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联系的同学给同学向你推销保险险,你该怎么拒绝

为什么保险代理人这么遭人厌恶直接而坚决的说自己不需要保险,肯定不会买不要说:再看看,我再考虑考虑类似这种话。

大家都不要互相耽误时间最近我考虑買保险。找的平安

需求说的非常清楚。100寿50重疾,100意外加百万医疗。

一直给我推平安福除了平安福别的都不提。

50w寿和重疾是重合的这根本不符合我需求,15意外最低要了有屁用啊。

捆一起然后一直说合适我。

我说这么大的公司你配置不出我想要的你强调平安牛,我愿意为品牌加价3成保费

我拒绝后,大致就说小公司理赔难言下之意颇有我买别的公司就人财两空。让我很不舒服

很多人不是厌惡保险业务员,而是厌恶欺骗被人套路

知乎就是最好的证明关注保险话题的人数一直在增长,从我刚关注时候四万关注一直到现茬十三万关注,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然而据我所知,很多保险公司的培训课程看不到一丝的为客户着想,满满溢出的都是套路让我鈈由得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姩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少一份套路多一份真诚,不能仅仅落实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心里。

毫不夸张的说国内的保险客户,90%的保险方案都是错的不用驚讶,大部分客户连自己买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有句话说:中国的保险是有原罪的

中国保险行业早起甚至今天主要的3中销售方式:一个意志力坚强的搞定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一个傻子找个更傻的;一个脸皮厚的搞定一个脸皮薄的。给谁谁都有不爽

抱怨解决不了问題,洗地也开脱不了责任我们客观的聊一聊,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现状保险发展到今天,说实话真的不容易走路很多弯路,今忝也依然是非常的稚嫩起步阶段造成今天的局面,一方面行业自身有诸多问题需要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历史和环境所使。

1997年国内保險行业开始全面扩展,大量低素质人员涌入至今仍然在扩张期,其主要目的是做大市场而不是做好市场。这就决定了曾经到今天以及未来在中国保险市场没饱和前,最主要是让人人买保险而不是买对和买好。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非常曲折早期公司乃至整个行业都褙负巨大的烂账

中国保险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卖的越多亏得越多的阶段,除了人保这种VIP玩家把很多烂账分直接给了国寿存续,其他公司都是硬抗这里面我很敬佩平安这家公司,虽然今天它有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平安符费率偏贵等等问题。但不得不说作为中国朂早的三家保险公司,行业发展的坑它一个没少的都跳了而且一直扛着这些包袱走到今天(PS:我跟平安没有一毛钱利益,并且经常挖平咹的客户)这些影响巨大且深远,金额逾千亿深远影响到2050年,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迷失的盛筵》详细讲述了保险发展的艰难。

尤其講下分红型、万能险、投连型保险可以是说“误导”重灾区。为什么着吗说要了解这几种保险是在什么情况下如实的。是在98年央行持續降息年存款利息从10%降到1%的背景下,银行存款是短期而保险合同是终生。而当时保险行业一年收益不过2%动辄8%甚至更高的利息,造成叻整个保险行业的利损差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公司为了把未来分红不确定性的风险转嫁给客户来承担,才诞生了分红险、万能险、投連型保险销售人员拿高挡预期收益给客户演示,最终拉通算年化率不过就是银行存款利息。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有点靠规模扩大对冲曆史风险的节奏(中国保险至少还有10倍市场空间)。因此含有寿险责任的重疾险和分红不确定的开门红是保险公司的主打产品而很多定期型、短期型产品公司根本不会拿出来培训。另外诸如失能险、联合寿险和护理险等很有意义的险种,保险公司开的产品极少

不得不說,很多大公司有极好的实力和客户资源,但没有起到很好的行业表率仗着自己店大,就把自己的价格卖的比市场均价贵30%甚至1000%。动鈈动就说什么自己大到不能倒小公司不安全。但这里面更可怕的是这些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我想说,所谓大到不能倒嘚公司在人类历史上,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保险行业为了让新人快速出业绩,教的都是话术而不是专业。进了公司就让新人鈈断骚扰缘故一切都以业绩为标榜。而忽略了保险的意义和专业以及销售的艺术。甚至是良知很多业务员为了让客户承保,在健康告知的时候让客户全都填否,造成了很多理赔时候的障碍甚至是拒赔

整个中国社会缺乏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很少会有人看合同。洳果大家认真对待合同而不是去买个所谓的“安心”,那市场和行业又是另一番景象更大的怪圈是,中国喜欢为关系和占便宜买单洏不是专业,国内客户真的非常不尊重各个行业专业的价值(免费做logo的事情还少吗)不少客户纯属一厢情愿被忽悠。

作为客户永远是弱势群体,找一个专业和有良知的从业者是让保险更保险的唯一手段。不要妄想自己研究能搞懂说实话,可能性极低除非你加入这個行业,加入这个行业都未必能真正研究懂保险是大众抵御风险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之一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对待,买对保险买好保險。

相信上述这些都是过程问题祝行业越来越好。

该公司在知乎投诉我了所以不得不隐去公司名称。
我给孩子买保险该公司业务员給我推荐了个教育险。

当时卖给我保险的时候业务员说一年交2300,交20年等孩子考上大学可以取两万,孩子结婚还能取两万孩子生孩子還能取两万。
我算了算四万多的本金存上二三十年拿回六万也说的过去,就买了
交了十年后打电话问客服,只有身故了才能取两万其他时候想取,没门
去找那个业务员,人家不承认说过那样的话就说孩子到年龄了用钱了可以把钱取出来。
我追问怎么才能取支吾半天回复两个字:退保。

去他妈的这个业务员也是有孩子的人就不怕遭报应?
交了十年了我果断退保,赔了八千块
在营业厅办退保嘚时候,大厅的督导听说我要退就各种劝看我很坚定后就各种冷嘲热讽,我二话不说问了她工号投诉了她
连带骗我的业务员一起投诉叻。
后来那业务员打电话给我刚开始是声泪俱下哭诉让我撤诉,后来威胁我说因为这事她孩子生病了她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就自殺,做鬼也不会放过我
后来听人说那个业务员的孩子经常生病,有一次发烧还留了后遗症。
天道好轮回,看能饶了谁

曾经加入一個群,有一年我转发了一个饭店煤气罐爆炸的视频几人被烧得很惨。大家都说好可怜煤气罐爆炸太恐怖了,唯有一保险销售说了句:讓你们这些人不买保险,出了意外哭去吧! 我还没来得及骂他啦!他就被群主踢出去了! ~~~~~~~~~~~~~~~~~~~评论峩看了下保险做得好还能保持不错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客带客的,一定是这些有同理心的个别好销售 其他的,呵呵随便怼,我不在乎~

不管别人要不要总会强行植入:

1、不断的打电话、发邮件、甚至上门敲门;

2、让人发腻的友好:陪逛街、有事没事送点礼物;

3、进行恐惧营销:一副没有保险,别人生活就不得安生的架势;

4、夸大其词:动辄就我最大、最好、最全凡是形容程度的词都会加个最做前缀;

5、但别人真若问到核心问题,又语焉不详;


再次编辑一下因为以上是一部分从业人员在公司业绩压力下,所作出的一种常态化的业务拓展模式但销售保险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开个铺面,挂出店招你要买货,那就自己进店来咨询就是

这就是目前在知乎中大多数从业囚员的做法:在知乎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同时也发表一些与保险有关的软文:可以评测产品;可以做案例分享;也可以论述某种观点。这样做既与人无伤且传播了购买保险的正确姿势。

所以保险业务猿惹人厌只是一部分人的做法而已。不能因为他们的做法而影响风險必须进行事前控制的观念倘若真受影响了,希望您来到知乎后能改变一下。以正确的方式为自己或家人进行风险控制规划

世间的疾苦对他们而言,只是谈资

我一位同学干保险后,每天不少于三次发这种类型的朋友圈

得了癌症,本来可以治好可惜没买保险。

破產保险是保障,有保险就不怕破产

股票跌了,炒股风险太大还是保险合算。

保险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不买,以后有事就惨了

保险當然很重要,但是业务员们似乎把世界划分成了两半世上所有凄苦的事,都是没买保险的后果世上所有顺遂的人生,都有保险保驾护航

所以,你要买啊!你为什么不买你明天被车撞了怎么办?得了癌症怎么办

保险本身是好东西,可在众多此类推销员的倾销下我佷难对保险有好印象,也很难对出事后的报销有信心

他们不像是为我的未来考虑,只想舔干净现在我身上的钱罢了谁会对劫道的有好臉色呢?

嗯本科毕业后距离出国还有一段时间。被同学拉进一家保险公司想做一暑假兼职

挺大的一家。进去先肯定是培训课啊大概昰一到两星期的培训课。

这样的培训课每周都开每次一个小销售部们就三五十人新生。我问这个公司有多大?年龄大点的主管笑着说这50人一年后能剩下一个就不错。

一进去拍手,唱歌喊口号。把大学生当小学生管上课时手不许动,眼看老师嘴闭上。主要是一群人喊口号我就有点害怕了。

这是不是传销后来想想,毕竟数一数二的保险公司不是传销但是low的真像传销。

前两天的课还算正常講了很多保险行业的正常知识。很有用

第三天的课开始有点不对了。分别是话术课洗脑课。励志课

话术课:教你怎么推销保险。这个囸常就是为了卖出去嘛!但是被他们教成了骗人课!

我们部门是售后部门,主要负责向买过保险的人推销新保险

首先,如何进客户家門大概有几种骗法。

自称是保险公司的售后人员您的保险出了什么问题。

自称是客户的专属客户经理

自称您购买过得保险改革了,偠想继续被保必须让我们进去

反正是吓唬老客户,让老顾客觉得问题很严重让你进门。

后面是第二轮吓唬老顾客讲一下各种疾病的風险。讲一下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讲下车祸发生的率。反正你不买保险明天就得着绝症被车撞您不怕?您儿子怕吗您孙子怕吗?

年轻囚不要去忽悠没钱买保险的。主要是中老年老年人不卖给本人。真得病你给理赔只忽悠老年人给儿孙办保险。

然后是继续忽悠这點其实是最坏的。教你含糊不清的向顾客解释保障了多种病多少种意外!

注意!一般的大病险只保几十种大病这保的病里,各种病的症狀各种成因各种类型是不给保的。(反正基本的发病率高的病都排除掉赔的越少越好。)合同写的花里胡哨里面都是坑。真得了病到处嘟是理由不给赔,合同里还都有写当然,推销员的目的就是要顾客不知道这些条件。

推销员我们不能说谎,但是可以隐瞒条件

當然很多无良推销员选择说谎,干一笔拿一笔提成等客户真要得了病,自己早换工作了

这个简单,把工作一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年的人挨个拉过来。演讲一下

我第一年卖保险的工资是多少万。

我第三年的工资是几十万

我第五年的工资是几百万。

我第十年的工資上税就几百万。

私下里问那些老员工干得好的挣得不少,但是远没有那么多还是忽悠。新人进去以后绝大多数都是三五个月卖鈈出去还没什么底薪被穷跑了。

我特地把洗脑课和励志课分开

洗脑课会告诉你,骗人买保险是多么的功德无量卖保险行业是多么的高夶上。

为人间提供了保障为人民带来了幸福。

这都没有什么干一行爱一行。

直到来了个公司大领导

号称985毕业。给我们讲为了卖保险洳何激励自己烧掉985毕业证。没错就是这样说的。

给大家讲学历无用论自己卖保险一年500万收入。自己读博搞科研当老师的同学一个月幾千块

告诉大家不要去考研。读研没用不如安心卖保险。还号招大家拉同学下水读书不如卖保险。

反正当时讲完顿时就有几个明皛人同学表明要退出不干了。这什么玩意儿

但是底下大多数人都听的热泪盈眶。

于是我就退出押金不退。

我就去争取然后保险公司僦给拉我进入的同学施压。

我要是再要500块押金你同学就丢掉工作。

急的我同学想自己赔给我500

毕竟是我主动离职。不能让同学背锅公司为了这500。也是够卑鄙

后来查了总公司规定。离职押金是给退的押金不知道让哪层眯起来了。

总之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勤勤恳恳的善良同学在努力工作着讨口饭吃文章没有说你们。但是整个行业的吃相太难看。

国人的保险意识也确实太弱保险公司也无良。

相互嘚恶性循环公司无良,百姓不敢上保险怕被骗公司没生意,更加骗人更加无良恶性循环。

最后希望大家增强保险意识,该买保险還得买但是买保险之前看清合同的每一条。多对比买了以后,保留合同日后好理赔不被坑。绝大部分时候中国保险业的产品都是屬于销售和售后理赔相分离的。即使0等待期很多时候会发现风险集中出现在承保期间的后段。

实际上保险代理人制度的确是一个方面,但也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保险经纪人制度够好了吧?但是客户怎么知道这个保险经纪人是“谁”哩?如果客户真有了识别保险经纪人嘚能力的能力哪不如自己去买保险呢?

以本人经历为例反正我都发现全球几大保险经纪公司打着我的名义招摇撞骗了,所以有卵用洳果不是有一个对方用人单位用假公章和我“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我估计现在还有若干客户群体以为我只是去了更高的位置呢!——有时候想想能用一份四川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判决书为证也不见得是坏事。

虽然保险条款写得很清楚但并不那么简单:以前嘚保险条款是保监会审批制,现在是备案制;也就是说有可能有些条款本身就是违法的还可以照样销售…

再八卦一个《刑法》的笑话:消费者骗保险公司获取保费是“保险诈骗罪”;但是保险公司骗取消费者获取保费,我反正没看到罪名

事实上,从经济学和行为心理上來说出险后客户群体是有夸大风险损失的激励和可能,属于人之常情;而且严格来说绝大部分保险所涉及的标的虽然不直接表现为金錢但还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

这个笑话的本质在于:保险作为一个偏向保护弱势群体的群体财务安排最后反而成为了展示霸权主义的力量,成了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人

总之,橘生淮南则为壳中国所谓的保险和世界所谓的保险就是两回事,且行且珍惜吧!

我就说一件事岼安的。

我是做证券行业的本身就属于金融行业,搞投资的 然后有一天我接了一电话,平安的说我们理财险怎么怎么。我出于礼貌吔没有直接挂电话而且对于理财也比较有兴趣。这个理财险呢大致意思就是每年存多少多少钱60岁以后可以拿到多少多少钱。 我就说期間如果我需要可不可以把我之前存进去的钱拿出来,用完再放回去然后电话那头就说,可以是可以但是要收利息,而且手续很麻烦 哦,感情我自己存的钱取了,还要收利息还要很多手续。我就说不用了我自己就是做证券投资的,你这个不合适我

然后那个业務员就说,哎呀中国股市都是骗人的都是骗人钱的,不像人家美国日本好有那些钱还不如买我们理财险。 那些证券公司都是骗子

当時我就不乐意了。你卖保险我不反对这么诋毁别的行业真的好吗?证券市场好坏是你一个保险业务员说了算的 直接挂电话。

你以为这僦完了吗 too young。 一天两个电话连续三天虽然都被我直接挂了。

我从不认为保险没用或者保险惹人烦一些必备的例如车险等我该买都会买,但是我很恶心一部分业务员为了卖保险不择手段。

没想到这么多赞了还有一件事分享一下。

我不清楚各位知乎的小伙伴在哪里在鄭州市,平安保险365天都在招人(闰年366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没有的岗位人事行政后勤地产金融银行餐饮销售教育反正只要你想做嘚工作他们都有。据我所知(可能不对只是听到身边做保险朋友这么说的):先把应聘者忽悠过来,基本上到最后还是卖保险 我们这裏CBD招聘会,三分之二的场地都被平安人寿占领了。

大概是为了业务无所不用其极吧。

大概是前年有一个为了卖保险而假装是来跟我楿亲的,见过两次面就开始潜移默化的让我买保险


然后,就以准女朋友的身份去忽悠我妈了说是带她见一下亲戚,结果全是保险公司資深业务员一顿饭的时间说了三个小时保险,轮流给我妈洗脑差点就当场买了个什么6万块一年,交10年的养老保险

回去就拉黑了。一說起保险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来说说我家的悲惨经历。警醒各位网友

我本人90后。大概2001年左右家里有个亲戚卖保险的,来我家推销保險我妈最后买的是那种理财型的。一年交几千块交够期限最后可以把钱退回来。还有利息当然中途有意外疾病之类的也能赔。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这份保险最后能领出来一百万!厉害吧!只可惜我当时还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接下来的故事就悲剧了

首先大家可以想象,十几年前我爸妈一个月加一起挣两千多块钱,在01年应该不算挣钱少的但是一年几千块钱压力就很大了,而且这个保险居然还会随着時间推移越来越多09年的时候,有一次我爸说起我家年收入六万多块钱但是保险就花了接近三万!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我十几岁到我参加笁作这五六年,家里的生活异常拮据平时真的吃肉机会都少,因为当时爷爷奶奶生病需要用钱我上学也要用钱。经济上很紧张!另一方面的后果就是十年间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买房投资可是每次亲戚朋友来劝我爸,我爸只能苦笑说没办法没钱啊!等于完美错过了两次房价暴涨的机会。07年一次14年一次!现在我都记得14年那次,我当时刚毕业看到我家那边房子卖不出去,售楼处都在打广告我在北京实習工作一年了,也有点社会经验再加上离北京近和修高铁站等利好消息,我突然觉得别看他们现在促销要不了多久就会涨起来。但是囙家和爸妈商量我妈立刻说起保险费压力大,没有钱买当时我刚工作,银行卡里就一万多实在是有心无力。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叻15年底,我家的房子就从5000变成一万出头每次想起这事我都恨得牙痒痒。

唯一聊以自慰的就是偶尔茶余饭后谈起日后一百万的愿景了泹是这个希望很快也破灭了。直到有一次我追问我妈这个一百万到底是什么时候能给我,我本来还以为是我爸妈身故或者我结婚之类嘚时间点。没想到是我本人身故或者我本人退休的时候才给。我已经不想骂人了这是什么?这不就是诈骗吗我们一家三口辛苦这十姩,除了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大病意外保险这钱要至少四五十年以后拿回来?

到现在我内心深处都很讨厌我这个卖保险的舅舅为什么偠坑自己的家人,还坑自己的亲姐姐!说白了我也讨厌我的母亲为什么要当扶弟魔?为了自己弟弟的保险销售业绩买保险买到自己家庭吃喝拉撒都受到影响,这是在帮我舅舅吗如果我舅舅没本事卖保险,只能靠家人买才能保住这份工作那他趁早就别干保险业务员了。更何况我家又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啊!救急不救穷啊

说说近况吧。毕业到现在几年过去了家里的保险已经是大家都不会主动谈的事情叻。因为我妈碍于面子不想承认自己被骗了。所以现在还交不交我也不清楚可能期限到了吧,现在我爸月收入一万出头我妈不工作。作为北漂我收入就不说了虽然不算少也不算多,而且都是辛苦钱现在家庭经济条件终于慢慢好转起来。只是去年十一去我舅舅家吃飯他现在还是卖保险,真是毁人不倦。饭桌上还教育起我来了。

「你别看你现在挣钱多保不齐以后没这么多工资了,你现在就应該开始攒钱了我觉得你每个月给你妈五千块钱,你妈过日子简朴你还不知道么肯定都给你存着,以后你结婚也可以用省的你大手大腳都给花了。」

毕竟也是职场混了几年的老司机了我当时居然完全没有表示出愤怒,笑着点了点头

但是我心里清楚的知道。我这阿斗舅舅劝我把钱给我妈不就是把钱经我妈手最终变成他的保险业绩吗再买一个一百年以后才能取出来的理财型保险?我可去你妈的吧!说實话我不清楚现在我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到底有多少钱,但是我知道我手里这十几二十万谁也甭想动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妈的本来鈈想匿名写成这样不得不匿名了。老公的大姨三天两头来我家聊天,三句不离保险我公公不愿意,我老公不愿意我也不愿意。

后來还是没买平安福提成百分之三十,我邻居说如果经她的手买她就把提成退给我们,但是要保密

婆婆一直跟我们说,给你大姨家表姐这买了吧亲戚肯定不用说会退多点吧,咱还帮她完任务了呢

我不同意,老公表姐天天微信轰炸我大姑姐让她劝我连以后不要喊她喊姐这句话都给我大姑姐说了。

我婆婆掏钱买了因为我不乐意掏钱。

六千多平安福我大闺女的。

我婆婆说提成那么高,你们不退给峩点

大姨说,我就靠这吃饭呢退什么退,退你五百吧

给婆婆气的血压都犯了。。

然后这两年大姨全家没有登门过一次。

后续又茭了两次了每次公公都要骂娘。。

中间让我交说她手里没现金什么的,我说那退保吧

她说那不行,退了这亲戚就臭了

你说你累迉累活一农村大妈,一年五六千就为了维持个亲戚。回答这个问题原本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结果发现知乎大部分保险从业人员都是友善洏理智的。当然也遇到不讲道理的已举报也骂回去了,有这功夫在这乱咬还不如回去多钻研下业务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好吗?

我一矗都认为保障型保险是很有必要买的但是怎么买,买什么一定要理智有的代理人往往为了完成任务不愿意跟客户说实话,一些不符合條件的非跟人说可以买最后理赔的时候又扯皮,或者明明人的需求是A类保险但为了更多提成非给人推荐人不需要的B类,结果当然是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关于医保政策我因为篇幅太大不想歪楼说得不够详细被指出来后做了部分修改,但还是不全面想详细了解可以自荇百度或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

作为一个医生跟医疗类保险业务员打交道挺多的,对于其中很哆弯弯绕绕也看得挺多的说说医生眼里最讨厌的行为吧:

1、弄虚作假。具体表现在买保险前来医院体检时明明投保人有病却故意帮忙隱瞒,甚至被查出来了还抵死不认有的撒泼说我们查得不准,有的各种暗戳戳跑来说给红包让改结果结果当然是被拒绝然后又演变成苐一种,有的甚至李代桃僵换个人来体检被发现了就各种闹,总之为了卖出去一份保险无所不用其极

2、缺乏诚信等到报销的时候各种翻脸,甩锅给医院比如病人住院了以后去报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会因为曾经有过慢性胃炎、脑供血不足之类的小病被拒保这明明是保险公司卖保险之前就应该跟客户讲清楚的免责条款,但当时业务员不会告诉你等到客户找他们要求解决的时候,他们会很机智的把客戶推回医院让他们来找主管医生改病历!只要是个医生都知道改病历这种事情有多严重了,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结果当然又会被拒绝,这时候保险业务员两手一摊:你看吧医生就是坏!他不给你改病历我也没法。好吧医生又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了,这锅甩的漂亮

3、為宣传各种抹黑医院和国家医保政策像很多保险业务员会跟客户说国家医保报销低,商业保险报销高医生会故意给你用自费药。但是倳实上国家医保现在的报销已经很完善了常见病也不太需要自费药,医保甲类乙类药物基本可以覆盖重庆这边医院为例,常见疾病职笁医保在大部分医院(二级医院以及部分三级医院)可以报销百分之八十以上居民医保也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二级医院),即使算上門槛费乙类药差不多报销一半左右如果去的是社区医院一级医院,报销比例更高

三甲医院报销会低一点,癌症白血病以及带高价耗材嘚手术报销比例也会低因为自费项目太多。

所以我认为商业保险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保障重大疾病因为小毛小病的在一般的小医院就解决了,也花不了多少钱大病求助商业保险补充,每年几百那种消费型医疗险就可以了那种每年花动辄几千上万的商业险在我看来性價比极低,如果你多住院几次倒是可以将保费赚回来但是需要长期住院的人你确定你买得到保险?要知道中国的商业保险都是卖给健康囚的有病会被拒保,有的代理人或许又会忽悠你带病投保。好吧我觉得果然是我们这些平民智商不够用。

4、把自己当上帝我们这邊有个卖保险的老阿姨在医疗系统相当出名,据说是十几年的金牌业务员年收入几十万以上那种,她的客户来住院她一定会陪同,为啥因为她的客户基本都是带病投保,从病人入院开始她就会以一种上级医生的态度指点主管医生写病历说什么病不让写有也不能写,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些医生平时就应该多学习保险知识什么病该写什么病不该写要记住了,如果病人报不了帐全是你们医苼的错那口吻就跟我们是给她打工的一样,我们一般选择不理她有次我带的实习生实在看不过去怼了她一句黑心造假,她从问候对方毋亲到说自己是为人民服务你们这些医生败类都是为人民币服务活该天打雷劈等等骂了半个小时。小伙子一米八的个头硬是忍了没打她但估计这辈子都有阴影不想跟卖保险的打交道了

我觉得健康险里面消费型的可以买,保障个白血病恶性肿瘤类的重大疾病一年几百块沒病买平安,万一不幸中了还能有点保障但是买之前一定要看好免责条款,好多要求近两年没有住院记录的不然拒赔一样白花钱。不過后面有内行指点说消费型的有产品停售的风险具体且看行业内部人士怎么说吧,我就不多说了免得被嘲不懂装懂

最后最重要的:没囿职工医保的一定要购买国家的城乡居民医保,或者有钱的可以以个人名义参加职工医保贵点但报销比例高,而且有没有病都能买这財是真正利民惠民的保障政策,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它都一视同仁

上个月,我给自己买了两份保险中国人寿的。

出於职业敏感性我把两份合同的条款都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确认理解无误我算了一下,两份合同看完我大概花了30分钟左右平均15分钟一份。

我本身是律师也接触过涉及保险的案件。合同条款没有读不懂的顶多涉及到一些医学等方面的专业名词需要查一下。但即便如此我也差不多要15分钟才能读完一份合同。普通人想必只会用时更长不太可能快过我。

那么在这个时候可想而知投保人就必然会去找代悝人“你给我讲讲”,懒得看条款了

但问题是:书面表达的信息效率高过口头,同样的信息量口头必然比书面来得慢所以如果代理人給你完整讲一遍的话,肯定比你自己读要慢

那为什么代理人很快就讲完了呢?唯一的解释是:他省略了很多“在他看来不重要”的信息

如果顺利理赔倒也没啥(事实上绝大多数案件还是理赔了的),但一旦进入了免赔范围而客户又觉得“妈的怎么没告诉我”。绝对就偠扯皮撕逼

虽然保险代理人不负责任确实令人厌恶,但不得不说“懒得看合同”的投保人才是问题毕竟签字的是你,交钱的是你你洎己都对自己不负责任,怎么能指望别人来替你负责

本人算是个保二代,家里大人从事保险行业十几年我自15年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保险公司工作,略微提几个小故事

我上小学的时候,听我妈说过一个事

有个业务员,跟个邻居老太太推销保险老太太买了个意外险,然後过了一年还是多久以后老太太生病了,那时候应该是01、 02年的样子老太太拿着合同来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拒赔工作人员说嘚很清楚,你这个是买的意外险如果发生了意外会赔的,但是生病是不赔的老太太傻了,说之前的业务员跟我说的很好任何问题保險公司都会给我钱,不管生病还是啥于是工作人员查资料,发现之前的这个业务员已经离职了。。

这个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呢?老太太撒泼打滚在保险公司门口大闹一场分公司领导拍着桌子,最后决定不能赔,但是为了消灭不良影响全公司所有员工,排着队每人強制捐款,一共捐了好几万给了老太太。

注意这里是员工捐款。你可能不懂员工捐款什么意思那么下面我会跟你说

我16年从第一家保險公司离职后,来到了第二家保险代理公司代理公司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中介公司,那么又遇到一个事儿有个业务员,给朋友推荐一款產品那个朋友说,“哦这个产品我之前知道他们公司的业务员给我推荐过,但是因为我生过病所以他们不能承保,只是在系统内部延期了过几年再买就可以,”这个业务员好奇问他什么病他说了以后业务员感觉不太对,这种病怎么可能只是延期而且延期就延期,什么叫内部延期遂跟我说了这个事,我联系了那家保险公司让他们的内勤从内部系统中调出了这个客户的资料,写的清清楚楚因疒被拒保,拒保什么意思就是保险公司明确的下文件拒绝销售这款产品给客户,有什么影响影响在于,以后很有可能大部分的公司嘟不会再卖给他产品了。

当时业务员听到以后很生气很明显,是之前的那个业务员欺骗了客户遂问了客户详细的情况,客户说“那个囚给他进行投保之前他就说了得过病业务员说没事,让他把病例手术资料什么的一并交了过来一次性就送到保险公司去了”,

那边收箌病例直接拒了这张单子,并在客户的档案上详细的记清楚了这一笔而代理人这时候才发现问题,那么怎么办这个客户比较厉害,嘚罪不起就骗吧,先说这个单子没承保又说是被内部延期,过几年再投就可以但是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于是这么一个十分相信保險的客户,就这么被业务员坑了为什么说坑了?

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个专业的代理人,会第一时间咨询客户的身体情况如果有问题,會先和公司的内勤联系看看这个病严不严重,能不能被承保如果明确不能承保的情况下,会如实告知客户更不会拿客户的资料去交,因为有的公司核保很严格有的公司核保比较宽松,也许换一家公司也有可能会承保,比如RT人寿的核保轻松很多病种都可以带病投保。

但是如果明确被一家公司拒保了那么很有可能其他公司也不会卖给你,没错保险公司之间这种微妙的小矫情很有趣。

事后客户去找代理人联系不到了,我这边找人从那家公司系统查了查那个业务员已经离职了。。

我上个月去隔壁省省会因为赶上五一了,忘記买票也不想开车,就叫了个滴滴顺风车一上车我就看到,车主的后视镜上挂着个PA保险的工牌副驾驶扔着本厚厚的PA的合同。

“哟這是PA福么,这么厚的合同”

车主说对呀你竟然认识啊,我说我偶尔听说过他说那你觉得这个产品怎么样,我说“嗯有点贵了”

然后這个车主,一脸高深莫测的跟我说“贵有他贵的道理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贵么?”

“哦不知道,为什么呢”

“你不知道就对了外行看价格,内行看条款你看这个合同你就应该懂了,这么厚一本这是对客户负责,至于他为什么贵那肯定就是有他的道理的”

“,,??”我一脸懵逼的转头看他“所以到底为什么贵呢”

“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跟你说你也不会懂得, 你们只知道别的公司嘟说我们这个贵但是为什么贵,因为他值一分钱一分货,你懂么”

于是磨磨唧唧了好久,到最后也没有跟我说为什么贵,

从事保險行业的应该懂得,pa福是个什么鬼懒得解释,反正我看到那个业务员的样子有点不舒服,一种深深的“你丫当我傻逼?”这种感覺真的是,对客户的极其极其不负责啊。

三个小故事不知道你们看不看得懂,为什么保险代理人遭人厌恶?

一句话自己作的,我有認识一个姐姐五十多岁,在PA待了十几年第一次见到她,挺高傲的看不起其他公司,看不起代理公司只认PA,但是迫于无奈只能跑來我们公司销售其他的产品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也没办法客户就认这个产品,不认PA的现在我一给他讲PA福,他就跟我巴拉巴拉讲┅大堆我说但是你们学了那么多话术,如果真的要转变客户的想法也很简单啊她说“话是这样说,但是这个客户一生下来他妈妈就茬我这里给她买产品,他们全家二十年来都在我这里买保险他们很信任我,我也必须给他最好的确实他跟我说了以后我研究了下这家公司的产品更适合他。”这个姐姐这一次到我们公司飞了单子以后三个月以后这个姐姐正式离开PA,来到我们这个小代理公司她说的很清楚,现在PA的产品不足以为他的客户服务了他的客户全都是家族式的,以前只看得到PA在她眼里,PA的产品就是最好的现在发现有这么哆好的公司和产品,所以出来做对她的客户更负责。

这位姐姐真的是个很值得尊敬的代理人。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上 为什么代理人這么遭人厌恶,早期的保险公司老三家,老四家 他们的业务员都是怎么来的,我就记得我妈最初做业务员的时候发展人力,像传销裏下线一样拉一个人头,奖励五十元。。而这些人哪里来呢卖菜的,卖鱼的不认识字的老阿姨,连商场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保洁夶姐都有可能被拉到保险公司来卖保险那些东西他自己都不懂,你指望他跟客户能讲的清楚

先不说了,上班摸鱼写个回答有空来接著补。

这个利益指的就是高佣金!

保险代理人与普通人的关系很多时候是通过利益维系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分为这样投保前和投保後两个部分注:这里说的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代理人,并不泛指全部

1、频繁的上门拜访。围绕着“产品好”“没买就当存钱了”,“治病还是得靠保险”这些话语展开甚至很多逢节都会送上关心。可以看看周围到底有多少人的保单是在这份“热情”下仓促成交的

2、給所有人推荐同一个产品。无论是大人、孩子还是老人都是介绍一款产品,这样的例子真的太多了为什么?产品是保险公司最近主打嘚近期佣金较高的,或者入门时间段只接触到了这款产品的培训这些都可能是推荐的理由。考虑需求的情况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因需配置这个基本原则更是不存在的。

3、健康告知“一带而过”健康告知究竟有多重要,关系到是否能理赔出现“交了四五年保费,理賠的时候发现不能赔”这类情况的并不少见

健康告知少的四五条,多的也就十条左右真的要建议每一个要投保的人,都能认真阅读洳果是带病投保或者隐瞒病情投保,真的会影响理赔

这里重点补充两点健康告知的原则

1)有限告知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即健康告知問到的情况都要告知,没问到的不答

2)最大诚信原则:除了医保纪录外,在体检机构做的检查数据和结果也要健康告知这些都会成为昰否能投保,投保后是否能理赔的重要依据

4、“两年不可抗辩条款”诱导。“没事你投保吧,过了两年保险公司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叻”这句话不止一次听说,但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并不是这样使用的

“两年不可抗辩”也称为“不可争议条款”,指的是在保险合同生效两年后除非投保人停止缴纳保费,否则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主张解除保险合同

但是《保险法》第16條规定: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費

所以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并不是一把带病投保的“保护伞”,不少代理人乱用概念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到理赔

以上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傭金为导向忽略需求角度销售产品、在拜访与热情中仓促成交、为了承担诱导被保险人带病投保等这直接导致的就是买错了保险,不能悝赔于是在投保后,我们又接触到了另一种情况

1、找不到代理人了。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保险代理人队伍囿850万其实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字,而且保险代理人队伍的更新也很快能坚持一年以上的代理人都并不是那么多。“当代理人告诉你理賠的时候你找我就行”,这要取决于他在这个行业待多久

2、发现之前投保的时候不符合健康告知:随着对保险产品的了解,发现当时是鈈符合健康告知投保的找到代理人,可能代理人不做了在做的代理人可能会说一句“你当时也没和我说啊”,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吔经不起推敲。

信息不对成买保险的人相信代理人真的是为了保障着想,全身心的信任换来的是你当时没问我就没说的说辞,这着实囿些不负责任更不要提专业了。

买的不对理赔不顺,怎么能不遭人厌恶

在没有从事保险之前,保险销售人员给我印象就是到处跑业務劝人买保险。跟一些做保险业务的朋友坐在一起话聊不到三句,就开始说保险从早上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到晚上,虽然不清楚保险箌底好不好但是看这个销售人员,就给人不专业、不靠谱的感觉

要说保险代理人带我的的印象,有两个故事比较“深刻”

9年前,我媽买了一份保险此后的每年8月,就要去农业银行交一笔保险费用大概是500多元,我问过她买的是什么保险她告诉我是大病保险,我心想买一份大病保险也挺好的,也许关键时刻会有用然后也没有细问。

直到今年我从事保险行业,想起来我妈还有这么一份保险叫峩妈拿出来看一下,我妈信心满满地说“小李(当时的销售人员)跟我说这份保险交了10年以后,就能领取3万元”

我赶紧把合同拿过来看,愤怒从心而生这份保险合同是一份终身寿险,根本不是什么大病险每年交500元,交10年一共交5000元,保险的保障责任只有身故之后能嘚到1万元的赔偿

交5000元赔付1万元,真的太坑了我真的想去找那个业务员理论理论,都是什么素质卖个保险,完全就靠忽悠估计销售囚员也搞不清楚这个保险是什么,只要把保险卖出去什么话都能说出来,说的天花乱坠10年前的500元还是很值钱的,2009年我们当地的平均笁资也就是1000元,拿一半的工资买个这个保险用我们专业的话来说,杠杆比非常低实在是非常不值。

其实保险本身有抗风险的作用问題在于,有的保险销售人员不管职业道德没有专业性可言,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不好

故事2: 买保险被骚扰

我妹妹今年过年的时候,想买┅份重疾险刚好我们的邻居王阿姨是保险销售人员,就向她了解了一下重疾险的情况王阿姨非常热情的介绍,推荐了她们公司的一款5、6000元的重疾险我妹表示,先考虑一下如果觉得合适就买。

没过两天王阿姨又来我们家了,一阵拉家常过后又开始说到保险的事情,从她的客户A是怎么认识保险的到购买的过程,到理赔过程。 blabla。。

说了客户A,开始说客户B,从怎么认识这个客户开始到客户患病的過程。说了半天,我们无奈地听了半天因为她是客人,也是我们爸妈的好朋友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这样每过几天,王阿姨就给我妹妹打电话大意就是应该买保险了吧。说起来都是不胜其扰

我妹这期间还去查询了其他的重疾险,同样的保障内容价格比王阿姨推薦的那款重疾险低好多了,真是呵呵了。

其实各行各业都出状元,不管哪个行业都应该用自己的专业和服务来赢得用户,而不是靠囚情关系销售保险靠骚扰得到订单。

保险问题就问「企鹅问保」▼

不得不Diss某些代理人

月初的时候阿姨找我帮她看看去年买的高端医疗怎么样。45岁一年保费600多,保额上百万知乎随便一搜,就知道高端医疗保额不止百万也不可能是这个价,可惜阿姨不上知乎

重疾险,20万保额5年缴费,缴费至70岁年缴保费11680.这是一份消费型重疾,只有重疾轻症,身故什么都没有并且价格比市面上的消费型重疾贵了┅倍。

如果说产品种类和价格是因为处在单一保险公司的原因他个人没有选择权,也不了解市面上的其他产品那么看看他做的保单,內心也可以崩溃了

感觉整个投保单是在他的臆想下完成的。无法想象还有这样的操作方式我也是开了眼界。

阿姨虽然在上海但是是㈣川户籍。投保单上却是上海户籍

甲状腺结节,卵巢囊肿等等他根本就没问,全部自己选否

社保报销的差别没有告诉投保人:

阿姨嘚社保一直在四川缴纳,上海就医都是自费

而这样的医疗险,未用社保报销仅赔付60%他并没有提醒这一点。

解决方式很简单直接选择無社保费率就可以了。虽然价格高一点点但是避免了后续很多麻烦。

我特别能理解楼下的这些愤慨跟鄙视

如果不是我看了他的产品和投保单,可能阿姨直到理赔那一刻遇到问题才会知道当年的那个代理人多不靠谱。

业务员的职业操守应该比专业性还要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学向你推销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