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立电视机公司下的福日电视机工程塑料厂的员工档案该去哪里查

福日股份产业调整方兴未艾

      福日股份从一上市便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思路做了全新规划,公司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逐渐减少彩电在公司的产品比重,并将向高新技术领域、向电子信息业方向发展。公司目前已通过初步的产业调整,在改变了单一彩电产品结构的同时,也成功地壮大了公司的实力,其未来的产业调整将更多地得益于政府政企分开的机构改革,并将由此迎来公司发展的新契机。
      兴许是福日牌电视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时至今日,当福日股份电子有限公司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后,有人还臆测公司今年的业绩会因为国内彩电价格战的因素而导致亏损,然而他们却不知,福日股份从一上市便对其整个企业的发展思路做了全新规划,并从去年便开始迈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步伐,在提升传统彩电业的技术含量的同时,公司已开始向电子信息业转型。
      近日我们有幸走访了福日股份董事长李运武先生,并由此对福日股份彩电业的未来走向及其产业调整的战略思路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福日”是我国最早的电视品牌之一。在上市之前彩电产品在福日公司的产品结构中占到了90%以上。上市时,公司联合了福建福强精密印制线路板有限公司和福建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了福日股份电子有限公司,使得彩电的产品比重有所下降,但还是占到福日股份产品结构的50%以上。
      近几年中国彩电业的价格战虽然没有硝烟,但却也残酷、也轰烈,在这种情况下彩电生产企业不进就退,一退就死,唯一的出路就是“变”。
      福日股份彩电的第一“变”就是依托日立的技术支持将彩电业向高技术和大屏幕方向发展。具体的举措就是在99年福日股份使用募集资金与日立公司合作,采用日立公司独有的专利生产背投影彩色电视机,该项目已在99年11月正式投产,设计能力是5万台。公司计划今年生产3万台,到2001年生产5万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该产品的市场状况良好。同时公司还计划进一步与日立公司合作发展生产新一代的液晶背投影彩电,据了解日立的背投影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液晶背投影彩电比现有的背投影彩电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效果更好。
      福日股份彩电业的第二“变”就是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采取以出口为主的策略。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自成立伊始,每年就要返销日本国20万台的彩电,1998年得到日立公司的委托,公司得以全权负责生产和销售中国境内所有的日立牌彩电,去年日立公司决定更进一步加强与福日股份的合作,使用OEM的方式,由福日股份在其生产的彩电打出“日立”的品牌在国内的大中城市销售,同时日立也把东南亚的市场销售交给福日股份生产,并将福日股份生产的彩电以 “日立”的品牌销往欧美国家,以避开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彩电征收的高额关税。这样,福日股份彩电的出口量在今年上半年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9%,使其出口量首次超过产量的一半。
      李运武董事长介绍说,现公司在彩电业的策略是:在中国的市场主要以“福建日立”品牌为主,经营并加大公司彩电的出口力度。虽然福日股份目前彩电的规模与长虹和康佳等大型彩电生产企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经由此变,福日在国内彩电的销售市场上与其它彩电厂家的冲突便不是很大,其现有彩电的价格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而公司现所生产的普通“福日”彩电主要是销往农村。李运武认为,竞争本身是残酷的,“福日”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公司考虑将“福日”这一品牌往其它方面进行转移,其设想中的“福日”品牌不是一个单一的彩电,而是要多元化,今后使用该品牌的产品种类可能会涉及到投影仪、监视器、笔记本电脑,甚至于是空调。
      福日股份在彩电业的第三“变”就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入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使彩电在公司产业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福日股份决定将自身从单一的彩电生产企业向彩电、网络电讯、智能家电、软件及微电子四大产业群发展。公司未来对彩电的投入将更多来源于日立公司,日立公司也表示要在福日彩电上加大投资,将福建作为其销往东南亚的彩电生产基地,同时重点协助福日股份开拓中国的背投影彩电市场,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福日股份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的结构调整上。
      资本运作是一个上市公司永恒的话题,上市一年多,福日股份通过资本运作、投资发展,成功地改变了原来单一的以彩电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拓展了IT业,光学应用等产业,使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力得到明显提高。去年,福日股份首先成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拥有了民营企业福建华融电子有限公司的40%股权介入IT产业,该公司在年初成功地与新疆和黑龙江农行签下了总价值340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分别为两省的农行提供相关的机器及软件、网络连接上的服务;这使得该公司进入IT业大供货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行列,对福日股份本来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随后,福日股份又通过股权的转让收购了福光公司50%的股权,进入了光学应用业;通过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联合,组建福建福日激光技术公司,开发、生产具有核心专利技术的激光内窥医疗设备,使公司进入新一代的激光应用业;同时又成立了福日信息家电有限公司,进军电子商务。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但使公司开始拥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项目,改变公司单一彩电产品的格局,同时也壮大了福日股份的实力。
      董事长李运武把这一系列的举措称做是公司转轨的第一步,他表示这些项目的组建工作在去年年底前就已完成,今年公司将主要抓基础产业的元器件项目,如近期投入的氮化镓蓝光二级管的项目,是公司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氮化镓基化合物是九十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继硅和砷化镓之后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用于制造蓝、绿和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LED)等电子器件的优秀材料,有关专家预测,今后白光氮化镓基LED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后,有可能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
      目前氮化镓LED商品的售额增长每年高达44%,日、美两国基本上垄断了全球高亮度的蓝色和绿色光氮化镓LED的市场。我国目前仅蓝色光的氮化镓LED全年的市场额就高达8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生产氮化镓LED的材料、管芯和后封三道工序中,我国材料这一工序完全得依靠进口。1996年,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开放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新型材料领域的氮化镓基蓝光材料生产及LED器件的研制。
      福日股份此次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首期将投入9621万元,解决我国氮化镓蓝色、绿色光LED的制造关键技术,填补我国蓝色和绿色发光器件的空白,拓展我国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应用领域,使普通亮度的LED向高亮度方向发展。
      目前,国家和福建省地方政府对于福日股份在该项目的开发建设给了极大的重视,共拔款1600万元人民币用于扶持公司在该项目的前期开发。李运武董事长表示,福日股份对于该项目的发展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考虑,在完成一期的投入后,该项目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8亿,同时公司还将继续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其最终的投资总额将达到3亿左右,项目总销售额将达到5至6亿元人民币。目前氮化镓LED的产品具有相当高的利润,因此预计该项目将给福日股份带来可观的收益,并对于福日股份今后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福日股份也在积极地与有关方面进行洽谈,以寻求大规模进军IT产业的机会,同时也在积极寻找与境内外的企业和重点院所,共同探讨在智能家电、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上的合作。
      福建省政府政企分开的改革将给福日股份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机会。据了解,福建省政企改革方案中将取消大量的行政行业管理部门,同时将这些部门原来所属的企业依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分业进行整合,组建福建省汽车、电子、化工、轻工、煤炭等十大企业集团公司。
      福日股份的控股大股东福日集团公司在这次的改革中成为电子信息业的整合重点。目前,在福建省政府的支持下,福日集团重新整合成一个拥有信息家电、IT、基础原材料、网络电讯等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成为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
      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十大企业集团的组建步伐,所有的一切都表明,福日股份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新机遇。一家由福日集团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新的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在福日股份转型过程中,成为福日股份的产业调整和资产置换的一个重要资源。
      李董事长在采访中表示,福日股份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目前将主要往电子信息业的方向发展,其它的领域不再考虑,公司未来的架构将以投资为主体,公司派出人员参与下属各个参股和控股企业的管理,而这些企业所得利润公司将用来进行再投资。福日股份近一年来频频不断的资产重组行为仅只是公司产业调整的一个初步,今后还将会见到公司更多和更大的产业调整举措,可以说,公司的产业调整方兴未艾!
      1999.10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与福建华融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福建华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股权比例50%。出资1400万元人民币投资控股福建福光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所占股份比例50%。
      2000.3出资3100万与香港阳光集团公司组建新公司,开发福州市江滨大道中下段沿线,建立江滨科技园区。与香港阳光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香港香港新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占50%股权。增资252万元建立福建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
      2000.6将福建福强精密印制线路板有限公司50%股权中的40%转让给香港东讯有限公司,所得2830万元用于江滨科技园区及电子信息产品项目的投入。
      2000.7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福建福强精密印制线板有限公司、北京中恒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3亿元人民币设立福日科光电子有限公司,进行CaN基蓝光材料生长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投资,首期投入9621万元,福日股份占该公司40%股权。

原标题:天!福州牡丹大酒楼要关门了!福州这些消失的东西,你还记得几样?

(本文由福州人家出品,转载请在开头保留这行字,字体不得变异,文末带本号二维码,否则视侵权)

没在牡丹酒楼吃过饭的应该很少

它在福州市场越来越边缘化

前些年小编在那里参加过一场婚宴

跟国惠、富黎华等同类酒楼比

9月3日,牡丹发展集团发布一则公告称, 福州西二环牡丹因租期将至,为配合公司的战略调整,经集团研究决定:福州牡丹大酒楼将于2018年10月16日对外停止营业,暂时惜别福州市场。

1994年东街口肯德基店开业,这是福州第一家肯德基餐厅,也是福建第一家。今年10月,这家店悄然关门,没能等到福州地铁全线开通。

陈发树在福州开的第一家店

它曾在东街口立足20多年

1994年4月24日福州第一家洋快餐——麦当劳在台江开张。开业当天免费赠送头200个汉堡,还送“玩具”的噱头,让很多带孩子来的家长把店里的玻璃门都挤破了。2003年10月,麦当劳台江路餐厅正式关闭。

1983年9月25日上海西餐厅在福州东街口的钟楼底下开业,是福州第一家西餐厅,是当年“最潮”的请客吃饭地。

到买蛋糕和西点的人每天排队排到大街上,都要凭粮票买的,一个6寸的蛋糕要用1-2两的粮票,然后配上十几元的现金才能买到。直到2007年最后一家店关门,上海西餐厅结束了它辉煌的二十几年。

福州第一家民营书店潘秋书店1980年10月在达江路开业。1989年潘秋书店搬离了台江搬至南门兜。2014年它在种种原因下,无奈关闭了。

榕城酒家位于东街口钟楼,前身实验饭店,是市饮食公司烹饪技术培训班的学习基地。1980年,迁至钟楼;1983年改名“榕城酒家”,几乎与同时代的上海西餐厅、东街口冰厅齐名。1984年榕城酒家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装修,更加豪华气派。1994年,因市政建设,东街口钟楼被拆除,榕城酒家结束。

在老福州的眼里,邓记已然是正宗福州菜的代表了。就在东街大洋对面的黄巷口,它的前身是一家专做福州名菜“荔枝肉”的小店,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店。老福州人想吃荔枝肉的时候都会想起这家店。荔枝肉、醉排骨、蟹白汤、松子鱼,都是顾客必点的菜,百吃不厌。2012年9月9日是南街老字号“邓记饭庄”的最后营业日。

曾经位于台江河墘街与保家巷交叉路口上下杭区域,一家很传统的福州本地柴火锅边,只做早市。这家锅边是很传统的福州本地锅边,里面有虾米、蛤边肉、葱花、些许紫菜,味道清淡。由于上下杭拆迁,他们也就不做了。那温暖的味道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曾经位于台江区隆平路苍霞卫生所对面的这家桥头米时粿店原名是“林阿姨糕点摊”,店外路口边儿上,老板林阿姨在那儿摆了个小摊卖自家的糕点。

吃过的人也许印象最深的还是马蹄糕,微甜的味道,加上冰爽Q弹的口感,舒服极了。后来因为房屋拆迁改造,这家摊子也没了。

太多人都不知道福州也有卤面,一是用碱面,过白汤捞好;二是浇汁,主要食材是腐竹、香菇、黄花菜、木耳、淡菜干,汤头中加地瓜粉,酸甜口味,煮开后浇在面上。

曾经在朱紫坊的传统卤面摊可以品尝到,可是多年前面摊的老人家说年龄大了,身体受不了,所以休息不做了,又一家福州传统小吃的消失了。最纯味的福州卤面,只剩照片回忆。

第一家主打正宗闽菜的平民餐厅

2015年刚开业的虎纠馆店,位于华林路屏东城,是福州知名餐饮企业——九号企业开的,主打正宗福州家常菜,价格平民。刚开业时,确实热闹过一阵。不过,因经营不善,也已悄然停业了。

福州第一个万人空巷的电视节目

1998年开播的《银河之星大擂台》,是福建东南电视台创办的一档融歌、舞、表演于一体的综艺性娱乐节目,在大陆及港、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主要电视话题。2005年7月3日改版为《不叮不停》,最终在 2006年3月31日正式停播。

《开心100》于1998年开播。作为东南卫视周末黄金档综艺节目和重点王牌综艺节目,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艺节目之一。凭借其温馨、欢乐、回味无穷的特色,成为最适合全家观赏的优质节目。 节目收视率一度逼近40%,创下无法超越的收视神话。当时可是跟《快乐大本营》比肩的娱乐节目,2011年4月3日播出最后一期后正式停播。

1985年底东街口人行天桥刚修好。这曾经是东街口一带最热闹的地方,尤其前些年是圣诞节最为拥挤,过个天桥得花上20多分钟。东街口人行天桥2011年为了给地铁让道,已拆除了。

1986年建成的瀛洲立交桥,它是福州第一座立交桥,三层环岛式互通立交。2011年因为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太大,成为福州一大堵点而被拆除了。

温泉大饭店1986年正式开业,它是福州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曾是福州顶级饭店的标志,以房间里24小时提供温泉而闻名。由于许多设施都已老化,酒店主体建筑及附属楼甚至多次出现下陷、沉降、墙体开裂等,2014年6月底,温泉大饭店悄然停业。2015年7月15日开始拆除。

福州第一家有电动扶梯的商场

华联商厦1986年元旦试营业,当时是我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并在全省商业企业中率先采用电动扶梯送顾客上下楼。由于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资不抵债的华联商厦被迫于2002年3月关门。

闽都大酒店的前身闽都大厦于1986年建成,曾经是福州的地标性建筑,1991年被评为三星级饭店。据相关资料显示,直到1998年,福州三星级以上的饭店总共才10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闽都大厦像现在的五星级酒店。

紫阳立交桥建于1992年10月,是福州市唯一的一座在桥面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旧式立交桥。位于古田路-福马路和六一路的交叉口。2015年5月,福州市地铁二号线开工,紫阳立交桥被拆除。

福州第一个中外合资电视机品牌

1982年4月,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在福州成立。6月8日开工。其生产的日立牌彩电,畅销大江南北,红极一时。80年代谁家要是拥有这么一台福日电视机,一开电视,电视机前就会挤满带着小板凳来的邻里街坊。2001年,日立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撤资,停止传统CRT普通彩电的生产。

福州第一支本地产的药物牙膏

1959年,福州市香料厂开始生产牙膏,福州市香料厂在1984年开发了“一见喜”药物牙膏,1988年之后,福州市香料厂改制,因为市场变化等原因,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见喜”牙膏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旧时中洲岛上有航海俱乐部,那是的闽江上有常有航海俱乐部的帆船航行。

福州第一个少年宫天文台

1983年5月29日,全国少年宫中第一个天文台——福州少年宫天文台建成开放。2001年少年宫搬出文庙,文物部门随之对文庙进行了修缮。天文台也就被拆除。

福州第一个户外水上乐园

省体育中心户外游泳池,是福州第一家大型户外水上乐园。

福州解放后第一家开放的温泉澡堂

当时福州利用温泉建澡堂者多达60余家,但大都建在王庄、五四路一带。南星澡堂于1932年10月建成开业,坐落在福州市台江商业繁华区,是一家有70多年历史的老澡堂,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温泉澡堂之一,是老福州人重要的生活记忆。

熙熙攘攘了30多年,学生族的购物天堂, 当年,“安泰夜市”称呼已在福州市民中间口口相传,但与王庄夜市、鼓西路夜市有所区别,这里成了“福州流行发源地”。旺盛的人气不断持续,也拉动周边店铺生意红火。

2011年12月,随着福州地铁1号线南门兜站施工启动,南门兜八一七路东侧半幅路面(学院前路至安泰桥)实施围挡封闭施工。落寞的安泰夜市,再也不见过去那股繁华景象。

51路(台江影院—火车站)

福州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1983年福州的2路更名为51路,同时成为福州市首条无轨电车线路,线路起讫站点是台江影院—火车站。2001年拉闸停开,一共使用了18年。

(1988年福州市鼓楼第三中心小学88届六年四班合影留念)

1949年以后,“道南祠”改为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直到2007年,在“三坊七巷”保护改造工程中,小学被拆。2008年8月31日,原鼓楼第三中心小学与道山小学合并组建成则徐小学,新的小学位于鼓楼区营房里直街2号,毗邻林则徐纪念堂。

原福州市茶亭小学位于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422号。2006年,因城市改造,拓宽洋头口至南门兜的八一七路,占用茶亭小学土地,茶亭小学撤销并入福州市交通路小学。

(58年道山小学毕业证)

原有的道山小学是坐落于福州乌石山东面山坡上,因校址划入乌山文化园区,2008年就近并入福州市则徐小学。现在的乌石山风景区正是道山小学的旧址所在。

寻珍楼,地址在仓山对湖路桃花山(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址),1926年-1952年为私立寻珍女子初级中学校舍,1952年政府将此楼拨归福建师院,1954年福建师院附中迁入,之后作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舍,于1996年8月拆除。

1957年后位于下杭路92号的南郡会馆成了下杭小学的所在地。2002年,台江区新增台三小鳌峰分校,撤销原有的帮洲小学、下杭小学和玉环小学,并新布点福州八中鳌峰初级中学。

(福州下杭小学86届合影)

但永远活在福州人的记忆里!

来源:海峡网、福州晚报、福州城事、八卦福州、东南快报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日电视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