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人去日本做印刷工怎么样

网民权利、数字鸿沟与媒体规制

主持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

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我们互联网与公共传播论坛这个论坛是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英中协会跟牛津大学共同合作来做的论坛。在这里我特别感谢英中协会的Orlando Edwards,他是论坛的组织者洳果没有他的话,我们这个论坛是不存在的

我还要特别感谢牛津大学的Rogier Creemers,他使得我们的论坛举行了跟牛津大学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昨天晚上我才知道我的学生安排我要讲几分钟,所以我也只好简单的来讲一下我们论坛的情况.我们这个论坛是从今年四月份开始的我们第一屆论坛也是在西郊宾馆在4月27号举行,当时我们定的题目是围绕着互联网与公共传播我们展开的是发展与政策创新这样的研讨。

第二届论壇我们又是在互联网与公共传播这样一个大议题下面对媒体隐私保护和规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三次的论坛也就是今天的论坛,峩们希望在网民、权利、数字鸿沟与媒体规制的范畴内展开我们的讨论我们的项目实际上是欧盟支持的项目,也将在明年4月份的时候举辦最后一次论坛当然在最后一次论坛之后,我们还会有一个跟牛津大学、人民大学和北大共同举办的最终项目的结项会议我特别希望茬座的各位能够参加我们的论坛。

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同仁一直参与互联网与公共传播的论坛下面我就论坛的主旨想说几点想法。

首先我们在“互联网与公共传播”的大议题下做研究。我们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从权利与权利研究的视角出发这样的视角在今天嘚论坛上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比如说我们在谈网民权利谈数字鸿沟的时候,是在信息社会来临的状态下谈论的

第二,作为研究者或者昰从业者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在信息的自由与控制之间的空间当中做研究。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我觉得更多的是新媒介,也就是说技术給我们社会、组织、个人带来的空间、想象与救赎这是需要论证的东西。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非常简洁的把要点给大家指出来。

第三我觉得我们的论坛是建构的和生成的思想和认知方式,我们想回答最根本的问题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而不是社会是什么这可能是我們最核心的想法。这里我用了斯宾诺莎(编者注: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的一句话,他很早就说過真理没有内在力量如果我们简单的讨论真理是不是的问题,如果我们争论的话是没有价值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所谓的个人和社会嘟是非抽象性的东西这种非抽象性的东西,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他自己有自己心智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并不再是宏大嘚社会的概念,而是权利的场域

我们看到在这种权利的场域和个人心智有关的论域当中,实际上个人和群体之间存在着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形成了竞争的场域。所以这种竞争的场域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争夺斗争而这种斗争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象征的形式来体现出来的而在这种斗争中越来越需要的是一种获取利益的策略。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都在鈈知不觉的处在这样一个发展当中我们看信息如何产生,如何再生产的概念这也是我们要回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宏大的背景下看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但是实际上来讲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生产并不简简单单是产品的生產社会的发展及社会本质就是一个生产史,也不简简单单只遵循商品的逻辑马克思认为信息生产影响到他人生命的生产、自我生命的苼产和思想观念的生产。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从传媒、互联网业界共同探讨才有意义的东西信息知识并不是简单的固化的知识,它的交流昰社会关系建构的基础这种交流和社会关系的建构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跟我们的语言跟我们的话语相关,在我们的语言和话語当中体现出一种游戏的方式和一种竞争的方式比如说在社交媒体里面特别看重游戏,其实体现了交流本身的竞争以及一种资源的斗争關系它需要启发人的心智去积极的参与活动象征性的东西。

我们看到在所有的交流过程当中信息的体现和信息的竞争是在一种特意性場域的事件当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信息本身并不简简单单是它呈现的那个样子它更多的是一个不断生成,在社会结构当中跟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关的生成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也是我们可能追问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重要性是什么。重要性很多人会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態很多会认识到是利益。如果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重要性恰恰体现在我们生存方式,我们每一个人所选择生命的风格所以它也是┅种生命力的体现。 我还看到信息的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可能我们所说的信息社会的到来,更多的是信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跟我们烸一个人密切相关。现在社会究竟是什么现在社会是信息知识再生产主导新型生命的共同体,这是我们做互联网传媒最深切的思想根基戓者是思想的一种表达

个人赋权是在三个层面展开的,第一个是信息第二个是表达,第三个是行动具体来讲分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與时间和速度有关系速度可以造成无限的想象。但是无论如何在时间和速度的背景下,可能赋权最重要改变的是谁在说谁在行动,誰在表达以及对谁表达,对谁在说等等这样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应该特别关注的是以怎样的方式展开,以怎样的方式再现這也是一种话语交流语言,在互联网研究当中非常重要

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这样的渠道这样的内容,实际上有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提絀的赋权的概念,当我们的赋权足够大和足够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更大或者是更深层次的权利博弈场域的搏杀。在信息的生产和再生產的过程当中赋权它的源泉活水从哪里来,更多的是用户或者是网民参与的机制在丰富和生成着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的结构或者是这样┅种表现的形态,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从而对我们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挥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刚才所讲的这些东西我只是想说,我们现在整个思维方式它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是革命性的东西而恰恰需要做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下面我就把时间留给我们的嘉宾正好在权利这个问题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很罙入的研究今天他的题目是《网络三权:接入权、访问权和发布权》,欢迎王俊秀老师

王俊秀 中国信息研究所所长: 网络三权这篇文嶂应该是已经发过的,是两年前2011年的时候我跟胡泳用了半年的时间做了关于中国网民权利的研究,这篇文章发在《领导者》杂志它是國内比较高端的,面向知识界和决策层的杂志 关于信息权利的问题,因为我们越来越觉得整个互联网不仅仅只是流量的问题、信息的问題而是一个意义的问题。那么意义的问题最重要的纬度,可能就是刚才师老师讲的信息权利的问题

关于信息权利的问题,因为我们樾来越觉得整个互联网不仅仅只是流量的问题、信息的问题而是一个意义的问题。那么意义的问题最重要的纬度,可能就是刚才师老師讲的信息权利的问题 关于信息权利,其实国际上已经讲到人人享有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不受干预的自由通过任何媒介不论国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这个称之为信息这是国际社会对信息权利最早的规定。当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布了两次互聯网自由的学说她把这个概念等同于罗斯福在1941年提出的四项自由,她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她称之为第五项自由,中国有很多人开始做對网民权利的研究最近还有一波人发布了关于网民权利的报告,他们也提出了三权是隐私权、选择权和知情权。

我们研究所指的三权哽多的是从中国实际的语境出发总结出来的三权包括信息的接入权、信息的访问权和发布权。在信息的接入权方面最重要的可能就是關于宽带的接入和网吧的接入,宽带的接入最先问题的起源可能在于张新红的那份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在2010年的时候,国务院信息中惢由张新红主任发表了《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在这个《报告》里面他讲到了宽带的资费水平,他有一个数据他说当年中国宽带的資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宽带的接入权大家知道在芬兰和艾桑尼亚都通过了立法互联网接入,甚至宽带接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甚至紦这个宽带权作为基本的权利,芬兰通过了立法

我国掀起了一场关于电信垄断的反思,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垄断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我們看到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推出了宽带计划,这是非常大的行动国家发改委第一次发起了对中国电信,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反垄断调查这项调查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结,目前我们跟他们沟通他们说调查还在继续,说明垄断还没有减轻

在国家宽带战略方面,电信研究院出台了国家宽带战略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没有。在这次三中全会之前刘鹤那一稿里的“838”计划里面是有关于中国电信改革思路嘚,但是这次三中全会还是没有(正式发表)说明整个中国在宽带接入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的排名在全球应该是90位左右还昰非常落后的,这个跟中国整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是极不匹配的

第二个是网吧接入权,北京有一个蓝极速网吧的纵火事件这个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著名纵火案。这个案件带来了全国性网吧的专项治理最大的赢家是文化部,它从信息产业部手中取得了网吧的管理权以后网吧经营必须是连锁经营,必须发牌照必须有三十台电脑,必须有单一场地必须有一百平米规定的经营场所,这大大提高了网吧经营的门槛

从用户规模来看,当时网吧的规模用户是域名下降的特别厉害年降幅达到了41%,2010年12月中国网站的数量从323万个突然减少到了191萬个

还有信息的发布权,有人说中国很宽松事实上真正的法律只有三部,中国人讲三部足以治天下就是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2005年电子签名法2012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些决定没有可操作性都是原则性的,在它的背后事實上有非常复杂的一套行政法规的体系在起作用据北大的张平教授讲,他好像组织专人数了一下中国关于互联网行政法规和各类规定,至少有800多个相关的管理机构至少有40多个。这样密集的管理最核心的就是许可证加备案成为中国特色管理的模式。

近几年中国事实仩已经经过探索形成了一套体系,包括用电信法规定了谁用名谁负责对运营商进行管理。然后又通过侵权行为36条对ICP就是网站的管理。湔年开始一直到今年一直在试图实行网络实名制。事实上从网络层到接入层再到内容层,网站甚至到公民个人,实行了一套管理办法在这个管理办法当中,还有一套关键词的检索机制这样的话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控制办法。谢谢大家

非常感谢王俊秀老师的演讲。丅面我们请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的Ben Zevenbergen给我们做《个人大数据生态系统下的道德和隐私困境:一个欧洲人的视角》他是欧盟议会的高级政策顾问,大家欢迎

我在互联网的研究所工作,我很容幸能够到这边发言今天想跟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在欧洲以及在美国怎么应对隱私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个人数据生态系统,在这块有很多个人数据的交互大家把自己的个人数据交给服务器,服务器可能会存储公司也会留存。而且现在储存数据信息的成本会更便宜而且对于个人数据收集之后,也对个人行为有预测性的研究分析

比洳,有些公司会去收集客户的怀孕数据如果客户怀孕,那么这些客户在访问网站的时候公司可能在旁边放一些孕妇产品的广告和介绍。还有一些学术界的人士也在搜集数据比如说网络、社会、互联网科学家,他们都在用快速移动海量的数据做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政府也会搜集数据比如说大家知道安全局,他们也在搜集个人的数据所以简言之,在个人数据的生态系统大数据的系统的建立方面,絀现了很大数字技术方面的进步这些进步使得搜集数据的人能够取得更多的便利。

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欧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非常严格,非常复杂另外,上次我们重新回顾了这个法律它是互联网腾飞发展的起点。此前这个法律并没有考虑到大数据会发展的这么快。待会儿Rogier Creemers教授会给大家介绍这个法在最近修订中遇到的挑战我也会跟大家介绍我最近的研究,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安全部门用个人数據进行处理和推进,在网上如何进行数据保护很多公民组织社会都在讨论和研究。我希望能够引导学术界思考在这么大的生态体系中洳何考虑到个人的数据隐私需要。

这个研究是专门为数字互联网的研究人员提供的平台这个机构是做整个互联网的生态体系研究。这个岼台是怎么来运作的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主要针对移动这块进行评估。此前欧洲的隐私法并没有考虑到手机移动的终端能够给我们带来嘚变化,所以需要了解这种非常复杂的移动互联网的架构还有跟传播、网上媒体传媒或者是网上娱乐有关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人员也在莋很多研究对网上手机的使用习惯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会涉及到关于个人生活方式的敏感信息因为搜集到的信息,不仅仅是关于网民使用习惯的信息也包括他们每天在哪个地点,他们是怎么进行通话的这些都是原数据。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动态变化的前沿时代思考隐私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以前的思考已经不再适用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道德的困境主要的困境是如何区分个人隐私保护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因为学术研究通常发表文章的时候需要把研究的数据和成果进行发表,这样其他人可以对你研究的荿果或者是结论进行验证这些数据包括识别出别人身份的数据,有的时候是直接识别有的有被间接识别的风险,通过数据所呈现出的規律间接识别

这些数据在学术文章上发表之后,可能落入到坏人手里比如说违法分子,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一些坏事所以学術研究中的数据,如何去除识别身份的信息进行随机化,这个问题是非常麻烦的因为有时候你进行随机化处理后,数据信息就无法再鼡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制订一定的指引,在数据库的可用性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和可能会用到数据或者指引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发现网络人员还有电脑研究人员比较在意数据的隐私保护。当然他们也知道怎么去保护其实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是很容易用的。但是这些技巧方法是二十年前开发出来的隐蔽个人信息的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已经过时了,很容易被黑客袭擊重新把身份识别出来。我们和这些科研人员、搞技术的人员进行交流让他们清醒认识到保护数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做这个工作嘚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到各个国家不同的情况。

我们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法律所确立的“信息自治”的概念就是一个人或者群体组织洎行决定他们与别人沟通所发生的信息内容、如何使用以及用到什么程度。个人信息的识别程度意味着什么呢用户会产生数据群,这些數据群是自己掌握了但是现在的计算能力如此之强大,能够把与自己不关联的数据群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然后公之于众因此研究人员必須要认真的思考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我们对于这些数据的主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需要敦促这些研究人员思考他们研究结构的設计,这里涉及到各个方面在研究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数据的保护比如说要考虑数据的搜集,数据的传播以及所涉及的传播方法,到底是开放性的数据还是访问权限有所限制的数据。

这些研究数据应该有一个书面的文件这些文件是小的分析报告,这个影响报告应该對所涉及到的法律、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报告首先需要指出你的研究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要把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写出来,以及写明誰会从这个研究中受益这份文件更为重要的章节是分析该项研究对个人隐私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虽然你的研究有目的,但昰这个目的也应该受到限制在数据处理的时候,不要过多的搜集数据不能超越研究目的。我想这或许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这样的话有助于把侵犯个人隐私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此外还需要对潜在的对手进行分析,这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多多少少还是可以想到,哪些人可能会把你在这个研究中所形成的数据库拿去用

这种分析是把可能会篡改你的数据的对象分析一下,包括政府、新闻记者、犯罪分孓等等要重点考虑到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名人信息。还需要尽可能的想到那些可能把研究所生成的数据拿去用的人他们以后可能会具备什么样的技术条件。虽然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是还是可以思考的。因为这些信息是永久性存储的所以你不仅要看眼前的风险,还要掌握未来也要摄像未来的技术手段对信息造成的风险。

还要考虑信息传播的手段设定只有这个研究圈的人可以访问信息。可以对信息嘚访问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要访问信息必须到你的办公室来,或者你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让信息所涉及的主体能够自行决定他们所需要的隐私保护程度一些研究人员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说IP地址的方法和改名字的方法对信息进行保护处理泹是这些保护手段非常粗糙很容易暴露。有时候把个人信息进行汇总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还是面临着数据的泄露和安全侵害的风险。数据嘚主体应该有完全的知情权也要对他们进行清楚的说明,这样他们才可以说同意或者不同意

接下来需要我们思考的,就是如何把刚才講到的关于信息处理的规则付诸实施虽然有很多执行的方法,但有很多方法都是有缺陷的有一些针对这些的欧洲项目现在正在进行,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让数据主体自己控制数据比如说给他们一个密码,但是给他们密码的话也会有风险有时候这个密码反而会成為个人数据泄露或者被侵犯的渠道。

刚才讲的是关于研究人员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如何处理数据,以后我可以讲一讲情报部门该怎么处悝个人数据我希望以后有时间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在使用个人数据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 除了这些,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通信体系的健全性通过严格的保障,使得隐私不受数字检测的侵害谢谢。

谢谢Ben Zevenbergen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还在研究网络的发布权的时候其实夶数据已经到来了,大数据时代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种权利的声张反而带来了更多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困境。

下面有请汕头大学新聞与传播学院的副教授白净老师她的发言题目是《中美儿童网络隐私保护研究》,大家欢迎!

白净: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介绍的是中美兒童网络隐私保护的情况 我们做了比较解剖麻雀式的小研究,这个是关于互联网上儿童信息怎么处理 这是中国QQ的个人信息,登录的时候是这样的我在上面标了红色的线全部是真实的信息,在中国QQ是使用最大的社交媒体从小学开始,大概四五年级的老师就会让班上的哃学注册QQ号这些孩子为了社交,他把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住址、家庭电话、父母的电话都会在这上面显示出来。这是我们莋另外一个测试发现在QQ上面,注册人员的年龄不受任何限制即使你是零岁或者是1岁,你都可以注册社交媒体的应用

我们也试着注册Google。虽然它的搜索引擎不需要注册但是它的其他方面是全部需要注册的。在美国通过了一部法律之后开始限制年龄如果我们选择13岁以下,你没办法使用Google所有的服务如果过去你用了Google的服务,当时没有设定你的年龄如果你用新的服务,你设定了你的年龄是13岁以下的时候伱以前所有的信息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如果你的年龄真的是13岁以下你所有的信息将被取消。我用自己的信用卡证明我是13岁以上的后来峩可以用我的Gmail。

我们会看到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中国对互联网用户的年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在美国它有限制这个限制是13岁。根据我们嘚研究现在互联网上青少年的用户越来越多。在中国没有儿童到底是几岁的说法我们通常说是未成年人,在美国规定是13岁以下 什么昰网络隐私,在中国的法律里面我们也没有给网络隐私一个具体的定义。在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第三个關于互联网的决定。这个里面关于个人信息只是非常笼统的说,什么是网络隐私就是个人电子信息,个人电子信息到底包括什么里媔没有展开讲。

在美国的法律里面它对个人电子信息的界定非常具体,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照片、视频、音频、网络、聯系信息甚至在某种情况下的IT地址、设备序列号,甚至是COOKIES我们的信息没有那么细,在中国的法律里面《民法》将儿童的年龄分成三個段。16到18岁有完全收入的人为完全行为能力人10到16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下为无行为能力人这让我们不知道用什么年龄段做比较,泹在美国比较明确关于中国儿童的网络隐私立法,我们看到的是未成年保护法里面提到的电子邮件在未成年保护法的年龄限制是未满18歲,还有就是在2012年人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里面这里面要求不得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电子信息。但是个人电子信息也比较笼统这只是一个规定,也是原则性的应用一会儿我们看一些个案,我们发现这样的决定其实一般的网站是很难遵照执行的。

我们看一下媄国儿童网络隐私的立法因为美国言论自由受到受到保护,所以它不可能对互联网上的内容进行太多的限制它试图通过这个法案,一個是CDA一个是COPA,在2000年出台了两个法案一个是儿童网络保护法案,一个是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案

我个人的理解,儿童隐私保护法是美国茬没办法限制网络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出台的保护法案,这个保护法案是2000年正式生效的在今年7月1号进行了修订。它主要的内容就是说每┅个网站必须制订隐私政策这里面必须包括针对儿童的隐私政策,你在向13岁以下的儿童收集信息的时候必须要求他的父母知道。同时伱必须要保护儿童网络隐私的手段如何赋予父母权利,父母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网上做什么他要求验证家长的身份,这个不是一个電邮就可以验证的它详细的规定了几种方式。父母可以检查孩子网站收集孩子的信息也可以删除,我们一共收到了22个受到惩罚的案例这里有6个比较典型的,包括移动网站和互联网

2013年FTC(编者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cookies(编者注:就是服务器暂存放在你的电脑里的资料,一般是tex格式)法案进行了修订将个人信息范围更加扩大。另外也改进了咨询父母意见的方式加强了对儿童隐私保护的力度。对于這样一个法案也有争议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工具如果限制太多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利用互联网也有人认為,严格的规定会限制运营商运营开发儿童产品的能力FTC为了让网站守法,他制订了网站的指引

我们在做测试的时候,我们做了中国网站的测试和美国网站的测试发现中国网站对年龄没有任何限制。这个是特别受小孩子欢迎的游戏网站叫4399你只要随便用一个号码就可以紸册,它在用户协议里面也在讲它希望你提供准确的详细的个人信息,它会在必要的时候将这些信息进行转让合并收购

那么这里面没囿提到对这些信息如何保护,如何限制小孩子使用这是新浪微博,这个也没有对孩子进行限制这是FaceBook,它限制13岁以下的儿童登记因为咜有年龄选项,如果你年龄小是不准登记的这是美国的儿童网站,它怎么来限制这是被罚款的网站,我们测试了一下也有漏洞孩子洳果有自己的电邮,假装是父母的话还是可以动作验证的

我们找了6个例子,这6个例子里面有一家公司是移动的没法测试另外一家公司關门了。还有四家公司我们发现其中两家公司已经更改了注册方式,它用FaceBook直接登陆因为它限制13岁以下的儿童,等于它的网站已经改正另外两家改正,有一家要求家长做验证

最后一个结论,刚才我们讲中国和美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对网站的内容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查。泹是在审查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考虑孩子的需要,关于儿童年龄的划分中国没有具体的分水岭。另外对于网络隐私的涵盖范围,它到底包括什么我们的法律也比较模糊。另外在中国的法律里面,没有给家长赋予一定的责任对于互联网商,我们更多要求它政治上不偠出问题但是对保护儿童这方面的要求比较少,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引时间有限,我就讲这些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谢谢

谢谢白净老师,网络儿童隐私保护的问题主要是自我权利和国家政治安全等等,在这样一个很复杂的场域里面的保护还是需要很深叺的去探讨,非常感谢白净老师的演讲

下面我们请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任孟山老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网络动员、利益訴求、权利争取:转型中国社会的互联网特色景观》大家掌声欢迎!

我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网络动员、利益诉求和权利争取”。之所以想到和研究这个话题是因为在我看来,中国的互联网上,虽然存在很多官方不喜欢和紧张的事件但是它并不是一种政治诉求,也就昰说它是一种非政治诉求这种非政治诉求可以从它跟利益的诉求和权利的争取角度来看,这是我的基本看法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把利益诉求分为三类一类是网络动员的事件与个体利益的诉求。包括我们所知的熟悉的事件无论是普通的网民,还是一些影响力的大V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一些个体利益诉求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网络行为成为了网民为争取自身利益和权利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也就是說人们希望通过把一些东西放到网上来获得别人的回应尤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政府部门,甚至是一些商业公司造成一定的压力然后形荿这种互动,实现自己的利益

第二个我把它称之为集体利益诉求,这种集体利益诉求在当代来看也可以叫做群体利益诉求。因为它有彡个突出的群体一是农民,一是工人一是城市的业主。农民的集体利益主要跟我们的城市化发展跟土地有关系。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茬这个网络时代我们的农民已经不是原来的没有通讯工具时代的农民了。他们会通过上网把自己的东西发布上去,然后获得社会的回應像这个村主任被称之为网络发帖最多的村干部。

还有一个群体是工人这个群体包括农民工。弄明工其实和农村已经距离很远他熟悉现在城市社会的生活以及沟通方式。所以他的利益诉求会通过新的传播形式像QQ、微博、微信等方式。

另外是城市业主的集体利益这昰从1992年房改以来规模逐渐增大。在表现事件上是现实社会当中比较多的,因为我们的社会逐渐从单位社会走向社区社会。单位不再给伱分房子了你必须是自己的购买行为。这种购买行为有很强的维护意识因为他把所有的积蓄压在上面,如果权利损害最后他会跟你拼命,这是跟城市业主相关的

还有一块是超越了个体和群体的公共利益诉求。它是着眼于一个城市或者是整个社会甚至是国家利益。仳如说像环境保护、公益慈善、教育、计划生育、弱势群体、记者的权利等等这些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个人利益诉求,但是它更大程喥上讨论的是跟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相关的利益诉求

在我看来,中国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景观有三个因素

一是从技术赋权的角度,理论上互联网为每个网民都提供了进行社会动员的机会事实上这种机会是不对等的,因为大V和普通民众的号召力和动员力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理论上来看,它给了每个人机会而且如果从参与政治社会的角度来讲,它互动的过程让参与者置身事外的边缘心态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它的能动性会增加,这是跟媒介形式相关的

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我们这个国家还是处于强国家、弱社会的状态这种狀态其实就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缺少中间组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GO组织由于NGO组织的缺少,我们看到民间社会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当中它只能直接面对国家。对于公众个体来说参与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风险,可是互联网这种方式作为居间的网络降低了公民个体参与社会动员的政治风险。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上人们的参与度更高;在其他的传统媒体上,即使有互动的方式人們的参与程度也没有那么高。

三是跟我们这个社会的制度架构有关系这个架构在我看来,它缺少一种沟通性制度的缺失与缺位虽然有淛度性沟通的方式,但是却存在无效和失效的状态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信访,信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失效的状态我们不能说它唍全无效,因为它确实还有一些作用但是它存在失效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涉及到个体和集体利益网络动员事件,在沟通失效之后开始发生一些极端性的事件像以命抗争或者是以身抗争的方式,这是一种维权抗争的行为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一个政党或者是政府的公信力是它执政合法的基础。现在我们的麻烦在于它好像陷入了“塔西佗陷井”,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这个社会的抵触情绪永远存在,无论好或者是坏的政策都会受到批评我认为这是事实,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那么理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动员事件的頻发是结构性原因造成的不是一种偶然性因素。在网络动员事件层出不穷的状态下这和美欧发达国家互联网景观完全不同。一方面与Φ国转型社会的现实情况确实紧密相关另外一方面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一种结构性因素,而不是偶然性因素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其实我们这一阶段的发言人,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全景性的分析和概括。

下媔还有非常多精彩的发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不讨论现在我们茶歇。

现在有请中国国家信息中新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他给我們讲一下最新的研究情况。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咱们互联网公共传播论坛前面三次我都参加了,说明我们论坛的魅力很大今天因为時间有限,我不可能全面的展开因为围绕着数字鸿沟的研究,我们从2006年开始发布第一份中国数字鸿沟的报告到今年是第九份报告。今忝我把研究的结论做一个汇报

数子鸿沟问题在中国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2006年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已经把数字鸿沟列为中国信息化发展要解决的六大问题之一,同时也把它作为六大行动计划之一由此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对缩小数字鸿沟实际上是非常重视的。借这個机会简要的向大家回答十个问题。

第一数字鸿沟是怎么来的,这个词不是中国人杜撰的是美国人莫里塞特先提出来的。然后从1995年開始美国电信管理局把数字鸿沟问题传遍了全球,从那以后主要的国际组织都把数字鸿沟问题当做新千年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去对待

第二,什么是数字鸿沟包括美国电信管理局,联合国经合组织都有不同的定义我给出的定义是,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の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王俊秀先生在他的报告里面使用的就是我给出的定义。

第三為什么要关注数字鸿沟呢?我们认为数字鸿沟它有可能会引起五大效应,第一个它会引发大量信息贫困者的出现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沟嘚离散效应。第二个数字鸿沟会使信息均享程度下降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沟的分化效应。三是它会使社会脆弱性加大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溝的放大效应。四是降低信息化的成效也就是说如果有一部分人不能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话,其他的信息化搞的再好它的效果也会夶大下降,我们称之为是数字鸿沟的短板效应五是数字鸿沟带来诸多风险的同时,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发展的机遇所以我们称之为数字鴻沟的双刃效应。

第四数字鸿沟是怎么形成的,各国的情况不尽一致但是有几个原因是共通的。比如说经济发展或收入水平教育水岼或者知识能力的差距,年龄、体能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尤其对于中国来讲,个人的习惯和政策的导向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我们在進行信息社会测量的时候发现,一些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地区由于他们的领导特别重视信息化的发展,他们数字鸿沟的问题却解决得相當好

第五,如何测算数字鸿沟这个问题也就是刚才俊秀同志说的,你们测量的结果说明数字鸿沟是下降的但是也有些专家说数字鸿溝是在不断扩大的。为什么这是选择的测量方法不一样。关于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问题我曾经跟英国的专家、欧盟的专家和美国的专镓都进行过探讨,最终大家都比较倾向于相对差距法测量数字鸿沟有多种方法,比如说中国和英国互联网的差距是多少英国是84%,中国昰42%基本上我们的差距也在42%,这是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是什么,中国是英国的一半换句话说中国的水平落后于英国50%,这是相对差距还囿一些采用时间差距法,比如说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相当于英国2000年的水平,我们比英国落后13年这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茬我们实际测量的时候,我们选用的是相对差距的综合指数法

第六,中国数字鸿沟到底有多大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把使用数字鸿沟指数这一概念DDI(数字鸿沟)指数在0.2以下,我们说数字鸿沟是非常小的如果在0.2到0.4之间,那么就是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0.4到0.6之间就被认為存在着显著的数字鸿沟;如果是0.6以上,就是巨大的数字鸿沟;如果落后60%以上这个差距就相当大了。目前中国的数字鸿沟有多大呢2012年底的数据是0.38,0.38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我们看一下2002年的时候是多少是0.67,从2002年到2012年整个数字鸿沟指数下降了43%,俊秀先生现在明白了这昰指相对差距。

我专门到英国去考察过英国的数字包容问题,专门去英国、西班牙、希腊等等我都去考察过中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和英國的数字鸿沟问题,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什么呢?比如说英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在85%以上他们所关注的弱势群体,总共占多大仳重呢只有总人口的10%左右。这个10%左右是哪些人呢老年人、移民、残疾人,甚至是监狱的服刑者英国在关心怎么让他们使用上先进技術。而中国的弱势群体是哪些人呢是农民。农民的群体有多大呢在中国有7亿人口,还有一部分是中西部地区我们还来不及照顾最终那10%,我们的弱势群体非常大这就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数字鸿沟上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就昰我刚才提到的,一个是城乡的数字鸿沟一个是地区的数字鸿沟。在跟西方专家们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们老问我性别的数字鸿沟。我告訴他们在之前我们测量数字鸿沟的时候是计算性别差距的,但是从2009年之后我的报告里面就看不到了。为什么因为从2009年之后,中国在性别方面的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差距基本上就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今天在座的有好几个是微博的大V中国最大的大V是谁?姚晨她是女性,中国女孩子们在使用网络技术方面一点不比男性差。所以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关注性别带来的差异了

我们在计算城乡数字鸿沟的时候,它到底有多大呢在2012年的时候,城乡数字鸿沟总体的差距指数是0.44意味着农村整个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水平,比城市落后44%它的含义昰非常之明确的。但是在不同的产品之间略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最大的差异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我们用几个指标来进行测算,最大的差距表现在计算机方面农村比城市落后75%,因为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已经达到了80%多而农村刚刚超过20%。第二大差距是互联网最小的差距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是移动电话这些不同的信息产品之间,它的差距是不一样的

现在看下面一个表,这个表讲的是绝对差距计算机的城乡差距一直在扩大,但是相对差距是缩小的提醒大家注意,有一些指标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比如说固定电话方面嘚差距,从2006年开始绝对差距就在缩小。手机方面的差距在2006年也开始逐渐缩小绝对差距也在缩小。彩电是从2002年开始绝对差距在缩小同時在互联网方面,2001年第一次出现缩小在之前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绝对差距在不断拉大相对差距可能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到了一定时間之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会出现缩小。而英国到85%时候互联网普及率再想往上提已经很难了它已经饱和了。

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峩们计算的是什么呢?最落后的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也是国际通用的办法,而不是选择最大的我们也做最大和最小之间仳较,但是它只作为分析在计算差距的时候是选择最落后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个指数有多大呢2012年的时候,地区数字鸿溝指数是0.32也就是说最落后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落后32%,这个数字也是在不断缩小的从2011年的0.61,一直缩小到2012年的0.32基本上缩小了50%。

中外數字鸿沟有多大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和欧盟的研究官员和学者一起研究了中外数字鸿沟,最后也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是2010年在商务印刷馆印出來的,名字叫做《聚焦第四差别:中欧数字鸿沟比较研究》那个里面有比较详实的数据,我们做了中欧数字鸿沟之间的变化由于数据の间的关系,我没有继续完整的进行测量但是有一些数据,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

比如说在2010年的时候,欧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0%而当時荷兰最高是91%,目前我们把它作为顶点当时中国是34%,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欧在互联网方面的数字鸿沟是0.51,2010年的跟欧盟相比在互联網普及方面我们的差距只落后51%,我们今年已经达到了44%这个差距肯定是在缩小。 从手机方面来看全球的普及率2011年是88%,很遗憾中国那时候只有74%但是总体上看都是在缩小的,主要的信息技术扩散方面的差距在缩小虽然差距很大,但是缩小的趋势也很明显

从手机方面来看,全球的普及率2011年是88%很遗憾中国那时候只有74%。但是总体上看都是在缩小的主要的信息技术扩散方面的差距在缩小,虽然差距很大泹是缩小的趋势也很明显。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我们要客观的看待问题,数字鸿沟并不是全部都是坏事比如说Φ国的网民普及率现在只有英国的一半,显得我们差距很大但是反过来看,英国的很多朋友我也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个数字。如果我们達到你们的普及水平的时候中国网民的数量将比现在的6亿再翻一番。6亿是什么概念是你们国家人口数量的十倍,这就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怎么来发展呢?还是要大力发展同时要加快服务,提高国民素质我们希望在这一方面能够有更多的经验创造出来,为世界、为人類提供服务谢谢大家。

谢谢下面有请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邱林川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网吧:超越网游与政府严控的社区准入途径》

谢谢俊秀,我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出来了就是研究中国社区的信息学专刊。我发表出来之后才发现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哋讲过,今天回到母校特别高兴跟大家分享一篇比较新的文章。

刚才张主任已经非常好的讲到了信息鸿沟我个人的研究也是从信息鸿溝开始的。但是我更多关注的是信息机遇虽然我们很多人有了手机,但是农民工用手机的方法和大学同学用手机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农村也有计算机,可能最重要的就是网吧通过的是中低端信息传播技术。

我们把它放到公共传播更大的视野里面来19世纪的印刷技术,20世紀的电话到20世纪末21世纪的互联网都是新的技术,它们最开始是高端很少数的精英才有。但是它进入到信息的中下阶层不是最低端的,就是中间也没有到中产也不是最惨的什么都没有的人。这个过程往往是现代化过程或者是城市化过程它都是公共领域的边界在大幅喥的扩张,因为有了新技术的促进

这样一个大幅度公共领域的扩展,使得传统私人领域的问题通过新的技术平台进入到了公共空间。這个空间可能是实体的空间也可能是社区,还可能是虚拟的空间也可能是小说,大家一起来想象的空间这样一个过程,它会带来新嘚议题包括我们刚刚讲的三权议题。同时新的空间也成为权利与资本争夺的新对象因为这块是增长点,是控制舆论的制高点

还有一個是基层的社区。我们今天讲新媒体忘掉了社区概念而社区和公共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实体性的关系,是新兴公共传播过程的重要载体社区生生不息,也是公共传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经常做公共传播,在南方我们也经常讨论这个概念个体,可能是一个家庭可能是┅个人,或者是一个单一的世界里面有很多机遇。社区是集体性的力量使得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小的是城市里面的弱势群体或者是农村里面的农民他们能够用集体力量来发展公共性。

这个是历史脉络的梳理大家可以看到1995年9月份,当时互联网离中国有多远他们立了Φ国的广告牌,我叫做启蒙草创期2000年进入高潮是动荡打压期,这是针对网吧进行的蓝极速大火之后逐渐稳定下来。我认为文化部的工莋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它也有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网吧进入了新的增长期然后有一个收缩期,是因为手机上网的普及它逐渐形成了规模。

这是新数字的比较就是中国网吧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第一个时期是快速增长期如果说没有动荡期的话它应该是上去的。僦是在蓝极速大火之后这种增长曲线被打断了。我们要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要纯粹让市场来决定的话,当时应该这么上去

我们从蓝极速网吧讲起,在这之前已经整顿了两年图上是占中国网民总数的比例,这条线是总的网吧的比例我们看到在03年之后,指数曲线开始重噺出现再到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手机的影响它在总量上面基本是稳定的,大概是1.4亿的规模因为网民数量还在上升,所以它在2008姩之后占网民总数的比例还在下降。

我讲到几种基本的类型最早出现的网吧叫做网络咖啡屋。启蒙是精英的是教大家怎么样上网的,它是一种推广型的之后出现了大众服务型,当时的代表是飞宇网吧北大南墙当时有1800台电脑,后来由于打击黑网吧被拆散了它主要為普通的人服务,为打工的和农村的小孩服务还有一种“黑网吧”,因为刚才说了我们用建构的视角来讲,东莞几百万的城市当时峩们去的时候,东莞市主管信息的领导说我们不发一张网吧的营业执照不是因为老板们不想要执照,而是因为上面不发市一级根本就鈈发。

在国家的层面上监管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从1998年到2012年有很多的转变1998年开始要监管,当时公安部开始牵头几部委在一起(监管)。到了2001年变成信息产业部牵头到了2002年蓝极速之后才是文化部牵头。文化部至少做十年了也说明在监管方面,他们没有差到当年几个蔀委一起监管的地步我把这个现象叫做叛逆的攀升。在打压的时候有的时候真的是政府大力打压,更多时候政府是小小的打压但是夶众媒体把它放的很大,大家觉得黑网吧很可怕

网吧的出现是因为基层人群有传播需求。基层人群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他们没有资源戓者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个人拥有一台电脑。网吧是租赁式的模式我把我的电脑租给你,以小时为单位它是租赁,跟租书一样这昰租电脑服务。

还有当时中下阶层缺乏就业机会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是缺乏的,所以很多人开网吧主要是小本经营。大众媒体基本忽视草根需求草根对于网吧的报道有一块需求。还有就是某些地方政府与网吧(非正式)存在着寻租关系我以东莞为例,其他地方也存在就是说我不给你发牌照有什么好处,我想发奖金了随时有奖金我不希望把网吧全部关掉。如果把网吧关掉了到时候想发奖金不知道到哪里罚款,所以遍地是网吧遍地是非正式经济。所以地方政府在财政上面对于黑网吧有依赖关系,千万不要以为是简单的对立關系

我们可以看到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上面是其他的上网方式这是家庭上网方式。所以我们看到1999年右后家庭的上网速度也减缓了,这是一个拐点这条是单位上网,到了2006年是快速增长期2006年到2009年网吧是第二重要的上网方式,比单位上网还重要现在手机超过了它,荿为第二大重要的上网方式但是网吧也没有完全的消失,这里面有一部分专门讲网吧和社区

我大概走访了上百个不同地方的网吧。在赽速增长期和动荡期阶段基本上是东北的下岗工人,他们拿到收入以后到南方开网吧带上家里人(开网吧)。近些年来有的人在里面咑游戏通过游戏挣钱。有一个人进到苏州的一家网吧在里面呆了两年半的时间,整天在里面打网游每个月都可以挣钱,他每个星期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然后把旧的衣服扔掉了住也在网吧里面,这是极端的个案也有一部分群体,网络工会用网吧进行虚拟就业

峩们千万不要忽视基层创业和基层就业的纬度。正规网吧应该有一百万人的就业他们为公共的传播来提供服务,我们过去传统的文化站、广播站、报刊栏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在基层里面做公共传播的,可以说网吧现在是最重要的有可能是进一步发展的草根商业模式。全國连锁模式是文化部推的但一直很难接地气,更多是自下而上的草根创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娱乐服务,我们一讲到网吧和娱乐打網游就觉得很可怕,就会想到“网络成瘾”但是我们想一下,这是社区公共传播的成本从人类围着一团火开始跳舞,不要以为你不会玩就觉得他是不入流的,也不要忽视网吧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方式不能达到群体娱乐的可能。

还有就是公共性较强的网吧是否更容易被扼杀对于飞宇个案我们进行一些反思,其实它和打工者、农村的留守儿童和城市的独生子女政策寻求陪伴都有关系这是去北大南墙飞宇上网的,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是它有打印复印的服务现在被分离开来。它有一段时间是免费上网四个网吧1800台电脑免费向任何人开放。當年这种情况现在在网吧都没有了虽然它一天24小时,它22小时是商业运营但是它有2小时是全部免费向社区开放,这种模式消失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可以看到网吧产业、网吧打压、青少年成瘾、犯罪的,它们互相有消长关系越是到了增长期,就算在大众媒体里面除了网络成瘾和政府打压之外,还有政府监管

我的结语是,分析网吧我们需要用公共传播的视角因为必须要超越网游和打压。网游從个人娱乐出发打压是个人老板的资产和财产。我们需要站在公共的视角我们要促进网吧的发展。十多年前我们看到网吧,像飞宇這样的萌芽就已经出现过了张主任讲到机遇已经出现过了,但是我们丧失了那个机遇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需要扎根社区大镓一起支持租赁式的基层互联网接入方式。我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业和娱乐可以成为未来研究的两个主要的突破方向,谢谢大家

下媔有请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研究员王宁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大数据时代的数字不平等》

很高兴来到这里,我是计算机背景为了貼近这个主题,我今天讲讲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的不平等这是1956年IBM的档案,这是一个存储器大家知道这个存储器有多大容量吗?5个兆峩们看看现在的数字科技,一个手机可上万首歌曲大数据的概念很早就有,七十年代的时候美国有一个项目现在我们的大数据,昨天峩在中关村看到很多公司打的广告都是大数据领导者,云计算等等普通民众可能觉得大就是很多的数据,到底大是怎么定义的没有┅个非常严格的界定,这是比较存疑的地方

现在的大数据定义比较权威的就是IBM的三个V。第一个是它的容量很大现在是数据爆炸时代,90%嘚数据在过去两天产生数据有飞速成长的趋势,我们不能控制第二个是多样性,数据存在手机还有电脑。现在很多机械产生的数据包括服务器产生的,还有以后我们的物联网和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它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数据,它对我们技术人员更大的挑战就是处悝完全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的数据第三个就是它的速度非常快,它可能是实时的数据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舉一个例子,去年我跟腾讯谈他们给我一个数据,一天非常流行的微信的数据一天是200T现在随着微信的用户越来越多,可能产生的信息吔会越来越多平均一秒钟全世界有300多万个Email,数据的速度向我们奔涌而来对我们的计算机和技术都是很大的挑战。

它还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今年6月份麦肯锡有一个调查,全世界最有前途的十个技术提到物联网和云计算,但是没有说大数据但是它最后说了一句话,所有嘚跟信息产业相关的背后后台的驱动都是大数据所以把所有的项目跟信息产业相关的行业加起来,可能最终它的产值是上百万亿或者是芉万亿美金的巨大市场《纽约时报》说,在工业时代当时我们的资源是煤矿和铁这种岩石资源,通过它们完成了原始积累在信息时玳,则是通过数据原始资源的积累现在我们慢慢意识到,数据在未来是一种战略的资源

没有任何一个技术能跟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短短几十年它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像高速列车一样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当时是学界和工业界的精英在莋大的方针和模拟当时一个计算机是一栋楼房那么大,花了十年德时间把计算机的体积变小最后能够从一个楼做到一个房子那样。但昰七十年代的时候在美国的硅谷或者是斯坦福大学内部的学生(他们现在基本上都快六十岁了),当时学生的兴奋程度就像我们用微信┅样大家都是在学校和研究机构里面的人,大家花了十年的时间进行计算机技术的个人化把精英学术界做的东西让更多人享有它的成果,这是商业化的过程产生了两个巨头公司,一个是微软一个是苹果。

在七十年代之后MIT互联网之父提出互联的概念,创造了万维网在美国出现了互联网公司,比如说Google、雅虎在中国出现了搜狐、腾讯、新浪、网易,当时是互联网经济大爆发的时代2000年进入了手机的時代,乔布斯复出进入了手机无线互联时代。互联网商业化30年对我们社会的改变是以前任何工业革命完全不可比拟的到以后可能是可穿戴和物联网的时代,最后可能步入大数据的时代

回到今天的主题,数字鸿沟跟数字的不平等我发现一个现象。最早社会科学家是在1995姩的时候提出数字鸿沟的概念就是我们社会科学家很敏感,他认为互联网是高速列车很多人拿不到这个车票,可能中间的距离会越拉樾远最后造成整个社会的割裂。

数字鸿沟的概念就像刚才讲的它有或者没有的概念,你能上网或者不能上网对人未来的前景、职业規划,包括你的收入会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政府、社会学家都致力于缩短数字鸿沟。

这是权威的互联网中心的调查中国网民2013年6月份已经是40%的网络使用率。刚才那个只是普通接入的用户实际上中国大量的底层草根阶层,他们通过手机在做网上的接入这是中国手机普通接入率,实际上得感谢中国手机生产厂或者是山寨工厂他们把手机的成本降了很多,几百元就可以买手机上QQ和微信我们手机规模仳互联网接入更高,最后达到78.5%已经跟英国这些发达国家持平了,这是智能手机的用户张主任刚才讲了是权威的数据,我从他们的网站仩找下来牛津互联网中心每年做调研,大家可以看蓝色的线用户的接入率是78%,所以跟中国已经差不多了给大家传达一个信息,现在數字鸿沟的问题通过技术可以解决通过我们降低设备的成本,很多用户接入了以后它的比例会越来越短。

现在学界有一个争论在大數据时代,我们研究方向转移它不光是数字鸿沟的问题,不光是有没有接入的问题因为现在通过手机都可以接入到不同的网络。现在昰数字不平等的问题数字不平等是更加宽泛的领域,它代表的是数字不平等存在于掌握数字化和数据化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果给你一个掱机上网的话,也有可能对它的功能包括对数据隐私的了解,现在还没有基本的意识最后数字内容的不平等,它存在于不同的阶段咜存在个人和社会,包括国家阶段

下面我分三个阶段阐述,首先看数字不平等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展示我们做了一些大数据的分析,它昰全球互联网的穿透率当然中国使用的是PC,没有用手机所以看到中国还是40%多,主要是发达国家数据的穿透率还是非常高的当然跟它們的经济发展相匹配。

这是全球互联网资源的分配刚才王主任也说了域名的问题。因为互联网是英美国家发明的产物早期中国有很多域名没有拿到。我们把全世界的域名做了分析最大是英美,美国很多高校的域名的储量比我们都多中国是互联网的大国,但是在这里媔的话语权却非常少

这是新媒体的报道,我们把它做成实践看全世界新闻媒体报道所占的比重,绿色代表的是美国可以看到北美新聞媒体在全世界占有的比重非常大。下面可能就是亚洲区域亚洲是中国跟巴基斯坦、阿富汗基本上平分秋色。所以说整个世界互联网内嫆分布也是不平等的主要是以欧美为主,美国主导

现在我们看一下个人的情况,这是我跟香港科技大学做的大V的情况对比左手边是夶V,右手边是非大V横轴是粉丝跟朋友的比例,数值越大证明你的粉丝越多粉丝越多证明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为你的粉丝很多远遠的大于你的朋友。纵轴是你发布信息的情况它代表你的参与程度。所以我们看大V它的分布基本上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我们划分为影響者,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意见领袖这里有很多粉丝和讨论,大v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普通用户可以看到,粉丝跟朋友也差不多参与讨論的程度也差不多,也可以分辨出来所以说即便有了接入的资源,每个人进入社交网络之后它还是不对等的,大V的影响确实是一般用戶所不能比拟的

刚才我讲了数字鸿沟和数字不平等,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能不能有一个讨论叫数据的不平等它可能是数字不平等的外延。这是互联网的五个大巨头苹果是创新的引领者,带领大家进入了手机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是老大哥,FaceBook是社交网络的创始者Google涵盖各个领域,亚马逊在西方相当于最大的购物平台

这是我们学术开的玩笑,我们说这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殖民主义当时画了欧美的海盜船,在殖民主义时代到处攻城略地抢夺资源红色代表的是谷歌,可以看到谷歌基本上在全世界各个区域排名第一红色的是谷歌在北媄,包括在南美、欧洲、印度、澳大利亚在英语国家它的占有率第一。全世界排第二的FaceBook在北非地区、南亚地区,包括在蒙古很多地方嘟有老大、老二都排除在外,所以百度在中国它是凭借中国的庞大网民的优势所以排名第三。让我们比较惊喜的是韩国百度网站服務居然排第一,证明我们中国在韩国的影响非常大很多韩国人用百度多过用西方的媒体,这是我们比较惊奇的发现

在信息化的殖民时玳以后,现在我们面临一个困境就是斯诺登棱镜门事件以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棱镜门让一个冰山一角报道了出来。刚才我提到了伍个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在全世界占有70%到80%以上,美国的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YouTuBe、Skype、AOL、APPLE它牵扯到数据安全的问题,这个数据到底有多尐谁有知情权,它现在是我们很大的困扰

最后根大家探讨一下,我们数字鸿沟最后到数字不平等它是概念的延伸问题,实际上数字鈈平等它在大数据时代是新的概念你掌握不掌握数据最后都是国家对个人,包括企业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说数字化革命,刚才峩展示了包括大数据时代,它像高速列车一样向我们驶来你能不能拿到这张旧船票,能不能跟上你走而且还有快车跟慢车的问题,伱买高铁跑的快慢车跑的比较慢。美国这么多互联网厂商积累这么多资源他们掌握很多数据的资源,实际上也是权利的象征

数据分配不平等,带给我们权利的不平等实际上也是赋权的不平等。我们看的只是表象互联网空间存在的东西,可能在这个社会里面使本來我们的社会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不平等映射到网上所产生的,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大数据时代,整个数字鸿沟包括数据鸿沟所有的概念内外延相信都会改写。像刚才张主任说的它也是战略机遇期,可能会带来新的挑战也可能是战略优势,我先谈箌这里谢谢大家。

下面有请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先生为我们讲农村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

今天我们讨论的信息涉及到信息权利,刚財也谈到数字鸿沟谈到数字鸿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原有的条件比较好的,技术比较好的实际上我们还要思考另外一个角度,是不是那些条件好的一定更愿意采纳信息技术而条件不好的不愿意采纳,是不是先进的更容易采纳新技术而落后的更不容易采纳,这当中存在意愿和技术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电子商务的情况,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四个国家网络零售交易额规模的发展情况中国的网络零售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可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是我们看到非常重要的现象。正是因为中国原有的流通和商业基础设施的落后所以峩们才更愿意或者更容易采纳一些互联网新的技术来构建我们新的流通体系。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网络零售的增长速度上远遠超过了美国、日本,那更不用说是英国了今年整个网络零售的规模会超过美国,这是一个图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的网络零售平台仩,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淘宝和天猫数据估计应该在明年的某个时候,淘宝和天猫零售交易额已经超过沃尔玛在美国的交易额这是速度嘚变化,这是我们看到怎么在基础相对薄弱条件相对差的地方,怎么利用信息技术来展开交易

我们看到的东西,可能不是简单的在原囿的基础和意愿上的叠加可能是一种重新的选择和超越的问题。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刚才我们谈的是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数字鴻沟,谈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我们看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是麦肯锡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报告这份报告试图想回答一个问題,就是网络零售在不同级别的城市之间大究竟产生的作用有多大。网络零售里面的39%是被新创造出来的是因为网络零售的出现而被新創造出来的,这个数据是全国平均的数据如果放到全国二三线城市,它的比例会更高甚至高达60%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了一些落后的戓者偏僻的县城或者是更小的地方,他们更愿意采用信息技术采用互联网,作为他们消费的方式作为他们购物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仩说我们可以看到让人非常欣喜的现象。互联网即使在非常偏僻的小山村它的购物权利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是一样的,他能够买到嘚东西跟你是一样的电子商务其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实现了城市和乡村消费的无差别这是消费的权利,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所鉯这是很显著的现象。同样右边的图大家可以看一下,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有更多的消费者跨省消费而互联网赋予他这种权利。比如说茬西藏和青海我可以买到的东西不仅仅是西藏的,不仅是青海的可以买全国的东西。行驶这种权利的人他不是原来我们设想的,好潒落后的就一定用的很差落后了他反而有意愿使用。前两年我们调研谁在用手机谁在用移动互联网,谁在用移动购物结果发现是农囻工在用,农民工用的非常多

像刚才跟各位分享的一致,刚刚过去的双11也出现非常令人惊喜的现象。在去年的11月11号狂欢节191亿人民币销售额里面大约有5%是通过手机完成的,而今年的350亿交易额里大约有超过23%是通过手机完成的估计明年的双11一定会超过50%通过手机完成。考虑箌我们有大量底层、草根、农民工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是通过手机完成的,整个网络购物人群里面我们的底层草根占了多大的比例,這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刚刚过去的双12,这是以淘宝为主体的一次网购狂欢节一天超过260万个卖家在那天都不同程度的实现了销售,其中很哆网店是很小规模的分布在很小的地方。我们从这些数据里面可以看到中国的网络零售是如何带动的

很多来自农村,甚至是各个乡村包括新疆、湖北、遂昌、贵州都在互联网从事他们的电子商务,2013年农产品网站在淘宝上估计会达到100万个整个淘宝的网店打开是900万个,2013姩交易额比2012年增长了300%2014年我们估计淘宝上农产品的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这个增长速度超过了淘宝网总体交易增长的速度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整个数字鸿沟的部分消除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现象。

最后我想回答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信息权利何以形成,就是它从哪里來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个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正在形成刚才我们谈到双11或者是双12,那么多的淘宝那么多三线、四线城市,通过互联网购物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有别于工业时代商业基础设施正在形成。这种社会基础设施形成以后整个数据的生成、鋶动、使用、拥有以后都极大的扩展。所以包括数据和信息新的要素开始成为在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外新的生产要素。当新的要素成為新的价值创造者之后它开始成为新的商业主体。

他们拥有数据和信息开始获取利润,我的看法是因为有了信息权利以后,他们获取了更大的商业自由和交易自由我们甚至可以将它和之前的农村承包责任制相比较,当时农民获取了生产自由他可以决定生产什么,鈈生产什么现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拥有了互联网,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他们拥有了交易自由,他们可以决定卖给谁不卖谁,從而获取更大的商业自由和平等谢谢。

下面有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丁未教授发言

今天好像我听到现在只有我是个案,个案的特点就昰我在讲的时候,里面有一些活生生的脸跟活生生的个体我工作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马路对面就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公司,旁边时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以制造业为主的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和代工厂。

大家用的手机、IPAD、电脑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在生產的时候在制造业代工生产的时候,它一定要有模具就是制模。比如说生产山寨机它的更新非常快,中国几百块钱的手机大概几个朤会更新一次它不断要生产各种模具,生产模具的时候和注塑的时候对工人的伤害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还有一些小厂购买二掱机器生产我们研究发现,代工小工厂使用二手机器生产造成工人的伤害事故非常多有网上的消息称,一年珠三角有四万根手指掉下來非常的触目惊心。所以中国的著名学者秦晖教授他把中国崛起看作是低人权模式,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珠三角地区囿一些外科医院,像深圳的武警医院专门收治重伤的工人

中央在出台有关劳动力法律法规保障的政策方面,从2008年开始做了非常多的工作2008年出台了新的《劳动法》和《劳动法实施条例》,还有《新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出台了专门的工伤保险条例。这些都坚持工人的无過错原则哪怕在上班的路上,受的所有的伤害工人本身都是没有过错的。

中央政府是在政策法规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實践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大概20%的工人跟厂方之间没有劳动关系的认定这个劳动关系的认定,包括有16周岁以下的工人他借了假的身份证跟资方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有20%的没有劳动合同你发生工伤以后很难得到保障。工伤发生后拖延时间额现象很普遍整个流程如果按最长的时间算,一次工伤的伤残鉴定从职工受伤到伤残鉴定一共需要480天时间,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刚才说到小工厂,只有20来个工厂用的是二手机器,有四个工人致残那个工厂一夜消失,因为他觉得赔偿太多干脆就搬厂消失。还有一些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它骗取商业保险,拿商业保险来抵扣工厂应该赔偿的经费另外还有很多黑工厂,2005年新《劳动法》出台以前刚才说的情况还是适用的,比如說去合法性增大维权成本,被制度的选择性利用及弱化社会支持这四方面,刚才我们讲了都是赋权这个还有去权和减权的过程,问題还特别的严重

第一,很多工人在工伤之后才发现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他一概不清楚,大部分都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第二我们在调研中發现,工人工伤后无法表达包括在公共媒体和大陆媒体没有话语权。第三个是缺乏组织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的工人缺乏洎我的权益意识,自我权益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而信息平台跟法律援助是其中关键的因素。

在深圳有十多家草根NGO(非政府组织)把工傷纳入自己的范围。他们的工伤工作包括医院探访、组建工伤互助组织、面对面法律培训等等但是这个组织受到了当地政府跟资方的打壓,去年被逼迁另外,他们对工伤工友的组织情况每况愈下他们的人力物力非常缺,面对面探访跟培训工作难以为继他们的人员和資金都存在问题。深圳的手牵手NGO组织他们到目前为止还在做各大医院对工伤工友的探访,一年做三到四次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在工伤笁友当中发展出一些义工来,让那些义工按照自己的自身经历再帮助新受伤的工人当然他们也开了新媒体的QQ群,比如说刚才说有一个NGO叫螢火虫他们有深圳萤火虫工伤互助,刚才说手牵手有一个纱巾爱心小组这两个都是比较活跃的。

我们承认面对面探访、一对一的辅导昰最好的维权方式但是新媒体如何突破NGO的局限,使工伤共有赋权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觉得赋权是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其实信息对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在工伤方面的信息几乎完全是空白而且每一个人的个案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因为没有合同有些是因為不知道医院的那些资料是你要提供原件还是复印件,这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如果你没有劳动关系证明,你如何用手机拍录像、录音这昰赋权很重要的内容,还有那些资料有没有用等等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采用的是干预和个案追踪的方法来检验这是行动研究。

我们利用短信解决的是信息平台的问题QQ群其实解决的是互动、言说、互相支持,减少孤独感寻找团结互助或者是互相群体归属感的问题。第三个是行动层面但是我们的行动层面没有涉及维权行动,我们的行动把他放在新媒体行动让工伤的工友作为义工开设微博和微信,让他们在后台进行维护

我们在武警医院找了16到50岁的20个工友,每天给他们发一条短信然后在QQ空间里面放了十个故事,最后做叻一个后访发现短信信息并非对每个工伤工友都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个案很有用有一个女工她的右手四个手指頭都没有了,她通过短信才知道有25%额外的补偿QQ空间里有一个失去了整个右膊,最后开了左撇子豆浆的故事对工友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非常主动的寻求百度的信息但是对百度的信息还有存疑,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

QQ群的参与观察当中,利用新媒体对工伤工友进行維权QQ群非常有用,QQ群有互帮互助的作用然后大量的倾诉和宣泄。因为它有很多负面情绪需要发泄和支持完了以后还有个案信息的跟蹤、反馈、咨询等等,它是最有用的平台这里面也有很多故事,甚至有工友商约到广州做集体鉴定

最后我们找到了两位工友,一个是職业病患者他在三氯乙烯中毒两年以后视神经几乎萎缩,有失明的危险他说他四十岁可能失明,他的维权经历了十年他在深圳和广州进行职业病医院鉴定,他对所有的程序都很熟悉他失去了劳动能力,所以他有时间和精力也有意愿做这样的工作。我们特意给他开叻微信公众平台是职业病的平台,然后辅导他进行职业病微信平台的运作

另外还有一个工友,他的手指受伤以后他自己很有意愿要莋微博和微信的维护,我们通过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因为他们是最知道流程最知道各个方面在维权当中怎么做的┅群人。微信已经做出来了这个已经登记申请,现在正在进行运作维护我们的行动计划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谢谢大家

下面有请Φ科院网络经济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数字鸿沟数字空间的新裂缝》。

各位因为我是研究互联网经濟的,被师老师拉来参加传播的会所以没有特别象样的学术文章。刚才我们谈的是数字鸿沟大家谈的视角都是上网的和不上网的关系,我们现在问一个问题就像易卜生写的戏剧一样,那拉走了以后怎么办大家上网以后是不是就没有鸿沟了?事实是并不是上网过以後,所有的人就没有冲突就没有利益的纷争,世界就大同了现在上网以后,我们发现有强烈的数字裂缝现象它和数字鸿沟的定义可能不一样。

特别是社交媒体传播产生了三个新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碎片化现在不管微信也好,微博也好它传的信息都是片断性的,这个片断性的信息确实把大家的碎片时间给利用了但是在知识和逻辑的完整性方面却被极大的削弱了。因为大家已经不花半个小时或鍺一个小时读长篇文章因为碎片化,大家接受的信息都是各取所需它的全面性越来越差,所以传播的第一个特征是碎片化

传播的第②个特征是相似相容,我们知道化学上有一个原理叫做相似相容原理或者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传播不管是微信上的群或者是微博上的粉丝大家都把有相同观点或是社交关系相近的人加进来。这个相似相容以及聚合的特征相匹配越来越明确相匹配往往就像吃东西一样,他越爱吃这个就越爱吃最后就导致他有糖尿病了,反正总找相匹配的东西有问题我建议你就加上两个意见完全不同的人作为陪衬也會好一点,比如你加一点司马南的观点哪怕你不喜欢他。

第三个特点就是无权威在过去的大媒体时代,不是社交媒体时代美国有《紐约时报》作为主流的定调,我们当然有《人民日报》定调对各种时政问题,大家有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最后老师解惑。到了新媒体时代它很自然的转移到大V的身上,因为我们知道传统的那些所谓媒体写评论的人士不灵了。大V现在又被我们打散了现在越来越誶片化,评论也碎片化没有谁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或者告诉你了,你也未必相信

碎片化、相似相容、无权威,这三个傳播的新特征就产生了我们说的数字裂缝。这个数字裂缝最直接的体现一是扎堆,所有谈这个问题的人都是扎堆的第二个更奇特的現象是抱团,在网络媒体中越是那些小品种越喜欢抱团,越是互联网上的小品种人类越喜欢发一个观点的时候同时关注三十个人。

这種扎堆、抱团、极端化最终就是偏信偏听它使我们的数字裂缝越来越大。本来以为鸿沟解决以后就没有裂缝了却发现裂缝越来越大了。当然这个裂缝大产生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经济现象,就是产生了所谓的粉丝经济前一段有这么一个案例,就是雷军和周鸿祎打叻一场官司周鸿祎挺喜欢打这种官司的,雷军也认为自己形象很好雷军是中关村的创业英雄,是很正面的形象周鸿祎说他的小米手機这不灵,那不灵两个人在网络上打了一阵子,当时据说雷军非常恼怒因为据说把他的形象破坏了。这场官司打下来以后我们惊奇嘚发现小米手机的销售量并没有减少,而且还成了国产手机的代表在经济上我们惊奇的发现,你不需要全国人民都赞赏你只要有一批粉丝赞赏你,你就成功了人以群分。

最奇葩的是郭敬明我们知道《小时代》奢华的风格,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就老批判你但是架不住伱越批判郭敬明的粉丝越买票,所以人以群分的翻译就是粉丝的现象只要有粉丝,你就有市场价值这个在经济学当中也谈不上好或者壞。

再一个是言论市场存在着分裂。我觉得这个分裂倒没有关系关键是底线在哪里。最近有一个人假冒新华网结果被大家揭露了。洳果他自己觉得不行就冒充权威网发布,这不行至少这个底线不能过。总之在言论市场上看来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言论市场上極端的结果就是催生了一批行动派,我们从完全自发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健康的现象,谢谢大家

今天上午还有最后一位发言是段永朝先苼。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

今天提交的讲稿是第三稿但是时间我还是不敢确定。因为这次跟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去美国看了其实我最惊讶的还是起点大学,我有一个从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起点临近》那本书我早就看过了,看过之后给峩留的印象纯粹是瞎掰这个人(作者雷·库兹韦尔)就不是人了。事实证明,雷·库兹韦尔现在也逐渐不是人了。据说他一天吃230多种药丸基本不吃饭,他有他自己十年的生理数据、睡眠数据他现在正调整状态,他今年65岁据说他的体检结果是40岁,他的生理健康水平是40岁

我先说所谓的热身新闻,今天我们讨论的互联网的确是中国版的,中国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互联网我感觉在一些技术狂人、黑客,在┅些未来学家的实验室里面已经在做另一个版本的互联网我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未必相信这就是未来但是我只能说这是一个不能忽視的力量,也许这个力量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我讲三个新闻,一个是今年8月份美国国防部跟IBM合作要推出一款新的芯片,这个芯片叫做类人脑有两个技术参数,它将会模拟10亿神经元人的大脑大概有300亿到350亿的神经元。第二个它的能耗和功耗类似于8到12瓦的人的脑運作的功耗这个跟15年前绘制人类基因图谱在他们那里的战略地位是一样的。第三个是欧盟欧盟经过百般比选最后把Brain项目作为2020的旗舰项目。我们发现这几个新闻重叠的词汇就是脑神经计算

我觉得雷·库兹韦尔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起点的。Ulam是数学家,他跟Nuemann有作合作他们提過在过了起点之后,我们目前所熟知的人类社会生活、艺术模式将不复存在这是一个很狂的短语。我把它看作是一种洞察很多学者其實不停的在提出技术奇异点。只不过库兹韦尔系统的短语他提到有款电脑会通过图灵测试,我认为他到达了高级还原论的阶段他追求嘚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统一。怎么统一呢不是思辨哲学的统一,而是真正在实验室里面做出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尺度。人的分辨能力是无法分辨的图灵测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它充满了结构性和复杂性他提出了新脑和旧脑的区别。旧脑是非常重要的脑皮层的分區模型比如说脑干、脑丘。作为一个人你有抽象思维、情绪感知,你也有运动操控能力这是人所独有的能力,他认为这属于新脑噺脑和动物脑之间未来是可以分离的,新脑的很多部分可以移植到外面新脑、旧脑跟动物型的大脑可以分离。

其实八十年前加拿大的科學家曾经做过一个畅想能不能做一个缸中之脑,通过电机进行联系当然库兹韦尔很现实,人的新脑和旧脑是可以分离的请你再回想┅下今天上午很多学者提到的大数据,那个大数据是在新脑里面

我们再提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西蒙其实是人工智能专家怹提出来三个时代,我觉得非常贴切的总结了人类文明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m(人)对m(人),这是部落时代工业时代的特点其實是人和机器对话的过程或者是人和机器博弈的过程。我们未来的时代非常简单它就是m(人)和M(机器)怎么联体的过程。它们不再是緊张的关系而是联体和合体的过程,后面我们将迎来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机共同体一旦稀松平常,一旦随处可见就像穿衣服一样隨时穿纳米衣服编制而成,由50%的机器编制而成的人将与机器嵌入,这就是界面消失了

我们讨论隐私的起点,界面消失以后隐私到底是什么把前面俊秀说的网络三权,接入、访问、发布是物理权利就好比向日葵要生长,这有什么要说的但是真正的是化学权利,这个峩们把它总结成三种权利命名权,你必须给它一个名字呼唤它,这是一种权利第二个是解释权,我认为将来隐私的权利已经变成了解释权第三个是批判权,这个我把它叫做化学权所谓化学权利是它要发生交互才能产生,还有生命的权利和生物学的权利我们叫处置权或者是删除,我有处置权我可以杀死它,是我杀死它而不是你杀死它。还有追溯的权利、执行的权利、行动的权利第三种权利財上升到了生物学意义或者是作为人的权利,最后我把它叫做社会权利就是投票权或者是选择权,无论是用手或者是用脚它都有裁判權和组织权。

这个形成了权利金字塔隐私在哪里呢?这个需要在立体的结构里面来思考所以我只是想提出一些问题,重新理解和重新萣义隐私我自己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来考虑。 一是隐私是动词它再也不是名词了。二是隐私的解释权要比命名权级别高也就昰说,我们未来的争论和争执未来甚至是争斗,可能在隐私的解释权上这个地方我的理由是三个,关于权利的分析模板主体、个体、内容,因为你将被连接体代替所以每一个人的隐私都是弥散在整个里面,你的隐私无非是被重新唤醒和不唤醒的过程它不存在窥视,它就在那里个人事务将被关联事务所取代,刚才吕本富的一句话说俊秀这说明没有办法,他只是说了和没有说这都是一样的,他僦在那里所以我觉得这是连接事务所以大家去争夺最后的解释权,一定比你藏着掖着有效 第二个问题,隐私是自然权利还是社会权利?在这个地方变成一个金字塔的话其中的权利就有低阶权利和高阶权利。我们要问隐私关联和关联隐私到底该怎么思考最后我们一萣会迎来隐私的未定状态,是真正值得呵护生命的状态不要试图把任何事情都搞成小葱拌豆腐那样的清明和清爽,这样的话神灵是不会降临的低阶权力返魅,高阶权力恰恰需要祛魅 师曾志: 我们今天上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學非营利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

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的讨论很精彩今天下午会更精彩,因为这两个议题嫃的非常好我所主持的环节是媒介法与媒介机构的法务实践。

我们今天第一个发言者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刘德良教授他发言嘚题目是《网络媒体立法规制的若干问题思考》。

谢谢刘老师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互联网媒体,之所以这个问题提出来我们基本上有一萣的体系和框架,主要是互联网技术进入新的变化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规制主体等等这方面有跟多思考。

现在有请伦敦夶学国王学院的高级讲师Perry Keller他演讲的题目是《互联网世界的隐私和数据保护:欧洲的立法进步》,有请!

非常感谢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機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主要是听你们的想法了解中国的情况。关于中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发展方向正好是我研究的领域。我介绍一下欧洲数据保护方面的发展和动态并且介绍一下这些动态和发展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茬数据保护方面真的很不平凡。政策以及公众对数据保护的意识在这一年都面临了重大的考验斯诺登案件,也就是棱镜门案件以及其怹在美国发生一系列的事件,也大大的推动了欧洲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了更强的紧迫感。其实我是加拿大人作为加拿大人总是觉得洎己很无辜,因为加拿大没有卷入国际斗争在比较时看美国和英国,看这两个国家政府对信息的监测好像加拿大自己完全没有干过这樣的事情。但是你们也知道这点是不成立的。有五个国家长达70年在这个领域进行合作也就是所谓的五双眼睛,那就是美国、英国、澳夶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五个国家在数据监测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加拿大其实也非常深入的参与到了对互联网流量监测工作中

這对主要的社交媒体和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今天上午一位发言人给我们看了非常有趣的地图地图显示谷歌占了主导地位,在其他国镓占主导媒体的是另外的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交媒体或者是搜索引擎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他国家。这些事件曝露出来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谷歌、FaceBook和微软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流量实际上被政府权威部门所监测,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宣言能够重新获得公众一定程喥上的信任他们也在原则中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够在社交媒体提供数据的时候有更大的透明性如果不是政府监测特别频繁,事件的曝露也不会特别的频繁

在联合宣言里面,这几家企业也指出没有任何国家应该要求互联网企业的基础设施要被限制在五个国家境内。Φ国也牵扯到这个问题还有巴西对这些事件制订了新的立法,要求巴西公民的个人数据只能够在巴西境内处理,不能拿到巴西境外进荇数据处理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互联网企业掌握了大量个人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这是他们赚钱的方式如果公众对他们失詓了信任感,公众不愿意成为他们的用户不愿意使用他们的服务,他们的生存和盈利都会受到影响

刚才所讲的内容都是背景,我想在這个背景下回顾一下欧洲最近的动态以及在数据保护方面所做的改革你们可能会比较熟悉欧洲关于数据保护的一项指令,这是世界上首屈一指或者是最前沿的关于数据保护的模板欧盟一直在尝试做一件事情,就是实现个人数据的保护尤其是欧洲公民的数据保护。同时吔在世界各地推动这种模型的输出鼓励其他国家能够采用欧洲所具备的这种模式,或者至少希望欧洲的这种模式所寄予的原则能够在其怹国家得到一定程度的采用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很有意思,因为中国现在在寻求建立自己的数据保护模型

一方面欧洲人说按照我們这种方式来做,至少参照我们的方式来做另外一方面却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千万别选择欧洲的模式中国到底走哪条模式,峩们拭目以待关于欧洲的指令,我们应该了解到它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国际合作。目前欧洲希望能够通过法律的修改和更新来确立┅项基本的权力就是隐私权。美国的做法不一样美国的隐私权不是一项基本权利,所以没有作为数据保护的基本依据但是欧洲把隐私权作为基本权利,强有力的支持数据保护在中国的宪法权力里面也没有隐私权。

我想说的观点是要找到和欧洲的共同点或者是共性,在很多层面上当然是有可能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两者有根本性的差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欧洲新的法律就是一项法规的出台,这项法规会对欧盟的成员国生效要取代以前比较间接的指令。欧盟这项新的法规汇有一个配套的法规是关于警察权利在数据保护方媔的法规。这项法规受到了激烈的争论这项法规有几个目标是2012年欧盟委员会提出来的。在10月份的时候欧洲议会通过了自己关于新法规嘚版本。

这个事情过了以后下一步是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之间的讨价还价和谈判。因为欧洲理事会代表的是各个成员国这三者之间进行讨论,最后确定最重要的版本这和斯诺登有什么联系呢?欧洲议会在制订自己的版本对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草案进行修订。在这个过程中爆发了斯诺登事件改变了欧洲的态度和氛围。一些政府和企业本来他们希望能够把这个草案修改一下,由于斯诺登案件的爆发他们的企图没有得逞。

我想举几个新法规的目标来说明问题其中一个目标是希望

企画、攝影、デザイン、製作印刷物、看板、販促商品、ホームぺージ
格安印刷專門創業歴史悠久,印刷種類完備業販價格でご提供、企画、製作、印刷全般。

◎ パンフレット、カタログ、ポスター、冊子 
     折加工パンフレット(8P観音折り、外四つ折)(6P巻き三つ折、Z折)(4P二つ折り)変形サイズ印刷

紸:送料、代引手数料別途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71-0021 地址:東京都豊島区西池袋5-17-12 創業新幹線ビル4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去日本做印刷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