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全球实力超过了三星和华为实力了吗?

基于定价策略角度之“华为三年内超过三星”的可能性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于定价策略角度之“华为三年内超过三星”的可能性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首次反超苹果,华为晋级全球第2智能手机厂商!就问三星慌不慌?_凤凰财经
首次反超苹果,华为晋级全球第2智能手机厂商!就问三星慌不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摘要:第1次!反超苹果,华为成全球第2智能手机厂商!就问三星慌不慌?
首次反超苹果,华为晋级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一牛财经】讯:众所周知,周二,苹果公司发布了财报,财报很是靓丽,苹果第三财季报告显示,该公司当季营收达到533亿美元,较市场预期高出10亿美元。
正所谓“事情有好有坏”,就在苹果享受3%的股价大涨之际,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却让库克(苹果CEO)发愁,具体来看:
根据IDC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苹果公司八年来首次跌落全球两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位置,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2.1%降至11.8%,被中国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超越——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1%增至15.8%。即:华为反超苹果,成为仅次于三星电子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初步数据显示,华为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5420万部,同比增长40.9%。苹果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130万部,同比仅增长0.7%。
华为到底在哪“发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华为在哪里“发力”,以至于反超了苹果?
对此,IHS Markit智能手机高级研究分析师施奈曼(Gerrit Schneemann)表示,华为正在为其旗舰智能手机增加更多高端功能。例如,该公司在其P20 Pro设备上增加了三个摄像头。因此,华为正在在欧洲和亚洲获得越来越多的品牌认知度。
无毒有IDC负责全球手机追踪调查项目的副总裁Ryan Reith表示:“至少可以说,华为的持续增长令人印象深刻。直到最近,该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还很低。”
此外,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还将华为本季度的业绩归因于华为荣耀P20的强劲销售以及它的成功。该公司表示,本季度华为在中国境外出口了近400万部荣誉品牌的智能手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0%。
Canalys驻上海分析师莫佳(Mo Jia)表示:“尽管华为今年早些时候未能与一家美国运营商达成合作,但它已迅速扭转局面,不再追求盈利,而是专注于在低端寻找销量增长。华为荣耀在中国一直是一个主要品牌,但在海外却影响力较小,目前它在这一战略中开始发挥了关键作用。”
市场份额20.9%,三星仍是“老大哥”!
虽然如此,不过,“老大哥”还是三星,据IDC的数据显示,三星在本季度售出7150万台设备后,仍是市场领先者,市场占有率为20.9%。
尽管如此,这家韩国科技巨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每年下降10.4%,并将移动业务可能面临困难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
IDC指出,这是苹果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第一次没有成为第一或第二大智能手机公司。
IDC全球移动设备追踪器项目副总裁瑞安·里斯(Ryan Reith)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更新产品后的最后两个假日季度中,每个季度都占据了榜首,因此,2018年及以后,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排名最高的公司之间的持续增长。”
看到这里,一牛财经小编有话要说了:按照华为这种增长速度,就想问下“老大哥”三星慌不慌?
(版权说明:本文为一牛财经原创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体坛扒一扒
一只眼体育
FM93交通之声综合
小贤说恒大
贝塔聊体育
零度眼看球
鲁能泰山资讯
小贤说恒大
体育报道员
每日精彩视频
每日精彩视频
公益宣传白海龙
二手车小诸葛
每日精彩视频
每日精彩视频
九度黑科技
九度黑科技
翱翔的麻雀
衣食住行听我说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金宰贤:华为会超过三星吗?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韩国博士生
关键字: 华为三星华为超过三星华为研发费用三星电子智能手机国产智能手机
2009年10月,三星电子营业利润超过日本9家电子企业合计营业利润的报道在韩国与日本备受关注。当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营业利润约为3260亿日元,比同期索尼、松下和日立等日本9家企业营业利润总额(1519亿日元)高两倍还多。这使得日本电子产业为之震惊并对三星电子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日本经济新闻》对三星的成功秘诀做出了这样的解读。首先,经济萧条时日本企业减少投资,但三星电子反而积极进行投资,经济复苏后便大量生产并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其次,三星掌门人李健熙的领导力。作为所有者,他做出了日本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无法效仿的果断决策,从而使得三星电子抓住了机遇;最后,对全球经营的热情。为了克服国内市场较小的短板,三星电子向来瞄准海外市场,将所有商品的目标设定为全球市场。虽然韩国经济实力仍未能超过日本,但近年来三星电子的表现非常出色,以至于日本电子企业及媒体都注意到三星电子。
最近,如同几年前日本关注三星电子一样,韩国媒体把目光聚焦在一家企业,但这却是一家中国企业&&&华为&。
华为会超过三星吗?
2013年4月,李健熙之子、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参加博鳌论坛后回到韩国时对记者们说:&中国对韩国和三星一清二楚,甚至中国的研究院有专门研究三星的工作组。我深切感受到责任重大。&这一言论与一般韩国人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仍然低于韩国企业一个档次的想法有一定差距。从此以后,韩国媒体重新关注中国企业的崛起,尤其是对华为的关注度直线上升。韩国IT专家认为,如果有中国企业将超过三星电子,那一定是&华为&。目前华为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和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企业。
警惕华为的最大原因无疑是华为的研发能力。2013年,华为的研发费用高达307亿元人民币,约合51亿美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2.8%,在同期间三星电子的研发费用为14.78万亿韩元,约合144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6.5%。虽然三星电子的研发费用比华为高约三倍,但华为的研发投入强度是三星电子的两倍。在研发人员方面,华为的研发人员比例是45%,比三星电子的26%高很多。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企业不仅在廉价产品上持续进军,还在高端产品上高歌猛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提出的工业竞争力指数 (Competitive Industrial Perfor-mance Index)显示,韩国排在日本、德国和美国之后,位列第四。中国位居第七名,但已从2000年的第二十三名已经上升到第七名,其上升幅度十分抢眼,而同期韩国排名只上升了8个名次。这样一来,除了三星电子,很多韩国企业已经被中国企业赶超。今年2月3日,LG电子股价低开低走,收盘价为63800韩元,跌幅3.5%。其原因是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这使得市场参业者联想到LG电子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无法进入前三名的地位。今年一季度,继三星电子(31.2%)、苹果(15.3%)后,华为、联想和LG电子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7%、4.3%和4.3%。
中国企业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例如,中国市场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约35%,比美国市场(12%)大得多。如果中国企业成功突破国内市场,它就会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华为、联想和小米在内的中国企业,虽从低端产品开始起步,但眼下已经开始在中高端产品上直接与三星电子竞争,如华为最近发布的P7。
近来,中国消费者对国产智能手机的信任度大幅提高,在之前倾向于购买苹果或三星的中国消费者当中,很多消费者已经转而选择购买国产智能手机。
实际上,中国企业在猛烈追赶韩国企业的场景,与上世纪90年代韩国企业在电子、造船和半导体等产业上追赶日本企业的情况非常相似。以价格竞争力为利器,韩国企业从低端市场开始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往中高端市场发展后,蚕食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有些企业成为了领先企业。
眼下三星电子虽面临着华为等中国企业的严峻挑战,但同时三星电子的竞争优势也十分突出。三星电子在全产业链上垂直一体化优势非常明显。比如在智能手机方面,其核心零配件从内存、显示屏、应用处理器(AP)到电池,三星都处于市场领导地位。此外,三星电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SCM)非常完善。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去年三星电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全球跨国企业中位居第八名,虽然不及位居榜首的苹果,但在亚洲位居首位。
十年前,谁也没想到三星电子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那么十年后,华为会不会超过三星电子?一切有可能,当然,难度系数有点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王杨十年后华为会超过三星吗?_网易财经
十年后华为会超过三星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眼下三星电子虽面临着华为等中国企业的严峻挑战,但三星电子在全产业链上垂直一体化优势非常明显,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也很完善。
人们将1984年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这是跟这年诞生的诸多公司有关系的。你把万科、联想、海尔、上海大众、健力宝风云驰骋的企业联系起来,不会发现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而在这一年和以后的数年,还诞生了很多当时微不足道,日后却各领风骚的公司,比如有像华为(1987)、TCL(1981)、海信(1969)等等这样的企业。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N0B8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N0B85BN40025.jpg
  邓小平南巡包括深圳等地的示范效应,在1984年发酵。无数胸怀野心的青年人如孔雀东南飞,纷纷奔赴此地。中共中央也作出重要决定,宣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我们环顾整个80年代以及90年代,在中国,诞生的创业公司可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但现在仍能让我们看到的却少之又少。然而也有一些“生命力”极强的创业公司,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也随着国际化的大潮,行走在中国以及全球。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N14E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N14E5BN40025.jpg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2013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39,025百万元,同比增长8.5%。从最初的几十人团队到15万大军,如今,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已经有实力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华为的营收,7成来自海外,比联想集团的4.2成要高,全球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设备通信,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DVF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DVF5BN40025.jpg
本期《商业传奇》开始,我们将以1987年创立的华为公司作为开篇,走近中国这片土地上那些具有独创精神的公司,创业、独创、探索将是他们的标签。我们将关注其在商业路上的探索,力图更为全面立体的呈现其在商业模式、管理哲学、经营策略等各方面的探索,以飨读者。  华为,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一家没上市的公司,也是一家低调的大公司。它的《华为基本法》曾让外界震惊,其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CEO轮值等管理模式可谓是创国内企业之先河,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华为?因为任正非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全球企业都未曾有的历史。  任正非、不上市、国际化、股权激励、轮值CEO……已经成为外界认识华为的标签。在此之外,华为究竟有多厉害?为何曾有人说“世界都怕他”?这样的一段评论或许能够让你明白:如果没有它,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无法找人求救,就连你到巴黎、伦敦、悉尼等地,一下飞机接通的信号,背后都是华为的基站在提供服务。8千米以上喜马拉雅山的珠峰,零下40℃的北极、南极以及穷苦的非洲大地,都见得到华为的足迹。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6SNNL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6SNNL5BN40025.jpg
  华为公司1988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通讯设备供应商。零起步的华为无论是资金还是竞争实力都无法与对手在大、中城市参与竞争。但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看到:县城以及农村更广阔的市场是国外厂商尚未涉足的领域,这为华为带来了机会。华为认为:以农村为突破口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首先,小县城和农村发展通讯设备行业门槛低,承受风险小。其次,农村对于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不高,也不是很关注品牌,而是更加注重实用。1992年,华为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农村包围城市的战役正式打响。很快,华为培养起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EO1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EO15BN40025.jpg
  由“农村”而进入“城市”,华为遭遇了强大的竞争,很多中心城市和发达省份的电信部门不信任华为的产品。针对这样的特点,任正非想出了外国同行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方法:他游说各地电信局,由华为与电信职工集资成立合资企业。任正非与电信局成立合资公司的尝试最早开始于1993年。当时华为资金紧张,银行又不给予民营科技企业贷款,任正非便说服17个省市级电信局合资成立了一家名叫莫贝克的公司,后者出资3 900万元,任正非承诺每年给予33%的高额回报。正是着这种合资模式让华为逐渐做大。在1995年,公司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随着自有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华为发动城市战的资本逐渐积累完成。至此华为正式将市场目标转移到中国主要城市。任正非在起步之初,依靠“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一些偏远的城镇电信局突破,迅速抢去了一块大公司们还没有来得及顾及的“蛋糕”。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FFB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FFB5BN40025.jpg
年,通讯设备行业经历高速增长,但之后进入长达两年的衰退转型期。1998年,华为与IBM公司合作了“IT战略规划”项目,以此为基础,规划了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也真是通过此次IT战略规划,华为坚定使公司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市场营销国际化,真正地走上了可持续的管理型成功之路。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G6F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G6F5BN40025.jpg
  期间先后在光网络、企业网络、互联网技术领域和移动企业网领域进行并购,并剥离大量工厂以及光纤、线缆等业务。通过剥离和合并,华为完成战略转型和融资,继续开动国际化高速发展列车。思科CEO钱伯斯在中国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华为将是思科全球性的噩梦。在这一阶段,2004年与思科的官司庭外和解,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华为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任正非也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GVA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GVA5BN40025.jpg
  在国内,业界素有“华为是狼,中兴为牛”一说。狼要吃肉,牛要吃草,看似不相冲突,但1996年首次交锋以来,双方狼牙对牛角、针尖对麦芒,激烈混战了整整15年。如今,华为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几乎与华为同时代发展的国内公司中兴却在华为激进之时,走向了下坡路。华为,到底有多厉害?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HL5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HL55BN40025.jpg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兄妹七个,其青少年时代在极度贫寒中度过。如今,作为华为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2012年,任正非因年终奖发放125亿让外界轰动,却屡因工作强度问题受质疑。他曾在媒体面前十分神秘,异常低调,最初基本接受记者采访,也不在电视台露面。他每天驾私家车上班,边开车边听四十分钟的外语;身患多种疾病,国内外出差很少带秘书,周末自己拖着行李箱,抱着书在世界各地机场出没;他在一段自评中表示,我个人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找不到人一起玩。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IEG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IEG5BN40025.jpg
  任正非曾说:“华为成功的奥秘,就是我们很好地应用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理论,不断地加温,又不断地耗散,只有这样,华为才能保持20多年的战斗力。”评论分析,在任正非的文章与讲话中,很少能看到他有多少对华为的自豪感和满意度,你感受到的大多是焦虑、忧虑与自我批判。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J67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J675BN40025.jpg
华为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创业公司一跃成为热门的大企业,让外界对其充满好奇。一方面是因为其创始人任正非的低调作风,一方面是外界流传的其内部企业文化。低调、任正非、不上市、国际化、股权激励、轮值CEO……这些关键词已然成为外界对华为的认知标签。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JUV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JUV5BN40025.jpg
  90年代初期,视察过华为的上级领导都称赞华为企业文化好,干部员工也常把企业文化挂在嘴上,但到底企业文化是什么,谁也说不清。于是,任正非就指派一位副总监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联系,梳理华为的文化,总结成功经验。1996年初开始,华为开展了“华为基本法”的起草活动。“华为基本法”总结、提升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确定了华为二次创业的观念、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以“华为基本法”为里程碑,华为继续吸收了包括IBM等公司在内的管理工具,形成了均衡管理的思想,完成了公司的蜕变。简言之,“华为基本法”实际是根据任正非管理思维的一种集中梳理。至今,其背后思想一直为外人所称道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华为基本法》确定了两条十分惊世骇俗的原则,一是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作为企业的创始人,任正非大量稀释自己所拥有的股份。据他自己透露,“我在公司中占的股份微乎其微,只有1%左右。”二是在技术开发上近乎偏执地持续投入,任正非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用于科研开发,这在中国著名企业中是一个无人可及、无人敢及的高比例。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KLU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KLU5BN40025.jpg
华为的成功,有人归诸于中国政府支持。实际上,最支持任正非的是华为的15万员工。因为任正非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员工持股制度:98.6%的股票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股票只占1.4%,这无疑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华为这个“部队”敢冲、敢拼,就在于华为有7万名把自己当老板的员工。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LFR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LFR5BN40025.jpg
  或许是受早年贫苦生活经历影响,任正非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坚持利益共享:一块饼大家分,“要活大家一起活”。他说,“我们家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任正非回忆,即使每天要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养活一家人的父母,或是年幼的弟妹,从来也不会多吃一口。  在华为,“你拼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资收入上”,“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这是华为的重要企业精神。一个外派非洲的基础工程师如果能帮公司服务好客户,争取到一张订单,年终获得的配股额度、股利,以及年终奖金总额,会比一个坐在办公室、但绩效未达标的高级主管还要高。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M12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M125BN40025.jpg
  在管理变革中,任正非虽然大量导入了IBM、GE、惠普等西方公司的管理制度,却对华尔街的金融体系非常不以为然。在他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数字游戏就能赚进大笔财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干的人却只能赚取微薄的工资,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如今他依然坚持不让华为上市,而是选择把利润分享给员工。任正非认为,西方市场资本的“贪婪”本质会伤害到华为的长期发展前景。他表示,“我们都听过传统经济学中的大量理论,这些理论都宣称股东具备长远视野,他们不会追求短期利益,并且会在未来做出十分合理、有据可循的投资。但事实上,股东是贪婪的。他们希望尽早榨干公司的每一滴利润。”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MVQ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MVQ5BN40025.jpg
  在华为,实行独特的轮值CEO制度。每一个轮值CEO在独立执政期间,完全是公司的一把手,如今他们已有了很大的独立承担能力。相较于传统接班,该制度不把公司交给一个人,而是交给一个团队。此外,考虑到人对干部认识的偏好,华为实施轮值CEO制度以来,干部要集体评议,没有流失多少干部,公司利润也一直在增长,而且比预期还要好。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NIE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NIE5BN40025.jpg
  针对中国品牌在国际主要发达市场,如美国、英国等等,政治因素一直成为其发展的桎梏,而这也是华为难以完全彻底国际化的因素之一。美方禁止网络服务使用华为制造的设备,并提出两个所谓的理由:一是任正非早期的军方背景,二是华为与中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OH8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OH85BN40025.jpg
  华为在美国市场频频受挫,其在美国发展的计划遭到其千方百计的阻挠。斯诺登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控华为公司之后,华为与美国市场之关系再次被关注。华为方面表示,自从上世纪90年代,华为就检测出美国方面有人在监视华为,但华为并不知道这是来自美国政府的监控。任正非认为,美国将来会对华为打开大门,但仍需很长时间。“想要让美国承认华为是一家‘诚实’、且拥有正面形象的公司,还得等10-20年时间,我们可能才有机会。”然而,对于欧洲市场,任正非信心满满,他希望未来几年人们能把华为视为一家欧洲公司。个人认为,他们更多出于贸易保护的考量,并非官方宣称的由于国家安全的原因。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9S72JAH2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9S72JAH25BN40025.jpg
曾经,华为与任正非荣誉接踵而来的同时,华为的企业文化却饱受诟病,除了被广泛关注的员工猝死、自杀以外,华为的副总李玉琢在离职时说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任正非是一个非常忘我的工作狂,事业远远重于家庭。但是我想,他可以做到的,不能要求别人也和他一样呀。在我看来,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家庭、不要健康的社会是危险的。”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PP1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PP15BN40025.jpg
  当一个具有狼性的新兴品牌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常常会在当地市场面临不理解、猜疑甚至攻击等多种心理,这是华为品牌国际化的一大障碍。由于长时间强调“狼性文化”,这种“狼性”被深深地印在华为品牌的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心智中,包括员工、客户、竞争对手和政府等,而这也影响了华为在品牌方面的构建。分析认为,不管华为如何进行品牌再定位,如何进行更广泛的营销传播,华为给利益相关方的品牌形象总是“土狼”、“消灭对手”、“员工自杀”、“心理极端”等负面词汇。此外,有分析认为,华为的问题还在于把媒体看成宣传的工具,而非沟通和管理品牌利益相关方的系统。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R6M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R6M5BN40025.jpg
  尽管华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外界所诟病,但是任正非依然强悍地推崇狼性文化和军事化管理,把市场竞争看成你死我活的较量。不过,在此严苛下,任正非更强调开放、包容和适度。任正非推崇灰度哲学,信奉“合二为一”,而不是黑白不两立的“一分为二”;正是在灰度理论的支配下,任正非强调开放与妥协,反对“斗争哲学”,崇尚合作精神与建设性,这一点无疑与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是有区别的。比如,《亮剑》这部电视剧,则让任正非悟出的是:将军是战场上打出来的,但有缺点有个性的战士却是未来将军的种子,当领导的一定要学会包容和欣赏……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SLI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SLI5BN40025.jpg
  在华为20多年来的主要文件中,“创新”一词是被提到得最少的词汇,华为也从来没有把“创新”,尤其是管理创新上升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任何创新都是必须支付变革成本的,总成本大于总贡献的创新是有害于公司的。而且公司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管理程序,随意的创新是对过去投入的浪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U4J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U4J5BN40025.jpg
  任正非说:“未来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我认为未来公司需要的管理干部是对市场有深刻体验和宽文化背景的人,宽文化背景怎么理解,大杂烩,什么都懂一点。要成为高级干部都要有宽文化背景,干部要进行必要的循环,这是宽文化学习的好机会。”什么是任正非定义中的“大杂烩”?历史、哲学、军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这是他20多年来的一贯倡导,不仅对中高级干部这么要求,甚至在10多年前的秘书工作会议上,也这样要求公司的秘书们。读的书多了,杂了,文化背景深厚了,同时在实践中又时常面对和处理各种复杂情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系统多元,而不是简单和机械,不是形而上的黑白分明。领导者最可贵的就是灰度思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S55MVHJ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S55MVHJ5BN40025.jpg
  华为成功的关键有两项:员工关系、客户关系。华为不只把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就连客户也成为其生命共同体。华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其高管认为,“华为做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26年来生存不是靠政府,不是靠银行,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客户只能赚一块钱的时候,肯定无法分给你一块五,他若能赚五块钱,你才有机会分到两块甚至三块”。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9S6KVOM3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9S6KVOM35BN40025.jpg
  在华为,明文严禁讨好上司,机场接机也不行。“你们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这是任正非反复不断对底下人说的话。他认为,大部分公司会腐败,就是因为员工把力气花在讨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户需求。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接受下属招待,就连开车到机场接机都会被他痛骂一顿:“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应该把时间力气放在客户身上!”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9S6KVPAP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9S6KVPAP5BN40025.jpg
  有分析认为,如今通讯行业会从以硬件为主,走向以软件为主,甚至还有人说,软件会占据整个世界。华为怎么定位和怎么做的?华为高层发声称,华为今天还是一个硬件公司,未来也还会是硬件为主。他们认为,“转型太快,华为未必能承担得了。华为坚信自己在纵向发展过程中,能提高对大数据流量的服务能力。我认为大数据流量是需要管道的,管道也是世界上很需要的东西,其实也越来越难做,华为也就越来越能多挣一些钱。目前华为的软件工程师占了整个工程师的80%,但这些软件工程师真正还是为硬件服务的。今天我们看到美国软件的进步,也会思考我们自己软件方面的改进。但如果我们公司转型太快,最后硬件和软件都形不成优势。”对此,表示,有人说任正非落伍了,真的是这样吗?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9S6KVPGO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9S6KVPGO5BN40025.jpg
  对于华为的接班问题,任正非又一次明确表示,“华为的接班人,除了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要具有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且具有不故步自封的能力。”任正非说,这些能力他的家人都不具备,因此他们永远不会进入接班人序列。他还认为,华为从创立那一天起,确立的路线就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那要怎么办?如今分析华为的轮值CEO制度,任正非说,华为今天的轮值CEO运行得很好,不见得明天的轮值董事会主席就运作不好。只是,未来没有任正非,这些真的可以吗?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9S6KVQ25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9S6KVQ25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9S701FCT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9S701FCT5BN4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2009年10月,电子营业利润超过日本9家电子企业合计营业利润的报道在韩国与日本备受关注。当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营业利润约为3260亿日元,比同期、和日立等日本9家企业营业利润总额(1519亿日元)高两倍还多。
《日本经济新闻》对三星的成功秘诀做出了这样的解读。首先,经济萧条时日本企业减少投资,但三星电子反而积极进行投资,经济复苏后便大量生产并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其次,三星掌门人李健熙的领导力。作为所有者,他做出了日本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无法效仿的果断决策,从而使得三星电子抓住了机遇;最后,对全球经营的热情。为了克服国内市场较小的短板,三星电子向来瞄准海外市场,将所有商品的目标设定为全球市场。虽然韩国经济实力仍未能超过日本,但近年来三星电子的表现非常出色,以至于日本电子企业及媒体都注意到三星电子。最近,如同几年前日本关注三星电子一样,韩国媒体把目光聚焦在一家企业,但这却是一家中国企业——“”。
2013年4月,李健熙之子、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参加博鳌论坛后回到韩国时对记者们说:“中国对韩国和三星一清二楚,甚至中国的研究院有专门研究三星的工作组。我深切感受到责任重大。”这一言论与一般韩国人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仍然低于韩国企业一个档次的想法有一定差距。从此以后,韩国媒体重新关注中国企业的崛起,尤其是对华为的关注度直线上升。韩国IT专家认为,如果有中国企业将超过三星电子,那一定是“华为”。目前华为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和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企业。
警惕华为的最大原因无疑是华为的研发能力。2013年,华为的研发费用高达307亿元人民币,约合51亿美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2.8%,在同期间三星电子的研发费用为14.78万亿韩元,约合144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6.5%。虽然三星电子的研发费用比华为高约三倍,但华为的研发投入强度是三星电子的两倍。在研发人员方面,华为的研发人员比例是45%,比三星电子的26%高很多。
中国企业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例如,中国市场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约35%,比美国市场(12%)大得多。如果中国企业成功突破国内市场,它就会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华为、联想和小米在内的中国企业,虽从低端产品开始起步,但眼下已经开始在中高端产品上直接与三星电子竞争,如华为最近发布的P7。
近来,中国消费者对国产智能手机的信任度大幅提高,在之前倾向于购买或三星的中国消费者当中,很多消费者已经转而选择购买国产智能手机。
实际上,中国企业在猛烈追赶韩国企业的场景,与上世纪90年代韩国企业在电子、造船和半导体等产业上追赶日本企业的情况非常相似。以价格竞争力为利器,韩国企业从低端市场开始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往中高端市场发展后,蚕食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有些企业成为了领先企业。
眼下三星电子虽面临着华为等中国企业的严峻挑战,但同时三星电子的竞争优势也十分突出。三星电子在全产业链上垂直一体化优势非常明显。比如在智能手机方面,其核心零配件从内存、显示屏、应用处理器(AP)到电池,三星都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此外,三星电子的供应链系统(SCM)非常完善。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去年三星电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全球跨国企业中位居第八名,虽然不及位居榜首的苹果,但在亚洲位居首位。
十年前,谁也没想到三星电子取代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那么十年后,华为会不会超过三星电子?一切有可能,当然,难度系数有点高。
写在前面:
这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需要更多充满责任感企业公民的时代;这更是一个追求商业价值、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甚至这亦是一个越来越遵循经营理论的时代……从本期《商业传奇》开始,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策划图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当然,代表一个国家的可能不只一个企业,因此我们不是以一个国家来定位展示一个企业,也不是硬拉一个企业戴上一个“国家”的帽子,我们崇敬的是那些伟大企业或者正走向伟大的企业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经营管理之事。这里面或因人,或因事,或因历史变迁……使得这一个个带有鲜明现代企业特点、国家特色、民族风格、商业领袖个性的企业们“矗立”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他们如何起始、他们如何生存、他们如何革新、他们如何管理、他们如何走向各种不同的境地?网易财经《商业传奇》将为您娓娓道来。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ILM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ILM5BN40025.jpg
三星共和国
选择韩国三星作为第一期,而非其他国家如欧美企业甚至是中国企业。我们想:不是因为他是“苹果帝国”的挑战者,也不是因为他左右了“韩国经济”命脉。而是因为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来讲,他更能代表现代亚洲企业闯荡世界的那种“不怕死,敢创新”的精神!而被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作“三星共和国”的企业公民“三星”——他的崛起为何会所引发的韩国当局的政治恐慌,以及韩国民众对三星公司的忧虑,似乎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似乎三星已不再仅仅是在操控着国家,而是已经超越了它,公司的所造成的影响近乎与政府匹敌。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J3G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J3G5BN40025.jpg
三星,一个帝国的开始
朝鲜战争之后,饱受战争创伤的韩国可谓一穷二白。为尽快实现战后重建,韩国实行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国内稀缺的资本集中起来支持大企业发展。由此,以三星、现代为代表的家族财团依靠有政府支持的银行贷款迅速崛起并粗放式扩张。让韩国这个在20世纪60年代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不相上下的“弹丸之地”仅用三十年就迅速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第十五大经济体。因为这种国家战略的优势,三星集团也因此走上了“集团帝国”的发展道,深入影响到韩国甚至世界经济。如果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挑选一个企业来代表这个国家,我们想应该是没有比三星更适合他的母国韩国的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JQD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JQD5BN40025.jpg
近些年,由于日本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中国企业又正创立自己的时代;无疑现在的三星可以说是亚洲最风光的企业之一。不过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也出现了很多危机,虽在复苏,但势头还比较缓慢,前有挑战后有追兵,三星这头来自韩国的“虎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样多。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K9S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K9S5BN40025.jpg
对中国人来说,三星可能在2000年前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之后,因为大举进军中国市场,赞助奥运会……越来越多“飞入”我们的“寻常百姓家”的眼帘。但是我们对三星有多了解?我们多半知道的是三星手机、三星家用电器、三星办公用品等,但很少知道他们涉及金融、轻机械、重工业、化学、医疗、航空、军工等众多领域。而媒体的报道则更多的给我们展现的是:三星富可敌国、三星是唯一可以挑战美国苹果的公司、三星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庞大帝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KKT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KKT5BN40025.jpg
如果你是韩国人,你问“三星是什么?”,现代韩国人可能给你的回答就是:三星是他们的生活,生活不可缺的大部分。韩国有说法称,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但在中国,你问三星代表什么?或许很多中国人了解的会很快说出:三星就是韩国。所以当聊到“韩流”的时候,你也不得不承认,三星之于世界、亚洲、中国——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输出”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AU9M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AU9M5BN40025.jpg
三星是谁?
所以在三星集团和三星电子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为更有效地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或许是三星公司创始人李秉喆在企业创立之初——也没有想到的宏大“愿景”吧。当然“三”在朝鲜意为大、多、强,“星”则是清澈、明亮、深远、永放光芒。李秉哲以三星命名,也寄含了他对自己事业的希望和憧憬。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AUR0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AUR05BN40025.jpg
日,李秉喆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的祖父是位文人,李秉喆小时候就是在其祖父开办的“文山书亭”的书院里度过。虽然他自小就很聪明伶俐,但也十分贪玩,为此没少挨父亲的骂。1930年4月,李秉喆考取了早稻田大学政经科。这段时间的学习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知识,经受了锻炼,为今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时候的“三星”可能已在李秉喆的内心种下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jpg
之后回到当时的日治殖民地朝鲜,李秉喆在其父帮助下开创了事业的“第一春”——创办了自己的“粮食加工场”,然后到了1936年4月“协同精米所”成立,但第一年就亏本。不过李秉喆凭着留学学来的那些知识,改变了经营方针,第二年不仅赚回了投入的3万元本钱,还有了2万元赢利。但这时候的三星也仍然只是一家“粮品果蔬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0C4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0C45BN40025.jpg
不久之后,由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为了聚敛资金,冻结了所有日本银行的资金,缺少银行贷款的李秉喆只得卖掉所有土地、转让粮食加工厂和运输会社,偿还全部债务。他又回到了创业前的起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1FM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1FM5BN40025.jpg
如果上天没有给机会,那么机会只有靠自己创造,这之后李秉喆决心自己寻找商机,他考察了几乎整个朝鲜半岛和大半个中国,选择了向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出口果品、蔬菜、干鱼这种本小利大的贸易。两年后的日,李秉喆以30000韩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再过不久,三星又拥有了自己的面粉和制糖厂,最终为“三星”这个——现在也拥有同一个名字的现代化世界性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1QB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1QB5BN40025.jpg
为何三星之所以是三星?
三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三星,有的人说:是因为韩国的国家环境,地少人多,可利用资源少,要获得更多利润,公司经营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否则很容易面临死亡的威胁。也有人说:这是深受东方儒家思维的影响,把一个企业按照一个“家天下”的手法去经营管理,时时处于危机感之中,发展是必然。还有人说,是因为国家举全力支持、长久的民族自卑感促使自己带有强盛向上的冲劲,加之资本金融支持、上至总统下至全民都大力推广和宣传三星,用三星产品,不做大也难。对于韩国来说,这些因素或许是主要的,但是“基业长青”也不是靠简单的你我支持可以完成的,他需要的更多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领袖的管理之方,以及对技术创新的敏感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无疑三星是做到了这点的。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2TE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2TE5BN40025.jpg
与大部分的欧美百年企业一样,现在的三星与最初的主营有天壤之别,但这并不妨碍后世“三星共和国”的形成。在起步年代和1970年代之间,三星涉足粮品、物产、毛纺、保险、新闻媒体、造纸、医疗、电子等领域,事关国计民生,如此多的跨行业发展服务和产品,为三星未来的发展规划、产品架构、剔除不良产业提供了大量的管理和市场基础。李秉喆能看到的这一切或许是其他韩国企业不曾涉足和不敢想的,这也为三星企业树立了一种良好的“国家产品”印象。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jpg
1973公司宣布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
在三星的整个年代,也即三星的“产业时代”,通过在重工业、化学以及石化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又奠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在1973年8月,公司宣布了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为这些业务领域制定了目标,并使三星进入造船工业。在此期间,公司还采取步骤,增强公司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将其制造过程从原材料生产,集成到最终产品生产。结果,许多新的公司诞生了,其中包括1974年成立的三星重工业,以及三星造船厂、1977年成立的三星精密化学。这还不包括逐步涉足的酒店业(新罗酒店)、精密化学、数据技术、三星信用卡(金融)等。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44K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44K5BN40025.jpg
三星另一个爆炸式发展来自于家用电子电器业务
三星另一个爆炸式发展来自于处于萌芽状态的家用电子电器业务。当时在韩国本地市场已经是一个主要生产企业的三星电子,在此期间开始出口其产品。另一个重要发展是三星在1974 年收购了韩国半导体的50%股票,进一步巩固了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统治地位。还有之后的三星电机、甚至在文化领域还成立了文化基金会、美术馆、专业棒球队以及进修学院等。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78JN9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78JN95BN40025.jpg
日李秉喆去世后,之后三子李健熙被选为三星集团接班人,直至今日……。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4TB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4TB5BN40025.jpg
这时候韩国也即将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这对三星来讲是莫大的宣传机会,因此第一次成为了汉城奥运会的本地赞助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使得三星的品牌形象第一次在全世界人的面前大放光芒。三星的这种众多的垮领域产品和服务——重叠项目的综合效力就是节约了成本,并有效地运用资金与人力。到八十年代后半叶,三星在创建稳固电子与重工业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公司获得了与高技术产品相匹配的声誉。并且开始走向世界,成为正在意义的世界级企业。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5L0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5L05BN40025.jpg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兼并、联合以及收购等商业行为非常普遍,竞争与合并风起云涌。各个公司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技术与服务的定位。业务开始跨出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界限。三星为了把握这些机会,所以在1993年提出来了“新经营”规划。先是成立高新技术研究所,再发起集团经营改革运动,并开始在英国和中国建立彩色电视生产厂,赴欧美收购电子企业,加大对百货业、造纸业、酒店业、足球文化、医疗领域的投入,在此期间三星建设还承接了马来西亚的KLCC建设项目;九十年代中期还通过收购进入汽车产业,成立三星汽车。之后还在竞争对手云集的日本成立日本总部,陆续的美国、欧洲、中国、东南亚等地区总部也成立起来。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jpg
随着世界步入第二个千年,三星也迈向了他的第二个世纪。在这个“引领数字时代”,三星紧随时代变革,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业务结构、经营理念以及公司文化,由于投入得当,已经在多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的三星,连续四年入选“十大“美国专利大户之一,引领全球数字化革命。不仅在半导体、智能产品、面板技术等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还在金融领域取得很好的发展。由此三星的品牌价值已经从1999年的31亿美元涨到2006年的162亿美元。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7SN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7SN5BN40025.jpg
而进入智能机时代,其不断更新推出的通讯设备,更是形成了与苹果对垒的局势,占居多国市场榜首位置。这或许正式得益于2005年开始实行的“三星透明经营管理原则”的推动,好的管理加优质的营销模式,三星可以与任何国际巨头抗衡。而这一年,李健熙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100大风云人物。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7FITS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7FITS5BN40025.jpg
三星与韩国
那么,三星有多大?按照现在的数据来讲,三星在世界500强排名中排第14位,包括85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30余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军事武器研制、酒店、球类文化、服装、游乐园、建筑业、日化、重工业等众多领域。三星旗下公司2011年总收入约2475亿美元,相当于韩国GDP总量的五分之一,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亚洲最大芯片,世界最大手机厂商三星电子和全球最大液晶面板厂商三星Display等等。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A7A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A7A5BN40025.jpg
即使1987年李秉喆时代走到尽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李健熙贪腐问题,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这些统统不能阻止三星的继续扩张和扩大。有人算了算三星具体有多大?天上地下,水里陆地,金属塑料、核电物产、坦克加大炮……总之就是吃喝拉撒睡以及全身上下。这得有多大?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B3F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B3F5BN40025.jpg
三星的庞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韩国经济的特点——经营规模巨型化的大企业、大财团在韩国经济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财团,几乎是韩国经济的全部,伴随了韩国经济整个腾飞的过程。财团并不是韩国特有,美国有十大财团——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银行、杜邦等,这些财团通常从某一行业起家,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市场竞争逐渐发迹。与之相比,韩国财团的形成是私人资本和政府权力勾结的产物。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BV2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BV25BN40025.jpg
事实上,韩国大企业受家族控制、透明度低一直都是历史性问题,而韩国本国又对这些大企业怀有复杂心理。所以在韩国的整个社会,三星权力影响很大,甚至是过大到令人窒息,由此带来的各种腐败、机构臃肿、管理不够透明等常受“诟病”。但另一方面,三星对韩国来说又太过于重要,以至于常被“网开一面”。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C7G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C7G5BN40025.jpg
1995年,李健熙曾因涉嫌向前总统卢泰愚行贿遭到起诉,被判两年缓刑,1997年被豁免;2005年,李健熙又因卷入贿赂韩国国家党前主席李会昌事件避居海外;2007年11月,曾任三星法务主管的律师金勇哲举报三星私设巨额贿赂基金;日,李健熙迫于社会压力引咎辞职。但是2009年12月,李明博总统决定给予李健熙特赦,原因是“韩国要申办2018年冬季奥运,李健熙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为了整体国家利益,给予特赦。所以即使有腐败,政治因素都可能为三星服务,可见谁想撼动三星在韩国的地位那也是不可能的。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CVM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CVM5BN40025.jpg
尽管平昌取得了2018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但韩国民众已然悲观地认为:政府之所以对三星如此宽容,是因为三星已经绑架了韩国经济,它让一个人完全靠一个公司提供的产品、服务生活成为可能——你在三星集团工作,下班的路上玩着三星的智能手机,回到由三星建造的公寓里,打开三星电视机,而电视里正播着由三星赞助的棒球比赛。此外,你还可以买三星提供的人寿保险,去三星开的医院体检,或去三星的游乐园放松。甚至当你去迪拜度假时也会发现,迪拜的标志性建筑、世界最高大厦——迪拜塔也是由三星负责建造的。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DFT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DFT5BN40025.jpg
谈到三星的种种影响,可能用真实的数据和再多的言语都是无法表达的,但或许可以用一位韩国民众的话作为总结——“我讨厌三星,但我希望我的孩子毕业后能去三星工作”是最恰当不过的,三星就代表了韩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DT5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DT55BN40025.jpg
三星与世界
日在香港发布的“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上。三星继续蝉联榜首,其中前十名中日本企业占据6席,韩国2席,中国大陆2席。从国别上就不难看出看,三星对于韩国的意义。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EFE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EFE5BN40025.jpg
毫无疑问,三星旗下三星电子是当前世界消费电子领域的伟大公司之一。目前三星电子在液晶显示面板、存储芯片等多领域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并掌握了智能手机芯片、内存、闪存、屏幕等智能手机关键零部件的定价权。即使是苹果这样伟大的公司,在与三星直接竞争的同时,也不得不受制于三星全产业链的优势:三星电子为iPhone提供了总价约40%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屏幕、储存芯片、处理器甚至电池,每年涉及金额超过70亿美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F6B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F6B5BN40025.jpg
苹果公司真正的遇到了他的挑战者——三星,据《福布斯》4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苹果仍以4166亿美元市值蝉联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但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3740万部)及市场占有率(17.3%)均远远低于三星(7070万部,32.7%);而在盈利方面,三星净利润同比提高了42%,而苹果则下降了18%。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FD3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FD35BN40025.jpg
三星与中国
1992年中韩建交后,1992年8月三星在中国惠州投资建厂。此后的10年,三星电子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已经成为对中国投资最大的韩资企业之一。目前三星电子在华共有大约14家生产法人、8家销售法人、4个研究机构以及若干代表处、办事处、产品技术服务部门,员工总计2.4万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FTM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FTM5BN40025.jpg
在中国,经常有人拿联想、海尔等这些企业跟三星比,但是相比三星的体量和发展,前者都是无法企及的。2012年,中石油实现营收21952.96亿元人民币,仅占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的4.2%。三星创造的营收则占了韩国GDP近五分之一的比例,这是中国企业或许永远无法达到的体量。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GF2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GF25BN40025.jpg
可以说,三星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也正越来越深,特别是家电、个人电子产品领域,三星中国占据着很大的份额,三星手机就在中国的中高端市场超过苹果跃居榜首位置,更远远超过联想、华为等本土品牌。但疯狂的扩张,也导致三星在中国遇到一些品质问题,就在近日,中央电视台就曝光了三星手机的“字库门”缺陷问题,维修漫天要价,存在售后因地而异的问题,严重歧视中国消费者,最后不得不迫使三星做出改变,道歉承诺延保一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H77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H775BN40025.jpg
三星的两代领导人
洪夏祥在《李健熙的第一主义》中称,“自律严谨”是李秉喆获得成功的唯一砝码。确实,李秉喆对于每日的起居生活那是相当的自律、十分的严谨,几乎无人能做到这几十年如一日的习惯。他每天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就寝;清晨起床后他做的第一件情就是洗澡,李秉喆是想“借以提振一整天的精神”。这种自我严格的管理可能炼就了他对企业管理的“清醒与认识”——着重于对时机的把握和拿捏。不仅如此,李秉喆还在自己的寝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只“木鸡”,时时提醒自己。所以我们想不正是这样有了“清醒”以及“时时提醒”,三星才有了今天。(注: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的故事。)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HKJ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HKJ5BN40025.jpg
李健熙曾说过,“危机总是在最骄傲的时候到来,现在之所以无法进步发展,就是因为太过于自信所引发的退步所致”。李健熙没有任何正式的博士学位,但他却是养狗专家、高尔夫博士、机械方面的博士,更是日本历史博士,所以有人说,李健熙的忍耐力是源自他对德川家康精神的理解。他也信奉父亲的那句名言:“即使是由石头所搭成的桥,也必须敲打确认是否稳固后才过桥”。所以,这种怀疑精神的存在,使得李健熙也是一个随时推翻自己的人。这有助于企业的管理,时时的接受新的东西。三星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永远不要过久地做任何一件事情。李健熙也曾经说过:“除了妻子和孩子,一切都要改变!”并且李健熙经常说,三星是竞争中的一个“幸存者”,他的员工应该感到一种永久性的危机感。即使在其光彩夺目的企业概况中,三星也表现得充满忧虑。“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位置在 10 年后将会是过时的且不能维持的。在全球的业务发展中,迷恋于固步自封是愚蠢的。”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HRI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HRI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5/600x450_9C16BIEJ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5/t_9C16BIEJ5BN4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IT时代周刊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和华为实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