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新规出台 微信抢红包神器2018版红包该怎么发

原标题:出事了!爱用手机付款、抢红包的无锡人注意,现在看还不晚!

以前总是说,出门前要默念一遍:

就是手机、钥匙、钱包的意思,

不过,最近感觉钱包带不带没啥关系了,

有了手机就能走遍全天下,

移动支付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不少商店用手机付款还有优惠,

有随机立减的,送红包的,

只要“扫一扫”就有优惠,

年轻人们用的不亦乐乎,

但是,不法分子也从这钻了空子!

明目张胆的偷走了你的钱!

一年到头辛苦攒下的钱,

本来想着买件新衣服,屯点年货,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苏淮安的小廖在网上买了一条109元的牛仔裤,刚拍下宝贝店家便告诉小廖用手机扫码付款就送他“红包”。

小廖也没有多想就直接扫了店主发过来了二维码,谁知道,这一扫就扫出了麻烦!

很快小廖收到短信:卡内的4000多元被分四次转走了。警方调查发现,小廖扫描的二维码连接到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骗子更改了他的支付宝密码,一下把他支付宝里的钱都转走了。

这扫一扫不仅没扫来红包,

还把自己支付宝里的余额扫没了,

但是红包里也藏着数不清的陷阱,

有些红包还真不是能随便领的!

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

有些红包是需要你分享到朋友圈,QQ群之后才能领取,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与好友共享的红包需谨慎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一起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开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假红包,真正的微信红包在收的时候,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但是我们需要当心的不仅仅是红包诈骗,

下面这10个手机支付的坏习惯,

如果你也有这毛病,一定要谨慎了!

1.不设手机屏保密码。不少人为了图省事,干脆就不设手机密码,这样谁拿着你的手机都能看,毫无隐私。

2.跳过软件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购物。在浏览器购物容易出现钓鱼网站,没事还是多走一步,到客户端中支付购买。

3.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每次应用我们虽然关闭了,但其实它在后台还在运行,可以从后台出看见。

4.不加辨别蹭免费网络。免费的午餐没那么好吃,公共WiFi隐患多分分钟盗你的个人信息。在外想上网还是多充一些流量包。

5.蓝牙保持开启状态。智能机别人会通过蓝牙传播病毒,还有就是别人通过蓝牙间谍软件可以看你的电话本、信息、文件,修改你的音量,替你拨号等。

6.淘汰手机时不彻底删除私人信息。旧手机不处理就卖,里面的个人信息会被拿到你手机的人知晓。

7.下载山寨软件。看见应用就下,是个不好的习惯,最好是选择大型的应用商店下载,最起码不会出现木马病毒。

8.在手机上存储敏感信息。在手机记事谁都有,但就像第一条所说,不设手机密保,这些别人都知道。

9.随意点击手机短信链接。不法分子无孔不入,因短信链接已经出现的病毒木马很多起,还是不要随意去点击手机中未名短信链接。

10.见二维码就扫。不小心扫出个病毒木马,你手机的信息可就被别人盗取了。

经常用手机支付的小伙伴们,

这些关于安全的细节一定要注意!

1、取消自动登录。登录支付工具时,取消“记住用户名”、“十天内自动登录”等设置。

2、不要“一码走天下”。各种账号的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最好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的高级别密码,且与其他网站区别开来。

3、实名认证,设定消费限额。将支付工具实名认证,绑定身份证,防止手机丢失后被恶意找回密码;设定消费限额,避免更大损失。

4、善用智能防护。安装密码安全控件,对密码进行加密;设置安全保护问题;申请安全证书,使用U盾、数字证书、手机动态口令等安全必备产品。

看了这么多电信诈骗的新闻,

只要坚持做到“三不一及时”

就能有效地防止电信诈骗。

不轻信他人、不轻易透露信息、不轻易转账。

发现受骗后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好让警方及时冻结骗子的账户。

大家平时在使用手机支付、

抢红包的时候也多留几个心眼,

快过年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原标题:让你春节称霸全家族的抢红包攻略,快点这!

春节又要到了,能否抢到足够大的红包,决定了你在家族中的地位。抢红包简直成了一场全民竞技赛事。

到底怎样才能抢到更多红包、年后发家暴富呢?今天,小V就帮你整理一份抢红包的王者攻略。

网速就像汽油,劲一定要猛。

烧水的汽车是无法成为秋名山之神的,网速同理。提前拉好光纤,网络设置一定选择4G优先!

为了给你们做秘籍,小V给在微信扫地的大表哥塞了红包,打探到了微信红包的“手气最佳”,其实是有算法的。

通常来讲,抢群手气红包,后置位更容易抢到手气最佳。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没有金刚钻,你别抢那个大红包。建议入手一部好手机。最好是那种屏幕大、音质好、还不耽误和朋友开黑的那种。

咦,vivo X20星耀红恰巧符合哦!使用“消息分屏”功能,让你过年欢聚时刻也可以一边抢人头一边抢红包红红火火。

对于抢红包来说,网速快的位置风水好,手机不卡顿才能财气旺。

vivo X20星耀红:配置高级,一点不卡!时尚抢眼,招财进宝,有开运功效。

2月6日起,AR扫“福”字或扫好友“五福到”手势

2月8日起,蚂蚁庄园中收取金蛋

2月11日起,参与蚂蚁森林浇水活动

锦囊妙计:钻石会员专享3张万能福,可转化为任意福卡

从前不爱看春晚,这次和爸妈可以统一战线了。淘宝与春晚达成独家互动合作。除夕央视春晚期间,淘宝将与观众跨屏互动,发放超6亿元红包和奖品。

手Q拉下界面右上角,领取四个“走运红包”

下拉手Q或通过QQ运动抽“走运红包”

小编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款名为“教父”的微信外挂程序,带着一群年轻人在犯罪的歧途上越走越远。近日,经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起涉案金额逾千万元的编写、销售微信“抢红包”外挂程序案宣判,戴某、郑某等10名被告人因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均被宣告缓刑,各并处罚金,同时追缴犯罪所得合计1000余万元。

戴某和郑某是福建省某高校计算机系在读学生,关系很不错,平日都对计算机编程非常感兴趣。

近年来,微信群“抢红包”游戏兴起,其中一种叫“捕鱼”的玩法更是吸引了不少玩家。群成员发出固定数额红包,并约定一个数字为“雷”,若某个玩家抢得红包金额的末位数为“雷”,则要全额返还红包给发包人。2016年7月,郑某接触到这种游戏,参与几次后觉得很是新奇,便找戴某一起琢磨。凭着悟性和专业知识,两人很快根据游戏规则,编写出一套用于微信“抢红包”外挂程序代码,不仅可以自动抢红包,还能自动识别红包金额、避免抢中“雷”。两人进行了尝试,果然屡试不爽,收益颇丰。

2016年9月,戴某在与网友杨某闲聊中提到刚刚琢磨出的“秘密武器”,杨某当即觉得有利可图,极力建议通过网络销售这种“抢红包”外挂程序,从中赚一笔。

“现在通过微信‘抢红包’赌博的人不少,将来利润肯定很可观。你们负责技术就行,不需要什么成本,对外由我们负责销售。”这番话让戴某很动心,便与郑某商量后搭建了专门的服务器用于软件管理维护。由杨某作为“总代理”,通过网络招募下级销售“代理”团队,并约定了利益分成。同时,他们给这款外挂程序起了个颇具震撼力的名称——“教父”。杨某等通过各网络社交平台,以广告推广的形式推荐“教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教父”外挂程序本身是免费安装的,但是由于戴某、郑某加了密,玩家必须向“代理”购买授权码才能正常使用。“教父”授权码最初以100元价格由“代理”对外销售,收益逐级分成。后来团队成员看销路不错,竟然坐地起价,将每个授权码的价格涨到了120元。短短9个多月时间里,累计销售金额竟达1000余万元。

核查犯罪数额,审查报告长达8万字

2017年5月,公安机关在办理系列“抢红包”赌博案件中发现相关线索,先后对戴某、郑某、杨某等“教父”程序编写、销售团队成员立案并采取强制措施。由于涉案人员较多,交易数据庞杂,加之主要通过线上交易方式,在证据把握和数额认定上较为困难。同年9月,该案移送姜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账目往来必须要查清。根据涉案人员身份信息,检察官将他们的支付宝账号、微信账号、银行卡的注册信息、登录日志、转账记录和流水账单等全部调取到位,但面对一大摞资料,还是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涉案人员众多,每个人又都有多个账号和信用卡,他们的资金大都按日结清,往来信息很频繁,要查清楚确实不易。”提审过程中,“教父”销售团队成员刘某的一句话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他供述称,为了理清成员各自应得的“收益”,团队组建后不久即约定销售所得由他统一收发。

那么,是否可以将刘某的账户往来情况作为核查犯罪金额的突破口?随即,检察官行动起来,调取其所有账单流水,并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将其他人的资金往来情况与之对应起来,制成表格,再一项一项核算。很快,每个人的获利情况逐渐明朗起来。

在审查网上转账记录时,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既然是线上交易,很有可能存在相关聊天记录。经补充侦查,公安机关对涉案人员的手机进行了数据恢复。检察官根据聊天内容、账户往来情况确定销售记录,再将40多名证人的证言与调取的聊天记录、犯罪嫌疑人供述等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厚厚的一本审查报告长达8万余字。

多方研究论证,确定案件性质

编写、销售“抢红包”外挂程序系新类型案件,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可参考,也没有案例判决可循。检察官多方查找资料,将相关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反复研究,还将案件全部争议焦点一一列出,逐个分析。最终,检察官认定相关被告人的行为均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该案办理期间,检察官专程前往腾讯公司听取技术部门负责人意见;实地查看鉴定流程演示,直观了解微信数据保护机制和“抢红包”外挂程序代码的运行方式。在庭审中,检察官主动申请鉴定人出庭,就专业领域问题发表意见,有力支持了检察机关公诉意见。经多次开庭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面对有力的证据和充分的说理,该案被告人均当庭认罪,于判决前主动退还部分犯罪所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抢红包神器2018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