指了指墙上的那个女人,那张脸是保鲜的,嘴角永远笑盈盈的,丈夫已经满脸皱纹,她还是年轻的模样。
一晃,已经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妻子就在那里,不动,不怒,不愠地,听过他多少心事。
老大要结婚,家里拿不出像样的彩礼,他去亲戚那里借,受尽了冷嘲热讽,才凑够了一屋子的电器钱。
老二在外面打架,把人的头打破了,他去医院赔钱道歉,对方叫了七八个人,差点没揍他一顿。
老三最不省心,谈了几个对象,不是人品有问题,就是游手好闲没能耐,急得他那几年,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这些心底话,他只跟墙上的妻子说过,她是最懂他的。
他料想,若她在时,怕是会同意徐姨进门。可若她在,他又哪里稀罕徐姨……
孩子们吵吵囔囔,闹成了一团。
一桌子饭菜掀翻在地上,盘子摔得细碎,老二把电视都砸了,他说:“你不把这个女人赶出去,大家都别想过了……”
老张就在这样的喧闹中,缓缓地倒了下去。
徐姨是第一个看见的,她一个箭步冲过去,扶住下坠的老张:“老张,老张……别愣着了……快送医院啊……”
三个孩子这才慌了,七手八脚地把人抬出去,拦了一辆车,直送医院。
高血压,受了刺激中风了。
医生过来批评家属:“不知道老人有高血压啊?还要让他受刺激……”
孩子们都低着头,没人敢接话。
事实上,他们的确不知道,老张有高血压。
老张对孩子们,不曾诉过一句苦,早在他没退休前,就查出了高血压,但他不愿意让孩子操心,各有各家,都不容易,就一直瞒着他们。
今天这么一来,孩子们心里,倒尽是愧疚了。
老三最先开口:“我们今天,是不是太过分了,爸爸这些年,的确不容易……”
老大老二没说话,但看徐姨的神色,已经柔和了几分。
医生说,这次抢救回来了,至少得住半个月,家属得留一个人照顾。
徐姨说:“我来吧,我来吧……”
从老张家到医院,她把眼睛都哭肿了,她这个苦命的人啊,丈夫走了,孩子也走了,这天大地大,她一个亲人都没有,好不容易遇上老张,老张又病了……
这回,谁都不再叫她滚了。
他们这才陡然意识到,不仅爸爸需要一个伴,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日益老去的父亲。
那女人平时能解闷解乏,待到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是救命的恩人。
孩子们再好,又哪能陪在身边?谁不要上班?谁没有自己的家?
可是……算了,千言万语,得等老爷子出院再说。
半个月后,老张出院了。
老大和老二工作忙,只有老三来接父亲出院,上车的时候,她心头微微一颤,这才半个月的功夫,徐姨的肩胛骨都瘦得耸起了。
那天,父女俩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谈话。
女儿说:“爸,我们兄弟几个商量了,你要跟徐姨在一起,我们也不反对了……”
老张突然如释重负。
他突然想起,好多年前,他最终同意女儿那桩不理想的婚事时,女儿的心里,是否闪过同样的欣喜……
你看,生命都是轮回的,人老了,又要做一回孩子,只是这孩子,却是满脸皱纹,流着哈喇子讨人嫌的。
父女俩开诚布公地谈了很久,女儿问起父亲的病,又一遍遍地嘱咐他,以后有什么头疼脑热,可千万不能再瞒着后辈。
父女俩又聊起了老三家的情况。
老三的孩子,今年也读初中了,丈夫又是个游手好闲的,一个月工资不够三千块,还要抽烟喝酒……
难啊,都难……
说到这里,老三忍不住抹了把眼泪:“爸,你理解我们就好,我们兄妹三个,没一个大富大贵的,二哥家连房子都没有,你说这徐姨,现在才四十出头,我们得照顾她多少年啊……”
老张心里一咯噔,原来,女儿这话里,还藏着话呢。
徐姨在,他有个好晚景,但他走了,徐姨怎么办呢?
她没有自己的骨肉,进了这个门,他的孩子们,就要替她养老……
要是没病没痛,顶多添双筷子添个碗,要是病了呢,谁又愿意出钱出力呢?
这大半年来,他光想着自己,怎么就没替孩子们和徐姨想过呢?
午后的阳光,一寸一寸地挪到房间里来,老张和女儿面对面坐着,彼此都到了动情处,眼眶里泛着泪。
老张终是把徐姨送走了。
为了徐姨,也为了孩子们,他从银行里,颤颤巍巍地取出了两万块钱,让徐姨拿着,就当这段时间的补偿了。
徐姨接过钱,也不说话,眼泪却像开了闸的水,汹涌地冲刷着脸上的皱纹。
她才四十几岁,可看上去,却像快六十的人了,黑,瘦,脸上还嵌着被生活狠狠欺负的人,独有的老实巴交和可怜劲。
她打包好行李,搬出了老张的家,跟她来时一样,院子里的人,又在指指点点了。
老张叫了辆的士,把徐姨送上车,他自己就不去了,心里不落忍。
这都是些什么事啊!都怪自己,前二十年不都苦过来了吗?怎么都快入土了,还要寻个伴呢?差点害了孩子们,差点害了徐姨。
他又忍不住想,要是他有点钱,或是孩子们有点钱,不需要操心养老,事情又会不会是这个样子?
过了一会,他又忍不住苦笑,还想这些干什么呢?
耳顺之年,就算今天中了彩票,明天都未必有命来花。
不想了,不想了,他得回去做饭了。
徐姨走了,他得照顾好自己,死了倒还好,万一没死,像上回那样躺医院里,可不得把孩子们累苦吗?
老张弯着腰,一步一颤地走回房间。
老年人的屋子,是有股老人味的,腐朽,陈旧,没有生命气。
从今天起,他就要伴随这股老人味,一寸一寸地,熬完他的老年光景。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简介:甘北,你的情感闺蜜,我有一间大房子,活够了就去死。我还有一个公众号,写男欢女爱,也写世情冷暖,欢迎你来做客。微博:甘北Lily,个人公众号:甘北(ID:ganbei1990)。儿童观心理课堂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甘北
图片:des contes
来源:甘北(ID:ganbei1990)
老张坐在角落里,战战兢兢的。
他的嗓音很低,像含了一口痰:“我想找个伴……”
妻子走了快二十年,原来有工作,日子还好打发。现在退休了,二十四小时面着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快憋出病来了。
他学隔壁老头,去广场耍太极,就在那里,认识了徐姨。
徐姨不老,才四十三岁。
但徐姨命苦,丈夫十年前病逝了,唯一的儿子又车祸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睛都快哭瞎了,身体也渐渐垮了。
老张用眼角瞥了瞥三个孩子:“你看这徐姨,一个人怪可怜的,我跟她一起,还能搭个伴……”
“爸,您都多大个人了……”老大首先站了起来。
爸爸今年都六十四了,说得不好听,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怎么还想着这些事,什么孤单寂寞,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临老还要入花丛?
再说那徐姨,虽不是年轻小姑娘,但足足比爸爸小了二十来岁,左邻右舍怎么看,这不是老牛吃嫩草么?
老二见老大不同意,赶紧接着表态:“爸,那徐姨,跟我们差不多岁数,这声妈,我们可叫不出……”
“也没让你们改口……”老张懦懦地道。
不知何时开始,他有些怕这几个孩子了。
原先,他们都听他了,现在,他连自己的事都做不了主。
老张怀着最后一点希望,把目光向小女儿投去。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这老三从小乖顺,长大也跟他最亲,或许,她会帮自己说句话……
但老三却说:“爸,你要找老伴,我们不反对,但这徐姨,年纪轻不说,家里连个亲人都没有……”
行吧,行吧,这下,老张全明白了。
徐姨在百货大楼做保洁,一周只休一天。
这一天,就是老张的节日,他清早买好菜,邀徐姨过来吃饭,两个人搭张桌子,一荤一素就是一餐。
邻居们都知道这事,有人笑话,有人撮合,但那撮合里,也有笑话的意思。
“老张,你这是一枝梨花压海棠啊!”隔壁屋的老谢,每回见他都这么说。
说就说吧,都快入土的人了,还介意这?
人嘛,一上了年纪,就不比年轻时了,年轻人有奔头,有希望,有重来的机会。
老年人,可什么都没有了,就只有这么一点,一眼望得到头的晚年。
孩子们连这点晚年都不给他。
三个孩子在这天闯进来,他们商量好了,选了吃饭的时间,菜刚上桌,他们就掀翻了桌子:“你不嫌丢人,我嫌丢人!”
徐姨呆立在一旁,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老张不愿在徐姨面前低声下气,就扯开嗓子冲孩子们喊:“你们是要造反吗?”
他们并不怕他。
二十年前的老张,正值壮年,掌握着一家的经济命脉,发起火来如雷贯顶,把孩子们吓得大气不敢出。
但如今可不同了,老张老了,退休了,他养不起任何人了,在这个家,到处都是他的债主,谁都配凶他两句。
老大毫不胆怯地跟他叫板:“你要非娶这个女人,我们就敢造反……”
老二越过父亲,走到干瘦的徐姨跟前,老鹰抓小鸡似的,用粗壮有力的手指,嵌住她的肩膀:“你快给我滚出去!”
老三有点不忍,上前去劝住了二哥,又跑到爸爸跟前,拿出一张感情牌:“爸,你怎么能把这个女人,叫到家里来呢,这儿是妈的房间啊……”
她指了指墙上的那个女人,那张脸是保鲜的,嘴角永远笑盈盈的,丈夫已经满脸皱纹,她还是年轻的模样。
一晃,已经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妻子就在那里,不动,不怒,不愠地,听过他多少心事。
老大要结婚,家里拿不出像样的彩礼,他去亲戚那里借,受尽了冷嘲热讽,才凑够了一屋子的电器钱。
老二在外面打架,把人的头打破了,他去医院赔钱道歉,对方叫了七八个人,差点没揍他一顿。
老三最不省心,谈了几个对象,不是人品有问题,就是游手好闲没能耐,急得他那几年,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这些心底话,他只跟墙上的妻子说过,她是最懂他的。
他料想,若她在时,怕是会同意徐姨进门。可若她在,他又哪里稀罕徐姨……
孩子们吵吵囔囔,闹成了一团。
一桌子饭菜掀翻在地上,盘子摔得细碎,老二把电视都砸了,他说:“你不把这个女人赶出去,大家都别想过了……”
老张就在这样的喧闹中,缓缓地倒了下去。
徐姨是第一个看见的,她一个箭步冲过去,扶住下坠的老张:“老张,老张……别愣着了……快送医院啊……”
三个孩子这才慌了,七手八脚地把人抬出去,拦了一辆车,直送医院。
高血压,受了刺激中风了。
医生过来批评家属:“不知道老人有高血压啊?还要让他受刺激……”
孩子们都低着头,没人敢接话。
事实上,他们的确不知道,老张有高血压。
老张对孩子们,不曾诉过一句苦,早在他没退休前,就查出了高血压,但他不愿意让孩子操心,各有各家,都不容易,就一直瞒着他们。
今天这么一来,孩子们心里,倒尽是愧疚了。
老三最先开口:“我们今天,是不是太过分了,爸爸这些年,的确不容易……”
老大老二没说话,但看徐姨的神色,已经柔和了几分。
医生说,这次抢救回来了,至少得住半个月,家属得留一个人照顾。
徐姨说:“我来吧,我来吧……”
从老张家到医院,她把眼睛都哭肿了,她这个苦命的人啊,丈夫走了,孩子也走了,这天大地大,她一个亲人都没有,好不容易遇上老张,老张又病了……
这回,谁都不再叫她滚了。
他们这才陡然意识到,不仅爸爸需要一个伴,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日益老去的父亲。
那女人平时能解闷解乏,待到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是救命的恩人。
孩子们再好,又哪能陪在身边?谁不要上班?谁没有自己的家?
可是……算了,千言万语,得等老爷子出院再说。
半个月后,老张出院了。
老大和老二工作忙,只有老三来接父亲出院,上车的时候,她心头微微一颤,这才半个月的功夫,徐姨的肩胛骨都瘦得耸起了。
那天,父女俩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谈话。
女儿说:“爸,我们兄弟几个商量了,你要跟徐姨在一起,我们也不反对了……”
老张突然如释重负。
他突然想起,好多年前,他最终同意女儿那桩不理想的婚事时,女儿的心里,是否闪过同样的欣喜……
你看,生命都是轮回的,人老了,又要做一回孩子,只是这孩子,却是满脸皱纹,流着哈喇子讨人嫌的。
父女俩开诚布公地谈了很久,女儿问起父亲的病,又一遍遍地嘱咐他,以后有什么头疼脑热,可千万不能再瞒着后辈。
父女俩又聊起了老三家的情况。
老三的孩子,今年也读初中了,丈夫又是个游手好闲的,一个月工资不够三千块,还要抽烟喝酒……
难啊,都难……
说到这里,老三忍不住抹了把眼泪:“爸,你理解我们就好,我们兄妹三个,没一个大富大贵的,二哥家连房子都没有,你说这徐姨,现在才四十出头,我们得照顾她多少年啊……”
老张心里一咯噔,原来,女儿这话里,还藏着话呢。
徐姨在,他有个好晚景,但他走了,徐姨怎么办呢?
她没有自己的骨肉,进了这个门,他的孩子们,就要替她养老……
要是没病没痛,顶多添双筷子添个碗,要是病了呢,谁又愿意出钱出力呢?
这大半年来,他光想着自己,怎么就没替孩子们和徐姨想过呢?
午后的阳光,一寸一寸地挪到房间里来,老张和女儿面对面坐着,彼此都到了动情处,眼眶里泛着泪。
老张终是把徐姨送走了。
为了徐姨,也为了孩子们,他从银行里,颤颤巍巍地取出了两万块钱,让徐姨拿着,就当这段时间的补偿了。
徐姨接过钱,也不说话,眼泪却像开了闸的水,汹涌地冲刷着脸上的皱纹。
她才四十几岁,可看上去,却像快六十的人了,黑,瘦,脸上还嵌着被生活狠狠欺负的人,独有的老实巴交和可怜劲。
她打包好行李,搬出了老张的家,跟她来时一样,院子里的人,又在指指点点了。
老张叫了辆的士,把徐姨送上车,他自己就不去了,心里不落忍。
这都是些什么事啊!都怪自己,前二十年不都苦过来了吗?怎么都快入土了,还要寻个伴呢?差点害了孩子们,差点害了徐姨。
他又忍不住想,要是他有点钱,或是孩子们有点钱,不需要操心养老,事情又会不会是这个样子?
过了一会,他又忍不住苦笑,还想这些干什么呢?
耳顺之年,就算今天中了彩票,明天都未必有命来花。
不想了,不想了,他得回去做饭了。
徐姨走了,他得照顾好自己,死了倒还好,万一没死,像上回那样躺医院里,可不得把孩子们累苦吗?
老张弯着腰,一步一颤地走回房间。
老年人的屋子,是有股老人味的,腐朽,陈旧,没有生命气。
从今天起,他就要伴随这股老人味,一寸一寸地,熬完他的老年光景。
本文转自:儿童心理课堂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按要求及时删除。
欢迎投稿,经典原创,一经选用,重酬。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爸爸因为我死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