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指数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质量有什么区别

【摘要】:关于投资者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讨论一直以来都在资本市场占据热门话题的地位,水门事件和一系列由于财务信息造假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事件的发生敲响了信息披露的警钟。投资者关于自身的保护意识和外界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意识也是逐步提高的。投资的过程无非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做出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定量的信息还是定性的信息都能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其中内部控制信息作为企业重要的定性信息,对投资者保护有着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管理者的机会主义,第二,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掏空。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李增泉(2004)当内部人拥有绝对经营决策权时,就容易发生中小股东利益被侵占的情况。Healy(2001)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主要需要解决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仍然处于水平不高的状态,对投资者保护的力度也并没有预想的有效,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代理问题也日趋严重。迪博公司2015年的白皮书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强调说明,并指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为了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本文结合政策发展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关系进行探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政策发展与完善是否对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有所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又有何关系,是否达到了对投资者进行信息武装、增加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代理成本的目的。同时,有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高管滥用职权导致的公司病态发展的问题。文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和委托代理理论、法律论和契约论。理论分析阐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基于信息观和代理观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文章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方面,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政策发展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回归分析中选取了迪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为基础构建了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从代理问题的视角出发选取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率作为衡量投资者保护的指标,检验了两个假设,说明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保护之间是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的。本文通过对2008年到2015年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有效的说明了政策发展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并论证了文章假设。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文章局限性并进行未来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质量的实证研究 姓名:李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程小可 摘要 关于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质量的实证研究 摘要 随着内部控制缺位的案例不断曝光,相关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 使得关于内部控制披露的数据易于获得。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内部控 制披露质量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内部控制披露方法以 及投资决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依据信号传递理论,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质量进 行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是北京色诺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CCER中 国证券市场数据库及巨潮资讯网等关于我国沪市A股2008年上市公 司公开的年度报告。笔者首先定性分析内部控制的含义、特征和影 响因素,然后借鉴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与相关研究提出 研究假设;其次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定义,并进行描述性 统计分析;再次,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影响关系进行二项 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总资产自然对数、每股收益、最 终控制人类型和交易状态对内部控制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且有约 20%的解释能力。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公司根据规模特征等建立相应的内部 控制系统,使制度执行简洁有效;建议投资者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公 开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做出最适合的投资决策。

【摘要】:随着2001年前后全球经济减速导致大量公司财务舞弊(美国安然、世通等)的显现,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是否真实披露了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产生了质疑,不利于信息披露作用的发挥,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为此,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市场监管者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的目标、内容、时间等作出了规定。美国国会于2002通过并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明确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要求。我国2010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立,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也随之提高。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展开研究。第一,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信息传递理论为理论支撑,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第二,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结合我国特有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假设;第三,以2010年和2011年山东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第四,借鉴杨玉凤博士设计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实用的测度方法体系测算出样本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作为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对比分析了86家2011年和86家2010年山东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发现样本公司2011年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优于2010年,进而推断《配套指引》的施行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第五,以2010年和2011年山东省上市公司共172家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公司规模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负相关关系,其余按重要性排列依次为:事务所规模、上市时间、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上市地点、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流动比率、控制权性质。最后,结合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