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认证的,做出一份可以当茶喝的抗癌中药药。想认证后,投入市场为民造福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

何满庭1  李端生2   周良发3  肖顺勇1

(1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长沙·410005;2湖南省江华县农业局·长沙·425500;

3湖南省永州市农业局·永州·425000)

20世纪60年代始,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东部山区陆续发现野生茶树的原始群落,并定名为江华苦茶(Thea assamica CV. Jianghua)。江华野生苦茶与云南大叶种相似,其化学成分与儿茶素的组成,表现得极为古老,是乔木型茶树进化到灌木型茶树的一种中间类型,已证实是一个古老珍贵的茶种。为进一步弄清江华野生茶树资源分布和研究对野生茶树原生境进行有效保护的需要,湖南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管理站与江华县农业局联合对江华野生茶树进行了约半年的实地考察与走访,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希望对野生茶树的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据考证:江华苦茶就是上古时代的“苦茶”(音涂)。公元前500年左右《尔雅》书中的“槚”(音古,后世读假)载于《释木》,公元276~324年晋代郭璞注释《尔雅》中的“槚,苦茶”说:“树小如桅子、冬生(青),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蜀人名之苦茶”。“苦茶”,源以味苦而著名。

在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135号竹简亦有“ 一笥”的记载。据周世荣考订,“槚”由“ ”字演绎而来,证明“ 一笥”确是指随葬品中有苦茶一箱。据此,江华苦茶作为祭祀礼赠,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江华野生苦茶资源概况

2.1调查的方法与范围

古老的野生大茶树是研究茶树资源的活化石,对研究物种的演化及与环境的关系都有重要的价值。在江华有野生大茶树的地方都有苦茶资源分布,江华县野生大茶树在资料中早有记载,这次在调查中又有新发现。我们主要采取查找资料、对农户进行访谈实地考察等办法,重点调查了大锡乡大中村、明星村、贝江乡上梅口村、斑竹园村、未竹口乡马井村、张家洞村、两岔河乡横江村、新田枧村、桥市乡南冲村、大圩镇东冲村、小圩镇深冲村等7个乡镇11个村,寻访当事人50多人。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拍照和登记,对调查的野生大茶树进行了临时编号,并挂牌保护。

作者简介:何满庭(1952-),男,湖南宁远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副站长,主要从事资源保护、生态农业建设和外来生物入侵管理的研究。 

本次主要调查了9个点,9株野生苦茶大茶树,其分布情况和主要形态特征如表1:

表1江华野生苦茶分布情况及主要形态特征

于海拔770m白勺大锡乡明星村,附近有成片苦茶分布。小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51m,,一级分技2个,二级分枝离地63㎝。树高5.10m,树幅4.55×5.10m;干径16.30㎝,叶长13.08㎝,叶宽5.04㎝(见图01-1,01-2)

位于海拔800m的贝江乡上梅口村,附近有成片苦茶分布。小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20cm,一级分枝2个,二级分枝离地55㎝。树高5.18m,树幅4.55×5.10m;干径30.00㎝,叶长13.00㎝,叶宽5.00㎝(见图02-1,02-2)

位于海拔650m的蔚竹口乡马井村,附近尚未发现有苦茶分布。小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10cm,一级分枝3个,处野生状态,从未进行过采摘。树高7.00m,树幅4.10×3.00m;干径23.60㎝,叶长13.12㎝,叶宽5.09㎝(见图03-1,03-2)

位于海拔792m的蔚竹口乡马井村,附近有零星苦茶分布。小乔木型,主干处地下,一级分枝7个。树高4.96m,树幅4.60×4.05m;干径50.00㎝,叶长12.55㎝,叶宽4.98㎝(见图04-1,04-2)

位于海拔465m的蔚竹口乡张家洞村,在该茶树50m内共有10多株主干20㎝左右的茶树分布,其中包括06、07、09号。小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20cm,一级分枝5个。树高5.80m,树幅4.60×5.00m;干径35.00㎝,叶长13.01㎝,叶宽5.02㎝(见图05-1,05-2)

位于海拔465m的蔚竹口乡张家洞村,附近有野生大茶树分布。小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40cm,一级分枝5个。树高5.20m,树幅4.90×5.10m;干径32.50㎝,叶长13.09㎝,叶宽5.02㎝(见图06-1,06-2)

位于海拔465m的蔚竹口乡张家洞村,附近有野生大茶树分布。小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30cm,一级分枝3个,最大一级分枝直径13.1㎝,离地90㎝。树高5.18m,树幅4.50×4.50m;干径26.10㎝,叶长13.06㎝,叶宽5.07㎝(见图07-1,07-2)

位于海拔750m的桥市乡南冲村,附近有野生大茶树分布。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40cm,一级分枝4个。树高3.30m,树幅3.00×3.00m;干径21.70㎝,叶长12.88㎝,叶宽4.98㎝(见图08-1,08-2)

位于海拔465m的蔚竹口乡张家洞村,附近有野生大茶树分布。乔木型,最低分枝离地72cm,一级分枝2个,二级分枝离地161cm。树高6.03m,树幅3.50×3.70m;干径18.90cm,叶长13.02cm,叶宽5.00cm(见图09-1,09-2,09-3)

以上野生大茶树的共同特征是:全部为野生苦茶,叶尖渐尖,叶面光滑,黄绿至深绿色,侧脉9~12对,无芽茸,茶味特苦。

3 江华野生苦茶原生境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潇湘水系源头,湖南省最南端,位于东径110°25′~112°09′,北纬24°11′~25°10′。其东部山区景色秀丽,古树参天,生态环境极佳,全县境内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山峦起伏的大林区,有海拔1850m的黄龙山等多个山峰,野生苦茶集中分布的5个乡,分别位于县内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除发源于两岔河乡的靖边河流人珠江外,其余均汇合为潇水,然后注人湘江。根据调查发现,野生苦茶一般分布在河流沿岸两边的山坡上,海拔高度一般在400~1000m之间,发现有野生苦茶的地方往往是山谷狭窄,河流弯曲的“小盆地,,或处于半山腰的陡坡上,沿着河流逆流而上,越到源头野生苦茶的分布就越多。这从饮茶的习惯上可以说明这一点,越是源头的瑶民越喜欢饮纯正的苦茶。

江华的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从表2可以看出江华县东部山区与西部丘陵区存在明显的气候差别,已发现的野生苦茶全都分布在东部山区,这里年平均温度17.8℃,年温差较小,最热的7、8月(26.1℃左右),最冷的1月(8.2℃左右),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据江华县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海拔每升高100m,年平均气温降低0.47℃,在高山地带历年有积雪现象,山区全年日照1100h左右,年降雨量1600mm以上,年蒸发量1316mm左右,分布较均匀,全年云雾天气较多,相对湿度85%。总的来说,江华野生苦茶的原产地气候温和,雨量、云量较多,日照时间较短。相对湿度较大,森林植被率高。

表2江华县东部山区、西部丘陵区气象特征对比

注:资料来源江华县农业区划报告集

表3野生大茶树分布点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注:化验剖面5~30㎝,pH采用盐浸法测定,全氮采用硫酸烧煮—微量扩散法测定,全磷采用氢氧化钠—钼兰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氢氧化钠—火焰光度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硫酸烧煮—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

生长野生苦茶土壤的成土母质多属页岩、砂岩、板页岩等(表3),常见的有黄红壤土、红壤和黄壤,pH值4.4~5.5,在山地的表土层富有腐植质,有机质含量较高,最高可达10%以上,5~30cm深处一般可达3%左右,土壤全氮含量适中,全磷和全钾含量偏低,野生大茶树因不采摘或全年仅采一次,因此并不影响茶树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大部分野生茶树都生长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土壤通透性良好。

4茶叶制作、茶具和饮茶

江华山区主要制作黑毛茶、红毛茶和白毛茶(绿茶)三种。制黑茶和红茶的原料主要是苦茶,而制黑毛茶又分为炒干(贝江、蔚竹口、两岔河一带),烘干(大锡)两种工艺的差别,炒干的做法一般要经过3次炒3次揉捻;烘干只炒1次,然后揉捻,再烘干,原料采摘较粗老。在江华县贝江乡一带有做红茶和饮红茶的习惯,采回鲜叶直接用太阳晒干。制作白毛茶(两岔河、大圩、小圩一带)的原料主要是甜茶(当地小叶种),因有白毛而称之白毛茶,实际就是炒青绿茶,做工比较精细,当地农户家家都会做,每年谷雨前后在当地市场交易非常活跃,是山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

江华是瑶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茶叶与瑶族的文化、经济、习俗等有着天然的联系,瑶族的山歌唱道:“身浴朝阳头戴花,小村溪畔笑声哗;姑娘本是瑶家女,一担歌声一担茶”。瑶民不可一日无茶,至今仍保留着简朴而古老的一些饮茶习惯,其中喝泡茶是最风行的习俗,常在饭后,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佐之点心、酸菜喝茶,有时相距数里之遥,晚上点着火把踏着月光也相邀喝泡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瑶族的“罐罐茶”是瑶民招待客人的另一种特殊方式,用瓦罐放在炭火上,烧热瓦罐后,放人茶叶,待茶香溢出时,放入清水,当水烧开后,马上移离炭火,待茶汤沸腾停止后,分倒在茶盅中请客人品尝。常饮苦茶据有“治病、解毒”之效,可治“积热、久泻”和“心脾不舒”等症。江华民间流传的验方是:“感冒之后以一握苦茶与食盐炒至喳喳发声,再以一碗水冲泡后擦洗躯体,睡醒即愈。在积热、腹泻时,连饮两碗浓苦茶,则解热胀消泻止。”故苦茶为家常必备之品。

这次调查我们还收集了一些用于做茶、保管茶叶和饮茶用的工具。茶焙,烘茶用(图10-1);茶簸箕,摊茶用(图10-2);茶缸,泡茶用(图10-3);茶葫芦,装茶叶,悬挂在火炉上方(图10-4);茶盆,杀青以后揉捻用;茶烘箱,烘茶用;茶斛,从茶缸舀茶用(图10-5)。

2 周世荣. 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简文一   (槚)的考订[J].茶叶通讯,1979,3.

3 王融初、刘宝样等.从江华苦茶与桂北大叶的演变论茶树的起源[J].湖南茶叶,1977, 3.

4 刘宝祥、胡松柏.红茶优良品种—江华苦茶调查报告[J].湖南茶叶,1976, 1.

5 刘宝祥. 茶树的进化与分类—兼论江华苦茶的进化系统.珍贵茶树资源—江华苦茶的研究,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编,内部资料.

6 曹 进. 长沙马堆1号汉墓的古茶考证及其防龋意义.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2. 2.

7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中国歌瑶集成湖南卷,江华瑶族自治县资料本,1988.

8 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 5.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 ·310029)

“中华茶艺”或“茶艺”一词虽然创于现代,但“中华茶艺”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献西汉王褒的《僮约》即记述了蜀郡王子渊对茶艺的讲究:“烹茶尽具,铺已盖藏。”西晋左思《娇女诗》中描述了深受茶香熏染的两位小娇女对于茶的迫切:“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镉”。晋代杜育在《荈赋》中对茶艺的用水择器作了更完整的描述:“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筒),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这些都让后人领略到我国古代早期茶艺的精湛与古朴,以及令人心醉神迷的气韵。

唐代陆羽对当时的茶叶生产技术和泡茶技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写成《茶经》一书,标志着茶艺渐具系统性和完整性。该书分三卷十节,对有关茶叶品质特点、烹茶器具、煮茶用水、茶具茶皿方法等均作详细介绍,形成了系统性的专门学问,茶艺也得以完善。

关于烹茶器具,《茶经》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瓯,越州上,……”。“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红色;寿州瓷黄,黄紫色;洪州瓷褐,茶黑色;悉不宜茶。”说明当时人们饮茶已经意识到茶具色彩对茶汤色泽的影响,十分讲究茶具的选择。

在烹茶用水方面,《茶经》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泉涌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水质和水温对茶叶色、香、味的影响,即好茶必须有好水,所谓甘泉冽水,更添茶香。

饮茶方式及气氛,《茶经》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凡是鲜美香馥的茶,煮一炉只有三碗,其次五碗。假如客人有五人,舀出三碗传着喝;达到七人时,就舀出五碗传着喝。一炉茶煮水,可分为三碗或五碗;如不够则再煮一炉,三五知己同来品饮。正所谓“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

宋代是茶艺极为丰富多彩的时期。由唐至宋,茶艺从古朴、清雅走向贵族化,并日益风行于宫廷里。宋代茶艺之所以多样化,原因有二。一是茶的品种多样化。虽然许多史料认为,饼茶的衰落是由于朱元璋诏令废除团茶改贡茶引起。但有人考证认为饼散主次的转换非始于明朝,唐朝至北宋,是我国饼茶或团茶的鼎盛时期,但由于制造陷入追逐奢侈和争奇斗异的方面发展,产生了饼茶和散茶的主次转换,建茶的发展尤为明显。二是斗茶活动盛行。

“至精至美”的时期。明代张源《茶录》云:“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当时,茶艺的关注中心遂落在茶的真品质上。明代程用宾《茶录》述:“茶有真乎?曰有。为香、为色、为味,是本来之真也!抖擞精神,病魔敛迹,曰‘真香’。清馥逼人,沁人肌髓,曰:‘奇香’。不生不熟,闻者不置,曰‘新香’。恬澹自得,无臭可论,曰‘清香’。”可见当时对于茶香的划分,就有“真香”、“奇香”、“新香”和“清香”之别。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茶抑有两种,一是以龙井茶之类细茗配以瓯盂的摄泡法,二是以长兴罗岕茶之类的大叶高香茶配以紫砂壶的壶泡法。前者幽致雅洁,发展出典雅清丽的盖碗,并风靡全国;后者古朴凝重,流行于粤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茶业的革新和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茶产业通过条栽密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茶叶加工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饮茶及茶艺也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其特点表现在,①茶艺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以童启庆教授为代表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茶艺研究小组,对我国茶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当代的生活茶艺,总结出不同茶类的茶艺程序。②茶艺进入专业化,并成了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茶学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及涉茶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了茶艺表演队伍,在各种庆典活动中,茶艺表演成为主要的节目。③茶艺教育不断深入。一是茶艺教育进入职业化,成为职业教育,1999年国家劳动部门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制定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仅杭州、上海等华东地区,每年培养并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不同等级的茶艺师就有数千之多。二是茶艺成为大学和中小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④茶艺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的茶艺组织及人士轮流组织了“国际无我茶会”以及“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

所以,有人将我国茶艺的历史总结为“源于唐代及其以前”,“发展于唐代末期和宋代”,“成熟于明代后期”,“升华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

随着中国的茶叶及茶艺传播到韩国,并溶入了韩国文化,形成了韩国茶艺。但韩国的茶艺仍然保留较多的中国文化痕迹,如文字“茶”,韩语中有“cha”和“ta”两种读音,均来自中国汉语不同地方的发音。据传,高僧月明师和忠谈是韩国古代“宗教茶”的开启者。民间故事流传,敬德王19年(公元760年)4月,新罗出现一对太阳,敬德王请高僧月明师入宫做供奉佛祖仪式,之后太阳再也不成对出现,敬德王为此赏赐月明师一袋好茶和108个水晶念珠。而忠谈则把宗教、武士精神和品茗艺术结合起来,形成花郎道茶礼。有人认为,韩国茶礼用具及相关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山东莱州的频繁交往有关,韩国的饮茶习俗最早是由留学中国的僧侣引入韩国的,直到统一新罗时代初期,饮茶者多数为僧道中人,茶汤被视为一种神秘的饮料。韩国的佛教茶礼起源于罗汉三宝献茶或为去世的法师做祭礼时的献茶礼塔或浮屠。行茶礼时,念茶偈。茶偈是指在佛教献茶后唱的诗歌,一般为4节。

“茶礼”有不同定义,但都表现在“祭”上。《东亚新袖珍国语辞典》的解释是:“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及祖先生日时在白天举行的祭礼。”金明培的《茶道学》把“茶礼”定义为“贡人、贡神、贡佛的礼仪”。高丽“五行献茶礼”就是以茶祭炎帝神农的一种方式。“五行献茶礼”是韩国古代献茶的一种形式,在王朝时代就继承了新罗文化的传统,茶成为功德祭和祈雨祭的祭品。“五行献茶礼”设置祭坛,在洁白的帐篷下,挂着8只描绘有鲜艳花卉的屏风,正中挂着“茶圣炎帝神农氏神位”的条幅,屏风下面是一张铺着白布的长桌和3只小圆台,中间小圆台上放着1只青瓷茶碗。“五行”是东方哲学。“五行献茶礼”是国家进茶仪式,入场顺序严谨有序,在行礼中直接参加者可达54人之多,甚为壮观。

韩国“茶礼”精神为“清、敬、和、乐”,受中国儒家礼制思想影响甚大,在“茶礼”中引入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形成了草衣禅师创建的“中正”精神。草衣,俗姓张,名意恂(1786~1866),法号草衣。15岁出家于大兴寺,他精通禅与教,著有《禅问词(辞)辩漫语》和《震墨祖师遗迹考》等著作。24岁(公元1809年)师承江镇茶山丁若镛门下,研修儒学和诗道,与同时代的石学文人或文士交往,留下了“一枝庵诗荣”、“文学盘若集”,其中有茶诗一二十首。52岁完成《东茶颂》,为饮茶风俗的繁荣作出很大贡献。1822年在全南道海南郡三山面的头轮山上创建“一枝庵”茶室,在那里种茶、做茶、评茶、写茶、行茶礼,提出了“神体”、“健灵”、“中正”、“相和”的草衣茶思想;倡导“中正”茶礼精神。要求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或不及,虚荣、性情暴躁或偏激都不符合“中正”精神。“中正”精神成为人与人交往中的生活准则,他的思想被归结为“清、敬、和、乐”或者“和、敬、俭、真”的韩国茶礼精神。在《东茶颂》中,草衣禅师把做茶之事比喻为儒家伦理化的生命,即好茶、好水按适当比例冲泡好,然后就得“中道”。

茶祖文化与品牌打造 ——以胜峰品牌为例

(1湖南省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华容·414200;2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弘扬茶祖文化,打造“胜峰品牌”,文章介绍了企业的主要作法,并就如何弘扬茶祖文化打造茶叶品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茶祖文化;品牌;华容县;胜峰茶

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位于湘鄂交界的省级风景旅游区——“四十五里桃花山”之西麓,是由原华容县胜峰乡茶场改制后于2005年4月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是一家集有机茶、常规茶培植、加工、销售和茶叶科普示范、茶叶系列产品开发、茶文化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化茶叶企业,也是华容县规模最大和管理最规范的茶叶企业,是岳阳市“十佳”茶叶企业之一,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五个一工程”服务企业之一。2007年9月,公司成为全国茶叶科普示范基地,获得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支助。自1966年建场,已有40余年发展历史。厂区建设布局科学合理,三面茶园环绕,视野开阔,香樟参天,金桂飘香,花草成带;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茶叶基地,宛如镶嵌在湘北大地洞庭湖之滨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公司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目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固定资产450万元,自有优质无公害茶园2200余亩,其中良种茶园600亩,已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茶园130亩,种茶农户560户,年产各类茶叶300余吨,年产值600余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

有人感言:做企业难,做茶叶企业更难,做初制茶叶企业更是难上加难。胜峰茶业之所以能够在日趋激烈的茶叶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得益于公司占天时,有地利,得人和,缘于胜峰茶人苦心经营,善于管理,循商道,修人道,因而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胜峰茶业的发展历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弘扬茶祖精神的过程,不断探索、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过程。

好原料是制好茶的前题,生产基地抓不好,原料跟不上,茶叶加工就成了无源之水。2004年初,企业改制时,由于茶叶市场行情不景气,企业内部管理不力,造成茶农缺乏种茶积极性,公司茶园几尽荒芜,产量锐减,当时,我们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实现茶园作业机械化。投资15万元,购置一批先进的茶园生产作业机械,如中耕机、采

作者简介:杨贻新(1963-),男,湖南华容县人,董事长,总经理,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茶机、修剪机、修边机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改造低产茶园。开垦荒芜茶山400余亩,让茶园重新披上了绿装。改进植保方法。统一购进农资,派专人进行虫情测报,实行统防统治,有机茶园禁用化学农药。推广有机肥料。每年组织有机粪肥和生物肥料上千吨,农资先垫付给茶农,再在鲜叶款中扣回,并无偿帮助有困难的茶农进行培管茶园。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示范茶园。公司亲自派工培管的示范茶园有120余亩,在茶园中栽培适合栽种的风景树木,在茶园边缘造绿化防护林,缓坡地段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并架建电子诱蛾灯,杀灭虫害。

美化厂区环境。2005年以来,投资12万余元,公司先后硬化地面1800平方米,栽种上百棵风景树木,走进厂区,整洁明亮,赏心悦目。建茶叶生产技术科普窗60平方米,以宣传茶叶培植加工技术及茶叶科普知识。

整修厂房、围墙。新翻修屋面1500平方米,修护围墙280平方米,刷新围墙5000平方米,投入资金18万元。

引进制茶新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2004年至今,先后购置110型复干机4台,55型揉捻机4台,一托二整形理条机1台,40型名优茶杀青机1台,80型杀青机1台,3.4平米烘干机1台,今年又投资8余元购超大型FP10热风炉一台以降低能耗,购扁形茶炒制机4台,辉锅机1台。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改造机械设备后,大大地提高了工效,产品加工质量有了保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信誉、效益、发展的提前。同时,我们也深信:质量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人品的再现。如何把握质量,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思想上重视质量。树立全员质量管理观念,增强全员质量意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有关法规、培训讲解、掌握种茶、制茶技术和通过实际操作,使员工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素养。

源头上保证质量。公司制订了有关茶园管理规定,统一配送无公害农药,统一组织各种肥料,并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绿色无公害茶叶品质。

 从采摘上抓质量。公司制订了《鲜叶收购规定》,严格按标准采摘和收购,按质论价,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从加工上抓质量。严格按公司《茶叶加工管理操作规程》执行,特别要搞好加工车间现场管理和清洁卫生,切实加强责任心,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心操作,注重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从储藏上抓质量。公司建有专用茶叶冷藏保鲜库,确保销售出厂的茶叶四季新鲜,维护公司信誉。

生态环境独特。我公司位于四十五里桃花山区之西麓,高山东屏,湖港中贯,生产基地远离城市,幽处群山,没有现代工业、交通污染,且土质肥沃疏松,有机质十分丰富,其大环境、小气候、土壤质都十分有利于茶叶生产,孕育了茶树芽叶的优良品质。

加工工艺独特。选料精细。我公司以生产名优茶为主,原料全部都选用谷雨前的优质原料,谷雨后及夏秋茶原料做级外茶。高档胜峰毛尖全用手工制作。我公司具有40余年制茶经验,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制茶技师。茶叶加工采用传统方法和与现代茶学理论并结合几十年制茶经验精制而成,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胜峰茶的传统风格。胜峰毛尖的制作工艺独一无二,形成了产品独特的品质风味,造就其经久不衰的卖点。中档毛尖采加工用机械与手工结合,普通毛尖用机械制作。胜峰有机茶(毛尖、绿茶)的生产都严格按照企业标准执行。

茶叶包装个性化。重视开发富有个性的系列茶叶包装,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现代的时尚审美要求和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好茶需要好包装,茶叶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

做胜峰茶主要是做品牌,企业由过去的生产推销型向品牌营销性转变,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变的销售手段来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做茶叶要随意随缘,要深刻地体味“儒家之中和,道家之自然”内涵,把握茶叶市场规律,从而达到轻松、自在去做茶。近几年来,我公司的名优茶在春节前全部脱销,80%以上做上门生意,年年供不应求。

“胜峰”牌绿茶为岳阳市十大名茶,2007年11月,“胜峰”牌绿茶荣获2007年中国·湖南第九届(国际)农博会金奖。胜峰品牌的塑造得益于茶祖文化的弘扬。茶祖文化的人文内涵,主要有以下三大表现。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要求茶叶品牌的物质基础是有机茶。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其生产过程,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并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大力发展有机茶,是打造胜峰品牌的基础工作。2007年11月,公司“胜峰”牌茶通过有机茶认证,这是我们传承茶祖文化的一个着力点。有机农业是企业增收的手段,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来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不支出购买化肥、农药的成本;生产力多样化和优化;保持和促进茶园及其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在市场上有机茶可卖到较高的价格。

追求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处理好企业与茶农的关系。与茶农签订中长期茶园承包合同,承诺高价收购鲜茶叶和及时兑付鲜叶款,让茶农吃下了定心丸,并恪守诺言,予以兑现。同时对业务单位以诚相待,在合作双赢中建立友谊。

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秀美的新茶场为目标,以奉献一流茶产品和致富茶农为己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狠抓基地建设,严格产品质量,注重市场营销,创新企业形象,大力弘扬茶祖文化,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采取“公司+基地+标准+示范+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采摘标准,统一鲜叶收购,统一加工制作,统一标准销售,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人性化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发展之路。茶农受益,企业发展,贡献增加,公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

(1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岳阳·414000;

2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解释了“天人合一”观、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等概念,分析了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理念的联系,介绍了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对神农炎帝“天人合一”观的认识与实践。作者强调:发展有机茶生产,除了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外,借鉴古代的生态理论、弘扬茶祖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天人合一;茶祖文化;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机茶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是我国哲学中博大精深的核心理论,它几乎统领了中国古代儒、释、道各家。炎帝神农氏提出:“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合天人之和”,这些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炎帝神农氏的《连山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将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主张天和人既对立又统一。

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以“位育中和”为核心内涵,而“位育中和”在我国古代文化之中地位特殊。《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这段话解释了“中”与“和”的概念,并指出君子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才有位、万物能化育。君子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化育相联系,最终成为“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

Farming)的理解各有侧重点,但对有机农业定义均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技术为主要特征。欧洲把有机农业理解为: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只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不得使用化学肥料;用自然的方法而不用化学物质控制病、虫、草害。美国农业部把有机农业定义为: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肥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其主要特征是:采用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

作者简介:杨崇毅(1964-),男,湖南岳阳县人,经理,主要从事茶叶生产与贸易工作。

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方法,保持土壤生产力和可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准则》对有机农业作了如下定义和要求:“有机农业是促进和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整体生产管理系统。”“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基于明确和严格的生产标准,致力于实现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持续性最佳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机农业强调因地制宜,优先采用当地农业生产投入物,尽可能地使用农艺、生物和机械方法,避免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九十年代以来的有机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实践的途径,这已被许多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认同。有机农业目前在全球呈加速发展之势,已成为全球农业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Food)是采用有机生产方式,按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关于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和销售的供人类食用的通过了独立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茶叶等。有机食品有四大特征:一是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是通过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二是生产全程严格遵循有机产品生产标准;三是生产销售全过程跟踪审查科学完善;四是通过了独立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有机产品的标准是有机产品生产活动的技术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质量体系标准,是主要用于过程管理的标准。不少人常把有机产品标准与一般的产品标准相混淆。后者是对产品的外观、内质、规格等所作的定量与定性描述,并规定品质的检测方法;有机产品标准则不同,它是对一种特定生产体系的共性要求,它不针对某个品种或类型,凡是遵守这种生产规范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认证后都可以冠以“有机产品”的名称销售。“有机产品标准”,更确切地讲,应该是“有机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在茶叶领域,有机茶农业部行业系列标准已于2002年颁布实施,包括NY 《有机茶》、NY/T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和NY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1.5有机农业生态系统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是建立以作物为核心,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环境、作物和人类需求的系统,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它的目标是: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向系统输入与自然环境相容的物资,建立获得良好的产量和产品品质的补充施肥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也是一种补充施肥系统,但人们向系统输入的外来物资(肥料、农药等)一部分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但生产效率高。

自然生态系统属于自然施肥系统,矿质营养的循环在系统内得到平衡,是自给自足的系统,生产效率低。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和环境组分(阳光、空气、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是把人、动植物、土地、农场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中,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作物种植,而是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建成的标志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人)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

2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联系

21世纪开始,人类历经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文明,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生态急剧恶化,环境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深重灾难,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俣病、癌症、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夺走千千万万人宝贵的生命,并给我们自己的未来和子孙后代带来可怕的生活阴影。因此,应当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从现代的工业文明迅速过渡到后工业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文明过渡,就要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由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唯科技主义、工具理性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有机整体的生态思维观念上去。在茶叶行业,这样的转变当然应立足于当代,充分运用世界有机农业的研究成果,但借鉴古代的生态理论却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在推广有机茶生产中,往往重视从西方引入的标准化体系,忽视中国的人文精神,现代茶人甚至不知道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茶业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模式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生态与环境理念的建立和推行也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易为广大人民接受的生态与环境理念。只有这样,有机茶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才能变成广大茶叶生产者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认证前或检查前的作秀。

3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对 “天人合一”观的认识与实践

3.1 三荷茶叶示范基地选址

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示范基地位于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乡群贤村(原岳阳昆山茶厂所在地),岳阳城区京珠连接线昆山路口北侧;核心与外围基地均为唐代贡茶氵邕 湖含膏的产地,有茶园上百公顷。茶叶基地无工业企业污染,核心基地的茶园夏秋季不会受旱,既有当地水库蓄水,又可以引来铁山水库的优质饮用水。2006年开始接待游客,游人在有机茶园自己采摘鲜叶,在茶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工茶叶,品尝自己亲手加工的茶叶其乐融融。

湖南茶文化学者陈奇志先生撰写的《三荷茶园联》,描述了三荷茶园景色,抒发了岳阳近郊茶文化旅游的感受,是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理念的形象阐释,联云:

红桃斗艳,翠柳含烟,逢春地暖换新颜。徒步踏青循泽岸,沿途观画卷:到处栽无数珍果佳茗,育无数异草鲜花,亲见近郊全变样!

北港行吟,东皋远眺,即景诗成赢大笑。建场选址傍商城,假日吸游人:此时看不完乔松古柏,听不完泉声竹韵,暂离闹市便舒心。

有机农业理论认为,土壤是个有生命的系统,施肥的目标是培育土壤,形成健康的微生态,土壤微生物发挥作用供给作物养分,根系、微生物和土壤三者关系得到协调。而常规农业则以大量的化肥来维持高产量。三荷茶园,在种植茶苗前,开沟重施底肥,种植后主要施用饼肥、鸡粪等,幼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同时建养猪场和沼气池,彻底解决了有机肥源问题。

3.3 病、虫、草害综合控制

有机农业要求生产者综合应用各种非化学手段控制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综合应用各种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害虫、杂草孳生和有利于害虫的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减少病、虫、草的危害,提高土地再利用能力。

常规农业与有机农业的主要区别:1、原则相异,常规农业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2、目标不同,常规农业以病、虫、草为核心,结局是病菌和害虫抗性增强,害虫猖獗,让人们致癌致畸,  即发生“3R”问题;而有机农业以作物为核心,提倡培育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保护健康的人(3H)。3、对环境的影响有别,常规农业破坏生态环境,有机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三荷茶园主要采用的综合防治技术有:1、引入抗性强的品种,核心基地茶园已实现100%良种化。2、移栽茶苗时作好植物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通过茶苗传播。3、合理间作,如幼龄茶园适当间作豆科作物。4、人工薅草与机械除草,不用化学除草剂,幼龄茶园极易长草,固定几个民工锄草,杂草生长旺季勤除草。5、已封行的实行免耕栽培的成龄茶园保持足够的叶面积指数,茶园杂草在茶蓬荫蔽条件下生长缓慢。6、维护茶园及其周围区域的自然性质,不使用化学投入物,营造适合有意生物的生活环境。依靠自然控制的方法,保持生物多样性,避免害虫由于化学防治所产生的选择抗药性。现在茶蓬中有蜘蛛等益虫捕食害虫,天上有成群的小鸟觅食害虫。

3.4 运用神农炎帝“天人合一”观发展有机茶的成效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坚持神农炎帝的“天人合一”观,并将其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实践中去,取得了明显成效。

茶树长势旺盛。芽头粗壮 ,茶芽制成银针茶,芽头重实肥硕。有的茶叶专家惊讶地说:“我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银针茶了”

茶叶内含物丰富。来自有机栽培茶园中的茶叶,其内含物几乎是常规常园的二倍,有机茶价格稍微贵一点,但消费者还是划得来。特别是银针茶滋味浓醇,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的“银针好看不好喝”的看法。

出口、内销无忧。2006年将茶三荷基地的银针茶出口欧洲,一些分装企业购买了茶叶,经QS认证发证检验和年检,农残均未检出。

游人争购。来茶园旅游的人,尝到香高味爽的茶叶,了解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增加了对茶园的食品安全的信任,争购来自三荷茶园的“湖心岛”牌茶叶。

有利于认证。有机茶的生产为QS认证、ISO22000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均奠定了基础。

1 杨天宇. 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

—以“巴陵春”茶为例

(1湖南省岳阳市洞庭山茶叶有限公司·岳阳·414000;2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

摘  要:分析了品牌定位的意义,介绍了“巴陵春”茶品牌文化定位方案选择过程、依据,论证了“巴陵春”茶以“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同企业精神、企业与品牌理念、茶文化、湖湘文化和茶祖神农精神的联系。

关键词:巴陵春茶;品牌定位;茶祖神农;湖湘文化;茶文化

就是让品牌个性在心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它是的基础,是品牌经营的前提,关系到品牌在中的成败,因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就是品牌定位。

1.1品牌定位是联系品牌形象与的纽带

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树立品牌形象,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种手段。换言之,品牌定位通过对品牌整体形象的设计而使之贴近目标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是对目标消费者的心智和情感进行。一方面,目标市场是品牌定位的依据和归宿;另一方面,品牌形象需要通过来完成,即恰当的品牌设计有助于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品牌定位是联系品牌形象与目标市场的纽带,是寻求将品牌形象与目标市场实现最佳结合的过程。

1.2 品牌定位是确立品牌个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十分接近,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无法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和自我表达的需求。因此,品牌的情感诉求已成为品牌竞争的焦点之一,品牌个性则是品牌情感诉求的集中体现。那么,如何凸显品牌个性呢?这就需要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清晰,品牌个性就鲜明,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个性就模糊。可见,品牌定位是确立品牌个性的重要途径。

1.3 品牌定位是品牌占领市场的前提

作者简介:袁小月(1968-),男,湖南岳阳人,董事长,总经理,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经过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就可以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就可以使消费者的心理与之产生共鸣。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对消费者产生永恒的魅力,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作出购买决策,充分体验品牌定位表达的情感诉求。赢得消费者,就意味着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品牌定位是品牌占领市场的前提。假如没有品牌定位,那么产品营销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将是盲目的。万宝路在世界各地市场的巨大成功,正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实施品牌定位的结果。

1.4品牌定位是品牌传播的基础

品牌的传播是指借助于、公关等手段将所设计的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品牌定位是指让所设计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一方面,品牌定位必须通过品牌传播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及时准确地将企业设计的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消费者,求得消费者认同,引起消费者共鸣,该定位才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品牌传播必须以品牌定位为前提,因为品牌定位决定了品牌传播的内容。离开了事先的品牌整体形象设计,那么品牌传播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据。因此,品牌定位是品牌传播的基础。

2“巴陵春”茶品牌定位方案

在这茶行业前品牌时代,众多茶叶企业正在竭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但品牌同质化现象明显,文化内涵雷同,且以茶本质为诉求点的居多。“巴陵春”是岳阳市洞庭山茶叶有限公司两大茶叶品牌之一,“巴陵春”应该怎样定位品牌文化呢?“巴陵春”品牌定位需要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方向,要以品牌特色、市场积累、网点布局为依据,定位品牌文化,强化品牌推广力。

2.1品牌定位方案选择过程

方案1:从岳阳古城特有的地域历史文化角度思考。这似乎最吻合“巴陵春”的诉求,因为茶最讲求历史文化。但调查发现:同类品牌类似的诉求很多,诉求的差异性不大。如: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为代表的国内十大名茶都有它们的历史渊源,有它们的文化底蕴。

方案2:以“贡茶之乡”为诉求点。这同样讲的还是历史传承,其他品类也都有“贡茶之乡”。就“巴陵春” 而言,此诉求点不可能有唯一性,相信岳阳其他品牌也可以这样讲。没有唯一性就缺乏诉求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强调历史传承的门派之争会混淆消费者判断,使茶品牌的可信度与美誉度不断稀释。无可非议岳阳有她的独特性,但消费者不是茶学专家,他们更需要的是直接的感性认知。

方案3:以茶的生长环境为诉求点。即讲高山、绿色生态、优良茶种等,这些作为茶品牌宣传推广是必须的,但如果作为文化理念诉求,那是随大流之举,何况“巴陵春”并不具备此诉求的有利优势。

方案4:“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点。“好水、好茶、好人生”这一概念,以插位的诉求方式,从消费者的情感角度展开品牌文化诉求,令消费者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渴望。在这里我们关注到茶与生活、茶与人生的缘分;茶已走过几千年的悠悠岁月,给世人带来健康,带来和谐。现代社会的喧嚣与躁动,更使人们与茶之间的缘分越来越深,品茶如品人生,只有用心品味,品茶才更有情趣,更有诗意。所以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关注的不只是茶好不好喝,更需要通过品茗得到精神抚慰和享受。

由此定位思路差不多成形,但需要有条线索或者称为“播音者”来贯穿传达这个文化定位;为强调品牌文化定位在市场中的差异性使消费者便于记忆,这个“播音者”不仅需要创新,还要同茶的特性、企业精神、品牌理念有内在的联系、并且在茶行业少人用过,由此我们想到了。

2.2“水”作为品牌文化诉求点的依据

企业、品牌名称自身依据。品牌名称是“巴陵春” ,巴陵,岳阳旧名,湖边之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建立巴陵县。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设在巴陵城,从此岳阳城区一直作为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9年)置巴陵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巴陵郡改为巴州。随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巴州为岳州。企业名称“洞庭山”是现在洞庭湖中的岛名。

地理环境依据。岳阳地处长江中游与洞庭湖水网地带,滨江临湖,千百年来,经济一直以水域经济为主,繁荣的水域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成为岳阳的主体文化。

历史文化依据。历史上长江流域曾属楚国,为楚文化。楚文化主要图腾与水有关。洞庭湖孕育了岳阳文化,作为湖城,岳阳是连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历朝历代一些文人学士,经岳阳停船驻足,上岳阳楼,去君山,领略洞庭风光,巴陵胜景。写诗作赋,题词作记写的是洞庭湖,君山,南湖,三江口,无一不与水有关。这些来自中原的文学巨匠,以他们的风格、品德、思想、艺术,对岳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2.3“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同企业精神的联系

什么是水的精神?CCTV《赢在中国》节目, 俞敏洪先生做了关于“水的精神”的精彩演讲:“……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 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 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和谐、积极、进取、拼博”这一企业精神的最佳诠释。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这是最高尚的品德。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无私的心,那我们的社会将更美好,这就是“和谐”。是水,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每一滴水在前进的同时,都能影响到身旁的水滴,从而每一滴水汇成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生活也好,创业也好,每一个人在前进的同时应具备这种精神,这就是“积极、进取”。是水,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不论来自何处,都能朝向一个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在遇到阻力和障碍时,反而加倍努力,释放全部能量,与之搏击,直至汇成江河,实现自我价值。水的这种勇往直前、执著追求、百折不饶、永不言败的精神就是“拼博”以上论述明确说明水的精神博大精深,水的文化寓意深远,企业精神可以以水的精神加以升华,企业文化可以以水的特性加以形象阐释。

2.4 “水”作为品牌文化诉求同企业、品牌理念的联系

老子在《道德经?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这是“上善若水”的人生哲学。老子认为“水”和“道”的基本特征是善利万物的。为了说明水的善利,老子列举了七种表现:“居,善也,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在这里,老子把水的品行人性化了。

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老子不仅把水视为原本的物质,而且还视为科学的、哲学的物质,赋予水以新的魅力。水的这种人生哲学含义是对“以产业文化经营人生”这一企业理念的最佳诠释,可以作为企业理念升华和完善的理论依据。

水为万物之源,大自然的奇观美景离不开水,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水,水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水与人们息息相通,这是个民生常理,在这里无须加以论述。简单的说水是人们生存的需求、是人们生命的渴望。这种需求和渴望同时也是“巴陵春”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以插位的诉求方式将“巴陵春”的品牌理念连接到水关呼民生的诉求面,打动消费者的心,令消费者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渴望就是——喝杯巴陵春茶。在这里需要一个精准的品牌口号来传达这一品牌理念,表达的将是“好水、好茶、好人生”这层意思。

2.5“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同茶文化的联系

水与茶的关系密不可分,陆羽将煮茶的水分为三等。他在《茶经》中写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有三要,即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这里说明水不仅是茶的载体更关系到品饮质量的好坏,茶如果没有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只能是个摆设。古人常说:“茶为天赐之灵物,聚山川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这里的“川”就是水。茶是从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把宜茶之水分为七等, 有“溪边奇茗冠天下…”的说法。现代对好茶的界定是高海拔、云雾缭绕之处,雾是水的一种状态…总之水和茶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湖南师大蔡镇楚教授在《茶与中国神话》一文中指出:湘茶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历史传统,就是特别注重沏茶的水质。“湘”字的字源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目,从木,从水,是“会意字”,即其义是眼睛看着树上滴下的水珠,如饮甘露。二是从水,相声。以水为形旁,以“相”为声旁属于“形声字”。相水,就是辨别水质的好坏。古人创造一个“湘”字,本身就包含着先民对好水的渴望,对好茶的需求。相水以沏茶,视茶水为甘露,这就是中国先民的品茶之道,这就是中国人最早的茶学观念。

水作为诉求线索贯穿 “巴陵春”特有茶品牌文化,可谓得天时地利;她将用系统、完善、富有逻辑的诉求结构创造“巴陵春”整体品牌文化体系。

2.6“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同湖湘文化的联系

湖湘文化的精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心忧天下”。这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湖南人民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洪流之中。无论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湘爱国人士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到新的高度。二是“百折不挠”。这是湖湘文化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忍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例如,左宗棠抬棺抗击沙俄,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就表现出强烈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式的历史责任感,展示了湖湘文化“荜路蓝缕”、奋发图强的坚毅品质。三是“敢为人先”。这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道莫盛于趋时”。从屈原求索天地由来开始,湖湘知识群体思想开阔,总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沿。其间,周敦颐重构儒道,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体系的形成等等,无不彰显湖湘文化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四是“兼容并蓄”。这是湖湘文化的活力源泉。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顽强坚毅和灵性飘逸相结合的湖湘文化。 这种文化在近现代湖湘知识群体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如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谭嗣同倡导“天变道亦变”,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探索和成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的革命理论等等,都是湖湘文化开放特性作用的结果。

2.7“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同“茶祖精神”的联系

茶祖精神是指炎帝神农氏的事迹所反映的本质与灵魂,可概括为利民精神、创造精神、崇德精神和贵和精神。

水的形体多种多样, 婀娜多姿, 十分可爱,更让人可爱的是水的崇高灵魂, 所以我们经常讲以水为魂。水的这一特性与茶祖神农的“崇德精神”吻合。

水,永远充满活力,滋润着世间的万物,成为生命之基础,万物之成分。水的这一特性与茶祖神农的“利民精神”吻合。

水,不畏艰难,不惧强暴,阻力愈大,其势愈猛,百折不挠,时刻在寻找自己前进的道路。水的这一特性与茶祖神农的“创新精神”吻合。

水,包容大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积淀着历史的业绩,集聚着古老的中华文化。水的这一特性又与茶祖神农的“贵和精神”吻合。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比较分析

(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需要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人对这两种茶的重要特征作了比较分析,并对发展湖南黑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湖南黑茶;普洱茶;茶文化

笔者在云南、湖南两地从事茶叶工作,并参与了制作经营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对这两种茶有一定的了解,经过多年的比较,发现两者既有比较接近的方面,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湖南黑茶和云南变洱茶最初都是以篓装散茶出现的,后来了便于运输,装得更多,又防茶叶挤碎,就适量喷水使茶叶润软,后紧筑于篓内为之紧压茶;再后来逐渐发展为砖茶、团茶等紧压茶。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早期主要销往北方和西北边疆地区,后来逐步销往中原广大地区(甚至进贡朝廷),再后来销往沿海地区和海外,并且有一部分成为收藏品。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不仅有去腻功效而且对预防高血指、高血压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正因具有这一功效,才得到边疆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喜爱,并且“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期内,都可以存放,并且会不断陈化,茶性发生转变,口感不断变好,达到较高境界,从而价值不断增高。正因这一魅力,这两种茶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任秋军(1965-),男,董事长,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湘茶与滇茶的经营工作。

发酵工序。湖南黑茶(不含临湘青砖)在制作过程中原料黑毛茶在干燥前渥堆发酵,云

南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在干燥前一般不发酵。

干燥方式。湖南黑茶(这里指安化黑茶)原料黑毛茶用七星灶松柴明火烘干;云南普洱茶原料一般都是晒干。

云南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湖南黑茶则不分生熟,总体上看,云南普洱茶产品品种数量比湖南黑茶多。紧压茶:湖南黑茶有砖茶、饼茶、花卷茶(千两茶);云南普洱茶:砖茶、饼茶、沱茶、柱茶、龙团茶、全瓜葫芦组合塔茶等等。散茶:湖南黑茶有无尖、生尖、贡尖;云南普洱茶:春芽、春蕊、春尖(传统生茶散茶)、宫廷礼茶1级、3级、5级、7级等(熟茶)。

湖南黑茶主要品种有安化云台山大叶种、小叶群体品种、无性系新品种(到底哪些品种适制湖南黑茶,有待研究。云南普洱茶除了众多的大叶乔木群体种和特殊的紫芽茶外,还有不同古茶山上的古茶大树茶(如新老六大茶山、板山、冰岛、袁牢山等),每座山上的古茶大树茶的茶性都具显著特征(班章茶刚烈霸气、易武茶柔润绵长,景迈茶香甜持久等。所以,用古茶大树茶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倍受人们青睐,而无性系良种很少用于制普洱茶。

因为湖南黑茶原料是用七星灶明火烘干的,温度较高,大部份活性酶被杀死;云南普洱茶原料是晒干的,温度较低,活性酶仍有活力。所以,在以后的陈化过程中,云南普洱茶的变化更丰富。存放到一定年份后,两种茶的口感区别比较明显,笔者曾同时对比品饮80年代的湖南黑茶(安化千两茶)和云南普洱茶(中茶生饼),感觉到两种茶都比较滑、润;云南普洱茶的层次感、回甜感更强,茶气更足,湖南黑茶陈香味更强,并带有很明显的松烟香。

炎帝神农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人们多认为炎帝神农氏为茶的发现者。据历史记载,湘楚大地是神农氏的主要活动之地,辞世后葬于湖南炎陵县。所以,湖南黑茶产区敬奉炎帝为茶祖。

云南有的少数民族敬奉孔明为茶祖。云南地处边陲,远离中原。普洱茶产区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汉文化不甚了解,可是云南人不祭神农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云南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传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诸葛亮给他们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种茶为生。基诺族自称“丢落”,世代尊奉孔明。云南当地广泛流传:孔明南征时,兵士不服水土得病,孔明把拐杖一插,长成一棵茶树,兵士摘茶治病,竟有奇效。孔明将孟获七摛七纵,使之诚服。后来,茶树得以推广,制成七子饼,纪念“七摛孟获”。

现今,居住版纳南糯山一带的少数民族,还把茶树称为“孔明树”,山为“孔明山”,甚至他们居住的房子也仿“孔明帽”建盖。每逢孔明的生日(7月16日)他们都要举行“茶祖会”,高悬“孔明灯”,载歌载舞,邀月品茶,以寄托对茶祖孔明的思念。2005年3月,云南就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普洱市思江路口立有“孔明兴茶”巨型雕塑“武侯遗茶”显然是不可信的,它至少把茶及茶文化的历史后延了千年。

云南有很多不同品种的古茶树,很多茶叶企业都以不同古树茶为原料生产出各种普洱茶,并且直接以古茶树各命名。云南茶界凭借古树茶的独特魅力,将古树普洱茶大肆炒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如班章古树茶的售价仍达800元/kg以上,并且真货难求)。湖南黑茶的产品虽然较高,也试图进行宣传,但市面上从未见到以古树茶为原料的特种黑茶,茶学界也未见到湖南古茶树的利用研究,如果这方面借鉴云南的经验,将会对湖南黑茶发展会有较大帮助。

湖南黑茶(这里指安化黑茶)和云南普洱茶因原料干燥方式不同,导致陈化效果不同,有的介绍安化黑茶的书刊把七星松柴明火干燥作为一个独特的亮点介绍,可是不知有相当一部分消费并不喜欢松烟味。所以建议除了少部分黑茶原料保持传统的七星松柴明火干燥工艺外,大部分原料都应采取晒干方式,使湖南黑茶在陈化一定年份后仍然有较强的茶香和回甘味。

目前市面上很多湖南黑茶产品,并不是依照原料等级来分出不同等级的成品,原料等级高的产品极少,不同的产品原料等级不明显,但价格相差很大,使稍微懂茶的消费者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而云南普洱茶产品基本上按原料等级来分级的(如0518、0538、0558这三种产品原料等级分别为1级、3级、5级),所以发展湖南黑茶应当务实,不宜虚炒,这样使消费者心理比较踏实。

3.4组建湖南黑茶统一战线

兼收并蓄的融合精神,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举行的“朱张会讲”,使湖湘文化兼容诸学之长。湖南黑茶发展,不光是茶叶行业的事,也不是哪一个茶叶企业的事,而是全省人民的一件大事。务必光大兼收并蓄的融合精神,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建湖南黑茶统一战线,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动、企业与企业互动、社会各界驱动的格局,大打一场湖南黑茶振兴的攻坚战。

要通过各种现代化宣传媒体,宣传湖南黑茶。在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展销会,开设茶艺馆、专卖店、连锁店,进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增设销售网点。积极参加“广交会”、“农博会”、“茶博会”等大型交易会,扩大影响,促进销售。举办黑茶文化节和交易会。

3.6搞好黑茶文艺创作

创作一批以湖南黑茶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小说、散文、诗词联赋、歌舞等。出版一批湖南茶文化专著。近几年来专著《湖南黑茶》、《安化黑茶》出版,小说《茶都》出版,大大提高了湖南黑茶的品味,但与云南铺天盖地的普洱茶出版物相比,仍有差距。

3.7创作与规范湖南黑茶茶艺

茶艺是宣传黑茶的好形式,湖南应重点推出临湘青砖茶艺、益阳茯茶表演型茶艺、安化千两茶表演型茶艺、湖南黑茶待客型茶艺。

大力宣传“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的事实,大力弘扬以创新、和谐、利民等为特征的茶祖精神,坚决抵制乱立茶祖、曲解历史的作法,使茶文化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

(河南省平顶山市大顺昌茶庄·平顶山·467000)

先来看一组字词的解释。

sinensis。一名“茗”。山茶科。常绿灌木。叶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秋末开花,花1~3朵腋生,白色,有花梗。蒴果扁球形,有三钝愣。中国中部至东南部和西南部广泛栽培;印度等国亦产。性喜湿润气候和微酸性土壤,耐阴性强,用种子、插扦或压条繁殖。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除充做饮料外,并为制茶碱、咖啡碱的原料。根供药用。(2)水沏茶叶而成的饮料。如:茶水;茶汤。又为茶与点心的合称。如:早茶;晚茶。③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如:茶礼;受茶。……

茶叶: 茶树鲜嫩叶芽经加工的干燥制品。始于中国。按加工方法,分为红茶、绿茶、黑茶、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亦可分为发酵茶、非发酵茶和半发酵茶三大类。品种繁多。冲热水后饮用。有提神醒脑、明目、利尿、解毒等功效。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影响。……

品牌:亦称“厂牌”、“牌子”。指企业对其提供的货物或劳务所定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主要是供消费者识别之用。品牌的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用语言称呼的部分;二是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识别但不能用言语称呼的部分,如符号、设计、色别等。企业如将某品牌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以后,即成为商标。

作者简介:于晓于(1970-),男,河南遂平人,主要从事广告策划工作。

以上词语的解释来自于《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2006年11月第10次印

刷。之所以在《辞海》找来相关的依据,还是想溯本求源,尽可能简单地把论题说明白。

营销学泰斗菲利浦·科特勒曾经指出,文化因素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的因素。文化是经由社会发展过程代代相传且由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组信念、态度和行为形态,它是决定一个人的欲望与行为的最基本因素,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美国以外的消费者购买可口可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可口可乐身上承载的美国文化的长期渲染。同样,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其根本正是在于“物”所承载的“道”。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赋予这种商品一种独特的魅力,文化成为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非常重要的感受价值。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在此不再赘述。问题的关键是它让茶、茶祖、湖南三者发生了联系,产生了一种意识形态,因此而衍生了极具地域特色文化理念。既然“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既然湘茶品种已经囊括了红茶、绿茶、黑茶、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既然“茶为国饮、湖南为先”,那么湖南人就应该高举湘茶品牌建设的大旗,在品牌上下大工夫。但品牌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企一人之力,它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还需要政府牵头、企业实施、人人参与……

有一个现象让福建安溪人很自豪,“中国茶都”的称号和地位却被他们抢得了。近几年,铁观音的风靡为安溪人带来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安溪县政府主导的对铁观音茶叶品牌的运作功效卓著,应该说,安溪铁观音迅速风靡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于政府的作为。茶叶的分散和点多力薄是全国各茶区问津品牌的普遍的现实难题,安溪县成功地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通道。安溪县全县茶叶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使用国家批准的“安溪铁观音”产地证明。统一广告、策划,费用分摊,对全县茶叶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进行结构优化。“安溪茶业共同体”是一个成功的“茶业品牌经营共同体”,其效果近似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分解了品牌成本,合成了品牌力量。

若说起“西湖龙井”的品牌,恐怕很少有印象极其深刻的牌子。可是“西湖龙井”的确是品牌林立,并且面临着四分五裂的“门派之争”,现有各品牌的(西湖龙井)茶叶公司也各自为政,规模、产量有限,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小。而且容易出现以假乱真的事件,以至于春茶上市时连中央电视台都要出面教导消费者如何识别真假“西湖龙井”。难怪消费者会给“西湖龙井”品牌打上一个问号。

“立顿”不种一棵茶树,但它收制的茶叶却依靠这个品牌被全世界认可;“西湖龙井”拥有很多自己的生产基地,最后却被挡在了奥运会门槛外,这说明什么问题? “主要还是因为缺乏一种有国际影响力的强势品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宋少祥说。“立顿”是谁?“立顿”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它既代表茶叶的专家,又象征一种国际的、时尚的、都市化的生活。一百多年来,“立顿”始终保持着历代相传的优良品质和芳香美味。“立顿”茶叶类产品如今行销于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均是全球第一大茶叶品牌,比第二大品牌的销售额高出至少一倍。同时,“立顿”现在也是全球消费者选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饮料,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1992年,“立顿”进入了全球喝茶历史最悠久、饮茶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短短5年之后,“立顿”就在中国百家商城系列调查中获得茶包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立顿”茶叶公司的茶叶年销售量曾达到全球茶叶贸易量的四分之一。世界三大采茶国,创造的利润绝大部分被不产一根茶叶的英国拿走了,因为英国只拥有一个“立顿”茶叶品牌。“立顿”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核心意念和品牌战略。他的广告词是“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

品牌的力量由此可窥一斑。湘茶的品牌建设是否也应该从中汲取点什么?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凡带有中华民族印痕的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关注率越来越高。经济的腾飞使国家日益昌盛,丰盈的财富极大限度的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弘扬……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盛世,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在中国整体经济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汽车、房产、电器等许多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可许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产业却不容乐观。归根结底,是品牌意识薄弱的问题。

湘茶如何树立有影响力的强势品牌?或者说在品牌建设中究竟该怎么做?

1创建可以共用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指消费者基于能接触到的品牌信息,经过自己的选择与加工,在大脑中形成的有关品牌的印象总和。创建品牌形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品牌符号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手段,包括名称、标志、基本色、口号、象征物、包装等。这些识别元素形成一个有机结构,对消费者施加影响。它是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础,成功的品牌符号在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它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通过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形式来记住某一产品或服务,因此,品牌必须有物质载体,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物质载体来表现自己,使品牌有形式化。品牌的直接载体主要是文字和图案,间接载体主要有产品的质量,产品服务、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没有物质载体,品牌就无法表现出来。作为湘茶,在完善品牌符号的过程中因充分考虑茶祖神农以及三湘茶叶品种的类别,可以是一个品牌符号群。比如黑茶符号、黄茶符号、绿茶符号等,这些符号既有共性体现内在联系,又有区别体现不同的个性,可以在色彩和文字上寻找差异。

品牌定位是在综合分析目标市场与竞争情况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符合原始产品的独特品牌形象,并对品牌的整体形象进行设计、传播,从而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具价值地位的过程或行动。其着眼点是目标消费者的心理感受,途径是对品牌整体形象进行设计,实质是依据目标消费者的特征,设计产品属性并传播品牌价值,从而在目标顾客心中形成该品牌的独特位置。

品牌文化是指品牌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是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个性形象的总和。品牌虽以质量取胜,但常附有文化,情感内涵,所以品牌给产品增加了附加值。

品牌拥有者经过法律程序的认定,享有品牌的专有权,有权要求其他地区或企业(个人)不能仿冒,伪造。这一点也是指品牌的排他性。如安化黑茶、茯茶、君山银针等都是湘茶中的知名品类,如果没有注册保护的要及时注册保护,已经被个人(企)抢注的要由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出面协调使其能够达到共用的目的。必须强调的是注册保护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还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

品牌管理是品牌健康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品牌形象建立以后的维护和发展。品牌管理是一个伴随品牌成长始终的循环往复的工作,对品牌状况的定期追踪,是建立在品牌定位基础上的品牌内质的锤炼与品牌对外形象的整合。品牌管理体系担负着以下几点职责。

2.1品牌标准的制定监督

品牌标准其一就是品牌的品质管理标准,如果说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品质如一的保证,那么品牌的品质管理标准就是“保证”中的保证。其二是品牌的形象管理标准。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产生,通常藉由品牌自身形象与媒体形象的影响来完成。

2.2制定品牌管理制度

一套完善的品牌管理手册可以使品牌管理规范化、具体化,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品牌管理制度要保证严密性,制度的规范化是达成品牌管理目的的前提。

2.3品牌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品牌结构一般意义上是指一个企业不同产品品牌的组合,它具体规定了品牌的作用、各品牌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在品牌体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合理的品牌结构有助于寻找共性以产生协同作用,条理清晰地管理多个品牌,减少对品牌识别的损害,快速高效地做出调整,更加合理地在各品牌中分配资源。

品牌延伸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的基础上,将成名品牌运用到新产品和服务上,以期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策略。它可以增加新产品的可接受性、减少消费行为的风险性,提高促销性开支使用效率,以及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要。

品牌传播狭意上讲是以品牌为传播核心的广告宣传活动。其实就是能过广告、新闻、舆论等传播手段,把企业的品牌传播出去。品牌传播的关键点是,在准备实施品牌传播前,要首先清晰的描述出了指导“品牌传播的核心意念”,才能取得较大的品牌传播绩效。“品牌传播的核心意念”主要用于指导锁定顾客的身体、心灵、习惯、动机的精确方向,以使得投入传播费用中的每一分钱都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挖掘“品牌传播的核心意念”的方法是,将品牌与顾客的核心联系是什么?传播什么样的讯息最能让顾客怦然心动?在什么地方和氛围中传播,最能使得顾客有强烈的感受?即“联系、内容、场景”等关系要素与品牌核心价值的关系,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清晰的描述出来。很多组织在实施品牌传播前,其策略思维经常是处于一种用经验惯性的驱动状态。一说到做品牌传播,脑子里立马就会习惯性的画出一张图,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等,每一块儿分配多少预算等等。

“斗茶”的传统在安溪由来已久,“斗茶”也成了安溪的一大特色。这本来是一种小游戏,安溪人却把它变成了提升自己茶业品牌的利器。安溪人大打“茶王赛”这张牌,闯出了成功的先例。

创新的过程,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本文参考资料大多来自于国际互联网,在此不一一注明,敬请谅解)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29)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世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茶产业的发展呈现7大特征:即茶叶产区从亚洲逐步向非洲扩展,人均茶叶消费量增加但主要茶叶消费国在转移,世界茶叶产略大于销,绿茶和特种茶的比例上升但红茶仍然是主要消费茶类,主要产茶国的国内消费量在不断增加,茶叶价格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特种茶和茶叶再加工产品产量和需求量在增加。建议借助科技进步,建立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加速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建立自然灾害预报和防御系统,进一步完善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促进我国茶产业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茶产业;科技;消费;现代化

茶叶生产在我国南方农村经济中有特殊地位,是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和生产国,茶树种植面积约达160万hm2,占全球茶树种植面积50%左右;茶叶产量达114万t,占全球茶叶产量的30%。全国共有20个省、市、自治区产茶,2007年茶叶农业产值达到320亿元,茶叶及其相关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总值超过600亿元。

1世界茶叶产销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茶叶产销100年来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1.1茶叶产区从亚洲逐步向非洲扩展

在全球茶叶生产量中,1900年亚洲占99.9%,非洲仅占0.1%;1950年分别亚洲93.8%、非洲3.3%; 1996年亚洲占82.5%,非洲占14.7%,拉美占2.2%。而2000年非洲茶园面积达到23万公顷,产量40万吨,茶叶出口量36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9%、13.4%和27.3%;而同期亚洲虽然茶叶面积、产量和出口都有增加,但相对比例已经明显下降,2000年亚洲茶园面积223.3万公顷,产量244.46万吨,出口89.9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87.6%、83.2%和68.1%。说明非洲在世界茶叶生产中的地位在上升。同时,南美洲和澳洲的茶叶生产也略有增加[4]

1.2人均茶叶消费量增加,主要茶叶消费国在转移

20世纪初,世界人均消费量仅0.19千克,其中20世纪前半叶由于战事频繁,消费量增长很慢。1950年以后的40年间消费量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全世界茶叶人均消费量约0.5 kg,2007年世界人均消费量0.55kg。茶叶消费呈现2大特点,一是主要生产国如印度和中国的国内消费增长很快,二是茶叶进口国由英国等向俄罗斯和中东国家转移。20世纪初世界茶叶出口量约为2万吨,到30年代出口量在41-42万吨,40年代由于二战的影响,茶叶出口量减至不足40万吨,1950年为40.9万吨。从1950年起茶叶出口量呈明显增长势头,2000年出口132万吨,比1950年增220%,平均年增4.4%。20世纪100年中,茶叶出口商品率有很大变化,在二战以前,世界茶叶出口商品率在60%左右。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如中国、印度)国内消费量的激增,因此出口比率明显下降,20世纪70至80年代世界茶叶出口商品率一般在50%左右,90年代初下降到44%,这个比例一直维持到现在。20世纪初中国的茶叶商品出口率为69.90%,二战结束时降到20%,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般在30%左右。印度的出口商品率从20世纪初的80-90%降至50年代的65%,目前年代后约30%。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失去了进口绝对垄断国的地位,而俄罗斯和中东国家的进口量快速上升,形成了新的茶叶消费区域。

1.3世界茶叶产略大于销

总产量由1950年的61.4万吨增加到目前约350万吨;其中,1980年-1990的增长速率为12.3%。而需求量的年增长量低于生产的增长;这种现象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有人预测今后几年内世界茶叶消费的年增长幅度为1-1.5%。

1.4绿茶和特种茶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但红茶仍然是主要消费茶类

由于人们对绿茶的保健功能认识的深入,绿茶的消费量和产量增长幅度很快。主要表现在:欧美红茶消费者向消费绿茶转变;亚洲主要绿茶消费国名优绿茶消费快速增长;乌龙茶消费区域不断北扩;黑茶类产品消费不断上升[5]。尽管如此,红茶的总消费量仍然占茶叶总消费量的70%以上。

1.5主要产茶国的国内消费量在不断增加

产茶国的国内消费增长以印度和中国最有代表性。原因是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其次,这些国家工业化水平提高以后,换取外汇的途径由农产品逐步转向工业产品[4]

1.6茶叶价格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自从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世界茶叶价格水平基本是呈上升趋势,但90年代中期茶价出现了低谷;以后略有回升,但近几年世界茶叶价格又有下降的倾向。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的发生,对今后若干年的茶叶消费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7特种茶和茶叶再加工产品产量和需求量在增加

乌龙茶是特种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种之一。据有关资料,1990年乌龙茶产量比1980年增长了9倍,为各茶

清晨起来推开窗户,一阵湿润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种熟悉的温馨告诉我:春天来了。这睡眼惺忪的一推,打开的却是一扇季节之门。匆匆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绷着脸,思绪还未从忙碌后的疲惫中解脱出来。忽听一声喊,原来是数月不见的老友。一挥手,几句亲切的笑骂脱口而出,心中顿觉春意暖怀。那一挥手,一莞尔,心扉的季节之门顿时打开。

季节之门,原来是这样简简单单。毋须刻意追求,毋需四处寻找,季节之门,就在瞬间转换。推开门是冬,微笑着是春,绷着脸是冬。季节之门,就在我们心与心、心与自然的交流对视之时开启。

季节之门,有一把百试不爽的金钥匙,上面刻着:温馨、微笑。

——郑州嵘昌集团董事长王绍峥由普通农民到现代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用创业体现人生价值,用创新谋求企业发展。”这是登封市大冶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郑州嵘昌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峥的人生座右铭,也是他创办公司一贯坚持的发展理念。

农民出身的王绍峥,从一无所有做起,凭着自己超人的胆识、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二十多年的打拼,创办了一个资产三十多亿元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白手起家创大业的人生奇迹。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党的富民政策使我走上富裕之路,能够在家乡创业,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充实了自己人生,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王绍峥经常说的一段话。王绍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以诚信与品质铸就品牌,企业发展之后又以厚德载物的感恩之心真诚回报社会,谱写了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乐章,在登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衣着很普通,没有气宇轩昂的派头,经常像普通人一样乘坐城乡客车从登封市区回到他乡下的公司总部,也多次乘坐客车到郑州等地出差办事。若不是熟悉他,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企业大老板。

他,与其他农民一样,家里种着5亩多土地。每到农忙时节,他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拖拉机,满身灰土,在收种自家农田的同时,还免费帮助家乡周边父老乡亲收种小麦等庄稼。

他,每天都关注国内外财经动态,时刻把握资本市场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对经济新常态了然于心。

他的名字享誉嵩岳大地。他不仅是一位大企业家,还是一位大慈善家;在创业的征程中,他一路打拼,一路奋斗,一路精彩,演绎了一个普通农民到现代企业家的人生传奇,抒发了敢于担当、永远向前的壮志情怀。他就是登封市人大常委、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市优秀企业家、郑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煤炭协会副会长,现任登封市大冶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郑州嵘昌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峥。

嵘昌集团一路跨步走来,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然后又冲向新的高度。一家民营企业,缘何有这么大的魄力?缘何连年都有新的突破?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绍峥给出了答案。

在许多人的眼中,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是一道七彩的路,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嵘昌集团董事长王绍峥的童年却是非常的不幸。

童年的王绍峥,经历了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58年10月,他出生在登封市大冶镇王家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别人家的孩子承欢于双亲膝下,猝不及防的灾难却早已彻彻底底地摧毁了他懵懂幼年的平静与温馨。就在两三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由于家庭的不幸,让王绍峥从小便深知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也培养了他倔强的性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家境贫寒,1977年7月王绍峥从登封六中毕业后,十九岁那年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对生性好强者而言,痛苦莫过于此。离开学校没多久,他就扛着铁锤上山砸石头,从一名瘦弱的学生变成了上山采石的矿工。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上山,抡着十多斤重的大铁锤不停地哼哧哼吃砸起石头来。为了生计,他每天不得不一直干到日落西山,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简陋的宿舍里。就是那每天的几毛钱收入,他总是不舍得自己花,而是常常用作补贴家用。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王绍峥认为,在人生中,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尽你的所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变成天下最不简单的事。王绍峥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那就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够做出成绩来,甚至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来。

采石砸石是个重体力活,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但是,精明勤奋的王绍峥,硬是把一块块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的乱石巨石,神奇般地变成了一块块美观大方、棱角分明、整齐划一的垒墙石,受到了采石场老板和客户的啧啧称赞。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神州大地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经济迅猛发展,运力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党中央提出“有路大家行”“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政策时,王绍峥敏锐地意识到,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坚冰定会被彻底打破,催生道路运输业的春天。于是,他东挪西借4800多元钱,购买了一辆二手旧货车,干起以拉煤拉沙为主的物流运输业。

虽然是一名个体运输户,但王绍峥既是一名驾驶技术熟练的货车司机,又是一名能吃苦肯干的搬运工,不怕脏不怕累。1988年底,大冶镇一家煤矿企业的老板,对既吃苦耐劳又勤恳上进的年轻人王绍峥很赏识,请他到自己的煤矿企业工作,并让他担任煤矿的汽车队队长。1994年,王绍峥又被煤矿老板委以重任,由他负责筹建创办一个水泥厂,并担任水泥厂厂长。

王绍峥果然不负众望,各项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新建水泥厂很快顺利投产,并在他的带领下开始研发新技术。在担任水泥厂厂长期间,经常深入生产一线的王绍峥发现,传统的生产工艺成本高,劣质产品多,严重影响了厂里的经济效益。于是,善于观察、敢于吃苦,又敢于创新的王绍峥,大胆利用当地的煤炭作燃料,通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多风道喷管风路配煤”新技术,不仅降低了20%的生产成本,而且水泥质量也大幅度提升,产品一时洛阳纸贵,畅销到山东、湖北等地,并用于武汉长江二桥建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担任水泥厂厂长期间,王绍峥既是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又是一名扑在生产一线的出色工人,还是一名业绩遥遥领先的销售员。他厚德敬业、知难而上、严谨务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品行端正、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管理才能由此初露锋芒。

拿破仑的一句经典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奋发向上而成功。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系列政策,私营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善于把握国家经济发展大势的王绍峥坚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是一个意志坚强,恒心勃勃,勤劳奋斗的人,定会用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去创造价值,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1997年7月16日,这对王绍峥来说,是他人生中极为难忘的一天。经过一番抉择之后,这一天,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让许多人羡慕的水泥厂厂长职务,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

这一年,王绍峥拿出手中仅有的3.8万多元钱,又从一些亲戚朋友手中借了18万多元,投资20万元,成立了郑州市上街嵘昌贸易有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节约开支,公司租在郑州市上街区一个相对比较偏僻的地方,环境脏乱差,还紧挨着一个养殖场。当时正值酷暑盛夏,王绍峥和同事一起住在闷热潮湿的小屋里,除了忍受难闻的臭气外,还要忍受蚊虫叮咬,夜里常常无法入睡,再加上伙食极差,他变得又黑又瘦。但是,这些困难在王绍峥眼里都是小事,如何让自己经营的煤炭尽快打开更多更大销路,才是他常常冥思苦想的一件大事。

为了保证供销的煤炭质量,让用户放心,每到一个煤矿买煤,王绍峥都亲自到煤场采样化验,站台上经常能看到他身穿工作服在拣碴块、小木棒等,正是这种实干创业精神,保证了煤质,取得了信誉,才使他的煤炭供销之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顺畅。

郑州上街铝厂,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在大型国有企业眼里,王绍峥个人创办的煤炭供销公司没有什么实力可言,根本不屑一顾。但是,困难吓不倒王绍峥,他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让自己经销的煤炭产品打入这家大型国有企业。

“成功往往是属于勇敢又细心的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王绍峥在观察中发现,若能把自己原先在水泥厂研制发明的“多风道喷管风路配煤”技术加以创新改进,并在铝厂推广应用,就可使铝厂的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如果这项新工艺一旦得到铝厂领导的认可,定会使自己的煤炭销售实现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于是,王绍峥通过反复对比分析、试验,初步证明了“贫煤、贫瘦煤不仅可以作为喷吹煤使用,有的指标甚至好于外省的优质煤。”随后,王绍峥丰富了回转窑喷吹用煤的技术数据,建立了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回转窑喷吹贫煤、贫瘦煤在风口回旋区的燃烧数学模型,为铝厂、水泥厂等行业各种回转窑喷吹贫煤、贫瘦煤操作和工艺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实际应用是科研成果的最终裁判者。几个月后,王绍峥改进后的“喷管六风路”技术开始在郑州上街铝厂、水泥厂的多座回转窑上进行工业试验,回转窑容积大小不等,代表性强,贫煤、贫瘦煤回转窑喷吹技术研究终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当时,郑州上街铝厂、水泥厂使用外省的优质煤,每吨煤的价格为280元,推广“喷管六风路”技术,使用王绍峥供销的煤炭后,每吨煤的价格降到了185元。若按每年15万吨煤计算,全年可节省开支1400多万元。采用王绍峥改进后的“喷管六风路”技术,还使每吨产品原料用煤下降了18-25公斤,从回转窑喷吹的环保效益来看,还大量减少了废气、废水的排放。

王绍峥改进后的“喷管六风路”技术,以领先的技术性能,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得到了郑州上街铝厂、水泥厂领导和员工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于是,郑州上街铝厂、水泥厂决定,一改长期使用外省优质煤的做法,对王绍峥供应的省内煤炭大开绿灯。

至此,王绍峥的煤炭供销公司销售额一路攀升,连创新高。1997年至2000年三年间,王绍峥共销煤近50万吨,成了远近闻名的“销煤大王”。王绍峥就这样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500多万元,成为煤炭供销行业的一匹黑马。

王绍峥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从小就胸怀大志,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具有壮志断腕的决心,从骨子里就不信“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不听从“一分钱逼倒英雄汉”的命运摆布。王绍峥经过多年的摔打和历练,锻炼了思想,磨练了意志,锤炼了本领。他重事业,重成就,虚心好学,不断“充电”,无论平时工作多忙,他都通过党报党刊、央视新闻等权威的信息途径,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政治动态、财经动态,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他还多次参加首都经贸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顶尖名校的高级管理培训学习,对企业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财务管理相当精通,并在工作中应用自如。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工作阅历的丰富,王绍峥对准确把握商机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对创大业的市场环境有了更全面的理解。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使得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因此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

“危”中寻“机”,逆势飞扬。就在全国煤炭市场正处于“寒冬”之时,他却异乎寻常地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购买一个属于自己的煤矿。

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登封市大冶镇的石淙煤矿连续停产近三年,处于破产停业状态,放假在家待业的职工生活困难,经常上访告状,成了当地党委政府一件头疼事。2000年7月7日,王绍峥抱着“为政府分忧,为职工解愁”的态度,以960万元的价格,果断地购下了让许多人发愁的石淙煤矿。当时,他走进石淙煤矿院内时,呈现在他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杂草丛生,设备锈迹斑斑,到处是一片破败不堪的景象。

“安全是天,平安是福!尤其对煤矿行业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安全就是最好的生产力!”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王绍峥要求每名干部职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煤炭开采规程操作,切实落实探放水和瓦斯监测工作,安全不合格,坚决不允许生产。针对安全防护设施,瞄准新技术、新设备,花大力气投资更新,无论资金再紧,也从不吝惜投入。2001年3月,王绍峥率先在登封市第一个实现采煤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及∏型钢梁进行支护,固定大巷采用∏矿用工字钢进行支护,使煤矿安全条件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加强对当班干部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强调坑口会、安全例会及安全自查,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把各类安全隐患及“三违”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了煤矿安全。为掌握矿井安全现状,他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除了出差以外,他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煤矿安全生产,不论白天和晚上,不论是严寒与酷暑,不论是平面岗位及井下,都可以经常见到他的身影。

在王绍峥的精心经营下,石淙煤矿很快扭亏为盈。之后,他又先后购买了朝阳沟煤矿、郑煤集团纸厂煤矿接替井、东村煤矿等6家煤矿,组建成立了郑州嵘昌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一家家濒临倒闭的煤矿企业,在王绍峥接管后,在很短时间就起死回生,奇迹般地扭亏为盈。难怪许多人说,王绍峥是会变戏法的企业家,是个屡次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

2006年,王绍峥在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班学习时,从一名学员的口中得知,四川省甘孜州一家水电站,由于资金缺乏,难以为继,造成半拉子工程,当地政府心急如焚,群众怨声载道。王绍峥得知这一情况后,再次果断出手,投入巨资购买下这家水电站的开发权,并很快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之后,王绍峥又相继在四川泸定县等地购买了两家水电站的开发权,同样是干得风生水起。至此,王绍峥“救火队长”的美名也由省内传到了省外。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有的企业因为目光短浅,行动迟缓,最终被淘汰出局。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有的企业因为未雨绸缪,乘势而上,最终成了行业的翘楚。

改革开放以来,纵观嵩岳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王绍峥更是当之无愧的其中之一。然而,他们中有的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有的却更加璀璨耀眼,现在仍活跃在经济发展的汪洋大海中。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普遍规律。

自创业以来,一向不甘寂寞,不甘落伍的王绍峥,坚持不懈地走绿色环保、创新转型之路,培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铸造一个有灵魂的企业。近几年来,王绍峥更是结合企业实际,加大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力度,从而将公司“节土节能,清洁发展;变废为宝,造福社会”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这曾经是国内外绿色环保人士的“梦想”。如今,以废弃煤矸石和铝矾土尾矿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在登封市正式投产,从而把昔日的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想不到砖厂也这么漂亮”,走进登封市大冶镇东庄头村的嵘昌集团建材有限公司,看不到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泥土遍地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是全程自动化的生产车间、规格齐全的系列产品。生产线的进口大量“吞食”煤矸石,隧道窑的出口“吐出”火红的砖块,这得益于先进的全内燃技术,让煤矸石“自己烧自己”,整个生产过程不再需要外投燃料。这一项目为建材行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据悉,这是王绍峥在登封市最早创办的大规模利用煤矸石和铝矾土尾矿生产烧结砖企业之一。

据了解,登封市是全国15个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是河南省两个铝矾土基地之一,每年产生的煤矸石和铝矾土尾矿高达1300多万吨。废弃的煤矸石、铝矾土尾矿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环境。凡是到过登封生产煤炭乡镇的人都知道,在矿区,人们看到最多的恐怕不是煤,而是煤矸石,煤矸石长年存放,堆得像山一样,俗称渣子山。大量的煤矸石不仅占用土地、环境污染、增加企业负担,而且已经成了制约企业、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瓶颈”。

如何解决煤矸石难题,变废为宝?在有关专家的指点下,王绍峥得知,随着国家限制黏土砖瓦制品,鼓励发展新型建材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利用废弃的煤矸石、铝矾土尾矿做原料生产新型建材,可极大地降低建筑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资源消耗,很好地解决环境污染等影响可持续发展问题,定是墙材革新与推广节能建筑的必然趋势。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2009年10月,王绍峥利用国家出台的大力提倡节能、节地、利废以及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政策机遇,在登封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疾兴建了新型建材公司,引进国内一流先进技术,利用废弃的煤矸石生产新型烧结砖。该项目总投资6800多万元,年产1.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每年可消化煤矸石50多万吨。如今,企业年销售额可达到1800万元,安排80多名劳动力就业,也解除了嵘昌集团下属的几家煤矿煤矸石排放和铝矾土尾矿难题。

在全自动生产线旁边,王绍峥介绍说,经过粉碎后的煤矸石按一定比例配以少量黏土、粉煤灰、水,经过陈化、成型、干燥、预热、烘干、烧结等系列工序,绿色、环保、高强度的煤矸石砖就生产出来了。与传统的黏土砖相比,他认为,利用煤矸石制成烧结砖有五大优点:一是复垦土地。据测算,每万吨煤矸石占用土地0.45亩,若每年利用煤矸石3500~5000万吨,则可腾出煤矸石占地1575~2250亩。利用腾出的煤矸石占地,可进行表土回填、土壤改良的复垦工艺,把采煤塌陷区改造成较好的农田,种植农作物或栽种树木。二是节省土地。同样规模的黏土砖厂占地需180至200亩,全年耗用黏土8万立方米,按6米深的土层计算,一年要消耗20亩土地。煤矸石制砖厂只需占用30亩地,不到20年就可节省近500亩土地。三是节能环保。黏土砖需要掺和煤炭烧制,废弃的煤矸石本身含有发热量,一年节约标准煤6000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硫180吨,还可节约资金500多万元,余热循环利用可以给厂区办公生活及日光温室供暖。煤矸石空心砖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使居民生活能耗下降35%。四是产品强度高,质量优。烧结砖经过高强度真空挤压和高温窑炉焙烧工艺,强度达到普通黏土砖的两倍以上,形状规整,损耗极低,结实耐用。很重要的一点,烧结砖的毛细管传导能力优于其他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呼吸”功能,透气性好,能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居住的舒适度有所提高。五是消耗了矿山的废料,综合利用效果好。实施煤矸石综合利用规划,消除了废弃巷道安全隐患,置换出了呆滞的煤炭资源。每年的炎夏还会可避免因受暴雨冲刷而毁坏粮田,控制地表沉陷,保证了村庄、建筑物安全,减少动迁成本,改善了生态环境。

一条高科技的生产线就这样实现了变废为宝,把原本污染环境的煤矸石、铝矾土尾矿变成了创造价值的“金砖”。

昔日让企业老板头疼的煤矸石、铝矾土尾矿,竟然摇身变成了“香饽饽”。目前,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嵘昌集团建材公司的新型烧结砖系列产品在郑州市及周边各个建筑工地,深受业主、承建方、建筑工的共同推捧,而且产品还远销许昌、开封、周口等地。据登封市环保部门介绍,作为资源型城市,登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既白白浪费资源,又严重污染环境。煤矸石、铝矾土尾矿综合利用一举多得,可以逐步替代传统黏土砖,从而解决“矸石堆成山,田地挖成湾”的问题,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是登封延伸生态工业链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成功典范,值得进一步倡导和扶植,以达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赢”的理想目标。

健康,品质生活之前提,小康社会之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健康产业亦成为了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

胸怀坦荡,目光睿智,方可纵观市场风云。对一向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王绍峥来说,再一次嗅到了生物医药产业潜在的巨大商机。“登封地处中原,素有天地之中之称,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健康产业,登封都有着巨大优势与诱人前景。”随着河南作为医药大省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产业,郑州市把登封市确定为生物医药生产基地,登封市也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进一步坚定了王绍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阳春三月,嵩岳大地处处生机勃发。2013年3月30日上午,经过精心筹备,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产业园在登封市产业集聚区开工奠基。

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由郑州嵘昌集团与北京慧宝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兴建,计划投资26亿元,规划占地700亩,其中一期用地330亩,主要产品为化学抗癌新药、中药抗癌胶囊、生物抗癌新药、生物合成原料药及预防“三高”系列保健品等。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突破百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目前,作为行业“新人”的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已经投入各类资金8亿多元,企业转型之迫切、创新发展之坚定可见一斑。郑州嵘昌集团如此大手笔地转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实属国内罕见,这次重大举动引起了生物医药界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目前,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一期工程的2.1万平方米综合制剂车间、1.8万平方米的药酒生产车间和5000平方米的质检楼已经建成,与其配套的6000平方米专家楼、3000平方米职工餐厅以及6000平方米职工宿舍相继完工,实验室及中试车间设备已经安装到位,设备调试已经完成,所属的武汉实验室已全部搬迁到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视科技创新为企业生命的源泉,购置了众多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不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努力实现世界级高科技生物企业的发展愿景。目前,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拥有以国际顶级药理学领军人物、耶鲁大学冠名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郑永齐教授为主席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组建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高中级技术的20余人研发团队,从事菌种选育、发酵工程、合成提取、生化分析、分子生物改造、中试放大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化。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且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正在研发的一类新药“曲沙他滨”和抗癌—抗乙肝新药“克来夫定”,能够与现有多种抗癌药有协同增效作用,可广泛提升癌症治疗效果,为人民造福。

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曲沙他滨对白血病、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均有显著的疗效。“克来夫定”是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在郑永齐院士指导下,精心研发的另一个对乙肝病毒和癌细胞有双向效果的新药。病人使用该药6个月后可停药,病毒及肝功能反弹复发率很低。目前,“曲沙他滨”和“克来夫定”这两个项目均已进入临床试验,有望在2019年上市销售。

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正在自主开发的生物发酵法生产的聚谷氨酸,是一种绿色生物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医药、水处理、卫生用品等领域。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技术开发,申报授权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有望于2017年底前投产。同时,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还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正在合作研发的秸秆生物发酵法制备丁二酸,是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主要原料,被美国能源部认为是未来12种最具发展前景的大宗生物炼制产品之一,且位居首位。

“我们的生物医药项目之所以起名慧宝源,就是要聚智慧之宝,开创新之源。”王绍峥满怀信心地说,慧宝源(登封)生物医药承载着引领中原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职责,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而多彩的时代,郑州嵘昌集团“凝聚产业智慧、服务人类健康”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定会在医药行业及生物医药广阔未来的大背景前景下,向着成为“有活力的专业创新者,有实力的行业引领者、有影响力的健康护航者”迈进。

长期居住在城市,满眼都是钢筋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工作生活如动车一样快节奏的都市人,已经与真正的自然界渐行渐远。在讲究效率至上的今天,都市上班族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整日应付各种生活压力,长此以往大多数人都会有身心俱疲的感受。

而在登封市大冶镇,当你踏上一列古老蒸汽小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群山幽壑、层层梯田之中。蒸汽式动力、窄窄的铁轨,满是煤灰的司炉、每小时只能跑20公里以及全手工操作,仿佛把岁月回溯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年代更久远、工业革命刚刚萌芽的18世纪,让你情不自禁地穿越时空,想到了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的那张老照片,似乎时间也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坐在火车上慢慢欣赏沿途美丽的田野风景,抚慰你疲惫的心灵,那是何等的惬意呀!

这是河南豫见铁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文化体验复合旅游的一个镜头。

“豫见铁路”蒸汽小火车,一列运行在登封市朝阳沟村至新密市大隗镇、一条长38.8公里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之称。

河南豫见铁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郑州嵘昌集团下属的一个以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为主的企业。究竟是什么原因触发了王绍峥强势投身文化旅游产业的念头?

借助“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的巨大影响力,伴随着河南省《关于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及郑州市支持登封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等政策的出台,登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得到了重大调整:树立全市“一盘棋”和“大旅游”观念,用旅游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实干的精神,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坚持“全域旅游、城乡统筹、5A登封”发展理念,把全域旅游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之中,以旅游功能的提升和完善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打造旅游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态势;按照“大产业、大环境、大民生”的思路,坚持农业围绕旅游求提升、工业围绕旅游促转型、服务业围绕旅游上规模,推进旅游业与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努力把登封打造成世界文化名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家园。

雄心万丈,志存高远,方能立于行业翘楚。“说到旅游业的好处,好多人心中的概念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拓展文化交流,有助身心健康。”而在郑州嵘昌集团董事长王绍峥看来,如果把发展旅游业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最大好处不单是由“走马观花”向“休闲生活方式”旅游转变,由一日游为主向多日游为主转变,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景区旅游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变,由观光主导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商务和文化体验复合旅游转变,而且还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等诸多方面。

2009年2月,刚刚过完春节,王绍峥把目光投向了已经废弃多年的朝(朝阳沟)杞(杞县)地方窄轨铁路,果断提出与河南中州铁路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朝杞窄轨铁路登封市朝阳沟至新密市大隗段,发展以蒸汽小火车为主题的铁路文化旅游项目。

朝杞铁路为河南省窄轨地方铁路,全长61公里。线路始自登封市朝阳沟站,途经新密、新郑、尉氏、通许至杞县。在新郑与京广铁路相交,建有换装线,主要换装外运煤炭。沿线经过登封、新密十几个地方煤矿和石灰石、河沙、石灰、铝矾土等产地,并建有8条专用线。这条铁路是原开封地区为加速登封、新密煤炭资源的开发,改变河南东部平原各县缺煤状况而自行设计修建的,曾经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运输通道作用,为加快铁路沿线地区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交通网络的加速建设,县与县之间、县与乡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都修了公路,公路运输活力无限,曾经赖以生存、引以为豪的小火车运输业优势消失,运量日益萎缩,在默默无闻中淡出了历史舞台。

岁月流转,四季轮回。奔跑50多年的小火车,犹如国画大师手中饱蘸墨水的毛笔,在中原大地悠悠滑过,浓墨转淡,小火车的身影逐渐湮没在荒草杂树之中,只留下了两条见证50多年中原风情的铁轨。

“我亲眼目睹了朝杞铁路的兴衰,这里有我太多难忘的记忆。作为登封人,有责任有义务让朝杞铁路在时代发展大潮中浴火重生,郑州嵘昌集团要尽最大努力,利用这段铁路,将天中文化、少林景区、自然山水和主题公园相融合,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等于一体的旅游风景线,成为登封旅游大动脉,成为惠及千万人民的新企业。”面对朝杞铁路锈迹斑斑的道轨,王绍峥不由得黯然神伤,感慨万千。

于是,河南豫见铁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便在2015年8月诞生了。2016年8月,河南豫见铁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河南豫见”)与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巅峰河南豫见公司,由巅峰智业负责铁路公园的规划、运营。

巅峰智业是中国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整体服务,大力发展景区运营管理业务,形成“规划—设计—运营”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是中国旅游全程智力服务的首选品牌,荣膺“亚洲金旅奖·最具品牌影响力旅游规划企业”“一带一路·最具创新力旅游企业”等。

巅峰智业的多位专家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实地勘察后,高规格、高品位地做出了《豫见铁路文化主题公园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河南豫见”投资建设的“豫见铁路”蒸汽小火车主题旅游示范景区朝大(登封市朝阳沟村—新密市大隗镇)窄轨铁路线,全长38.8公里,总投资8.7亿元。根据专家规划设计,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2017年10月一期可满足载客运行标准,二期、三期项目于2019年全部建成。

国内知名设计团队巅峰智业首席顾问、著名旅游专家刘峰博士实地考察后说,登封要构建全域旅游,必须确定一个好的目标和方向,更关键的是必须有一个好的路径和实实在在的抓手、一个准确的突破口。利用朝杞窄轨铁路发展旅游,并把登封现存的输水干渠将火车线路延伸至少林寺,沿线串联观星台、嵩阳书院、中岳庙等景区,实现空间联动,使创意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工业遗存等多元素融合,非常理想地把登封这些散落的珍珠,整体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串联,形成了一个穿越文明时空的走廊、一个华夏历史文明的走廊。从天下闻名的少林景区,再到嵩阳书院,到观星台,这代表了中华华夏文明的集合部分;朝阳沟是著名戏剧《朝阳沟》的发源地,则代表了中国近代的知青文化;铁路沿线的工矿遗址,则是工业文明的一个代表。然后,再加上一些时尚创意的、面向未来的元素,形成一个流动的、穿越感很强的历史文明走廊和流动画卷,这样的产品是极具吸引力的,定会在旅游行业一炮打响。

中国铁路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馆长周建昌实地考察后情不自禁地说,当前整个中国,除了四川嘉阳有蒸汽机车外,目前只有在登封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蒸汽机车,其他地方没有了。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虽然可以在全国最大的中国铁路博物馆看到,但人们看到的毕竟是静态的,体验不到蒸汽机车腾云驾雾的气势,目睹不到酷炫的蒸汽火车喷气表演。“豫见铁路”打造铁路文化,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流动火车博物馆,定会前景广阔。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豫见铁路”一期已完成投资3.5亿元。朝大窄轨铁路线沿途共设九个站点,铁路换轨换枕已更新改造完成,2016年12月全线已达到通车条件。一期运行所需的6台蒸汽机车、8台内燃机车和6列火车配套车厢的装饰已经全部到位,部分站点的施工、人员招聘、技能培训、旅游产品研发等正在完善中。

如今,世界上窄轨铁路旅游项目只有四川嘉阳、台湾阿里山、瑞士和我们登封豫见铁路四家。而河南豫见铁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同规格线路是里程最长、历史文化景点最多的一条。2019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50万人左右,年实现综合营业收入5亿元,利税8000万元,安置铁路沿线周边社会剩余劳动力6000余人就业。

1765年,瓦特先生在遥远的欧洲大陆发明了蒸汽机之后,世界开始提速,原来依靠风力、水力、畜力来转动的很多机械设备被蒸汽机逐渐代替。

蒸汽机是当时工业时代的核心,它的出现成为工业文明的标志。几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由工业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仅从动力机械来说,已从蒸汽机发展到了磁悬浮时代。当蒸汽火车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久远的记忆时,豫见铁路——蒸汽小火车开始在中原大地登封启程。

随着各项设施的逐步建设和完善,“豫见铁路”必将进一步激活登封全域旅游,促进新密、新郑、郑州大旅游发展。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自古以来,饮水思源,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不忘本的感恩情怀,而这种情怀在郑州嵘昌集团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0年7月,接管大冶镇石淙煤矿后,王绍峥首先想到的是尽可能多安排当地村民就业。他说:“我是农民出身,为煤矿附近的乡里乡亲办点实事,让大部分人有活干,也不枉咱在党旗面前举过手,发过言。”

在煤矿技改扩建期间,王绍峥断然拒绝包工形式,优先使用原有煤矿矿工和当地待业在家的80多个青壮年劳力,想办法安排他们上岗,让大家都有饭吃。

为让当地更多百姓得到实惠,王绍峥接着决定向煤矿附近的村民免费发放煤证:在石淙煤矿所在地,对大冶镇垌头村三组、四组、五组的3个村民组和大冶镇前柿杭村一组、二组、三组的3个村民组,按村民组实际占用地的多少,人均领取200公斤到400公斤不等的煤证。

免费煤证的实施,惠及了石淙煤矿附近2个行政村、6个村民组的2100多口人,当地群众凭王绍峥的煤证到矿上拉煤全部免费。一时间,十里八村的百姓羡慕不已。为使煤证发放更合理,消除一些群众的心理反差,真正把好事办好,及时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实施免费发放煤证一段时间后,时任垌头村支书梁铁池、前柿杭村支书李志强和其他一些村民多次找到王绍峥,要求不再实行免费发放煤证政策,可以适当收一些基本费用,最起码能顾得住工人工资。经过商议最终确定,这2个村6个生产组的群众,以后凭石淙煤矿的煤证,只用出40元就可以拉一吨煤。

自2001年7月份以来,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王绍峥把优惠发放煤证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大冶镇后柿杭村、朝阳沟村、沙沟村、东刘碑村、西刘碑村等7个行政村26个村民组,让当地8500多群众享受到了煤证优惠补助。就这样,40元一吨的优惠煤证一直实施了10多年。其间,无论煤炭价格不管价格怎么上涨,怎么变化,煤证优惠补助却始终保持不变。即是在2008年煤价达到800元一吨,煤矿工人的每班工资也由最初的四五十元涨到了250多元,煤证的优惠价格依然保持40元一吨不变。

现年51岁的大冶镇前柿杭村二组村民李国乾说:“我家共6口人,每人每年可分得400公斤的煤证,共2.4吨。凭石淙煤矿的优惠煤证,只用支付96元即可将2.4吨的煤全部拉走,仅此一项,每年可大概节约开支1900多元。”

十七年来,像李国乾一样,嵘昌集团煤矿企业所在地的群众一直享受着煤证优惠补助,当地许多嫁出去的女儿也依然享受着这样的优惠补助。据不完全统计,王绍峥每年发放优惠煤证约4300多吨,十七年来已累计补助当地群众达360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清洁能源已逐渐进入农村家庭,散煤燃煤也逐渐退出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今,依然享受着煤证优惠政策的群众,把到手的煤证转手换成了现金,成了一笔不菲的收入。难怪大冶镇垌头村、前柿杭村等村的许多干部群众说:“王绍峥如此这么持久地让群众得到实惠,实在是难能可贵!”

为解决“三夏”“三秋”期间农民的庄稼收种问题,减轻农民负担,王绍峥投资60多万元,购买了2台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对大冶镇王家庄村和矿区附近农民,每年义务进行收割、耕种,保证农民不误农时。王绍峥每年为大冶镇王家庄村、前柿杭村、东施村等村的群众收割小麦6000多亩,按照市场价收割机收割一亩小麦收费80元计算,一年为当地群众减少开支36万元。连年来,王绍峥用于农业服务累计支出18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

大冶镇东施村二组的李怀超说:“我家6口人,种有9亩小麦,如果靠人工收割,费时费力,遇到阴雨天,还容易导致小麦霉烂,造成收益减少。这9亩小麦本来产量不是很高,加上前期投入的化肥、除草等费用,如果成熟时雇用外地的收割机收割,仅此一项,每年就需要额外多支出费用720多元,算起来几乎是没什么收益。而王绍峥董事长免费为我们收割小麦,等于是变相为我们农户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为使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王绍峥为企业所在地附近大冶镇王家庄村、前柿杭村、后柿杭村等村的1.2万余名农民群众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已累计出资800余万元。他还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为王家庄村建设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大戏楼,整修村中道路,挖掘深水井,架设吃水配套设施,安装路灯,让村子亮起来。为响应国家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让农民老有所养,他捐助100余万元,资助大冶镇办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王绍峥响应党和政府的植树造林号召,10多年来,先后累计捐资400余万元,用于植树造林。2017年春天,他再次捐款200余万元购买树苗,用于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美化家乡,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居住环境,促进区域天蓝水清、绿色可持续发展助一臂之力。

在扶弱济困方面,王绍峥同样是不遗余力,他先后资助260余万元,对大冶镇王家庄村、东施村、朝阳沟村、前柿杭村、后柿杭村等村的五保户、贫困户、受灾户、病困户给予帮助。当得知大冶镇沙沟村八组村民赵海水患上肝腹水病后,他主动送去3000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得知大冶镇川口村三组刘旦因重大疾病住院治疗,家境生活十分拮据的情况后,他派人送去4000元。当得知大冶镇垌头村四组村民雷作雨家突遭车祸,造成2死2伤的悲惨事故后,他不假思索地送去了6万元……王绍峥每个企业所在地附近的群众,每当家中临时有急事,或遇到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时,大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去嵘昌公司寻求救助,而王绍峥为此专门派人做这项群众救助工作,每年像这种帮助救急的贫困资金达200余万元。

王绍峥不仅心系家乡,更将博大的爱心播撒到祖国各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在5月13日,王绍峥就召集公司干部职工为灾区进行捐款,收到干部职工捐款30万元,他自己又拿出50万元,共计80万元于第二天就寄向了灾区,比地方政府发出倡议还要早3天,充分显示出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敏锐性和满腔的爱心。正是王绍峥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嵘昌集团不断壮大,成为登封乃至河南民营企业的中坚力量。

自2000年拥有属于自己的煤矿企业开始,到2017年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嵘昌集团由一家小煤矿,迅速成长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涉及煤炭、铁矿、水电、网络游戏、投资、物流、贸易、旅游、建材、制药、资源综合利用等众多领域,总资产达30多亿元,从业人员3600余人。令许多人敬佩的是,无论是收购还是新成立的公司,都在王绍峥的“魔手”之下尽显活力。

回望郑州嵘昌集团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镌刻着董事长王绍峥创新创业的印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创业神话,他的经历让很多人震撼,无数初出茅庐的创业者都以他为楷模。他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在于创办了多元化的大型集团公司,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不服输和不妥协更值得每一位创业者深思。王绍峥作为嵩岳大地颇有影响力的农民企业家,他的传奇故事远未结束,精彩还在不断上演。我们坚信,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生态环保,一定能为嵘昌集团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尽心尽力。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法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满足。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

如果一个人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就可以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作者本田直之前往“世界幸福排行榜”前几名的北欧各国,采访当地居民,发现他们都摈弃了旧有的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简单生活方式,这并非苦行僧似的节约和忍耐,而是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仔细甄选对自己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之后的主动选择,以此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束缚,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

生活富足的日本人因信奉美式的物质至上思想,人生为物质和金钱所摆布——在经济繁盛时期养成了乐观预期的习惯,相信只要努力,自身的收入会一直增加,喜好用物质标榜自身的富庶,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热爱攀比……但在日本经济跌入泡沫时期后,一切归零,导致需要心理调适的人群大幅度增加——这对于时下的国人,具有借鉴意味。

1. 与其说是“化繁为简”,不如说是“刻意放手”更为贴切。这样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应该往什么方向行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2. 决定了什么事我们“不去做的事”之后,那么剩下的“要做到事”就都是些让人快乐的事了。

3. 搬家建议一定要实行“无条件舍弃”的原则。对于一件事物的去留,考虑的时间不要超过三秒,如果有丝毫的犹豫,那就再多看一眼,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或是拍上几张照片,留做纪念,然后再果断地舍弃。

4.延续惯性不如重新设定。制定“Reduce(减持)、Rest(重新设定)、Rebuild(重新建设)”的生活主题,至今仍在以其为目标不断践行。

5. 当你想要追求全新的价值观和幸福时,必须否定过去的行为和固有观念,否则你将会被“一直都这样”的既有观念所束缚,如此一来,继续追求旧式喜悦的结果,就会招致不行。

6. 不要在意别人拥有什么,而要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假设“人类是会追求自我实现并借以成长的动物”,并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与爱的追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阶段。

8. 让我们摒弃必须要“倚仗金钱”的思维,“没有金钱万万不能”的想法,可能让你失去很多花心思、下功夫的机会。要是不改变想法,就很难获得幸福。

9. 想要快乐工作,就得最大化地减少制约。之所以要践行简单生活,并不是我们“迫不得已才这么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

10. 如果不想浪费时间,就要先想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11.运动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自我状态变得更好,并督促我们养成练习的习惯;经历各种不同的失败也是运动的魅力之一;有一起参与的伙伴也是很重要的。

达成自由生活“新幸福”的十个条件

这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而关乎工作是否开心,是否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不断成长、进步,并能为之感到满足。

二、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工作顺利,却没有可以亲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这谈不上愉快,更没有幸福可言。

三、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并不是说你必须拥有多么庞大的资产,或是必须有相当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满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才能全心全力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奋斗、去进取。

五、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成年进入社会后,又习惯将人脉圈与利益圈捆绑在一起,但如果没有一两个让自己充分享受的兴趣,就无法拥有纯粹而不带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六、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

拥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时间,可以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七、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有着怎样的活法,用心挑一个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关乎幸福。

八、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总是推卸责任充当受害者的人、经常处于消极状态的人、习惯性寻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识局限并难以突破的人,都很难邂逅幸福。

幸福指数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生不安。

十、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循序渐进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是踏实的,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

如何获得新时代的幸福?

所谓新幸福,就是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外物的束缚,让我们重新拥有自由。

一、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

从北欧国家的富裕阶层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就可以看出,这属于他们的“主动选择”。他们在物质上虽然简单,精神上却非常富足。将时间与金钱投入到积累人生体验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对物质的追求里,就会收获精神层面的富足。而一旦养成简单的生活习惯,就会享受其中。

二、从“拥有金钱”变成“拥有时间”

无论是渴望金钱还是时间,都要弄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想要”,并能轻松驾驭;如果不知道追求、拥有他们的目的,得到再多也没有意义。

三、与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如果一个人在公司得到提升,我们一般会认为他拥有了更高的地位,在一个充满竞争性的环境成为最后的赢家,但同时你要知道,他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工作时间、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大的业绩压力。如果你换一种思路,只要你的工作能够令你充满成就感,并且可以让你在自己的专业上不断成长,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四、与其在一流企业就职,不如从事自由职业

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不但在收入上有很好的回报,工作方式还很自由,比上班族要幸福得多。在美国,有四分之一劳动人口属于自由从业者。想要获得幸福,就要贴近工作的本质,从专注于工作本身的投入感和成就感中去寻找满足与自由。我们不是鼓吹大家都辞去公职从事自由职业,而是主张即便是一名上班族,我们也应该尽力创造一种可以自由发挥、决断的弹性工作方式。

五、与其一味推销自己,不如提供帮助

如果在工作中低人一等,想要与更高级别的人平起平坐,就要学会不卑不亢、自爱自信。与其花力气自我推销,不如把精力投放在自我精进上,当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六、做不依赖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在名企身居高位,自然会让各界人士趋之若鹜,就连邻居都会心生羡慕:“你的工作真不错呢。”但是不是你一旦离开公司,你的光环就会褪去?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里,如果你能坚持学习,运用新媒体,那么过去你是否拥有地位和名声就变得不重要了。最后能够持续发光发热的人,一定是那些不依赖于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七、以愉悦的心态面对辛苦

辛苦的感觉来自“被迫而为”,而愉悦则来自于“主动想做”。只要我们具备调整心态的意识,就可能把他人眼中的辛苦变成我们全新的幸福。

八、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果我们被固有的常识束缚,就不可能获得新的幸福。因为常识是过去的人所总结的经验,相信常识,自然也就很难从旧式价值观里脱身。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去想想“幸福到底是什么”,不要让那些物质主义影响到你。

九、小众市场更具消费力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应该瞄准小众。小众更能汇聚力量,也更容易感受到品牌的热忱,销售成果当然也更加显著。

十、比起短视的加薪,更应重视个人品牌的积累

不要一味追着眼前的东西跑,而要珍惜随之而来的际遇。在这个缺乏持续性的年代,唯一能够保证持续发展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促进个人口碑的提升。

十一、在咖啡馆、公园、健身房等场所办公

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具象的办公室,成天关在里面做事。只要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尝试移动办公未尝不可。不要拘泥于办公室的具体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场所都当成是自己的办公室!

十二、借助生活方式这个共同语言拓展自己的世界

掌握一门任何人都听得懂的“共同语言”非常重要,比如运动、红酒、美食、文化或是历史方面的话题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标榜的是你的生活方式。

十三、比起短暂的大幸福,长久且可持续性的“小确幸”更令人感动

“小确幸”是这样一种幸福——虽然欲望本身并不庞大,但只要能让人确确实实感受到,哪怕真的是微不足道,也足以让人把日子好好过下去。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体验,它是由寻常度日间一点一滴不经意的喜悦感堆积而来。

十四、在方便快捷的时代,刻意追求一些“不便”

在这个方便快捷的时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不便”如果是被迫的,就会非常痛苦;而如果是主动选择,就可能乐趣多多,利于形成新的刺激,让满足感的阈值下降。

十五、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不管是从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就感,还是拿着很低的薪水却能不断学习成长,只要工作这件事变得令人愉悦、充实,压力就会被逐渐化解。通过工作来让自己成长,就会不断发现新的挑战,使得工作意趣盎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十六、提高工作效率,改变“重量不重质”的习惯

高效工作能够带来成就感,而持续的成就感能够造就一个高满意度的生活状态。

十七、从“以他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

在体验人生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的自我判断训练,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记得在漫长的时光里坚守自己想要的。

十八、改变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

去寻求变化,喜欢变化,享受变化吧!一定会给你带来无数新的邂逅和全新的发现。

当前的中国,已步入经济增长从两位数到一位数的转变,也就是各类媒体近一年多来一直在提的“新常态”;与之对应的,通过改革开放呈现出的“遍地是机会、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暴发户此起彼伏”等现象正逐渐式微。

相比之下,北欧自由生活有着丰富的内容:享受工作、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能够放眼未来等。尽管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北欧自由生活方式并非只有住在北欧才能实现。如果现有的生活让你感觉不到幸福,只要放下负担,主动选择,你都可以尝试Reduce(减少)—Reset(重新设定)—Rebuild(重建),去实行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步步迈向真正的幸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自然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国人势必需要及时更新观念,适应各种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常态”,以细水长流的小确幸、来代替以前拼命赚钱拼命花的大起大落人生。

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把更多更有价值的事物请进生活中来

什么都不扔,就是持家有道、会过日子吗?不是的。

扔的过程,其实是进行选择,学会舍弃的过程。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把更多更有价值的事物请进生活中来。这是一种生活智慧。

01什么都舍不得扔,只会积累一堆看似有用的垃圾

打开你的衣柜看一看,里面是不是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但其中,真正合身的、入时的、你常穿的,又有多少件呢?

五年前的裙子,十年前的T恤,可能都旧得不成样子了,你舍不得扔;过了期的旧杂志,永远放在鞋柜里积灰尘的鞋,你也舍不得扔;不会再骑的旧自行车,换下来的旧手机,甚至早已被淘汰了的mp3,你还是舍不得扔。

它们也许都没有坏,所以在想要扔掉它们的时候,你总觉得它们还是有用的。

直到你的衣柜再也塞不进更多的衣服,你的杂物间里堆积如山,你才意识到,它们不过是看似有用的垃圾而已。

02要让物为你所用,而不是你为物所累

真正得到使用的东西才有价值。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条有趣的建议,是“三个月内没有用过的东西,你就该扔了”,也许说得有几分绝对,但还是很有它的道理。

从穿的戴的,到日常用品,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愉悦自己,或是为生活提供便利。这才叫“物为你所用”。

如果一件东西你用不着,不喜欢,那不管它价钱是多少,它对你来说都是没用的累赘。如果你还要勉强着去适应它,将就它,就变成了“为物所累”了。

要成为生活的主人,就是要学会筛选,学会安排,也学会舍弃。

03懂得清理,才能拥有轻装上阵的生活态度

就像一个人去登山徒步,背包里能带的东西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选择尽量轻便实用的东西。带得太多,只会让自己脚步沉重。

同样的道理,对待生活,更应该如此。太多的杂物只会让生活变得死气沉沉,运转不动。学会清理,生活环境才会变得轻盈,才能让家里的空气流动起来,焕发生机。

把那些不合适的,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东西统统扔掉,你才能为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明亮宽敞的空间。

这样,你身处其中,会得到更多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会感受到活力和希望。生活变得简单了,却更有质量。

04清理房间的过程,也是你整理内心的过程

你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内心的折射。

内心烦乱,负面情绪深重的人,所处的房间也大多脏乱、幽闭;性格开朗,心态积极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家收拾得窗明几净。同样的,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也会反过来带给你好的心情和活跃的思维。

所以,清理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劳动,也会对你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那些白白占据空间的无用之物被你打包扔掉,你一定会觉得心也和房间一起变得开阔了一些,颓废和消极的情绪自然也减少了。

就如同花园里的杂草,不仅让环境看上去杂乱,还会抢走花需要的养分。学会清理,就是给家除除草,扔掉垃圾和累赘;也给自己的内心除除草,扔掉噬人的负能量。

该扔的时候果断地扔,这也是一种魄力。

在春暖花开、微风拂面的日子,我们不妨到登封走走,在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与花鸟相约,虫草为伴,游于少溪河、书院河及五渡河水,流连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基地,赏周公测影台,观世界遗产中国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自会是怡然自得。

到登封走走,不必说多去想历练自己,增长见识,只是心向往之,跟着心走,无意中便会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豁达了自己的思想。或许我们抛却那种正统的高深意义,亦会发现行走的多姿多彩。

到登封走走,是一种境界。也许我们并没有那样虔诚的信仰,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到风光旖旎的嵩山走走。有人说,人一生至少应该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值青春韶华的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到登封西十公里距少林寺七公里的待仙沟走走,定会颇有收获。“不曾壮游,怎知自由”,在这里,不必去想有何目的,只是去行走,跟着心,是一种享受,享受那种自由,那种心中所徜徉的愉悦,所期望的奢侈,这时你便会有空闲去静静聆听,聆听心跳,聆听心中真正所想。即使行走过程中,沾了泥土,湿了鞋子,也会是带有自然的气息,一种自由的芳香。行走正是这样,愉悦身心或许稍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对生命和心灵的洗礼,是一种对自由的享受和向往。当爬完待仙沟后,收获的便是内心的平静,波澜不惊,还有这种感受自由的精神享受。

到登封走走,是一种诗意。那神秘莫测的中国道教著名宫观——登封嵩山中岳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都极具诗情画意。登封的自然风光可以让你美美地享受这里的清新与惬意,见证历史沧桑的国家园林城市,更能让你尽情地感受泱泱华夏的传统文化。跟着心走在登封,做一名真正的行走者,静静地走过,带着虔诚的心去体验路上那些平凡人的生活,去欣赏不一样的风景,去寻找那内心最为宁静的角落,去感受最为淳朴的自由。到登封走走,亦或是一名时间的旅行者,终其一生,走在漫长的旅途上,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到登封走走,是一种虔诚。你看那些前往少林中岳庙的朝拜者,历尽艰辛,不远万里行走到他们心中神圣的大雄宝殿,只为心中信仰。一次一次的匍匐叩拜,那种虔诚,那种行走的精神或许是我们永远都无法触摸到的。或许他们才是真正的行走者,为了自己心中信仰,不断行走,哪怕千难万险,也要跟着心走。正像唐僧给孙悟空取名“行者”一样,或许也是希望其能够坚守心中的信仰,能为之战胜各种困难艰苦,正所谓“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为了心中信仰,成为一名真正的行走者。又想起那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真正的行走,莫过于此,跟着心走。

趁春暖花开,趁年华未老,带着一颗说走就走的心,到登封走走,洗尽铅华,享受人间!

丙申年农历十月二十五,二十四节气小雪过后的第二天晚上,回到我的小村庄,一弯月牙高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村头村尾。小村庄犹如浑身赤裸的婴儿一般,明静地躺在那里,这样冷清的寒夜下,村子的一位老人去世了叫人心有点痛,按照习俗我得去守夜,为逝去的乡亲送一程,出城前城里雾蒙蒙一片,几乎看不见月亮。

今年的冬天不算太冷,因为阳历年和农历年只差一个月,往往像这样的年月时间似乎就会过得飞快,也显得弥足珍贵,对于一个躯体已经逃离村庄,但灵魂还深深扎在村庄的我来说,每每在踏上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时灵魂和肉体才得以完整。

透过车子的后视镜看到钢筋水泥打造的小城、车水马龙和霓虹灯下的五光十色也许永远不属于自己,多少年来以为只是自己这般困惑,没有想到的是逢年过节时小城的人们总是会问:“你回家去了没有?这个春节回家过还是在城里过?”原来他们和我一样从来都不认为这小小的商品房是家,只是在小县城临时寄居的栖息地罢了。

而真正的家是分布于各地不同的大山和平川,长河和山沟之间,那里有我们的亲人、街坊邻居、儿时的伙伴,还有砸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就连小村口那几棵很老很老的柿子树和树下被乡亲们屁股磨光的大石头都显得十分亲切,不管多久不曾回去,只要回到小村,就连未曾某过面的小狗小猫都倍感温暖,它们会抬起头睁大眼睛温和的看着你,不停的摇着尾巴,围在你的脚边转圈,这浓浓的情义已经根植于我的骨子里,已经流淌于我的血液中,此生小村与我难以割舍,我是小村人,终究有一天我会回到这里。

曾忆儿时的情景是如此温馨,尤其是在如同今年的冬日,傍晚当村小学校传来清脆的放学铃声后,孩子们在一阵嬉笑打闹声后散开各自回家了,很快小村被腾腾升起的炊烟所淹没;青色的瓦房以及房前屋后的华山松、油松、侧柏、麻栎、刺槐、沙兰杨、泡桐。果树有苹果、桃、李、杏、板栗、葡萄等,还有荆条、酸枣、白腊条、紫穗槐等树木,还有山坡上正在发青的麦苗地、成行的油菜地等等,在烟雾弥漫中若隐若现,犹如画家笔下的绝美画卷。村外小河漫不经心地流淌着,像一位老人,慢慢悠悠曲曲弯弯的一路向东流去。是谁家的伯伯和婶婶还在冰冷的河畔边洗刷着农具,仔细一看原来是六爷家的大伯海军和婶子桂芝,大伯在上海当过兵会开汽车,复员后在家乡跑运输,媳妇是从上海带回来的,江南的女人多了一份娇媚和洋气,在村子里她是中年妇女和小媳妇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从穿衣打扮到室内家具摆设上,关于他们一家的大小事情总是村上在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就连大人们夸奖男孩子时也会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大城市也带个像桂芝婶子那样的媳妇,生出的娃娃像洋娃娃一样漂亮而且聪明伶俐;他们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勤劳和持家,同村干部的家里也比不上他们家的整洁干净,家里还有两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女孩和一个半岁大的小男孩,与我们这些土孩子一比,我们简直叫泥猴,他们才叫孩子哩,大伯和洋气的婶子从不嫌弃我们,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总会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吃食,甜到心头的糖果,香到骨子里的酥饼干,都是婶子远在天边的大城市娘家寄来的,还有桂芝婶子说的极好听的普通话,充满江南女性温柔的声音,让年幼的我们对城市和江南女人充满了无尽期盼与美丽的憧憬。除了记忆里抹不去的人还有小村的美景,村前村后的小山包、小渠、小沟、小树林都是我和小伙伴们的天堂,小村庄在冬日雾气升腾的同时犹如世外桃源的仙境,而那时我们就生活在里面。

整个小村进入了一天忙碌后的尾声,乡亲们赶着自家的牛,肩扛干活的农具,自家的牛走在前面,男人走在牛后面,女人走在自家男人的后面,带着一脸平静、徜徉着一种幸福、伴随一路笑语回家了,黝黑脸庞上汗水已被风吹干,那是父辈们幸福的写照,而这样的情景却离我越来越远。

路两旁高大的柿子树上挂满红透的柿子,有张家的也有李家的还有我家的,爷爷说:等一等再摘,我知道那是爷爷在等今冬的第三场寒霜,寒霜过后柿子会更红更甜,父亲摘回来后会把硬一些的柿子放在“棚杆”上的“普兰”里(竹子做的两种装粮食的两种农具),而把软的挑出来放到“筛子”里,架在爷爷和奶奶住的东屋的大木柜上,一早一晚,当靠堂屋山墙二门口摆放的高腿火盆燃起熊熊大火时,总能看见一圈火红的柿子围在火盆周围,已经被烤热,不管是家里人还是来借东西的邻居都会拿起其中的一颗柿子,小心翼翼的带皮吃掉,毫不含糊,而那时扬在爷爷和奶奶脸上的是满满的笑容,当时的那个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叫人难以忘却,然而那种场面却再也回不来了。

自走出了小村,把父母接进了城里,在外人眼里我似乎尽到孝敬的义务,但实质确是活生生地割舍了父母的乡情,就如把生长在故土的树木连根挖起移植到被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花园,在大人心里那是一种叫生里死别的痛。每每在返乡之时不是去为乡亲婚丧嫁娶就是为先人清扫祭奠,除此之外自己倒成了村庄的陌生人,陌生的只剩下躯壳在路上来回走动,尤其是今冬几位老人相继去世,那些曾经抱过我,把我如自家的猫啊狗啊的疼爱的人们,已经被岁月无情的带走了,而剩下的都是你不熟悉和陌生的下一代人了。

村里的人们对老人的去世显得平静和坦然,好像田地里生长的庄稼一样自然,并无大喜大悲,这一点没有城市里人过多的恐惧和矫情,生在小村、长在小村、劳作在自家的土地上,最后埋葬于自己劳动了一生的土地里,做到了落叶归根,我想人生最好的归宿就该如此。

按照村子的风俗要给去世的人守三天灵,坐在露天没有搭帐篷的院子里,大家围着几堆煤火,刺骨的寒风吹的我后背冰凉,胸前却被熊熊大火烤的发烫。夜深了,守夜的大多数是老人,年轻人已远走他乡谋生活去了,还剩一帮老朋友最后陪伴先走的人,村子里很多老人一辈子几乎没有走出去过,就在这个小山村终其一生,甚至还有没有去过县城的人,外面的世界似乎与他们毫无关系,简简单单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也无怨言,就这样随着一场寒霜走了。我看着院子里稀稀拉拉的人,有我的儿时伙伴也有爷字辈的、有叔叔伯伯辈的,也有平辈的兄弟,都已经在岁月的年轮下白了头发,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已经不是当年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了,感叹之后平静地吸了几口寒夜的冷空气,起身走出了小院,任凭脚带我走动,不再乎去哪里?

不觉中走到小时候最爱玩耍的河堤上,河堤两边是一排叫做“水冬瓜”的白杨树,已经长得很粗很高了,有爷爷种的也有爸爸和二叔栽的,但里面没有我栽的一棵树,被踩的油光锃亮的土路上落满树叶,走在上面树叶沙沙作响,似乎是落叶对我的一种问候,看着月光下被夜色隐没的村庄,顿时唤起了我深深埋藏于心灵深处的乡情,千丝万缕的情愫瞬间涌上心头,涌上的是被岁月无情带走的乡亲的痛,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村庄凋零和落寂,更是自己少小离家老大还后难以割舍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静静的河水悄悄地流淌着,生怕打搅了今夜的宁静,远处青山默默无语散发着深幽逼人的磁场,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寒夜中没有半声鸟鸣狗叫,大地万物都收敛了锋芒,安然地沉睡了,而我今夜难以入睡,沉重的心情难以言表,一股力量左右冲斥着我的胸腔,举头望了望明月,千百亿年来散发着柔和的光亮瞬间融化我不安的心,使我慢慢平静了下来,使我明白在我的小村庄要遵循人世间的自然规律,少一些索求和杂念多一份付出和给予,这样的人生才会安然平静,想到这里我释然了许多,不远处有人走过来,老远就喊叫我的小名,原来是二叔,他来寻我,是担心我一路追随而来,我应声叫了声二叔,月色下我和二叔踏着银色的小路走回去了,心头涌出的是满满的温暖,突然发现不管走多远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人还是故乡的亲!

人间的岁月,走过山花烂漫的三月,走过燕子在梁间呢喃的、充满爱和暖以及希望的四月天,便是春末夏初的五月了,在这春末夏初的暖风中,瓜果香甜的气息已开始弥漫了,每年这个时候,在我的老家登封石道,那个位于少室山南麓之地,那一坡一坡的野草莓开始成熟了。白白胖胖的野草莓,用自己的气息香甜了老家五月的空气,滋润着老家孩子们的童年。

还是在四月的梢头时,老家山坡上的沟沟坎坎,已到处都盛开着野草莓花,翠绿色的长圆形的小小叶子上,有着锯齿状的边,纤纤细细的褐红色花梗顶端,盛开着娇柔的白色小花朵。微风吹过,满坡的白色花迎风舞姿婀娜,小小的白色花瓣在风中轻轻摇逸。小孩子家淘气,看到如此可爱的情景,便想去将那花朵采摘下来,大人看见了,就说:你不想吃野草莓了?轻轻的一句话,小孩子伸向那细细红褐色花梗的手,便缩了回来,开始就咬着小手指头看着那满坡的小白花,憧憬起野草莓成熟时自己的口福,口水忍不住顺着手指头流下来了。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但对于农家来说,春天其实是一个忙碌的季节,春有种,秋才有收。在我的老家,清明时节吃过苜蓿第一茬碧绿的芽尖之后,大人们就开始忙于种瓜种豆,播散玉米。在暮色来临时,荷锄而归时,他们才有闲暇抬眼四望,看一看暮色中的春景,细细的观赏一下早晨曾碰过他肩膀的那株已盛开的粉色野山桃花树。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是轻松的,劳动后的成就感满盈着心间。这时候,他们也会观看到那小山坡上野草莓花的变化。孩子们则不同,他们的心中还没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所以他们的双眼在春天会时时关注着野草莓的变化。随着五月的脚步缓缓走来,孩子们看着那五瓣玲珑可爱的白色小花一瓣一瓣的开始凋零,只剩下中间细细的黄色花蕊,慢慢的,黄色的花蕊变成了米粒大的枣红小疙瘩,小疙瘩慢慢的一天一天长大,变成了大一些的枣红疙瘩,不停增长的体积和重量让细细的红褐色花梗渐渐害羞的垂下头;再后来,枣红疙瘩的颜色渐渐变淡,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小指头蛋大、胖胖的白疙瘩,这些胖胖的白疙瘩身上长满小窝窝,每一个小窝窝里都有一个褐红色小点,如美人身上的痣。

这时候,老家人就常说一句话:“瓢儿熟得背篼大,没人摘了败了家”。“瓢”是老家人对野草莓的称呼,是它的乳名。“瓢儿熟得背篼大,没人摘了败了家”,这当然是一句带有戏谑性的夸张话,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句话,却是有原因的。老家的山坡上到处都是野草莓,到了野草莓成熟时,大人们要忙着给玉米锄头茬草,给瓜秧搭架,还要时时查看和关心麦田里麦子生长、拔节、扬花的状况,一心一意的都在忙着地里的活计,多没时间去摘野草莓吃,去山坡上摘野草莓吃的大多是馋嘴的小孩子,而那满山满坡的野草莓,就凭那些小孩子,在坡上一边摘一边吃,也摘不了多少,大半的野草莓最后都留在山坡上熟得“败”了。

老家人摘野草莓有很多的“忌牵”,比如孩子们出去摘野草莓时,大人们就会告戒孩子,不要去麻桑木丛下摘野草莓,不要摘食红色的野草莓,不要摘水沟边的野草莓。为什么有这些“忌讳”,大人们也不说明白,也可能是觉得一时间给孩子说不清,也就不说。孩子若问,就说:不用问为什么,记下就对了!大一点的孩子有时领着小一点的孩子出去摘野草莓,这时大一点的孩子就将大人告戒过的那些“忌牵”告诉小一点的孩子,小一点的孩子也会问为什么,大一点的孩子答不出来,就模仿大人的语气对小一点的孩子说:问啥里问,记下就对了!

但是现实的诱惑让一些胆大的孩子会忘记大人们的告戒,因为麻桑木丛下和水沟边的野草莓会长得格外的茂密和大,而同样的问题是红色的野草莓多长得比白色的野草莓大。

后来,有些大一点的孩子通过实践,慢慢发现了大人们没有说出的那些答案:那就是麻桑木丛下的草一般都长得很茂盛,这些长得很茂盛的草叶下有时会藏着长虫(蛇),很危险。而当地的水沟边多长一种叫鱼腥草的植物,这种植物有一种怪味,而且这种味会“串”到它周围的野草莓果中,使野草莓也变味。至于为什么红色的野草莓不能摘食,孩子们没有找到答案,偶而会有大人告诉孩子,说是红色的野草莓吃了会流鼻血,于是就有胆大的孩子偷偷背着大人摘红色的野草莓吃,经过尝试,发现吃了红色的野草莓并不会真的流鼻血,但是如果孩子将这个发现告诉大人,则会遭到大人的呵斥。

那时候,老家的街上没有卖野草莓的,因为出门就是山坡,每个山坡上沟沟坎坎的都长满野草莓,小孩子想吃的话,就自己去山坡上摘,吃多少摘多少。也有家中的孩子太小,大人实在不放心孩子自己去坡上摘野草莓吃,做母亲的就抽空挽个小竹篮,出去一个时辰,然后就笑吟吟的提着满满一小竹篮野草莓走进家门,孩子便欢跳起来。当母亲的盛一小碗白白的还带着山坡上青草气息的野草莓,洒上白沙糖,给孩子吃,这样一来,本来酸酸甜甜的野草莓吃在孩子嘴里,便是满满的甜味了,吃剩下的,细心的妈妈会给洒上白糖或少量白酒捂一晚上,第二天,野草莓颜色会比前一天深一些,但吃起来味更甜。

关于野草莓的记忆会伴随孩子一生。这一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癌中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