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u11和坚果pro2s评测哪款手机值得买?

  【PConline 杂谈】作为曾经安卓阵营的霸主,HTC近几年节节败退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让人唏嘘不已。正所谓”烂船还有三根钉“,HTC虽然近年来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但其手机市场依然拥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还有一定的代表性,譬如在VR新兴市场取得的成绩。近期,HTC再次成为了行业的讨论点,因为其刚和谷歌签订了出售协议。

  或许大部分人都知道HTC同谷歌签订了出售协议,但可能不知道的是,HTC并没有完全出售手机团队。也是如此,尽管HTC失去了部分研发人员,但也说不上是退出了手机市场。这不,HTC刚在11月2日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手机,也就是HTC U11+(HTC U11 Plus)。

  那么,这部HTC U11+,能够帮HTC挽回颓势么?

设计有亮点,创新值得肯定

  说起HTC U11+,必然要提及其在设计方面最大的亮点,一是半透明的3D水漾玻璃设计,一是全面屏。恰好是这两者,弥补了HTC U11的在设计上的些许不足。不能否认的是,3D水漾玻璃使手机握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玻璃后盖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着迷人的魅力。但是,这些又该如何让消费者直接感知呢?

  很遗憾的是,除了那个说是银色但怎么看都是蓝色的争论外,3D水漾玻璃没能给消费者留下任何亮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加上半透明这样一种设计后,小编看好HTC U11+的原因。半透明设计,给了消费者一个极强的记忆点。

  即使消费者不喜欢,也会记得,那个半透明后盖很酷啊。

主推Edge Sense,但估计难以成为主流

  至于全面屏带来的亮点,有必要和HTC U11+力推的Edge Sense一起聊聊。Edge Sense是创新吗?毫无疑问是的。但Edge Sense是优秀的创新吗?有待商榷。HTC的想法很好,想给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然而,这个“用力握”的动作,虽然能带来不少的便捷功能,但估计很能成为主流的卖点。

  Edge Sense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在全行业产品边框越来越窄的时候,由于边框传感器的加入,使得HTC U11的边框达到了iPhone的水准,屏占比不高。但全面屏的加入(更准确的说是18:9屏幕),使HTC U11+的屏占比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视觉冲击力更强,单手握持更棒,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宽边框的不足。

  对了,Edge Sense也迎来了升级。现在Edge Sense可用于应用商店内的大多数应用并自行设定指定握压动作。新增Edge Launcher边框快捷启动,包括常用应用程序、拍照、开启联系人等,并可自定义屏幕左、右开启。

  随着系统的升级,Edge Sense未来也会越来越好吧。

拍照和音效依然是加分项

  至于HTC产品传统强项拍照和音乐自然是不用担心的。HTC U11+的镜头同HTC U11保持一致,这是一颗在DXO评测中拿到高分的镜头,素质自然有保证。而全新升级的HiFi扩音器,使HTC U11+音量较前作有了30%的提升,层次更丰富、动态范围更宽广,随时提供顶级音乐体验。

  对了,HTC U11+附赠的HTC USonic耳机也大有来头。透过先进的类声呐技术分析使用者的内耳构造,个性化调整出做适合个人的专属音效。还有主动降噪技术,可以自动监测环境音快速调整,为使用者量身定制个人专属的高传真耳机。

总结点评:HTC U11+能帮助HTC挽回颓势么?

  想来想去,至少在国内市场,很难做到。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HTC U11+诚然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例如,华为和OPPO等主流的厂商,早已有全面屏机型,而且还有双摄,人像拍摄和更好的本地体验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HTC U11+4999元的售价。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尴尬的售价。一方面,鉴于iPhone X的强势,iPhone 8已经成为了史上最不受待见的iPhone,售价已经跌到了4700元左右。而4999元左右,还有三星惊艳的Galaxy S8。如果售价相差不大,小编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HTC吧。

  另一方面,HTC U11+在体验是远不如国产旗舰的。大家有着相同的硬件配置,各有独到的创新功能。国产旗舰在软件服务上又能甩开HTC几条街,售价上还能便宜个2000多块,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HTC U11+呢?要知道,它是一款好产品,但支撑不起这个售价啊。

  因些,对于HTC U11+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小编并不是十分看好。

两家的CPU、运行内存、机身存储都一样,以下分析不一样的:1、屏幕素质、Pro 2S屏幕6.01英寸;360N7PRO5.99英寸;Pro 2S屏幕广色域OLED屏幕,360TFT屏幕;两家品牌的屏幕生产厂家都未知;360公布屏幕NTSC色域为83%,Pro 2S未知;锤子屏幕更大一些,喜欢OLED的可以选锤子,理论上讲,OLED也会更省电些。2、摄像头:Pro 2S摄像头SONY IMX-363,360未知;DXOMARK评分锤子胜出;3、从系统来看,360比较锤子臃肿,通常刚开机状态的内存占用已达2.3G以上;那是因为有50-60个系统自带的程序(其中有15-20个为360独家开发的后门间谍程序,受保护,不能卸载,关闭自启动,不能冷藏,深度学习监控用户的隐私和)操作习惯)这个是比较尴尬的;但是电池大400ma可以弥补一些系统的缺陷,实际两个品牌的续航时间应该是一样的。

随着很多极客玩家对于电脑外设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高,鼠标垫个细分行列的产品似乎也找到了新的契机,那就是与当前科技行业大热的“无线充电”相结合,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鼠标垫。那么这类产品的体验究竟如何呢?

这一期笔者拿到了一款来自小米有品旗下MIIIW(米物)生产的智能鼠标垫,这款产品荣获2018年红点产品设计大奖,接下来就和大家一同分享。这类产品的可体验点比较简单,所以就不按照惯例的环节逐一介绍了,我们直接看产品。

米物智能鼠标垫(SMARTPAD)的包装比较简洁,不过在鼠标垫包装中算得上是有档次的一类了。正面除了中英文标识以及“电竞版”字样以外,最醒目的就是鼠标垫的渲染图了。

包装的背面对这款SMARTPAD鼠标垫的四大亮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在背后一侧说明了这款鼠标垫的详细参数及制造商信息。

打开包装,包含了鼠标垫、电源适配器、数据线以及使用指南,鼠标垫及配件都有塑料模型作为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导致损坏。

鼠标垫正面贴有一层用以保护的塑料纸,塑料纸上印有各个模块的功能说明,在使用时需要将这层塑料纸揭起。

米物智能鼠标垫尺寸为420mm x 260mm,在同类产品中属于较大尺寸的一类。正面采用了高端鼠标垫常用的竞赛级PC涂层,优势在于触感非常顺滑,可以确保鼠标快速响应移动,并将移动距离精确定位至每一帧。

左下角印有MIIIW的标识,四周以一圈0.5mm宽的聚碳酸酯材料作为收边。

鼠标垫背面加入了TPU材料,其优点是更加耐磨、防滑,同时配有菱形纹路设计,使得鼠标垫与桌面接触更加牢固,杜绝打滑的可能性。

背面靠上方的位置贴有一个铭牌,对该款鼠标垫的技术参数做了说明。

这款鼠标垫的三个延伸功能都要依靠右上方的这个圆形旋钮,旋钮部分采用了铝合金材料,银色镶边的配色使得这款黑色为主的科技产品有了一点灵动性。旋钮正面也加入了同心圆的纹路处理。

旋钮正前方侧边有一个Micro USB接口,通过随机附赠的数据线与电源适配器连接,即可通电开机。

第一项功能就是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位于鼠标垫最右侧中部的位置,有一圈高亮的UV工艺花纹作为位置提示。遗憾的是笔者拿到的这款在撕下塑料贴纸后UV涂层也被沾掉了不少。

根据官方参数,SMARTPAD上的这个无线充电模块最高能够达到7.5瓦的充电功率,并内置了Qi智能保护芯片,通过智能检测到放置物品是否为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充满电后可以自动断电、智能温度控制等等技术手段来保证用户和手机的安全。

在正常的充电状态下,旋钮侧边的灯效会显示为绿色环绕状态;而在检测到非正常充电设备放置时,则以黄色旋绕灯效作为提醒。


第二项功能是音量调节,具体的操作步骤就不在这里赘述了。通过蓝牙与电脑配对后,可以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调节电脑音量,其设计思路就是通过一个更加便捷和直观的操作方式来控制声音。

市面上类似功能的产品也有,比如罗技Craft无线键盘即可通过键盘左上角的旋钮来控制音量,同时可以兼容PhotoShop、Office三件套等第三方软件,但这款键盘售价不菲。SMARTPAD上的这颗旋钮可以理解为使简化版,并且其产品定位是电竞鼠标垫,仅针对音量调节做了适配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仍旧不失为一个今后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实际体验,通过实体按键调节音量确实很方便,但是在调节前需要先轻触两下旋钮上方的触摸面板,这无形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成本,初上手还需要一段时间习惯和适应。

第三项功能是灯效调节,要想体验这项功能需要先访问米物科技官网下载SMARTPAD驱动程序,安装成功后即可配合旋钮进行调节。灯光状态包含“幻彩灯”“跑马灯”“呼吸灯”“常亮灯”四种模式,颜色方面支持1680万色的RGB灯光色彩,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颜色。

并且笔者在使用中发现,在手机放入无线面板充电时,灯效会自动切换为绿色旋转模式,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用户手机充电的状态,非常贴心。

经过两周左右的深度体验,笔者认为SMARTPAD是一款经得起推敲的产品。在设计思路上,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了用户的用户的痛点,并根据用户习惯打造出一款易用的产品,而非站在“工程师的思维”上做产品。SMARTPAD在体验中的表现也非常令人满意,多项常用功能的整合让用户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物件,打造更加简洁的桌面环境。

但要说美中不足的就是在功能的操作逻辑上有些蹩脚,本来是为方便用户而设计的,反而因为功能的高度集成带来了上手学习的成本,希望米物科技能够在交互方面更加深入的探讨和改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果pro2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