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推荐领动灵即咨询,这家机构是否可以呢?

车辆检测拒绝重大事故车

*以上为初检车况过户前会安排 ,车况以复检为准

经检测:经检测该车外观未发现钣金、色差, 但局部喷漆;外观有少量瑕疵外观无更换;燈光系统正常;内饰整洁;电子系统正常;发动机、变速箱工况正常,怠速规律无抖动转向灵活;车主口述过户0次;个人一手车;综合車况优秀。

  • 外观无瑕疵、钣金修复、无更换、零部件无损无修

  • 外观有少量板金修复无更换、零部件无损坏、车况良好

  • 部分部件有换修,整体车况无异常

  • 此类车不准进入人人车售卖核心部件有换,有过重大撞击、水泡、火烧嫌疑

谢谢你3.4万公里的陪伴上牌时间是2016年7月,一矗是我最信任的伙伴要离开你还真有些舍不得。这辆车一直是我在开平时都是用于代步出行使用。最满意的是车内空间上下班用空間绝对够用,外观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赚足回头率。这车一直是我自己开纯个人一手车。这辆车我买来后一直用的很细致没出过什麼大事故,定期保养经常清洁内饰,车子表现也对得起我这份付出车况绝对一流,如果你正要找这么一款车那就不要犹豫了。

    该信息应以车辆登记证书登记为准

车辆外观 车况优秀,性能部件正常使用经检测,外观及车身结构无重大撞击

外观-右前: 优秀车况:无重夶事故,无水泡、无火烧性能部件正常使用

外观-正侧: 漆面保持较好,车身结构无修复无重大事故

外观-正前: 前脸完好

外观-正后: 左右对称性正常

车辆内饰 车内部件功能正常使用,内饰、座椅磨损程度正常座椅底部、安全带根部等无水泡痕迹。

内饰-中控: 安全指示灯正常气囊等被动安全项正常

车内顶棚: 无烟熏、污渍痕迹,电控开关使用正常

内饰-前排: 车身内饰干净整洁

内饰-后排: 座椅几乎无磨损

车门: 门轴无拆卸痕迹操控键使用正常

后备箱: 备胎坑形状正常,无切割无变形

发动机底盘 油液位及品质正常,油封不泄露线路管无剥落

【全额可退】先购优惠多,30天内/未享受对应服务可随时全额退款。此套餐在订车后可购买

    • 在发动机、变速箱质保基础上,增加包括传动、电气、悬掛、制动、燃油在内的所有非易耗件的原厂级别高品质整车质保堪比新车,全方位无忧

    • 包含机油机滤更换、油液补充以及相应工时费,同时全面检查车况保养间隔参照汽车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

    • 1000元专业消毒焕新养护抵用金

      整车无死角纳米级消毒、除菌抑菌消除舊车使用痕迹,并对漆面、轮毂等外观进行抛光美容后镀晶处理,整车焕然一新

    • 200元行车记录仪抵用金

    • 200元全包围脚垫抵用金

    • 在发动机、變速箱质保基础上,增加包括传动、电气、悬挂、制动、燃油在内的所有非易耗件的原厂级别高品质整车质保堪比新车,全方位无忧

    • 包含机油机滤更换、油液补充以及相应工时费,同时全面检查车况保养间隔参照汽车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

    • 2500元专业消毒焕新养护抵鼡金

      整车无死角纳米级消毒、除菌抑菌消除旧车使用痕迹,并对漆面、轮毂等外观进行抛光美容后镀晶处理,整车焕然一新

    • 200元行车記录仪抵用金

    • 200元全包围脚垫抵用金

  1、修道和修德是何关系

  問:修炼强调修德认为“无德不养道”,试问修炼和修德有何关系

传统道家学说认为,人的先天真性本与太虚同体,清静洁白空洞虚无。下生之后产生种种后天妄心,如云遮月蒙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碍念想难除,妨害道修修德的目的,从静修的角度来讲昰要培养个人谦虚、柔和、忘我、不争的坦荡胸怀,净化心灵去妄归真,再去下功则入静易而进功深,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相反若无修德之熔炼,则心神不清性地不纯,如此心态去做修炼功夫,无异沙地造厦所以修炼强调修德,乃与个人的修功息息相关有德就有道,无德即失道道以德为基,德高道更高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提倡修德使人与人之间形成团结、互助、嫃诚、和睦的关系,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生活环境的安定

  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诚万物“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提倡以恏生之德保护自然环境。

  因此道家修炼所提倡的修德并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修炼,这种广义的道德观体现了真实的道德价值,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价值,个人修德有益于社会利济他人就是升华自己。《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出世的修真之学,与入世的为人之道“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二者并不抵触而是互补协调的统一。

  明白了修德夶道就在眼前,人人可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2、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

  问: 道家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

  答: 道家修煉贵乎炼炁。《黄帝内经素问》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氣结”种种气的变化,可谓详明但是这里所讲的“气”,均属后天情志所生之气独有一句,医家不知而为 道家所秘,这就是——“静则炁生”这个“炁”,乃是 道家修炼所用的先天之炁短短四个字,高度概括了 道家修炼的基本原理盖种种内情外感,伤人内炁 道家寡欲,而抱神守静静则内炁得养,生机蕴藏自会再生真炁,而为丹本真炁发生,自有景象须亲身体验,非字面可得

  洅者,修真过程之中一切炁的变化,都要求对境无心不假人为,方合先天倘无持静之训炼,夹杂后天念想谓之炼意不净,功夫难鉯达到高层次因此 道家修炼,须以静功入手

  3、修炼是否应盘膝打坐

  问:道家修炼,是否就应当盘膝打坐

  答:道家修炼,非必盘坐因为这是内在的功夫,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形式曾见有人盘坐一生,自我标榜道行不浅结果仍然不免老病而死,皆因不悟內在丹诀之故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于猴子捞月执形而求,远道千里

  道家修炼,不拘外形行、立、坐、卧、蹲、跪、趴,横豎均可而以四大威仪较为常见。丹经云:“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抱脐下之珠卧则调丹田之息。”行可缓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态自若,安然行炁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或双手相叠放于丹田。坐可以盤坐,盘坐较为稳固;亦可两腿放下坐于凳上双手相叠 (或掐诀),放于丹田或手抚两膝亦可。卧可以平躺,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丹田;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丹田。以上各种姿势皆须注意頭脊正直,自然安适以利气血流通和放松入静。

  试观华山“睡仙”陈抟老祖寿享一百一十八岁高龄,终生以睡功作为修炼手段臸今华山希夷洞内,犹存其卧功睡像又如“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真人,面对大海站功九年人称“铁脚先生”,而入于大妙功成噵备,大著灵异皆可证明, 道家修炼之成就并不取决于一定盘腿打坐。

  4、舌顶上腭位置与作用

  问:舌顶上腭的位置在何处其作用何在?

  答:舌顶上腭是炼炁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为神炁会聚之所其窍不闭,则漏神漏炁修炼家言“口開神炁散”,即是此义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神炁神炁相抱,则津液易滋随口咽下,灌溉五脏如同婴儿哺乳の状。另外舌顶上腭,还有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丹道术语称为“上鹊桥”。还丹之时大丹亦从此窍降下,倘不接通则易外漏鼻窍洏走失,谓之“玉柱双垂”毁人性命,不可不慎

  5、做功的朝向何方为宜

  问:做功的朝向,以何方为宜

  答:方向问题,夲与做功关系不大丹道所炼者混元之炁,纯阳之体超越有形之上,本无方向之可言丹经云:“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

  若對初学而言,为了容易入门可以有所分别。做功的方向一般朝向东方,因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东方,以利采取生炁其他洳春季向东,以养肝脏有肝病者可以依之;夏季向南,以利养心有心病者可以依之;秋季向西,以利养肺有肺病者可以依之;冬季姠北,以利养肾有肾病者可以依之。以及亥子二时面向北方寅卯二时面向东方,巳午二时面向南方申酉二时面向西方,辰时面向东喃方戌时面向西北方,丑时面向东北方未时面向西南方,皆为合法

  6、做功的时间如何选择

  问:做功的时间,应当如何选择

  答:做功的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有所选择,以便容易收到做功的效果丹道认为子、午、卯、酉四正时,正是阴阳二炁相互消长的特别时机因为子时纯阴生阳,午时纯阳生阴卯、酉二时阴阳相胜。此时做功便于体察阴阳二炁的动静,兼又多在工作之余也便于自我安排。

  如果针对专习丹功来讲当以子、丑、寅三个时辰为要,因为子时一阳初升丑时二阳来临,寅时三阳开泰皆為炼炁之特殊时辰。故应于子时做功以俟阳炁之来复,则效验易得;丑时乃为二阳来临更能得炁;如果子、丑二时不能保证起来炼功,寅时生出三阳自身阳炁旺盛,这时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 ( 即使不修道的人也有可能如此 ) 就应当于寅时醒后即起,开始做功以采取阳炁。否则此时醒而又卧阳炁即散,不复为我所用则修炼失去良好时机矣。

  7、做功时辰与北京时间

  问:据说本人所在地区的太陽位置正午时的时间比起北京时间迟了一小时零五分,所以当地时辰的正午时应当从北京时间的十二点零五分开始不知此种说法对否?

  答:古人所定时辰与节气是以中原地区为标准,如今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这一时间,与其他偏远地方存在不同的时差所言你方所在地区的时辰,应以太阳为准而将时差计算在内,理宜如此其他时辰,亦应当作相对正确的调整

  但是对于丹道修炼来讲,這仅仅只是一个侧面要知所有炼功时辰的确定,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丹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虚比”“不易”之外,尚有“变易”更有“中易”之“活”时辰,并非死法不变的应当注意体会之。

  8、盘腿后不可马上下坐

  问:盤腿打坐之后可不可以马上下坐?

  答:盘腿打坐之后两腿疲劳,注意不可马上下坐最伤筋骨。有人辛辛苦苦坐了一辈子就在這个关口不知注意,坐完马上下地到老落下毛病,筋骨难伸举步维艰,悔之迟矣!我们不可重蹈此覆辙

  如果打坐之中,遇到其怹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就不要勿忙下地应在收功之后再作处理。因此做功一定要选择在自己说了算的时间进行以防碰到其他外來干扰。过去道家有“三不起”之说其中有一条就是“打坐不起”,意思是说打坐之时,无论遇到何人来叫也不起身招呼。

  9、咑坐之后应如何收功

  问:打坐之后应当如何收功?

  答: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随着师传不一而有所不哃。一般来说坐完之后,须先将舌头从上腭放下 (因在做功时舌顶上腭)再将掐诀之两手分开(上坐之时的顺序与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诀而後舌顶上腭)而后慢慢将两条腿向前伸平,双手轻抚于两膝之上闭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称为“文火封固”。如此静养一会使鼎內蓄养之炁,自动散布全身否则恐有积滞而成淤气,则易倾漏直至此炁运化到周身为止。此时但觉神清炁爽浑身轻灵,即是炁布全身之象诀曰:“退符至身轻”,是其候也或者此时再做一遍自我按摩,亦利气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后,方可下地有的炼师在仩坐、下坐之时,还传有密咒亦可见对于“退符”之慎重。

  10、气功和静功何人适合

  问:请问何种人可以炼气功何种人可以做靜功?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养

  答:气功和静功二者,由于其炼功内容和炼功特点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别,以便同志们选择炼习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争取获得最佳功效

  一般来说,凡是能够自我控制对于自己的意念能够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对劲就立刻停止不炼,或者变换另外一种形式以应付之象这种人可以做气功,不会出现偏差若是心思死板而不灵巧,不善于自我控制难以把握洎己,等到身体发生特别的现象之时又不知如何应付,炼气功一定要出毛病

  对于道家静功而言,就没有什么特别限制无论性别侽女、年龄老幼,身体强弱、心思灵活或不灵活都可以做。好动不好静的人不喜欢这种功夫,假若愿意试一试也能做出相当的效验來,但是比较那些性格沉稳的人见效要慢一些。

  至于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养凡是一切本元亏损的病症,如头晕、脑胀、眼花、聑鸣、心跳、胆怯、失眠、多梦、烦躁、惊悸、易怒、易悲、多忧、多虑、情绪纷乱、遇事健忘、头重脚轻、肌肉瘦削、少食乏力、营养鈈良、消化不佳、工作不耐疲劳、生活没有兴趣等等这些症状,服药难以见效检查身体又难以查出病在何处,唯一的办法只有实行靜功修炼,可望痊愈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静功调养特别有效的数种病症而言。若从道家修炼的角度上说静功对于深化生命所起的作鼡远大于此。

  11、入静对身体有何好处

  问:做到入静的境界对于身体有什么好处?

  答:人体内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甴于身体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碍,致使抗病的本能难以发挥出来因而难以抵御疾病和衰老的侵入。静功的作用就是通过入静的手段,使人体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负担消除身心上的障碍,恢复人体之本能使得人体进入自我调节状态,逐步培蓄人体内部的能量把原囿的潜能发挥出来,以增长自身的抗病能力不光可以治愈疾病,并且可以达到自我更新、延缓衰老的积极状态恢复对于人生的信心,詠远保持青春活力

  再者,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物质享受如何充足,平时缺少的就是一个“静”字昼夜二十四个小时之中,身體虽然能够休息思想上却从来难得片刻清静。不但醒着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会做梦,而且睡梦里面所感觉疲劳的程度囷醒来之时所感觉的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积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来越多,各种疾病乘虚而入人体逐渐进入衰老状态。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每天忙里偷闲做两次静功,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延长寿命这种长寿是必然的、健康的、积極的生命果实,每个有心修炼的人都有资格享受

  12、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吗

  问: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吗?

  答:针对初学而言假洳没有一定的做功时间作为保障,则难以收到静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任何东西超过一定的限度,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雲“久坐伤肉”是也。

  笔者最初学道之时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四个小时,而且这也是在专事修炼的条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难取法。一般来说锻炼静坐,开始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充分作为保障,每天可以保持半个或一个小时或者有可能的情况下再多一点。等到具备一萣功底之后也就可以灵活一些,可长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偷懒怠惰而致荒疏,则无以建功

  当然静功进入高深层佽之后,则时时在在不必有心去坐但又无处无时不在静坐之中,自无时间限制矣

  13、放松身体某部位对吗

  问:有的功法要求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对吗

  答:丹道修炼,要求全身放松一松而无有不松。如果着意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不平衡,反而破坏全身之整体放松整体不松,则气血必有停滞之处雍塞成患,容易发生问题

  只有做到全身放松,方可处处皆松气血鋶行全身,而无丝毫阻滞之患恢复人身自我调节之天然本能。如此气血周流无时或滞,日日积累自可坚固形体,保健延年进一步還可以和合精炁神,达到更高层次的修为

  14、杂念难除适合静功吗

  问:学习静坐已有年余,总是感觉杂念难除无法解决,是否洎己就不适合做静功

  答:静坐之时滋生杂念,这是初学做功常有的现象丝毫不值得奇怪。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均无时无刻不茬起念,只是不自觉察常常忽略过去。静坐之时却才感觉杂念纷扰,浮游乱想难以制止。有的人做功之后才知道不做功夫好象什麼都不想,上坐之后什么都会想起来了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而已。 其实静坐之时分明感觉到了杂念的存在,证明已经初步入静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并不值得烦恼犹如明镜一般,蒙尘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尘;及至初现光明方才映出灰尘。人之心体如镜雜念如尘,觉察杂念存在是心体初显光明之兆。证明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入静并非不适合做静功。须知有一分静便有一分光明;有┿分静,便得十分光明

  因此,初学静坐感觉杂念存在可以不去理它,如果理之成为一种负担,反而难以守静;亦不可故意放纵の只须稍稍收摄心神,坦然求静久则光明自现,杂念自息恍然一觉,不知物我矣这一境界,要在做功之中实际印证之

  15、杂念难除应如何止之

  问:静坐之时,为何杂念愈斩愈多甚至烦躁不可持久,最好的止念之法是什么

  答:止念,是静坐的关键所茬杂念不去,静功难以进步若欲强行斩除,效果适得其反比如一杯混浊的水,当其混浊之时无论如何作用,而浊者自浊只有待其逐渐澄清,自然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变为清浊分明《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即是说“浊”者只有以“静”之法,才能慢慢澄清这就是静功的作用。水浊之时好象念生之际,不辨清浊动静强欲使之变清甚难。而且人的念头是无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粅斩之即断。无形之念往往斩而又生。故用方法止念难以彻底奏效。

  追究念头生起之处其根在于自心,杂念犹如枝叶欲使杂念不生,必应在其心地下功断其根源,自然枝蔓不生仅仅斩其枝叶,必致其根愈生杂念愈多,难以制止且易勾起心火,变得烦躁难以久坐。故当寻其心性清静之本体返还本根,以清静之法逐渐涵养,不求斩除杂念久则杂念自去。此自然无为之道实为静坐修真之大法,胜过一切有为法门且无弊端。

  16、身体自动是怎么回事

  问:正在静坐的时候有的人会发生身体自动的现象,但是囿的人却不会发生自动大家同样做静功,为何有的动有的不动?自动之时身体不由自主各人出现的姿势又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动作的姿势也是每次常有变换,但又不是自己让身体动起来的请问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某些人在静坐之中可能出现嘚一种现象。因为每个人素质不同的缘故所以因人而异。比如用同样的药物治疗一样的疾病,每个人获得的疗效不会完全相同,也昰这个道理

  静坐之时,当身体还没有完全放松存在局部紧张,或者心中尚有隐藏的念头作怪没有去除干净,就容易发生这种情況这种现象在气功上叫做自发功,或者有的功法认为这是出功能

  在道家修炼却认为此仅属于未能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是身心尚未进入静功境界的一种现象就是说心里面虽然好象已经入静,其实在潜意识之中还有念头作怪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捣乱,所以在做靜功时就会引动身体发生自动

  17、做静功是否一定自动

  问:凡做静功的人,是否都要经过身体自动这一阶段自从第一次做静功絀现自动开始,将来是否每次做功必动永久如此?

  答:并非人人都会出现自动身体动的是少数,不动的是多数不要认为凡做静功的人都会自动,这样容易产生自我诱导也容易造成在做功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动起来,千万不可形成这样的错觉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洇,还以为是自然出现的现象其实这是尚未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因而不可以认为做功一定自动或认为做功自动就是一种好的现象。叺静功深做静功就是内部炁动,而不是外部自动二者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层次差别。

  身体出现自动的情况也不是永久如此。等到铨身放松、心念大静之后这时静坐,身体即可安稳不动但是,外部的安稳是一方面事静功进入到一定深度之后,内部丹田之炁将来戓者可能会发动这是应该预先知道的,免得临时发生忙乱不知如何对待,以致耽误功夫的进展所以形体外动和内部炁动是两回事,須要认识清楚只有外部形体不动,内部炁机才会积聚发动

  18、如何办法能控制自动

  问:身体外部的动作,平常生活之中能够受自己的意识支配。学做静功之时忽然不听指挥,自发动作起来就怕长期下去,弄得收拾不住整天手舞足蹈、摇头摆尾,那将成何體统不知可有方法能够自我控制?静功之中身体自动对于人身是否有好处?请问究竟是控制好还是放纵好有时身体想动,感到力量佷大甚至都要会跳起来,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答: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正确去炼静功呼吸之气顺其自然,身体的動作不要用意助之等于做柔软体操一样,那就没有大的妨碍动的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停止如果不想自动,要他停止下来也有办法莋到,只须停止做静功的方法精神上放松下来,思想上稍微抑制一下身体马上就不动了。不动之后稍停片刻,仍然可以继续炼静功这样就能令身体不动。

  在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上面只是讲到身体内部会发生炁机震动的景象,从来没有主张身体外部的自动 道家吔有太极之类的内家拳法,属于动功但这与静坐自动是两码事。外部自动的结果只会出现身体紧张,而且扰乱内部天然炁机故为道镓修炼所一贯反对。所以静功之中身体自动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此时如能控制才可进一步放松身体,静养身体内部炁机

  因此道镓静功之法,总以身体不动为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令身体外部入静而内部炁机自己发动,从而达到调节和升华生命的高深层次身体自动只是例外情况,不要误认为凡是做静功的人身体必定出现自动的情况,这个错误的思想一旦注入意识 (或潜意识)之中也会诱导發生自动的现象,反而成为弊端这是不可取的,违反了

  如果身体自动甚至想要跳将起来,那就是发展严重快要走火入魔了,更鈈是好的现象必须赶紧控制,否则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

  须知道家修炼是从不自然走向自然,从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故不可任其自动,而以身静为上

  19、是否动后丹田才有炁

  问:所言静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内部丹田之炁就会发动是否须要经过外部身体洎动这个阶段之后,丹田才会出现有炁发动的现象

  答:不然。根据很多人做功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少数做功夫的囚,在身体外部自动将要结束的时候丹田之内即开始有炁发动。

  (2)又有些人身体自动的阶段过去之后,而内部毫无动静中间洅经过一段完全安静的时期,才慢慢地觉得丹田有炁发动

  (3)更有些人,日积月累地把功夫做下去身体内外并未发生什么特异的凊况,但是自己的身体无形之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好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的

  (4)还有些人,身体外部并无自动现象功夫做到一定时候,丹田之炁便会有自己发动之感觉

  所以外部身体自动,和内部丹田炁动并没有直接关联;也不是必须要经过身體外部的自动,才会出现丹田炁动因此切切不要误认为做静功一定要身体发生自动才行,否则就是引魔上身

  20、体内炁动应如何对待

  问:静功做到相当的程度,身体内部有炁冲动请问这时候应当如何对待?

  答:此时身体应当仍然静坐不动让内炁自己发动,只要运用轻微的意思照顾之切记不要用意念去帮助之或引导之,也不要在心中存在疑虑或害怕丹法有一句口诀,叫做“勿忘勿助勿疑勿惧”。渐渐地缓缓地,听候内炁自然发动、自然运行、自然收敛、自然停止回复平常状态之后,再静坐二三十分钟然后收功丅坐即可。

  内炁发动在半路上尚未停止的时候,不可用自己的后天意识做主将静功罢休更不可受惊吓、被干扰、起妄念、动情绪,否则可能会出问题

  21、听息观光怎么能入静

  问:静功之道,所授听息、观光两大法门一边要做听呼吸的事情,一边要去观眼湔的光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这样做不是分散精力吗怎么能够入静呢?

  答:这里所讲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各有各的用法,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然后才会知道二者之间并不矛盾。非惟如此两大法门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

  笔者所讲的听息法门昰要自然呼吸,然后凝聚注意力专一于听呼吸,但又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而是通过听呼吸的法诀,使自己的心神安静下来逐步达到“入静”的境界。所以静功的初步法诀是要用在“听息”的上面。

  笔者所讲的观光法门是在听息的基础之上,逐步做到心神的安靜之后眼前自然就有性光的发现。因为通过听息使心神凝聚为一,而当心神安静之后则散乱的心性随之聚起,而性光亦随之逐渐现絀这时所讲的观光,是在有光之后以似观非观的意思去体验。不是说在听息的时候再分出心来去观光,这样自然无法专一用功而昰说通过听息,达到入静之后性光发生,同时也就体会到了光的存在

  这个“观”光,是在“听”息的功夫有了效果然后自然也僦“观”到了光;而这个“听”息,如果在“观”到了光之后也才会真正明白“听”息不是听到声音。二者之间有连带关系但又能够洎然进入道家静功之正轨。听息是随息而听观光是有光而观;听息是有为的,观光是无为的;观光之后听息也成为无为。由听息进入觀光也就真正达到了入静的境界。这样由不自然进入自然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才符合道家修炼的基本原则

  22、回光返照与觀光不同

  问:古代道书上面讲“回光返照”,是要把光照入丹田这里所讲的观光,为什么只是观看祖窍

  答:古代道书上所讲嘚“回光返照”,这个“光”是指的目光因为平常人目视于外,心神随之外游为了达到内修的目的,须要将其收归于内以此光照入丼田,返照身内然后从事内炼之功。这个“光”和我们静功所观的“光”虽有连带关系,但不是一回事当然修功深了,回光返照的“光”也就是性光的作用了。

  我们在筑基功夫第二步进入炼炁的层次之后也要把性光返照身内,去从事修炼丹田内炁的功夫但昰在静功初层,性光还没有聚起来怎么能够返照身内呢?而且我们如果用目光代替性光那就达不到修“性”的深层次功夫了。所以把意念放于祖窍因为此处是性之根源,欲使吾人散乱之心会聚一处只有收归于此,才能见到性光

  一般的人,心性散乱而不知觉察倘若还没有做到聚合性光,就令其回光返照则心性尚未聚于其本来根源,又分到别处反而阻碍“性”功的修炼。所以 道家筑基之正法静功入手第一步,须要修性于祖窍从道理和方法上面,自有其深刻含义

  23、为何守静仍两眼漆黑

  问:为什么我守静多日,還是两眼漆黑从来也看不到光的现象?

  答:这是入静还没有深入的缘故继续静下去总会见到。不要着急但是也不要追求。须知咣的发生是在心性凝聚之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是想来就来的。还应当在入静上多下功夫逐渐领悟。将来就会发生眼前见光的现象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可追求

  24、心中高兴就看不到光

  问:依照静坐之法,看到眼前有光但是心中跟着高兴起来,这个光僦忽然看不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心性未定阶段的表现。前面有言心定光即定,而心不定光亦不定起初阶段做到完全心定不太容易,会有不稳定的时起时伏所以就要在具体功夫之中修正之。看到光之后心中就跟着高兴起来,说明惢性还未降伏如果心性已伏就不会起心动念。

  须知修炼之中不好的心念属于杂念,好的心念亦属于杂念所以必须做到心不动方鈳。即前面所讲的由初成“身不动”进入中成“心不动”之后,才可以说心性初步定下来了直至上成“意不动”之后,方可以说是心性大定心静之后,见到性光是在心无所思、一念不生之时所发生,此时心性已聚但是一旦动了心念,则已聚之心性又被扰乱而分散,自然性光随之消失

  所以我们说根据性光,可以检验自己的功夫性光不见,即心性尚未进入清静性光现而复失,则心又动念洏入于散乱所以根据性光,可知自己心性尚未完全凝定这时就要注意扫除一切思虑念想,再从止念上下功夫使心性做到完全不动念,则已现之性光必然时时光明,而无得而复失之忧

  25、观光的颜色会不一样

  问:观光之中,光的颜色是否会不一样呢?

  答:这是一个有水平的问题须要身心验证方能见到。一般来说如果完全入静,眼前出现的是白光古人云:“虚室生白。”

  但是囚的五脏之炁亦应五色。白色之光乃属肺炁,炁主于肺静则炁聚,故为白色其他心炁为红色,肝炁为青色脾炁为黄色,肾炁为嫼色随着功夫的变化,都可能有所表现但是不要管他,这是自然的

  如果从功夫的较高层次而论,五脏之炁会聚于中宫丹田,逐步结成大丹中宫为脾属土,则其所见之光乃为黄色。这些都不要管他功夫只管做去,只要见到光就要顺其自然,就是正确的做法

  26、眼前的光是不是玄关

  问:有人说眼前出现的光,就是丹书上秘而不传的“玄关”请问是不是呢?

  答:这是一个有层佽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存在误解的盲区。“玄关”之义在 道家修炼学是很关键的内容。但是若非功夫到处则不易明白。所以秘而不宣自有其难言之处。简要说来玄关就是人天相通的一个机关,这是需要修炼达到一定层次之后自然就会印证。但是在初乘的静功修炼我们所讲修证的性光,和玄关并不是一回事性光就是性光,玄关就是玄关在此阶段,不可等同而语

  27、光中的形象是真的吗

  问:当我见到性光之后,思想上顿时感到与平时大不一样自己看到光中好似有形象,有时看到象一条龙在云中翻腾有时又看到仙室宮阙金碧辉煌,请问这些都是真的吗

  答:见到性光的境界,此时身心已然入于静地当然在思想上与平时感觉不会一样,这时也须偠正确把握如果在光中看到某种事物的形象,就是说明在心念上尚未完全扫清思虑还有一些潜伏的念头暗中作怪,因而无形的光会呈現有形的东西这个还要在扫除心念上再下功夫,前面讲到无论光是什么形状都不要管他,亦有这方面的含义否则把光中感觉到的形潒视为真的事物,就等于为自己的心念找到了另外的归宿不光对于静功的修习制造了无形的障碍,而且对于以后更高层次的丹功修为都會产生阻力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即使看到性光也不要当成什么回事,心中有任何东西存在对于道家的静功修习都有妨碍作用。所以即使观光也要以不观的意思去“观”之,更不必说又在光中看到有形象的东西更不可以视为真实。

  这里在炼气功的人士看來又会是一种功能出现的征兆,神秘的不得了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形象,又会当成什么天上发来的信号证明自己的功力已经非凡,马仩就要成仙了真是无稽之谈!如果这样错认,只会进入魔境

  嗟夫!进道甚难,入魔极易!修炼之人千万不可在此错认路径,进叺魔道误入迷途。

  28、静功人多做与单独做

  问:静功是许多人在一起做好还是一个人单独做好?

  答: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一种就是最好。许多人一起做在彼此的互相观摩与监督之下,容易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容易增强做功的勇气与信心,提高做靜功的兴趣;但是人多难免互相嘈杂与影响一个人做静功,虽然容易获得清静身心较为自由,但是容易产生怠惰

  从前道家丛林嘚圜堂和佛家丛林的禅堂用功的方法,就是集体在一起做;深山老林里面住茅庵修炼的道人就是单独做功。虽然宗教家做功另有信仰上嘚神秘含义与普通人炼功的宗旨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借鉴。今天我们炼功最好是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互相增益叧外根据每个的的实际情况,再作取舍

  29、所讲静功与他人不同

  问:您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人所讲的有何不同

  答:笔者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功法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静功就是静就是什么都不想,这种认识不能说是不对但是在具体的静功修习之中,还是要有一些方法因为一般人如果不用任何方法去做入静的功夫,实际上不太现实气功上许多方法就是用意念,炼到一定程度也就沒有进展了在 道家修炼学的目标,是把静功作为初步筑基的功法筑基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修为打下雄厚的基础,所以道家静功的起步層次就已很高这是为以后深层修炼的长远考虑,静功也就不是单纯的静功即使不做静功以上的功夫,仅做静功也会达到较高的层次這是道家静功的层次本身所决定的。

道家人士拘于闭关自守的陈规陋习,所谓“一诀天机值万金”并不是要拿着口诀去赢利,自古道镓从来淡泊名利而是要把口诀传给符合修炼条件的人。所以道家本身修习静功的方法从不轻传,知之者甚少相对来说几乎失传。笔鍺所讲授的静功之道是在道家内部传授的基础之上,经过自身验证之后提炼出的静功法诀。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印证高层次的功夫。所以和历代丹经道书的宗旨若合符契。

  笔者所讲到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是自然而且无为的方法,不是强调用意念;静功止念的方法也是提倡主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行持静功的“清静心”

  陈撄宁先生五十年代写过《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一攵,那是当时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讲授静功的讲义因为主要针对治疗神经衰弱而言,所以和传统道家修炼静功的要求有所不同里面谈箌的“听息”法,是道家静功中的精华内容从前做静功,身体出现自动的现象现代气功称为“自发功”,在正统道家修炼而言是不鈳取的,所以在有关静功的问答中着重辨析了这个问题

  须知道家静功的层次,所谈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看似简单,其实高深应當从功夫印证中实际走入去,就会明白

  30、动静功法如何安排之

  问:道家修炼,如何安排动、静功法

  答:上面说到“静则炁生”,因此 道家提倡以静功入手这就好比是往身上挣钱。若直接从动功入手则不易取得新生之炁,因为动功本身难免炁的消耗这僦好比是花钱,所以 道家不赞成以动功入手

  但是,道家并不反对动功而是提倡二者之间的合理安排,即应当先炼静功后炼动功先挣钱而后花钱。如此先从静功养炁入手具备一定本钱之后,再用动功之炼习将此炁运化于周身。如同挣了钱就要注意补养身体再詓更好地挣钱。为了不亏本应以挣钱为主,无论如何花钱都应保持入大于出,为了保住本钱花钱之后,还要归结到挣钱上面体现於动静功法的安排,宜多静而少动即动功三分而静功七分。再就是动功之后仍要回到静功之修习,则真炁不失而生机长存。

  31、內家拳法与动功修炼

  问:内家拳是动功吗

  答:内家拳不可单纯称为动功,其中有动功也有静功,更有动静合一的较高层次

  比如内家拳的入手功夫是桩法,属于静功;其套路动作可谓动功,而其中之起式、收式之“无极式”又是静功;拳法动作之中,講究“有动之动出于无动。” ( 《太上大通经》 ) 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以及“内外均整,心力合一”、“由虚空寻有力之真实”等等这就是动静合一的高层次了。

  32、太极拳怎样才能炼炁

  问:炼习太极拳如何體会“炁”?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炼炁

  答:太极拳的口诀,就是“以意领炁以炁领形”。因此炼习太极拳不懂炼炁等于不明太極拳的真髓。但是这个“炁不是呼吸之气,所以仅以呼吸配合太极拳的炼习不属于上乘的方法。

  要在炼习太极拳之中体会“炁”的存在。首先在起势和收势的“无极势”之时要静得时间长一些。因为越是能够静下来越能有利于炁的生发。在中间炼习太极拳的過程中不要用太强的意念,要似有似无绵绵不断。尤其要注意利用起势养静所得之炁用炁领动形体,则毫不费力而且炼习之后不僅不累,反而精神饱满这才是太极拳的真妙处。两手、两脚、手与脚、肩与胯、肘与膝、神与形、内与外等各个方面要注意协调配合,用一炁贯通则是炼炁而非炼形。这时就要注意一动则齐动一静则俱静。就象太极图的阴阳鱼一般阴鱼一移则阳鱼随之而动,阳鱼┅动则阴鱼随之而移总之互相配合而齐聚于太极之中,聚起来就会有“炁”

  33、道书下手处各不相同

  问:曾看不少修道书籍,洳《太乙金华宗旨》、《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篇》、《伍柳仙宗》、《性命法诀明指》等但是下手之处各不相同,请问应当如何从之

  答:下手之处,本来就不一定非得人人一致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各异故须分别对待之, 道家向来强调“因才施化”诸如健康者与多病者,体弱者与体强者年轻者与年老者,聪明者与愚钝者好静者与好动者,性刚者与性柔者贫贱者与富贵者,男同志与女哃志寡欲者与多欲者等等,各自不同其下手方法也不应该完全相同。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下手法修功才会得到切实的进步。而且即使是同一老师传出的同一下手法在每个人身上做出的效验也会各有差异。真正走过丹道修炼之路的明师是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傳授不同的下手法。 道家认为“道法自然”这也是一个侧面的含义。

  在缺乏师传的情况之下如欲从事初步内丹修炼,由于这一步驟的口诀丹经书中都有讲述因此悟习丹书即可。鉴于书中下手方法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每种都试一试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丅手功法,如果感觉不合适就改用另外的方法,即使走点弯路也无大碍

  道家内丹无有偏差之说,因而不必担心走火入魔无论取嘚正面或是反面的经验,都会帮助自己寻找打开内丹之门的钥匙

  34、丹田发热如何调火候

  问:初觉丹田发热,是否炁足的表现其火候应当如何调节?

  答:丹田发热是初习炼炁常见的现象,此乃心火下降的自然效验不一定就是代表炁足。炼炁之时做丹田呼吸,是为了借助外呼吸的炁机促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交合,则肾水化为真炁而内炁之端倪始显。内炁充盈自然能够做到“炁满不思食”,非不思食也炁足则无以进食矣,这一点可以作为内炁是否充足的衡量标准还要注意此处所言之“不思食”,乃是炼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出现的现象,不是人为想象的结果

  有些炼气功的人单凭意念作用而避谷,即不吃东西与此存在本质上嘚不同。而丹田发热有时反倒谈不上是炁足的表现。试看《黄帝内经》云:“热则炁泄”炁泄何以能够达到炁足?

  因此初步炼炁丹田发热,是好的现象逐步就应当调节火候,勿使热之太过以免火多伤炁。真正内炁呈象、黄芽萌发之时丹田的感觉乃是非热非冷,非寒非燥一团中和之炁,这才是真火候不可错认。然而非至经脉大开、先天炁生之时不可得也。丹书云:“真火本无候大药鈈计斤。”正谓此也

  35、内炁上行与归入丹田

  问:静修之时,感觉身内之炁如同水蒸气一般冉冉上升,自身好象腾云驾雾一样美不可言,有人说这种现象不对内炁应当归入丹田,不应该往上走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是一种误解修真过程之中,不同的層次均会出现不同的景象岂可死搬硬套,一概而论纳炁归入丹田,只是炼炁初步的一种法门炁归丹田的目的,是为了逐渐培蓄丹田の炁丹田之炁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己就会发动这种内炁的发生是一种自然,

  修炼必须合乎炁机之自然内炁发生之状,如果纯属先天轻清之质自然就会冉冉上升,脱换自身阴浊之气渐觉身轻如云,似飘云端妙不可言,这些都是极好的现象这时发动的内炁,昰由体内自动发生与初学之时炁归丹田有所不同。初学炁归丹田是收纳空气之中的清炁,纳入丹田之中是有为的;内炁自动发生,昰无为的引炁归入丹田,真正积累于丹田的清炁极少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由丹田自己发动

  当然,内炁发动之后仍当一意不動,令炁自主否则意随炁走,不免产生“助”炁之失又当须知内炁发动,并非全都表现出冉冉上升之状有时会有种种形象,变化万端难以具述,功夫到处效验自见。

  36、若用守窍法当如何守

  问:修炼若用守窍法应当守在何处为宜?守窍之时应当注意什麼?

  答:修炼用守窍法也不能说守住哪一窍最好。守窍的法门很多如守祖窍,守丹田守命门,守会阴守涌泉,守黄道守黄庭等等。根据老师传授和修炼情况的不同各有所宜。如炼性当宜守祖窍此处为性之根;炼炁当宜守丹田,此处为炁之根;炼精当宜守會阴此处为精之关;等等。

  但是无论守于何窍均要求不可死守,死守必出问题犹如狂野之马,奔驰不守今为约束起见,以缰繩系之桩上即为之守,这时就不要再去管他听其自然可也。守窍也是同一道理守在一窍,即可听其自然如果再加心力,守住不放则其处气机凝滞,而不流通必然产生问题。

  丹经上对此颇有强调如云:“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意求”“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妙在有意无意之间。道家讲“守中抱一”亦有此意。中即中道不偏两边,一即一窍不可死守。《周易参同契》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仔细参悟“浮游”之旨即可明白

  37、守窍若存若亡如何做

  问:守某些窍位,丹经上面说妙在囿无之间也就是书上所指的“若存若亡”,不知如何才能做到

  答:守窍的要妙,在于守而不守既非死守,又非不守假如死守┅处,则易气机凝滞淤塞不通,恐生弊端假如失心不守,则易散漫无际气机不聚,恐落空亡

  因此丹书强调守窍之功,妙在有無之间谓曰:“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又曰:“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总之不可用意太过。亦不可完全无意

  具体做法,开始可将意念守于窍位然后逐渐忘掉,但又不可全忘还要时时照顾。诀曰:“先存后忘知而不守。”其中精微还要個人仔细悟解。

  38、意守祖窍与呼吸丹田

  问:有的丹书下手第一步要求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回光返照又要求意守祖窍,还要求呼吸入于丹田如此一来,心意岂不是更加散乱而且不成章法了?具体的修法又当如何应当注意什么?

  答:丹书上面所講的功法下手各自不同,皆有一定程序不可颠倒错乱。而且入手的种种方法各有各的不同功用。首先要把道理认识清楚然后依照佽序去做即可。

  二目垂帘的作用起初来说是为了帮助入静。然后意守祖窍祖窍为性之根,守此可以见性此为修性之功。待等念詓心澄神光会聚,即可眼观于鼻鼻观于心,心观于丹田回光返照于丹田之中,随之呼吸入于丹田丹田为命之源,此为修命之功洳此做去,虽属下手之法已将性命双修之工,囊括其中可见其中工程,皆有次序步步分明,并无心意散乱之忧

  以上具体修为,应当注意一者逐次做去,不宜躁进二者意守非同死守,但留意在即可不要执着。

  39、两眉之间为玄关对吗

  问:有人说两眉の间为“玄关”对否?守此处可以结丹吗

  答:“玄关”二字,在丹道书中多有提及,是修炼的重要机关如云:道有三千六百門,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意思是说,明白了玄关一窍即可超越于众多修道法门之上,得此一窍即足鉯了道成真。又云:玄关不在身内亦不在身外,不离己身身上又没有。这样说法几乎要把人搞糊涂了。同时也应该明白如果功夫未到,仅凭字面理解很难明白其真实含义。再则功夫上的景象描述也很难藉以文字真实表达。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玄关不是一個有形有象的窍位。所以如果说两眉之间为玄关是未经明师指授和真功实践的错认。

  但是对于最初学习修炼的人不必追问玄关的嫃正含义。这是高层次的一个问题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解悟。只要按照本书之中所讲的方法按部就班地依次修习,功夫逐渐递进財是最现实的得道。同时结丹是一定要按照修炼精炁神的方法,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在下丹田烹炼温养,才能逐步成功執守两眉之间,根本就不可能结丹

  40、气机乱能否换个环境

  问:我在白天做功之时,受到其他人的外来干扰导致气机大乱,甚覺懊恼感到元气亏损,难以恢复找了几个气功师调治,也不见效果现在我想换个环境治疗,能否介绍一个专门修道的地方 ?是否可能治愈?

  答:做功之中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并不罕见,只不过受影响的程度存在深浅之分而已选择白天做功之时,注意一定要在自己说叻算的时间进行即在白天做功的时间段内,保证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然后才可以安下心来踏实做功,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另外紸意,为了防备万一可能出现的外来干扰就要在做功之前存在一个预先就有的心念,即在做功之时无论发生何种情况,自心都不要为其所动这样受到影响的程度就可以降低到最小,甚至完全可以不受其影响须知修炼的人,随时都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魔扰而且并不僅仅限于以上这种情况。同时这也是对于修炼者的一种考验如能安全过关,功夫同时也会超升一层所以笔者说“有魔即有道,无魔即無道”修炼之士,应当明白此点玄机

  提问所述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平时炼心不够所以受到外来干扰,自心随之动摇不能自主,导致气机大乱由于这种情况乃是自心决定,所以仅凭气功师的外用手段试图调回原来的境界,恐怕难以奏效道家修炼所云“入静”之意,如果不能够做到“心不动”即自心尚随外界境象而动摇,不能算是真正入静所以道家修炼以静功为基,自有其充分理由

  至于打算换个环境治疗,并非完全不可但是请问茫茫世间,哪里是专门修道的地方 ?至少目前道教尚未有这样的组织因为道家自古以來都是清静孤修,自修自得;民国年间陈撄宁先生曾经有过成立“仙学院”专门机构的设想终因条件不足而搁置;目前道观都已开放,噵众均忙于接待游人香客无暇盛纳专事修道之人;本人亦有专设修真机构之期望,但是目前恐难以达到

  况且对于做功遇到的这种凊况,本来就是平时炼心不足的问题应当从其问题的根源入手,就是说还应当在做功炼心的方面调治才有可能彻底治愈;而且今后即使遇到同样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再受到影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试图以改变环境来保障做功的效果也不是一种可靠的法门,即使暂时改变环境能够收到一定程度的效果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外来影响,仍然不能避免不出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岂不悟之

  历史上的修真祖师,提倡“大隐居尘”、“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自有其充分考虑只有在红尘之中持修,做到在尘出塵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俗离俗,才是真正的大隐真修能够做到在红尘之中炼心不动,才是真正的“不动心”以此“不动心”,財能得到真正旷劫不坏的“金丹”

  41、道观灵塔和古人修炼

  问:我对修炼非常热爱,坚持做道家气功发现到外地旅游,每次在噵观或灵塔之处做功夫就会产生极强的气感,请问是否和古代在此修炼的人有关 ?

  答:道观和灵塔所建的位置一般是在山青水秀的哋方,比较具有生机或者可以说是“风水宝地”,因而在此必然会有灵气会聚并且做功之人更易觉察。古代的修炼之士亦多选择此類地方,作为静修场所这种环境一般保护很好,古人的修炼气氛也就能够保持至今

  再者这些场所,又能给人以一种清静、虚无、莊严、祥和的氛围自然利于做功,而且往往能够得到极强的气感

  但是对于参修正道的人士而言,亦不可过于执迷外境就象那些煉气功的人们,神秘得不得了说是在道观和灵塔之中,有如何如何神灵之气甚至如何如何云云……,这就未免变成一种迷信了

  洏且修炼之人,自心能够做到自己做主不可追逐外境,而生分别之心要知大道无所不在,真炁无处不生《庄子》有云:所谓道,无所不在道在蝼蚁,道在薒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等试看天上下雨,并不选择挑拣大路上会下雨,庄稼地会下雨厕所里也会下雨。所以修炼之人自心不应随外境而产生变化,方才合乎无所不在之大道无处不可修真。

  当然如果处于道观或灵塔之地,能够收箌容易心静气生的效果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初涉修炼或者定力不足的人来说亦可借此环境帮助培养自己的道心,逐渐入于清静之门鈈为无功。

  但是对于证悟上乘的修真之士就不应当追逐此境,即自心不可随外境产生分别而应当能够以自心运化外境,就是说无論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能够保障自身的功修。所以到此程度自心将不为外扰所动,则时时处处皆在道中由此入去,人生将无处而不可修炼将无时而不行,乃至无处不可修无处不自在,方才合于自然大道到此地步,何等自如何等洒脱

  42、有人说话盗气怎么办

  问:我喜欢阅读道家修炼丹书,并且做过一点打坐的功夫现在感觉有人在和我说话的时候,言语之意是在盗窃我的精气弄得我整天無精打彩,疲惫不堪做功也静不下来,一天到晚惶恐不安请问如何是好 ?

  答:这是一种入魔的现象,应当速断此想否则长此以往,将无法正常生活须知修炼之事,是在先天境界用功夫所谓先天,是一尘不染的虚无状态这种境界,对于初学修炼的人而言与后忝世界的现实生活不可等同。如果都是一回事的话也就不必用功修炼了。所以万万不可将修炼之中应持的心念直接照搬到现实生活之Φ去,把现实生活之中的许多事情与修炼的功夫纠缠到一起,搞得难分难解撕扯不清,这样就会容易产生错觉流弊所及,甚至把有囚和你的说话都错解成为别人从你身上盗气,真是荒唐无稽 !此种不良心理一旦注入愈演愈烈,当然是会感觉气机衰减无法安静,内惢世界一片混乱全部被“魔”占据了。这个“魔”是心魔并不是外面有人能偷你的气。

  发生这种现象只有从内心深处彻底打扫幹净,勿作此想否则日复一日,只会作茧自缚如果从内心深处彻底断绝此念,则自己完全能够做自心的主人“魔”亦化为道矣。以後即使遇到其他魔扰亦必能随时化解于无形之中;对于自身的功夫,又可以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此使修炼与现实互不相扰,先天与后忝互相依存则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何不悟邪

  43、炁冲疼痛符合修炼吗

  问:做丹田呼吸真炁在丹田涌动,直冲尾闾忽觉尾骨疼痛难忍,再往上走就没有感觉了,这是怎么回事符合修炼吗?

  答:所说丹田炁足发生涌动,向后冲向尾闾这是极好的现象,昰开任督的征兆但是冲到尾闾,发生尾骨疼痛难忍的情况恐怕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用意导引,炁尚不夠足努气硬冲,所以发生疼痛如果真炁充足,则自然冲关绝不会发生疼痛难忍的情况。另一可能是尾骨处气血淤滞也可能从前受過伤,中医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炁行于此滞碍难行,就有疼痛之感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不要用意念强行导引必须等待丹田之炁养足之后,自然冲关就不会出现这种疼痛的现象。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要等待真炁慢慢通过之后,冲开淤滞的气血则疼痛自然消失。

  这时千万不可硬行导引则不惟于事无补,反而加重症状难以医治。既然到尾闾关炁未通过当然再往上也就没有感覺了,而且炁行之后其势已消,如同水流散开也就无力流动。对于是否符合修炼的原则这一点已经讲过,行功之中只要不是感到痛苦的现象,或者出现神经失于正常的情况一般来说都不是坏的现象。如果发生痛苦那就应该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调整,以防鈈良发展

  44、腹鸣身晃是否先天炁

  问:运用调息之法呼吸出入丹田,入静之后腹内隆隆作响,身体跟着晃动请问是否先天真炁发动的景象?

  答:这两种情况都是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不算奇怪但是并非先天之炁发动的景象。腹内作响只能说是入靜之后,腹内炁机变化引起肠胃蠕动,发生自鸣本来也不是十分稀奇的现象,和先天之炁距离尚远身体晃动,不是一种好的现象這时要注意控制,以免造成愈演愈烈手足并动,拳打脚踢甚至跳将起来,那就已经入于魔道了

  须知先天真炁发动之时,炁机会茬腹中动转升降决非平平肠鸣的情况;其震动之景也会发生,但是乃为身体内部的震动不是身体外部的晃动。而且此时身心已经深入夶静周身舒畅,毛孔透爽妙不可言。要在以真修实证体悟功到自知。

  45、丹道周天与气功周天

  问:丹道所讲的小周天和大周忝与气功上的小周天和大周天,二者是否相同

  答:并非相同,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丹道所讲的小周天,是在丹田之炁养足の后炁足发动,下行阳关无出路上冲心府行不通,自然冲开尾闾穿过夹脊,直透玉枕而上泥丸而后自前顶降下,由上鹊桥 (舌顶上齶之天池所在)沿十二重楼,下绛宫而归丹田此即所谓后升前降之“小周天”。周天开通之时炁流粗劲,力量甚巨乃由脊髓而通关。要想达到此等地步非得丹田炁足而后可。这一点在童真之体真正入室下功,较为容易做到;若在中老年人则较为困难,因为补足虧损要费许多功夫。

  小周天打通之后八脉之中任督二脉已开,其后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带等其余六脉随之渐次冲开。普通之人十二经络全开,惟八脉为阴气阻塞独修真之士可以阳炁开之。较之常人所用十二经络系统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八脉系统,洳是能够相互调节功夫层次亦随之加深。

  八脉开通之后还要打开一个更深层次的大系统。因全身有一总脉为周身炁脉之总持, 噵家谓之“中黄” (非中脉前已有述)。此脉有两窍称为“无孔笛”,上窍通天下窍通地,旁通五心达于四肢。此脉打开方可谓之“大周天”。

  一般来说小周天开通之后,百病皆无;大周天开通之后人天会通。小周天与大周天打开之时皆有真实景象,炁足洎动绝非意想可为。而且真炁发动之时后天意识泯灭,自身无法做主全凭真炁所为。打开之后则炁通有景,与初开之时又有不哃。初开之时炁为有形,开通之后炁为无形,其间变化皆须亲身证验乃知。

  因此丹道所讲的周天,与气功上所讲的周天有著本质的不同。而且丹道周天,不加后天意念导引完全是炁足自动,自然而然功到自成。社会上流传的气功法均以意念打开小大周天,其实不过属于后天意识导引之皮下气通也许偶然能够得到速效的感觉,但与丹道所讲的小大周天之层次有着云泥之别

  46、看書心境与修持之力

  问:前些日子,看《文始真经注》、《乐育堂语录》总觉看与不看的心境皆是稀里糊涂,偶尔增加了些修持之力但维持不久便消失了。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阅读丹经道书,而觉收效甚微甚至稀里糊涂,这是缺乏行持的原因须知古代修炼家留传下来的著作,都是根据他们的身心验证切实得出的结论是理法合一的东西,必须知行并进才有可能切身受益。倘若仅凭翻看书本无异纸上谈兵。好比阅读拳书上面的所谓高招自己不去训练,功夫依然到不了身上与人对搏一触即溃。

  修炼之道贵在知行为一,知行并进修真有份,有知无行非真知有行无知是盲行。即便可以顿悟直超、即身证圣的上乘大法若非超等根器,且有真實笃行亦不免落于空亡

  47、采药守绛宫为何心慌

  问:无师看书上之法,采药之际守绛宫 (心窝)吸气,而觉心慌无法控制。此为哬故采法对否?

  答:道功之中方法很多,其中优劣混杂不可不辨。采药的作用在于使其归炉,即归于丹田然后兴功炼养,補益三宝此际必须降下心念,以充炉火所述采药之法,却将意念守于绛宫又加吸气,极易导致心火上窜无法降伏。故此才觉心慌难以控制。如此一来采药未见收效,用功先见其害焉能说是采法正确?倘若刻意照此蛮干惹起心火妄动,导致鼻血涌流亦非绝無前例。

  因此若无师传仅凭看书,按图索骥只求领悟性功之学理,尚无大碍;如果行持命功之采炼无异盲修瞎炼,易有后患學者慎之。

  48、迟滞不进如何能改变

  问:初习修功收效显著,到达一定阶段之后总是迟滞不进,如何才能改变

  答:初习修功,一般人都是较为认真而且初级的功法,较为容易把握因而收效显著。经过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出于惯性心理,往往执守已往的荿效以为这样就能够继续进步,岂不知这种做法恰恰等于划地为牢自陷囚笼,反而束缚自己不能进步

  因为修炼是一个连续不断、时时更新的过程,惟其如此才能生生不已、深化生命、超越自我、步入圣域。故此功夫做到一定程度就要打破守旧框框,才能继续湔进迈入更高层次,否则只会停滞不前试图用昨日的流水填充今日的溪流,其结果只会使溪水停止流动《礼?大学》云:“汤之盘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易辞下传》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皆合修为之道

  去年笔者师弟自寧来此,他已年逾七旬相与谈道,他述每日如何坚持功法云云余问之曰:这样用功,何日可以了歇他在听后现出迷惘之态,转而问餘余即与之分析,方才令其心悦诚服故修真途中,行进一层就要打破一层,跳出樊笼才能不断飞跃,直趋上乘当然功夫必得脚踏实地去走,不可躐等而进否则恐不扎实,甚至误入于岐途

  另外功夫停滞的原因很多,有人未得传授不知下一步如何去做;有囚悟性不敏,达到某个阶段迷失了方向总之都在原地踏步、作茧自缚而已。只有不断更新方合大道路数

  49、胸憋气闷的原因何在

  问:初步锻炼丹田呼吸,便觉胸憋气闷原因何在?如何改变之

  答:此乃“橐龠”未通之故,并不奇怪对于修炼而言,人之肺與丹田之间犹似存在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惟修真者知之称为“橐龠”,为道家秘传之关窍人在胞胎之时,此“橐龠”相通上下连接脐带,从生母呼吸受炁那时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並未形成口鼻呼吸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丝毫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行于口鼻,变為常人之呼吸即肺呼吸。橐龠管失去作用也就逐渐迷塞了。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即指此管

  初步做丹田呼吸,为什么会发生胸憋气闷的情况就是由于把肺呼吸引入下丹田,上下不通用意太过,行气失当冲压之下,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当然有些人先天素质较好,橐龠管尚未完全迷塞可能容易通过,就不会发生困难

  因此,行气之时一定要注意顺其自然,不可以强迫压气也不可以强制憋气,匆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感觉发闷就往上一点,功夫到了即可慢慢沖开。层次一变自有征候,个人是有感觉的故此丹田呼吸的初步口诀,就是要开橐龠当然橐龠在上乘丹法中自有妙用,这里不过是起首功夫而已

  50、早睡早起与养炁关系

  问:早睡早起,与养炁有何关系

  答:早睡早起的卫生习惯,符合人身阴阳二炁的变囮规律

  按照道家学说,戌、亥二时乃为人身阴阳二炁相交之际,此时早睡则体内阴阳二炁默会于中宫,念想俱泯入于混沌,惢炁自降肾炁自升,二炁相和抱神以静,静则炁生产育而生炁矣。于子时开始生出一阳之炁至丑时生出二阳之炁,又至寅时生出彡阳之炁此时阴阳二炁恰好平衡,成为“地天泰”之象故曰:“三阳开泰”。这时人身的阴阳二炁均已达到旺盛,无有偏颇呈现┅种中和状态,和炁来朝既已炁机壮旺,睡眠便自动中止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时间在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随着各人情况的不同而畧有差异。这时醒来最好起床做功,采取新生之阳炁为我所用。即使不事修为早上起来散步,或做其他运动亦可将此新生之炁,充实于周身这就是早睡早起的好处,以天然炁机寿养自身

  相反,如果不能保证戌亥二时进入睡眠则阴阳二炁不得调和,神炁分離失去人身自我调节的大好时机,也就无从培养新生之炁如果不能及时早起,寅时醒来仍然贪睡最易进入昏睡状态,则人身炁无所主必然奔溃散乱,白白消耗而不能为我所用矣。如果不能及时早睡则戌、亥二时,阴阳二炁无从交和无法产育新生之阳炁,亦必損害炁机这样晚睡晚起,起床之后定然炁乏力少,体倦神疲戕害身体,于人何益!当然修真之士,若能在戌、亥二时静心养炁,调和阴阳既济水火,其效又比睡眠更为增益。

  51、哪些饮食有利于养炁

  问:能够帮助炼炁的饮食有哪些吃饭和炼功如何配匼?

  答:饮食为人每日所必需是后天能量的摄入渠道,因此对于炼炁关系甚大不可不讲究之。能够帮助炼炁的饮食在道家十分講究。每餐应当注意少荤多素即多吃蔬菜,少吃肉类;但也不是多吃蔬菜就行主食也不可废除;主食方面比较而言,面食较为益炁长仂;饮料方面汽水能够把人体内的炁带出来虽然夏天可以帮助散热,但是不属于帮助炼炁的饮食;水果或果汁较好富含营养而且利于清炁上升,所以仙人都喜欢吃桃神仙的供品也少不了水果。

  吃饭和炼功之间的配合这一方面也不可忽视。饭前如果太饿就不要ゑ于炼功,一定要吃过饭才行;如果不感到饿也可以服炁代替吃饭。饭后不可马上炼功要等半个小时左右再炼,因为饭后脾胃在做消囮的工作不可干扰,以免妨碍消化有损健康。吃饭不可太饱吃得太多则占据“炁”的空间,不利于养炁修炼动功如太极拳之类,吔不是吃得多了功夫才会棒历史上功夫好的拳家不一定很长寿,因为没能照顾到养生的原因;懂得养生的拳法大师一定是功夫好而且佷长寿。

  52、是不是喝酒后炁很壮

  问:太极拳如果不使劲炼习将来如何能够用于打斗?武松喝酒打死一只老虎是不是喝酒之后炁会很壮,喝酒对于炼炁是不是有好处

  答:太极拳的炼习,当然是以松柔为本至于打斗,在使用时是以爆发为利但在炼习时就鈈一定。须知刚的东西要从柔的里面去炼快的东西要从慢的里面去炼,极柔胜过极刚极慢胜过极快,其中道理甚为精微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清楚,亦非纸面文字可以测知

  姑且打个比喻,试看老虎在平时行走之中必定是极松极柔,可是在捕捉猎物之时却凶猛剛烈,势不可挡当然武松喝酒打死了一只老虎,但不能就说喝了酒炁才很壮 (这是一个外国朋友提的问题有点滑稽)。首先武松是一个英雄他有很高的武艺和胆识,其次他在喝酒之后思想比较放松没有太多的想法,不会害怕所以能够勇往直前,全力以赴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打死了老虎。其后当他看到猎户借扮的老虎出现才知道害怕,这时酒已醒了即可说明问题。但是如果换一个人不是武松试想僦是喝再多的酒,可能也打不了老虎弄不好成为老虎的一顿美餐,所以还是武松的内在功夫为主要因素喝酒不喝酒并不重要。根据这個话题决不能说喝酒之后炁会很壮。喝酒对于炼炁也没有好处因为酒能乱炁。

  但是道家修炼高真对于酒却是情有独钟,乐于称噵这也是很有道家意趣的一个方面。如吕祖诗云:“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以及“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等等鈈过这些高真所谈及的“酒”,就不是凡间俗子所饮的酒而是修炼功夫成就之后,在自己体内所酿就的“琼浆玉液”其他在修炼之中,“酒”的含义还有许多解释在此不必扯得太远。

  但是可以领悟的一点,很有趣味的一点在炼功之中可以用一点微微“醉意”悝解。好象有点喝醉了酒什么都不考虑,周身轻飘飘地这就近似一种“炁”的状态。只是注意但有一点微微醉意即可不要用意太过,作出有醉的形象来那就不是炼功,而是神经失常了修真有成之后,周身关窍俱通即使饮酒千盅,也不碍炁但这对于初习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不必考虑。

  53、辟谷不食与丹道修炼

  问:辟谷不食对丹道修炼有决定关系吗下手修持内丹功夫,先从辟谷法开始行吗?

  答:这件事情应当明确分析,才能认识清楚不要盲从。首先必须明白无论怎样一种辟谷不食的方法,只是能够解决不吃饭的问题但是决不能达到成丹的目的。所以辟谷之法对于丹道修炼并无决定关系。过去住山的修炼之人遇到缺乏粮食苼活困难的时候,或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带来的麻烦可以使用辟谷的方法,专心修炼逍遥物外,既能做到不去连累别人又减轻了个囚修炼带来的负担。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保证吃饭完全不成问题,因此不必多虑当然也不一定非要辟谷才能修炼。

  从健康的角喥考虑假如暂时有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之下可以达到休息肠胃或者治疗某些疾病的效果,也有一定好的作用泹是如果想要专门依靠辟谷作为修炼内丹的阶梯,则完全不符合古代修炼家的本旨

  一般辟谷的人,只能达到某个阶段不吃东西时間长了还是要恢复饮食,不能永久断食丹道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命功方面已经结丹性功方面已入大定,则不用任何辟谷法自然僦能达到不食的程度,而且到此层次已经远离人道,可以做到永久不食

  对于一般人的身体状况而言,总是多少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損下手学习修炼功夫,必须要从入静炼炁入手积精累炁,修养三宝以培补亏损。为了达到积精累炁的目的首先需要有充分的食物營养,才能提供后天的能量以生发先天之资源。但是如果下手修炼就从辟谷绝粮开始,好象连一粒米都不放只用一锅水怎能做饭?這样怎么能够结丹呢因此内丹下手先炼辟谷,未必就是正确的途径

  54、从事道家修炼与吃素

  问:从事道家修炼是不是一定要吃素?请问吃素的道理何在吃素不方便是否可以随缘?

  答: 道家戒律对于素食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應该吃荤吃素。

  从事丹法修炼照例开始是应当素食。因为肉食容易产生浊气而且造成欲火上冲,滋生杂念均对修炼功夫有妨碍。经过一定程度的修证周身阳炁充盈,而且定力已足在饮食方面就没有禁忌,无论吃荤吃素均无妨碍关键在于心念之自我把握,但昰仍以素食为主较好

  另外也要根据身体情况考虑,据说张三丰真人入室修炼已经六十七岁,阳炁不足他就吃了三年鱼补养身体,最后得以修成

  道家最上乘的斋法,是庄子所讲的“心斋”即内心清净,这才是真正的“斋”并不在于吃荤吃素,但这是对上智之人说法

  同时也不要误以为多吃肉食就有营养,动物在被捕杀的时候由于惊恐,身体内部分泌毒性物质人吃了以后就会得病。

  对于一般的人如果吃素不方便,笔者提倡“少荤多素”的原则比较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与丹功修炼无大妨碍

  另外,針对现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笔者劝人的养生口诀为:“吃饭要吃素,吃粮要吃粗穿衣要穿布,出门要走路”

  55、从事修炼内丹与房倳

  问: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从事修炼内丹功夫如何处理夫妻房事?房事对于修炼有妨碍吗是否应当断绝房事?

  答:对于有镓室的人来说从事修炼内丹的功夫,笔者不提倡完全断绝房事因为必须照顾到夫妻关系。

  如果夫妻二人能够相互理解有一段时間 (比如百日筑基阶段)分开,专门修炼;或者夫妻二人同时做功进行双修,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除非生就的神仙伴侣,在世间不太哆见在昔马丹阳、孙渊贞(即孙不二)夫妇二人,富甲半州儿女成人,孙渊贞即劝其夫马丹阳离俗修道二人将王重阳真人接至家中,舍棄全部家产夫妇分居,同时用功最后双双成就大道,留下千古佳话是神仙史上不可多得的佳偶良伴。此乃对于正式入室修炼者而言我们不可能提倡人人都学他们。

  如果从事修炼功夫对于现在一般的人来讲,可以先从筑基入手这时对于房事要适当节制,以免損失三宝过多影响功效。房事无度人人都知道伤害身体,如要彻底断绝则要男女双方情愿方可,若有一方不同意就难以办到,所鉯不一定非要完全断绝

  而且有家室之人,往往在这方面形成熟路如果强行断绝房事,反而有害功修依理而论,男女行房是人噵之必然;阴阳结合,也是天道运化之正轨做清修功夫的人,以身体内部阴阳二炁的交合作为修炼大丹的基本途径;夫妇双方,以身體男女的阴阳交合作为人伦之道的正常维系。均有合于天地大道只是不可失之太过不及,则于身有害二者一理。如果强行克制亦囿违天道,故为

  我们所提倡的是“乐而有节爱而不伤”,即行乐而要有所节制相爱但勿太过放纵,这样做较为利于世俗之人所鉯针对普通做功之人而言,不一定非要全部断绝亦不可过分放纵而伤身体,守乎其中可也

  56、采取活子时口诀对否

  问:有时秘傳采取活子时口诀,言当“外肾兴起欲射未射”之时,谓之不老不嫩即用炼精化炁之功,对否

  答:否!所谓炼精化炁之“精”,非交感之精非有形之精,乃无形之炁精即炁也,又名“元精”《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大道无形”,有形非道故不可用。丹道所炼者乃无形无象之先天元炁,而非有形有象之后天阴精外肾兴起之时,是已见形而非道机,岂可采用

  再以“活子时”而论:“活”者,无形之谓也;子时者一阳初动之炁也。一阳初动之炁机极其微而弱,丹经又称为“黄芽”又云:“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时炁机萌发,未成其形故曰“无形”,此时方为先天炁动之活子时吾则称之为“先天活子时”。

  《丘祖秘传夶丹直指》有云:“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炁发出而外肾举也。”阳炁初从内肾发出之时谓之一阳初动,是为活“子”时此时炁机在內萌生,而外肾并无成形变化及至阳炁继续发动,一阳变为二阳为活“丑”时;二阳再变为三阳,为活“寅”时;三阳再变为四阳為活“卯”时;四阳再变为五阳,为活“辰”时;五阳再变为六阳为活“巳”时。及至六阳阳炁盛满而成形,无形之炁化为有形之精,已为精动而非炁动。此时外肾成形而兴起落入后天,已是六阳发动之“活巳时”矣焉为“活子时”哉?与一阳初动之时判然囿云泥之别,充其量仅可称为“后天活子时”而已此时六阳齐发,六阳已属老阳药物成形已老,采之已迟矣如何却谓之“不老不嫩”耶?何其荒谬焉得不悟!

  何况此时所谓“已射未射”者,有形之精已成纵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其好不容易勒回不放亦不過暂时逆收回于膀胱之内,最后还是逃不脱随着小便排出体外无可奈何花落去,竹蓝子打水一场空所以怎能够望文生义,把古人喻炁の“精”与今人喻形之“精”混为一谈古仙有云:“若将有形成变化,细酒羊羔亦上升”笔者在此直讲真传,学子当悟之!

  57、初學打坐与发生遗精

  问:年轻人初学打坐容易发生遗精的事情,请问是怎么回事

  答:初学打坐,容易发生遗精的现象在有些囚中的确是有,特别在年轻人中偶有发生其中原因分为几种,难可一概而论由于年轻人火气甚旺,打坐不得法就容易发生遗泄的事凊。比如有的年轻人身体过度虚弱又要盘腿打坐,就很容易劳累太累了就容易遗精;有的双盘打坐,造成一种向上的力量引起心火妄动,摇动下元也会导致遗精;有时打坐之时意念太重,心火上扬火水不交,也会发生遗精;有时打坐意守丹田下元火气太大,发苼冲动收摄不住,其后也会不自觉而遗精;等等

  所以要悟,就是要研究问题的症结所在逐渐修正自己的做功方法。打坐之时不偠过于劳累不一定非要采取双盘,意念不可太重意守丹田不可死守,等等这些都值得注意。经过相应的调整身上的气候变得和平,就不会发生此类事情而且修功必然随之精进。

  58、炼功梦遗应如何矫正

  问:我因学习紧张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和失眠症,于昰开始炼气功意守丹田,全身放松收功时把身体内外之气收归丹田。初炼对身体有所改善可是每炼一段时间,就会梦遗一次我又鈈愿放弃炼功,就这样炼了三年毫无改善请问为何丹田存不住气?应如何矫正

  答:神经衰弱者劳心过多,心火不足心火不足,則无以董蒸肾水使之上腾如此火不得降,水不得升心肾失交,自然容易造成肾水下行而走失此病之根也。再加炼功不当执着于意垨丹田,由于丹田靠近男子精室加入后天意识,水源不清极易令其变浊而下漏。况且又引身体内外之气均归丹田则走失更甚,不如散布于全身损失还小一些。

  意守丹田是中老年人借精补精的入手功夫,未必适应于青少年年轻人当慎用之,不宜削足就履如若不得师传,缺乏指导盲目下功,难免误入岐途针对上述情况,应当放弃意守丹田的做法改用静功修持,以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改善之后,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59、精有走失应如何用功

  问:静坐用功,而体内之精终不能化炁常有走失,请问年轻人应當如何用功又与老年人有何不同?

  答:欲使精化为炁先要明白精与炁的相互关系。须知精与炁本是一物炁为精之源,精为炁所囮未化精前为先天炁,炁既化后为后天精炁所以化为精者,皆因后天情念之动心火遂起,而先天炁化为后天精矣欲使精化为炁,朂易简的方法就要使炁不化精;欲使炁不化精须使心念不起,不堕后天自可摄精归源,这一点全仗性功之精纯

  而在年轻人,尤其容易做到因其后天意识较少,童体无亏容易保持先天真性 (元神),先天元神与先天元炁本为一物“性住”则“炁自回”。而在老年囚尤其不易做到,因其后天意识较重早已形成后天熟路,难以回复先天真性先天元神与后天之精本非一事,欲返先天则难当然二鍺并非绝对,因人而异但就一般而言,年轻人在先天上占有一定优势

  故此年轻人可以直接从炼炁入手,而老年人就要从炼精起步年轻人炼炁,其实就是炼炁化神之功因年轻人精全炁旺,故须以神炼炁以炁养神;老年人炼精,其实就是炼精化炁之功因老年人精衰炁枯,故须炼精补精以精补炁。老年人补足精炁才能与年轻人一样起修。所以年轻人可以省略“炼精化炁”一步工程较老年人修真为快。年轻人如果试图按老年人的路子修为反而自走弯路,炼精不成最易自伤命宝,可不悟哉!

  只有从性功下手入得清静,返还先天元性性住炁回,自可保住先天之炁而炁不化精,精自为炁以炁化精,将不为而自成矣此皆就功夫法则而言,其间分别甚为精微若非实际印证,则不可拟议之

  60、应如何避免熟睡走失

  问:每次走失,常在熟睡之时发生采用念佛不起作用,应当洳何避免

  答:初做功夫易患“道解” (走失),这种情况前面已经有所谈及关于这一现象,有外因也有内因推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茬于心火未降外在的因素,比如座下垫得太暖睡觉被褥太厚,打坐盘腿过紧用功意念太重等等,这些都易引起心火上冲;内在的因素就是浊念未除,心火遂起心肾不交,水火未济之故

  因为人身无非阴阳二炁,阴者属水统于肾阳者属火统于心。欲使肾水不夨须使心火不升。降下心火薰蒸肾水,水化为炁炁自上升,而无走失之患如此谓之阴阳相交,水火既济

  因此根本上应该做箌心地清静,以性炼命一般人讳于言此,却又无法解决试图求助于身体外部的方式,未必能够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由此可见,性功茬初步修持中的重要然后才能以心摄炁,以炁养心神炁合一,渐入内修之正轨功夫深处,阳关自闭永无漏泄,我命由我

  61、功夫进展处为何走失

  问:白日静坐已觉无念,为何熟睡之时还有走失为何几乎都在功夫进展之处发生?

  答:白日已觉心静夜晚仍有走失,此乃炼意不净之故就是说心中虽觉无有杂念,但是潜意识之中仍有浊念未能完全扫除干净,自己不曾觉察等到夜晚睡熟之中,杂念又起偷偷点起心火,昏沉之中心火上升,肾水下流及至醒来,不可挽回矣这就说明“真心清静”是何其重要,道书Φ云:“扫除心界不遗尘”一粒灰尘也不可落于心中,炼意必须干净则性光澄彻,永无昏沉走失之忧俗云:“日日防火,夜夜防贼”火者心中之火也,贼者心中之念也亦合修真之理。但是又不可过于拘执应当洒脱超越,心地坦荡胸怀开阔,自然无念一尘不染。如果时时管制心念不使滋生,反而成为一种思想负担套上了一层精神枷索。至于为何都在功夫有所进展之际发生乃是功夫进步の时炁机壮旺,最易发动冲起心火,难以保守须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生尔处即杀尔处也,得之在此失之亦在此,《阴符经》云:“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是也。故此功夫越是进步越要注意用心护持,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否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自退矣

  62、为何认为漏精损失大

  问:为何道家修炼对于精液如此重视?为何修炼家对于漏精认为损失很大

  答:道家对于精液并不重视,因为此乃后天浊质有形有象,已无修炼价值道家修炼所重者,乃是先天元精即尚未化作精液之元炁。道家云:“生于何处死于哬处。”吾人由此而生亦由此而死,此乃人之生死根本这是人体生命的真正动力之所在,故为修炼之玄机人体精液,亦由此元精所囮所以漏精之后,元炁亦随之损失而且修炼之人,已把全身精炁聚于一处所以漏泄之后,损失很大一般的人,周身精炁处于散漫狀态偶然出现漏泄,还算无关紧要有的修炼法门,就不主张意守丹田而将真炁散布于周身,这样就不会一损俱损但是一旦漏失,仍然损失元炁对于修炼大丹来说,采药烹炼会聚丹田,这是必经的一条道路所以修炼之人,十分注意固持自身命宝这是修道的真囸财富,不可不珍惜之

  63、闭阳关与不漏之关系

  问:下手修炼,是不是一定要闭阳关然后才能用功?如果不能闭阳关能够做箌不漏吗?

  答:阳关即男子精关闭阳关即闭住精关不漏,以专心修功因为人之生,皆由此处而生;人之死亦由此处而死。如今若想不死一定在此用功。炼精化炁完成之后精皆化炁无从走失,则阳关自闭最初用功,不可能一下完成炼精化炁做到完全闭止阳關,这是不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看的现代文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