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公司名字在未来几年内很难熬,像

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回顾:前五大奶粉品牌均为进口
  在如今的消费领域,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的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医疗健康与食品方面。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未来的整个市场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近期,迎来第18届CBME中国孕婴童展、童装展(下称“婴童展”),婴童行业最大品类之一的婴幼儿奶粉展位更是热闹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依旧可以看到横亘在婴幼儿奶粉行业长达十年的伤痛——“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影响,而之后的苏丹红事件、假冒绿色食品风波、医疗风波等都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信心。
此外,随着奶粉新政的实施,行业趋势开始明朗,资源和市场正在加速向大品牌靠拢。在业内看来,注册制已淘汰大量贴牌和杂牌奶粉,而市场奶粉品牌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品牌淘汰赛还在继续。同时,国产奶粉正努力重塑消费者信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本土奶粉的市场将有望扩大。
婴童业渠道受冻
在2018CBME中国孕婴童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婴童行业大佬们普遍反映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非常难熬的一年,很多公司对行业的发展持不乐观的态度。婴童行业的寒冬主要表现在零售渠道,消费者单次购买的金额下降,促销越来越难。
“客人进店少,客单价变低,虽然销售额利润还在增长,但毛利率却出现了下滑,这需要引起行业重视。”武汉可恩宝贝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胜明感叹。
辽宁棒棒糖儿童百货连锁总经理徐东飞表示:“2017年,我身边很多商业朋友都感受到了很难,不得不承认,出生率的下滑对婴童行业带来冲击,不过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在大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下,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步伐和管理模式,例如把已有门店做扎实,注重员工培训,渠道下沉,加强管理,激发员工潜力。”
长沙咿呀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邓达表示,在行业瓶颈期,行业从业者需要沉下心去了解用户,因为以产品为核心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以用户为核心。
对于国内婴童渠道而言,寒冬的来临并不仅仅是出生率的下滑。
凯度咨询高级总监谢晓瑛指出,随着80、90后成为母婴行业的消费主力,行业的消费趋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消费升级。新生代妈妈最看重高端品质、高效便利、潮流时尚。这一系列变化都需要本土渠道商诸如宝宝店等引起重视。
“零售行业的寒冬背后是线上渠道的快速发展以及一二线品牌的不断下沉。线上渠道瓜分市场是客观事实,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度提升,以及一二线品牌,主要是洋品牌开始渠道下沉,对三四线城市的营销力度加大,低线城市也对一线品牌热衷度提升。以奶粉为例,这几年几大洋奶粉品牌几乎占据了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市场,而随着这些品牌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洋奶粉品牌的购买意愿上升,而这几大洋奶粉品牌大都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即可。”母婴行业分析师刘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消费信心之殇
一线品牌被外资企业占据,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行业尤为明显。
很显然,十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给全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的伤害还在,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奶粉品牌的依赖度在这十年内不断上升,而本土奶粉则在艰难环境中努力重塑信心。
部分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只要经济能力允许,一般都会给孩子选择进口奶粉,包括其他儿童食品和日用品也大多会选择进口品牌。“三聚氰胺奶粉以及之后数年内被曝光的苏丹红事件,假冒伪劣的食品安全问题都让消费者更谨慎选择商品,这是一个商业逻辑——低成本伪劣商品被制造出来,由于利益关系导致商品流入市场,加上处罚并不十分严厉,于是一再出现消费领域的问题,那么消费信心下降的顾客就‘用脚投票’,选择进口商品或高端商品来保证质量,尤其是对于与孩子相关的消费。这令整个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更多外企掘金中国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业资深人士指出。
专门对接外企进口平台业务的贸能科技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这几年通过该公司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商品品类大多集中在食品、化妆品方面,而婴童用品尤其是食品和日化用品,是占据较高比例的进口商品。
超商渠道也印证了这一点。百联集团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旗下不少门店,尤其是新业态门店内,进口商品的销售占比提升很快,部分社区门店的进口商品销售额在今年同比提升了3%~10%不等。
同时,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迷恋”正在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吉林省米氏孕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米洪锋表示:“奶粉是母婴店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类,2017年,奶粉占我们门店营业额42%,其中进口奶粉品牌比重82%,国产奶粉占比仅为18%。”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6月婴幼儿奶粉品牌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前十大上榜品牌仅有两款是本土品牌,前五大品牌全部是进口品牌。足见十年前那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之后的各类食品安全风波给行业带来的冲击之大、影响之久。
或许是看到了国内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迷恋”,在此次婴童展上,第一财经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有时很难区分国内还是国外品牌,虽然婴童展奶粉区域内,一半以上都是国产品牌,但其品牌名称大都冠以非常洋气的名字,让人误以为是进口品牌。此外,部分国产品牌会选择海外代工来强化自身的“洋属性”。
当然,国产奶粉并非没有希望,也有一批奶粉品牌已经进入行业前十,本土奶粉已经在努力用实力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中商研究院报告指出,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截至日,共批准了152家工厂的1156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其中境内106家工厂864个配方,占比93%,境外46家工厂274个配方,占比35%。如果说此前国产奶粉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品牌太多良莠不齐,那么新政实施后,大量不规范企业被淘汰,有利于国产奶粉品牌提高集中度,重塑消费者信心。
新政淘汰效果明显
除了食品安全备受关注,奶粉新政对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婴童展共有128个奶粉品牌参展,数量较去年更多。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此次参展的企业中,已有部分常客消失,留下来的大多是有一定规模的奶粉企业,而部分代工品牌虽然想尽办法从其他工厂争取得了注册资格,但产品系列大幅减少。
相较于上一届婴童展,由于当时配方注册审批迟迟未能公布,国内外大小奶粉品牌都拿已申请注册为卖点,向市场释放利好从而稳住经销商。而本次展会中,已经通过注册的外资和国产大品牌,如惠氏、美赞臣、贝因美、圣元等宣传重点均回归产品和企业本身,意在展示技术和实力。但对于很多小奶粉品牌而言,虽然通过了注册,但更像是来刷存在感。
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总裁瞿峰对第一财经记者笑称,对于很多小品牌来说,借助展会露个面也挺好。
记者发现,本次依然有不少尚未获得注册审批的企业参展,比如网红奶粉贝拉米等。按照新政,未通过注册审批的婴配粉产品已经不能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目前这些品牌只能销售存货。但对于这些品牌而言,也是急于借展会之机向经销商传递信心。
从日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只在6月份公布了一批过审名单,这也让没有过审的奶粉企业面临危机。
有未通过注册的奶粉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诉苦,此前在2017年12月突击生产了一批产品,公司本寄希望于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注册,但现在还没有下文,库存已不多。就算马上批下来,还需要3个月的周期去准备罐体包装,进行生产,目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一旦断货,就算之后获批也难保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由于迟迟未能通过注册,品牌和渠道商的关系也变得微妙,对渠道的信心打击很大。
在雅士利国际集团营销副总裁赵立波看来,在后配方注册时代,谁先拿到配方注册谁就占了先机,意味着能有更多的时间布局市场。如今,配方注册制正式实施已经半年,那些还没有取得配方注册的品牌早前的存货即将耗尽,正是其他品牌大刀阔斧抢占市场的好时机。对经销商而言,其参展心态也发生变化,不再为未通过的品牌等待,而是积极寻找已通过注册但又不被熟悉的品牌,以谋取更高的利润。
奶粉企业向保健品化转型
在此次展会上,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相较于此前专注奶粉产品,有一定规模的奶粉企业保健品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大多推出了包括乳铁蛋白或益生菌类产品。
江西美庐乳业集团总裁周晓法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奶粉产品之外,该公司也针对市场推出了多款功能性营养品冲剂和针对孕妇的专业营养品。在他看来,之所以介入保健品领域,一方面是看重孕妇市场的前景;而另一方面,目前门店婴幼儿奶粉的价格下行,毛利下降,门店也需更高利润的产品来代替。
在业内看来,由于国内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要求极其严格,需要达到GMP的药品标准,因此奶粉工厂转而生产保健品的难度并没有那么大。此外,厂方也可以借助奶粉渠道迅速完成铺货。而且不少奶粉品牌原本是多品牌操作模式,配方注册之后每个工厂只能保留3个系列,为了盈利,也需要开发高毛利产品。
奶粉企业加码保健品领域已有成功先例,尤以健合集团为典型。2015年9月,健合集团斥资13.86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自然健康品牌Swisse83%的股权,开始布局保健品行业,并于次年12月以3.11亿澳元收购剩余17%的股权。
收购Swisse给健合集团带来的增长非常可观。2015年,健合集团收入为48.2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为2.9亿元,其中ANC(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板块)业务收入只占17.6%。而到2016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5%至65亿元,净利润则激增280.7%至9.5亿元的ANC业务占总收入的41.2%。到2017年,健合集团收入达到80.95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ANC业务贡献了34.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7.3%。
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部分乳企正在从传统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向更广泛的食品保健品公司方向转型。目前婴幼儿奶粉产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和洗牌阶段,新政的实施和跨境购产品的涌入占据了奶粉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带来了价格竞争,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此方式拓展盈利面。
大鱼吃小鱼格局越发清晰
奶粉新政落地7个月来,市场分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边是无法通过注册的中小品牌逐步退出市场,另一边大企业借助资源优势和企业实力,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近期,中牧集团控股的纽瑞滋品牌在上海举办了订货会,并推出了旗下首个高端产品佶润。
纽瑞滋首席执行官刘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牧集团在新西兰投资的马陶拉基粉工厂、BODCO灌装工厂和纽瑞滋三个项目共同构成的全产业链模式已基本成型,虽然目前货还在海上,但现场预订已经爆棚。而随着11月工程完工,马陶拉工厂将具备年产5万吨的基粉生产能力,下一步纽瑞滋还将继续筹备第三和第四配方的规划。
在刘宁看来,当下渠道商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以往渠道商关心的是产品的销售区域和利润空间,但随着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渠道商逐渐转而关注产品品质和品牌的服务能力。下一个阶段奶粉企业的竞争将进入综合实力的比拼,传统生意思维的代工品牌越来越难生存,市场将逐渐向大品牌大企业集中。
从近期公布的多家外资乳企的业绩上也有所体现,雅培和达能都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其奶粉业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公告显示,雅培二季度实现销售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全球营养品业务销售额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6.4%,延续一季度17.6亿美元大增7%的趋势,婴幼儿营养品销售继续表现强势,亚洲地区包括大中华区及拉丁美洲地区强劲增长。
而达能奶粉的表现则更为抢眼,2018年上半年收入125亿欧元,同比增长4%。其中,营养品业务收入36亿欧元,同比增长12.5%,生命早期营养品在第二季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增长约30%。
宋亮认为,2020年之后,中国或将面临人口明显下降,奶粉市场将逐步摸到千亿的天花板。这一轮奶粉新政虽然减少了市场上的品牌数量,但奶粉市场依然面临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此消彼长,接下来市场将进入“大吃小、强吃弱”的绞杀阶段,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未来还会有一批已经通过注册的中小品牌将退出市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第一财经“究竟”视频正式上线
第一财经“究竟”视频正式上线
今日搜狐热点拒绝访问 | .yuef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yuef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4a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欧阳捷:关于国际国内经济与房地产形势的15个判断
来源:和讯网
http://house.ifeng.com/rss/news/30/news_buying.xml
对于5月整体房企销售业绩情况,能否点评一下哈,新城也是第二次进入榜单前十吧,对于接下来的销售情况,也预测一下哈。答:年初我们预判:“楼市大稳小乱”、“房地产将进入零增长区间”。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主要指标将冲高回落,因为资金环境将不会支持房地产市场继续增长,房企到位资金将继续走低、增速接近“零增长”,除非政府担心因中美全面经济对抗拖累经济增长而再度放水。房企资金“零增长”,难以支撑房地产加速,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很快再次回落至个位数,土地购置面积和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将进入“零增长区间”,土地成交价款增速、销售额增速将回落至个位数。房企业绩继续分化,多数百强 房企增速放缓,有的维稳求活、不图进位,有的战略误判、拿地失策,有的降杠杆、降负债、降节奏,有的调整转型、多元探路。7月,新城控股将连续第四个月位列榜单前10、并持续保持在排行榜前10的阵营。您觉得现在房企融资和偿债压力大吗?答:压力是不均衡的。中小房企债务不少,但问题的关键是销售不畅、现金流不足、融资不易。即便能融到钱,资金成本高企,还息不易、还本更难,债务包袱如“水中拖稻草——越拖越重”,偿债压力越来越大。大房企的品牌效应带来销售速度快、现金流量足、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房企销售额比投资多7000多亿元,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是百强 房企的,百强 房企平均每天销售进账约270亿元,覆盖房地产行业大约4000多亿元的全年债务并非难事。如果加上房企自筹资金和银行信贷,房企到位资金比投资多1.8万亿元,大部分融资是百强 房企的,百强 房企偿债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过,压力是不均衡的,不同的房企债务压力也不一样。当然,不排除少数过于激进的大房企也会存在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去年我们说过“不进则没,大而小、小而没”【详见微信文《欧阳捷:不进则没,龙头房企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点击链接可直接阅读】。大房企的压力更在于增长,如果减少投资,仅靠销售收入就可以消化债务,但减少投资就会失去增长。因此,大房企不会放弃继续投资,但会适度控制投资节奏和力度。债务违约风险已经很大了吗?答:债务问题不仅仅是房企的问题,也是政府、金融机构、国企、居民部门的问题。债务问题,同样也是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四月份财政监测报告中给出数据:“2016年年底全球债务为16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25%,2017年进一步增长了21万亿美元”。全球过度举债,被认为是高悬在全球经济增长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全球量化宽松的结束和利率的上升,经济将由顺周期转入逆周期,不排除大面积的债务违约风险。在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的时候,及时建立缓冲,可以在金融状况突然收紧的情况下,减少融资困难和债务违约风险,否则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债务的脆弱性将会显露无疑。债市风险是显见的最大风险。一个项目债务违约可能挤兑、打垮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债务违约可能拖累整个行业金融紧缩,进而导致连带性、连串性债务违约。债务违约对楼市有什么影响?答:楼市最大的风险还不在楼市本身。中国楼市不是市场经济,只要政府想清楚、下决心,楼市就不会大起大落,房价就不会暴涨大跌。楼市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债市,债务违约将是引爆楼市泡沫破裂的最大风险。包括房企在内的任何企业面对债务违约都可能导致抛售资产,股市处于低位,唯有住宅资产是最容易脱手的。如果出现更多的、大面积的企业债务违约,大量的、连续的资产抛售一定会带来房价下跌,楼市泡沫将面临破裂的风险。提前防范债务违约风险蔓延,预先定调并释放出“流动性合理充裕”信号,这也恰恰是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未雨绸缪的根本原因。相信在国内流动性合理充裕的预期之下,债市、楼市都会按照中央政治局要求保持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排除短期内出现一批挺不住的企业债务违约和抛售房产,一旦市场形成楼市下行的共识,风险就会急剧放大,就会带来销售压力迅速加大、金融系统快速收缩、房企资金全面紧张。也许只有当第一批企业因债务违约趴下,才意味着去杠杆产生效果,企业才会真正收敛,监管部门才会出手稳定市场。所以,避免成为第一批甚至第二批挺不住的企业,是房企在奔跑中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也需要不断进行极限压力测试——在融资为零、还债倒逼、销售不畅、现金流下降30%甚至更高的情况下,能否躲开风险。房企资金环境会进一步收紧吗?答: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美国,美元荒将至,按理说,国内流动性是会偏紧的。但是,6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定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说明中美央行动作并非趋于一致。6月29日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也确认了这一定调,充分说明稳定市场是当务之急,也是政策面“预调微调”的战略逻辑。刘鹤副总理强调“争取三年左右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可以预期,“合理充裕”不会再大水漫灌,而且,去杠杆的力度、节奏、结构都会是各有侧重的。虽然未来流动性会相对“合理宽裕”,但与房地产基本无关,房地产仍然需要结构性去杠杆,转道流向房地产的资金还是会继续严控。因此,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不会继续明显增长。房企是去杠杆的重点,力度已足、节奏要稳、不能急变。今年房地产的任务是保持稳定,既不能大起也不能大落。从目前情况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在“零增长区间”,符合政策预期,下半年继续保持平稳、不拖累经济增长就是完成任务。当然,防范债务风险仍是必须打赢的一场战役,“房地产去杠杆”还会继续,但也不会再进一步收紧金融,维持房地产流动性的适度、偏紧是政策新常态。好多人都说下半年很多高负债的房企会非常难熬,特别是中小房企可能面临清算,所以现在应该手握现金,等待好的收购机会,您怎么看?答:企业永远都缺钱。市场好、资金多的时候,企业缺钱,因为要拿地、扩大再生产。市场不好、资金短缺的时候,企业没钱拿地、没钱还债。市场好的时候,钱容易找、债容易还。市场不好的时候,钱不好找、债务违约就多了。2016年底我们提出:“警惕货币政策反转”、“钱少且贵”。现在正是钱少的时候,手握现金流、坐等收购良机,在理论上是聪明人的做法。但实际上,很多企业负债率已经很高,如果不增加投入、快速回笼、滚动发展就可能造成自身失血。大家都没钱的时候,很可能你也没钱。因此,即便收购良机出现,很多房企也未必仍有余力收购兼并。否则的话,岂不是大家都可以囤积现金、等着坐享其成了?Q42房企融资有多难?答:在上述背景下,房企融资不会轻松。不过,大小房企融资“难”不能一概而论。中小房企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更多传统金融渠道的支持,也没有发债的可能,除了销售回款、部分信托和高利贷,几乎丧失了融资能力。但是,大房企的发债依然没有关门,尽管主要是为了防范房企债务违约,但实际上相当于为房企注入了流动性,显示出并非所有房企融资都难。资源仍然会向大房企和优势房企集中。有限的银行贷款额度会优先倾斜大房企,基金寻求与大房企的收并购合作,战略投资者参与房企股权融资,供应链融资与票据融资、员工持股与项目跟投都起到了缓解大房企资金压力的作用。Q43房企如何降低杠杆率?答:去杠杆是大趋势。如果现在不采取下调负债率的动作,未来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时,就没有回旋余地和调整空间。从债务结构看,房企应当增加久期债权融资,减少短期融资,降低短期资金偿债压力。从变现角度看,调整存货结构,控制新增低周转土地,加快低周转存货去化。换句话说,一线城市不宜恋战,二线城市关注新增,重资产、无销售的项目谨慎介入。同时,补充三四线城市高周转土地、加快资金周转与存货去化。从现金流角度看,必须加快销售回笼。负债包括贷款与债务,其中预售款也归在债务类别,但其实这已经是到账资金,而且,只要交付没有问题,这部分债务越多越好。加快预收款回笼,看似负债率增加,其实风险更小。因此,去杠杆需要把握好结构、力度、节奏。Q44有券商研报说其实只要调低目标,少买几块地,压力就会小很多,是不是这样?答:如果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大量存货,但却不能快速销售,势必会拖累企业现金流。哪怕不买地,也不会觉得日子过得轻松,如果政府限制不让销售,这时候,就不是少买地的问题了。房企转战三四线城市是高周转的唯一路径。在三四线城市,房企可以快拿地、快开工、快开盘,通过高周转快速回笼资金,只要有了足够的现金流,不仅压力不大,而且还可以多买地,继续滚动发展、弯道超车。Q45房企去杠杆是否一定要少拿地?答:未必。假定某一房企去年可售货值100亿元,今年只有90亿元货值。显然,新增土地储备少了,需要的融资少了,投资相应下降,负债也可以减少。虽然负债率可能下降了,但是,可售货值减少,现金流可能更紧,风险可能更大。降杠杆 ≠ 降负债,企业可以在保持负债不增不降的基础上继续做大规模,分子不变、分母大了,杠杆率也就降下来了。去杠杆还需要特别注意为了降负债而触发流动性风险。Q46房企销售额与预收款差异巨大,原因是什么呢? 有业内人士称刷榜,是真的吗?答:正常情况下,预收款反映的只是定金和首付款,销售额反映的是已经签约并且经政府备案的销售业绩,包括定金和首付款,也包括尚未到账的公积金贷款与银行贷款。的确存在部分企业为行业排名而刷榜,但更多存在于非上市公司,因为业绩不公开。上市公司定期发布的业绩公告都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因此,一般只会因数据口径理解不同出现小幅偏差,对行业排名的影响有限。如果经常出现大幅偏差,就难免刷榜的嫌疑。房企还有多少钱可以拿地?答:根据国家统计局房地产资金来源数据计算,房企销售额4.88万亿元,比房地产投资额高出7258亿元,房企到位资金6.2万亿元,更是远高于房地产投资额4.14万亿元(包括土地购置款),理论上讲,房企并不缺钱。但是,房企销售回笼资金被纳入滚动的监管资金,这是因为政府担心中小房企的项目烂尾、老板卷款跑路、农民工工资无法兑付、项目无法交付、引发社会矛盾,要求所有房企的全部销售回款在指定监管账户存放,随着工程进度申请核拨使用,这就导致房企资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如果房企出现一个项目债务违约,却无法在全公司调配资金解决难题,就可能导致违约连锁反应。由于监管资金过于严苛,房企拿地拓展只能依靠资本积累和市场融资,这就使得中小房企更难生存和发展。大房企还会在哪里继续拿地?答:大家都想拿好地,什么是好地?10年以后某块地的确是绝佳的,但你可能熬不到那个时候了。短期来说,需求可能爆发的地方就是房企需要进入的地方。大多数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趋势性下降,同时还在逐渐扩大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公租保障房占比,可售型住宅逐渐减少,需求难以增长、更不可能爆发。虽然这些城市潜在需求大、长期价值大,但供应受抑、调控严厉、成交平平,房企日子很难过、很煎熬。三四线城市的需求此起彼伏,不去三四线城市拓展,就不会有发展的机会。近期可以看到房企拿地均价在下降,这会为下半年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答:去年我们说过:“热点一二线城市土地供给不足、房价又被按住,固守在这些一二线城市的房企不可能获得业绩的增长,房企必须下沉三四线城市”,房企拿地均价下降、但拿地面积不少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下半年楼市会延续目前的行情,一二线城市供给依然不足、调控继续。三四线城市棚改与回乡置业继续拉动商品住房市场,棚改货币化有所降温,加入温和调控的三四线城市有所增加,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会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期,但土地成交和住房销售都不会明显收敛。对于房企转型升级,您认为最难的是什么?怎么破局?房企转型升级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路径依赖。虽然2014年住房市场大幅滑坡,很多房企萌生退意,但随后的大水漫灌和去库存刺激制造了新的历史高峰,也救活了一大批僵尸房企,之后的日子相对滋润,虽然目前市场趋紧,但它们依然对住房市场心存眷恋,对政策救市怀有期待。大多数房企除了房地产开发之外几乎丧失了学习能力,在顺周期的晴朗日子里,也并未做好转型准备,更未寻找转型之路。二是路径选择。房地产的转型究竟想往哪里去?过去乃至现在,无论是互联网+的横向打通,还是房地产业链的纵深发展,鲜有房企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传统产业步履维艰、利润微薄,房企看不上眼;高端产业资源匮乏、隔山相望,房企难以交融;新兴产业风云际会、资本开合,房企不善跨界。未来转型升级必然是不破不立。房企转型升级首先要有打破坛坛罐罐的心态,唯有不留后路的决心和意志,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转型之路。同时,要组建专业团队,研究转型升级的可行方向,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储备必要的资源匹配,投入少量的战术力量,合理安排进度表。从技术角度看,调整心态与资源投入都是相对容易的,最难的是转型升级方向。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是人民高质量生活的满足,唯有围绕这两个方向,才能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才能找到转型升级的方向。
区域商圈 :
凤凰网房产成都站
扫码看更多成都房产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北大资源品牌项目
龙泉大面片区大盘
17000元/m?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房地产公司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