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独资建厂在中国建厂是美国独资吗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E949

“特斯拉和上海临港签署协议,将在上海建厂”被辟谣:

6月23日,特斯拉发言人对于“公司将在上海临港建造工厂”消息给出了回应:“特斯拉正在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当地建立汽车制造工厂的可能性,特斯拉仍将继续对潜在工厂选址进行评估,我们预计中国地区的建厂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得到更清晰的界定,中国市场对特斯拉至关重要。尽管我们预计大部分生产仍将在美国完成,但我们需要设立海外工厂以确保更多的当地消费者能负担得起我们的产品。”而上海临港也当日发出公告,目前和特斯拉并没有直接接触。

马斯克吊足胃口,或只为更多优惠条件:

关于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的谣传一直不断,这其中也有具体原因,毕竟马斯克就多次表达过相关方面的意向:2015年马斯克来华时就曾表示希望三年内建立中国本土的生产和设计基地。2017年1月份,他又提到,正在寻找一家中国合作伙伴,并已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会议,但一直没有关于选址的确切信息。2017年4月份,马斯克表示会在年底前有一个明确计划,包括涉及中国市场的生产规划。

不难想象,每一次马斯克的表态都会牵动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神经,因为引进特斯拉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不可忽视。和特斯拉传过绯闻的可真是不少:杭州,天津,上海等…

马斯克吊足胃口,可能只是为了最大力度的优惠条件,最低的成本,就如同他在美国各个州所做的事一样。而中国建厂这件事注定是一场和中国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这个博弈的平衡。

MODEL3积压订单量巨大,特斯拉扩大产能迫在眉睫:

特斯拉的MODEL3将在今年7月开始量产,目前积压的订单约50万辆,特斯拉2016年全年的产能不过)

特斯拉为什么现在来中国建厂?

  姗姗来迟但还是来了,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

  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和临港集团共同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就此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

  ◆“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同时揭牌的还有,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

  ◆“特斯拉超级工厂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

  50万辆的产量与目前特斯拉在美国的全年产量目标基本持平,或将为上海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特斯拉超级工厂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目前,上海正在多领域吸引外资。《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出台100条举措,制定了聚焦五大方面,多行业放宽外资准入标准,推进更高层次的市场开放。

  特斯拉这次真的在中国设厂了,特斯拉国产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影响?特斯拉车价是否会更便宜?对于国产电动车企业是机遇还是挑战?

  特斯拉为什么会来中国建厂?

  首先,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公布了扩大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其中就提到“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随后,国家发改委对放开汽车业外资股比给出时间表——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其次,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也使马斯克很早就盯上了这片蓝海。据媒体统计,2017年特斯拉总营收为117.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营收62.2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20.3亿美元,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市场的潜力之大足以令所有商人动心。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面临“平民神车”Model 3的产能压力,根据北美媒体报道,截止到今年的第二季度,Model 3已经累计交付了2.8万辆新车,还有约42万辆的订单未能交付。中国建厂后,年产50万辆的超级工厂有望为特斯拉解决产能上的瓶颈问题。

  “平民神车”Model 3 是否能更快地提车?

  随着特斯拉落户上海,现在呼声最高的车型就是Model 3。Model 3是特斯拉旗下价格最低的车型,它继承了Roadster、Model S及Model X的设计风格,标准版续航达到354公里,另外Model 3在电池电机上的专业技术也不得不令人佩服,在单次充电情况下它最多可行驶606英里(约合975公里),这大约相当于广州到武汉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跑48万公里下来,特斯拉的电池衰减不到5%!也就是说,每年2万公里,80年才能报废一辆特斯拉。这样一款“平民神车”在美国的售价也不过20多万人民币,很多国内消费者也曾幻想过,如果哪天Model 3进入中国市场,买一台也是相当不错的。

  马斯克本想让Model 3来承担更多走量的任务,但由于产能不足,如果现在购买Model 3的话,想提车至少要等到两年以后。

  那特斯拉国产后能不能尽早提车呢?在上海建厂后国产Model 3实现更高产能似乎显得合情合理,不过不要忽略一点,建工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按照目前行业的速度,一座全新的工厂从动工到投入使用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现在到能提现车至少还有30个月,所以Model 3能更快提车的可能性比较小。

  特斯拉国产后,能便宜多少?

  在纯电动车的众多品牌中,特斯拉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并拥有很多铁杆粉丝。但是让很多“特斯拉粉”望而却步的是它的价格,现在特斯拉的中国售价包含了其他诸多费用,它的计算公式是中国售价=美国售价×汇率+运输与装卸费+关税和其他税+ 增值税。

  那么在中国建厂后,首先就能省下一大笔运费,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另外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健全的汽车供应链体系,而且中国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比美国工人的时薪要低很多,那么特斯拉的供应链成本和人力成本还能下降不少,有媒体预计将来30万左右就能买到特斯拉,这样的诱惑对于“特斯拉粉”来说难以抗拒。

  国产电动车的“寒冬”来了吗?

  不仅物美还价廉,铁了心要来“争宠”的特斯拉对国产电动车企而言无疑是个挑战。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不乏蔚来、小鹏等出色的品牌,但跟特斯拉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当前整个汽车行业都在不断开放,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它们的产品技术、服务理念都很有竞争力,这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明显的“鲶鱼效应”,国产电动车企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

  虽然对中国汽车业是阵痛,但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国内新能源汽车需要借助特斯拉所制造的“鲶鱼效应”来倒逼自身进行转型升级,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健康完善地发展,毕竟“温室养不出雄鹰”,本土企业要自强,就要形成核心竞争力,用实力去争抢市场。

多次尝试在中国建厂未果的特斯拉,这一次真能成功吗?

近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刷遍了全网。据工商信息显示,前不久,特斯拉在上海成立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

在经历多次跳票之后,营业执照的上网让特斯拉的中国建厂之路多了几分可信度,特斯拉距离中国建厂的目标似乎只剩一步之遥。

从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登记信息上可以看出,其在5月10日开始获得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审核批准,注册资本达10000万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是:电动汽车与零部件、、储能设备和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转让;以上同类商品的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批发、及进出口业务,并为此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电动汽车展示及相关产品推广。

仔细分析注册公司的经营范围可以看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并不涵盖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业务,而在中国设立公司和建立工厂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蹊跷的是,众多的媒体和自媒体纷纷在同一时段同时爆出特斯拉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新闻到底有何目的?特斯拉放出在中国注册信息资料是障眼法还是故布疑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特斯拉在放出这一消息时,自身所面临的处境,就能清楚的知道其作出这项选择的背后考虑。

今年以来,特斯拉接连发生旗下电动汽车起火致死事故,最近的一起事故就发生在上周佛罗迪达州,特斯拉的这一次事故,直接带走了2名刚刚高中毕业年轻人的生命。

这次事故距特斯拉MODELX在山景城发生车祸不到两个月,而其在行驶安全方面的负面新闻也是从未停止。

——2018年4月22日,弗罗里达一辆ModelX撞到两堵墙冲进健身房,所幸没有人受伤,司机说是自己当时一直在踩刹车,但特斯拉汽车却在加速。

——2018年3月24日,一辆特斯拉ModelX在美国加州山景城发生交通事故后爆燃,一名华裔司机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3月4日,特斯拉的上海金桥超级充电站,发生特斯拉ModelS充电起火燃烧事故,造成两辆特斯拉ModelS损毁。

——2018年1月22日,在洛杉矶405高速公路,一辆特斯拉ModelS失控撞上一辆停在路边的消防车,所幸无人员伤亡。

——2018年1月12日,一辆自动驾驶的特斯拉Model3在拐弯时失去控制,导致车辆腾空而起,然后跃入溪流中。

——2018年1月,重庆某小区地下车库,一辆特斯拉ModelS在未充电、未被碰撞的情况下发生自燃。

短时间内,事故频发,引起了公众对特斯拉电动汽车安全性的质疑,同时也让其跌宕起伏的金融状况雪上加霜。

根据美股实时行情统计,特斯拉的股价在周三下跌2.67%,目前特斯拉股价已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随着股价不断下跌,特斯拉的市值缩水明显,按周三美股收盘时的价格计算,其市值已下滑到482.5亿美元。

而另一方面,特斯拉在生产制造环节也是麻烦不断,其Model3生产爬坡遭遇的挑战反映了汽车设计、生产流程和自动化水平遭遇的根本性问题,可能对这款汽车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特斯拉的预期和评价,一向看好特斯拉的摩根斯坦利分析师AdamJonas近日也大幅下调特斯拉目标股价,从376美元下调至291美元,下调幅度达23%,创16个月新低。

是障眼法还是故布疑阵?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手中能打的牌确实不多了,马斯克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了中国。

在中国投资建厂直接生产特斯拉一直是马斯克的目标,而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8年我国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的消息,也成为促使马斯克加快推进中国建厂的催化剂。

在特斯拉今年Q1财报会议上,马斯克主动提到“我们很快会宣布中国超级工厂的地址”,另外根据马斯克透露,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确切信息最迟不会晚于今年第四季度。

然而,在中国建厂远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因为按照中国相关政策的规定,我国在分阶段陆续取消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同时,外商依然需要按照要求遵循相关投资管理政策的规定。比如,外资股比放开后,外资在华生产新能源汽车只能通过在现有燃油车合资企业、或申请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或收购其他纯电动汽车企业的方式。这样一来,特斯拉短期内在华独资建厂的计划只能搁浅。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占据特斯拉全球销量的20%。中国建厂迟迟未能成行,拓展中国市场的进程却不能耽搁。由此可见,此番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设立,可能是特斯拉为在华建厂前的营销和研发先期布局。

能否在华建厂取决于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自特朗普对华掀起贸易战以来,美方敲诈式的图谋并未得逞,在特朗普的特派经贸谈判使团在中国碰壁之后,双方之间对等的谈判才刚刚开始。

与美国全面收缩搞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中国正在积极自主的扩大开放的步伐。自海南博鳌论坛之后,汽车行业被当做是中国开放试点的前沿,特别是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和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这两步举措对于国外汽车巨头来说,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

但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对于愿意真诚合作的国家,中国愿意开放市场,如果美国继续搞贸易战对抗,中国广阔的汽车市场可能就没有美国车企染指的机会,只会便宜了同为汽车强国的德国和日本。

未来,特斯拉能否在中国投资建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的诚意。好消息是,在制裁“中兴”这件事上,特朗普已经表达了愿意妥善解决的态度。随着中方代表团到访美国,更深入细致的交涉才刚刚开始,中美贸易争端正在着向好的局面发展。

由此可见,只有中美双方能就贸易政策达成相互接受的妥协,特斯拉在华建厂之路才能最终尘埃落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斯拉独资建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