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服务的管桩厂倒了了我就没去上班了,几十年一直在外打工,现在能补`缴职工养老保险吗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造就了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大热。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建造过程出发,管桩行业都是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基础。在伟人故里广东中山,就有一个企业家,把管桩引进到国内,也一直见证着管桩行业的变迁。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泽林先生。

图 三和管桩董事长韦泽林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始创建于199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运输、施工及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和集团化运作企业,分别在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山西、辽宁、安徽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共有25条生产线,年产量达3500万米。公司产品属于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公路、铁路、港口、水利与民用建筑等工程,先后参与广州大学城、广州白云新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珠海摩天宇航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以及京沪高铁、深厦铁路、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

多年来,三和管桩坚持“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重质量、精心生产、创三和品牌;守合同、持续改进、使客户满意;重环保、预防污染、服务社会;守法规、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的管理方针;依托强大的行业优势和技术实力,过硬的人才队伍和品牌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现发展成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管桩生产商之一。

作为管桩行业的领导者,三和研发了循环技术,实现了蒸汽、热水、热能、余浆的循环利用,开创了管桩行业的环保先河;研制了节能环保型免蒸压PHC管桩工艺,使高能耗的锅炉不再是管桩生产的必需品;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联合组建科研小组,探索高耐久性管桩制作工艺,使管桩在高腐蚀性环境下,使用寿命仍达100年以上,攻克了管桩行业多年的一大难题。

三和是管桩行业的龙头,却低调得让人惊讶。在网上搜索“三和管桩”,却找不到任何公司对外宣传的广告,仅有的几篇采访也是多年前的。这主要是因为管桩业并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而三和管桩董事长韦泽林自身的人格魅力,亦铸就了三和以“和道”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天地人和,相融相生;和合大众,竞合共赢。

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三和管桩的安全与实惠,不仅仅是韦泽林的希望,更是全体三和人共同的愿景。

韦泽林自小家境贫寒,十多岁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利用村里唯一的渡船,在河道里挖沙再拉到其他村卖出,每天竟能赚到二三十元。在20世纪60年代,日入20元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韦泽林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出息,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于是就让韦泽林牵头带大家一起做。挖沙团队的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盈利、买船、扩大生产,这一良性循环成了韦泽林的生活主旋律。短短几年间,“挖沙、运沙、卖沙”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到1974年为止,韦泽林的挖沙团队已经从一艘船发展到了六艘,从以前的人工撑转变为机器驱动,为村中人多少解决了劳力出路与体制致富走出成功之路。

但是好景不长,眼红韦泽林日进斗金的人开始指责他的行为属于资本主义,是个拥护老牌资本主义的年轻人。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当年一直在全国范围内酝酿。这样的一顶帽子盖下来,对当时只有23岁的韦泽林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为人低调谦逊的韦泽林,只是默默地把苦水往肚子里吞。

图 韦泽林在三和办公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吹起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政策稍有松动,形势有所好转,可以兴办纯私营企业。于是乎,韦泽林与本地十四位村民签订合同,成立了合营企业,以疏浚掏沙为主,开始涉足工程领域。此后,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不断开放,他的企业也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先后参与澳门机场、莲花大桥、跑马场、横琴岛等诸多填海、围海造田的基础工程建设,把中山神湾珠江的沙沙泥泥都运过去填海造地,还把业务主体从河沙扩展到沙石土方等建筑原料。韦泽林是从挖掘河沙起家的,因此在粤港澳一带,业内都称他为“南海沙王”。

1987年,韦泽林在澳门的工程上看到了一个新玩意儿——管桩。在建材业摸爬打滚多年的韦泽林看到行业内的新事物,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寻根问底的机会。在与施工人员交流后,他了解到这些外形酷似电线杆的新事物叫“管桩”,是由工厂提前制造出来后,运输到建筑工地上并打到地下,用以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相对于传统的打地基而言,用管桩建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为可靠。韦泽林看到的管桩是日本人在香港开设的工厂制造的,当时国内还没有管桩企业。因改革开放而起死回生的韦泽林,坚信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必定会推进国内城市化进程,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建筑业的兴起,由此对管桩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于是,韦泽林马上着手国内第一家管桩企业的筹备。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调研、收集资料,却难以寻觅到管桩同行的影子。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建立三和管桩的信心。

1989年,韦泽林已经在国内联系好出资人,厂房、设备等事宜也有了详细的计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技术支持。当时国内的管桩行业还是一片空白,相关技术的人才十分稀缺,韦泽林只能到香港寻求帮助。但是,在香港开设公司的日本人却始终不愿意投资到国内,多番的洽谈后还是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受学潮等客观因素影响,双方的合作被搁置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坚定了国人对改革开放政策的信心,也让韦泽林对管桩行业的发展与兴起更有底气。他向地方政府再一次提出管桩项目,将与日本方的洽谈重新提上议程。重新接洽以后,日本方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不愿意出资。这时的韦泽林收到一个消息,国内有两家管桩企业早在1989年开始筹备,即将建成投产了。迫于国内市场形势所迫,韦泽林只能选择妥协,同意了日本方以技术参股的方式达成合作。这也为后来的波折埋下了伏笔。

由日本方提供进口设备、配方以及技术支持,与日方达成协议后,韦泽林来到日本公司参观学习,但是日本方提供的技术指导却异常简单,韦泽林竟也从未抱怨。在与笔者交流的过程中,韦泽林提到:“三和成立至今有两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其中一件就是: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日本当年提供的技术指导很简单,为了回国后能够独立应用,不管是参观还是培训学习,我都要非常认真对待。这为我独立判断生产线的优劣、以及后来自行设计领先行业的生产线,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和经验。日本方执意不出资,只提供简单的技术指导,对我们而言是不利的;但这样的不利,间接成就了后来的三和——有技术、有能力自主设计生产线和改进配方。”

意外波折 接二连三

所有人都在为与日本公司达成合作而放下心头大石时,却没想到:三和的重重波折,才刚刚开始。

首先出问题的是设备。锅炉是管桩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由于国内也有生产锅炉的企业,三和决定在江苏定制2个锅炉。当时的锅炉有两种标准,分别由德国和意大利生产燃烧器,前者质量更好。锅炉在内地生产需预留德国燃烧器接口位置,签署合同时也白纸黑字地写清楚了,但等到锅炉运到三和安装时,才发现接口是意大利规格。如进行再改造,不但费时而且将留下安全隐患。在咨询过中山市的相关部门后,三和提出了退货的要求,但是对方坚持不同意,最终只能闹上法庭。对方揪准了三和管桩时间成本高昂的弱点,采取拖字诀。半年以后,由于厂房的建设、资本的投入、人员的培训、其他设备的定制已经全部到位,韦泽林意识到继续拖下去只会拖垮三和,锅炉事件最终不了了之。三和只能重新定制锅炉,从订货、交货,再到安装,足足被耽误了一年之久。

在这一年时间里,韦泽林本着充分利用时间的观念,在三和进行试产,但由于缺乏最为重要的锅炉,生产线上的工人对于制作流程也不熟悉,所产的管桩强度不足、质量不过硬,导致推向市场的步伐举步维艰。也正因如此,韦泽林在三和后期的发展中,十分重视生产质量。

祸不单行。1994年,三和在中山市东升镇的厂房落成。为了方便搬运沙石,三和的厂房设在靠近河道的防洪堤之外,并已经得到政府方发出的领取土地使用证的通知。万万没想到,恰恰就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一场200年一遇的大洪水呼啸而来。大水退去后,相关部门决定停发堤防外的土地使用证。没有土地使用证,厂房变成了非法建筑,大大影响了股东们的信心。日本方甚至以此为由要求退股。这一次,韦泽林依然选择了退让,同意日本公司的退股决定。日本公司当年是以技术进行参股的,并没有掏出一分钱投资,但退股之时,却能从三和带走真金白银。

在那个年代,投资企业相对容易,投入资金只需满足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等即可,企业可以通过向银行抵押固定资产获得流动资金。但是对于没有拿到土地使用证的三和而言,这条路子断了,流动资金十分短缺。遇上日本公司的退股,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苦难和挫折,却并没因此而结束。

由于流动资金的短缺,考虑到水泥电线杆在中山需求量较大,有股东提出生产水泥电线杆,以较低的投入换取利润。其他人没有想太多,就决定去做了。于是,工厂开始着手水泥电线杆的生产,等到设备、人员到位,成品出产后,大家才知道水泥电线杆进入电网需要有一个许可证,用于生产水泥电线杆的投入就此化为乌有。而三和的资金也遭到再一步减少,流动资金异常紧张。到1998年为止,亏损已经达到1800万。不少股东开始萌生退股的念头。

1997年,由泰铢被狙击而引起的亚洲金融风暴让整个亚洲的经济陷入低谷,中国也不例外。国际上大环境的恶化让国内的管桩市场开始萎缩,加上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对基建项目的影响,三和内外交困。实际上,不仅仅是三和面临困境,当时广东40多家管桩企业,最后生存下来的只有20多家。1998年的一纸公文,禁止政府官员经商投资,三和一部分有相关背景的股东,连同有退股念头的股东一同撤资退股。董事会也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希望韦泽林能一个人独自接手三和。面临去留问题,韦泽林纠结了很久后,最终还是挑起了这个重担,“既然公司当初由我发起成立,大家信任我,跟着我做事,那就应该由我来承担一切责任。”

实际上,所有人都很清楚,背负上这个责任意味着有可能永世不得翻身。但是韦泽林还是选择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的路。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他强烈的责任心和敢作敢为的精神,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去承担责任,与其耗费时间去处理债权债务的问题,倒不如自己全面接手;另一方面,韦泽林敏锐的观察力,令他对管桩的前景始终保持着十足的信心,即使是经历过设备不过关、股东撤资、金融风暴等,他都坚信管桩是一种长寿的产品,大有市场。他对退股的股东提出了两个请求:“因为公司目前比较困难,希望有能力承担的股东能帮忙承担一点,实在没能力的,由我承担也没关系。但我希望股东们尽量不要马上套现,毕竟公司还处于一个很艰难的时期。”部分股东表示理解,并以实际行动支持韦泽林过渡。

图 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韦泽林做出这个决定,实际上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韦泽林在创办三和前,就经营着一家沙石土方公司,这家沙石土方公司也是三和的法人股东之一。虽然韦泽林表示愿意承担三和的债务,但是沙石公司的其他股东却极力反对,甚至有股东提出,只要韦泽林承担三和的债务,他就从沙石公司退股。主意已决的韦泽林,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那个股东也言出必行地退股了。

虽然经济上的责任变重了,但是韦泽林却觉得更为轻松了。“接受别人投资的,经营不善的话会有愧于股东;现在即使亏损得再多,也是亏自己的”,韦泽林的想法就是这么的朴实,也正是因为这种朴实,当初才会有人愿意跟随他一起奋斗,开创三和。虽然最后还是受到一些天灾人祸的影响,股东们没有能够一起走到现在,但是韦泽林勇于担当的精神,已经让股东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组以后的三和成了韦泽林一个人的三和,他为自己设定了两个目标:第一,冲出广东,迈进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第二,适度地扩大生产规模。此前,三和只有1条管桩生产线、1个锅炉、1个高压釜,月产量为5万米。从1999年开始,三和改造原来亏损的电杆生产线,全力投入到管桩的生产。为了控制成本,三和购买了一批倒闭企业的设备,这些设备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成色都比较新。购置设备的步骤完成以后,第二条生产线很快就投产了,生产规模由此稳步扩张。到了2002年,生产线已经扩大到4条,产量增加到每月50万米。

1999年,管桩行业逐渐走出金融风暴的低谷,凭借对管桩市场的独到认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韦泽林认为是时候冲出广东了。5年间,三和一边引进专业人员加盟企业的管理层,一边调整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成功实现了企业“走出去”的目标,成为行业内第一家在省外设立分公司的管桩企业。2001年7月,三和集团第一家在外埠成立的分公司——福州三和混凝土管桩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年产量PHC管桩450万米。三和成功踏出了第一步以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布点:2002年4月到2003年3月期间,分别投资兴建了南京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漳州新三和管桩有限公司、苏州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和天津三和管桩有限公司。2004年4月,占地133亩、年产量达500万米的中山市三和建材有限公司成功试产。

在天津三和投建前,有专家告知韦泽林:管桩不适用于北方港口,高腐蚀性海水的侵蚀作用对管桩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于是,三和主动请教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有关专家,最后得到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可以解决。韦泽林立即提出由三和出资,与这两所高校联合组建科研小组,共同解决这个疑难问题。攻克了这个难题以后,三和彻底打开了北方市场,天津三和的投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2004年5月,三和集团收购南京江北一家管桩企业企业后成立江苏三和建设有限公司。2005年5月,三和生产的管桩顺利通过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的资质认证,标志着三和管桩有足够的能力进军澳门管桩市场。2007至2008年,山西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湖南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和湖北三和管桩有限公司也相继投资兴建。2011年至2013年,三和扩张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在辽宁铁岭、湖北荆门、山东德州、江苏宿迁和盐城、广东广州和惠州等地也完成了布点工作。

图 三和管桩用于中船龙穴岛造船基地工程

就是这样,在韦泽林“沿海北上,沿江西进、依托内地、拓展海外、稳定主业、打通上下产业链”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三和成功打开了省外市场的局面,实现了适度扩大规模的发展目标。

但实际上,三和这样的经营策略背后其实另有故事。

目前国内管桩行业前三当中,有两家在广东省中山市落脚,三和便是其中之一。更有趣的是这两家管桩企业,同是1993年创办,各自的创始人也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在业内便免不得被相互对比。三和虽说是1993年创办,但创办后接二连三的挫折,使得三和在1998年才算是进入轨道;另一家管桩企业也有过不大不小的挫折,但总体来说还算相对顺利。有传言说另一家管桩企业的创始人在得知韦泽林准备创办三和后,曾劝阻过韦泽林,让他放弃进入管桩行业,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是因为三和在发展过程中耽搁了5年光阴,在规模上不足以抗衡另一家企业,三和决定曲线救国,以质量取胜。奈何对手发起价格战,使得三和在省内的销量难以提升。三和便充分利用水运码头的优势,不断扩张省外市场,第一站便是福建。福建市场成熟后,三和马上就在福州设厂。但对手没有打算放弃围剿三和,三和到哪里设分厂,对手就跟到哪里。韦泽林在一次全国行业协会的会议上,曾公开发言对这位竞争对手表示感谢,要是没有这个竞争对手一直在后面追赶着,一直逼着三和进步,三和也不会发展得这么迅速、这么强大。

三和受到对手价格战的围剿,以质取胜,保证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那么三和的质量优势又是体现的呢?

这就要从韦泽林当初拿到日本方提供的配方开始讲起。韦泽林拿到配方进行生产的时候,发现产后留有大量余浆,他认为:生产的原料有富余,证明材料过于饱和了,是一种浪费。他便和总工商量,缩减原料以减少浪费。却遭到总工的坚决反对,总工认为离心制作的工艺必然会有一部分浪费,甚至翻开有关离心工艺的书籍,验证“5%的浪费”属于合理范围的说法。或许是总工担心自己在技术方面的权威受到挑战,坚决反对改良实验。韦泽林只有放出豪言,如果改良失败,也不会让总工承担任何责任,但是总工依然势不执行。两人为此大吵一架,总工以理论书籍为据,韦泽林企求以实践所得为证,各执一词。

大发雷霆的韦泽林,终于令总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出妥协。与此同时,韦泽林也做了适当的让步:先做一两支管桩,失败了就把它报废,对企业影响不大。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制效果令人惊喜。试制的管桩没有任何质量问题,但是余料浪费的情况仍然存在。按新配方做了2个月不到,韦泽林再次提出减少原料。这次总工信服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还主动挑起改良的大旗。再一次的成功后,韦泽林又再三要求进一步改良,出品质量依然没有任何问题。这时,总工认为改良的空间已经很小了。韦泽林没有说什么,只是暂时按下继续改良的念头,但是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打算。韦泽林事后回忆道:“当时国内管桩制作人才十分稀缺,即使是比其他人先行一步的三和,挖掘到的总工也没有管桩制作的经验。但这位总工在其他的混凝土产品制作上经验十分丰富,担当总工也能让人信服。只是他对于离心工艺还不熟悉,因此在对离心工艺的认知上存在不足,才会导致我们最初的意见相左。”

三和的管桩制作配方在3次改良以后,暂时停下了继续改良的进程。直到3年后,这名总工由于韦泽林生病的缘故,离开了三和。新员工的加入,使韦泽林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启改良配方进程的绝好时机,便开始重新组建团队,继续研发。新的团队成功进行了几次小的改良后,余浆的剩量依然未达到韦泽林的需求。尽管余浆能用于其他混凝土产品的生产,但其效益依然远低于管桩生产。韦泽林认为这是亏本的,用能产生高利润的原材料生产低利润的产品,让企业本来能获取的利润白白流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韦泽林突发奇想,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每次都有余浆,那能不能把这一次的余浆用于下一次的生产呢?经过自己详尽的思考分析以后,他认为实现余浆的循环利用以及价值最大化,可以最大程度上物尽其用。但是研发团队对此抱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理由是:管桩是混凝土制品中硬度要求最高的,对生产原料的要求也很高,将上一批次生产的废料参与新批次的生产,无疑会使管桩的质量下降。

韦泽林认为研发团队在没有进行过试验便作出这样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在韦泽林的威逼利诱之下,研发团队展开了试验。试验结果毫无疑问地获得了成功,也让研发团队的成员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在一次重大工程中,三和的管桩发生了断桩的事故。不少人认为是混凝土的分量少了,导致管桩的硬度不足。韦泽林亲自参与了配方改良的整个过程,认为混凝土还略有富余,断桩肯定不是混凝土分量不足所导致的。经过了多次研究以后,韦泽林发现,管桩中石子的大小才是影响管桩硬度的关键所在。多番的试验后,三和确定了石子的最佳大小区间,管桩的强度有所提高,还意外地发现混凝土的配比还能再进一步降低。

图 三和管桩用于钦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

三和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确定了行业内的技术和产品质量优势。凭借独领风骚的技术,三和对自己的要求也随之而提高:国家对于管桩硬度的标准是C80,而三和生产的自我标准则是C90,在重大工程项目中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做到C100的质量。据韦泽林介绍,三和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工业2.0的模式,2020年达成3.0,,2025年部分达到4.0的智能化生产线。

企业管理的本质:体制与机制

三和在技术上的领先令同行不能望其项背,但是三和的成功绝不止技术层面的优势。在韦泽林的推动下,三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与笔者的分享当中,韦泽林就企业家的学习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韦泽林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理应是一个学习能力强、好学的人;如果企业家自身的水平不足,是没有办法带领企业走得更稳更远的。韦泽林回忆起他自己的学习历程:

年轻的时候由于十年文革,没有机会上学,后来一旦有机会学习,就会牢牢地把握住。创办三和后,韦泽林觉得自己在经营的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多的难题,于是在1997年重新拿起书本,攻读成人大学,奈何作用不大,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显得更为迫切。奔走于广州或深圳到处听课,甚至一日间来回珠三角地区上班上课,几乎成为了韦泽林的常态。一直到了2005年,听遍无数课程后的韦泽林,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上课讲的内容都是对的,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导致听的时候觉得很有用,想运用到企业中去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从此便很少再去盲目参加课程,除非有特定的目标,带着具体的企业问题去听课。也是因为这次的思考,让韦泽林感悟到: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企业的体制和机制。

2006年,韦泽林在三和发起了第一次变革。但由于整个管桩行业在97亚洲金融风暴以后,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行业的整体上升掩盖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缺点。韦泽林也不止一次提出:整个行业仍处于粗放型,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可惜没有人理会他的观点,甚至在三和内部,越高职位的员工,对变革的抗拒程度越大。韦泽林认为产生效益的是最基层的生产部门,并试图从下而上推行标准化生产变革,奈何高层的重视程度不足,指令不能完整传达;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思维又跟不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导致管理人员被基层生产人员限制。结果便是,生产线出品质量达不到预期。加上不少人认为,韦泽林花费巨大精力设计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过于先进,日常生产条件跟不上,难以实现标准化。

第一次变革就此宣告失败。韦泽林后来反思变革失败的原因,认为是企业、行业的盈利蒙蔽了股东的眼睛,导致认知出现偏差,因此才涌现改革的阻力。

图 中国建材企业500强

2013年金融危机,对管桩行业带来了新一波冲击,让韦泽林看到了变革的契机。他认为,金融危机暴露了行业和企业的缺点。三和的管理体制和产能是能做到100亿容量的,但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对投资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韦泽林便再次提出变革方案,三和的一部分高管们也开始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这个时候,韦泽林收到了一位朋友的赠书——和盛稻夫的《阿米巴经营》。读毕,韦泽林如获至宝。因为这本书把韦泽林多年来朦朦胧胧感悟到的一些道理总结得非常到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韦泽林坦言:“三和以前错过了很多机会,这次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从获利颇丰到几乎亏本,再不变革就只有等死。我对变革胸有成竹,毕竟推行变革的想法也有了很长时间的铺垫,知道企业的问题在哪里。再加上和盛稻夫的书给了我一个思路,令我的信心更加坚定。”在第二次的变革中,韦泽林吸取第一次变革失败的经验教训,甚至杀鸡儆猴,裁掉一个副总裁。还把《阿米巴经营》分发给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反对的声音逐渐变小。

变革实行之初,韦泽林针对集团管控提出了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核心的整套方案,企业内部高管们都很不理解。韦泽林便计划带领高管们到三所高校学习,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第一站便选在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浙江大学。三和自选课题,寻觅浙大相关领域内最优秀的教授给高管们讲课。4天课程后,高管们才突然发现,教授提出的方案虽与韦泽林事先预想的方案略有不同,但整体方向是一致的,就提议拿出韦泽林的方案与教授进行PK。韦泽林淡然制止了他们,还跟高管们说:“我们是来学习的,要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才是最重要的。”第二站,三和选择了华中地区的老牌高校——武汉大学。这一次不单止韦泽林,在浙大开阔了眼界的高管们都表示,武汉大学的方案在意识上已经落后于时代,或许是与华中地区的民营经济相对落后的因素有关。本来第三站是大连的一所知名高校,高管们一致认为东北地区的民营经济环境比华中地区更落后,便放弃了大连之行。通过这次的高校论证之旅,高管们纷纷对韦泽林的方案表示认同,三和上下的员工都认真起来,按照韦泽林的思路一步一步推进。

如今,三和已建立起两委(两委:即市场委、能效委)的组织经营结构,通过点线面的结构串联起整个集团的经管一体化。点,即各个岗位;线,即由职能部门至岗位串联起来的财务、人力资源、技术、销售、生产等7条线,简称为“G7线”;面,即G7横向协作经营而产生的三个层面,分别为班组面、子公司两位面、集团两委面。韦泽林解释说:“销售部门最接近市场,对市场现状和走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生产部门实际上就是经营能效,每一份成本能生产出多少能效,就是生产的价值所在。G7线要对正岗位,通过对线的绩效经营,达到经管一体的价值和目标;岗位则要按照新设计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能。”

有了先进的经营模式和领先行业的技术加持,三和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当提到三和下一个目标的时候,韦泽林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两个字——上市。虽说三和的上市计划已经在稳步进行当中,但是由于上市前后的整体经营思路和经营战略存在变数,持有反对意见的股东依然大有人在。韦泽林始终认为上市对企业而言,利大于弊。

运用上市后的资本平台,可以借助金融工具,结合企业自身的产业,盘活企业的沉淀资本,进而整合市场,使企业处于一个坐拥话语权的位置。通过整合资源,可以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加大经济聚合力量。此外,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积累资本与市场份额的过程。高管和股东们则认为,上市会加重企业负担,分薄利润,企业经营压力随之增大。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三和企业上上下下,韦泽林负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已经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而自信满满的他也表明,心中已有全盘计划,只是欠缺一个合适的时机,厚积薄发。

或许是韦泽林的敏捷思路异常超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萎缩,对管桩行业产生不小的影响。在韦泽林看来,这依然是三和的一个机遇。他认为,“房地产市场萎缩,对管桩的需求还是有的。市场供大于求是因为有不好的企业存在,被淘汰的应该是他们。通过淘汰落后的产能,令市场供需回到平衡点,就需要资本的作用。将落后的产能转移到别的产品上来,置换出新的资本,对市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韦泽林对三和的未来信心十足:“三和的专利技术储备很多很好,拥有发明专利22项、实用转型44项,在特定环境下别人做不到的,三和都能做到。例如锅炉,假如有一天国家禁止企业使用锅炉,我们也有技术有能力做出质量一样的管桩,只是成本会高一点而已。”

1988年,韦泽林四处奔走筹建三和;2016年,三和稳居管桩行业前列。韦泽林28个年头的默默耕耘,铸造成多个省级名牌名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造就了三和这个行业龙头。未来的时间里,三和管桩将完成经营理念、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体系、管理团队、企业文化、内外资源等各项企业运营元素的有效整合,形成“沿海北上、沿江西进,依托内陆、拓展海外,稳定主业,打通上下产业链”的全方位市场经营格局和资本扩张路线。在产品上向高技术含量、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在生产技术上向低能耗、低物料消耗、高自动控制水平方向发展;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业务,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全方位整合产品市场,实现“立志基础事业,争做民营先锋”的宿愿,并以雄厚的专业实力和最佳的品牌形象,打造管桩行业的航空母舰!

原标题:我会受邀参加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并提交广东建材行业发展汇报材料

9月13日,为在建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建材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建材行业调结构、补短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吕桂新副巡视员,中国建材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张东壮;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燕;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新华;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奇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主持。会上,中国建材联合会乔龙德会长作了《拓展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格局 将建材新兴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阐述了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指出:拓展建材新兴产业是建材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支撑和重要载体,是真正实现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是实现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吕桂新副巡视员就新时代如何加快发展建材新兴产业、推动建材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一是加快推进传统建材升级换代,二是大力发展建材新材料产业,三是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四是完善外部支撑体系建设,五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我会副会长、广东建材地质勘探局局长赵建国出席会议。作为全国领先的建材工业大省和强省,我会还提交了有关广东建材行业发展的汇报材料。

会上,还对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建材新兴产业示范企业进行了授牌表彰,发布了《建材新兴产业“三个一批”百项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和《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倡议书》。

此次大会还为典型企业、机构、用户等参会代表提供了沟通交流发言,并传展示了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帮助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建材行业,树立建材行业的新形象。

附件: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的报告

拓展发展路径 创新发展格局

将建材新兴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在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 乔龙德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和制品工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目前传统建材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以增量为主的发展方式和雷同技术复制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下去产能、补短板、发展绿色建材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行业主旋律。转型的主要支撑是由传统产业为主体向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由建材制造业向建材服务业延伸,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由高速中低档为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折。处在转型中的建材工业总体上讲矛盾交叉,困难重重,目前三大主要矛盾是实现转型的焦点,即去产能、补短板、绿色发展是诸矛盾的焦点的焦点。在三大矛盾中发展新兴建材是化解和解决三大矛盾的关键点。因为传统建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不仅要淘汰落后产能,而且必须有一批传统建材通过创新提升、改变功能性能转变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快慢、占比多少,将决定整个建材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建材行业绿色发展,不仅要通过现有的产业节能减排达标来实现,更要以增加建材新兴产业的比重,调整与减少耗能产品,实现大幅度地减排。总之,建材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高科技的、附加值高的、功能强性能好的绿色环保的新兴建材作为主要支撑之一。由此,发展新兴产业就成为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和主角。发展建材新兴产业客观上这么重要,这么紧迫,但是其发展的条件、政策与紧迫的需要不匹配,发展的模式和组织方式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必须与其匹配的技术研发、标准制订、产品应用系统与其不配套。由此,导致了从认识上都说重要,但在实际发展中很多工作相互脱节造成步履艰难。对于这么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重要的突出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是放弃历史使命,整个建材工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就会推迟,最终就会大大增加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成本。为此,很有必要重新认识,做出新的发展部署。这次会议以十九大确立的新征程为鞭策,目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原因与根由,寻找新的发展领域,创新新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发展目标,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构建新的开发系统和与其匹配的配套系统,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为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里程碑。

一、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一)拓展建材新兴产业是建材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支撑和重要载体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建材行业经过几代建材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品种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部分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就其产业结构来看,传统的建材占到80%以上,建材新兴产业只占到14%。全球工业技术革命和进步的追求目标是高科技经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集技术、信息、智能化为一体,创造出少用资源、能源、劳动力,低排放、绿色可循环的科技含量高、功能性能好、附加值高、融合性强、组合便利,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高质量产品,这是现代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建材新兴产业完全符合和具有现代技术进步和经济追求目标的特征。由此,加快与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是时代进步赋予的使命,是由建材行业产业产品结构极不合理和新兴建材产业自身的功能、特征与作用所决定的。其中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与多功能具有跨界的特征而用途越来越广,具有巨大的技术进步空间和发展空间,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先进玻璃基材料、先进陶瓷基材料、高性能碳纤维、人工晶体材料、石墨烯等分别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新型汽车等重要战略领域。毫不夸张地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将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超薄液晶玻璃基板、高性能陶瓷材料、人工晶体、大型风电叶片、石墨烯、新型电池材料等列进其中。我国建材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由尖端技术引领的、横跨多个领域的、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建材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为支撑和载体,因为它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少、排放少、绿色程度高又有新的需求,还可以跨界发展。为此,不仅要加快其发展,而且还要有一部分传统建材提升功能和质量,也成为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在建材行业超过半边天的格局。届时,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就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是真正实现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我国建材行业以数量型、速度型,以投资拉动为主导、主体的发展方式已经过去,行业的主要矛盾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成为行业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不合理异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方向和主导在哪里呢?回答很干脆:一是要拓展与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使其增加在建材行业的占比;二是要淘汰传统建材的落后产能,将传统产业一分为二,即一部分提升一部分淘汰,最终减少其在建材行业的占比。我们的使命是要满足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新需求,满足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解决建材行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建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满足与适应这种新的要求的基本路径,就是把短板补起来,把过剩产能压减达到产能利用率适度,提升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绿色发展。由此,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减少低质量、高消耗、高污染的产品是建材行业实现结构调整的主要支撑和载体。

(三)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是实现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材行业尽管近几年通过全行业的艰苦努力,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效果,水泥、玻璃、陶瓷等产业节能减排达标率已达到90%以上,但总体看,建材行业主要产业的窑炉生产属性导致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仍达640多万吨,其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在全国工业系统的占比都在10%以上,常处于排放量大的第二或第三位。在全国上下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一场攻坚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进步象征的时代,实现清洁生产、治理大气污染,使所有建材产业的企业节能减排全面达标,是鞭策建材行业新时代进步的象征,是衡量建材行业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的标志。为此,全行业要努力使已有的生产线节能减排全部达标。但仅此一举还远远不够,重点要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加新兴产业的占比。只有增加新兴产业在整个建材行业中的比重,其能耗、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才会有大幅度的降低,绿色发展才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建材行业才会迈上新的台阶。为此,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减少能耗和排放高的产业的比例,是我国建材行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支撑和重要载体。

二、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由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日益明确,大型企业一路领先,一批顶尖技术与产品相继问世

为推动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集行业智慧相继推出了《中国建材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关于建材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与重点突破领域的指导意见》,组织了会企联合攻关等。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建材新兴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建材集团(含原中材)一路领先,多处突破,使建材新兴产业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果。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不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碳纤维领域建成了高端的单线1000吨SYT55(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产品性能稳定性已达到国外T800级产品水平,并与中国商飞就T800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的应用开展战略合作;在高端特种玻璃领域,设计生产出了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玻璃,建成了70吨级触摸屏用超薄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年产1.5G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模组工厂,开始建设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产线;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启动了年产2.4亿平米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建设项目;在特种陶瓷领域,开始建设年产100吨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生产线,对于在高端装备、大功率IGBT半导体基片领域替代进口迈出了第一步;在低温脱硝催化剂领域,突破了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关键技术,研制出脱硝温度在150℃-550℃之间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在人工晶体领域,使用泡生法成功生长出了450公斤级的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可应用于LED的4寸晶棒有效长度超过4000毫米,标志着我国蓝宝石行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出的600毫米锗酸铋晶体成功应用在“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上,作为卫星的核心探测材料,成功帮助卫星获取了国际上最高精度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在一批新技术新成果涌现的同时,若干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创新,其水平已达到高端并与世界领先并跑。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两个二代”已经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不仅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也为增加新兴产业的扩展与延伸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技术创新驱动下,一些产业和一批产品纷纷为建材新兴产业增添光彩,包括世界最薄触控玻璃、超薄超透光玻璃、光电玻璃;玻璃纤维行业高强、高模用纱、无硼无氟用纱,复合材料行业部分尖端军工复合材料、部分海洋工程用复合材料和高档汽车用复合材料;非金属矿行业的石墨负极材料、石油催化用高岭土、硅灰石矿物纤维及部分石墨、萤石、高岭土等选矿工艺技术;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抛光砖、微晶陶瓷复合砖;新型建材行业的石膏板、绿色装配式房屋;管桩行业的管桩产品防腐技术、超高强管桩生产技术、免蒸压免蒸养技术等等。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共同奔向并构成了新兴建材发展的新时代。

(二)建材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由与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几年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建材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挑战仍是严峻的。

1.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

即使是发展比较好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从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不充分。特别是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和进入重点领域的新材料发展,既存在进入的领域有局限,而且已进入的玻璃基新材料、特种功能陶瓷、矿物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碳纤维等,其量和占比都严重不足。在一些领域中,我国的核心技术与装备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真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仍然基本依赖进口。虽然主要的传统产业有了一定的提升与延伸,但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充分,真正提升了的仍然是少数,即使提升了的无论在技术装备水平,还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尤其是软件与综合功能效能方面,都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差距。虽然非金属矿开采及矿物材料深加工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上无论潜能挖掘还是持续深加工与延伸仍然不充分。多数的精深加工的制备技术和装备与国际领先水平有较大差距,多数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小,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更多靠简单加工或原料出口,很多领域可望而不可及,资源既沉淀又浪费,发展很不充分。虽然一部分建筑材料有提升与扩展,但发展仍然不充分。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拓展不充分,应用领域不充分,集成配套使用不充分,上下游连接不充分,产业链短,更多的是仅仅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缺乏系统化配置与服务产业链,跨界发展更不充分,反而使别的行业不断进入和占领。虽然市场化理念在不断增强,但是新的需求开发不充分。多数企业多数情况下只关心已有技术的进步,只关心已有产能的出路,对未来市场的新需求,对上下游与相关行业的新变化带出的新需求,对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新需求思考谋划不足,了解不多,开发不力,致使有新需求但发展跟不上,新的增长既缺技术、项目也缺路径和办法。

2.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央企和骨干大企业在研发力量、科技创新的机构、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投入与发展目标方面,重点项目开发方面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系统,但多数的产业和多数企业,既没有发展建材新兴产业的规划,也没有研发机构和研发的人才,既没项目又无产品,只是在原有技术与产品上打圈圈。二是建材新兴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少数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部分的产品和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有不少的领域和产品还停留在初期阶段和中低端水平;有些高端技术象超薄超白玻璃在跨界发展方面已成气候,起到相互连接相互作用,但在很多的领域建材产品还是空白。三是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建材新兴产业七大领域,除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高科技的超薄超白玻璃和高档玻纤及复合材料,无论是跨界发展还是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与突破比较成功外,其他的6大领域都只是局部产品或少数新产品方面有突破,而多数还没有形成发展的推进势头,特别是涵盖领域广、潜力大的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和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突破还不够理想。四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甚至可以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多数高科技的新兴建材多数都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很多甚至有几百万人口的地区一个新兴的建材企业都见不到,这不是资源问题,是技术和人才不足造成的。由此可见,多层次多方位的不平衡是建材新兴产业弱小和发展慢的主要原因。

3.发展不系统不配套的矛盾十分突出。

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慢与其发展不系统不配套密切相关。所谓不系统就是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只强调发展新兴产业,至于研发机构、产品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产品生产与销售没有形成系统,往往是各自单打独斗,比之主要传统产业发展初期的历程,建材新兴产业显得单一无助。所谓配套,要有引领扶持的政策,有优惠的税收政策,有投资与资本的优惠政策,有与其发展同步诞生的标准引领,有应用与生产管理部门在生产与应用之间的衔接。但由于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原有的行政的配套系统取消了,而新的市场化的配套系统尚未真正形成,这又是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4.存在问题的根由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时代需求的局限性造成其发展滞后。产业发展是与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特征密切相关的。在过去以满足刚性需求为宗旨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国各建材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解决满足住、行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为主导,先解决有的问题,满足基本刚性需求,对于技术水平、消费水平、排放水平,尤其对于高科技、高性能、多功能、高质量发展还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加上传统建材几十年来一直在满足刚性需求中一直有利润,显然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对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关注度和发展动能都会不足,客观上是时代需求和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其发展滞后。

二是建材新兴产业自身的功能与特征决定了比传统建材发展难度要更大。建材新兴产业普遍具有高技术含量、知识资本密集、功能强、融合与跨度大、性能好的特征,显然发展难度也相对大,在整个国民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需求有局限,在技术装备水平没有达到中上甚至更高的水平之前新兴建材要有大幅度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以断定过去发展慢是由需求对象、技术水平、资金使用方向三大因素造成的,而如今上述三大因素不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了,动力转换是推进新的发展的转折点。

三是缺乏配套的扶持政策。早期的传统建材一些重点产业的重要项目都得到过国家资金和政策的专项支持,但由于投资政策改变,新兴产业获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加之缺乏与设计、工程应用系统的配合,靠企业孤身奋斗发展就受限制。同时,客观上讲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历程,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体现,但由于行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转制或归属完全不同,并都以当期业绩考核为导向,使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趋于弱化,导致新兴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技术理论与知识支撑。

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用市场化的机制组织产学研联盟。国家机构改革工业部委撤销后客观上也造成了有关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及课题缺乏有力的直接组织者。各种资源按隶属分别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与不同的单位,但由于未能建立起用市场化的机制连接产学研的平台,也是发展慢的重要原因。

为此,需要我们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找准问题的根源,形成行业的共识,动员与组织全行业的力量,构建与营造建材新兴产业新发展的新格局。

三、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构建重点发展系列,明确突破重点

(一)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域和目标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努力转换发展动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强统筹和顶层设计,有系统有目标地全方位拓展推动建材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的目标必须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性价比、高附加值、可延伸可跨界;发展的宗旨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可循环、可持久、有市场需求;发展的重点必须坚持七大领域全面发展和重点领域重点发展;发展的路径必须坚持集成研发与研发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措施必须有政策、标准牵引与支持,有产学研一体的支撑和设计应用的配合;发展的目的,必须坚持不断提高在建材工业中的占比,有利于结构调整,必须体现技术不断提升,有利于带动整个建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缩小与国际领先的差距、进入国际领先并跑,必须体现有利于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从现在开始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主要支撑的载体之一,新兴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达到10家以上,50-100亿元的达到20家以上,10-50亿元的达到100家以上。第二步,到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从总体上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战略目标,届时我国建材新兴产业成为发展的主体,其产值达到整个建材工业的50%以上。

(二)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在7大领域的基础上形成6大系列

在2014年编制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中,确定了建材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包括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及材料制品、建材高端装备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节能环保、传统建材提升延伸材料等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为了更有目标、更有系统、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要进一步确定六大重点发展系列。这就是:

1.传统产业提升功能进入建材新兴产业系列。

主要对传统建材产品中部分产业通过创新将原料配方改变或化学成分改变,工艺制造方法改进等科学的作用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功能,或原有功能的明显提升,超出原有的应用范畴,跨界发展的材料进入新兴产业的。包括特种功能水泥、高端超薄超白跨界使用的技术玻璃、高端新型智能化功能化的建筑卫生陶瓷制品、高性能跨界使用的混凝土制品在内。

2.扩大新兴建材产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系列。

主要对目前已经具备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技术已经成熟但未能实现规模经营的,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制订产品标准,加大市场应用开发力度和应用设计标准的修订,打通应用渠道,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主要包括高性能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高世代TFT-LCD玻璃、人工晶体、膜材料等,扩大应用规模实现研发初衷。

3.开发新的需求和新的应用领域系列。

主要对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拓展建材新兴产业发展,要深入了解兄弟行业和上下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新的需求,从中比较筛选出我方基础优势和未来优势,切入新需求,进而拓展应用范围,增加发展领域;要有目的地组织力量对其他相关行业的主要技术和产品功能、性能及融合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专门研究,从而找准融合切入点,为我们跨界发展开拓新路。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性能陶瓷基材料、玻璃基材料、硅材料、石墨负极等,汽车与交通领域、海洋工程用的轻量化复合材料,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新能源领域的锂电池隔膜,轻工领域超细活性专用功能填料,以及石墨烯等,都有继续拓展用途和跨界发展的潜力。

4.发展绿色低碳环保清洁生产系列。

主要发展服务与推进建材行业生态文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科研、装备制造、生产、使用周期全过程绿色环保系列。整个系列发展的标准要与最新的环保达标标准和攻坚大气污染的目标相一致。为此,必须全面提升与发展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系列的新产品,凡是使用新的环保产品系列的,不管何种产品,使用后环保就能达到新的标准,并且做到从生产到使用整个生命周期都是环保绿色的。尤其是环保装备、环保设施和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节能玻璃、节能环保用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和无机防火保温材料等,都要提升自身的节能环保功能,确保建材行业绿色发展有环保功能的新兴产业支撑。

5.形成跨界发展系列。

主要基于建材新兴产业功能优势和可延伸融合的特点,要立足建材跨出建材,不仅要发展提升建材新兴产业,而且要使有渗透延伸功能的新兴产业,根据各自的擅长,向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航天航空、汽车、新能源、电子、化工、农业等多方面跨界发展。建筑材料本身的发展也必须向装配式建筑部品、新型房屋、集成组装为主导发展,把跨界发展既要作为创新提升的标志,又要作为加快新兴产业壮大实力和竞争力的标志。

6.融合配套与产业链发展系列。

主要对建材新兴产业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与建材新兴产业相关相近的领域,直至与建材制造与建材服务业之间,与中介之间要融合发展,要改变单一的、分割的、画地为牢式的产业发展方式,要创新发展模式,在创新技术和提升融合度的基础上融合发展、延伸发展,有机组合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链,包括建材新兴产业生产、使用、维护、回收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链,也包括建材新兴产业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运营维护等形成新型的融合配套的建材新兴产业系列。

(三)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突破的重点

1.重点项目着力推进并实施三个一批。

三个一批共定为100个项目,其中:“加快发展一批”,主要针对目前已经具备产业化、规模化,其生产技术和产品已经成熟,在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尽快提高与制订产品标准的基础上,推进产业化、规模化,使其快速得到发展。着力“组织攻关一批”,主要针对已列入各类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项目、已经着手研发但进展中遇到瓶颈与问题的项目和产品、技术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与突破但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明显差距的项目,列进国家重点开发研究的项目,在分析梳理其瓶颈和卡脖子的关卡的基础上,有目标地组织攻关。“重点培育一批”,主要针对已经列入建材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项目,企业已经组织研发和有发展前景、成长性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通过梳理组织作为着力培育的重点,做到项目有梯队。

2.传统建材产品有条件的实施转型升级一批。

传统建材产品发展空间已非常有限,必须实施升级转型,其中有一些是可转变为建材新兴产业的。传统建材产品要根据各自的属性与特征,以提升技术和功能为目标,以实现智能化和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为牵引,以开拓增加新的用途为途径,在提升功能、性能和增加融合度的基础上,成长为技术高端、品质优良、进入新的使用领域的建材新兴产业。

3.扶持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率先发展带动一批。

对符合七大领域和六大系列发展的主导产品,除了全方位推进之外,还要特别支持和扶持新兴产业园区的发展,尤其要从政策和技术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与支持。2020年前要在全国形成规模不等的30-50个产业园区。特别要支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要认真总结建材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专门制订一套扶持与支持的政策。新兴建材示范园区必须技术起步高,产业相对集中且配套功能强,有利于新兴建材产业集聚发展,各级政府和各级协会应该积极提倡与扶持产业园区的发展,为其创造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示范企业和园区提供引进项目和合作伙伴,协助对接社会资本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新产品应用推介等服务。发展建材新兴产业园区是有效解决建材新兴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不配套、种类多,缺乏政府主导和缺乏领军企业支撑的不规模、不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

4.“走出去”推进发展一批。

尽管我国“走出去”正日益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但“走出去”发展必须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建材新兴产业必须“走出去”发展,并且我们不再沿用国内发展的套路,先发展传统产业再发展新兴建材,所有的新兴建材凡是技术成熟的都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与传统建材一道构成国内国际市场并举。“走出去”发展新兴建材既是新兴建材发展的出路,也是检验我们发展水平和成果的试金石。要使建材新兴产业既在国内增加占比,也在国外占有市场。

四、改变发展方式,形成推进发展的四个工作格局,使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有组织支撑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更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有力的组织与机制。为此,要形成推进发展的四个工作格局。

(一)形成推进发展的工作系统与其发展的目标、计划相匹配的推进格局

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技、政策、标准、设计、应用规程等诸方面的相互匹配,需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力。过去往往只做发展的计划和目标,不配置与其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组织系统,从而往往造成只有人做发展计划没人具体组织实施与推动,很多工作没人协调而被卡壳。在有了发展规划和明确的重点项目突破目标基础上,要以联合会和联合会新兴产业发展部为主,协调与组织有关专业协会和各省区市建材行业协会诸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政策的制定并争取出台,共同推进标准的制订与提升,加强与建设设计、工程管理部门的衔接与协调,及时出台纳入工程与有关应用的设计标准与使用规程;要及时组织行业内外的产学研组织和专家对发展中的瓶颈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每年要列出攻关的重点,每年要突破一批。要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分别帮助实施主体企业争取所在地政府部门对于发展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包括争取获得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在开发基金、固定资产投资、税率等方面获得不同的优惠政策等。要使建材新兴产业项目都有主体,推进实施有组织主体,解决各种外部条件分别有明确的协办主体,从组织系统形成责任明确的推进格局。

(二)形成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拓展新兴产业发展共同互动,去产能、补短板、绿色发展相互推进的格局

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个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过去传统建材在量上占据了行业的主体,是建材行业的主要支撑。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面对传统建材产能严重过剩、发展空间受限的新业态,建材新兴产业迎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其能否担当历史重任,能否填补传统建材去产能腾出的发展空间,能否继往开来,在未来发展中支撑起行业半边天,不仅取决于建材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取决于整个建材行业结构调整的快慢。也就是正如前面说过的,传统建材产业一部分有条件的要通过技术、功能诸方面的提升而变为新兴产业的。传统建材产业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其中一部分产能退出后是应该转向发展建材新兴产业的,包括传统建材骨干企业盈利水平比较高的,其本产业已经产能过剩发展受限了,就应将投资转向发展建材新兴产业的,包括一些环保不达标、不能实现绿色发展的企业,其转向目标也应该是能耗低、排放少的新兴建材。由此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既有自身加快发展的源动力,又有传统建材转型的新动力。全行业必须以着眼于推进行业结构调整为共同目标,在促进行业“去产能”、补短板、推进绿色发展中共同参与和推进新兴产业的新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推进格局。

(三)形成各级协会组织和建材大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联动的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格局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院所、建材高校和各级协会组织联动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在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战略的旗帜下,朝着建材大国变建材强国的共同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推进合力。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字头的专业协会,要以创新的意识,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归属不一、目的一致的建材行业的产学研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统一攻坚新兴建材发展中的难题。各建材高校应更多地承担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培养新时代、新业态所需要的各种复合型有用人才;各科研院所应更多地在承担本单位的技术创新项目的基础上,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并且有机主动承担行业发展中新兴建材发展瓶颈的攻关;建材大企业,特别是有导向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和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应主动发展新兴建材,改造、收购实力不强的新兴建材企业和兼并传统建材企业,使之进入新兴产业阵营。各级协会组织应更多地在标准制订、政策争取、瓶颈攻关协调组织方面发挥引领、协调、服务作用,使建材行业的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地组合,形成发展建材新兴产业共同推进的格局。

(四)形成发展目标清晰、靠改革创新不断破解难点的推进格局

针对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提出了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两步走目标,这次会上又提出了《建材新兴产业“三个一批”百项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等。虽然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都明确了,但发展建材新兴产业与其他事物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会有困难。克服各种困难的办法有很多,包括坚定信心、敢于担当、敢于攻坚克难,但现阶段处于改革发展的年代,主要的动力是改革创新,针对问题导向,以改革为驱动,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政策、创新机制,这是破解瓶颈和困难的唯一法宝。因此,从事和组织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全体科技人员、专家、企业家,包括协会组织的各级领导,都必须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找到办法,找到答案,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形成不断破解困难和瓶颈的不断推进的新格局。

同志们,面对纷繁复杂、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新形势和新格局,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面前,我们一定要完成建材工业由粗放式的高速发展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造就建材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全行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转折而努力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倒纱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