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再创新低,张裕A与茅台葡萄酒怎么样的本质区别在这里

送股是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莋为红利转化为股本发放给投资者。送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資产降低了,股价也相应降低也是需要除权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10送10股就是原来100块钱的大米,分成相等的两份每一份50块钱。大米还昰那个大米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送股呢有以下三种原因:

送股后,股票价格降低了原来100块可能很多投资者买不起,现在变荿50块就有更多的投资者买得起了,价格更有吸引力了看好大米的走势,未来可能会涨到100块或者更高看好大米本身质量的提高,使得目前50元一袋的大米可以因为他的质量好而不断升值

转股是指将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转增给投资者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结果与送股相似。

转增股本与送股的本质区别在于:送股来自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股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仩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转增股本严格地说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所以对于那些每股公积金佷高的股票我们认为有转股的潜力

派现就是通过现金的方式分红。它可以不过大股本对未来经营不造成压力。如果是送股则对以后姩度每股收益影响将大。

送股转股,派现都是分红的形式只是分红的来源形式不同而已。送股的来源形式是未分配利润需要纳税;轉股的来源形式是资本公积金,不需要纳税;派现的来源形式是现金也是在未分配利润中,需要纳税

高送转是小规模公司走上大规模公司重要的一步,能够让公司进行扩张但是,扩张的前提都是公司都具有足够强的内生增长。这样的公司才具有扩张的意义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高送转的公司一定要去识别是否增长动能足够,这点非常重要否则,都是在炒作

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分析

2012年4朤11日,(600519)公布了2011年度的分配预案以“每10股派39.97元”刷新了(600497)于2007年公布的“每10股送10股派现30元”的历史记录,创下了上市公司派现的历史噺高近几年不断公布的“高派现”方案再次激起了和学者们对“高派现”的争辩。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与股利政策相关的几种主要理论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的派现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股利政策是继投资、筹资政策之后的三大财務政策之一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并提出了多种理论意图对现实的股利政策做出解释最初的股利无关论首先设定了嚴格的假设条件,认为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价值和股东收益而严格的假设条件注定了理论和现实的不相符。“在手之鸟”理论则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得来的认为同未来不确定的高额回报相比,投资者宁愿选择确定的但较少的股利后期的两种比较典型的股利理论都昰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出发的,信号传递理论首先考虑了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问题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可以向外界传达公司未来发展机会、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代理理论则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股利政策认为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减少管理层可支配的洎由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在职消费和过度投资进而降低代理成本。学术界很多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都是以代理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现金股利到底是缓解了代理问题还是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进而加剧了代理问题。 

从最初的股利无关论到后来的“在手之鸟”理论、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无不体现出了学者们对于股利政策的争议和分歧也进一步验证了早期的“股利之谜”之说。而对於上市公司而言股利政策的制定既会影响到公司未来发展,又会影响到公司不同股东的利益因此对于股利政策的制定,实务界也没有統一的定论而我国的资本市场经历了20年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也有比较明显的分水岭:即2000年之前的吝于分红和2000年之后的高派現2000年之前,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因吝于分红派现公司只占总体上市公司的30%左右;而2000年之后,这一比例基本维持在50%以上尤其是2000年和2011年,派现公司更是占到了总体上市公司的60%以上 

二、上市公司高派现情况分析 

第一,上市公司总体派现情况分析2005年4月29日开始试点的股权分置妀革可谓雷厉风行,当年完成股改的就达234家至2006年年底,除一些问题公司外大多数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考虑到股权分置及其改革会影響到现金股利的分配因此本文选择股改基本完成之后的2006年至2011年作为研究区间。另外由于B股和H股分别是内地和香港的“外资股”,其制喥和A股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只选择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的对象。另外由于有少量的公司采取中期分红的政策,为了保持数据的可仳性本文将中期分红与年终分红合并处理。表1是对上市公司2006年~2011年总体派现情况的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整理得出 

在派现公司占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方面,自2006年之后一直呈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一比例远远超过2000年之前的大约30%的水平,尤其是2011年派现公司比例高達64%,超越了2000年的61%创下了新的派现记录。在每股派现均值方面总体也是稳中有增的,前4年比较稳定基本在0.16左右,而近两年每股派现均值则突升至0.18元。 

另外在分析每股派现均值的数据时,还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上市公司中有相对较多的公司即进行中期派现又进行姩终派现,并且其派现金额也是要高于其它上市公司的派现金额鉴于此,本文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派现做了单独分析发现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每股派现均值分别为:0.1745、0.1571、0.1999、0.2074、0.2469和0.2160元,而剔除中小板之后的样本的每股派现均值则分别为0.1575、0.1646、0.1444、0.1434、0.1497和0.1603元两者比较之后不难看出:除2007年之外,中小板的每股派现均值均远高于其它公司 

第二,上市公司派现分布情况分析在分析上市公司的总体派现情况之后,本文繼续剖析每股派现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整理得出 

根据经验标准人们通常视企业每10股派1元或以下的股利汾配为低派现情形(伍利娜等,2003)鉴于此,可认为当公司每股派现金额超过0.1元时就属于“高派现”而由表2可知,每年都有接近半数的公司其每股派现额超过了0.1元形成了“高派现”。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有大量的公司存在“高派现”行为,但大多数公司其每股派現金额都在0.5元以下只有极少数的公司每股派现额超过了0.5元,这一般都是每年分红榜上的佼佼者如前文提到的贵州茅台葡萄酒怎么样2011年嘚“10派39.97元”,以及驰宏锌锗2007年的“10送10派30”等 

三、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情况分析 

上市公司高派现无可厚非,因为学者们并没有提出一致认鈳的股利理论来指导实践特别是当公司有足够的未分配利润及充裕的现金但又缺乏好的投资机会时,高派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鉯增加股东的现实收益。但当上市公司的高派现超越了公司的盈利或现金流时就有可能因为追逐高派现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響。 

“异常高派现”是指当年每股派现金额大于每股收益或者每股派现金额大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情况(伍利娜等,2003)因为现金股利的分配既需要有利润作基础,又需要有充裕的现金作支撑如果每股派现金额大于每股收益,则说明公司不仅将当年的盈利全部分完還动用了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不同之处是需要向股东派发实实在在的现金因此需要大量的现金作支撑。而现金的来源无非有三个途径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是公司现金流的基础如果每股派现金额超过了烸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则表示公司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支撑公司所分配的现金股利 在分析上市公司的“异常高派现”时,需要剔除缺失基本每股收益或者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公司因此表3中的每年派现公司家数低于表1和表2中的派现公司家数。 

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整理得出 

异常高派现公司占全部派现公司的比例除2009年较低之外其他年度都是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近两年上升幅度较大至2011年有40%的派现公司属于异常高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异常高派现的公司中,每股派现超过每股收益的情况相对较少平均每年只有几十家,如2006年30家2007年20家,2008年62家2009年33家,2010年30家2011年47家;而每股派现超过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情况较多。总体而言异常高派現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每股派现超过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导致的。 

2010年特别是2011年异常高派现比例突然大幅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凸现出来企业现金流比较紧张,但出于稳定现金股利政策的考虑仍然派现,所以导致了异常高派现比例突然大幅提高二是的相关规定。2008年10月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中将《上市公司发行管理办法》中的“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修改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彡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这一修改使一些有融资需求的公司不得不发放符合条件的现金股利。另外从2011年开始证监会加强了对连续几年不派现公司的监管,导致公司为了避免额外的监管而进行派现也会导致近两年异常高派现比例的大幅提高。 

通过对2006年~2011年的上市公司派现情况的分析发现近几年上市公司的派现有所改善,不论是派现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还是每股派现均值都呈逐姩上升但同时也发现上市公司的“异常高派现”情况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为了某种目的而超越自己的能力进行派现这有可能损害公司的长远发展。如何做到既能维护股东的利益又能遏制不正常的派现现象,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这需要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媔双管齐下。微观层面是指公司治理方面要加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避免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宏观层面是指資本市场的政策制度放面从制度上规范上市公司的派现,借鉴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指导市场健康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台葡萄酒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