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平板拖挂牵引车当废铁处理大概多少钱一吨?

北美重型卡车市场生态研究撰 写:阿 羊A、北美市场概述1、中、美卡车产品分类比较 美国卡车根据总重按英镑分为 8 个等级,1-5 级属于轻型卡车。1-2 为美国典型的皮 卡车,用户主要为私人,采用汽油发动机,后单胎,焊接车架;3 以商用为主,属于皮卡上延的长 头轻型卡车,铆接车架,柴油机为主,且随 GVW 加大柴油机装车比例提高。4-7 级属中型卡车,采 用柴油发动机。8 级属重型卡车。 2、北美重卡市场特点分析 美国高速公路早已形成网络,总里程约 7 万公里,多数为双向 6 车道的州际高速公 路。同时,北美是世界上最早进入经济一体化的地区,跨国运输早已普及。美加两个大国和墨西哥 联成一片,纵横数千公里,形成一个巨大的公路运输网络。据统计,美国和加拿大每天公路货运量 价值 10 亿美元。加拿大每年通过公路向美国运送货物价值为全部出口额的 60%~70%。 美国司机与北美地区以外的司机不一样,他们都不喜欢前端扁平、驾驶室位于发动机 上方的货车,而更倾向于发动机前置的传统式重型货车。因而,&长鼻子&重型货车称雄美国公路, 引领着重型货车时代的潮流。美国货运以公路为主,年运量 70 亿~80 亿吨,年营运里程近 300 亿 公里,耗油约 2000 亿升。 北美市场与众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1)卡车重型化趋势明显。15 吨以上重卡由上个世纪 60 年代占卡车总量的 22%,发 展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 61%。美国长头重型货车搭载的发动机功率均在 294kW·h(400ps)以上,最 高达 441kW·h(600ps)之多。重型货车生产厂商的发动机多来自于美国发动机制造商卡特彼勒、底 特律柴油、康明斯、迈克货车公司、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五大厂家。美国重型货车的变速器多采用 全自动或半自动换档,ABS 抱死控制系统成为公路重型货车的标准配置,有的车型则安装 EBS 电子 制动控制系统。 (2)重卡专用化趋势也很明显。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绝大部分是采用“甩挂”方 式。有重型牵引车、专用集装箱运输车、箱式专用车和罐式专用车,专用车比例约为 70%以上。美 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货运车辆几乎全是厢式半挂长头重型货车。长驾驶室的结构与半挂车加在一 起,总长度达 22m 之多。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相距近 4000km,厢式半挂长头重型货车 48h 左右即可 到达对面城市。 (3)长头驾驶室结构驾驶室前方有 1.5m 以上的长机罩,形成有效的冲撞缓冲区。驾 驶座后方有独立密封的卧铺间。相对而言,亚洲产的重型货车是在轻型货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 技术是借鉴欧洲自行发展的。所以从发动机、驱动系统、车身、后桥、驾驶室及其操作系统方面都 相对于美系重型货车薄弱。 B、北美主流厂家分析美国的重型货车市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著名的货车制造商所主宰:戴姆勒-克莱斯勒 集团的合资子公司美国福莱纳公司以及旗下的西星货车公司和斯特林公司;美国航星国际公司(北 极星);美国佩卡集团的旗舰公司、彼德比尔特公司和肯沃思公司;沃尔沃环球汽车集团的沃尔沃 货车北美公司。现在,北美货车销售中占老大地位的是福莱纳公司,占第二位的是佩卡集团,第三 位是航星国际公司,第四位是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他们的主要产品是 8 级重型货车以及 6、7 级 中型货车,其主力重型车都是传统型的长头货车。 1、戴姆勒-克莱斯勒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重卡公司包括北美的福莱纳、西星货车公司和斯特林公司,欧洲的奔驰重卡、亚洲的三菱扶桑。 1.1 FRAIHTLINER 公司 福莱纳集团创建于 1929 年,总部设在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它是北美货车、特种车辆和专用底盘的领先制造者,在美国重型货车市场占有 32%的份额。 1981 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为了扩大北美的货车生产和销售市场,正逢福莱纳公 司在货车业务上遭遇波折之时,收购了福莱纳公司。1998 年,由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 克莱斯勒公司的重组,福莱纳家族成为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合资子公司。 从 1992 年开始,福莱纳公司就已经占据了北美 8 级重型货车市场的老大地位;接下 来,它又进入专用底盘市场,在南卡罗来纳州成立了客户底盘公司;1995 年福莱纳公司收购了它 的第一个非传统的以制造消防车、救护车为主的美国兰番斯公司;1997 年福特公司为了下世纪核 心业务目标,将自己的重型货车分部卖给福莱纳公司; 1998 福莱纳又收购了托马斯比尔特客车公司;2000 年兼并西星货车公司。福莱纳集团 拥有几大世界知名货车品牌,尤其以传统型长头重型货车为代表车型。包括福莱纳(重型和中型货 车、军车);美国兰番斯(消防车和救护设备);托马斯比尔特(校车、客车);西星(重型长途 运输专用货车和军用车);斯特林(特种专用车和军车);尤尼莫克(商用车)以及底盘、二手货 车和零部件、运输管理软件产品等。 福莱纳集团注册商标为福莱纳、斯特林、西星、兰番斯和托马斯比尔特。福莱纳集团 始终保持每一品牌的独特性,系统地应用公司提出的最佳协同合作原则。除了制造货车外,戴姆勒 -克莱斯勒公司货车财政服务部门还为福莱纳集团的客户提供灵活的财政和保险服务。公司经销网 包括 40 多个二手货车销售中心。2002 年的货车产量为 11.1 万台,北美雇员超过 1.4 万人。 1.2 STERLING 公司 斯特林公司创建于 1998 年,是福莱纳集团的一个新成员,总部设在美国的俄亥俄州。1997 年,福特公司的重型货车分部出售给福莱纳集团,由福莱纳重新命名 为斯特林公司,延用原福特装配生产货车。目前斯特林公司自己有独立的产品系列和独立的销售网 络。在北美洲有 230 家销售商,在澳洲有 20 家。2000 年福莱纳集团收购西星公司后,斯特林公司 使用西星和斯特林双品牌进行生产和销售,同时承担西星公司部分产品销售业务。斯特林公司员工 人数从 1997 年末的大约 1000 人增加到 1999 年初的 1700 人,货车的日产量从 1992 年的 20 辆增加 到 1999 年的 120 辆。 斯特林公司货车产品涵盖 5-8 级传统型长头货车和半挂牵引车。斯特林公司选择专用 货车作为它的主攻市场,产品有混凝土搅拌车、泵车、自卸车、路障车、重牵引车、昼用牵引车 (驾驶室不设卧铺)、液罐车、冷藏车、厢式车、垃圾车、救火车、营救车、扫雪机。所有斯特林 传统型货车(发动机护罩在驾驶室前部)均在安大略的圣托马斯的斯特林货车制造厂生产。斯特林 货车目前已销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1.3 加拿大西星货车公司 西星货车的是加拿大的货车制造商,最早由怀特汽车公司创建于 1967 年。创建之初称怀特西星,1981 年改名为西星货车公司,仍旧归属于加拿大。1991 年 被澳大利亚的 Terrence E. Peabody 控股集团收购。2000 年 7 月,福莱纳集团兼并了西星货车公 司,并对西星货车公司和斯特林货车分部进行整合,以发挥它们生产与销售网络的各自优势。西星 公司的猎户星座客车分部与福莱纳集团的托马斯比尔特客车公司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商用客车、校车 和公共客车的生产体系。西星公司的雇员约为 3600 人,它的 200 多家销售网络遍布北美。 西星公司以制造长途运输半挂牵引车、重型专用车和特种用途货车来满足市场的个性 化需求。提供的产品包括星座 8 系列级长头重型货车、太阳系列 7 级长头中型货车、军用车辆以及 加拿大军备三轴重型货车。 西星和斯特林货车有&北美最强壮的货车&之称。西星货车反映的是卓越的质量、精湛 的工艺和对细节的重视。独特的生产工艺要求货车的每一部件都要经过手工检查。自 20 世纪 90 年 代以来,北美特别重视科技型车的标准化建设,一旦战争需要,他们马上可以把民用货车改成军用 运输车。西星公司在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因而成为加拿大政府军车的长期供应商。 2、PACCAR 公司佩卡集团于 1905 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州贝尔维尤。每年全球销售金额约 70 多亿美元,员工超过 2 万人,全年总产量约 10 万辆。公司除了在美国之外,还在加拿 大、墨西哥、澳大利亚、英国、荷兰设有生产厂。 1958 年收购了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公司;1980 兼并了英国福登;1996 年兼并荷兰达 夫;1998 年兼并英国雷兰载重车有限公司。因此保住了全球重型货车生产量第三的位置。 佩卡集团 7、8 级货车品牌有肯沃思、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达夫、雷兰、福 登等。肯沃思和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在美国重型货车市场上分别占有 11%和 10%的份额。另 外,佩卡集团在华盛顿的贝尔维尤公司生产工业绞盘。佩卡公司依托肯沃思、 PETERBILT(皮特比 尔特)和达夫品牌向全世界推出 8 级重型货车,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和肯沃思在北美投放 7 级中型货车。另外,达夫在荷兰和比利时生产 5-7 级货车,在欧洲、中东和非洲销售。由福登载重 汽车公司生产的 4-7 级载重汽车在欧洲销售。 a\美国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公司PETERBILT(皮特比尔特)是佩卡集团的子公司。1939 年创立,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州,在美国重型货车市场上占有 10%左右的份额。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和肯沃思是佩卡集团下的两个旗舰品牌。 PETERBILT(皮特比尔特)公司的 6-8 级载重货车全线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由遍布北美 的 200 多家销售商组成独立的销售网络。2003 年,该公司获得美国社会调查公司 J.D.Power and Associates 重型货车顾客满意四项调查的三项第一。也曾赢得 1999 年和 2001 年传统型长头中型 货车的最高排名。该公司率先在货车上应用铝金属以减轻驾驶室和底盘重量。在售后服务市场,公 司仔细经营它的公众形象,培养货车司机的情感忠诚,从而取得很高的利润。这种服务还包括 24h 公路救援,和为大型车队制定的定期保养计划。 b\美国肯沃思公司肯沃思载重车公司是佩卡集团的子公司中,始建于 1923 年,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的 Kirkland。肯沃思是美国高档的货车及底盘品牌,有&货车中的凯迪拉克&之 称,在美国重型货车市场上占有 11%的份额。国际知名石油设备生产厂商哈里博顿、西方以及著名 油田设备生产厂生产的压裂车、水泥车、混砂车等大量采用肯沃思底盘。 肯沃思公司与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 290 多名经销商组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肯沃思公 司救助中心 24 小时提供服务,全年不休。肯沃思货车的设计行程至少要达到 150 万 km,这在美国 通常是 2-3 年的累计里程。在过去的 4 年间,肯沃思公司每年都推出一款高技术含量的概念车。 3、美国航星国际公司 航星国际公司建立于 1993 年,也称&北极星&。其主要经营公司的旗舰子公司是创建于 1914 年的国际货车及发动机公司,简称&万国&。它在北美重型货车市场 份额中占到约 20%。航星国际公司是美国少有的独立货车集团。据悉,瑞典沃尔沃集团正在对航星 国际公司实施兼并计划。 美国国际货车及发动机公司主要产品是 5-8 级中、重型货车、特种专用车辆和中型柴 油机。IC 公司作为它的一个直属公司生产公共客车和校车。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海外 市场具有广泛的销售网络。长头车型雄鹰 9900ix 是航星国际的经典力作,配有 415kW·h 发动机, 搭载卡特彼勒 C15、C16 柴油机或 294-441kW·h 康明斯发动机。铝合金驾驶室并装有不锈钢前格 栅,双防尘空气滤清器,双抛光铝合金油箱,极限宽度的前保险杠,ABS 防抱死系统。 航星国际公司的各款车辆、备件及售后服务通过上千家销售商组成的庞大网络,在美 国、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全面推广。此外,在世界 90 个国家发展了 60 多家销售商。航星金融集 团通过它的直属公司,为客户和分销商提供金融服务。另外,也向福特公司注入风险投资以拓展商 用车销售和柴油机部件服务。 4、瑞典沃尔沃环球货车集团(北美部分)沃尔沃全球卡车集团包括沃尔沃卡车公司、马克卡车和雷诺卡车公司,3 家公司各自对其市场和客户服务负责。经营范围主要由八个商业 领域组成,分别是:沃尔沃卡车,雷诺(Renault)卡车,马克(Mack)卡车,沃尔沃客车,沃尔沃建 筑设备,沃尔沃遍达公司,沃尔沃航空航天公司以及金融服务等。a、瑞典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 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是瑞典沃尔沃环球货车集团属下的沃尔沃货车公司的直属分部。1981 年收购由美国通用汽车拥有的怀特-通用重型货车公司,并于 1997 年将公司名称改为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该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重型商用货车(带寝室和不 带寝室驾驶室)、半挂牵引车、自卸车、机场油罐车、垃圾车和工程专用车。产品均注册以沃尔沃 商标。 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是世界上重型货车品牌系列最全(平头、长头、半长头重型货车)的 制造商。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的成功在于它成功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区域和国家的货车需求。 b、美国马克货车公司 美国马克货车有限公司成立于 1900 年。1980 年到 1989 年间,法国雷诺货车公司就与马克公司展开广泛合作;1990 年雷诺货车公司正式收购美国马克货车公 司,成为雷诺公司的全资货车分部;2000 年,沃尔沃集团拆资近 16 亿美元购进雷诺 V.I 货车部门 连同其子公司马克公司。 从 1990 年开始,马克公司成为北美最大的 8 级重型货车、发动机和主要零部件制造商 之一。马克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员工数量 4314 人,通过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 860 多个销售商和服务 中心向大约 65 个国家提供销售与服务。2002 年,马克公司的 8 级重型货车销售 19587 辆,在重型 货车市场占有 13.4%的份额。2001 年马克 8 级重型货车销售近 20351 辆,占重型货车市场的 14.6% 份额。 2002 年开始,沃尔沃集团对旗下的沃尔沃货车、雷诺货车和迈克货车三个品牌进行整 合、产品升级。投资约 1.32 亿美元开发 16L 新型发动机,排放满足欧Ⅳ标准。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最大爬坡度 国家 标准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 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20/1/565322.shtml 的作者无关, 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 面。)-------------------------------------------------------------------------------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网上谈兵我要发帖 『网上谈兵』[史海钩沉]东风旧事(贴图)访问数:8921 回复数:79 楼主作者:铁血当年 发表日期: 20:57:06 1: 10.1 前准备进京办事,CD 论坛里的斑竹希望我写写回忆录,就是 20 年前那 些旧事儿,想想我老人家年龄似乎还没到那个份上,好象也不够资格。不过也勾起 了许多回忆,从前的工作日记什么的,早已经不知去向,一向懒散的我也没留心去 记那些往事,在当时,也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牢记的,就是一般的工作嘛,想到哪写 到哪儿了。 86 年夏天,当我站在那个庞然大物面前,只感觉到它的神秘和伟岸,也知道 这将是我面临的工作和将陪伴我渡过些未来的日子。“DF-11”这个名字也注定在 我生命里留下浓重的一笔。 在我还只有 10 岁的时候(76 年)的一个冬天的深夜,那个被叫做 MAZ543 的大家伙从我家门前隆隆驶过,尽管当时的灯火管制,而且被要求不许开窗帘和不 许观看,我还是掀开了窗帘偷偷望了望--------啥也没看清楚,啥也没看懂。于是我 的童年生活继续天真的想着有朝一日把手里的泥巴坦克变成真的! 在 80 年代,我们的工业水平还很低,航天系统算是尖端行业了,不过设备相 对现在来讲还是相当原始,技术手段也很单一,设计人员要整天趴在绘图板上画 图,相信那个滋味现在的年轻人是少有体会了。记得当时厂里有些设备挂着“部 管”字样,据说那些设备是全国仅有的几台或者一台,使用时要经过航天部下达命 令。 在那个年代,工人师傅是很牛的,他们大多是从原始的师傅传徒弟带出来 的,技术水平也令人咋舌,大多是全能型,理论水平也不低,记得有位老电工很谦 虚的把他的一篇自动控制的论文给我看,让我指点。我一看标题“关于三闭环自动 控制,,,,,,”我是当时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大专毕业,我毕业的时候也只 学到双闭环,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当时的状况就是这样的。钳工师傅 有个周景春,老家伙整天乐呵呵的,乐观无比。老人都叫他周扒皮,他的徒弟叫唐 忠心,是个应该被历史记住的人,后来因为 DF-11 号得了二等功还是一等功记不 得了。确实是个功臣,也对得起他的名字。还有个师傅级的人物叫王玉书,和唐一 样也获得了一等功还是二等功记不得了,对机械很精通,电气也了如指掌。记得当 时因为型号试制的时候他的手指被 DF-11 底盘压成粉碎,没几天从上海缝合回来 一天也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开始工作,那天我看见他穿着工作服在系统上忙活的时 候,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脊梁”,这是真正的脊梁。 搞电的我最熟悉的就是当时的崔师傅,他的名字很夸张---崔万金。到现在我 见了他都要喊声师傅,按现在的青年人标准看,他是 100%的偶像级帅哥,191 的 身高,西洋人的身材和相貌,可惜我没有他的照片,否则让大家看看眼界了。年轻 时是篮球运动员,后来是冠军队的教练,到了 38 岁仍然身手不凡。他曾经和同事 打赌,他指着手里才买的一条烟说,他做个动作,谁做得下来这条烟就归谁。然后 他双脚并拢,突然弯身下去,双腿笔直,而鼻子挨到了皮鞋的上表面。。。。。。 有一次,我发现他坐在办公桌面前,手里忙活着工作,肚子和桌子之间顶了 把大号起子,而他额头满是汗水。我不解,旁边人告诉我:“你师傅胃溃疡,疼的 时候就这样顶着好受点,,,,,” 帅气的崔师傅手很灵巧,还打得一手漂亮的乒乓球,曾经是厂里的冠军,我 见过他可以拉出从右到左的狐线还带下旋的球。因为年轻时打得一手好篮球,也放 弃了去青岛军校工作的机会,我不知道青岛有个什么军校。 我们是总装厂,所有系统最后要集中到我们这里进行总装调试和实验。我们 也兼做系统底盘和部分上装及控制部分。型号的总师是个瘦高的老中专生,电气部 分总师也是个老中专生。他们的名字我就不说了。是 2 位高尚的前辈,我曾经有幸 去过 2 位前辈的家,客厅里的桌子椅子使用了 20 几年,由于常年使用,被擦拭的 油光锃亮,包括那种只有在农村才看到的曲编成的椅子,竟然是没有上过油漆的! 现在状况应该好多了吧。记得平时季总还要在屋前那片地上种些简单的蔬菜什么 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家都是这样的,总可以节约些菜钱罢。惭愧,我当时心里还是 闪过一丝悲哀,搞导弹的,真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九院忙活了 10 年终于出了第一台样车,也只能算样车了罢,在北京汇报表演 后,等待当时的总书记赵紫阳的接见。当时赵在访问东欧五国,知道消息后命令系 统留在北京等他,当时是唐总带队。然后运回来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确实只 是台“样车”。徒有威猛的身躯,很多功能性动作还不能顺利完成,但它是个里程 碑,从此改写了我军没有战术导弹机动发射装置的窘况。也填补了诸多导弹运载和 发射以及重型越野车的空白,这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86 年下半年,2 台崭新的 DF-11 底盘接近完工,二炮的领导也频繁访问,一 次二炮的一位师长,带着他的警卫在中午时间被允许进入试制车间,而他的卫兵却 对着系统狂拍照片。下午,一队队警车在试制车间门口,那位师长和卫兵被带上警 车。原因是违反保密条例,同时允许他进入的他那位副处长同学再也没有被看到 了。保密条例面前是不讲情面的,这系统在当时是密别极高的机密。我猜想当时有 二炮支持的泰安也在做和我们同样的系统,而我们的 DF-11 的新运载系统被看做 是泊来品,泰安的才是国货。支持国货嘛,这是我的理解。 在新系统设计之初,是可以发射 DF-11 和 M-9 的,至于后来一院的 M-9 仍是 用原来的系统或许是部里的安排,理由就不用去想了。 作为才进厂不久的新人,开始参加型号工作的时候我只是在旁边做些辅助工 作,后来联合调试的时候,我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不少问题,也得到了电器总设计 杜总的赏识,跟着崔师傅也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工作之初的那股牛劲在 这些老前辈面前也渐渐收敛。 在联合调试的时候我参加了调试小组,由于联合调试需要在几个配套厂来回 工作,连我中午回家也有专车和警卫跟随,邻居笑着对我爸爸说:你儿子正处级 了。 累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下午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1#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0:58:00 86 年 9 月,天气还比较炎热,2 套准备实验的系统开始最后调试,结果 2 号车 出现电源反向,正极变负极,负极变正极,所有设计和装配调试人员晚上加班想找 出故障的原因,但是快一周了,大家仍然愁眉不展。打开电源指示灯,信号都显示 正常,但仪表和控制部分显示极性反向,这导致很多信号部分不能正常工作。和总 后签定的实验期限越来越近,当时负责控制部分的严工也不分白天黑夜的在试制车 间。有天晚上大概 2 点过,我提议我一个人单独去试试,当然只是我一个人,其他 人都是前辈,我也不好意思叫人家来帮忙。我拎着老式的万用标就进了车间。车间 里系统上的人已经休息了,都在旁边工位上闲聊。我一个人先躺在系统底下的泡沫 板上,静想了一会,按传统方式大家都试过了,显然不行,白天我就一直寻思着, 电源肯定是没问题,线路检测也正常,我记得参加看过一本书里讲过关于弱边界和 低负载接地的现象,这样会导致电源回路里的内阻和线路电阻有同样数量级并导致 回路电压降分配失常。白天我曾经说过几句,只是当时在场的老工程师多, 我的 话显然不够分量。思路定了,我翻身起来,一个人拿着万用表和 2 段 15 米的长导 线,开始检查个线束和传感器及用电器,我象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最后在前照明系 统终于找到了那根缺德的屏蔽线。。。。。。 我一路狂喜冲出车间,在一个箭步穿出车间小门的时候,差点把进来看望加 班人员的张指挥长踹倒,我赶紧倒了歉一路飞奔到电器室。离老远大家都听到我的 叫喊,都跑到门口。确实太兴奋了,我一进屋就捞过一张图板上的草图,在背面刷 刷刷,勾了个电池内阻原理图,开始讲解这个该死的问题的原理。 那一年,我的工资津贴进山费什么的加起来 127 块,加班费是 2,94 元加一 顿免费的夜餐,那夜餐的味道真不错。我不善喝酒,看着他们喝酒我很羡慕。晚上 偶尔管材料的王金太还会用他自制的铜萧吹上一段,若大车间静静的听他吹一会很 是享受。我小时候听王的故事长大的。他从前是领导,后来下来管材料,性格很豁 达,讲故事一流,他给很多型号的主力人员的名字编了典故,我现在还记得;月饼 夹馅----唐忠心(糖在中心包着),唐是型号一等功功臣。癞蛤蟆下崽----严湖生 (沿着湖边生),,,,,,有时候他会正色的讲唐偷人被抓的窘事,说唐因为偷 人被人家老公撞见,然后蒙着被子在炕上不敢动,所以脸被烤红,一直是红着个 脸。其实都是编来搞笑的,当你信因为真的时候你就真的上当了。 才到试制车间的时候一个中年略显木讷的划线师傅被人叫做“猪洗澡”。我 一直很纳闷,DF-11 的很多关键试制平台划线都是他完成的,有次我去查图纸上的 一个零件接触到了底盘大梁的部分工艺,才发现他的签名----朱希早。他是我父辈 的同事,武汉市人,年轻的时候就到了三线,一辈子没离开航天事业。 调试接近尾声了,出了件意外的事情,当时试制车间主任,林春录做了个令 我不快的决定,在分配奖金的时候给了我一个最低档次的,按当时的规定和考核标 准,我应该拿到比最高的第一名还要高一倍的奖励。谁知道林觉得我一个年轻人不 可能拿到比老老前辈还高的奖金,这样会让老前辈们有情绪。我才到试制车间不到 一年,当时的我血气方刚,于是将手里的工作停下来。调试进度的要求还剩几天时 间,而控制部分仍然没有开始,我知道,除了电器总设计,没人敢接手这个烂瘫 子,当时最熟悉的只有我,是我带领 4 个人主持的工作。那时候小,不懂事,觉得 自己不分白天黑夜的加班,解决了很多重要问题,竟然不被承认。后来总工来了, 厂长来了,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要林给我当众赔礼道歉并修改自己那个错误的决 定,否则请抓我去坐牢或者随便怎么处理我。 诶, 这个臭脾气也直接害了我,这是后话。 第三天,在主任办公室,林主任在包括王厂长在内的很多领导面前,向我道 歉,并决定在次月补发我当月应得奖金。到底还是年轻,不知道体谅领导也不知道 给人留情面。不过当时我表态:奖金就不要了,感谢领导的关注并帮我主持了公 道。这件事情也让我在厂里出了名:倔强,耍态度,脾气暴躁。私下里,同事们都 说我牛,竟然不怕得罪领导。在 90 年代初,王主持全面工作后,也把别人弄不了 的工作都交给我,他相信我都能解决,幸不辱使命。春节的时候他会把我叫到家里 喝酒,当然每次我都会喝得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几年后很多本不该我负责的工作, 下面也会把我从设计所叫去帮忙解决,为这个所长还觉得下面有越权之嫌。只是我 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每次都忍不住偷跑下去,当然问题都一一解决,在这其中,我 发现这些工人很有水平,尽管他们也许讲不出术语或者原理,但他们每次都能启发 我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在当初工人普遍看不起技术员的观点里算是个成绩。在 当时,我们大部分的技术人员水平还是比较欠缺,常常被工人讽刺为只会看图纸不 会编工艺。事实上,在那个年代里,大多数时间,不去虚心的请教那些工人还真就 编不出合理的工艺过程。从前的工人,都是师傅带徒弟这样一辈一辈带出来的,那 些高工匠也确实是那个年代 TG 的宝贝。 焊接工人陈虎,是当时唯一能焊接起竖臂可以达到免检的焊工,为了打架还 被厂里通报批评,但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炉子回火,长达 10 几米的起竖臂焊接要求也是相当之高,非他不可。 车钳洗刨当时都有在全过技术能手大赛拿到前三名的角色,设备比起现在是 相当落后,但在当时国内也很少有企业有那么好的设备。 现在你们搞技术,使用电脑,各种先进的仪器仪表,交通有专车,通信有手 机。80 年代,我们是趴图版,比手活,比起你们现在用 CAD 真是幸福了多少倍 啊!我们往来做通勤车,打电话要在办公室才可以接到内线电话。电脑也只有厂办 机要室等几个部门才有,而且只能用于打打文件什么的,连 286 也没有。参加综合 实验站后,实验站为我专门买了块数字万用表,那成了令人羡慕的宝贝。每人发了 双翻毛皮鞋,估计现在请你穿你 会觉得侮辱你,还发了军大衣和军用棉衣棉裤。 劳保手套什么的也是要限量供应的。 在综合实验站,除了工姿,每天有 9 块钱的补助,这在当初都令人羡慕不 已,好象进了实验站就发大财了。而更重要的,是那象征着荣誉。 86 年的冬天特别的冷,那年我 21 岁。
晚2#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00:00 3: 86 年 10 月中旬,寒风凛冽,实验站 20 几人,带着几千号人的希望和嘱托, 浩浩荡荡出发了。 先到了当时的孝感,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就住在那条通往武汉的公路旁,名字 叫信息宾馆。晚上就在去武汉的高速公路上开始发动机磨合。顺便检验各部分基本 性能。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驾驶室内装了部冷气机,但没有暖气,在冬天,尤其 是在晚上,每几天,手脚出现冻疮。睡觉前要把手脚用开水泡一阵。当然屋子里也 没有暖气。在屋子的外面有个水塘,记得那里有个牌子写着大概是血细虫病区严禁 下水的意思,本来还想钓鱼的几个就此做罢。 两天后总实验站的人也来了,为了协助我们这次实验,总后派来了当时最强 的阵容,实验室邹建锋主任,孔主任,技术元周金宝,朴惠,生活司机老张。邹曾 经是八一摩托队的队员,后来还教我摩托车超级转弯技术,只是他在练习汽车超级 转弯的时候把我吓了个半死。 我们当时的站长叫曹玉阜,军人出身,有文凭,个子不高,很精悍,一直保 持军人的作风,花白的头发,说话短促而有力,凝视前方的时候令人不敢亲近,不 怒自威。用从前的话说;是个忠实的老革命,生气的时候要骂娘的。 整个实验站上上下下,我算个小萝卜头,但是也唯一负责电器系统的。一开 始,和这些老家伙们在一起来我觉得特别扭,因为年龄的差距,和他们老是有距离 感,对他们我一直很敬畏。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磨合期顺利完成,也解决了一些传感器问题,当时 我们采购的传感器水平也算是比较落后了。但那时候咱就这个水平,冒着犯错误的 风险,我现场改制了些传感器,否则很多数据无法获得,年轻,胆子也特别大,换 年纪大点的人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幸好站长支持我。 休整一下之后,我们向某军用机场转场进发。我们要在哪里完成综合实验前的 全部性能测试任务。因为当时的保密条例,我们的磨合和行动都是晚上进行,白天 休息。其实白天是睡不着的,因为要检查和保养系统,睡眠时间不够,还好当时大 家都挺得住。 记得到了某地,为了测得各轮负荷竟然找不到可以测试的专用设备,只好凌 晨在一水泥场进出货物的地秤上分别测试并记录。难为那位值班的师傅,当他看到 这个大家伙也吓了一跳。 11 月初的一个凌晨,我们开进了远处还看得到积雪的某军用机场转场。
晚 3#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01:00 4: X 山机场是个军用转场,磨合时间过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与总后的实 验人员完成综合实验前的基本性能测试。 由于机场离最近的县城有 10 几公里路,我们每天要往返机场和县城。吃住是 在县城里。每天早上要忍住寒冷,那时候条件不好,除了被子没有取暖设备,早上 起床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出来不到 2 个月我的手脚已经冻伤,痒的时候我会用小 起子去刺它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早餐一般是油条和稀饭,糊辣汤,那时候我不吃辣椒,也觉得那糊辣汤看起 来象猪食而从没碰过那东西,中午就好多了,有肉有菜,当然和现在还是没法比, 那时候的中餐很多肉和青菜,算是在当时比较奢侈了。在那个小县城里,我们的来 到令人们老是以惊奇的目光看着我们,估计他们心里不知道怎么在骂:这群爆发 户,竟然天天吃肉!那个我们定点吃饭的地方是个不大的馆子,地上甚至是没有水 泥的黑油油土地。也是当时那里最好的餐馆,也算是接到了一单大业务,我们 20 几个人在那里整整吃了一个多月,连卖猪肉的都知道,城里来了群天天吃肉的有钱 人! 实验过程是枯燥的,每天,当系统隆隆的飞奔在机场跑道上,那阵势和飞机 起飞的声音差不多,甚是壮观。在那里我也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飞机,那是一架军 绿色老式的双引擎螺旋桨飞机,当我向它走去,卫兵问我干什么,我说第一次看到 飞机,我一定要摸摸它,那卫兵和总后的人都笑了。 因为是新型号首次实验,系统出现了很多故障和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实 验。下大雪的时候,加油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我们准备的实验用油都是 0 号 柴油,而在零下几度的时候,加油会令加油口不断结蜡,最终导致堵塞。没有加热 装置我们就用汽油喷灯,一边加油一边对准接口处火焰加热。其实这很危险,也不 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一但油里面混有棉纱或者纤维,亦或是手套上的纤维挂在喷口 处和加油口,2 个油箱很容易燃烧和爆炸。但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碰上下雪的 天气,还要几个人脱下军大衣,顶在头上,挡住飘雪,然后有人手摇加油泵,有人 手持汽油喷灯加热接口,要是发生意外,我今天就没机会坐在这里给大家白话这些 故事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后怕的,到了总后实验基地后,总后无偿为我们提供了 想清水一样的-10 号柴油,才令我们这些要冒生死危险的举动终止下来。其实这行 为违规又危险,但是当时就这么个条件。 按计划这次实验好象是给了 3 个亿的经费,包括所有的实验仪器和运输工 具,生活工具等,而实际上缩小了差不多几个数量级,因为当时型号没有成功,所 以费用基地是要精打细算的。实验车辆连最基本的保温功能都不具备,在那里面对 人体来说简直就是极限实验。四位驾驶员是当时国内唯一具备开动系统的资格和能 力的,也是实验站的宝贝,韩萍,当时最牛的驾驶员,他可以操作超宽超长超高的 系统通过左右只有不到 10 厘米的通道。平时衣着整洁,头发一丝不乱,沉稳老 到。有胆囊炎常常看着我们吃肉羡慕不已,曾经驾驶原版 MAZ543。迟海疆,帅气 喜欢喝茶,每到一地必去茶庄,常常都是我做他跟班,看着他对那些黑乎乎的枯草 叶子那么痴迷很令我不解。夏天的时候教我按摩翻皮痛得我哇哇大叫,后背的皮肤 被他折磨的通红,不过确实很舒服。娄兴洲,忠厚老实,工作一丝不苟,常常给我 讲司机们出门的故事。曲定昆,司机里年龄最大的,也是最有激情的家伙,和他一 起工作你想不笑都不行,开车很疯狂。这四人 2 套系统不分昼夜轮番工作了 2 年, 也从没埋怨过任何事情,当时他们的年龄和我现在差不多,真难为他们了。和当时 一样,现在他们在我心里的形象依然高大。 有次我们的生活车出去办事因故障不能即使返回,我们 19 个人挤在一辆 80 年代的丰田面包车里,开了 10 几公里山路去县城吃饭,有想象力的朋友可以想象 一下,我们是怎么到的县城。 因为当时的变扭器故障,我们中断了实验,等待千里之外的厂里送新的变扭 器继续实验。那年的雪特别大,晚上通常那些军人和实验站的人要喝酒,而对我来 说,在酒量面前我一直很惭愧。那天我喝醉了,跑到外面雪地里趴着吐,不知道什 么时候他们把我拖回去。第二天我发现自己全身赤裸的躺在被窝里,加了 2 床被 子。老娄告诉我,头天晚上大家把我拖死猪一样拖回来,烧了开水,然后把我洗吧 洗吧弄床上,怕我冷就多盖了 2 床被子。那以后我看到酒就心虚。 那个小县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次打架。 在马上进县城的路口,是很多三轮和单缸柴油机的那种载人拖拉机,现在已 经看不到了,常常是农村和县城载人的工具。和现在的摩的一样,一大群在那里招 揽业务。因为总后的车子和他们发生擦挂,其实是那里的人欺负外地人,当时总后 的邹主任,小周,朴惠,老张他们下车和他们评理,结果被一大群人围住,我下车 后看见一个人,手拿橘子一边吃一边在人群外游走,时不时的偷偷对被围在当中的 邹主任他们身上踢上一脚。小时候我踢了很多年的足球,身体很灵活,也在武术队 呆过,看到我们的人被欺负气不过走上前一把揪住,一个背摔就把他撂 倒,,,,,,这下捅了马蜂窝。所有人把我围住,实验站 20 多人把我推上车, 并将车团团守定。人越聚越多,邹主任他们此时已经开车去县交警队去找警察,剩 下我们走也走不了,被围在当中,估计有 100 多人后,他们开始和站上的人推搡要 求我下车,一大哥摸样的人开始和我们的领导讲条件,声言不放人出来就把车烧 了。 正在我们很焦急的时候来了位说普通话的警察,可是他跟本弹压不住这些当 地人,警察匆匆离去。这些人开始拍打车身,并准备先将轮胎的气放掉,车里当时 装有一套昂贵的实验仪器,真的被这些人烧了后果不堪设想,我知道自己闯祸了。 跟很多故事讲的一样,在那个大哥准备强行打开车门的时候,一位“牛人” 出现了。 是一位瘦小的,黑黑的警察,穿着一身不大合体的警服。他一来到,人群自 然让了条路出来,和我们站长交谈了几句后,他要求我们把车门打开,大家不同 意,说开了门我会被他们揍扁!经典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那位瘦小的警察一转身,并扫了一眼周围的人,刚才还群情激奋的人群 马上把头全低了下去。 他叫过那个被我摔倒的人和那个出头的大哥,告诉他们把人群驱散,并去派 出所听候处理。然后上了车叫我们的司机开车,和我们一起去派出所。当那位大哥 也想上车跟我们一起时,瘦警察大声音呵斥了他几句当地话,后面几句听清楚了, 意思是你还想做车?你给我走着去(派出所)。 结果当然是那 2 个到了派出所被当成闹事的人处理,而我则屁事没有,只告 诉我以后小心这些地痞,我汗一个,其实当时我很怕的,也知道搞砸了。顺便说一 下,到了派出所我们的站长亮了一下证件,估计那所长吓了一大跳,什么证件就不 说了。回到驻地,总后的人也回来了,邹主任立即找到曹站长说:小于你一定不可 以处理他,要不他就翻脸。偷笑一下,之前曹站长还真准备收拾我呢。 邹主任是天津人,人高马大,他老婆好象是当时军区司令员的女儿,也高高 大大的,长得一般,曾经有次被人问到他很帅怎么老婆不漂亮。结果他的回答让我 永世难忘:女人嘛,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关了灯都是 100 分! 实验快结束的时候,曹站长发现蜂窝状块的跑道路面已经被我们的系统弄得 很多地方翘边,如果修复到原状估计是笔不小的费用。那个机场的跑道和现在的飞 机跑道不同,全是由边长一米多的六边形水泥块拼起来的。全重 40E 的 2 个大家 伙整天在上面跑来跑去,想不坏都难啊。幸好当时是冬 4#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02:00 5: 离开 X 山机场,我们一路急赶,到了天亮才松了口气。我们的下个目标是安 徽定远实验场,那时候是个军用综合实验场,现在已经对外公开,是美国 80 年代 为我们设计并建造的军用车辆综合实验场。在那里我们将完成大约 2 年的综合实验 任务,也是最艰苦的一段日子。 在湖北和河南交界的地方,大约 30 几公里的烂路,连简易路基都没有,对实 验系统来说,这路不算什么,但对生活车,指挥车来说就苦不堪言,整整 3 个多小 时才踏上河南的等级公路。路过一个叫美人岗的地方,我们下车吃饭,我寻思着既 然叫美人岗,应该是可以满足下自己的眼睛,谁知道除了白得耀眼的馒头我还真没 看到什么养眼的。 由于系统超宽,白天行驶不方便,我们就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在新乡休息 时,驾驶员迟海疆由于疲劳坐在床上睡着了, 手里的烟点燃了被子,差点成为烈 士。 我们昼伏夜出,终于在第 6 天早上到了合肥,进了城里,司机迷路了,当时 路上行人不多,于是头车驾驶员韩萍决定违个章,将庞然大物开到了一个很大的十 字路口,在交警面前停下车。惊谔不已的交警打量着这个大家伙,敬礼后详细告之 了出城路线,也没加阻拦。 在 86 年底的一个不太冷的下午,经过一周的艰苦跋涉,我们一行车队终于到 了目的地,穿过一片树林,隐约已经看到了远处的实验大楼,睁开疲惫的双眼,大 家下车看了看周围,这里就将是我们度过接近 2 年的地方。 这里离县城有 17 公里,安徽很平,我们的实验场叫狼牙山(当地人语),不 知道是不是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就义的地方。总之,这里算是平原上的丘陵地带,山 都是光秃秃的,零星的一些低矮的小树和灌木,毗邻凤阳。因为是军管区,实验场 周围被铁丝网围住,方圆几百里就只有孤伶伶的实验大楼和几个机械车间库房,荒 芜人烟的样子。 简单的休整之后,开始工作。那时候的人是不兴讲条件的,党叫干啥就干 啥,一切听组织的,我们是真正的小白兔。 和我们同在实验场实验的还有 7436 的“山鹿”师级军用指挥车,二汽的军用 东风卡车(当时因为失败已经停止实验),还有就是我们的对手----泰安的 8X8。 泰安最早是个供销社,后来改为拖拉机修理厂,80 年代初开始改为特种车改 装厂,当时他们有二炮支持,现在又归属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由于是对手,我就特 别注意了一下泰安的 8X8,整个外观比我们的 580(当时我们的系统叫 WS580)小 一号,轮胎大概是东风 140 的,车长和车宽都和东风 140 差不多,显得很秀气或者 说单薄。在我们进场的同时,他们已经“做完”综合性能实验(这引号我后面解 释)。我看到了实验报告,也查阅了原 MAZ543 的性能实验报告。于是我知道泰 安的 8X8 不可能具备同 WS580 竞争的实力,尽管三机和我们用的一样,据说他们 的三机匹配数据也是从我们这里偷去的(不可以做为证据哈,当传说好了)。但动 力系统和传动系统是很复杂的,以当时泰安的水平不可能和我们竞争,在 15KM 综合路面上, 同样的动力系统,我们的轮径大概是他们的 1,5 倍,按道理阻力臂 长了动力性是要打折扣的,但是泰安的 8X8 只能顺时针路程实验不能象我们一样 安实验规程反时针路程实验。这里解释一下原因;路面设计是反时针要爬上一个 2KM 长的陡坡,然后经过各种综合路面逐渐回到原点,而泰安的 8X8 在反时针的 时候动力系统难以支持爬上 2KM 长的 11 度陡坡(当时测量的是按正切值计算得 出)。我想说的是,动力分配和轴荷分配至关重要,泰安当时没有解决好这些问 题,我推测当时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贬低的意思)。再说说那个 11 度的陡坡,我这里用了“陡坡”估计很多人不理解,那个 11 度坡如果在普通人 看来,最少有 60 度,而实际上 30 度的坡人是站不住的。坡度测量一般是用正切值 来计算的,就是 X 和 Y 轴的比值。通常我们说的 100%的坡就是 45 度。由于我们 的视觉会缩短 X 轴,所以我们大多会将看到的坡度放大,你要是看到有人说他的 车可以爬 45 度坡的话,那可以肯定那是胡说八道,绝大多数人是见不到能爬 30 度 坡的轮式车辆。我国普通公路设计坡度一般不会超过 7 度,局部 20 度的坡度也是 很少见的,襄樊实验场有个短坡 30 度,也不是标准测试坡,人在那坡上是站不住 的,如果悍马(除了 H1)在标准 30 度坡上爬不动是容易侧翻的,看到很多越野车 论坛上说什么什么车可以爬 100%的坡或者 70%,那都是外行话。当然短距离冲坡 80 度都有可能。通常看我们国家的车辆数据里很多都有最大爬坡度 22 度,其实这 个很不科学,就不解释了。在长距离 11 度坡上你如果是驾驶员靠在椅子上你只能 看到蓝天,想看地面你几乎要站起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开上你的爱车去定远实验 场试试那个 11 度坡。 那条综合路面有各种各样的测试路面,什么比利时路,搓板路,U 型弯 道,,,,,,总之,就是折磨你的车辆,以达到极限测试的目的。这是个魔鬼实 验场。说句题外话,仅代表我个人看法,目前中国所有车辆,包括绝大多数进口 车,不作弊的话,几乎没有能在那个实验场测试合格的车辆。我得说,在那里 WS580 是测试合格车辆,而国内日韩系所有车辆,想都不要想。 言归正传,几天实验下来,系统故障频发,有机械的电器的,我是唯一负责 电器系统的,几天的测试下来, 暴露出国内产品标准老旧,很多传感器根本适应 不了那么苛刻的工作条件,现场修改传感器又违反规定,没有技术上的认可和总工 签字是不合规定的,怎么办?按标准做,实验就无法进行,看着皱着眉头的站长, 我说出我的理由并告之这样改进能带来的最坏结果。 最后,站长相信了我,实验继续。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但我当时也知道 我冒的什么风险,辛亏后来没人追究。实验结束后,我提出了修改报告,但好象没 人关注,这是后话。 大概一周后,系统在那个 11 度坡上紧急刹车,在向后滑行了几十米后停了下 来,相信当时的驾驶员定是魂飞魄散了。2 千米的坡,40T 重的系统失去动力倒这 着下滑,,,,一但侧翻,车毁人亡。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三次,记得有一次,所有 人跟随系统,在失去动力整个系统下滑时,孟繁义跳下汽车,用石头顶住了后轮, 其他人也跟着用路边的石头去挡正在下滑的 580。其实,40T 重的系统很容易越过 那石头,从他身体上压过去。这位是我们平时老板着脸的年轻的处长,当时他穿着 旧工作服,看起来就象个修理工。 第三桥桥壳破裂,实验站在综合实验阶段,碰上了第一个重大技术问题。 5#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05:00 6: 三桥的破裂对大家来说很震惊,这些经过部件实验的产品应该能承受数倍的 强度怎么会突然破裂?可以排除铸造问题, 因为这些部件安装前都是整套手续齐 备,全部经过探伤合格的,但它确实裂开了。桥壳是铝合金加工的,按照 11 度坡 全桥驱动计算,加上倾斜角度的重力影响,桥壳的强度是足够的,因为是全桥驱 动,脱离 3 桥的系统仍然能够行走。这件事作为一个事故报告很快反馈到总师那 里,第 3 天唐总到了。 唐总是厂里的付总工程师,专职负责型号产品底盘和上装实验和协调技术工 作。年纪 50 岁岁,大概 1 米 74 的样子,体重在 250 斤以上,常年穿着一件超大的 身蓝色中山装,戴一顶蓝色帽子,一脸的冷竣。这在当年是比较平常的装束,现在 的人很少有那样的穿着了。年轻时唐总是个足球健将,比赛时右腿受伤落下残疾。 就是这样一条腿,拖着他庞大的身躯一年四季随着工作需要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 北,交通工具就是一台北京 212 吉普,2000 年以后那种车基本已经看不见了。型 号实验那些年,唐总就靠着这台吉普车,跟着型号往返在基地和祖国各个专业实验 场之间,有时候吃睡都在车上。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毛 病多了去了,不过那时候的人好象不兴讲条件,该你的工作就得你做完。他常常是 晚上到实验站,吃了饭就睡,呼噜打得山响,该起来的时候他一点不耽误,一直都 是精神抖擞,从没见他疲劳的样子。在后来的北京汇报表演时,和系统一起被当时 的赵总书记留下,很荣幸的见到了除邓总以外当时几乎的所有中央领导。可惜后来 数病发作,没能见到 DF-11 出现在 99 阅兵场上。他的名字叫做唐德生。 1 号车实验停止。周末经实验站大部分人的强烈要求,站长破例允许我们去附 近的合肥去放风,但要求当天必须回营地。我们一行人开车车经过几小时颠簸到了 合肥,在荒无人烟的实验站呆了几个月了,所有人都想体验一下人群的滋味,我们 看着街上每一个人,贪婪的体验着人群的滋味。当时我们的车挂的是总后的军牌, 红色的“A”字特别现眼,司机也比较放肆,哪里都敢去,哪里都敢停。那是个秀 美的江南城市(其实是长江以北,而我们当时称他是江南小城),所以建筑都显得 很小巧和灵气(80 年代的合肥没有什么高大建筑),我们都去理发店理剪了下头 发,其实,与其说是理发还不如说去看看那里的美女(偷笑)。走在大街上我突然 有了种小流氓的感觉,看着这些衣着整齐和礼貌有加的人们,我们的很多人穿着没 有领章的军装(87 年换装前的军服),游移不定的眼神,加上红“A”字的军车肆 无忌惮,连我自己都觉得那场景一定很怪异。 晚上回来,大家争相讲着看到的美女和光亮的街道。那一天,似乎洗去了很 多疲劳和郁闷,一向板着脸的曹站长也眯缝着他那水灵灵的小眼睛笑了。 经过协调,厂里很快送来新的三桥,技术部门分析是强扭矩造成的壳体破 坏。第二天就开始安装调试,顺利试车成功。1 号车继续实验。 有一次我跟车实验,在傍晚,系统停在一个小山岗上休息, 我和司机迟海疆 下车小解,当时是分体驾驶室,我在副驾,和司机是分开的,在我还没有结束作业 时,迟惊恐的叫我赶快上车,等我上车后,迟告诉我远方有一群不名野兽正在逡 巡,并向我们靠近,他转动车身,将探照邓射向远处灌木。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 到了狼群(应该是狼吧)!大概 5,6 只。狼群躲着探照灯的光束跑远了,隐约看 到那些很粗大和邋遢的尾巴。大家想想我当时的心情吧,哈哈。 第二天,实验站的军人告诉我们,这里确实有野狼,晚间作业时一定要有照 明装置并不要单人外出。离那里不远有一大片西瓜地,曾经有个收瓜的人就死于狼 群,不知道是故事还是真事儿。不过从那以后也再没见到狼,野兔倒是不少。有位 据说是南京军校的老校长,由于中风,嘴有点斜,喜欢打猎。第二天叫上一个卫 兵,拿了把小口径步枪,傍晚开着越野车上山,连续几天时间,也只打到几只野 兔。 安静了一段时间后,新三桥在装配不到 2 周的时间,在相同位置,再次裂 开。 1 号车再度终止实验。
6#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06:00 7: 三桥终于又一次开裂,终止一号车实验后,所有人一愁莫展。以当时我们的技 术和设备条件,很难进行彻底有效的技术分析,这里引出了 MAZ 的一个关键技 术,那就是桥荷分配问题。三桥在越野时,由于是变速器后面第一个动力桥,如果 桥荷分配不均,将造成在受力情况下成为第一受力桥,强大的扭矩如果同时加在一 个桥上,轴向扭力将放大到原来的 4 倍,如果在短时间冲量作用下,这个轴向扭力 还将放大,强力破坏了铝合金桥壳。以至于后来和清华及重汽联合实验,好象也没 有完全解决。 在第一次桥壳开裂时就有人提出改变材质,增加强度,使用球墨铸铁。 采用球墨铸铁的结果是增加了整体重量,并影响了局部散热,之前的速度传 感器也是在三桥上,由于强烈的震动,传感器内的 3 个匹配电阻曾多次脱落,造成 数次短路,后来在站长不反对的情况下,我自做主张修改了传感器的结构,并去掉 了匹配电阻。也就是说三桥的异常情况其实早就摆在我们面前。后来的三桥一直采 用球墨铸铁,这也是系统实验后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非常遗憾,当时我们这方 面的技术还是不如 MAZ。 在三桥还没第 2 次开裂时,为了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当时的唐忠心(一等功 臣)建议他本人在三桥上直接观察运行时的情况,开始被所有人拒绝,三桥上的空 间足够蹲个人在上面,但是在综合实验路面,情况比较复杂,一但人掉下去将被几 根传动轴绞碎,后果难以想象。由于唐的坚持,他也是对这部分最熟悉的人,最后 他在三桥将自己用绳索固定在大梁里,一切准备就绪后,韩萍缓缓启动了系统,消 失在综合测试路面的另一端。 站上所有的人都等在原地,半个小时几乎象一年一样长,没有人说话,只有 曹站长叼着烟来回走动. 大约 30 分钟,夹着一股黄色的灰尘,系统停在了我们面前。曹站长第一个跑 到车尾部,,,,,, 看到一脸黄土的老唐,大家的心算是放下了,站长一拳打在老唐的身上:“去 拿抹布给他擦下脸!”而老唐除了张开嘴巴时候的牙是白的,眼睛仍然在动,脸上 是分不清前后了。作为后 2 第一动力桥,三桥在工作时,尤其在坡路受力情况下, 震动和噪声会突然增强,但整个大梁的平稳性超乎想象,用老唐的话说:给他个床 板,他可以在里面睡觉了。系统的平稳性我也领教过,有人说原装 MAZ 的大梁上 放一个立起的螺栓,跑完越野路螺栓都不会倒,这有点夸张了,不过有一次我在检 查三桥传感器的时候,由于要用 2 手撑着大梁上缘,才能弓着腰进入,在三桥位 置,我的手突然好象在厚厚的灰尘里摸到了什么。拿出来一看,竟是我不久前丢失 的袖珍梅花扳手,,,,,, 平时,大家分班跟车,其他人在宿舍休息,一出现问题,几乎所有人会乘坐 工具车赶往出事地点。有时候才解决完问题,刚一回到基地,另一台又出先问题, 于是大家还没坐热乎的屁股又抬起来。 有一次我晚上跟车回到宿舍,里面 2 为已经睡了,我摸黑进去洗脸涑口,刚 一坐定,旁边的刘宁突然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然后翻身睡去,我还没反应过 来,谁知道,对面的刘鹰马上回嘴嘟囔着几句不知道是什么的语言。我惊出一身冷 汗:他们在说梦话,还配合的不错。这下我睡意全消。开灯,摇起了 2 位。结果刘 赢起来后告诉我他有时候疲劳了还会梦游。。。。。。 还好两个恐怖分子后来没有出现过这类情况,而且还特别的照顾我。 87 年春天,有一次我刚爬上车,突然感觉一阵晕旋,脑袋里发出阵阵疼痛。 开始我忍着,后来实在忍不住,要求回去休息。那时候小,以为是感冒什么的,也 没在意。差不多三天时间,我的情况开始加重,只要脑袋发生移动就会疼痛加剧。 到了晚上更是难以入睡。由于实验站并没有配备医生,加上那段时间,有几个人回 去办事,回来和大家讲讲出去的见闻,很多人都想找借口出去转转或者回家一趟。 站长为了稳定军心,拒绝了所有借口。我要求去看病也被当做是一种借口。 忍着,说不定过几天就好了。那时候真觉得就我一个搞电的,怎么也不能耽 误工作吧。 没几天,单位来了慰问团,其中有位黄处长从前是我爸爸的徒弟。他每年春 节都会去给我爸爸拜年。见了他我突然很委屈,就跟他讲了自己头疼难忍的事儿。 于是他找到站长,并请站长允许我去当时不远的定远县去看病。 到了定远县人民医院,领导说明了身份,医院领导马上安排我做检查,那位 医生检查之后告诉我,我不久前患的是脑炎,具体不能确定,并告诉我之后再出现 症状马上来县医院检查。 算是洗刷了我的那点委屈,后来实验过程中一直没有犯过,只是现在年纪大 了,只要天冷左后脑仍会隐隐做痛。回去后,站长还是吓了一跳。那年月,任务是 第一位的,个人的事情还真就是小事。 平时我们闲下来的人会打打麻将什么的,赌博在那个年代是不被允许的,我 们就买来香烟,输了就拿烟当筹码。记得大多买的是一种叫“华荣”还是“荣华” 的香烟,从那以后我的烟也学会了,演变到现在的成了“烟鬼”。后来回去后,在 设计所,我想努力戒掉它,可晚上加班画图的时候,老师傅总是在休息时丢根烟给 我,又不好老是拒绝。时间久了自己不好意思,也买了香烟,在休息时主动递给年 长的工程师,这是礼貌,而且也必须尊重前辈。况且我酒精过敏,一瓶啤酒对我来 说也是困难重重。一个大男人总得有点恶习吧,顺理成章,烟就成了我一个不错的 选择。有时候觉得叼根烟,还是蛮拽的哈。 说起烟,CD 的赌王也是烟鬼一个,山人和 digitalunit 是好孩子,只是我这辈 子估计也戒不掉烟了。
7#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11:00 8: 球铁三桥终于顺利安装成功,头几天,大家都比较细心,每次系统回来都咬 字系检查一下, 除了温度比原来高些外一直没有发现其他问题,就这样,这块心 病暂时放下了,可老毛子的秘密在哪里,至今仍然没有答案,我离开很久了,如果 没猜错,现在仍然还那个德行。 对这个轴荷分配问题,后来求助清华与重汽,好象也没有解决,和毛子合作 的“瓦力特”最终好象也没有实际进展,我只想说这些猪八戒,等他们放下所有私 人问题后才能把心思收回到工作上来吧。可惜浪费了国家那么多资源,也看出毛子 始终是毛子,不实在。当然我们合作的目的也确实不能算很纯洁。 80 年代,我们的工业水平还很原始,W6140 的车床算是好东西了,数控设备 的出现在当时还是个新鲜事儿,引进大多是冤枉花钱,后来我调机动处时,发现一 台花了几十万买进几年的 800X800 三维线切割竟然象废铁一样闲置在一个独立的 空调房间。还配了个操作者姓王,那位王师傅告诉我,这设备进来就不能使用,一 直闲置了几年,他每天就那着那些编码说明书什么的琢磨。在当时,线切割是高科 技,所以待遇也是超一流的,在那个年代,家用空调几乎空白的情况下,这闲置设 备竟然享受 24 小时空调和独立房间及专职人员照顾。这不得不令人气愤,回到处 里我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领导告诉我,设备安装后工作一直不正常,一些能人鼓 捣了几个月也没能使它起死回生,我要是有兴趣就去试试。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个年代,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 大多是军队转业人员 和非专业人员,但腐败在那个年代业已经存在。我对那台设备做了个全身检查,发 现属于试制产品,电子控制部分很凌乱,临时加的一些扳子和临时线路看起来绝对 不是个定型下线的产品。不知是哪位大爷的混帐主意,竟买来这么个破玩意,也鄙 视一下那个设备制造商,不带这样糊弄人的啊! 在当时,我在单位算是个比较牛的小后生,连厂长都很器重,对谁都敢顶, 聪明,工作上没有难得住的。数次接受前人失败的东西后幸不辱使命,都顺利解 决,也使我在当时产生了一些想法:为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这些老一辈技术人员竟 然难以逾越?是懒惰还是? 回到单位后,我把一个简单的报告丢在处长桌子上,对设备的采购和闲置质 疑了一番,然后提出改造意见,花了几千块钱,撤换了所有控制系统,使设备恢复 运行,后来那个设备专职的王师傅也很高兴,80 年嗲没有专门的编程人员,他学 会了编程在当时还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应该退休了吧,也是因为他心疼那么多钱买 进的设备竟然闲置多年才引起我想去改造的想法。我只能说,老一辈一线人员都很 淳朴。 80 年代末的海南汽车大走私相信现在只有 40 岁以上的人有印象,其实当时走 私的是整个汽车相关行业的几乎所有产品,91 年我在设计所接替了前任的汽车空 调设计工作,对我来说其实那是个全新的领域,我是个外行。这里介绍一下前提, 因为九院领导当时看到万山(九院总装厂)的民品汽车很赚钱,于是弄了个臭名昭 著“汽车公司”,投资 10 亿元,准备生产当时日本已经淘汰的丰田小霸王,其实 是买来了人家已经关闭生产线的一些垃圾设备跟大量备件,然后从九院各厂和机关 抽调了大量“有关系的”“有背景的”人员,其实,如果当时不是九院插手,万山 当时的民品面包车也不会因此而一撅不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全部围绕“汽车公 司”,万山几乎一下子踏空,当时那种感觉就是这些 NC 毁掉了这里的一切。书归 正传,接手工作我才发现,原来前任调“汽车公司”,而丢下的面包车空调部分在 实验时不能正常工作。而国产中型空调客车在当时市场上还没有,时机选的很好, 不得不承认,万山那些当头儿的对市场还是很敏感。我那位前任是一位令敬佩的家 伙的姐姐,到了试制车间我才知道,她在试制车间也辛苦了几个月,无奈,问题始 终没有解决,空调可以启动就是不能正常的制冷和按控制器工作。由于着急调“汽 车公司”,她曾经在试制车间的催促下甩了一句:“汽车公司”的产品是大学生水 平,你们的空调中巴是小学生级别!这句话触怒了当时的王(玉书)主任(也是 DF-11 底盘的一等功臣)。王对电也有些了解,便要求她一定要把工作交代完毕并 解决问题后才能离去。 在生产作业会上,厂长决定由我全面接管 6600 空调车设计和实验工作,并调 查事故原因(空调不能按正常需要工作的原因),然后报产生作业会处理,其实我 当时很尴尬,一面是领导的信任,一面是我的偶像的姐姐。接了工作我就一头扎到 试制车间,三天后,我拿出了事故报告并将 2 台样车的空调调试完毕,这是万山第 一台空调车。91 年 10 月份的夜晚,做在开着空调的样车里,试制车间的领导和工 人露出了笑容。那时候除了进口面包车和那种简装空调(就是买来那种便装式冷气 机简单加装气道或者不加气道)以外,带空调的面包车还没有谁家生产。由于我年 轻,不小心披露了原设计上的错误,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前任会犯了个基础的不能 再基础的错误,而且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发现问题所在。王主任抓住这一点在 后来的厂长生产作业会上向我的前任发出质疑,那天我是最尴尬的。 修改了图纸上的错误后,我还发现了另外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来自当时进 口的丰田 22R 发动机和进口的三电车用空调机上。 先说发动机,22R 发动机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产品,而装机后,我发现动 力输出根本无法达到说明书上的标准,不用台架测试都能感到与说明书上的指标相 去甚远。我找到了库房里的还没安装的发动机,发现输出部里面竟然锈迹斑斑,而 且那锈迹完全覆盖了整个元件部分,部分外壳冲压件也有很多模具硬伤,我断定, 这批发动机绝对不是来自丰田。当以当时国内的水平也无法制造出那批“22R”。 接下来三电空调也出现问题,这问题是在我亲自调试时就发现的,我检查了元件库 房,据说当时是进了 3000 台,每台 3 万多,我只在试制车间旁边的备件库见到几 百台,空调的情况要好与发动机,但电器部分不处理也无法使用。我的报告出来 了,结果后来厂长叫我不要去追究 22R 的问题,空调的问题我提出了解决方案, 当时我请求工艺处派 20 个工作不饱满年轻人,带到备件库,教他们如何处理三电 空调的问题,当然我只是现场说明了一下并做了个示范,是他们辛苦了。 事后,某长的儿子告诉我,那些发动机和空调是部里某 X 的儿子卖过来的, 不知道是真是假,相信那些败类是干的出这样的好事的。 从这件事情上看,当时海南汽车大走私,不仅仅是汽车的巨量走私,还有无 数的相关伪劣备件和相关伪劣成品走私。这样算下来,以国家那时候的底子,挺过 来真不容易。 在后来的设计当中我走访和调研了当时国内很多汽车厂家,当然也包括 NC 一大堆的“汽车公司”设计所。虽然离开那岗位 20 年,我估计目前中国所有的汽 车厂家(包括外资),都没能力从事车用空调的完整设计过程。 最后,那个当时轰轰烈烈的“汽车公司”解体,又转而和法国雷诺合资成立 “三江雷诺”公司,结果到倒闭也没正式从生产线上下线一台车。PS:市场上的 “三江雷诺”产品都是试制车间组装的。 10 年,整整荒废了 10 年时间和数不清的投资,技术体系也七零八落,还好军 品部分一直没有受到影响。我就纳闷,当时那些 NC 领导怎么就不得点什么怪病去 死呢? 说了一大堆废话,大家不要介意,我年纪大了, 脑子不清晰,喜欢发牢骚, 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罢。 说这些我不想显示我有多能干,只是当时的技术人员不太敢出头,许是文革 遗风,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 8#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13:00 9: 球铁三桥安装之后,基本上没有出什么大的事故,对系统的熟悉程度也越来 越令大家得心应手,我也慢慢长了不少肥肉,就是平时见不到其他人,除了实验站 20 几个人加上总后那 20 几个当兵的,我们整天常常也是大眼瞪小眼。去山上转 转,光秃秃的加上不多的矮树,真没啥看头。我偶尔跑到隔壁凤阳去农民家买点鸡 蛋,大家也跟着我去透透气,凤阳被传为传统的穷地方,也确实让我们开了眼界。 一进老乡的家,屋子倒是不小,床上若大一堆干稻草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农家小 弟弟告诉我因为冬天冷,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脱衣服钻进去,,,,,, 好多人家白天是没有大人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拿出鸡蛋和我换钱,在反复问 过他们是不是经过了大人允许后,我换了不少鸡蛋回来。结果刘宁后来告诉我因为 我吃鸡蛋弄得满屋子鸡粪味,这个笨蛋, 鸡粪也算环保味道啊, 切! 我喜欢踢足球,结果站长给我买了个足球,而那叔叔大爷们却老是拉着我去 游泳和钓鱼。 那时候我们算是比较奢侈了,吃饭跟过年一样,天天吃肉,天天喝酒,这在 80 年代是很不容易的,想吃西瓜了,军人拉一卡车西瓜,我们把西瓜堆进宿舍, 想吃的时候一巴掌下去,你可以把头也钻进西瓜里尽情的吃够。我小时候老是赖在 商店食品柜台直勾勾的看着那些罐头,幻想着有天可以坐在罐头堆里天天吃罐头, 这个理想在那时候实现了,部队运来很多水果和肉类罐头,想吃啥吃啥,咱吃一桶 还丢一桶。记得小时候我问爸爸共产主义会是什么样?老爸沉思了一会告诉我,共 产主义就是 2 家会共用一个冰箱,夏天可以不用出门天天吃冰棍,家家有洗衣机, 妈妈再也不用那么辛苦的用搓衣板了,计算机普及以后想吃什么做什么只要按电钮 就成。今天看来,有时候人类的理想还真就不太难实现。 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大家都竟然都开始盼着系统再出点什么事,稍微有点什 么小毛病大家都恨不能掘地三尺,把没有毛病的毛病都找出来,可这个争气的家伙 每每打击了大家的兴趣之后,还能若无其事俯视着我们这些家伙,不服气? 爆一下多年前我的一次违规行为。 有次在例行检查之后,我需要验证一下结果,而这时候驾驶员已经到了休息 区,就算是为了体谅驾驶员的辛苦吧, 我违规坐上了驾驶员的位置。老早就想试 试了, 一直蠢蠢欲动的我终于抓住机会,今天我要真正的驾御这个庞然大物! 对它的性能,我早已了然于胸,知道操控性是前所未有的,按道理只要不是 傻瓜都可以很自如的操控它。 调整了一下心情,挂空挡,启动,加油,怠速稳定在 700N/MIN 左右,挂上 挡(5 挡),停了 10 秒钟,我开始踩下油门,这个大家伙忽的一下串出去,我赶 紧收了油门。毕竟似乎第一次,还是有点紧张,跟做贼似的,不过确实是做贼,让 领导看见了我就是犯错误,哈哈。 在那个空旷的野地里转悠了一大圈(估计也就 200 米),我把这个大家伙开 回了原来的位置,倒车费了半天劲,总算糊弄过去。总之一句话:感觉妙极了! 这个系统有着 483 马力的强大动力(号称 500 马力),当今国内最优秀的重 载车扭力杆减镇系统,双桥转向,手,自控制液力变妞器实现低速柔性动力传输 (起步是可以挂任何挡位的),液压助力转向略逊(死车时候那个费劲,还的增加 发动机转速),全轮驱动和全轮独立悬挂使车辆通过性能和操控性相当强悍。你可 以象操作玩具车一样轻松自如。 这里说下那个液力变妞器,它在低转速和发电机转速与车轮转速差达到一定 比值时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改为液体柔性连接,并能将传输扭矩短时间增加到原来 的 1,25 倍(由于液力变妞器油温度的限制它工作的时间和液力变妞器油温度有 关,超过 150 度液力变妞器将无法正常工作,液力变妞器油也会碳化)。那么系统 在爬坡动力不足时,发电机转速和系统移动速度的传感器将会把即时数据传送到一 个专门的计算机里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比值时液力变妞器将自动工作,解开机械连 接,实现液体传送。客观上,会突然产生一个增强扭矩,使系统获得一个加速度, 克服堵转和动力不足。当然,在驾驶员的座位下面也有个机械开关,驾驶员可以根 据当时情况用脚控制专用开关,强行启动液力变妞器。 下车后,我的心理得到了莫大的满足。我得承认,这个该死的念头是我蓄谋 已久的。最妙的是被我找到了这样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基本尺寸和基本配置;发动机:道伊茨(483PS 型号: 略),当时国产化进程基本完成并样机通过鉴定(制造商:略)。液力变扭器: ZF(型号:略)国产化进程同发动机,变速器:ZF(型号:略),国产化进程: 西南某厂,悬挂:双摇臂(双 A)独立悬挂,双扭力杆减振+油汽弹簧,1,2 双桥 转向,四桥驱动,前二后二布局,自重 20T,标准载重 20T,车宽 3 米 05,长 13 米+(全系统尺寸),高 3 米 28。自动控制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最高车速 83KM/H(实验数据),,,,,数据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以后有人见了这庞 大的家伙不要认为它操控性不好就是了。 2000 年以后,国内出现了类似的 TA 系统,均是该 WS580 的后代或者算远 亲,至于技术来源就不说了。 在 WS580 之初,DF-11 总设计师曾说过,这套系统是用来发射 M-11 和 M-9 的,由于各属不同管辖,造成 11,15 有重复的嫌疑实际上大多是指运载和发射系 统而言。而 WS580 及后面衍生的 2XXX 系列一直有个缺陷没有完全解决,这和我 们的基础工业有一定关系,这里不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88 年夏天来临,综合实验阶段最难熬的日子也开始了。
凌晨9#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14:00 这张图片很多人以为是前苏联的 MAX543,其实是 TG 的 WS580 无上装实验 底盘图片 10#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16:00 10: 88 年夏天对安徽来说,是个百年难遇的酷暑,也恰恰被我们赶上,持续 1 个 多月的高温,都在 38~41 度之间。我们的基地地理位置较平坦,但几乎没有一丝的 风,那个年代还没有空调,晚上大家都把席子放在露天的水泥路上,尽管用水洒 过,没有一丝风的晚上还是叫人难以入睡。2 号车司机迟海疆晚上教我翻皮按摩手 法,就是把背上的皮拎起来往一个方向翻,疼得我直叫,不过过后还是感觉蛮舒服 的。因为有蚊子招呼,后来大家索性把床连同蚊帐都搬出来睡在露天水泥路上。 白天工作后回到寝室,房间里热得不行,没有空调我们也会自己想办法,把 洗衣板(年龄大点的都见过)横放在浴缸里,放上冷水,人坐在里面,头就放在洗 衣板开始睡觉。80 年代跟现在不一样,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 MP3,也没有影碟 机,有人带了收音机算是个娱乐工具了。我喜欢足球,站长倒是买了个足球给我, 只是都是老前辈,没人和我踢,我偶尔颠颠球什么的,那时候就特别的想家。那时 候我会写日记,当然不可以记在机密手册上。可惜那本日记在离婚后估计也被前妻 随手丢掉了。 方圆几十里都是黄土,在实验场内有个人工湖,有时候我们会结伴去那里游 泳,一边游泳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实验车夹着滚滚烟尘,一路驶过。驾驶员也会鸣笛 示意。枯燥的时候就这样一直过着,偶尔系统出现问题,成了大家的兴趣,因为那 是后悔大家有事情可干,也会费着脑筋去琢磨如何解决问题,其实那也是种乐趣。 有段时间甚至就盼着它再出点什么问题。 每次车子回来都要例行检查,夏天里本来机器长期运行后,温度就很高,钻 进大梁里面检查,常常会这里碰碰那里磕磕,手上的伤疤是少不了的。三桥上有些 我的传感器,每次检查它们对我来说比较头疼,开始的时候因为温度和震动常常会 把传感器弄坏,后来我现场改制了传感器,直接干掉了三个匹配电阻,反正那东西 的限流作用也不明显,也改变不了信号传输,还是影响工作。看着那简单的破玩意 要 1000 多块,我工资的 10 多倍啊! 老唐有个好习惯,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统统记在他那个神秘的本子上,碰上 问题会举一反三,脑袋不大,但脑水一定不少。平时象个和善的出租车司机,技术 上确实是实验站少不了的好手。他是站上党支部的书记,常常要我积极参加支部活 动,申请入党。结果我这家伙不求上进,甚至后来到试制分厂找我管团的工作我也 不干,还是觉悟不高,我对这些也没兴趣。政治我不太积极,团员也是读书的时候 好象是看我学习成绩好才照顾我当的吧,不过团费没少交过。和我老爹老妈一样, 这辈子也不是党员。其实要是按标准算我觉得自己够格了哈。 大概在实验进行到 1 年左右的时候,基本上比较少出现问题,慢慢我们的工 作也轻松些了。就是很难回次家,平时看不到几个人,偶尔那几个老头会下下象 棋,我们一大帮子人在旁边,看着看着,就会七嘴八舌的开始支招,直到双方吵得 脖子粗脸也红为止。你说我臭我说你臭,其实都是臭棋篓子,哈哈,因为他们都下 不赢我。 8 月底的时候,我回厂办事,我是到南京做轮船,然后到武汉,然后在武汉还 要坐火车,这样选择是因为我从没有坐过轮船,一年多的辛苦,也算是自己放松一 下。上行的船糟糕透了,除了才上船兴奋了几小时,后面简直是度日如年。不过我 毕竟第一次坐上了轮船。 在武汉换乘火车时,我买的是硬坐,当时卧铺很难买,而我又急着回家,也 没等中转站去定卧铺。说实话,那也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 中途我去厕所的时候,突然想起行李架的包里有我 8000 块钱的补助费呢!这 车这么挤,要是被人摸了怎么办?想到这里,我的手也不听使唤,动作也不协调 了,那时候 8000 块是很大一笔钱了。我后悔就那么随便的塞在背包里,脑袋里设 想了一百种被偷然后我无助的坐在那里的可能。哆哆嗦嗦草草了事,走进车厢的时 候,我假装无意识的随便瞄了一眼,好象包没有被动过。为了印证一下,我还假装 找吃的站在座位上把手伸进包里摸了一下;钱还在,我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下了。 你们别笑我土,当年的万元户可以是要披红戴花发奖状呢。 回来路上和站长同车(站长是回来办事),因为心情不好,一路上我很少说 话,进入安徽后,一辆老式关 GA(公安)解放卡车,漆着天蓝色,在我们前面不 紧不慢的走着,开车的是我们实验站的实验员老曲。因为要赶路,在省级公路上, 他试着超车,却几次被故意挡回来。我正打开一瓶水果罐头,看着骂骂咧咧的老 曲,我也是一股无名之火:连总后的车也敢挡(当时我们的车是挂了总后的牌 照),想死啊! 老曲毕竟是试车员,几次反复后在左侧强行超出,在两车交会的一瞬间,我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我拉开车窗,把剩下的罐头砸了过去。 那罐头擦着他的前风挡飞了过去,当时相信他一定是吓傻了。我们的车窗 (面包车)也因为我用力过猛被拉的粉碎,那个年月车子的侧窗也是钢化玻璃,碎 玻璃洒了一地,我们的车在前面停了下来,后面那该死的公安车也停了。距离大概 10 几米,我们所有人下车,观察车辆受损情况,站长的脸拉得老长,不过他什么 也没说。我一言不发,也下了车。回头看看那公安车,也许他看到了我们的牌照, 也许是被吓傻了,停在那里没有一点反应。 大概有 2 分钟,站长一挥手,我们所有人上了车,扬长而去。只留着那个混 蛋公安卡车呆在那里。 一路上站长一直不理我,到了实验场,下车的时候他甩了一句:你等着我收 拾你! 那年我 22 岁。
凌晨11#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1:17:00 今天贴到这里, 休息了 12#作者:我不像 HEEJUN 回复日期: 15:29:00 个 14#作者:219aabbcc 回复日期: 12:21:00 弹道导弹最好使用高性能的物理战斗部,否则的话目前的化学炸药威力有限达 不到效果的! 17#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2:52:00 物理战斗部?你指的是动能战斗部?那是反导用的以及对跑道毁伤的 KEP? 18#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3:44:00 11 80 年代的万山,隶属于航天部 XXX 基地,XXX 基地下属 10 几个配套协作 厂,万山是总装和调试及性能实验,并负责制造底盘,发射台,起竖系统。是各协 作厂里最大的厂。60 年代末从哈尔滨内迁到湖北某地。正师级,所属在册员工 3000 人左右,在当时,设备和制造技术已经属于国内一流。76 年开始受命测 MAZ543, 并开始了长达 10 年的各总成实验,改进和研究,86 年冬天第一台洋车诞生。 作为配套的 DF-11,当时的项目是没人去做,066 所属总体所的王振华去部里要下 了任务,带领所里一帮人,历经无数困难,交出答卷。并配合底盘形成完整的 DF11 系统。那时候没钱,066 自筹一部分资金,向部里要一部分。搞砸了大家没饭 吃,当 时的任务不饱满,民品又不算很成功,066 人是押上的自己的未来。DF-11 的 问世,所长王振华居功至伟。总体设计老冀曾经笑他下围棋时抠脚丫子,,,, 这么庞大的系统,在协调时是个相当艰巨的过程。由于各厂距离远,当时没 少跑路。我那时候的加班费是 2,94 元,自己花 4 毛钱吃一顿单位供应的加餐,现 在还记得木须肉的味道。很多人没有要加班费,拿来当换休,可到后来,因为赶进 度,这些换休好象也不了了之。能参与型号研制工作是种荣誉,没人会去和单位讲 条件,好象那时候也根本没有讲条件的概念。 记得那回去弹体总装厂合练,经过一系列程序,进入装配车间,很大很宽 敞,若大的车间空空荡荡,角落里摆着一枚正在装配的 DF-11,几个穿白大挂的人 正在忙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没穿衣服的 DF-11。很漂亮,尾翼敲起来象木鱼,红 色的战斗部显得分外刺眼。平时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这里,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台绿 色的行车了。 当时系统还是分立驾驶室(和毛子的 MAZ 一样),配上弹以后整个系统显得 很威武和霸气,在公路上 象一只巨大的螃蟹。晚上防空探照灯射出耀眼的光束, 暗红色的示宽灯勾画出这个庞然大物,每每会车时,来车都会主动换近光靠边行 驶。1 米 6 的轮径确实也能让人望而生畏。外胎是当时北京汽车技术研究所做的, 造价 3000 块,能一个人将外胎搬起来,扶正,成了所有人都想试试的事情。那年 我的工资是 127 元(加上工资津贴和 30 块进山费的所有收入)。 有次试车,在距离我们单位 50 公里的地方,系统停在了很大一片碎石坪上, 据副总讲,那是防卫葛洲坝的军用机厂,整个山体被掏空,后因选址问题,工程下 马,机场换地方了。看着那巨大的工程,也不知道当时浪费了多少钱!好象在坛子 里看到有人曾经担心三峡大坝被攻击,象这类工程,在它的几何三角地带都会有 3 个军用机场和 3 个导弹防御基地守卫。攻击它谈何容易,防御区内任何空中不明目 标接近它也会启动防御程序。TG 做事情还是很严谨的。 最震撼的事情是导弹发动机试车,弹体被水平捆绑在实验台架上,测试室在 上百米深的地下。点火后,尾焰喷出近千米,几分钟之内,方圆几十公里,大地轰 鸣,象地震一样。当然那地方肯定是没有人烟的,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将青春埋葬 在那个荒山野岭,这也是工作需要。 系统的总体工程师姓冀,瘦高,中专毕业,后来破格提拔到高级工程师(在 当时高级工程师是稀有的),大家喊他冀头,后来喊成了“鸡头”,电器总设计是 个秃顶的老头,整天乐呵呵的,很幽默,后来被大家称为“榜爷”(当时正在演 《乌龙山剿匪记》)。液压启动总设计姓胡,是我的老师,上海人,戴副塑料框眼 镜,极易发脾气。总装调试时事事亲自动手,常常被喷得满脸机油,他在那里干到 退休。 20 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健在,生活得好不好。 当时的几次打靶,揪紧了 066 人的心,几次成功失败,起伏跌宕。后来成 功,军方依然没有采购。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中国还很穷,PLA87 年换装后(87 年 换军装),,捉襟见肘,看到了好东西,就是没钱买。后来的事情大家知道了,我 们的铁哥们成了 DF-11 的第一个用户。 现在的人我不好评价,因为离开久远,所知甚少。只知道当年很多遗留问题 仍旧没有解决,现在部队上有钱了,台海危机,救了 066,也让二炮第 2 个装备了 DF-11 系统。就后续开发来看,066 仍然躺在前人的成果上,连弹的改进也是前辈 提出并开始的。子母弹,提高精度,这都是在 80 年代确立并开始的。TG 的管理制 度很多时候会制约产品的后续改进,和技术反馈。 回去过一次,现在变化还是很大,使用的装备先进了很多,早已经告别了以 前趴图板的年代,其实我还真的很怀念当初加班趴图板的时候,大家距离很近,也 很亲切。 年纪大了,头部又受过重创,很多以前的事情想不起来,只有想到哪里说到 哪里了。 ,晚 19#作者:鹏飞 回复日期: 16:50:00 是转载还是原创呀。。。。。看起过隐。。。。。。。继续写。。。。。 20#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18:48:00 我就是照片的主人,现在年纪大了,DF-11 不在是机密了,我没事就写写当年 的琐事,不太完整,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21#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0:11:00 我是偶尔看见了以前有人转发过上面的一张照片在天涯,然后就想把当时的事 情写出来, 但当时被其他事情耽误了,就拖到今天。09 年 10 月 1 号,当时参加研 制的 9 位同事来到重庆,和我在一个小宾馆的大厅观看当时的阅兵。导弹方队出来 时,大家一时激动万分,搞得当时宾馆的前台莫名其妙的看着这群兴奋的老家伙 们。20 年了,之前这群人和我一样是年轻人的时候,大家为之奋斗的成果终于出 现在大阅兵上,,,,,,回头再看看这群头发已经班白的人。 他们是利用国庆 放假来看三峡的,也顺便来看看远在重庆的我。 22#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20:21:00 这些人都是父辈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响应毛主席“进山靠水扎大营”的号 召从各大城市军工调入鄂西北某偏僻基地。我们都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绝大多数人 的一生都在山里渡过。他们的思想很简单,他们的收入很微薄,他们甚至很 土,,,,,,快退休了才有时间和机会看看祖国的三峡,来看看远处昔日的战 友。我知道大家不愿意看这些旧东西,算是我发发牢骚罢 23#作者:abcd 回复日期: 20:39:00 写得真朴实。慢慢想吧,想起来就写一点,我们也慢慢的看。辛苦了。顶! 25#作者:pzhzsx 回复日期: 4:06:00 向“铁血当年”那一代人致敬。 26#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0:50:00 诶, 那一代人为国家的国防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搞技术的大多都已做古,剩 下的也有很多人结局不好甚至悲惨,现在提起“爱国”2 个字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 滋味。。。。。。 27#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1:20:00 09 年国庆大阅兵前,型号工作的同学路过重庆来看我,说起 DF-11 结果令人 失望的是 20 年前的老毛病仍然存在。22 年啊,这些混帐东西,还没有解决就敢到 大阅兵上去现眼,诶,反正当官的也看不出。可他们怎么对得住那些老一代,20 年就吃干饭没做事?劳资要是指挥长我就把现这些技术人员都阉了,没用的东西, 就知道躺在前人的成绩上睡大觉, 28#作者:qh997 回复日期: 15:49:00 我爱我的国,可谁爱我呀。 29#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1:35:00 这里交代一下 DF-11 当时的情况: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提出军工策略,在全国召集了一大 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在中国的腹地和大后方,开始了艰难的军 工布局与建设。经过 10 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各地军工部门逐渐具备一定规模。大 部分建在偏远的山区或者丛林,这就是当初毛主席讲的“进山,靠水,扎大营”还 有“山,散,洞”策略。各大城市一批批顶尖的人才被集中到比较偏远的深山老 林,我们的军工也开始走上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80 年代末,DF-11 被建造出来,并开始综合实验。尽管当时 X 基地的建立是 为战术导弹准备的,但是整个基地 10 几个配套厂(所)之前并没有相关经验和完 整的工艺技术,靠着测绘的图纸和并不完备的一些技术资料,开始了试制。可以说 绝大部分都还是门外汉。80 年代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是很简陋的,图纸是靠众多的 技术人员趴图板一张张画出来的,工艺也是跟着老技术工人边制造边摸索。可以说 所有系统的所有工人在做出 DF-11 之前都没有亲密接触过导弹。技术人员绝大部 分也是第一次。很多工件是靠手工做出来的,综合到后来的总装可以看出当时的效 率很低下。就在这样一种条件下,DF-11 和配套的 WS2400(当时叫 WS580)艰难 的诞生。而在当时 X 基地并不是接到任务做的 DF-11,这意味着做不好,没人 要,大家就的集体饿肚子。看到今天威风的 DF-11 和使用 WS2400 的那些装备, 想想当初,也真是百感交集,这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好不容易。 不用换位到美国或者西方,就是换位到现在这些普通机械制造企业,也难以 想象,这些国之重器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脱颖而出。 这就是中国军工。 时下很多年轻人看不起祖国的这里,那里,我们做的什么都不如美国,但是 你知道不知道正是这些被你们看不起的老一辈,在极端的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结果 的情况下,创造了今天你能看到的那些辉煌,并让你深为之着迷的美国人也不敢大 意。80 年代的美国也和我们一起研究和制造机动导弹发射系统,到后来除了取消 装备的侏儒系统,也未见其他成果。如果美国人当初知道我们的状况,我相信他们 也绝对不会相信我们会有今天的成绩。 到 2010 年,20 年时间,我们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现 代装备,系统也日臻完善,效率也远非从前可比。老一辈都退了,我能体会当他们 看到大阅兵的时候,应该会有怎样的心情。30#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1:36:00 接 28 楼,我也爱我的国,可你知道祖国是如何爱我的吗? 31#作者:铁血当年 回复日期: 1:40:00 今天情绪低到了极点。九院的某些办事效率和搞技术真是天差地别。官僚做到 这份上也算是前无古人。扯了那么多年的皮,最后扯到院里,仍然是这样的结果, 我对自己曾经为之奋斗和献出一切的动机产生了怀疑。现在我成了残疾人,竟然九 院连普通民工应该得到的待遇都不肯给我?在九院面前难道法律真的是一张废纸? 94 年,我在九院下属 066 基地(现中国三江集团)某单位任重庆销售公司负 责人,因为被四川岳池县人大的公司(当年人大副主任关于该案的谈话记录原件也 在我手里)骗了 46 万货款。我被当时的单位负责人(临时带厂长焦延平)派去追 帐,因为当时厂里经济困难,我老婆又在重庆,被追的人在重庆,我也只能接下这 任务,说是把帐追回来再发我的工资什么的,结果后来债务人到处躲,04 年的一 天下午我因追踪债务人车祸成为残疾人,几年后我要求回单位,也被告知去三产 办,结果三产办叫我等通知,而且一等就是 10 来年,多次找他们。 都被告知等厂 里通知。2007 年我要求平定工伤也被多种理由搪塞,后来律师告诉我我的权利知 道那天起才计算放弃期限,而厂里竟然说过了 2 年就算放弃权利。然后于 2008 年 通知我回单位办理买断手续,当我再次提出工资和工伤问题时,当时的周书记竟然 对我说国有国法,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规定。难道国法在厂里不算数?当时我不签 字,人教处的白处长和周小姐就威胁我说,不签字也没用,到时候厂里发个声明, 我连买断的钱也拿不到,我要求见厂长,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饿要求,到离厂那一 天我也没能见到过这位曹敬武大人。最后我拿到了 2 万 5000 块,算是给了我在九 院的工作了 22 年做个了结。14 年间的工资和差旅费补助费,还有当时打官司的费 用都是要我垫付的,包括单位每人的所有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拖挂房车牵引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