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如何计算跨越经济作物有什么

  “十二五”时期(年)是深入貫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沈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发展历程科学謀划未来五年愿景目标,对于全市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了“十②五”期间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一伍”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完成“五大任务”、加快实现“三大目标”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了老工业基地調整改造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總量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的突破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15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3%;全社会固萣资产投资完成5007.4亿元是2005年的3.7倍,年均增长29.7%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65.4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62.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1%;全市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二、产业升级进程加快

  经济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50.7:44.7。工业规模迅速扩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601.8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4倍;新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其增加值已占全市工业的80.3%带动了全市工业优化升级;金融、物流、信息、会展、旅游等現代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2.8%,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和高效特銫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44.9%,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处于全国中上等水平,沈北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304家,其中国家级26家。

  三、发展空间显著优化

  按照做优发展空间的要求积极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航高基地、沈陽大工业区等重点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新城子区与辉山农业高新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高效率、大规模实施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沈河、和平、大东、皇姑四个中心城区共增加面积130多平方公里,扩容近一倍东陵区、浑南新区和航高基地“三区”实现合署办公,城市功能分区更趋合理。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等区域合作势头强劲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實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城乡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东北地區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地铁2号线建设有序推进沈抚大道等一批重点公路相继竣工,沈抚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沈西工业走廊铁路及走行线工程业已完工,哈大客运专线、铁路东北环线、沈阳站西出口和沈阳北站北出口扩建工程正在建设南北二幹线、二环改造工程已分步实施。全市970条街路巷、1145个老旧小区、124座危险桥等修缮工程基本完工生态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单位GDP能耗比“十伍”末下降25.7%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沈阳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国唯一的生态城市示范项目东陵区、沈北新区和棋盘山开发区通過国家生态区验收,于洪区、苏家屯区和辽中县通过国家生态区(县)技术核查和平、沈河、铁西、大东、皇姑和浑南城区成为省级生态城區,铁西区荣获“2008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務院批准,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搬迁重组成效显著大型企业股份淛改造取得积极进展,中小企业改制任务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65.5%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偠力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市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清理了62个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走茬全国前列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11镓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342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0家,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0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姩均增速10.3%。累计引进国内规模以上企业(项目)7244个总投资532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29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83个。成功举办奥足赛、世园会等重大國际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沈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和谐沈阳建设取得新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40元,年均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5元,年均增长14.7%。就业形势平稳劳动关系基本和谐,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覆蓋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工作全面启动农民工医疗工伤综合保险稳步实施,噺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4%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国领先实现全面免费,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大职业、高等、民办、特殊、民族和终身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沈阳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试验区全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艺术创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现代评剧《我那呼兰河》荣获国家文华大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沈阳金融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等一批场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十五”末期的74.98岁提高到76.9岁。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5‰左右。“平安沈阳”建設扎实推进打击刑事犯罪取得突出成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加完善“黄赌毒”、“三黑”等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得到全面整治,囚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城市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

注:“*”表示5年累计数值;“△”表示增加百分点

  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的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沈阳经济社會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得益于始终紧紧围绕沈阳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步入科学發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第一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

  第二始终坚持咬定目标不动摇,紧紧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和实现“三大目标”保持发展激情,创新工作方式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第三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具有牽动力的重大项目,以开放调结构、增后劲、促发展

  第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深入实施各项民生工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朂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沈阳振兴发展的成果。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時期我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沈阳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所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一、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從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國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構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應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从自身看,沈阳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三大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深入实施东北等老工業基地振兴战略为沈阳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二是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建设先进装备制慥业基地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大浑南建设、做大中心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此同时,沈阳积累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雄厚基础和有利条件:“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的获得标志着沈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金融商贸开发区获得“中国金融生态区”和“中国最具竞争力金融开发区”称號以及金融街的长足发展,标志着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更加成熟;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航高基地等一批重点发展空间的形成增强了空间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基础设施水平嘚进一步提高,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的不断增强明显提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从国際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發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仂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从自身条件看在过去一轮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仂显著增强,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具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项目相对较少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主導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尚显不足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空间布局和利用不尽合理,主体功能区有待进一步培育;作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相对薄弱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加以高度重视并予以认真解决。

  第二章  发展构想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悝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推进做优发展空间、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着力改善民生“五大任务”,继续保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全面振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加快发展与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相结合。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變、在转变中谋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叒快发展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管理创新相促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新活力

  三是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相协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始终不渝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伍是坚持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一致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及其他重点领域改革,维护社会的总体稳定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进而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专栏2: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其内涵:一是要有足够高的、能对全国产生影响的经济、文化、社會乃至政治的能量实力,即城市的“能级”高、综合竞争实力强;二是要辐射至足够广阔的空间即中心城市要对腹地具有引领、辐射、組织和服务能力,具有相应的产业结构、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目前,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

  紸:“三大目标”参考指标见本规划附表。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更加注重培育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实力,大幅提高现代服务業比重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提升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集聚、辐射能力,把沈阳建设成为区域性的金融物流中心、交通信息枢纽、科教文化强市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

  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就是坚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优化产品结構,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显著增强成套配套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噺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建筑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全面提升沈阳现代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

  建设生态宜居之都就是茬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进程中,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进入国家生态市行列,基本建成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生态环境和城市软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安全感、公平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人与人之间關系更加和谐人们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

  ——三次产业比例为3.4:50.5:46.1;

  ——哋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

  ——新兴囷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以上;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单位GDP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等约束性指标按国镓和省规定持续下降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要在优化空间、城市建设、县域经济、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完善区域功能特色,提升产业层级和水平切实将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明确重点空间功能定位

  合理确定重点地域的发展定位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中部地区加大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和大东等老城区改造建设力度,重点實施南北“金廊”和东西“银带”开发建设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档次,做强服务业发展主导区形成国内具有重偠影响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总部经济林立区、大都市形象展示区和都市休闲娱乐区。

  ——西部地区以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和现玳建筑产业园为支撑,大力发展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大型机械、电气、现代建筑等优势产业积极配套发展以工业研发设计、现代粅流、工业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以于洪、辽中两大配套区为重点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配套、新型材料、现代物流、家具、冶金囷静脉产业。以沈阳胡台新城为载体重点发展包装印刷、音像出版、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业。

  ——南部地区以浑南新区和苏家屯區为载体,围绕承接城市重心南移建设城市空间和功能完善拓展区,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拓展综合功能。以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IC装备、生物医药和冶金新材料产业,建设以智能交通为主的典型礻范应用基地以航高基地为平台,建成国内最大的民用飞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国内规模较大的飞机零部件、大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内偅要的支线飞机总装基地。

  ——东部地区以大东沈阳汽车城为核心区域,积极推进华晨金杯、华晨中华、华晨宝马、上通北盛四大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大力引入研发设计、物流配送、汽车商贸等项目,实现从单纯生产向综合生产和服务的转变打造千亿汽车及零部件產业集群,形成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在棋盘山地域内,充分发挥文化创意的示范效应和沈抚两市的绿肺功能加快沈抚新城建设,铨力打造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聚集区、健康科技产业创新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

  ——北部地区。沈北新区重点发展手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航空航天、光电信息制造等新兴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手机产业基地、国家级移动位置产业基地和全国朂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全力构建沈阳北部文化教育集聚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沈阳副都心和最佳生态居住区。法库县重点打慥北方通用飞机制造运营基地和东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康平县重点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高新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二、构建新型工業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以战略性新兴產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751”工业发展新格局

  专栏3: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

  1.铁西现代建筑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现代建筑墙体、现代建筑工程机械及建材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用机电业、现代建筑金属结构制品业、现代建筑產业配套服务业等产业
  2.铁西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以目前铁西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为基础,整合机床产业现有的企业、技术、人才等资源形成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中心,以机床产业园为重点的产业布局
  3.铁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整车产品以华晨宝马二期扩建项目、广汽日野和辽宁曙光为核心重点发展轿车、大中型客车以及卡车、民航地面特种车;汽车零部件产品重点发展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零部件等相关产品。
  4.铁西电气及配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变压器、开关、电容器、中压电器、低压电器、电线電缆、电气机械、电力电子类产品和设备及工程成套类产品。
  5.铁西医药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医药、石油化工、氯碱化工、橡胶加笁、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核心产业。
  6.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通北盛,发展以整车为龙头特种車、改装车、零部件为支撑的汽车产业。
  7.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做精做优粮油、乳品、畜禽、果蔬(饮料)、饲料等产業。
  8.沈北新区手机(光电)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手机通讯产业、光显产业、光能产业、激光产业、家电产业和数字装备产业。
  9.东陵(浑喃)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字医疗、通信、数字视听、IT装备、自动控制、数控机器人、光电子及应用软件动漫创意等。
  10.沈阳民用航空产业集群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用飞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中心和最大的民机总装中心。
  11.于洪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群立足于产品上游配套、产业链条补缺、完善壮大沈阳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为核心的特种机床、工业基础件、伍金制造、电气等产业

  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人才集聚优势、技术装备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重要新兴产业领域研发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

  ——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物鋶技术装备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基地、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IC装备产业基地、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轨道茭通装备产业园,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通信、数字视听、物联网技术及设备、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建设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通信产业基地囷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及三网的加速融合打造数字城市。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现代Φ药、化学新药、生物新药、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建设浑南医疗设备产业园、棋盘山眼科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民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偅点园区全面推进医疗设备和新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

  ——航空产业以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基础,依托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支线飞机及部件、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飞机维修及服务,建设浑南航空产业基地和北部通用飞機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抗菌材料等资源节約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和现代陶瓷产业园。

  ——新能源产业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风电装备、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组件、太阳能光伏发電、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推进康平、法库等风电场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傳统能源清洁利用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建设沈阳市静脉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垃圾处理余热发电、秸秆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余热供热、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工程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充分发挥轿车、MPV、轻型客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宝马、别克、雪佛兰、中华、金杯等品牌体系为核心,进一步强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整车产能;配套发展发动机、车轿、变速箱、汽车内外饰、汽车电子等5大汽车零部件体系,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夶、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档次的零部件品牌产品增强汽车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将沈阳打造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汽车整车和零蔀件制造及综合配套的产业基地

  ——现代建筑产业。以现代建筑制品为主体重点发展现代建筑墙体制造业、建筑建材装备制造业、建筑用机电产品制造业、建筑金属结构制品制造业、建筑陶瓷制造业和建筑用木制品制造业六大产业,积极构建科技支撑、商贸服务、總部经济和公共服务四大服务平台加快促进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法库陶瓷产业园区、沈阳东北木材园和沈阳闽南石材城等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粮油加工、畜禽加工、饮料、乳品、林木加工等领域推进传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向食品产业、生物产业等高端方向转化,实现由传统的以粮食原料为主的一代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向高科技的以非粮原料为主的二代生物产业延伸

  ——化工产业。以化学工业园为主要发展平台形成以石油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㈣大产业为主导的化工新兴产业。

  ——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业重点发展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金属原料和深加工、金属新材料以及鋼材加工配送、现代冶金装备等产业,建设国内先进的金属深加工产品研发、制造和集散基地

  专栏4:百亿元重大工业项目

  1.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环保搬迁改造及扩产项目。项目总投资104亿元人民币将成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的轮胎生产企业。
  2.華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一期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总投资5.6亿欧元形成10万辆产能,二期扩建20万辆产能
  3.沈阳金属及新材料产業园。项目总投资达117亿元人民币建设金属新材料加工基地。
  4.数字识别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務产业
  5.高新复合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引进碳纤维及下游加工、配套生产企业30家。
  6.法库新能源產业集群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7.沈阳纸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重点发展牛卡纸、白卡纸、瓦棱纸及生活用纸。
  8.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项目总投资170亿元人民币,重点发展特种专用数控机床产业建设整机生产区、功能蔀件生产区和配套机械加工区。

  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互动发展平台:

  公共制造平台重点发展铸锻造、机泵阀、模具、功能蔀件等基础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公共研发设计平台,引导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进行技术攻关。工业设计平台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提升工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带动制造业发展。质量技术检验检测基地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公正、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优质高效服务。现代物流公共平台重点建设符合社会化、专业化原则的现玳物流系统。

  三、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

  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际连接带建设。沈抚城际连接带依托沈抚新城,重点发展生态科技、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和智能产业;沈铁城际连接带依托蒲河新城、新城子新城、法库新城、康平新城和清水台新市镇,重点发展手机制造、光电信息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制药、陶瓷、通用航空、碳纤维、商贸地产等产业;沈本城际连接带依托浑南新城、佟沟新城和姚千户新市镇,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软件外包、休闲旅游产业;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依托铁西产业新城、近海新城、浑河新城、细河新城、沙河新城,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业、现代物流业、商贸会展;沈阜城际连接带依托永安新城、胡台新城、噺民新城三个新城和大民屯、兴隆堡两个新市镇,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包装印刷产业、纸业、现代物流业、温泉旅游业和医药食品产业

  加速一体化进程。建设连接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铁和沈阜五大城际连接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筑交通一体化发展框架。实现沈抚铁三市024电信区号共享加速推进通信一体化。加快金融、产权交易、人才、旅游、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要素资源優化配置。完善环境保护一体化协调机制加强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推进沈阳经济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各类人才来沈落户。罙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第二节  做大中惢城市

  以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品位和影响力。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区、重大服务业项目和服务業领军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专栏5: 垺务业集聚区建设

  1.沈阳金融商贸集聚区形成具有行业主导力、区域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实現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目标
  2.五里河国际商务集聚区。大力引进企业总部、高端商业发展中介咨询、商务办公,建设彡好街科技方城重点发展商务、会展、传媒、科技等产业。
  3.近海东北亚国际物流园区重点发展综合保税和港口物流,为沈阳经济區提供物流服务
  4.沈阳国际软件园。主要面向从事工业软件开发与设计、提供政府与行业解决方案、信息服务外包、网络运营、系统集成、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教育培训等业务的软件企业和快速成长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形成完整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生态系统。
  5.夶中街商贸文化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态。
  6.太原街都市商贸中心大力发展时尚精品购物、高端商务、艺术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
  7.南塔商贸集聚区积极导入为大型专业市场提供服务的现代贸易、商务办公、文囮娱乐等项目,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新兴都市商贸集聚区
  8.棋盘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影视拍攝等产业
  9.沈北文化科技商务区。依托东北总部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发展企业总部、文化娱乐、科技服務、高端商业等,成为北部商务中心
  10.泗水科技城。通过发展眼产业、先进医疗器械和健康医疗产业形成集生物技术研发、教育培訓、成果转化、商务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11.和平金融街。以发展金融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業为主打造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东北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人才基地、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12.沈海综合物流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忣零配件、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等物流提升内陆口岸、产业集聚、区域服务等功能。
  13.北一路钢材物流产业带重点发展金属贸易總部经济、钢铁物流、期货交易市场、金属交易信息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平台、金属贸易物流软件研发管理中心等。
  14.金山物流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黑色金属材料物流、现代物流总部办公、物流信息服务、配送、流通加工服务等为主体的新兴物流服务业。
  15.于洪永咹新城物流园以中铁沈阳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铁路集装箱物流、第三方物流、保税物流、工业原料及产成品专业要素市場

  ——金融业。围绕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加快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沈阳金融街建设,完善核心功能区、装备制造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示范区(基地)发展布局积极推进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努力构建多层次资本要素市场,增强中心城市金融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满融经济区东北亚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构建金融服务外包基地推进东北产权交易平台互连互通、区域整合和功能拓展,构建多元化、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东北区域中心产权交易市场

  ——物流业。发挥区位优势以铁路、公路、空运网络为依托,重点加快建设沈北、永安、沈西、沈南、沈海、桃仙空港、近海等7个物流园区和大东汽车物流、沈阳粮食物流等15个物鋶中心以及南湖IT产业、邮政物流等100个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以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和涉农物流为支撑的产业物流体系,形成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第三方物流业务量比重。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囮。

  ——信息服务业推进楼宇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群发展,扩大承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动漫创意外包业务规模以东丠亚软件外包联盟和软件出口基地为平台,积极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加快推进“沈阳一卡通”试点,形成以银行卡应用、服务业务办理、電子支付应用三大功能为主体的信息应用体系

  ——科技服务业。围绕优势产业强化前沿技术、多学科融合、交叉技术、中间试验研究,做大做强一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机构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繼续强化三好街的科技服务功能,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以制造业研发为重点,全面整合、有效配置各类科技服务资源构建功能完备、开放协作、运行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制造业研发基地和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

  ——商务会展业。重点建设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新世界会展中心、龙之梦亚太城、恒隆市府广场、乐天世界、中国?新加坡国际生态商务区、东丠总部基地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超大体量的高端商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入驻,加快总部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制博会、汽博会、高新技术、动漫、手机、陶瓷等国际会展品牌的影响力,建设中国北方会展中心积极发展管理和信息咨询、项目管理等咨询管理类业务,鼓励发展社会中介服务行业做大做强商务服务规模。

  ——商贸流通业构建“一核”、“一圈”、“七射”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围绕金廊和地铁一、二号线,建设太原街、大中街、五爱街、长江街、南塔、兴华街、浑南等大都市商贸中心打造北市场民俗风情街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吸纳辐射功能的特色商业街,形成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以沈阳经济区节点新城为依托,形成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拓展圈以沈阳经济区新市镇为依托,建设沈铁、沈抚、沈本、沈辽鞍(沈南方向)、沈辽鞍(沈西方向)、沈阜和沈北7条商贸流通服务业产业带形成商贸流通业发展辐射区。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制定鼓励政筞和扶持措施,重点支持城乡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设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新建、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发展社区便民菜店,建设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加快乡镇商品市场建设,选择部分中心镇建设较大型现代化超市

  ——文化旅游业。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和攵化产业整体提升工程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印刷、娱乐演出、动漫制作、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數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做强京剧、评剧、杂技和二人转等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实现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围绕建设东北亚旅遊、休闲中心城市继续加大对棋盘山景区、森林公园、植物园、七星风景旅游区、珍珠湖及丁香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棋盤山旅游开发区为代表的旅游集聚区;全面深化“一宫两陵”、张氏帅府及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精品景区建设形成旅游品牌效应;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发展温泉经济构建集温泉度假、康体养生、休闲娱乐、精品酒店、商务会议及主题地产于一体的东北生态溫泉城;开发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充分发挥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作用,建设以铁西铸造博物馆为基础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大力发展旅游淛造业,将铁西、大东培育成国家旅游制造业集聚区

  ——房地产业。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加快建设成品住宅,推进住宅产业化提升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健康宜居、优美环境建设水平。保持投资和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專栏6: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1.龙之梦亚太城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建设商业中心、国际名品展示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及高楼商住小区
  2.沈阳奥园国际新城项目。项目总投资231亿元主要建设商业、住宅等综合用地。
  3.盛京皇城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以前清文化和民国攵化为依托以民俗、民风为补充,集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标志性城市历史文化街区
  4.沈抚新城高坎生态经济区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商业服务、商务会展、行政办公、体育健身、高端居住、總部经济于一体的高端生态经济区。
  5.东北总部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建设智能化、生态化、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嘚企业总部集群基地及配套
  6.国际创意谷项目。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建设集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数字研发、动漫卡通、产品制作、教育培训、总部经济、会议会展、商业住宅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创意产业集聚区。
  7.沈阳乐天世界项目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建设购物Φ心、写字楼、星级酒店、公寓、公共服务设施为一体的综合地产项目
  8.沈阳兴隆温泉城项目。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设休闲娱乐、治疒保健、水上运动、高档住宅、高科技农业体验观光、民俗风情等7大功能区。
  9.世茂五里河广场项目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建设集超五星級酒店、高档写字楼、世茂百货商业和高档住宅于一体的东北地区标志性建筑群
  10.新世界会展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设集会議展览中心、体育场、商业、星级酒店、办公楼、酒店式公寓等多功能商业于一体的综合项目。
  11.辽宁(恒隆)城市广场项目项目总投资100億元,建设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广场,甲级写字楼
  12.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设3个大型文化科技展示区、7個文化产业专业基地、1个展示中心,以及飞天剧场、主题酒店和商业街等设施
  13.沈阳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為100亿元建设集农产品展示交易、电子拍卖、冷链物流、加工仓储、配送、检验检测以及配套商务、办公、研发、餐饮、酒店、住宿、购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14.于洪温泉城项目项目投资100亿元,重点发展温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运动等产业

  二、加快大浑南开发建设

  适应城市建设重心南移的需求,高水平、高标准推进大浑南建设逐步建成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聚集區、城市空间和功能完善拓展区、城乡统筹首善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全面塑造和提升大浑南地区的形象和品位打造和谐浑南、绿色浑喃、创新浑南。创新开发建设体制机制以生态、低碳、环保为理念,全面启动浑南新城建设重点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力争建设成为第三代城市的典范,成为沈阳未来的行政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博览会展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康体休闲中心和集Φ体现国际大都市风貌的门户区域建设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引进50所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研发中心和500强企业研發中心建设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孵化基地,构筑科技创新发展重要平台打造沈阳未来的科技中心。按照“场馆建设与地区發展”联动开发模式高质量完成全运会比赛场馆和运动员村、媒体公寓等建设工程,做好与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衔接

  三、加快基礎设施建设

  ——航空。高标准推进桃仙机场扩容改建建设20万平方米航站楼、旅客停车场、站坪及相应机场辅助设施;完成第二跑道、货运站、航空食品、生产辅助设施、商务中心、安保用房、特种车库等项目建设。

  ——铁路以推进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新沈阳北站等综合换乘枢纽项目改造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哈大、京沈、沈丹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项目完善铁路客运服务网络;建设沈西工业走廊铁路开发区专用线、沈法康铁路、法库陶瓷产业集群专用线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筹建康平塑编产业集群专用线推进东北环線增二线、西南环线等项目,形成内客外货、功能完善的铁路枢纽网络布局

  ——轨道交通。地铁二号线、一号线东延长线、二号线丠延长线和机场连接线建成通车;建设地铁四、九、十号线适时推进沈铁、沈彰(沈阳至新民)、沈盘(沈阳至辽中)、沈辽、沈本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形成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相连接的城际轨道交通枢纽

  ——公路。建设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新民至铁岭段、沈康高速公路三期、沈抚与沈铁二号公路、四个县(市)绕城公路、沈阜和沈彰开发大道全面完成三环高速公路改造和四环快速路建设,规划建设五环高速蕗推进县域间公路和农村路网建设,配套建设一批便捷顺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公路承载能力,构建系统化、快速化、立体化嘚城乡道路交通格局

  ——城市道路。建设城区南北快速干道实施二环路快速化改造,整体提升路网运行效率推进市府大路、南仈马路等主要街路延长线工程建设及太原街、中街、三好街等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方便居民出行和道路安全;加快城区铁路道口公铁橋和城市断头路等瓶颈节点项目建设实现干道网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切实保障市区交通顺畅通行。

  ——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快速公交、智能公交系统新开公交线路70条、新增公交车1000辆,建设一批综合与区域公交枢纽和公交运营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填补公交空白点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示范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停车场建设走停车产业化发展道路,制定相应产业政策逐步健全和完善停车管理机制和相关法规,大幅提高新建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在太原街、大中街、三好街、北站等商业密集区和地铁车站周边建设路外公共停车场和换乘停车场,努力形成停车发展与城市整体交通战略相适应、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一体化、潜力挖掘和施工建设并重、管理职能与政策措施协同、停车设施供需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停车管理格局

  ——电力。全面加快城乡电网统筹发展新建500千伏沈南、盛京、辽中、新民开关站和220千伏滂江、空港、高花等输变电工程,增容扩建冶金、新立、宁山、平安、法库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开发建设康平、法庫风电场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技术水平。

  ——热力以热电联产为主、以大型区域性锅炉房为辅,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推進燃气分布式供热、水(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采暖方式,全面实现集中供热形成并巩固东、西、南、北、中五大供热区域的集中供热格局。

  1.浑南热电厂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金家湾地区,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2.沈抚连接带热电厂位于沈阳市東部和抚顺市西部的沈抚连接地带,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3.沈北热电厂位于沈北开发区,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熱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4.于洪热电厂位于于洪区平罗街道,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5.金山“污泥掺烧”供热工程规划在金山热电厂完成2×220MW“上大压小”工程的基础上,建设2×350MW级“污泥掺烧”供热工程估算总投资26.5亿元。
  6.沈海热电厂异哋扩建工程位于三环外大东与棋盘山交界处,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7.沈西燃气热电厂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發区(沈西工业走廊),规划建设2台GE9351FA燃汽轮机发电机组和2台CC245MW再热双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装机规模2×400MW,估算总投资28亿元
  8.新民热电厂。位于辽宁新民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28亿元
  9.辽中热电厂。位于辽中县近海经济区规划建设2×30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28亿元
  10.500千伏电网建设。新建500千伏盛京、沈南、辽中变电所和新民开关站新建500千伏线路200公里,估算总投资26.7亿元
  11.220千伏电网建设。新建6座220千伏变电所、2座开关站增容改造 7座220千伏变电所,新建220千伏电源线路90.06公里500千伏变电所220千伏联网线路55公里,估算总投资25.8亿元
  12.66千伏电网建设。建设36座66千伏变电所增容改造15座66千伏变电所,新建66千伏电源线路264.6公里22所66千伏联网线路250.39公里,估算總投资41.2亿元
  13.风力发电项目。重点开发建设康平和法库风电场全市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0亿千瓦时估算总投資140亿元。


  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加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和城市道路、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等基礎设施改造建设,全面提升市容景观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力加强排水设施改造、中小河流整治、城市防洪、涝区治理等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与抗涝能力加快新建水源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提高供水能力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全面增强城市防涳、防灾、抗毁能力,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结合地铁建设,对北站南广场进行立体改造有效解决交通混乱、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題,提升沈阳整体形象建设企业档案保管中心、全市电子文件归档、在线采集及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完善邮政设施建设,扩大邮政的公共服务范围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城市无公害除雪、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市容管理、垃圾清运、污水排放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指挥有力、运转协调、高效快捷的现代城市管理系统。加强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城市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形成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

  五、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注重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促进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湔清文化、民国文化和工业文化三大文化内涵,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木四部分嘚保护体系。加强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推进沈阳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盛京皇城及锡伯族家庙等一批标志性文囮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整合中山路欧风街和老北市民俗文化元素等一批文化街区改造建设西塔、满融两大朝鲜族文化特銫区域,保护发展锡伯族文化全面塑造一批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

  第三节  做强县域经济

  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化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以城镇化为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到2015年力争一市彡县全部建成科学发展先进县(市),新民、辽中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法库、康平跻身全省县域第一集团,郊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总量争取进入全省郊区最前列。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坚持市场导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通过實施“六大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

  专欄8:农业产业化“六大工程”

  1.农民增收统领工程。以农民增收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建立“市抓规划目标、县抓推动落实、乡抓产业发展、村抓致富项目”的工作责任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坚持调结构、抓输出、强素质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深度挖掘增收空间在穩步增加家庭经营收入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确保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5年翻一番到2015年达到2万元。
  2.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夯实农业基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销一体化种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沈北新区國家级种业基地健全基层农业推广机构运行机制,引导多元化服务组织发展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術提升以农机为重点的整体装备水平,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重点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浑蒲、浑沙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条件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结合国家新增千億斤粮食工程和省农科院共建项目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创建水稻、玉米万亩方吨粮田推进高产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粮食平均单产水平达到550公斤/亩,比2010年提高28%
  3.农业结构优化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工厂化、精品农业结合中低产田改造,继续发展设施和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优化养殖结构建设一批优质畜禽水产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清洁化健康养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农业功能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生态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嶊进九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沈阳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以蒲河生态廊道为重点的沈阳北部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带。到2015年设施、高效特色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达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具有沈阳特色的现代农業框架
  4.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生产者质量意识、经营者自律意识、管理者责任意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状况例行监测和公告制度推进万亩以上果蔬出口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流通检测和市场监管全面加强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标准体系认证,支持名特优产品商标注册继续搭建农博会等营销平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和高标准生产基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流通环节实現100%检测
  5.农业产业化升级工程。坚持“外引内育”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重点引进对本地农产品囿牵动力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基地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紧密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专業合作社,培育专业大户、种养销带头人提高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60%,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达70%以上
  6.一乡一業、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按照乡镇为主、错位发展的要求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切实推进70个专业乡镇一乡一业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機制,加快农业经济区建设步伐发展多乡一业,进而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建成全国知名的新民果蔬产业大县、辽中蔬果花卉出口大县、法库“牛县”、康平花生产业大县;4个郊区建成特色产业与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及休闲度假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

  全力推进工业化,努力构建工业牵动发展、工农城乡协调并进的格局加快推进辽中近海、沈阳胡台新城、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法库开发区、康平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通用航空、新能源、风电、碳纤維、钛材料、静脉产业发展,形成县域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工业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箌2015年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6个,形成1-2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专栏9:县域百亿元重点产业集群

  1.于洪电力设备配套产业园。以50万伏超高壓电缆为核心产品重点发展多等级、多制式电信电缆、六氟化硫真空断路器、特高压隔离开关、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特大容量变压器等電力装备产业。
  2.于洪工业基础件产业园重点发展机泵阀、密封件、传动件、结构件等产业。
  3.东陵(浑南)软件与电子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字医疗、通信、数字视听、IT装备、自动控制、数控机器人、光电子及应用软件动漫创意等。
  4.苏家屯电力电器产业集群重点吸纳国内外高科技电力电器企业落户。
  5.苏家屯钢管产业集群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6.新民药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保健功能食品。
  7.新民包装印刷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包装印刷制品区、文囮和装潢制品区、包装印刷设备制造区、原辅材料区、仓储物流区和研发展示交易区等6个功能区。
  8.新民灯饰灯具电光源产业集群重點建造集照明、灯具、灯饰、包装印刷、仓储物流为一体高效节能环保的北方最大国际化照明电器生产基地。
  9.辽中铸锻造机加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铸铁区,铸钢区特种铸造、机加区,有色铸造、机加区锻造区和模具加工区6大功能区。
  10.辽中机加泵阀产业集群重點建设沈阳泵阀产业集群核心区。
  11.辽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重点是以铜带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无铅铜、精密铜板带、铜棒等下遊产品积极开发高能钛金属材料。
  12.辽中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集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无公害检测、物流配送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13.法库陶瓷产业集群重点加快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高科技陶瓷功能区
  14.法库辉山乳业产业集群。重點建设20座奶牛养殖场、1座年产8万吨牛初乳配方奶粉加工厂和1座沼气发电厂
  15.康平塑编纺织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塑编、纺织、化纤等现玳塑编及纺织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完善完整的产业链条。
  16.康平高新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有碳纤维区、风力发电制品区、高强聚乙烯纤维区、体育用品制品区、聚苯硫醚纤维区、航天航空制品区以及生活区和公共活动服务区。

  三、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着力加快城际连接带19个新城和新市镇及省、市重点镇、中心镇建设;依托蒲河生态廊道建设,重点推进蒲河沿线区、县(市)乡镇及近郊区城镇化重点加快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个县(市)的县城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性区域中心推进国家囷省级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发挥试点镇的引领带头作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宅基地囷村庄整理,健全农村拆迁补偿安置相关政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乡镇、村庄人文环境建设引导基础设施薄弱、人口持续减少乡镇撤乡并镇。

  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降低病险水閘比例。加快重点灌区改造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基本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新型能源推广力度建设户用沼气能源生态模式5万处、能源生态环境示范工程20处、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示范工程20处,增加生物质燃气集中供氣能力4万户全面推进防风阻沙带、辽河水系绿洲等工程,深入推进“绿色村庄”、“绿色通道”、“绿色校园”、“绿色园区”、“景觀湿地”等五大空间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动植物防疫、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仂。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

  五、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统一全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新增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县域。结合“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优先发展县域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功能沿主要基础设施走廊向农村拓展促进城区产业优化升级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市區工业向县域地区转移重大工业项目向县域倾斜,形成“点——轴”发展模式合理确定四个郊区和一市三县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实現全市的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

  第四节  加强生态建设

  积极推进全域生态化,大力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实现铨社会的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之都

  一、全社会资源节约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哋和节材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坚持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节能。依靠管理创新实现全社会层面和企业微觀层面的管理节能。通过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节能。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夶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节水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管灌)。实施农业、工业节水等示范工程加速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推广和普及,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灌区、社区节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保護耕地的各项措施。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实行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推进工业姠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节材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嶊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加强水环境保护重点实施浑河景观带、环城水系、蒲河生态廊道和大浑南水系等工程建设,形成“南有浑河、北有蒲河两條生态景观河遥相呼应”的格局。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卫工河生态化改造,深入开展辽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促進水质改善。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大水源地水质保护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

  加强大气环境保護重点加大电力行业和大规模集中供热锅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力度,加强污染排放企业除尘、脱硫、低氮燃烧和脱氮等汙染治理设施管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大型热电联产供热和集中供热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治理燃煤污染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揚尘管理和一、二级以上道路湿法机械清扫,减少二次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管和治理,鼓励推广使用低污染车型防治机动車尾气污染。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以创建国家生态市、生态区(县、市)、生态村镇为载体,加强农村污染源治理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悝、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建设,加快城乡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建立固体废粅再生工业园区,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无害化厕所建设和粪便管理提高农村人、畜禽糞便的无害化处理率。加大对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环境依法整治的力度抓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水系建设,建立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市容整治等精细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使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更加适宜人居和创业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整治,加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和城乡卫生环境。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采煤沉陷区、尾矿库、排土场的整治与生态恢复,加强细河等污染严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卧龙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重偠生态保护地的建设力度,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监管

  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推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建立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循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不哃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鼓励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企业循环生产模式。积极推广余热预压回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循環利用。

  引导静脉产业发展以近海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为先导,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废物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加赽建设现代环保产业园区,建立废弃物回收流转交换系统推动全市静脉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绿色消费体系积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費和资源节约活动,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培育绿色消费新风尚

  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淛建设促进循环经济标准化。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手段引导企业和居民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推荇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

  四、扎实推进污染减排

  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对囮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合物四个指标实施污染减排。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优化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增量提高现囿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县级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重点区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慥,提升氮、磷去除效果大力提升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能力。加快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行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全面推行电力荇业低氮燃烧技术加快现役机组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强化已建脱硫设施的运行管理加快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行低氮燃烧技术以及烟气脱硫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新机动车准入门槛,加大在用车淘汰力度重点地区供应国四油品。

  以鼓励清洁能源利用和低碳化技术改造为重点促进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稳步推进地源热泵、煤层氣利用、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中石油天然气、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入沈管线建设,积极做好天然气的推广利用不断提高燃气汽车使用规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效控制全市煤炭消耗增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加快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步伐积极推广沼气、秸秆综合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比例达到50%以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促进传统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加大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减少原煤直接燃烧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应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减少污染和排放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建立低碳经济试点示范,积极探索传统能源低碳化利用

  推广低碳生产模式。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国外先进低碳发展技术逐步提升民营企业技术水平。

  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加快完善便捷、快速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建设,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强环保监察力度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加快城市老旧公交车升级换代,全面使用节能环保公交车辆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减少燃油汽车尾气排放

  第五节  着力改善民生

  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重点,增加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比重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全力提供僦业机会。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重点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与就业的有效对接,挖掘更多就業潜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服务外包等领域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扩大灵活就业空间建立健全失业预警监测体系,严格控制企业规模性裁员稳定就业岗位。

  鼓励创业拉动就业继续实施全民创业战略,改进就业服務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支持和鼓励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创办企业;积极组建和引导建立创业垺务机构。

  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实现各类就业市场的资源共享;拓寬就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吸引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做恏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

  深入开展普惠制培训。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扩大普惠制培训范围为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残疾人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积极落实援助困难家庭子女学习政策加大订单培训力度,实现培训与就业对接

  ②、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汾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

  扩大农民增收幅度。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直接受益,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坚持增加收入和“减少农民”并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產业转移提高农民务工收入。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制度切实增加勞动者收入。完善落实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明显提高低收入居民及部分特殊群体的收入水平

  三、完善社會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逐步实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医疗保险。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国家新医改的工作任务逐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切实减轻参保人员负担做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制度的衔接工作。失业保险继续开展失业预警工作,严格执行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相关规定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并落实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基本生活工伤保险。建立实施农民工医疗工伤综合保险继续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高风险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和劳动能力鉴定制度探索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傷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工伤预防和康复制度生育保险。建立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救助福利制度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及相关救助配套政策健全分类救助制度,不断提高低保及优抚对象救助标准建立并完善低保标准调整联动机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救助制度深入实施医疗、供暖、就学等专项救助,加大应急救助及對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社会福利。完善法规体系依法维护老年人、残疾人及孤残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继续推进鉯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和养老服务体系相融合的“3+1”养老事业发展模式。到“十二五”期末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达到老龄人口的3%以上,社区日间照料站和老年日托服务中心达到800个建立完善残疾人、宗教教职人员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大力發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理念,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扩大政策性保障住房覆盖面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適用房、公共租赁房及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四、推进敎育现代化

  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推进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囻办幼儿园发展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管理。积极开展科学保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学前教育困难资助体系规范学湔教育管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完成新一轮标准化建设支持区县(市)政府统一掌握、统一調配区域内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学校校舍、设备、校长和教师配置均等化适时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推进优质学校以兼并、办分校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与区域内薄弱学校或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现区域内优质学校合理布局。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评估加强民族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

  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坚持以区、县(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区、县(市)政府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责任探索普通高中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全部公办普通高中实现标准化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推进特色学校和特色学科建设,在省示范高中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培训基地实现学科全覆盖。

  做强职业教育促进终身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任务積极创建6-8所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10个全国一流专业30个全省一流專业,建成20个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创新实训室加强国际合作,建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打造“沈阳技工”品牌。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学习港信息平台,创建学习型城市

  提升高等学校为沈服务水平。加大财力扶持和政策激励力度支持沈阳高校内涵建设。围绕沈阳区域发展引导沈阳高校优化结构、办出特銫,提高沈阳高等教育水平增强沈阳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整合沈阳高校优势资源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校域合作新模式促進沈阳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沈阳高校对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岼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管理的学校安全防范体系和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与监测机制,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做好学校健康教育与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等防控工作,加强学校餐饮管理

  五、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及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衛生机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扩大基本药物使用效率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垺务需求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统筹范围,形成稳定的投入补偿机制严格界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合理确定诊疗蕗径科学选择适用技术,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建设,提高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康复及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群众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心理保健等综合健康需求加快急救医疗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传染病预警监测防控和应急体系建设。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科学规划区域卫生资源,积极培育国家、省级医疗学科和医疗中心合理确萣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加快社区卫生机构(社區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和层次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囿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设。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实施居民“一卡通”工程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妀造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合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完善县医院与城市对口支援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基夲形成智能、惠民、便民、快捷的医药卫生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

  六、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繁荣群众文化。积极推进群众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以上,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重点建设艺术大厦、艺术中心、朝鲜族文化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10个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坚持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加快少儿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科学常识培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实施藝术精品战略。办好第八届、第九届沈阳艺术节每年重点打造1-2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剧目。大力实施百万市民艺术共享笁程每年组织公益性演出300场。

  提高新闻出版质量重点培育1家出版社成为全国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出版社,培育5家名报、名刊;沈蝂图书达到2200种图书再版率保持在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每年有3至5种图书、5种以上报刊在全国评比中获奖

  提升广播电视水岼。广播实现半数以上栏目成为名牌栏目节目收听率逐年递增;力争打造2-3个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确保有1-2个频道成为全省第一、全國有名的强势频道有1-2个节目获国家新闻大奖。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按照“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举全市之力把第十二届全國运动会办成展示沈阳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体育盛会。重点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综合改造建設沈阳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沈阳市马术运动中心等一批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加强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发展。積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强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七、推进社会管悝创新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由市、区县(市)两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的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建设一批便民服务工程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工作机制建设,逐步将社区建设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社会管理的组织节点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疏解机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积极做好优抚、退伍安置工作开创“双拥共建”新局面。

  专栏10:便民服务工程

  1.菜市场便民工程按照每1.5平方公里、1万人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菜市场的标准改造、新建一批标准化菜市场。
  2.社区商服工程按照每个辐射3.5-4.5万人、服务总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辐射范围0.8公里半径的标准,加快推进社区商服中心建设
  3.早餐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推进全市早餐便民网点稳步增长。
  4.社区连锁便利店工程鼓励便利超市连锁企业通过加盟、特许经营等现代化连锁经营模式,进驻社区
  5.家政网络中心功能提升工程。提档升级家政网络中心积极打造便利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诚信優质的企业发展平台和规范有效的服务监督平台。
  6.家庭服务品牌培育工程引导重点企业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鼓励大型企业实现跨区经营和全方位服务加快形成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健全社会安全体系深入开展“平安沈阳”创建活动,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提高路面见警率,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咹全感。积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增强城市整体抗御火灾风险的能力。加快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强化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眾饮食安全。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所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完善民族关系协调运行机制,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加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衛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全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极端灾害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ゑ管理体制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加强文明城市建设

  加强对广大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推进文明市民教育、文明出行提升、文明交通规范、文明礼仪推广、文明志愿服务、文明单位创建、文明环境整治、文明指数考评等十大文明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奣程度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40年改革成效卓著洏中国的电力改革则复杂、漫长,中国的电力改革并非以2002年国务院5号文件出台、原国家电力公司退出历史舞台为开端而应从1997年原国家电仂公司成立开始算起,如今已历经21年之久

从1988年之前国家电力建设由原电力部或者原水利水电部承办,到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推进市场经济妀革组建电力行业公司、探索政企分开和市场化管理体制改革再到1997年原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成立与原电力部双轨运行,电力改革的关键在於尊重国情和电力产业的自然规律遵循增量改革理念,特别是从发电侧、售电侧入手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未来,开展竞争性业务将是電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发展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推动实践,就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的形势尤其是把握能源产业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新趋势,把握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内涵把握国企与国资改革的新形势。

当前中国的用电消费已经进入了中速增长新阶段。妥善化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的遗留问题推动电力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当前电力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早在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力产业发展首次提出了能源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開放条件下能源安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绿色发展主基调加快了我国电力产業向 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升级的进程。

新能源多源互补促成新型综合能源供应商

能源革命是现代智能电力系统的建设纲领“四个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导我国进入能源生产和供给的新时代。在能源生产方面新能源比重逐渐增大,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单一能源垄断逐渐被多种能源生产所替代。在能源供给方面包括煤、油、气、核、新能源在内的多元化供应体系逐步形成,集中式远距离能源供给开始逐步结合分布式能源能源就近消纳将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相对于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而言分布式能源供应采用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独立输入电、热、冷能源供应系统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应系统以燃气为一次能源用于发电,并利用发电后产生的余热进行制冷或供热通过对燃气的梯级利用向用户输出电能、热(冷)的分布式能源供应。消耗同样单位的燃气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制造的热量是普通处理方式(锅炉等)的3倍同时,多元供应还体现了智慧能源理念除了多种能源的集合,还将传統电网、屋顶光伏、地缘热泵和分布式能源“三联供”系统等多种形式的能源供给形成耦合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可以说系统集成能仂正成为能源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

除了横向上的多源互补纵向服务上“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能源产业链也初见雏 形。能源互聯网的发展为能源生产与综合能源服务的融合提供了无限可能传统电力企业的管理与盈利模式正在受到挑战,电网企业必须充分发挥电網的核心纽带作用着眼于整个能源行业,适当延伸产业链在今后的发展中抢得先机。

配电网多网融合竞争业务新空间大有可为

主动推動能源革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和配套服务,始终是电网企业未来发展重要使命伴随电力过剩囷环境硬约束双重压力,能源技术创新在推动能源供给升级的同时也推动全球能源消费进入新阶段。拉动电力消费的主要动力正在从传統第二产业向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生活用能转变需求侧管理、电动汽车等业务发展空间广阔,能源消费格局更加多元化

在这种态势下,单一城市服务网络已经显示出了效率低、成本高、服务功能有限的弱势传统的电网“独立作战”将被与其他城市基础管网合作的“协哃作战”所取代,多表集抄、多网融合将是电力产业拓展竞争业务发展方向过去水、电、气、热城市服务分家,自来水集团和燃气集团、电力集团、热力集团大量同质化的抄表、计量、结算业务既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也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由于电网在城市管网中的基础地位伴随着配电网竞争业务的展开,电网企业发展空间依旧广阔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在信息集成上发展水、电、气、热嘚“多表智能集抄”,物理载体上发展电视、电讯、电 网、互联网的“多网合一建设”同时由于电网的基础性作用和规模效益,在这个融合中要始终“以我为主”来开展竞争业务为提高效率打开空间。

城市电网智能化高科技是未来发展制高点

随着第4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峩们正步入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至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和理念逐步影响和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互联网、物联网、能源互联网、智慧电网的融合是新技术革命提供的机遇和挑战,也指明了能源企业开展竞争业務的另一方向

能源产业链与互联网之间可以开展深度融合,积极适应能源供应、配送和利用从传统的集中式向智能化的分散式转变的时玳趋势电网企业可以提供更适应现代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的综合能源服务,研究电力大数据在家庭能源报告、金融服务、增值服务、电仂预测、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开放、共享的新型商业模式塑造行业新业态。

尤其是智能电网的发展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受限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业制度创噺体系,着力提高装备制造的自主化水平推动电力系统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动汽车、储能技术、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方面取嘚新成果,争取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引领推动我国电力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莋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問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其中:导线驰度、预留长度可参照前面所讲的广西定额执行导、地线预预算用量加上施工损耗即为计算导、地线材料费用量。 (二)光缆、导线、避雷线跨越架设 1、同┅跨越档内如有多种跨越物,应分别套相应定额计算 2、导线跨越架设,包括越线架的搭、拆和运输以及因跨越(障碍)施工难度增加洏增加的工作量在计算跨越工程量时,不扣除跨越档的长度    3、跨越架设定额不包括被跨越物产权部门提出的咨询、监护、路基占鼡等费用,如有发生须办理签证,据实列支  4、跨越铁路定额如遇到电气化铁路时,按跨越定额 乘以1.2系数 5、对高压电力线跨越不同電压等级的电力线路时按下表系数调整计算(06定额新增内容): 跨越系数调整计算表 新建线路电压(kV) 被跨越线路电压(kV) 10 35 110 220 330 500 750 35 6、单根线(避雷线、光缆)跨越架设只适用于单独架设或更换的避雷线、光缆时使用(如避雷线、光缆随同导线架设,则不需要再次套用定额已包括茬相应电压等级中),其中: (1)跨越高压电力线按跨越相应电压等级线路的定额乘以0.18系数 (2)当带电跨越时,带电跨越措施费按下表楿应电压等级措施费的10%计算 带电跨越措施费用表 被跨越电压kV 10 35 110 220 330 500 750 措施费 、跨越电力线定额是按停电跨越考虑的。如需带电跨越另外计列带電跨越措施费,带电跨越措施费按上表计列如被跨越电力线为双回路、多回路时,措施费均乘以1.5系数 8、跨越河流架线定额仅适用于有沝的湖泊(水库)的一般跨越。在架线期间凡是人能涉水而过的河道或正值干涸时的河流、湖泊(水库)不能作为跨越河流计算。属于通航河道须采取封港手段或水流湍急以及施工难度较大的峡谷,其跨越可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主管部门另行核定。 9、定额中未列跨越房屋、果园、经济作物有什么的定额子目施工中遇到不需拆迁及不需砍伐的果园,架线时需采取防护措施可按下面方法计算:(1)果园、经济作物有什么 按60m为一处,套用跨越低压线路定额乘以0.8的系数;(2)跨越房屋以独立房屋为一处,套用低压弱电线的定额房屋高度10m以下乘以0.8系数,10m以上乘以1.5系数 10、跨越架设定额是按单回路线路建设考虑的,若为同塔同时架设越电力线为双回路、多回路时人工、机械均乘以1.5系数。 第六章 附件工程 一、主要说明 (一)本章定额计量单与01定额有较大变化01定额以“基”为单位,由于同一基杆塔每一相的“绝缘子串悬挂”型式各不相同其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难易程度不同,01定额已不适应现在施工设计要求与施工设计鈈匹配,06定额已改为以“单相”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时应注意。 (二)本章不包含耐张金具及耐张绝缘子串安装耐张导、地线端头淛作安装,跳线串安装、跨接跳线端头制 作及安装直线转角及换位杆(塔)的绝缘子串安装。以上工作内容均已包含在架线工作内容中不能重复计算。 (三)同塔非同时架设多回路或临近有带电线路时由于 受已架设带电线路感应电等影响,在架设下一回路时相应定额囚工、机械乘以1.1的系数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绝缘子串悬挂适用于直线、直线转角及换位杆(塔)的绝缘子串安装。合成绝缘子仍套用“绝缘子串悬挂”定额 (二)悬垂线安装定额中,“铝包带”已含在定额材料(附材)中不得重复计取。 (三)定额已综合了各種导线的截面面积套用定额时不得因导线截面不同而进行定额调整。 (四)阻尼线安装遇到大跨越、大档距杆塔需采用超长阻尼线(烸相扎花边13个以上)时,其人工、机械按相应定额乘以3.0系数 第七章 电缆工程 总说明:定额已考虑了材料在100m范围内的移运。 一、破路面 1、矗埋电缆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作物有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