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年薪6万算什么水平百万元90后如何理财解压

原标题:“80后真怂,要是90后早就辞职了”

什么?你没辞过职?

自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后,人们找的辞职理由越来越有创意。

比如这位,热点追的还不错:

“我魏姐天生脾气暴.jpg”

年轻人对裸辞这件事,早已是无所谓的态度,老板还没来得及裁员,年轻人的辞职信已经递上去了...

那个“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随时会离职”的段子,唬得老板们一面瑟瑟发抖,一面暗暗搓火,转身拿不敢辞职的80后出气。

一边是平均干19个月就跳槽的90后,一边是一份工作干3年半的80后。

对待辞职这件事,有何差异?

韩剧《未生》中,职场新人张百基对前辈安排的琐碎杂务十分不满。

这种我们父辈那代人得喝两斤白酒才干得出来的操作,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职场里上演。

自小接受自由平等教育的90后,对上级就是不对付,根据《90后洞察报告》的调查,90后最讨厌的同事就是“讨好上级”型。

来源:《90后洞察报告》

90后希望老板和朋友一样,是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最好还有点战友间的关怀。那种需要员工唯唯诺诺的“老爷”型老板,90觉得伺候不了就一走了之。

你觉得他们难管,他们觉得你不会管。

离职以后江湖再见,老板也不能影响你的职业生涯。

“做朋友就好了”,每个我喜欢的女生都是这么要求我的...

诸如抢红包之交,厕所点头之交,团建合影之交已经是当代职场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今早还聊得很开心的mary,你永远看不见她的朋友圈...

一次驻外培训的资格,就能毁掉你和同事靠加班后十几顿小烧烤建立起来的友情。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所有公众号都在和你讲职场没有真情。

对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90后,一个公司如果人际关系太过复杂,经常就萌生退意。冷冰冰的办公室,只会加重了工作和生活的撕裂感。

90后这代人是高度注重自己情绪的群体他们大多是被宠大的独生子女,确信自己永远值得“被世界温柔相待”。比起在慢慢磨合中相处,更愿意相信只是还没找到那个‘命中注定’。

换个团队,就意味着会碰到可能对胃口的人,不好意思,告辞。

有一篇叫"我18岁,想去抖音当网红"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90后们已经开始做起了网红梦。

前段时间在高中生理想问卷调查里面,有百分之三十的人以后想做网红。而在五年前,更多的是想做公务员,想当老师。

很早就出道且爆红的王源

有家庭撑腰的90后经济压力不大,比起糊口,他们更想追梦。毛不易两年前只是杭州一个医院的实习男护士,两年后,找到自己的毛不易,创作的一首歌上线15分钟就会有50万人去听。

这鼓动着很多年轻人鄙视自己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拼命地想跳出常规行业

现在从事的职业和行业,似乎永远没前途和前景。学不到东西,工资太少,没有上升空间,每次换工作都要和面试官讲一遍。

能让人25岁前走上人生巅峰的公司在哪呢?似乎永远只存在于下一份工作那。

中年男子,世界上最好欺负的物种

徐峥在《中年阵线联盟》里唱到:

80后是尴尬的一代人。说穷吧,不算太穷,想买什么都能买点,可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分分钟就能掉进社会底层。说富吧,也算不上。虽然还远没有步入“中年”,但是在普遍焦虑的环境下,忧愁远比快乐多。

朴树:“有时候我觉得生活就像炼狱一样”

工作不顺心不敢辞职,没收入房子要还给银行。周围的孩子报着各种你没听过的兴趣班,你不报总觉得会输给别人。

小孩子现在见到你只喊“叔叔”,发胖了会被说“油腻”,没结婚的被当成困难户,结了婚的生活品质下降。

中年男人,世界上最好欺负的物种。当生活的重压袭来时,不再年轻的80后已经不能像90后那样有任性的权力。

志在四海,却囿于上班、加薪和五险一金。

一位老程序员遇上的困境:

一句“我会好好工作的”,让人心酸。人到中年,碰到公司的挤压,只能在厕所里哭解压,没有别的办法。

要是不想忍,就得和小年轻比精力,和不断变化的时代比学习能力,和老板比谁更不可替代,这些都比忍着难多了。

吃着苦中苦,好像也没变成人上人...

前有华为35岁员工被炒,后有10分钟没有回微信的孕妇被辞退,中年员工成了职场最不受欢迎的生物。

某企业一大片同时被清退的老员工

不再年轻的80后,除了体重在上升,记忆力,精力,学习能力都在下降。

看着便宜又好用的大学毕业生们不断进来,80后每天在裁员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中年失业,失去的不仅是一份工资,年过30新工作不好找,丢了饭碗,就是丢了未来...

在各种“降级”,“寒冬”的论调下,公司能不能做下去心里也没准,突然开始后悔起当年没有选择进入体制

在个税新政策出来之后,你看到boss的朋友圈转了一篇叫《老板都变穷了!请珍惜你的老板!》的文章...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无论是80还是90,似乎都在接受着职场对他们无慈悲的煎熬。

80后当时被贴上离经叛道,垮掉的一代的标签;90后则是宅、颓丧、佛系。种种标签之下,他们其实有着差不多的成长经历:

出来工作时遇上了国企改革,全民创业潮,变成了压力最大的一代

快要结婚的时候遇到了房价暴涨,多少人选择蜗居,或者望着房价连声叹气

好不容易省吃俭用结了婚生了孩子,又被鼓励再生一个

这一代人注定是孤独的,他们也在靠着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严肃的成人世界里面的种种难题。

比如有的90后是这么看待喜欢辞职的问题:

他们不是所有人都吊儿郎当,把工作当儿戏,他们也能吃苦,只是希望努力能得到尊重。

而80后老前辈们,很多人也不轻易向年龄和环境认输。学习理财,优化收入分配,或者干脆出来创业,都是他们对中年危机做的防洪堤。他们可以依然豁达风趣,热爱生活。

80和90,他们没有那么多不同,都在努力生活着。

而努力生活的平凡人,都值得被尊重。

在职场中的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素材来源于槽值、 知页、 网络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青岛潮生活(转载需联系后台)

想在30岁前早日而立和提前自由吗?私人微…

2018年6月19日,对中国广大股民来说,是个黑暗的日子。有人粗略统计过,A股历史上23次千股跌停全部出现在2015年6月份之后,20次出现在2015年7月国家队救市之后,占比高达/3e9b1e55c34cc712edfae40_/p/">

自从上周五“黑色星期五”后,明眼人都知道,这么凶的跌势,怎么可能一天结束。(再加上我前面2期的“兰森谈经济”视频里已经讲得很清楚,早在两周前就风雨欲来,想看的同学去翻我的“想法”) 所以本周的股市从周一开始,就

要本着“只能回调做空,绝对…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知否世事常变 | 变幻原是永恒

与大部分美式创业故事一样,成功的创业都需要一段优雅诠释“初心”的小故事,共享出行一样:2009年,卡兰尼克与朋友加雷特·坎普在巴黎游玩,因为苦于打不到车而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Uber公司就这样诞生了,随后,迅速成为共享出行的带头大哥。历…

9 月到 11 月,在京东购买电子产品可以说和「炒股」有的一比,电子产品有风险,如手需谨慎。iPhone 8 系列从原价到破发,最后暴跌 1000 元让众位网友心如刀割的事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前些天,AirPods 再次直降 999 元,并支持 12 期白条免息,又是让一些…

这是新世相的第502篇文章

昨天的文章之后,有人总结了一连串的“第一批90后”话题: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油腻了》

《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

《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

《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

《第一批90后的卵巢都衰退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丧。这批90后是要完蛋了吗?

这个问题真让我觉得,太小瞧人了。

丧,的确是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气质,也是他们对抗的态度。丧里面有力量。

我曾经在新世相发明过一个词:“丧燃”。面对漫长的丧而努力燃烧着。

在我眼里,这些90后就是一群丧燃的人。

有位读者说:“丧是休息,燃是前进。”生活不是靠成天打鸡血就成立的。简单的正能量,用处不大。

认清生活里的坏事,在漫长的苦战里坚持,才是燃。

我找来几个真的脱发严重、卵巢衰退、胃垮了、离婚了的90后,请他们讲了讲:

生活的确就是这个鬼样子。那么下面,我们该怎么办?

测完了告诉我,你是佛系____?

我已经停经/快秃/完全没时间谈恋爱了,但是……

刚停经时去检查,医生说我卵巢功能衰竭。靠?根本不信。医生是不是在恐吓我。

到现在4个月了,我信了。27岁的结论:基本告别生孩子了。

很多因素,压力大是一方面。进创业公司这两年,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流量 KPI,每天。做梦都在算获客成本。

熬夜,作息不规律,一焦虑就抽很多烟。

以前没想过会这样。一度天真地觉得,自己毕竟北大出来的,肯定会成为somebody,过好日子,钱从天上掉下来。之类的。

我心又重,爱跟别人比。毕业几年,听说哪个同学公司上市了,买大房子了,有豪车了,自己就焦虑。

说实话,我看到90后压力的文章,很开心的。啊,好神奇,原来大家都焦虑,也都在努力,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同事听说我停经,一个个惊讶的,拉着我:天啊你可怎么办啊?能怎么办。此处该出现我的口头禅:拿出解决方案。

虽然我和老公本来就有丁克的想法,但还想保留可能性。我已经收集了很多冷冻卵子的资讯。我老公下周去测精子。年底我俩要休假去美国玩10天,会顺便去诊所咨询。

你知道健身软件上的时间条吗?压力一来,我会想象那个时间条,挺一挺,发现时间条过半了,再坚持一下,挺过去了。超有成就感。

我需要这种成就感。光吐槽和崩溃是没用的。

上周确诊完,医生给我来了一句:“人生就是很复杂的。祝你好运。”

坐在办公室用手缕头发,每掉下来一根,我就放在桌上,一根根就那么排着。50多根。

焦虑主要是穷。我接很多私活,买股票,想办法增加收入。

今天股票跌了,心情不好。还得给一个我根本买不起的车做创意,不得不去问那些有钱的朋友,你们买这个车的心态是什么啦?

压力特别大就做饭。普通焦虑,切土豆丝;极度焦虑,切胡萝卜丝。胡萝卜丝真的很难切!很硬。你得高度集中,一刀一刀,跟参禅一样。

每代人都有压力啊,每代人都在被消费。很快就轮到00后了。

我一方面真的丧,另一方面我又不能放弃努力。

最近发现了一款特别好用的洗发水,去头屑和防脱发都很见效,才48块钱。开心!

收到工资、稿费,或得认可,就能开心个一两天。生活中的快乐永远非常短,我很接受这件事。

有时候,我还会把自己的丧当段子讲出来。说出来以后就发现不是什么大惨事。

对了,其实数头发本身也挺解压的。

我是做销售的,饭点基本跟着开会和客户走。

一点钟刚点完外卖就被叫去开会,开完会马上要给客户打电话。四五点才能吃上。

或者晚上十点了才想起来一天没吃。去趟711,热乎包子大都卖完了,好炖看起来都温温的。

最近间歇性干呕恶心,遵照医嘱买了点奥美拉唑。

吃饭没点儿容易让人觉得生活也没了坐标。但想到三年前我刚入行时,完全没活儿干,五六点就下班,那日子更没劲。

出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学会照顾自己。重点是不要太沮丧,不要整天给自己加戏,90后很好!

而且啊,快过年了,家宴就在眼前,马山就能吃到妈妈做的桂花藕了。

5月签的离婚协议。男方反应很奇葩,一边跟我要钱,一边琼瑶一样问我爱不爱他。

要钱是因为有一阵我没工作,房租都是他付的。问我爱不爱他是疑神疑鬼我婚内出轨。

结婚之前总有人和你说,你没那么喜欢他不要紧啊。对方在乎你更多,你比较上算。这话可真害人。

我不敢和家里说。我是安徽小县城出来的,主动离婚的锅我背不起。

只能去找心理医生倒苦水,读一些以前根本不屑看的鸡汤。一本叫《好心情》的书对我帮助特别大。

意外收获是因为心情太差,所以做了个整形。做完要肿成包子脸半个月,闺蜜完全无法理解。但整过鼻子后,的确脸型轮廓不一样了。

现在挺爱照镜子的,女人好看点不吃亏。

但总的来说,离婚太伤身了,来回的撕扯、对方恶狠狠的嘴脸,还有自我怀疑。当时跟我闺蜜说,“结婚这种事,你试一次、体验一下就算了,以后再也别干了”。我甚至会想要不把卵巢割了算了,根源上解决男女事情。

现在除了鸡汤,也读卡佛。离了婚以后,才能看懂卡佛啊:忍受平淡,才是我们行走世间的核心竞争力。

眼瞅着这一年就要过完了。昨天上称,体重又创新高了。

工作压力大到一定程度,不可能抵抗住淀粉。这是基因本能,糖分=安全。

中饭都是对着电脑吃外卖,有时怀疑喂进嘴里的是饲料。然后看着办公室堆的到处都是外卖餐盒,心情又变糟一点点。

但是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层,发现一点丧情绪就会自我纠正。

具体来说,我会先把自己带入韩国电影颓丧大叔的人设:啤酒肚是大了点,但是又有“生活就是这么操蛋啊,看开点啦”的生活智慧。觉得这也是种活法。

认清了自己成为不了啥男神以后,生活就容易多了。

我最近刚报了泰拳课。试过一次免费体验,感觉太爽了。泰拳是一箭双雕的健身方法,又解气又减肥。

去年双11买了台破壁机,周六早上来一杯黄瓜胡萝卜苹果汁,能清新小半天。喝完以后接着睡,这一天就当清肠了。

哪有那么多人生赢家,好好活着就是胜利。

最近又快被租房压垮了。

之前住的地方下水道堵了,洗衣机排出的水全都流进了房间。我一边铲铲铲,一边哼着孙燕姿《完美的一天》:我要一座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

但是北京有正常窗户的公寓我也租不起。一居室六七千,远一点的五千多。

刚以为有能力住好一点,但北京的租金总比理想更快一点。

其实看到90后焦虑的文章,我是感同身受的。不过,房子让你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权,就在其他地方找回来。

做每月预算和记手账总让我心情愉悦:规定一个月看几场电影、可以出去吃几次饭、买多少钱以内的化妆品。这些“克制”听起来让人沮丧,但看着自己余额宝的钱一点点多起来,会觉得自制力真是好东西。

等我的存款再多一点,就可以脱离余额宝理财了。学着去买基金、股票、像个真正的大人一样。

快到年底了,会有一笔年终奖进账!想到这些,会觉得生活还是有盼头的。

人生大问题往往急不得,但人生小问题可以一个一个动手解决。

而且我们总监也才住五环外啊。

两个月前因为工作太忙,男朋友跟我分手了。一大老爷们儿特别委屈,说我为什么没时间陪他。

的确很疏忽他,平均回条微信要45分钟。有时候呼啦啦收到他四五条微信,一时忙忘了,一觉睡醒了都回不上。

有次他要去杭州参加比赛,周三问我能不能一起去,我说没空。周五我有空了主动约他,结果他说,“你不知道我在杭州啊?”

找到了一个对的人,维持亲密关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受不是很好。

但自我消沉久了,也会烦,会吐槽自己:之前哪个前任我没寻死觅活过,现在有些名字都没法第一时间叫出来了。

其实再想想,90后的丧也是这样。我们活太短见识太少,又总把当下的情绪无限放大,误以为自己已经经历的就是人生所有的可能性了。

想通了以后,就更加坚定不能让感情影响工作情绪。每天逼自己“朝外看”,关心点世界大事。不读苦情小说,也尽量不和朋友提起“前男友”三个字。

跟妈妈说这些不开心,她也会提些建设性意见,“你花30分钟整理一下鞋柜,心情会好些”。

在真正好起来之前,先假装自己已经好起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年薪6万算什么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