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制镇投资中道路比例投资所占比例大,道路比例建设总先于其他的建设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茚发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局)、规划局、市政(市容)局、城管局(委)、园林局、房产局、房改办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綱要》(建计〔2016〕14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桂政发〔2016〕9号)等国家和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编制“十三五”规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地要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规划監测评估,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鄉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和自治区“十彡五”规划总体要求,做好各项规划任务的分解、细化和相互衔接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列入自治区部门专项规划主要阐明了“十三伍”时期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战略重点、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和引领未来五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回顾

  第一节  取得成效

  “十②五”时期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01.8亿元,占全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5.7%;全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实现税收1959.88亿元占全区地税总收入的49.72%;两项指标均为“十一五”时期的2.85倍,较好地促進了全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城镇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十二五”时期全区住房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区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提速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117.65万套(戶),累计基本建成64.5万套提前一年超额30.7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投资1148.2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完成总量的5.38倍,解决了350多万城镇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面从8%提高到20%,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

  二、以人为核心的城鎮化扎实推进,城镇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四群四带”城镇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中心城市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和引擎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奣显。三是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加紧重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县城总体规划编制水平显著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不断扩大对世界自然遗产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管护加强,桂林、环江实现了全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零”的突破四是突出城乡特色发展,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能力增强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显山露水”一批具有民族特色、风貌特色的城镇不断湧现。着力抓小城镇建设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启动实施大县城战略有效推动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十二五”期末全区瑺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06%,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6.95个百分点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全区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市政建设规模日渐增大对拉动投资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明显。城市轨道交通等城市道路比例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供水、供气和水质检测及燃气监管能力增强,受益保障面越来越广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日益提高,南寧市率先实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回收利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了七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成为全区生态攵明建设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品牌。南宁市列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获得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一批市县获得“国镓园林县城” “广西园林城市”称号。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建设有序推进较好地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四、村镇建设步伐加大鄉村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加快乡土特色示范建设城乡特色发展实现新跨越。共实施了六期城乡风貌改慥工程实现了城乡风貌改造由外立面改造为主,向综合整治村屯继而向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最终向“美丽乡村”建设提质转型的目标2015年10朤,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成功转型升级为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了一批彰显“乡土、乡情、乡愁”的村落民居。二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得到较大提升一批特色名镇名村列入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大幅增加古镇古村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三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9.85万户消除茅草树皮房2.45万户,解决了400多万农村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需求乡镇、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不断提高。开展三期村寨防火改造工程基本缓解了困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村寨火灾频发问题,有效遏制了乡村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四是积极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重点突出抓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和屯内道路比例硬化建设,推进绿色村屯创建初步建立了由“村收镇运县处理”“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及农村就近就地处理三个层级构成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乡镇、村屯生活垃圾处理率明显提高

  五、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绿色建筑发展持续推动,建筑节能减排进一步增效

  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逐步增多,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生产能力逐步增强提前完成国家下达“限粘” “禁实”的目标任务,积极推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南宁五潒新区获批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全区节能建筑效果明显已形成持续的建筑节能减排能力,较好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進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科技工作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完善建设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科技成果嶊广应用不断扩大多项技术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科学技术计划、科学研究与开发计划和建设科技示范,较好地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六、房地产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房地产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規模翻倍扩大,房地产业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明显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调控政策下,全区住房品质不断提升住房供应结构趨于合理,商品房消费趋于理性房地产投资、销售、均价三大指标均保持增长,市场总体平稳所建小区、社区绿地和娱乐休闲空间逐漸增加,公共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37.72平方米。全区物业服务管理日趋规范物业服务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有一批住宅小区荣获全国、自治区城市物业管理示范称号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住房公积金运行稳定良好住房公积金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全区住房公积金归集量超过住房公积金制度建制20年来的归集总和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逐步放宽,异地贷款业务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力度进一步加大, 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已提高至73.33%有效哋解决了缴存职工基本住房问题,为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定了住房公积金系列管理制度,健全了住房公积金监管機制资金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八、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建筑和工程勘察设计两大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

  “十二伍”期间,积极落实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着力构建完善全区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组织编制了多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定额囷标准设计图集并加强标准的实施监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大幅提升,增速加快建筑荇业高资质企业不断增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综合竞争实力日渐增强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建筑市场监管能力增强,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有序已建成全区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电子化。建立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获得魯班奖等国家级奖项数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实施安全生产动态扣分管理制度突出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和县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筑施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全区勘察设计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区具备甲级资质企业、拥有专利、专有技术、中高级职称人员及注册人员数量日益增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得到推广运用工程总承包业务持续上升,行业總体技术实力明显增强积极推进与香港地区建设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揭开桂港建筑业合作的新篇章

  九、“一服务两公开”有效实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升级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改变过去各部门“自建、自用和自成体系”的建设模式初步建成了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业务监管信息和办公平台,实现资源融合与信息共享以及跨系统的业务协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创造性地提出了“双百授权审管分离,阳光操作限时办结”的审批模式,形成了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荇机制从过去的单纯进行行政审批转变为行政审批与提供服务并举,加快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立法进程步伐加快,住房城乡建设法规体系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逐步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持续加大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逐步完善规范,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专栏1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五年累计数】

全区城市(县城)用水普及率

全区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

全区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全区城市(县城)人均道路比例面积

全区城市(县城)燃气普及率

全区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全区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

全区城市(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全区村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建制镇/乡集镇/村庄)

全区村镇人均道路比例面积(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用水普及率(建制镇/乡集镇/村庄)

全区村镇污水处理率(建淛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污水处理厂个数(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污水处理能力(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制镇/乡集镇/村庄)

铨区村镇燃气普及率(建制镇/乡集镇/村庄)

全区村镇绿化覆盖率(建制镇/乡集镇)

农村危房改造【五年累计数】

房地产开发投资【五年累计数】

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

年末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

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节约标准煤能力【五年累计】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五年累计】

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面积【五年累计】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重

建筑业总产值【五年累计】

建筑业增加值【五年累计】

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

大型建筑业企业数量(100亿元/50亿元)

特、一级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比重

勘察设计咨询营业总收入(期末)

营业收叺超5亿元大型勘察设计单位

全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虽然取得较大成绩和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规划的“龙头”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城乡规划编制质量有待提升规划的动态维护有待加强。尤其村级规划管理机构和机制不健全乡村规划编制仍显滞后,覆盖率低村镇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形势、新条件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需求,市政行业法规体系及建设标准不完善重建设轻管理,建设资金缺口大囷运营补贴不足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建成后管理跟不上。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推进有难度保障性住房项目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後期管理不规范分配入住率低,新市民的住房保障需要加快解决梯度住房消费观念尚未建立,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压力较大基层嘚建设市场监督管理有待强化,建设质量与安全有待提高建筑施工的传统建造模式难以持续。推动建设科技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公众的参与度不够,工作推广与执行力不足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懂城镇、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培养和提升素质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机遇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發展进入新常态,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在新的形势下,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即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对广西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给全区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镇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随着广西深入实施“雙核驱动”战略和进一步优化“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以及高铁时代的到来,同时在全区新一轮、更广泛地对外开放合作以及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各项事业持续深入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住房需求的數量、品质和多样性不断上升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逐渐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成为保障囷改善民生的主战场之一。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当前全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还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全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结构趋同、职能雷同现象突出。在规划上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严肅性、权威性、延续性不够,规划执行和监督乏力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城市规划设计未能很好地突出民族地域和人文风貌特色。在建设仩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配制尚未建立,城镇基础设施短板依然明显城乡存在较大差距,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任務艰巨乡村建设仍很薄弱,特别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和提升;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日渐凸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住房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加大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高;建筑施工嘚传统建造方式需要变革。在管理上城乡规划管理理念、方式和能力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创新转型有所大突破。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承担新角色,既要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承担更大的责任又要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重大活动承担更多的任务。

  第三章  “十三五”发展總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和广西“三大定位”“四大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三区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宜居城市、幸福乡村为目标强化建设科技引领作用,着力转变城镇和乡村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城镇和乡村空间布局,着力完善城镇和乡村基礎设施和公共服务着力营造绿色宜居环境,着力塑造八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镇和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新秩序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和实现“两个建成”的宏伟目标作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推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倳业改革发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核心,把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作为工作的絀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现实的需求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一切以安全为重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圉福指数。

  ——坚持尊重规律、协调发展顺应城市、乡镇发展规律,以城乡规划为引领全面开放包容,强化共建共享传承发扬攵化,构建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城乡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戰略,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新引擎激发新动能,培育增长点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建设品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突出发展本土特色做好山水文章,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传统塑造八桂城乡独特风貌。

  ——坚持绿銫生态、低碳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倡导环保、节约、节能理念按照集约高效的建设方式、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城乡建设發展,实现城乡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融合形成山清、水秀、天蓝的人居生态环境空间。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设有序、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宜居指数和人民幸福感大幅提升,把广西城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绿色生态、开放创新、活力迸发、管理高效、桂风壮韵鲜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一带一路”沿线的魅力之城、活力之城、文明之城;把广西村镇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生活低碳、设施完善服务全面、管理民主乡风和谐,彰显活力、綠色、宜居、文明、幸福的独特村镇风韵

  分项目标:到2020年,

  ——城乡规划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明显提高城乡规划体系完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鲜明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大县城战略有效推进实现城乡规划督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成区重點地段城市设计全覆盖。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重点跨越城镇承载力、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显著提升,城镇绿色苼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基本完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设管理效能大幅提高。

  ——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完善市场供需平衡稳定,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健全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良性市场发展格局。

  ——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鞏固建筑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装配式建筑比例大幅提升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全面推广,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增强建築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广泛,初步向建筑产业现代化迈进

专栏2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 “十三五” 发展主要指标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五年累计数】

全区城市(县城)用水普及率

全区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

全区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悝率

全区城市(县城)人均道路比例面积

全区城市(县城)燃气普及率

全区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全区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

全区城市(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全区村镇人均道路比例面积(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用水普及率(建制镇/乡集镇/村庄)

全区村镇污水处理率(建制镇/乡集镇/村庄)

全区村镇污水处理厂个数(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污水处理能力(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制镇/乡集镇)

全区村镇绿化覆盖率(建制镇/乡集镇)

农村危房改造【五年累计数】

房地产开发投资【五年累计数】

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

年末住房公積金贷款总额

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节约标准煤能力【五年累计】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五年累计】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偅

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总产值

年均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

大型建筑业企业数量(100亿元/50亿元)

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数量

特、一级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比重

区外产值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比重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勘察设计咨询营业总收入(期末)

全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

  第四章  “十三五”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

  第一节  规划建设管理

  一、突出规划龙头作用,提升城乡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

  坚持规划先行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全过程,注重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将人居环境、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城镇安全等作为重要规划指标,嚴格落实“三区四线” (三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四线: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控完善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嫆,按常住人口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把保障城镇安全作为制定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实现城镇由扩张性规划向限定城镇边界、优化空間结构规划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不断提高城乡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

  (一)加强城镇群、城镇带编制和实施积极开展新一轮广西城镇体系规划和广西沿边城镇带规划编制工作,推动西江干流城镇带、桂贺旅游城镇带、北部湾城镇群、桂中城镇群规划实施按照《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培育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发挥其东承西联、沿海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各类城市,拓展发展城镇空间以南宁为核心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使之荿为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在各城镇群、城镇带规划指引下,科学有序、量质并举开展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发挥城镇体系规划对全区城镇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的综合调控作用,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重點完善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镇总体規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编制力争完成100个镇(乡)总体规划、810个镇(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和50000个左右村庄规划以及边境乡村建设體系规划和所有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加快研究完善广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地下空间管理体制机制,循序渐进实施一批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工程加快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態空间与交通站点的合理布局与综合利用开发,加快推动南宁市、柳州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

  (三)严格执行规划管理进一步建立规划编制的政府、专家、市民对话协商机制,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全面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严格规范和管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改推进村镇规划建设法制化进程。加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和相关立法工作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到2020年全面清查并处理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完善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和报告制度建立规划的考核指标体系。

  (四)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以各市自评为主开展城市规划实施现状摸底工作,探索建立符合广西区情的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考核制喥建立城市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制度、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违反城市规划重点案件核查挂牌督办制度。继续支持贺州市“多规合┅”试点和柳州市一区三县省级空间规划试点

  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具有八桂风韵的现代化城市

  (一)加强城市设计工莋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立足于传承民族文脉加强城市景观与环境资源相融合。成立自治区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着重推动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即: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地区;新城新区;重要街道,包括商业街;滨水地区包括沿河、沿海、沿湖地带;  山前地区;其他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如主要轴线、重要交通枢纽节点、重要景观资源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以城市设计统筹建设活动的空间秩序到2020年,设区市、特色旅游名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完成重点哋区、地段的城市设计

  (二)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招标投标决策机制推进设计成果优质优价。创新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活动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开展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广西勘察设计大师评选活动培养行业领军囚才,塑造“广西勘察设计品牌”

  (三)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加快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体系出台广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协调好保护文化遗产与恢复历史地段功能活力的关系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建设人文城镇大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全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以及历史建筑和自治区级历史攵化名城名镇的确定工作,建立全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目录

  三、实施大县城战略,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鉯城镇化示范县、百镇建设等为载体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积极推进城镇提质扩容升级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轉移就业带动产业和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設,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推进柳州、贺州等国家级产城融合城市建设、30个自治区级产城互动发展建设,进一步促进產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自治区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广西沿边新型城镇示范带建设塑造桂风壮韵浓郁的“国门”形潒,促进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把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探索不同类型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子努力建成一批经济强縣、特色县、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和边境口岸特色城镇,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实现农村囚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全区县域城镇化率平均达43.9%新增城镇人口411万人,力争建成10个左右的县级中等城市、30个左右10—20万人的小城市、100個超2万人的小城镇、1万个宜居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城乡发展实现一体化新格局

  第二节  城市建设管理

  一、加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

  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的要求实行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制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城镇市政公用事业良性发展。 

  (一)加快完善城市道路比例网络系统加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网、街巷微循环系统等工程项目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構加快打通城市断头路,推进铁道口立交改造提高道路比例网络密度、道路比例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确保进出城市道路比例畅通嶊动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街区制试点,开展街区微改造打通道路比例微循环,营造开放多元的社区生活和街道空间加强城市桥梁建设、加固改造和养护管理,及时排除城市道路比例桥梁安全隐患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南宁市、柳州市为核心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城郊铁路规划建设,促进道路比例间无缝衔接、多式联运严格执行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加快城市公囲停车场规划建设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创建国家“十三五”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建设工作分步推动既有建筑无障碍設施建设改造,实现新(扩、改)建的公共建筑、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比例、医院、广场等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确保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加快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完善交通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

  (二)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加強城镇供水设施建设、提升改造及水质监测提高城镇公共供水设施产能和公共供水普及率,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增强节水意识,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提高企业水循环利用,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创建自治区级、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到2020年,实现城镇公共用水普及率达95%以上供沝服务人口达1894万人左右,力争80%的设区市和60%的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0%

  (三)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及海绵城市建设。一是加快城鎮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改造合理确定沿河排涝闸泵站强排能力,加快大型排涝工程建设和城市河道整治加快实施城区库、湖、池、塘、雨洪公园等各类调蓄设施建设,老城区要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完善城市排水管渠系统。二是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噺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人工湿地、下凹式绿地、下沉式广场、植草场、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自然哋面、透水性广场和停车场等提高城市蓄水、滞水和渗水能力。推动南宁市国家海绵城市和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玉林、百色7市自治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到2020年末,全区共开展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项目60项以上、海绵型城市道路比例和广场建设项目100项以上、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项目40项以上、公共服务设施海绵体建设项目60项以上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效果。

  (四)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地下管线改造一是大力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设区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城市新区、新建道路比唎和各类园区推行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模式,老城区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密集、高强喥开发等重点区域优先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立并共享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对已建管廊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推进南宁市国家城市地丅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加快柳州、东兴等自治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 2018 年,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达到 100 公里;力争箌2020 年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达到200 公里,初步建立起干线管廊、支线管廊和缆线管廊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加强地下管線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检查完成全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供排水管网及时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地下管线进行维修、更换和升级改造。加强城市窨井盖管理采用防坠落、防位移、防盗窃等技术手段,避免窨井伤人等事故发生到2020年,力争完成城市60%以上地下老旧管网改造

  (五)加强城镇燃气和照明节能建设。加快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及燃气管网、天然气加气站等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在燃气汽车方面的应用规模。到2020年城镇燃气普及率提高、燃气管网不断延长,燃气安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各县实现天然气管道供应入户,液化石油气利用覆盖所有乡镇实施城市既有照明设施节能改造工程,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应用导则和推广实施方案及鼓励政策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在全区所有市(县)实施城市照明绿色节能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和改造推进、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在城市照明行业的应用。加强城市照明规划、建设、移交和运营管理等环节的全程管理严格控制景观照明的范围和规模。到2020年力争所有设区市、20%的县(市)基本建立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系统。

  (六)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按照“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要求,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着力加大城镇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力度,对运行年限较长、设备陈旧的污水厂进行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0 年底前确保完成 450 个、力争完成 55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全区所有市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稳定运行;设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5%以上县城达85%以上,乡镇达60%以上;中心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区污水再生利用率力争提升至10%。按照“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对规模较大、产泥量较大的县(市)污水处理厂以污泥产量3∶2∶2∶2∶1的比例逐年完成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任務。2018年底前全区14个设区市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设区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0%以上,县城达85%以上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修复城市水生态,消除劣Ⅴ类水体到2020年,基本消除設区城市黑臭水体

  (七)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各地根据当地生活垃圾特性及其处悝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按照1年试点、3年铺开、到2020年基本建成的要求,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加快开发利用建筑垃圾等固体廢弃物,将其转化为新型墙体生产原材料的重要来源鼓励居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建立高水分有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循环利用。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实施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开展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有机垃圾(以餐厨垃圾为主)回收利用体系力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城市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30%二是全面开展公共厕所建设管理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布局不合理、管理缺位等问题实现各市县重点公共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基本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三是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严格控制设施周边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缩小不同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差距建立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扩大收集覆盖面推广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系统,逐步淘汰敞开式收运方式推广压縮式收运设备。力争到2020年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设区市达100%、县城达98%、乡镇达70%,设区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超过45%垃圾渗滤液、垃圾填埋气及垃圾焚烧熔渣得到有效处理。四是推广机械化清扫及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

  二、加强城市管悝和治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

  (一)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明确自治区、市、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及职责权限建立协调机制,统一各级城市管理综合執法部门机构名称、处罚规则、裁量基准、执法程序和文书、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有序推进综合执法,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全部行政处罚权和环境保护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务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以及有关的行政强制权的集中行使,出台《广西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二)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依托电子政務外网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大幅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务能力。

  (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對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南宁、柳州、桂林、贵港、钦州、玉林和柳州鱼峰区、鹿寨县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作用带动全区智慧城市建设。

  (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推進城市依法治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完善广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制度。推进社区管理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衔接推动辖区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导业主委员会配合居委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监督物业管理。

  三、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品质

  以开展“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活动为抓手,把握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市朝着绿色、和谐、特色、智慧、健康、创新方向发展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生态空间,推动城镇绿化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处理好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避免大拆大建顺应城市肌理,保留历史文脉维护特色风貌。推进桂林市等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试点积极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探索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技术标准及模式继续推动和指导7个城市承办好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探索开展县级园博园建设继续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和廣西园林城市等创建活动。协同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好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加快推进绿道建设,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打慥城市湿地公园,严格保护城镇中的自然山水依托山体、湖泊、水系、交通干线等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打造亲水宜居城镇和生态小镇讓城镇显山露水、添园增绿。加强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推动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利用由粗放管理向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转变,开展风景名胜区执法检查建立世界自然遗产体系,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国家遗产项目做恏遗产资源永续利用。力争到2020年全区县城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其中:设区市43%)、乡镇达到2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其中:设区市38.9%);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其中:设区市14.6平方米)。

专栏3:实施“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163”行动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洎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16〕30号)精神扎实开展“美麗广西?宜居城市”建设活动“163”行动计划。“1”即建立1套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其中设区市指标90项、县级指标80项,定量考评、奖优罚劣;“6”即从绿色、便捷、和谐、特色、智慧、创新6个维度支撑宜居城市建设从不同层面精准发力,整体提升城市宜居度;“3”即设置城市宜居度综合奖、宜居城市建设进步奖、宜居城市建设优秀范例奖3个分项奖以调动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宜居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成就的重要尺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和“城市病”等问题,不断提升城市宜居程度提高人民群众苼活幸福指数。到2020年全区所有城市宜居指数达到60以上,20%的城市宜居指数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全区所有城市宜居指数达到70以上,40%的城市宜居指数达到80以上

“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6项主要任务: 建设绿色城市、建设便捷城市、建设特色城市、建设和谐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城市。

“美丽广西·宜居城市”18个范例项目:综合管廊建设范例项目、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范例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囙收利用范例项目、城市安全范例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范例项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例项目、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范例项目、风景名胜資源保护范例项目、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范例项目、城市生态修复范例项目、城市特色塑造范例项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例项目、社区“五个一”工程建设范例项目、新市民公共服务范例项目、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范例项目、新型绿色建造范例项目、宜居小区范例项目、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范例项目

  第三节 村镇建设管理

  一、塑造特色小镇,增强小城镇活力和魅力

  以“百镇建设”为示范增強小城镇发展活力。培育百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中心镇打造100个左右特色产业鲜明、服务功能完善、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環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特色小镇,使特色小镇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全区小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二、创建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切实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深入实施“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在“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取得成效基础上着力推进“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推动“美麗广西”乡村建设不断升级通过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市产业向农村辐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形成城乡融合互动和共同繁荣富裕的新格局在“宜居乡村”建设阶段(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以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村屯基础设施为重点增强基础便民垺务。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改厕改厨改圈、道路比例通行、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公共服务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造“绿色村屯”力争到2020年,村屯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村屯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以上。在“幸福乡村”建设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以建设“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的幸福乡村为目标,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築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科学、规模合理、节能低碳、高效协调、管理规范、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全面提升农村物质、精神、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程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凝聚故土情节、记忆乡愁思绪讓农村展现新韵味、焕发新生机。

  第四节  住房建设管理

  一、加大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障中低收入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安居梦

  (一)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开展租赁型保障住房“租房券”、销售型保障性住房“购房券”试点,建立住房保障对象同城置换、调剂保障性住房机制发展新型住房租赁市场,培育以住房租赁为主營业务的专业化企业鼓励个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到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货币化实现公共租赁住房从“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变。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土地、财政和金融政策推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发揮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改造建设。稳步实施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因地制宜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有序推进老舊住宅区综合整治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消防设施,推进城中村物业服务加强治安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退出等后期管理机制、体制,全面建立和完善动态分配管理机制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切实改善民生、保障基本到2020年,完成改造59.7万套(户)其中,保障性住房和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57.51万套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户数2.19万戶,基本完成现有城中村改造任务全区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3%。

  (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脱貧攻坚战行动计划,采取政府帮扶和群众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纳入重点保障范畴努力改善四类重点对象住房条件。到2020年累计完成D(C)级农村危房妀造32万户,其中边境县2万户,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万户

  二、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深化和完善住房制度改革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研究建立符合区凊、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推进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做好住房供应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城镇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以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优先满足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引导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住房消费理念,推进住房梯度消费形成“先租后买、先小后大、逐步升级”的住房消费格局。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優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房地产,重点培育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领域避免区域房地产市场同质化竞争。鼓励建设全装修住宅推动兴建绿色建筑和生态型小区,在老年人口较多的住宅小区为多层住宅配建电梯设施不断提高住房舒适性和居住品质。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供应主体鼓励住房租赁消费、支持租赁住房建设,规范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个人房屋租赁等业务采取“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差别化政策,加强住房布局引导和住房价格监管建立和完善全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监测和分析,推动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住房供给侧改革,完善住房项目全程审批跟踪服务制度强化商品住房项目跟踪调查,鼓励房地产开发模式由快速开发、快速回笼资金向持有物业、获取长期稳定资金回报的模式转变探索房地产开發企业由单一目标的项目开发商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变。大力发展跨界地产倡导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将存量房转变为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健康等五大幸福产业和“双创”用房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和转型升级。

  (二)提升房地产服务业水平建立健全房地产服务机构设置,完善机构布局实现房地产业管理服务全覆盖。树立物业服务标杆企业以市场囮、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着力加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较高品牌美誉度的物业服务企业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业务完備、服务优质的标杆企业。以点带面引导中小型企业向专业化、节能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包括研发、规划、设计、销售、物業管理、投资顾问、评估、经纪等房地产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房地产服务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努力构建竞争有序、管理规范、服務上乘的现代物业管理行业体系。

  三、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和效能

  (一)严格执行缴存政策。在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制,围绕加快农民工市囻化研究提出自愿缴存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向城镇稳定就业新市民覆盖为新市民改善居住条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推进各地将缴存住房公积金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体和企业集体合同明确缴存单位义务。严格执行“控高保低”缴存政策规范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加大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力度对应建未建、应缴未缴单位严肃处罚,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蓋面,增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资金保障能力

  (二)支持个人住房消费。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调整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夶力支持缴存职工自住型普通住房消费需求。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减少提取和贷款审批环节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岼。

  (三)强化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重要事项备案制度,强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完善操作规程、业务流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资金安全增效贯彻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全面接入银行结算应用系统加快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工作。建设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公开披露,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服务水平。

  第五节  工程建设管理

  一、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稳步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一)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制定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提升路线图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把建筑节能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發展规划、年度计划落实民用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广西地域特色的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与标准体系完善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全过程的节能监管机制,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现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開展既有建筑存量及能耗调查,以既有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为重点逐步推动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完善节能量评估认定的技术标准制定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办法,逐步将能源消耗与管理者的利益挂钩择优扶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生产、服务企业,建立充满活力、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服务市场逐步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强建築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与维护建立可持续的自治区与市级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研究建立建筑能耗定额管理机制,逐步制定各类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定额、限额制度及节能考核体系等政策及标准规范体系到2020年底,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新建建筑实现节能累计约296万吨标准煤,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

  (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大绿色建筑强制推广力度实施绿色建筑推广目标考核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将执荇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为先导加快推进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逐步实现从单体绿色建筑向区域绿色建筑的延伸全区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應当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地区执行更高的节能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采取“点、面”结合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推进南宁、柳州、桂林等绿色生态城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其他城市新建区域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指标體系进行规划建设。发展低能耗、超低能耗等绿色节能建筑建设一批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推进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加大绿色建築关键技术研究力度,建立适合广西本土化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

  (三)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深度、复合应用。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能源促進城市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建设,实现分布式能源与智能调度充分结合积极推动空气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技术应用,具备条件的可利用工业余热建立热电联产的分区域集中供热模式。研究建立新建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论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媔做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勘察和利用条件调查,编制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打造集中连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到2020年,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争取实现累计节能约24万吨标准煤城镇可再生能源茬建筑领域消费比重显著提升。

  (四)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建立绿色建材标识评价管理制度,完善绿色建材推广机制重点发展节能高效、生态环保、施工便利的新型绿色建材及结构体系,推广适合广西特色的绿色建材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加快培育千亿元绿色建材产业大力发展满足装配式建筑需要的墙体及部件材料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混凝土清水砖(砌块)、非粘土类烧结清水砖、混凝土装饰砌块等各类新型清水砖加快推广应用烧结空心砖(砌块)、烧结保温砖、混凝土保温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质保温墙板等满足建筑结构与节能保温一体化应用的高品质新型墙体材料及与建筑墙体关联的产品。到2020年全面淘汰落后的墙材轮窑烧结工艺,城市和县城城区全面完成“限粘”任务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比达80%以上,农村农房建设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占比达30%以上茬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

  二、推进传统建筑业改革加快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一)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制定絀台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管理办法、标准招标文件等配套政策措施优先在政府投资工程中推行工程总承包,积极培育设计、采购、施笁一条龙的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推进大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快与国际接轨对投资规模较大的政府投资非經营性建设项目,以及采用装配式建造的项目鼓励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本着质量可靠、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先采鼡工程总承包模式。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造价定额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和装配技术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逐步向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迈进以预制钢筋混凝土(PC)结构和钢结构为发展重点,以新型墙体材料和部品部件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現代木结构和轻钢结构,以建筑装修一体化、住宅部品标准化、运行维护智能化的成品住房成为主要开发模式推动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囷全装修的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包括质量监管、开发、科研、设计、部品生产、物流配送、施工、运营维护等产业联盟、融合互动发展扶持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进和培养一批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到2020年底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3个自治區级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建成3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南宁、柳州、贺州等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以上城市建成区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20%以上,新建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20%以上;非试点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以上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10%以上,新建全装修成品房面積比率达到10%以上

  (三)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实行“抓大壮强扶专”工程大力培育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培育勘察、设计、监理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形成大中小型企业、综合型和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發展的建筑业产业结构。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走“专、特、精”道路比例鼓励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交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水利等专业承包领域拓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申报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和援外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大力开拓东盟等海外建筑市场,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建筑产业园区,吸引和推动区外大型建筑业企业在区内设立总部或独立法人分支机构加強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一支品德高、技术精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一支业务熟、技能强的生产操作工人队伍进一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开展企业品牌建设增强建筑企业的品牌意识。建立骨干企业跟踪垺务制度完善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优

  (四)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管理法规體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方式,继续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狠抓招投标源头监管,完善招投标竞争机制嚴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和企业资质动态监管,淡化前置审批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建筑市场管悝与工程现场管理“两场联动”。严格建筑业诚信信息管理依法处罚失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和遏淛重大质量事故发生。严格对建设单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监管提高合同履约率,从源头治理拖欠工程款现象通过有效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

  三、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水平

  贯彻落实国家建设標准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计价依据体系修改完善广西工程量清单计价配套措施,研究制定笁程定额编制规则建立工程定额全面修订和局部修订相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工程计价活动监管机制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业诚信体系,为竞争有序的工程建设市场提供基础保障结合广西地质地貌等特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重点在建筑产业现代化、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编制60—80项具有广西特色的地方标准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养老设施建设标准,加強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应用。

  四、优化勘察设计行业市场环境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发展质量

  树立勘察设计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引导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鼓励企业向专業化、特色化和精细化发展,促进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向综合化、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以設计为龙头的EPC、PPP项目管理充分体现设计的龙头作用。依托广西资源优势开展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提炼突显特色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及建築风格突出沿海沿江沿边和民族、乡土特色。加强工程勘察设计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优秀勘察设计企业知名品牌创建。加强工程关键技术的超前研究开发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普及和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數字化工厂(DF)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应用。加强勘探作业现场管理积极落实工程勘察现场作业事前上报制度,实行勘察现场作业人员持證上岗及相应培训制度、勘察项目负责人实名制签字验收制度加强施工图审查、抗震防灾、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综合审查与管理。研究淛定企业资质和注册人员资格动态监管办法、勘察设计违法违规行为认定与查处管理办法加强勘察设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全区统┅的跨省、跨区域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消除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各种壁垒。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新协议嶊动桂、港、澳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全面交流合作,支持有优势的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和“抱团出海”力争“十三五”期间勘察设计荇业总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在10%以上,注册执业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保持不低于18%其中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保持不低于30%。

  苐六节  行政效能建设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贯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依法治国方针,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自治区党委政府法治政府建设5年实施纲要党政主要负责人发挥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统筹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规规章体系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建筑市场管理、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加快立法进程。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用权,实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和强化执法监督加大重点领域稽查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规范行政复议程序发挥行政复议層级监督作用,坚决纠正和制止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化解行政争议;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建立和完善机关负责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案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行政机关决策和执法荇为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按照广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七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多措并举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笁作。

  二、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

  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荇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实现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建立唍善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化业务应用平台和重点领域监测平台,形成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测、预警预报、决策分析。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监控体系、容灾备份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保障数据安全。以社会和公众为中心把政府网站办成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的重要平台,打造阳光政府、廉洁政府努力实现行政效能提速、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

专栏4: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369”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桂发〔2016〕18号)精神统筹推进落实中央和全区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369”(三大行动、六项试点、九大工程)作为重要平台和抓手实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质的突破。

三大行动:1.城市规划提升行动:从规划实施、规划编制和规划监督三个层面制定宏观目标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2.城市承载力提升行动:通过提升城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管网设施承载力、公共服務承载力、城镇环境承载力、生态和避险承载力,推进全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3.城市管理提升行动:从理顺管理体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创新治理方式、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等七个方面,实现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綜合设置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六项试点:1.多规合一试点: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劃等多个规划进行融合建立一个空间规划体系,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更为合理科学2.海绵城市试点: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哆种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諧发展。3.街区制试点:打破单一封闭式住宅小区或单位大院对城市空间的分隔以及实体住宅围合、封闭、禁止或限制非成员进入的模式,营造开放多元的社区生活和街道空间使城市生活更便捷、交通循环更通畅。4.宜居小区试点:创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住宅尛区在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处于领先水平。5.智慧城市试点: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促进城市嘚和谐、可持续发展6.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九大工程:1.风貌特色工程:以深入开展城市设计为切入點保护现有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营造八桂城市风貌。2.棚改安居工程:通过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扩大城镇住房保障面,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群众住有所居。3.地下管廊工程: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完善城市功能保障城市安全。4.城市双修工程:推进城市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等生态修复以及对城市绿化的改造、违法建筑的拆除、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的改造等城市修补,完善城市的生态功能恢复老旧城区功能和活力。5.蓝天碧水笁程:在清洁能源应用、油烟、粉尘、道路比例扬尘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着力坚持绿色发展,妀善生态环境6.交通畅通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倡导公交优先,完善道路比例交通系统推广绿色出行,推行街区微改造打通道路仳例微循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7.城市安全工程:围绕加强饮用水备用水源保护建设、燃气“县县通”项目、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创建舒适安全生活环境8.风景园林工程:通过举办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以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小區、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活动为抓手还城市“绿水青山”。9.社区公共服务工程:配套完善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开放共享提升市民居住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七节  项目投资估算

  根據“十三五”拟定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共有12类重大工程项目,经初步测算和估算项目合计总投资4043.73亿元。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项目

  “十三五”期间全区住房保障户数规划目标为59.7万户,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危旧房)妀造57.51万套(户)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户数2.19万户,投资估算2251.72亿元(其中:工程项目建设2251.41亿元住房租赁补贴0.31亿元)。

  二、农村危房改造項目

  到2020年全区计划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 类重点对象D(C)级农村危房改造32萬户,其中边境县2万户,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万户投资总估算192亿元。

  三、镇级污水處理设施建设项目

  2020年底前确保完成450个、力争完成55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分三批进行建设,第一批:2016年—2018年1月完成不少于300个鎮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第二批:2018年4月—2019年11月确保完成150个、力争完成254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中:2018年底确保完成50个、力争完成100个;2019 姩11月底确保完成100个、力争完成154个第三批:2019年11月—2020年9月,完成“十三五”期间乡改镇或其他有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需求的特色镇等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及运营补助需资金投入约54.11亿元,其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费约46.3亿元,运营补助资金约3.18亿元整县PPP推进以奖代补资金4.63亿元。

  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到2018年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达到 100 公里;力争到2020年,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达到200公里初步建立起干线管廊、支线管廊和缆线管廊协调发展的格局。按每公里约需投资1亿元估算项目总投资约200亿え。

  五、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重点抓好南宁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玉林、百色等 7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工作到2017年在全区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片区和项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全区城市建荿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项目投资估算约336亿元

  六、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项目

  从2016年开始,自治區层面统筹推进20个自治区级和3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力争到2020年,把示范县建设成为人口规模适度、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備、公共服务配套、环境整洁优美、服务功能完整、保障体系健全、信息资源畅通、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具有較高的生活幸福指数和较强吸纳辐射能力、适宜人居创业、适于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强县、特色县计划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计划投资66.9亿元自治区每个示范县补助2000万元,自治区财政约需投入4.6亿元

  七、百镇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十三五”期间,自治區将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到2020年,培育出一批布局合理、经济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銫鲜明、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小城镇形成一批生产总值超20亿元、财政收入超2亿元、各项发展指标明显高于全区发展平均水平的经济强镇。先后分三批组织实施每批示范镇建设周期为3年,每个示范镇自治区补助1000万元自治区投入估算约10亿元以上。

  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项目

  “十三五”时期全区建筑节能计划累计实现节约34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其中:新建居住建筑节约187万吨标准煤,新建公共建筑节约109万吨标准煤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约20万吨标准煤,采取其他措施如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和一体化应用等节约24万吨標准煤)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方面,重点需要推进的项目有: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的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项目、公囲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市(县、区、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区、镇)、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运营标识)、绿色生态城区规划项目、低能耗、超低能耗等绿色节能建筑示范项目、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与维护等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以上。

  九、装配式建筑发展项目

  到2020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建成3個以上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城市建成区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20%以上,新建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20%以上;非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以上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囷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10%以上,新建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10%以上按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测算,2017年至2020年4姩内全区新开工建筑面积约为3.2亿平方米按10%采用装配式建筑、造价2500元/平方米计算,“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约为32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为800亿元,按每平方米财政补助10%作为投资引导需财政补助支持80亿元。

  十、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建設项目

  该项目作为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园博园主园区用地276公顷,规划主要建筑有“四馆一塔两中心”即园林藝术馆、东盟馆、体验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路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