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赐教,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账面价值时长投账面价值的确认

大家都在搜
以外币做长期股权投资该如何处理
却体现不了美元:长期股权投资,借?请各位高手赐教~~万分感谢我公司以美元形式对国内一家公司进行注册资本增资,贷!!,请问该如何处理: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只体现人民币。但是因为是美元的缘故。在用友中做凭证时
sadjtaddsa的答复: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调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除股份有限公司对股东投入的资本应设置&股本&科目外,其余企业均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设立公司必须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资。(1)对于以货币投资的,主要根据收款凭证加以确认与验证。房屋建筑物应具备产权证明。&br/&&br/&   (二)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b& 财务人看年报关键是看附注,虽然董事会报告才是上市公司年报的核心部分,但那是机构投资者看的,如果财务人也只会看董事会报告就拉不开与机构投资者的差距。&/b&&br&&b&这里不是说财务人就比机构投资者强多少,专业领域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有些不太懂财务专业的机构分析员,看年报分析出来的结果往往与事实差距很大!下面我就以黄山旅游为例聊聊财务人看年报的角度。&/b&&br&&b&下图是黄山旅游2015年年报中关于华安证券的部分内容&/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7f583fed054e9739ccdfc_b.jp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7f583fed054e9739ccdfc_r.jpg&&&/figure&&br&&b&图中可知截止2015年底黄山旅游持有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亿股,初始成本是每股1元,后来黄山旅游借口华安证券经营不善,又提了6842万元的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仅3200万元。这直接导致2015年底黄山旅游持有华安证券1亿股股份时每股账面价值仅为0.32元。当年华安证券营业收入38.16亿元,净利润为18.65亿,每股收益为0.66元,也就是说2015年华安证券一年的每股收益是黄山旅游所持华安证券每股账面价值的2倍!这说明黄山旅游对华安证券每股账面价值的反映已严重背离了实际(这里我真想吐嘈一下黄山旅游的主审所,这样与事实严重背离的年报对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参考意义)。&/b&&br&&b&这还没完!2016年11月,华安证券在主板正式上市,估计每股市值将在15-20元之间。仅此一项,黄山旅游公司可获得浮盈15-20亿元(因为持股成本已经降到了0.32元,几乎可以说是零成本了)。2015年黄山旅游的净利润是3亿元左右,未来十年,每年卖一千万股就可获得1.5亿以上的收益,这说明黄山旅游可以只靠买股票就实现利润每年增长30%以上!而这么明显的事实在上市年报里没有充分体现,在机构分析师的报告里也没有充分体现(我看到一些机构的报告中只提到该项股权价值为5-6亿元)。&/b&&br&&b&到发文时为止,黄山旅游的股份一直在下跌,明明是一个重大利好(这比什么不靠谱重组强多了),股价却在下降,为什么?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事件被众多专业人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别看现在没人提,说不定那天,机构又会突然拿出来到处宣传,把股价炒上去,而普通股民只能被动的跟着。所以说有一点财务知识,能看懂财报对投资有多重要!!!&/b&&br&&br&&br&&br&&br&&b&最后我把之间发布过关于年报附注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发上来,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b&&br&&br&&br&&br&&br&&b&***************12月13号的分割线*****************************&/b&&br&&b&此文发布后评论区很热闹,我总结一下,在此统一回应:&/b&&br&&b&一、关于对华安证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问题&/b&&br&&b&&br&对黄山旅游和华安证券这两家公司我还有一定了解的,华安证券在安徽本地证券公司中排第二,目前经营不错。但这是目前!十几年前华安证券连保荐人资格都没有,网点少,几乎快破产了(当时主管机关的确有这打算)。以当时的情况黄山旅游对其计提减值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后来碰上牛市,几轮下来起死回生,再后来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什么都有了,还上了市,这是当年谁都想不到的!&/b&&br&&b&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应不应计提减值,而是为什么后来华安证券经营好转,这些减值不转回来?其实这主要是准则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有在以后资产处置出售时才可以转出。这么规定的理由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又担心有心人借此操纵利润,所以才有这么明显不合理的规定。&/b&&br&&b&最后的结论是从理论上看,似乎黄山旅游对华安证券的财务处理没有什么问题。可实际上问题不小而且很有代表性!&/b&&br&&b&1、这个案例说明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已落后于实务需要&/b&&br&&b&资产这个概念范围很大,不能为了怕人为调节利润就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华安证券就是个很好例子,以前经营不好不等于永远经营不好,提了准备就不许转回,明明全世界都知道这家公司就要上市了,可在投资人的账面上每股价值还不到每股收益的一半,这样的会计处理还是准则要求的,真是让人难以想象!&/b&&br&&b&2、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不足&/b&&br&&b&准则要求没有错,但华安证券IPO历时三年,而且每年都分红,黄山旅游不可能不知道。可这些年年报中都没有对这些减值进行过补充说明。我相信黄山旅游的财务人员不是有意这么做,估计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选择性的忽略了。这次的案例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发现了,A股上市公司有3000家了,还有多少类似的信息我们没有发现呢?&/b&&br&&b&3、审计人员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b&&br&&b&我认为年报审计尤其是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不仅仅是做调整出报告,更重要的是让投资者了解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可是黄山旅游的主审所工作重心显然不在这里。&/b&&br&&br&&br&&b&二、关于黄山旅游股价不涨反跌的问题&/b&&br&&b&&br&几个月前当我得知华安证券过审即将上市的消息时很是兴奋,第一时间关注了黄山旅游,还择机买进了不少。可现实很残酷,我买进后黄山旅游的股价一直在跌,即使华安证券上市也没有改变。&/b&&br&&b&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其实是我判断失误。目前的A股市场还是庄家的市场,在机构与散户的博弈中,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信息的掌握和控制。信息掌握是指机构更专业,投入的资源不是散户能比的,所以他们在市场中总能快人一步。信息控制是指机构可以通过各种调研报告进行舆论引导,消息是好是坏,有多好有多坏全看机构一张嘴。所以机构最喜欢并购重组之类的信息,因为并购重组直正的价值体现是未来的事,有不确定性,机构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引导!&/b&&br&&b&黄山旅游持股华安证券这类事就要弱一点,因为华安证券上市是公开信息,股价也是实时公开的,机构掌握的信息并不比散户多多少。更重要的是机构也不能控制信息,黄山旅游未来能赚多少钱基本已经确定了!机构没有兴趣,再好的利好影响也有限。&/b&&br&&b&我想就是为什么国内市场这么并购重组题材的原因,有时间我就奇怪了,一个公司收购另一个公司,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和大宗商品采购有什么不同?怎么就会让股价波动那么大?也许有人会说什么上下游产业整合,规模效益之类的话,我承话工业化时代规模很重要,但收购就像两口子结婚过日子,总有个磨合期吧,谁能保证两个人(&/b&&b&收购的多了就像找小三,更乱!)最后能走到一起?明明是不确定有风险的事,市场却热烈追捧,收益明确的业绩增长明显的反而没人理。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怪!&/b&&br&&br&&br&&br&&br&&br&&br&&br&&br&&br&&b&附注是对文字附加的解释和说明。报表附注就是对报表数字附加的解释和说明,既然是附加,谁是主谁是次就很明了了:报表是主,附注是次,看附注就要先看报表,对报表有疑问了,需要掌握更多信息,再看附注。所以结合报表看附注是基本流程。&br&在本人看来,附注主要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纲,把基本情况、会计政策、制度大概描述一下,要看,但要找重点;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把报表的主要科目一一做补充说明和解释,有需要都要看,尤其是文字部分;第三部分是补充说明,不是特殊情况,可以不看。&br&下面就以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2014年年报为例,带大伙找找看附注的基本方法和要点(A公司是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按说要看年报,重点是前半部分的董事会报告,总裁现在叫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了。但考虑到专业定位要更准确一点,前半部分就放以后讨论了)。&/b&&br&&b&&br&一、大纲说明部分&/b&&br& 1、公司的基本情况
是基本情况,当然不会是重点,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该公司的报表,关键信息也不少。从那里来:由某省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改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关键词是国企改制、整体上市,坐标是湖南长沙;主营范围:主要从事出版、发行、印刷、印刷物资供应、报纸网络新媒体、数字出版及金融服务等主营业务。关键词是出版传媒行业。其他的上市过程就不一一说明了,最后有个关键信息:本公司的母公司为某省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隶属于某省人民政府,授权某省财政厅进行国有资产监管的国有独资公司,省属国有大型一类企业。 省属国企隶属省政府不算错,但监管方不应该是当地国资委为么?怎么成了某省财政厅?这里大有学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业内人士了解一下,不知道也没关系,这是个政府部门职权划分的问题,对普通人来说,给谁管都一样。&br&&br& 2、报表的编制基础
只要不是在破产清算阶段,会计核算当然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了,这个全国、全世界都一样了,可以不看。 &br&&br& 3、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一共29条,找重点,不用都看(很多内容都是事务所复制粘贴的,审计人员都不看)。因为会计核算是有最高宪法指导的,这个宪法就是企业会计准则,所有企业都要遵循这个准则,在准则定好的框架内行事,不会有那家上市公司明目张胆违反(非上市公司也不会)。所以这段内容要关注的是准则允许自定义的部分,其他通用的部分看不懂可以回家看书。
坏账计提比例方面:
坏账比例说是要做减值分析做测试,实际公司业务繁多,大部分还是按账龄按比例直接乘。这时候定多少比例就很重要,一般要按行业据实分析设计。
A公司做的是出版发行业务,客户大类可以分成教材教辅、一般图书,教材教辅又以中小学校义务教育为主,按政策这部分是政府采购项目,所以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图书历史上是发往各省的新华书店,也不会有什么坏账,现在有了民营书店和网店销售,民营书店可能有坏账风险,但只要是长期合作关系,就是发生,比例也不会很大。网店,如当当之类信誉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上述,该公司一年以内计提比例8%好像偏高了,如果有10个亿的应收款,最少就有8000万的储备。可能A公司赢利能力不错,公司想藏点钱。当然,会计政策只要能保持一贯性(前提是没有明显的不合理),怎么定是人家的事。
关于账龄的问题我还想多说一句:直接把应收款按年限分成1年以内、1-2年、2-3年过于简单粗暴了。如果一笔业务是12月31号发生的,挂了1000万的应收,到第二年元月5号又收回了,可能只是几天的时间,却要计提几十万的坏账,明显违反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财务和事务所在管理上有惰性导致的。如果结合业务合同,在账期内发生的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超过账期,违反还款协议的加速计提折旧可能会更科学一点,可以给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更真实有效的信息。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我就对跌价准备的计提范围有点疑问,“出版物发行企业期末分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计提范围指所有权属于本企业的库存商品和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的受托代销商品。”“B、按寄销方式接受外单位的委托,代其销售的受托代销商品,按期末库存商品总定价的
2.5%提取。 ”按说受托代销商品所有权不属企业,算不算企业资产都是有争议的。商品升值也好,贬值也罢,所有权是委托方的,和受托方是没有关系了,跌价卖不掉退货就是,为别人的资产提跌价准备是个什么意思?&br&&br& 4、税项
是企业都要交税,税率要按税法规定来,所以主要税种和税率大概看一下就行,关键在税收优惠。往大了说,税收优惠体现了政府对行业扶持的力度。对企业本身而言税收优惠更能对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出版传媒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这个行来扶持力度一直很大。从年报可以看出A公司大部分子分公司所得税是全免的,主业增值税分成二大类:中小学教材 100%先征后退,其他图书50%返还。据本人所知,出版传媒业在各行业中享受的税收优惠是相当大的。中南传媒14年利润总额达10亿元,仅所得税一项就少交2.5亿元左右。年报显示此项优惠执行至2018年,也就是说2019年如果优惠不再延续将对出版传媒相关行业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br&&br&&b&二、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b&&br&&br& 1、货币资金
初看货币资金上的数字,小吃了一惊。10,717,683,782.47元,也就是107亿元!公司年末总资产是151亿元,现金占总资产的71%。虽说现金为王,但A公司的现金未免也太多了点。该公司2010年上市,上市前现金余额为21.9亿元,当年上市募集现金42.43 亿元,当年期末现金63亿元。从年,募集现金使用情况如下表:
也就是上市四年多,募集的资金只用了20亿,还没达到该公司上市前的现金余额。经过几年的经营,14年底现金已达百亿,募集资金还有26亿没用完,不知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有这么多现金,存在那,收益如何?再看财务费用(看附注和审计流程是一样的,要跳着看,有关联的科目要放到一起看)。&br&&br& 2、财务费用
A公司2014年年均持有现金95亿元,利息收入2.29亿(投资收益中还有理财收益1000万元),年化收益约2.31%,再查一下2014年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半年期是2.85%,一年期3%左右,也就是说公司手持上百亿的现金,所得收益还不及半年期定期存款。&br&&br& 3、其他应收款
1.35亿的待抵扣进项税,且不论这个过渡性科目放在其他应收款合不合适(我一直认为只要不让人误判,放在那个科目并不重要),上亿的未认证进项未免太大了点。个人猜测:由于是当地纳税大户,某年税源不足,要多支持一点,就没有认证,一直带了下来?&br&&br& 4、存货
期末发出商品有4.8亿,占存货近一半比例。出版行业的发出商品主要是向各大书店发出的图书,这部分图书金额较大占用了大量资金,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要想销售产品大量铺货也是不得已的选择。问题是跌价准备计提了1.18亿元,占到原值的20%左右。A公司的图书提取跌价准备实行的是分年核价政策,和应收款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差不多(分三年提取,当年出版的不提;前一年出版的按年末库存图书总定价提取 10%,前两年的提取 20%,前三年及三年以上出版的按 30%-40%提取)。已提的20%跌价准备说明大部分发出商品存放在外的时间已超过2年,与期初比较,跌价准备的增幅还超过了账面余额的增幅,说明长库龄比重在增加,库龄结构恶化,它们的价值和现状都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br&&br& 5、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从固定资产剥离出的来的新设会计科目,本意是核算用于出租或出售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由于是出租和出售的,账面价值当然按市场价值体现最合适,问题是准则还留了一个口子,允许企业在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二者之间两选一,财务人员图省事(实事上国内房地产市场变动较大,也很难保证选的公允价值就是对的),几乎没有人会按公允价值计量。都选择成本计量的后果就是投资性房地产披露的信息和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项目披露的信息几乎没有区别,这个科目的设置也就失去了意义。
固定资产的明细项目大同小异,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办公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按说没有什么看点。但财务人员来说,房屋建筑物仍然值得关注。我们已经知道A公司是做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在所在省份所有县市都分公司,而这些分公司在所在地还有若干网点(由于历史原因还是都是黄金地段),这些网点加在一起构成了上图列示的12.27亿的房产原值(扣除已提的5.39亿折旧,净值仅有7.4亿元)。实际上呢?众所周知,近十年来再偏远县市房地产价格都翻了三四倍不止,上面这些房产还在按购建时的成本入账(不排除某些公司上市时对房产进行了重新评估,但还是赶不上房屋的升值速度),还在继续计提折旧,显然让房产的账面价值严重背离了其实际的公允价值。A公司是个特例,其他上市公司或多或少也会存在这类情况。我的建议是上市公司在附注中仅仅披露房产的账面价值是不够的,还应该提供出房产的使用面积和公允价值让投资者参考,统计有困难,提供一个区间数也行呀。&br& 6、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A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上市公司有所不同,前面提到过国家对出版发行行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很大,中南传媒所属的大部分出版发行公司所得税都减免的,这些公司已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都不存在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问题,更不需要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只有那些新设公司因为没能享受到所得税优惠政策,才需要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很小,只有2千多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仅有7百多万,原因就在于此。不同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不一样,或多或少总会有一点,都会影响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br&&br& 7、应付账款
从图中可以看到3年以上应付账款有5373万,这么大笔的应付款长期无法支付肯定是有原因的,一般都采购的物资出了问题,这笔无须支付了,也可能就是多挂出来,这笔应付款就是一笔潜盈。不论是那种原因,长账龄的应收款要全额计提坏账准备,那长账龄的应付款不说调整为营业外收入,说明一下原因让投资者自己判断总是有必要的。当然,没有做说明不是A公司的问题,附注格式中并没有这方面的强制要求,人家不说也不能算错。&br&&br& 8、其他应付款
国有企业上市改制时,通常会涉及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内退下岗人员及遗属 ,此时我们将以上人员统称为“三类人员”,其涉及的费用称为“三类人员费用”。”三类人员费用主要有为终止劳动合同给给予的补偿,也有给内退人员缴纳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这都是经营困难的单位为了减负需要做的事,还有国企条件不错,离退休人员退休后除了社保之外单位还会多发一份补贴费,有的员工是之前是事业身份,现在改制了变成了企业员工,也要补贴一份转换身份的钱。中南传媒上市前就是大部分出版社和发行公司都是事业单位,很多员工也是事业身份,这里3.37亿的三类人员费用显然是为他们准备的。因为这都是在上市之前计提的,不会影响普通股民的权益。&br&&br& 9、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是个很关键的指标,光上面一个表提供不了什么信息。我们还要到董事会报告里找答案。
这是董事会报告中关于主营业务分产品经营情况分析表(部分节选)。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南传媒出版业务主要产品是一般图书和教材教辅的图书出版,占出版业务收入的94%左右。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期刊和音像制品占比较小也符合市场预期。教材教辅收入同比增长13.05%,占比最高(75%)增幅较快但这项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大而且市场上升空间有限,一旦市场准入的门槛放开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一般图书占比较小且增长缓慢,将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嗯,上面这些都是纸上谈兵了。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最大的问题是附注披露的信息过于简单了,只有了一个等于什么都没说的简表。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放到了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可以提醒投资者关注和重视当然是对的。但附注中也要有所反映,因为附注是财务报告的一部分,审计师要有义务鉴证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董事会报告是企业自己提供的,审计师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现在明白了吧,同样的信息,放在不同的位置意义就大不相同。&br&&br& 10、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前面说过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是附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要求披露信息的全面性就可以看出监管机构的重视程度。我们看关联交易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买卖的交易行为,二是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通过商品的买卖可以进行利润的转移,所以有大额的关联关易都应该当关注(其实交易是否公允普通投资者是很难判断的,公司总能提供出各种各样的信息证明交易是公允的,但是关联交易如果在总收入中占比过大,这件事的本身就是不公允的)。债权债务只需要关注应收款项就可以了,公司应收关联方款项说明公司有可能受大股东影响对外输送利益(尤其是其他应收款,这可能是对外无偿借款,大忌)。应付关联方款项就没事了,大股东主动把资金放在上市公司存放,多多益善! &br&&br& 11、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对大型集团公司来说,有了合并报表母公司单体报表就成了鸡肋。附注也是一样,附注中关于母公司主要项目的注释不多(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投资收益等五个项目),几乎没人关注。唯一有点价值的可能是长期股权投资,其中有关控股子公司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变化还值得一看。 &br&&br&&br&&br&&b&本人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欢迎关注!&/b&
财务人看年报关键是看附注,虽然董事会报告才是上市公司年报的核心部分,但那是机构投资者看的,如果财务人也只会看董事会报告就拉不开与机构投资者的差距。 这里不是说财务人就比机构投资者强多少,专业领域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有些不太懂财务专业…
&b&专业类&/b&&br&&b&1.《管理会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i&[美] 查尔斯 T.亨格瑞等&/i&&/b&&br&老美写的,含有大量的真实案例:辛巴克、麦当劳、AT&T、戴尔、耐克等等。利用案例深入探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链中的职能和作用,管理会计参与企业的定价决策、经营决策、成本量化、绩效体系等各个方面。&br&&br&&b&2.《财务模型与估值》机械工业出版社&i&[美]&/i&&i&保罗·皮格纳塔罗&/i&&/b&&br&通过贯穿整本书的沃尔玛公司的案例,演示如何对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利用可下载的Excel模型样板,全面讲解开发一个成熟财务模型的全过程。&br&&br&&b&刊物报告 (&/b&德勤企业风险出的几本刊物)&br&&b&1.&/b&《&b&舞弊风险:防范与侦查之道: 第1辑&/b&》(德勤企业风险)&br&介绍了财务报表舞弊的常用手法:常规会计处理,虚构或掩饰经济交易事实,利用关联交易等等;阐释舞弊个案的三要素:诱因、机会、态度;分享了深入的实际案例与剖析:如日本企业中国子公司的舞弊调查。对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舞弊审计很有帮助。&br&&br&&b&2.&/b&《&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促进企业健全发展: 第2辑&/b&》 (德勤企业风险)&br&内控评价操作实务、套期保值实务、财务管理——资本充足率、中短期融资市场与政策 等等;含有各个行业的内控案例和政策解读。风控人员可以借鉴。&br&&br&&b&3.《内部审计——公司免疫系统,提升企业价值: 第5辑&/b&》 (德勤企业风险)&br&内部审计的定位、体系、转型与发展,内部控制实务的介绍:固定资产管理等;内审机构设置、团队建设、体系构建等等且结合了大量国内企业实际案例。&br&&br&&b&四大的工作与经历类&/b&&br&&b&1.《四大那些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生活实录》&/b&&br&工作实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四大工作的状态、审计方法、与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的沟通等。&br&类似于毕业生求职贴吧里非常详实的置顶经验贴合辑。强烈推荐四大求职者。&br&&br&&b&2.《审计师的浮生六记》&/b&&br&讲述了作者从大学毕业进入四大到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发生故事和心路历程。&br&&br&&b&3.《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学做Excel图表》&/b&&br&四大、证券公司或是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咨询公司的报告里精美的图标常让报告使用者眼前一亮,对财务分析的可读性起到了明显的提升。本书分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对于excel图标的精辟见解,涵盖了专业图标的基本要素,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何更好地比较财务数据差异,各类直条图、横条图的组合利用,教你如何做出咨询业的财务分析图示,最后是综合演练详解。&br&&br&&b&4.《追逐日光》(毕马威前首席执行官生命最后时光的感人记录)&br&&/b&讲述了53岁的尤金·奥凯利,担任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正处于人生与事业巅峰之时突然被查出患有脑癌。在最后四个月时光里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在书中被呈现。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对时间和死亡的态度引发读者对人生和职业发展的思考。(PS:这本书是我傻傻地希望面试前了解四大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状态才买来看的,然而获得的却是对时间和人生的体悟)
专业类 1.《管理会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美] 查尔斯 T.亨格瑞等 老美写的,含有大量的真实案例:辛巴克、麦当劳、AT&T、戴尔、耐克等等。利用案例深入探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链中的职能和作用,管理会计参与企业的定价决策、经营决策、成本量化、绩效体…
&p&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br&1. 回答者大多还没老婆。&br&2. 回答者大多不是老板。&br&3.回答者大多不知道生育补贴怎么来的。&br&&br&那些说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大可不必忧心。有些小企业,从员工生育补贴上牟利都不是没可能的。&br&首先金钱利益上讲,企业损失不大。员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以及生育保险金基本上是由社保机构补贴,企业几乎不需要补贴。&br&这块呢,你私下跟财务比较熟的话聊聊就知道了,一部分由员工自己申领,一部分由国家补贴给公司。补贴多少,与公司上报的单位平均工资有关。但是很多小公司为了逃税是谎报了工资的,这就造成了员工申领那部分的保险金与她实际应得的要少很多。至于国家补贴给公司的那部分,一部分应留给公司自己,一部分应由公司发给员工。而发放给员工的那部分,没几个员工知道比例是如何计算的,当然,也有人那部分根本没拿到。&br&说得太清楚就不好了呀。&br&&br&要说给公司带来的麻烦,最多应该是人员流动的工作交接问题。至于某些答主说的,某些孕妇生孩子去了一时工作没人接手,这应该是HR的失职。我们公司产假必须提前一个月申请,然后最后一个月基本上做的都是不那么难以交接的事儿,属于打打杂整理文档的类型。&br&&br&招几个快生小孩的女性对公司来说问题不大,但是招一堆快生小孩的女性HR要疯掉,工作就不好安排了。就好像,半年里几个人离职还能应付,如果半年里走了一半人那公司就有点难弄了。&br&&br&生育问题带来的歧视,根源在于人员的空缺和流动,而根本不是所谓的带薪产假。&br&&br&说完正经的,再吐槽一下。&br&我很好奇为什么很多男人都抱怨房价太贵啦彩礼太贵啦结婚成本高啦,而在这里却莫名支持无薪产假?你们难道不觉得无薪产假很可能造成生孩子的时候就你一个人还房贷,并且怕女儿生育时无经济来源丈母娘会加重彩礼负担?原本可以经济独立的女性现在没了补贴,你,更,有,理,由,不,得,不,养,着,她,啊……&br&&br&本由国家承担的经济压力,你们愿意主动承担,我觉得你们好爱国啊。敬你们是汉子。&br&&br&————————————&br&&br&以上是原回答,谢谢各位的围观。&br&忍不住想补充几点,因为不少回答是持着“无薪产假才是真女权,可以避免女性就业歧视”这样的观点的,容我打几下脸。&br&&br&首先“无薪产假”这么个东西,是拿美国来说事儿的。美国虽然联邦法律规定了产假,但没有强制规定带不带薪,所以各州有各做法。的确很多企业产假是不发薪水的。&br&但你以为这样女性在职场上就平等啦?美国职场的男女收入差距依然不小,虽然比中国怎么样不清楚,但比欧洲某些国家来说,差了好多呢。&br&而现在美国,已经有好几个州规定产假带薪并且男女都有产假等等,具体的可以自己去查资料。政界不少人都是支持带薪产假的。&br&&br&当然,我知道某些人还会说,就算无薪产假,女人干活儿本来就不如男人,拿得少就对了。&br&呵呵,有组织作过统计,当某些企业提高了女性员工比例之后,利润反而比预期高出了好多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9a0b809eb44cec7ddce6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9a0b809eb44cec7ddce6_r.jpg&&&/figure&&br&您说带薪产假违背女权,您这是扯吧。&br&众所周知冰岛几乎是全球女性受歧视最小的国家。不仅男女收入差距全球最小,人家还带薪产假,而且男女都有,九个月。&br&您说带薪产假影响女性就业吗?&br&&br&脑子是很好的东西,我希望……&/p&
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1. 回答者大多还没老婆。 2. 回答者大多不是老板。 3.回答者大多不知道生育补贴怎么来的。 那些说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大可不必忧心。有些小企业,从员工生育补贴上牟利都不是没可能的。 首先金钱利益上讲,企业损失…
&b&(全部更新完成!)&/b&&br&&br&谢邀,看过了 &a data-hash=&ffdeb313374afde& href=&//www.zhihu.com/people/ffdeb313374afd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iSS267& data-hovercard=&p$b$ffdeb313374afde&&@NiSS267&/a&的答案,感觉很棒,也来写一个长答案吧。&br&&br&在回答之前,先发几张截图,证明一下自己“获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br&&br&知识就不举例了……信息方面举几个例子吧……&br&&br&比如说papi酱2200万事件,我的一篇答案:&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3d4a7cc24e7b1f7f72d5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3d4a7cc24e7b1f7f72d5_r.jpg&&&/figure&在知乎发布后,被娱乐资本论等各路大号转载(均未获取授权,在此保留权利),浏览量几万次。&br&&br&再比如这篇答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成功将装逼的人打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孔庆勋的回答&/a&&br&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只能说,更值得发到知乎上的内容,我是绝对不会发到知乎上的。&br&&br&OK,接下来说一下,如何获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在我看来,知识和信息,要分开说。首先,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然而并非所有信息都能称之为知识。事实上,获取知识之外的各种信息,其难度远远高于获取知识。&br&&br&&b&之所以说获取信息的难度远远高于获取知识,是因为,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确定的。&/b&&br&&br&所以,我们还是先易后难吧……比如说,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是9.8,地球半径6371km,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于日,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等等……&br&&br&而以上这些知识,都是中学教科书的必备内容。很遗憾,虽然我刚刚离开高中校门不到一年,但是以上所有这些,我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才能够确认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edaf38b8bd7d47d966b21ae_b.jp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edaf38b8bd7d47d966b21ae_r.jpg&&&/figure&我之所以不愿意去记忆这些所谓的知识,是因为当考试的压力已经消失时,我无需时刻掌握这些几乎没有获取门槛的知识——&b&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一般人都知道的知识。&/b&&br&&br&而另一些知识,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br&&br&比如,前两天,我在研究征信行业时,需要收集各方面的资料。&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0df9bbfa1b91baabdde60f36839fa8c_b.jp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0df9bbfa1b91baabdde60f36839fa8c_r.jpg&&&/figure&如果我按照这些资料写我的答案,恐怕也只能写出一篇软文了……而我最后写出来的答案,自觉还是有一些干货的:&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内征信领域是否将会产生巨头?平安、腾讯、阿里等,谁更具优势? - 孔庆勋的回答&/a&&br&&br&它的资料来源是什么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bda7c9b42e55ffcf886ad9f14b58eeb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bda7c9b42e55ffcf886ad9f14b58eeb_r.jpg&&&/figure&全球最权威的咨询公司的行业报告。而这份全长几十页的报告,仅仅是我的资料来源中占比不到10%的一小部分。&br&&br&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获取知识,&b&权威性第一!权威性第一!权威性第一!&/b&&br&&br&&b&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大多数知识都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b&&br&比如说咨询报告,你可以选择看艾瑞、易观的……因为他们渠道更多,更容易被搜索到……&br&也可以选择一些更困难,但是依旧公开的渠道:&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ckinseychin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me - McKinsey Greater China&/a&麦肯锡&/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cg.com.cn/cn/defaul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CG - 波士顿咨询公司&/a&波士顿&/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rolandberger.com.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企业管理咨询公司&/a&罗兰贝格&/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ccenture.com/cn-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centure - China&/a&埃森哲&br&&/b&&br&你看,四大咨询公司花几百万做出来的报告,你一分钱不花就可以看到(一部分)了。&br&顺便说一句,很多外企的中文网站会缩水很多,想看更多东西还是乖乖上英文版吧。&br&&br&&b&其实,咨询报告这种东西,其实已经介于知识和信息之间了。而很多数据,则已经与知识无关,更多属于信息的范畴。&/b&&br&&br&&b&比如说,你想了解中国经济,需要知道2014年中国的GDP是多少,你可以最快得到这样一个结果:&/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_b.jp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_r.jpg&&&/figure&然而,这就是最终结果了吗?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完全不足以概括中国经济。&br&&br&如果想对中国经济有所了解,你至少应该去统计局的官网,看一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80b04bf549fea51b3c8eb_b.jp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9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80b04bf549fea51b3c8eb_r.jpg&&&/figure&然后那么问题来了……&b&为什么在统计局的公报上,国内生产总值是636463亿元,而百度的结果显示的是635910亿元呢?&/b&&br&&br&这两个数据,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呢?嗯……到这里看过来就可以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8ff662da6a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8ff662da6a_r.jpg&&&/figure&我们发现,&b&在2015年的表格中,2014年的GDP的确是635910亿元。&/b&&br&&br&那么难道说636463亿元的数字是错误的?没错!因为每年公报里的数据,都是初步核算的。&br&&b&也就是说,统计局以及各部门每年都会进行审计,对于有纰漏的数字予以纠正。&/b&&br&&br&再举个例子吧,2012年的GDP在2012年的公报里是519322亿元;&br&在2013年的公报里,变成了519470亿元;&br&在2014年的公报里,变成了534123亿元;&br&&br&上述的例子告诉我们,&b&在保证权威性的前提下,不仅要关注知识或者信息是什么,更要关注它们从哪来。&/b&&br&&br&继续沿着GDP的话题。可能说,官方的各种数据有多少水分大家都知道。但是想了解中国经济,每年的统计公报是必看的。而除了政府的数据呢?如果政府数据不公开怎么办?&br&&br&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情况,比较容易。&b&而如果你想知道另外某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呢?比如,科摩罗群岛的全方位经济状况?你要怎么做?&/b&&br&&br&一般的做法,依旧是百度:&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b7aaa1bae9186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b7aaa1bae9186_r.jpg&&&/figure&&br&看起来,唯一一条有帮助的链接就是第一条。然而,我们打开之后……&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71a4be3f739f5c34b11ef8c2fbe8392_b.jpg& data-rawwidth=&758&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71a4be3f739f5c34b11ef8c2fbe8392_r.jpg&&&/figure&&br&1983年……&br&&br&而我会怎么做呢?比如说,我会通过这个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ata.worldbank.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ata | The World Bank&/a&世界银行数据库。&br&&br&在这个数据库里,全球各国,过去几十年,以及未来几年的几十项数据,全部可以了如指掌。我记得前几年,我还特地把整个库打包了下来,然后翻译成中文,需要什么资料时随时取用,简直不能更方便!&br&&br&数据库放到另一台电脑里找不到了,我还是在线查找一下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933b04d1c0edd30bedbdcdfa04f30c3_b.jpg& data-rawwidth=&966& data-rawheight=&9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933b04d1c0edd30bedbdcdfa04f30c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f58bce8aaa69b1ae16dce2_b.jpg& data-rawwidth=&963& data-rawheight=&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f58bce8aaa69b1ae16dce2_r.jpg&&&/figure&&br&&br&类似的网站还有:&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wto.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世贸组织官网&/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n.org/en/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ited Nations&/a&联合国官网&/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mf.org/external/data.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F Data&/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b&&br&原理类似,不赘述了。&br&&br&如果你想知道的不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而是仅仅了解一家公司而已——那么你可以用到下边这些:&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sxt.saic.gov.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xing.court.gov.cn/search/&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ixing.court.gov.cn/se&/span&&span class=&invisible&&arch/&/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nshu.court.gov.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nshu.court.gov.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中国裁判文书网&/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bcx.saic.gov.cn%3A9080/tmois/wscxsy_getIndex.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商标网网上查询&/a&商标查询&/b&&br&&br&我一般不用企查查之类的第三方平台,原因是二手数据,但是有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可以一起用。&br&以之前我提过的成都速通为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c8573d1cfff8b83cdc3439cabf55a71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95a457b71de6bc3a6f_b.jpg& data-rawwidth=&990&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e95a457b71de6bc3a6f_r.jpg&&&/figure&嗯……&b&以上我提到的一些,要么是知识,要么都是公开信息,总之每个人都可以获取的。算是初阶的攻略吧……&/b&&br&&br&至于说如何获取半公开,以及非公开的信息,这个是中阶和高阶的攻略了。&br&&br&在继续下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b&什么是半公开的信息?&/b&&br&&br&&b&所谓半公开,在我看来,无非两种情况:&/b&&br&&b&一是,这条信息被有意控制在小圈子里传播,外界难以获得这类信息;&/b&&br&&b&二是,这条信息可以无限制地传播,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缺乏传播到外界的渠道。&/b&&br&&br&第一类,举个身边的例子吧,&b&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书&/b&。&br&&br&商业计划书是一种典型的半公开信息。一方面,创业者为了找投资等等,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商业计划书披露给其他人;而另一方面,创业者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核心团队、盈利模式、发展方向等等被更多人知晓,因此,自然有意控制在小范围传播。&br&&br&而我们看一些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其实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某些行业而已。如何才能看到这些半公开的信息呢?其实现在在很多股权众筹平台,都可以看到创业项目的一些信息。比如说&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z.36kr.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6氪股权投资&/a&&br&&br&当然,如果不经过认证的话,很多东西是看不到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62be2fa6de_b.jpg& data-rawwidth=&655&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62be2fa6de_r.jpg&&&/figure&至于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认证了投资人就可以了,证明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总还是需要的。认证后的效果就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d904861dbca81cd1a374_b.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figure&&br&之后就是畅通无阻了……下图为某创业项目的信息(项目名称和数据名称已经遮挡)。而在网页里,只要点击下边的链接,就可以下载商业计划书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8decb15fdb6e9d73f22615_b.jpg& data-rawwidth=&906&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8decb15fdb6e9d73f22615_r.jpg&&&/figure&&br&当然,我告诉大家这个方式也绝不是让大家去抄袭项目,只是一种了解行业的手段而已。何况,这种半公开的信息,本身就是给潜在的投资人看的。如果真的遇到了好项目,当然也可以投几个咯!&br&&br&除了36氪,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比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ngelcrunch.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使汇_让靠谱的项目找到靠谱的钱&/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ieyunwang.com/pro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融资 | 猎云投融资平台&/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vervc.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天投-专业高效的免费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iutou.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牛投网-国内首个社群股权投融资平台&/a&&br&想查看这些信息,基本上都不是一点门槛都没有的,不过标准大同小异,只要认证通过了就可以,算是典型的半公开信息吧。&br&&br&(再说一遍:&b&强烈不建议大家通过这一方式抄袭其它创业项目!创业很难靠抄袭成功!&/b&)&br&&br&总结:&b&对于这一类限制人群但是限制程度不高的半公开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让自己成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b&&br&&br&接下来说&b&第二类:缺乏传播渠道的半公开信息。&/b&举个例子吧,&b&如果你想知道长春一汽的经营状况,该如何入手?&/b&&br&&br&研究财报?上网搜索?甚至是买各种关于一汽的书籍?抱歉,这些都不管用……&b&这又是典型的“半公开”信息,没有人去刻意阻拦信息的传播,但是你根本就找不到渠道……&/b&&br&&br&那该怎么办呢?回到长春一汽的问题……我的做法是,&b&去一趟长春&/b&……&br&&br&好吧,我承认我并不是专程去一汽考察的。不过,假设你准备与某家公司合作或者投资时,专程跑一趟,又算得了什么呢?&br&&br&注意,这种考察,一定不能事先打招呼,否则,你所看到的无非是对方希望让你看到的,如此兴师动众也就毫无意义了……&br&&br&我去的时候是冬天,整个厂区非常大,有几十万人,门卫自然不可能挨个认脸,所以我经过门岗时完全畅通无阻。下图就是厂区里拍的照片……&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13add7b62ec1eb79a596d_b.jpg& data-rawwidth=&1428& data-rawheight=&8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13add7b62ec1eb79a596d_r.jpg&&&/figure&由于在厂区内部,也就不发太多图了。总之,基本上走遍了旗下几个子公司。当然,车间是进不去的,但是&b&看厂房的陈旧程度就知道固定资产的情况,看空地上的存货就能推断出仓库的积压程度,听厂房传出的声音就能大概猜到生产线的饱和情况……&/b&&br&&br&&b&而通过和工人聊天,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b&&br&&br&&blockquote&“喂,师傅啊,这么冷的天,还干活呢啊?”&br&“是啊,我们今天不放假……”&br&“现在咱们厂效益咋样啊?”&br&“唉,能咋样啊?货卖不出去,一个月才XXXX钱……”&br&“才那么点啊?前几年不是挺好的吗?”&br&“唉,这两年因为XXXX,挣得少多了。隔壁X厂就好,他们工人一个月能开到XXXX元……”&/blockquote&&br&OK,就这样工人薪资情况连带着工厂效益以及周边几个厂子的效益情况也搞清楚了。耗时几个小时,走遍整个厂区,调研结束。&br&&br&顺便贴张图,这是我当天的步数(截止下午5点)……考虑到答主身高1米85,自行计算我一天走了多少……&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0f36aafc8ffe7e8f10fea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0f36aafc8ffe7e8f10fea6_r.jpg&&&/figure&这个例子想讲述的是:&b&对于这种没有渠道的半公开信息,唯一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成为渠道。&/b&&br&&br&&b&先更到这里,很久没码这么多字了,先去休息了。刚才的部分我们已经叙述了:公开知识,公开信息和半公开信息的获取方式,最后一个部分:非公开信息!&/b&&br&&br&应该是最高能的部分了……等待更新的知友可以先去看看我的其它答案,比如说这篇:&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在名牌大学却觉得身边人很平庸? - 孔庆勋的回答&/a&&br&&br&嗯……&b&所谓非公开信息,就是只有特定的“某些人”才能掌握的信息了!&/b&相比半公开信息,这类信息的获取难度就更大了,一般,获取这类信息,只有一个方式——&br&&br&&b&接触直接信息源!&/b&&br&&br&之前和一位知乎大V,也是很优秀的创业者聊天,他告诉我,很多时候,&b&赚钱赚的就是信息差。对于公开和半公开的信息而言,信息不对等程度更小,很难靠这种方式直接赚钱。而靠非公开信息赚钱,利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b&&br&&br&这类的例子简直不能更多:&b&比如说股票市场的内幕交易、网络安全领域的漏洞转卖、乃至商业间谍。只可惜,已经有很多都已经写在了《刑法》上。&/b&&br&&br&不过,不去考虑那些犯罪行为,其实关于信息差的良性生意也大有可为。举一个前几天的例子,A投资机构对B公司有兴趣,希望找到B公司的老板。然而,就是找不到……&br&&br&&b&这时我果断地对A说,我认识!然后转身找到B,挑明来意,介绍给A,搞定……&/b&&br&&br&当然,这里的搞定仅仅是“两人认识了”而已。至于剩下的合作,就看他们能否达成了。如果谈妥了,六位数的中间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即便谈不妥……我也没什么损失嘛……&br&&br&而重点在于,&b&“A投资机构对B公司有兴趣”,这本身就是一条非公开信息&/b&。而我获取这条信息的途径——是一个微信群……&br&&br&“微信群”?你TM在逗我?能出现在微信群的还叫非公开信息吗?&br&嗯……我没说完,是A投资机构的内部微信群……A机构的总监在群里问大家谁认识,我自告奋勇一下而已……&br&&br&至于我&b&为什么能进入A投资机构的内部微信群呢?&/b&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如果简单地说……情况是这样的……&br&&blockquote&我通过公开信息知道X地有一场创业活动,于是专程赶到了北京。在那里,他第一次听说了A投资机构,于是决定关注他们的公众号。&br&A投资机构的公众号粉丝不多,算是个半公开信息。在一篇推文中,我看到A投资机构正在建一个微信群,于是申请加入。于是,我被拉了进去……&/blockquote&&b&至此,我的所有信息都是基于公开信息得到的,但是最后却利用非公开信息(很可能即将)赚到钱。&/b&&br&&br&至于我为什么会认识估值九位数的B公司老总呢?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br&&br&举这个例子,目的是在于再次证明:&b&获取非公开信息,重点在于把握好“人”的节点。&/b&&br&&br&换句话说,&b&想获取非公开信息,你需要认识掌握这一信息的人,而且让他对你足够信任。&/b&&br&&br&那么如何认识这个人呢?无外乎,两种方式:&br&&br&&b&1.线上认识&/b&&br&&b&2.线下认识&/b&&br&好像是废话,其实不然……因为明确了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br&&br&&b&通过线上认识一个人,90%以上的可能是通过微信社群。&/b&&br&&b&通过线下认识一个人,90%以上的可能是通过各种活动。&/b&&br&&br&&b&所以,作为创业者,想获取信息,就要拓展人脉,想拓展人脉,就要做两件事:一是“加群”,二是“跑会”。&/b&&br&&br&这两件事,共同点是“质量高于数量”。&br&&br&&b&我都加过哪些群呢?&/b&&br&某微信群,里边是百度、腾讯、阿里的前高管以及各种A轮以后的创业者;&br&某微信群,里边是各种平台的网红;&br&某微信群,里边是中国数得上名的媒体人;&br&某微信群,里边是各路大神,专业爆料各种行业黑幕;&br&某微信群,里边是几百个知乎大V;&br&某微信群,里边是各大公司的公关营销高管;&br&某些微信群,例如A、B、C、D等投资机构的自家微信群;&br&以及我自己发起的一个社群,里边是全国各地是90后95后创业者……&br&&br&至于低质量的广告群,自然是一概不加……&br&加群的目的是认识人,当然,也有其他的用处,比如说……抢红包……&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29a3fee2fc5b5b545f562b737fcf841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6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截图是一天里的一部分……全部是群红包。&b&如何判断一个群的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群的质量和群里出现的红包金额成正比&/b&,慢慢你就能体会到了……&br&&br&跑会更不用说了,主要看嘉宾的级别。&b&如果是好的线下活动,既能够学到东西,还可以拓展人脉,一举多得……&/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dcb30a90cae8f60a038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上图是我去年两个月里参加的各种会议嘉宾证……&br&&b&最后还是推荐一些线下活动的平台&/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uodongxing.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活动行 - 精彩城市生活,尽在活动行!方便发布活动&/a&(活动质量整体不错)&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db.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互动吧-发活动、找活动就上互动吧&/a&(活动数量多,良莠不齐)&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41huiyi.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活动家_专业商务会议活动网&/a&(商务会议多,质量高,但是票价很贵)&br&&br&无论是微信群还是线下活动,最终目的都是认识掌握信息的人。而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加微信”……当然,加微信不过是第一步,此时不过是“认识”的阶段。然而&b&没有人会轻易对一个仅仅是“认识”的人透露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从认识到熟悉呢?&/b&&br&&br&其实我想了想,&b&“从认识到熟悉”已经是“人脉打造”的环节,而不算是“获取信息”的范畴。&/b&但是既然已经答应更新,就只好在放假期间继续更新干货了。&br&&br&关于这一点,没办法说太多,借用孔子的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b&达人。如果你想让对方给你有价值的信息,首先要让自己给对方产生价值。&/b&&br&&br&再浓缩成四个字:&b&互利互惠&/b&。&br&&br&可能你说:人家很厉害,我很平凡,我拿什么和人家互利互惠啊?&br&而我想说的是:&b&找到自己的价值点,从而做到主动帮助比自己更强大的人。&/b&&br&&br&&b&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每个人都能做到,走在天桥上塞给乞丐一块钱就可以,因为他们会主动向你伸手,而你所做的,无非是一种被动的帮助而已;&/b&&br&&b&而帮助比自己强大的人,却困难的多,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所急需的是什么,更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得上他们,而他们更不可能向你开口,所以你必须主动地去思考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想自己能否给他们创造价值。&/b&&br&&br&&b&但是如果你做到了这件事之后,它给你带来的收获可能远远高于你的付出。&/b&&br&&br&&br&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就不举自己的例子了。比如说,你同时有A、B、C、D四个人的微信,A是投资人,B是创业公司老板,C是知名会计师,D是某行业大公司高管。四个人的共同点是:&b&比你更牛,和你不熟。&/b&&br&&br&某一天,你会看到A的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状态:谁认识B啊?我想和他聊聊!&br&B的朋友圈可能会发这样的状态:谁认识靠谱的会计师?求推荐!&br&C的朋友圈可能会有这样的动态:想在某某行业找一些客户?有认识的吗?&br&D的朋友圈也许会发这样的动态:想和A合作一下,麻烦大家介绍一下!&br&&br&&b&没错,这就是信息!而面对有价值的信息,该怎么应用就是你的事情了……&/b&&br&&br&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犹豫,把B介绍给A,把C介绍给B,把D介绍给C,把A介绍给D……&br&&br&注意!&b&前提是,ABCD是同一个层次的人。这样能确保,你做的事情是将靠谱的人介绍给靠谱的人,而不是相反……&/b&&br&&br&也许类似的事情一次两次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这个过程每发生一次,你都有可能发现新的机会。何况,次数多了,你在A、B、C、D眼里,也就不再是Nobody了……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而&b&所谓的“有效人脉”,大抵也就是如此了。&/b&&br&&br&&b&人脉有了,信息何须愁?&/b&&br&&br&关于如何获得很多非公开信息,我只能说到这里了。还是那句话,更值得发到知乎上的内容,我是绝对不会发到知乎上的……&br&&br&最后做个总结吧:&br&&br&&b&关于获取知识和信息,分成三个层次——&/b&&br&&br&&b&如何获取公开的知识和信息?靠自己找渠道;&/b&&br&&b&如何获取半公开的信息?把自己变成渠道;&/b&&br&&b&如何获取非公开的信息?让人脉成为你的渠道。&/b&&br&&br&&b&全文终,转载务必私信。顺便说一句,想获取信息,关注高质量的公众号也是一种方式——比如我的个人公众号——孔庆勋(cyjxs100)。&/b&&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f0TL07-EguL9rfuw9xF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f0TL07-&/span&&span class=&invisible&&EguL9rfuw9xF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鉴于评论区还有好多知友追问,决定再写一点,包括但不限于:&br&&br&&b&当你要面对的是你的对家时,如何从他口中获取信息?&/b&&br&&b&如何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获取更多的信息?&/b&&br&&b&如何将已经获取的信息更好地应用起来?&/b&&br&&br&&b&最近实在太忙,没时间更新了,简单说,利用对家的心理罢了~&/b&
(全部更新完成!) 谢邀,看过了 的答案,感觉很棒,也来写一个长答案吧。 在回答之前,先发几张截图,证明一下自己“获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 知识就不举例了……信息方面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说papi酱2200万事件,我的一篇答案: 在知…
好多年前了,我还在做审计工作,在一家大工厂搞清产核资,有一位老会计带我去盘固定资产,工厂么,资产很多,可老会计如数家珍,这是什么机器,那年购进的,甚至那国产的他都记得一清两楚,钦佩之余,我当然要请教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很简单,这位老会计已经在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干了三十年了,已经快到了退休年龄,一辈子只在一个公司干一个岗位,想不清楚也难呀!&br&事实回想一下,这不正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会计工作者的写照么!这个世界优秀的精英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和这位老会计一样,默默无闻的在会计岗位上做一辈子。所以题主的问题很有意义,如果想在财务岗位上有所做为,真的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br&为什么有人注定升不上去?&br&为什么有人升职很快,有人就怎么也升不上?聊正题之前,先要学一下反面教材,才能引以为戒。我本人在一个大型集团做财务管理工作,下属几十家公司,近300名财务人员,平时的管理和沟通中,我发现平庸的财务人员是有一定共性问题,说出来不防参考一下,有则改之,实在改不了,那你可能真不适合这个岗位,那就换一个行当呗!&br&1、资质真得很平常,悟性不够&br&也许话说重了,但有人可能天生就不合适财务岗位,思维僵化,反应慢,发一个文件自己看不懂,非要再三打电话确认,最后报上来的资料还是不能让人满意。为什么加入这个行业?不外乎因为会计工作是个万金油,好找工作,父辈找找关系就进来了。这样的人估计没有领导敢重用,进来也就是混日子罢了。&br&2、人很聪明,但态度不认真&br&有人天生性格如此,你说他不会吧,他真的很聪明,学历高,反映快,在一起聊天,你一句话,他有十句等着,聊起来头头是道,可干起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报来报表都不平,还能错行。这类人就是职明过了头,只能算小聪明。财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严谨!这种性格可以干办公室,做业务当领导也行,就是不适合干会计。&br&3、不思进取,安于享乐&br&和很多岗位比起来,财务岗位还是不错的,没有业绩上的压力,工作时间、收入都相对稳定,所以很多年轻人就安心享受生活了。财务工作是需要不断学习的,90年代的会计书到现在基本就不能用了,如果长时间不学习更新知识,就很难胜任新的岗位。所以工作之余,多看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之类的工作书,还是很有必要的。&br&成功者的路是怎么走出来的?&br&假设成功的标准是收入高,级别高(外人的眼中吧,级别越高,压力越大,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那这类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分成二大类,走专业化途径和走综合途径的。先说专业化的:&br&专业化最典型的就是走审计的路子。&br&案例一:某事务所项目总监在一个公司做IPO,要知道这种项目时间比较长,范围广,一来二去就和公司老板混熟了,老板看他能力不错,就把挖了过去,一去就给股份,等到公司上市,股份变现价值2000万,一步到位成了财务自由人。&br&案例二:上面的案例可遇不可求,这个就相对比较多,现在大型事务所常年缺人,主要就是有点能力都就让人挖走了。比如我认识的某证券公司的财务总监就是事务所出来的,年纪不大,已身居高位,最近这个证券公司已经过会,别人一辈子也难以达到的高位,她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达到了,而且路线很清晰,毕业就去事务所,考证,升职到总监级别,最后跳槽,一步到位。&br&案例三:一直在事务所干怎么样?也是可以的,不过比较辛苦,我知道的一家国内大所,升职和工作年限有关(主要是人跑的太快)。只要你考过了注会,能力还行(相信我,真不一定太行,给我们公司审计的经理经常要向我请教审计处理意见,而我本人干财务工作的,专业性按说肯定不如他们)就有很大机会升职到项目经理,再审几年大型上市公司,有了经验和团队,就可能升到项目总监,到了这个级别收入就很高了,高到什么地步呢?项目经理一年二三十万,项目总监最低一年五十万,高的上百万也不少见(这要看做的项目)。如果还继续,上面还有合伙人级别,这个级别就是百万起了。&br&看到上面几个案例是不是眼红了?其实也不是说的那么容易,还是要具备几个条件的,首先你有学历要能跟上,必须是一本起,再要找家大所,最少是国内前二十名的(前十名更好),最后你要能吃得苦中苦,年报加班是必须的,平时业务也不少,长年出差。还要考证,如果没有证,干一辈子也升不了经理。所以先天条件不足的还可以走综合途径。专业性找了审计的例子,那综合当然要举财务岗位的路子。&br&1、找对行业&br&其实任何岗位都一样,要想事业有发展,所在行业也一定要有发展,比如十年前,你能投身房地产行业,那升职加薪的机会就会比其他人要大的多。我见过的财务拿高薪的,房地产行业占的比重相当高,因为钱来的容易,老板就会大方一点。前几年房地产发展很快,所以对人才需求也很大,在这个行业有经验,让人挖的机率很高,多跳几次,到总监也是有可能的。风险也有,房地产行业并不正规,做假账、逃税、转移资产是常事,出了事财务是有责任的。而且房地产财务相对简单,做的时间长了,转行不易,一旦行业不行了,再找高薪就有难度。所以要发展就要有眼光,找准未来十年那些行业有大发展的,全力投入,就有机会!&br&2、找对岗位&br&这是老生常谈了,信息化的发展让普通会计岗位变的越来越没有价值,结账、过账、试算平衡这些会计名词都是上世纪的事了,ERP时代的会计根本不需要做这些工作。所以一定要干管理岗,比如信息披露、财务分析、财务监督、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投资调查、内部审计、税务筹划、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等,这些岗位都有很大机会升职。&br&3、找对领导&br&找对领导是技术活,但也要凭一点点运气。听一位大老板说过:人才难得,不是因为没有人才,而是我发现不了,眼前能看到的不过十个人,下面几千人,到底能力怎么样,我不知道,没时间发现。所以想出头,就要善于找机会,让领导发现你的能力,知道有你这么个人。为什么管理岗重要?很大原因是管理岗接触的都是管理者,有时候管理岗就是个舞台,它能给你提供表演的机会。至于怎么表现就要看具体情况了,好大喜功的领导不少见,所以适当的拍拍马屁,投其所好没毛病。但要把好这个度,过了会让人恶心,而且不能所有领导都拍(都拍等于没拍),拍某一个人又太明显会让其他领导反感。最关键还是你要有一定能力,而且这个能力对你的上级领导有用(千万不要表现的比你领导还能),能起到互补作用,让他用起来方便,有事就能想到你,这时机会就来了。&br&上面说的都是财务生涯的发展路线,有了路线自身能力才是基础,没有能力想得再好也是白日梦。&br&1、不断更新财务知识,考个证书,再把学历搞高一点&br&如果你是本科,可以考虑再进一步,搞个在职研究生什么的,让简历漂亮一点。当然这只是门面,对财务工作来说,财务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我们所在集团大部分会计都这几年的新科目都没有了解,管理意识上更是落后,所以只能当会计用。要更新知识,还要让人知道呀,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证书,会计师是基本条件了,注册会计师才算有点含金量。&br&2、把自己的经验搞的丰富一点&br&财务工作是非常重视经验的,行业经验(有没有在这个行业干过),岗位经验(干过什么岗位,最好是管理岗位),所在公司(业内有名大公司就过职当然会加分)都是很重要的筹码。如果你在一个岗位或某个小公司做的太久,又看不到希望就要考虑动一动了,在职场,每一年都是重要的,不要浪费。&br&3、综合素质全面发展&br&普通会计岗是机械劳动,财务工作就完全不同,这是个管理岗,管理工作对人的要求很高,光会某一个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具体管什么?管业务就要懂业务,控风险就要懂内控,具体一定法律知识,税务筹划要跟着政策走,财务分析不能光分析财务指标,还要懂市场,懂经济。信息化管理基本的信息化原理还是要知道的。最重要是会沟通,情商要高,到了总监这一级,财务专业知识反到不那么重要了(但你要能听得懂),更多时候是与人打交道,与上级的主管部门、政府机关打交道,与下级财务人员、公司负责人打交道,与老板、同级别副总打交道,都是不一样的。&br&&br&&br&总之,平时没事多想想,做财务工作,想发展,只有不断付出才会有回报!&br&&br&有人私信问审计具体做些什么,我的会计道路怎么走的,发两个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683840& class=&internal&&普华永道每年都要来我们公司审计,到底在审计什么? - 茶叔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们为什么选会计专业?真的有喜欢会计的人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a&&br&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欢迎关注!&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sURyauXETLgzraEJ9xGj&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sURyauX&/span&&span class=&invisible&&ETLgzraEJ9xGj&/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好多年前了,我还在做审计工作,在一家大工厂搞清产核资,有一位老会计带我去盘固定资产,工厂么,资产很多,可老会计如数家珍,这是什么机器,那年购进的,甚至那国产的他都记得一清两楚,钦佩之余,我当然要请教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很简单,这位老会计已…
&p&先做两件事:&/p&&p&&br&&/p&&p&&br&&/p&&p&&br&&/p&&p&第一件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e95ff60ce7b8c2477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334&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adcd3bb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figure&&p&看完这本书,搞明白一个问题:&/p&&p&&b&自己在职场所面对的,究竟是何种力量?&/b&&/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第二件事:&/p&&p&规划财务道路也好,规划销售道路也好,规划人事道路也好,所谓的“财务”、“销售”、“人事”等等等等,不过是资本家对员工的“分门别类”、“贴标签”罢了;&/p&&p&而所谓的职位、职级,就和“九连环”、“老鼠笼子里的转轮”差不多——“禁锢人”的玩具罢了。&/p&&h2&&b&所谓的“职场”,归根结底,也只不过是“成年人过家家”的地方——有几个英雄人物是从“职场精英”走出来的?&/b&&/h2&&p&&br&&/p&&p&&br&&/p&&p&作为我们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标签”、“玩具”?&/p&&p&&b&君子不器,不忘初心——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b&&/p&&p&&br&&/p&&p&同时,还需谨记:&/p&&p&&b&1、人要走大道,不要抄捷径;&/b&&/p&&p&&b&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b&&/p&&p&&b&3、千万不要成为“第一个推动‘权谋斗争’这副多米诺骨牌”的人——这副多米诺骨牌的终点,往往是“你的背后”。&/b&&/p&&p&&br&&/p&&p&&br&&/p&&p&&br&&/p&&hr&&p&既然谈到了“道路”,先要明白自己到底准备走哪条道?官道还是羊肠小道?&/p&&p&1、如果你要一心往上爬,那么你其实不用“规划”,下面的内容对你没什么用,你只要人机灵点,然后不停地“抱大腿、抱更粗的大腿”就行了——喝酒、下馆子、唱k,领导有啥小爱好,你也有啥小爱好,还要变本加厉......总之,干啥都比考证、琢磨业务管用;&/p&&p&不过,也希望你明白:&br&职位不能说明问题,官大不等于专业过硬——“专业”、“政治”不能兼得,所以,要想爬得更高,你还是必须找专业过硬的人帮衬你。&/p&&p&&b&你们部门谁专业最过硬?聪明如你,肯定能发现。&/b& &b&你如果有一定的野心,那么就对他友善,用心友善,不要用“酒肉”,最好争取和他暗中结盟(注意:一定是“结盟”,而不是“试图凌驾”,更不要“装模作样”)——&/b&不用担心他会抢你风头,专业过硬的人,一般没什么大的花花肠子,心思全在钻研业务上。&/p&&p&&b&你对“实力派”员工的态度,决定了你自己是否可以“地位稳固”、继而能“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在“职位”方面,还是在“得到更上一级领导的赏识”方面,抑或是在“减轻自己工作量”方面——如果你的身边只容得下“讨你喜欢”的人,你的未来也就这回事了。&/b&&/p&&p&少交酒肉朋友,没啥用的,乌合之众罢了——关键时刻还会拖死你。&br&&b&酒肉朋友,可以共富贵,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共患难,还可能落井下石——唯君子可以雪中送炭。&/b&&/p&&p&&br&&/p&&h2&&b&你倾心结交的是邓艾,你就是司马懿——如果你结交的都是酒囊饭袋,那你也是酒囊饭袋。&/b&&/h2&&p&&br&&/p&&p&&br&&/p&&p&2、如果你“系出名门”,所在企业是全球前500,那么这篇文章对你也没啥用——你大可以凭自己的“光环”来让凡人们颤抖;&/p&&p&但也须知:&br&薪资只代表雇主的富有程度——吃的鱼食好,并不一定代表鱼本身的品质好;&br&豪华加长版title也许只是为了防止“职位重名”——大河里也有小鱼、小虾米,可能比重还更高,而且,大河里的小鱼并不会比小河里的小鱼大多少;&/p&&p&&b&同样是“王”:&/b&&/p&&p&&b&周天子是王——苟延残喘的王;&/b& &b&秦惠文王也是王——虎视鹰瞵的王;&/b& &b&明代的福王、桂王,也是王——笼子里的金丝鸟罢了。&/b&&/p&&p&&br&&/p&&p&这里再谈一个敏感的话题:薪资。&/p&&p&Q:月薪2000与月薪20000有区别吗?&/p&&p&A:有,=18000——但也仅此而已。&/p&&p&站在老板角度:&br&我如果身家好几十亿,我大可以每月花几万雇个司机;&br&我如果身家几十万,每月几千块,我都要“依依不舍”。&/p&&p&很多人喜欢谈“价值”,&br&然而,&b&难道“几万的司机”就比“几千块的司机”更有“价值”?&/b&&br&&b&雇主有钱罢了。&/b&&/p&&p&说穿了,你无非是&b&攀上了一根高枝&/b&——至于你具体怎么攀的,或许靠出众的才学、品行,或许靠深厚的背景,或许靠七大姑八大姨,或许靠其他什么手段.......&/p&&p&&br&&/p&&p&&br&&/p&&p&有人说:20000的素质比2000高。&br&可历史告诉我们:&b&“高薪低能”的数量几乎和“低薪高能”一样多:&/b& &/p&&p&&br&&/p&&p&&b&同样节度使,唐朝的可以影响皇帝决策,宋朝的也就只能喝喝酒、看看戏、串串门;&/b& &/p&&p&&b&同样是宰相,秦汉时期的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而宋朝可以有十七八个乃至二十个以上;&/b&&/p&&p&&b&同样是副总裁,有的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的就是戴个“副总裁”的帽子,实际上干的全都是文秘的事情......&/b&&/p&&p&&br&&/p&&p&&br&&/p&&p&还有人说,2气质好。&br&如果有一天,你把我扔到小煤窑做苦力,我哭着喊着叫你大爷——请你不要鄙视我,我这是“求生存”......&br&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不饱、穿不暖,“气质”就是奢侈品。&/p&&p&富贵不嘚瑟&br&贫穷不丧志&br&这才是真正的“气质”——我们都见过最睿智的宿管阿姨,也见过最愚蠢的教导处主任。&/p&&p&&br&&/p&&p&&br&&/p&&p&3、如果你确实对财务有那么一点兴趣,你的目标是“更好、更专业”,那么如下内容对你可能会有所帮助。&/p&&p&&br&&/p&&p&且慢,首先,请记住下面两段:&/p&&p&&br&&/p&&p&&b&1、你的专业水平,会成为你坚实的“垫脚石”,同时还会有99.99%的概率成为别人“裸奔道路”上的结结实实的“绊脚石”:&/b&&/p&&p&&b&专业水平越高,背地里想搞掉你的人就越多——&/b&&/p&&p&&b&有点良心的,会给你编排一个“人际关系差、沟通能力差”这种模棱两可的“罪名”;&/b&&/p&&p&&b&心黑如炭的,连“罪名”都不用,直接一套“伏击-背刺-剔骨”把你带走,还霸占了你的劳动成果。&/b&&/p&&p&&b&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悠着点,更要看开点——“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你顺利挺过人生最困难的时候:终有一天,让他们加倍偿还。&/b&&/p&&p&&br&&/p&&p&&b&2、你在职场上碰到的任何问题,寻本溯源,其实都是“老板自己人性弱点的反映”(不要怪上司,不要怪管理,都是“提线木偶”罢了)——绝大多数的“管理乱局”,其实都是老板要么因为无知、要么因为心术不正所刻意造成的:&/b&&/p&&p&&b&你认为“这些问题影响公司利益”从而驱使你“为老板带盐”,事实上呢?无论你有没有“完美地解决问题”,无论你碰到“无知的老板”还是“心术不正的老板”,结局都是令人唏嘘的。&/b&&/p&&p&&br&&/p&&p&====================================================================&/p&&p&&b&一、如果你现在正干着出纳,那就:&/b&&/p&&p&1、踏踏实实先做好出纳,等机会,内部转岗做会计;&br&2、踏踏实实先做好出纳,等待机会,跳槽去应聘会计&br&3、考证&br&4、Excel&/p&&p&出纳跟会计,根本不是一个序列的,可以说基本不沾边,除了工位在一个部门——&b&出纳只是资金的操作员,和库管的性质基本一样&/b&;而&b&会计,必须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并测量价值&/b&,完全两码事。&/p&&p&出纳做得再好,也不代表能胜任会计。&br&所以要争取从出纳这个位置跳出来——&b&出纳干得太久,反而不利于“会计思维”的形成,今后还可能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只会数钱的会计”&/b&。&/p&&p&但是,也请记住:&b&并不是你“想”跳就能跳,也不是你“能”跳就能跳。&/b&&/p&&p&在“出纳转会计”的路上,你有几只“拦路虎”:&/p&&p&1、你同部门的会计,明明只知道背分录,他喵的为什么就是不圆润地离开,屁股像是粘在了工位上似的?&/p&&p&2、你的上司,很多可能就是出纳出身——ta自己巴巴地苦熬了五、六、七、八乃至更多年,好不容易耗死了会计、耗死了同事、耗死了领导,好不容易补了个缺,可等到今天,终于可以享受胜利果实了。将心比心,这样的“苦熬型”上司,ta能给你“不拘一格”?所以,&b&好上司比薪资、职位更重要,碰到一个能教你、肯带你的上司,这是莫大的幸运。&/b&&/p&&p&&br&&/p&&p&3、“一方是&u&干净的新棉布&/u&,另一方是&u&擦了5年桌子的旧抹布&/u&,相较之下,后者更胜任‘抹桌子’工作”——持这种观点的庸货,满大街都是。在“不能上去砍人”的情况下,&b&你怎样从一堆“只知道一二三四经历比对”的庸人中突围?这世上最难的一件事,不是“让优秀者认可你”,而是“让一堆庸人不害你”,还指望他们给你让路?&/b&&br&&/p&&p&&b&顺带说一下,很多人不能通过面试,其最重要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b&&/p&&p&一方面,企业发展动力枯竭,进取心丧失:&/p&&p&&b&很多企业缺乏“勇攀高峰”的长期愿景,而蜕变成了“混吃、混喝、养闲人”的所在;&/b&&/p&&p&&b&人没了事业心就要浑浑噩噩,&u&企业没了“事业心”,就必然导致“纵容大量庸人占据关键岗位,有才能的人反而混不下去”&/u&;&/b&&/p&&p&&b&而这些庸人,他们唯一关心的是:&u&权力的享受&/u&——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你是否有“真才实学”,“会伺候人”就行了。从利益角度讲,他们内心其实就是非常排斥“真才实学”的,&u&“怕被抢位置”是他们这类人共同的、最大的、永远的心魔&/u&。&/b&&/p&&p&&br&&/p&&p&另一方面,企业主虽有发展野心,但管理理念落后:&/p&&p&&b&1、“小农思想”严重——只想“得”,不愿“舍”,自然而然,只能把苍蝇吸引过来;&/b&&/p&&p&&b&2、不理解“管理者和老板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一致的”这一点,过早把“用人大权”下放,早早地给了管理者“拉山头”的机会:&/b&&/p&&p&何谓“用人大权”?从“初次接触”到“最终录用”及至“后续奖惩”,&b&尤其是“初次接触”环节,&/b&这是一个完整的“用人链条”——很多老板常犯两个错误:&/p&&p&第一、&b&只知道在“复试”环节“把关”,不愿“纡尊降贵”亲自筛选简历——殊不知:&/b&&/p&&p&&b&1、大量真正适合你们企业的人,在第一关就被“小吏”们“鲜血淋漓”地“诛除殆尽”了——即使有侥幸“漏网”的,也会在第二关被“以自保为人生终极目标”的管理者滤除;&/b&&/p&&p&&b&2、商鞅如果不“托关系”获得“&u&直接面见&/u&秦孝公”的机会,以他的这套“法家治国、抑制权贵”的思想,他可能会被录用吗?根本没可能——&/b&当然,反过来讲,也正因为不是“秦孝公”,所以“何必降低身份,去讨好打工仔呢”。&/p&&p&第二、发展阶段就大搞“绩效考核”——殊不知,“绩效考核”是诞生于高度成熟的、规模化的、强势的半垄断性企业,它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把员工看成死物、机械”,认为“什么都可以量化”、“什么都可以用数字衡量”。&/p&&p&人心可以量化吗?人要出成绩,三分靠技能,七分靠“一口气”。人争一口气,“&b&不蒸馒头争口气&/b&”,这口“气”,只能靠“心心相印”激发出来,“心心相印”怎么来?以情动人。&/p&&p&“绩效考核”只会让人心疏离,老板自己亲自掌控,或许还能起到“扬权”的作用——可如果委托别人来实施绩效考核,就非但有“大权旁落”的危险,更有可能把团队搞散。&/p&&p&&b&3、不理解“经验”和“经历”的区别——“经验”一定是“被验证过”的一套技能、手段、心得、工作方法。很多企业口口声声“揽才”,却只是机械地按“经历”找人,既不分析应聘者的天赋,更不关心应聘者的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刻舟求剑”;&/b&&/p&&p&&b&4、盲目追求“稳定”——你自己的企业都在“发展阶段”,还要找“稳定的人”,这种做法和“背着一麻袋大理石横渡长江”有什么区别?跟你企业的总体状态完全是“背道而驰”;&/b&&/p&&p&&br&&/p&&p&&b&5、一门心思希望听到“好听的真话”,总是等着天上掉下一个“既有真知灼见,讲话又艺术,还净讲真话”的“大才”......&/b&&/p&&p&&br&&/p&&p&&b&殊不知:&/b&&/p&&p&&b&人这一生,只能在“好听的假话”与“难听的真话”之间做出“二选一”:&/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bd7adfd212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bd7adfd212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13a3674eed9f030a895b8f72cc456b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13a3674eed9f030a895b8f72cc456b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2c60cfb3e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2c60cfb3e7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2e2cea4b6f845cc761d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2e2cea4b6f845cc761d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e5919288cde582a87e04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e5919288cde582a87e04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37bebbff20aeae7673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37bebbff20aeae7673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ea3c33f94c2d5bccab06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