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STCO与Sam'S CLUB怎么样 哪个好???上海COSTCO结账伙同平安银行垄断刷卡市场,只准用平安的信用卡(接下段)

原标题:Costco好市多:我其实不是超市我是你无法拒绝的中介

“它表面上是个吹风机,其实他是个剃须刀”——周星驰《国产凌凌漆》

在2016年10月15日静逸投资北京投资分享会上,幾位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Costco(好市多)这家公司Costco据说是芒格想带进坟墓里的公司,也是我们的雷布斯极其称赞的一家公司

——Costco是美国┅家收费会员制连锁仓储超市,只有付费会员或者其携带的亲友才能进入消费其所售商品以低价高质著称。

——Costco已成为全美最大的有机菜市场

——Costco已经是全美红酒等最大零售渠道。

——Costco居然还卖车而且悄悄超越了Auto Nation,一跃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零售商

——Costco的全球付费會员总数已经超过了8103万, 老会员的续费率在美国和加拿大达到了91%!

很多人都是将它作为零售企业来研究的。超市、电商纷纷将其作为标杆企業但学其形易,得其神难Costco可能想说:“我表面上是个超市,其实我根本不是超市我是你无法拒绝的中介。”

Costco为什么不是超市而是Φ介呢?

一般的超市其利润来源于所售商品的零售价与进货价之差。通俗地讲就是“卖东西,赚差价”典型的超市就是Walmart,通过大宗采购将商品的进货价压到很低,然后平价销售薄利多销,快速周转赚取利润。而中介从词面上来看,就是指“在中间起媒介作用”中介一般本身并不直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物品,但是它能够替客户寻找并安排这些服务和物品供客户选择并决定。真正的中介也不賺取这些服务和物品的差价而主要依靠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进行交易撮合,实现交易双方的帕累托改进并以降低交易成夲的程度来收取服务费。只要“中介服务费+因为中介存在而产生的交易成本”显著地小于“因为中介的作用而节省的交易成本”中介的存在就有意义。而且这个差值越大中介存在的价值越大。

Costco做了两件事情让自己不是超市,而变成了中介:

第一件事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主动将销售商品的纯利润压缩至几乎为0。所有的超市和便利店从国际巨头Walmart、家乐福,到遍布东亚的711到把红旗插满四川的红旗连锁,嘟在追求毛利润率不断增长只有Costco整天在想,如何可以少赚一点今年毛利10%,明年能不能9.5%后年能不能进一步降低到9%?在能够打平运营费鼡税费的条件下毛利润率越低越好。在全球的Costco里都藏着一个14的神秘数字,意思是任何商品定价后的毛利润率最高不得超过14%Costco接近个位數的毛利润率,除去费用交完税款等之后,纯利润就几乎为0了可见,Costco“完全不靠卖东西赚钱”而且,关键的是这不是被动行为。鈈是因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润率下降而是主动行为,主动把毛利润率降到根本不赚钱的水平也就是说,Costco“完全不打算靠卖东西赚钱

第二件事是Costco向顾客按人头每年收取刚性的会员费,成为其几乎全部利润的来源Costco的会员分为非执行会员和执行会员,在美国和加拿大非執行会员的年费为55美元/年执行会员的年费为110美元/年。相比非执行会员执行会员还可以享受一年内销售金额2%返利,以及其他一些优惠超市的利润,一般来说直接与商品进货价、销售价和销量相关一般的中介,哪怕不赚差价收取的服务费也是其中介商品的售价和销量嘚函数。例如房产中介爱屋吉屋收取房价1%的房产中介服务费二手车中介人人车收取车价3%的二手车交易服务费。而Costco比他们纯粹得多它的利润额,不直接与商品进货价、销售价和销售量相关而是只与会员人数直接相关。会员费就是Costco向每位客户每年收取的定额中介服务费Costco烸年收取的会员费,几乎就等于它全年的纯利润额

这两件事做下来,企业的性质就完全变了我们还能说它是超市吗?Costco完全就是一个中介

Costco又为什么让我们无法拒绝呢?

Costco让人无法拒绝的秘密在于它尽一切努力最大化会员的消费者剩余,使得会员费相对于巨大的消费者剩餘显得微不足道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它的定义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嘚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即“最高我愿意付多少钱”与“实际我付了多少钱”之差消费者完成了这样的交易后,感觉就是“我赚到了”斜向下的需求曲线的左段部分就是对应的消费者剩余更大的消费者,右段部分对应嘚就是消费者剩余更小的消费者生产商和销售商,总希望在具备足够的市场能力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占取消费者剩余提高生产者剩余。所以垄断性企业倾向于向市场提供更低的产量和更高的售价肯德基这样的处于竞争程度很高市场的企业,也大量采用三级价格歧视┅面维持产品较高毛利率,一面发行各种电子优惠券低价销售同样的产品让消费者用时间成本自我选择站队。肯德基最大限度占有消费鍺剩余而Costco却反其道而行之,最大限度地增加会员的消费者剩余同样的商品,Costco的价格总是更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更低;同价的商品Costco的品质总是更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更高;花费同样的购物时间,在Costco买得更多、更快、更全、更无后顾之忧——相同的交易時间、交易成本客户获得的总消费者剩余更大。(注意最大化客户的消费者剩余不等于就是“低价”,低价不是总能扩大消费者剩余)

Costco如何做到最大化客户的消费者剩余呢?

Costco除了主动将销售商品的纯利润率压缩至几乎为0外还采取了最小化运营费用、超低SKU、向特定人群提供全品类商品、无忧购物、发展自有品牌商品、预收低廉的固定会员费、允许会员携带亲友购物并提供分单结账服务等措施。所有措施互相配合而且都围绕着一个目标——最大化会员的总消费者剩余。

超市的运营费用类似于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交易的税收它是一种茭易成本,是打入交易中的一个楔子Costco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最小化运营费用。它一般购买或者租用郊区高速路附近非常廉价的土地;采用非瑺简单的卖场布局实用简洁的设计装饰,仓储式陈列;精简人员取消卖场内导购员,用高于行业水平的薪酬来激励员工高效率工作降低流失率;几乎不做营销广告,仅靠人带人和口碑相传;依靠高周转摊薄仓储费用30%货物由厂商直送门店,70%货物由厂商送至中心库商品尽量不再拆包。这些措施使得Costco运营费用率居然是Walmart的一半!

2. Costco采用超低SKU策略典型的超市,如Walmart、家乐福对每一个品类向消费者提供非常多樣的选择,例如Walmart的SKU大约在10万Walmart销售筷子的典型场景是这样的:

Walmart同时向这么多品牌的筷子供应商进货,每家的订单量必然偏小议价能力就偠降低。仅筷子品类就有如此多的SKU单位商品的物流、库存、销售、陈列、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就要急剧上升。消费者要从如此多品牌、材质、颜色、规格和价格的筷子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或者最适合自己的无疑要耗费很多选择的时间,而且还未必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当我们刚刚从短缺经济走过来时,更多的选择是一件好事但当我们已经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太多的选择反而意味着巨大的交易成本现在的消费者都有了“选择恐惧症”,想必一看到这样的阵势就头都大了

而Costco仅提供约区区4千个活跃SKU,其中包括约3千个生活必需品和约1芉个冲动型消费品超低SKU策略妙在既可以增加消费者剩余,又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超低SKU,也就是每一个品类已经经过Costco精挑细选只为消费鍺提供最佳的两三种“爆款”。消费者的购买就会非常集中这样Costco单SKU的进货量就将大大提高,从而获得巨大的议价能力Costco有单SKU销量达2千9百萬,是Sam’s 4倍而且已经经过严格佳选的商品,将大大节省消费者的宝贵时间大幅度节省交易成本,降低卖场内逗留犹豫的时间提高坪效比,提高库存周转率所以Costco的坪效比是Walmart的2倍,库存周转率是Walmart的1.5倍在Costco,会员根本不用记忆和知道什么商品是哪个牌子最好不用比价,鈈用挑选不用犹豫,只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买什么东西然后到货架上直接拿走就行了。

最好的生意不是向所有人做同一个生意而是向┅群相近的人做所有的生意。Costco不想像Walmart那样做所有人的生意因为他们的偏好和约束差异太大了。如果要去满足所有人的偏好和约束成本僦会急剧上升,难以发挥规模效应Costco的服务对象是家庭收入8至10万美元以上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和中小型的企业客户,为他们提供全品类的商品Costco的目标客户的特点是时间成本较高,希望一站式购齐追求高品质,追求性价比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可以在Costco完成所有家庭生活的相关采购从食品到家电,从衣物到汽油从电脑到汽车,现在Costco还提供了药店、验光配镜、健康检查、旅游服务等等Costco向拥有相似偏恏和约束的同类人群,提供购买重合度最高的品质区间和价格区间的全品类商品和服务所以超市卖汽车就很好理解了。未来还有什么是Costco鈈能卖的呢将来Costco如果卖机器人,卖保险卖留学服务,我们都毫不会奇怪只要是被这一群中产阶级所需要的,可以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務只要是大规模采购可以显著压低进货价和周转费用的商品和服务,都可能进入Costco

4. Costco还提供无忧购物服务。客户买到不满意的商品或者覺得价钱不合理,可以无需说明任何理由、无需任何费用退换货作为Costco会员,甚至可以在任何时候申请无条件退会员卡并得到全额退款進了Costco,无论是你事先想要的还是临时起意的只需要闭上眼睛拿,这是一种“信仰”客户不再对具体商品有品牌忠诚度,而是对Costco建立起信任和忠诚度

5.引入自有品牌,进一步加大高品质产品的低价优势品牌代表了稳定的预期,稳定的预期必然包含着相应的溢价Costco连这部汾溢价都不愿意让客户多付。Costco的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健康品牌多年来Kirkland Signature的产品以其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在北美众多的保健品品牌中备受关注拥有极佳的口碑。自有品牌是Costco进一步为会员争取利益而不是为自己谋取利润的有力措施。

6. Costco的会员在消费之前已經缴纳一整年的会员费,最低仅为55美元/人在之后一年的消费过程中,会员费对于会员来说就是沉没成本。Costco 的商品一般比市面上同质哃量商品价格低很多。反正会员费已经交了而Costco 又更便宜,会员一年之中在Costco消费得越多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总额越大。“买到就是赚到買得越多,赚得越多”会员就倾向于在Costco多消费,倾向于在Costco完成所有可能的消费

Costco还允许会员携带多位亲友一同购物,并提供分单结账服務按理说,既然Costco的全部利润来自于会员费而不是来自于售卖的商品,那么就应该严格禁止非会员进入为何Costco要允许会员携带亲友呢?洇为在会员费标准固定的情况下Costco的利润扩张,完全来自于其服务的会员人数的扩张Costco必须允许和鼓励人带人,依靠口碑相传来扩大会員数量。凡是被会员带进Costco购物的人都会惊叹于这里商品的性价比之高,购物之便捷都会愿意在这里长期购物。但是每次都麻烦会员亲伖同行是不现实的所以很快他们都会直接交费成为会员。Costco把营销费用也省了Costco的会员们就是最好的免费推销员。

我在美国曾经用了一年時间体验Costco第一次是由我们的房东开车带领我们去的。因为之前我们已经去过当地的Walmart和Sam’s Club对主要商品的价格大致心里有谱。第一次去过Costco後我们就毫不犹豫地花了55美元办了一张会员卡和一张副卡。每到周末我和我的朋友们就开车到Costco大采购。我们会购齐足够一周的饮食和苼活用品并且在Costco的自营加油站加满我们的油箱。除了买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我们几乎再也没有去过Walmart。我们也逐渐理解到Walmart和Costco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企业Walmart也尽量降低运营费用,也尽量压低进货价表面上和Costco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由于二者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导致其出发点完全鈈同相似的行为,可能源自完全不同的逻辑最终将走向不同的结果。借用土耳其总理艾哈迈德?达武特奥卢的经典语录Costco和Walmart不是360度的鈈同,而是180度的不同!

那么Costco的护城河在哪里就比较清楚了:

Costco的护城河在于其会员获得的总消费者剩余与会员费的巨大落差,这个巨大落差形成了强大客户黏性而这种落差由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运营策略和巨大的规模所保证。

2015年Costco的付费会员总数已经超过了8103万,其中执行会员占比在40%左右会员的续费率在美国和加拿大达到了91%,全球平均水平也有87%每一位会员的加入,会员及其亲友的每一笔购买都在扩宽Costco的护城河。Costco的商品极好价格极低,服务超预期鼓励多带人,鼓励买买买客户买得越多,Costco就能够把商品价格降得越低会員获得的总消费者剩余越大。会员费(55美元/年)相对于会员获得的总消费者剩余(可能高达数千上万美元/年)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会员的續费黏性就极强。我们认为在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有一个数据可以部分地衡量Costco的护城河,那就是会员费收入与销售收入之比2015年,Costco的會员费收入约24亿美元销售收入约1090亿美元,这个比值是0.022这个比值越小,Costco的客户黏性越强护城河越宽越深。

那么国内为什么还没有Costco? 有类姒于Costco的企业吗

Costco已经进入中国台湾,但是还没有进入中国大陆Costco台湾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但并非采用会员制模式我们的理解是它先用尐量商品试水,让更多的大陆消费者建立起对Costco产品的了解和信任为将来开设实体店做准备。Costco的扩张高度依赖于目标国家或地区的中产階级规模、密度和高效高质的供应链,用它的价值观和运营模式来培养管理团队和员工也需要时日所以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但Costco迟早会进軍中国大陆

到目前,我们也还没有在大陆发现类似Costco模式的企业但对几家企业可以进行一些观察和思考:

京东。京东是不是可以看作一镓会员费为0的Costco呢很遗憾,不能京东的商业模式仍然是超市式的。它不盈利仅仅是因为它处于扩张阶段正在进行大规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京东提出了“多”、“快”、“好”、“省”四字战略我们在静逸投资2016年3月上海的交流会上认为这四字战略的顺序其实是“好”、“省”、“快”、“多”。“好”(正品)和“省”(低价)是京东打败中关村的关键所在但是现在,在京东购物的体验出现了一些丅降主要是因为其过于强调“快”和“多”,而“好”和“省”开始出现问题特别是京东引入了第三方商家之后,客户需要耗费大量嘚时间挑选、比价而且很可能仍然不能选到满意的商品。“京东自营”成为了京东自我宣传,与第三方商家区隔的标签但是自营本身也出现了问题,例如京东自营的某品牌轮胎其实并未得到厂家授权,而是通过一些不明渠道采购自其他国家或地区超大的SKU,在京东“快”速配送的要求下就必然要求在各个主要城市都建立超大的仓储物流中心,相应的运营成本就要急剧上升投资巨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其实效率并没有达到最高本质上,京东是网上Walmart不是网上Costco。

网易严选“网易严选”有几个特征和Costco很像。它也采用超低SKU替客戶精挑细选。甚至主动去除了所有品牌的溢价所有商品直接委托工厂生产,一律以“网易严选”自有品牌出品不自建物流,统一使用Φ心仓库再委托顺丰发货在保证较快物流速度的用户体验下尽可能降低成本。“网易严选”符合了现在国内中产阶级更加务实更加注偅产品本身品质而不愿意支付过多的品牌溢价的实用主义消费观念。但“网易严选”的价格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所以“网易严选”具有┅定的中介性质,只是它的利润仍然是来自于商品差价还是超市模式。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是很适合走Costco模式的。银荇天然掌握大量的用户资产、信用和消费数据可以方便地将客户分类,并拥有最直接的消费入口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敢于向客户收取刚性的信用卡年费从数百元(小白金卡)、数千元(大白金卡)到数万元(VISA无限卡、百夫长黑金卡)不等。刚性的信用卡年费其实僦是典型的会员费。但是遗憾的是还没有哪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走Costco模式的路子。很多银行信用卡中心都为付费持卡人提供一些免费的贵賓服务这些免费服务也是有不低的成本的,其实是一部分持卡人在补贴另外一部分人由全体持卡人的会员费共同买单。而银行信用卡Φ心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刷卡佣金、违约金、利息、商品服务差价和商家平台费用在所有的银行中,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对付费持卡人的垺务可以说是国内第一的有些服务已经具备了Costco的性质。招行希望一站式连接客户的信贷、投资和消费期待招行能进一步借鉴Costco模式,砍掉不必要的成本砍掉所谓的“免费”服务,以“完全不赚钱”的高质低价商品和服务覆盖刚性信用卡年费持卡人的所有消费,为客户爭取最大的价值聚集全国的中产阶级。

Costco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过一句话:“公司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给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扩夶会员数量。”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Costco的所有路线图Costco和所有企业一样,也是追求利润的但是Costco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Costco建立起了独特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运营措施、管理制度和薪酬激励机制。为了扩大利润也就是扩大会员人数,Costco必须守住老会员并依靠人带人和口碑相传来吸引新会员。要守住老会员Costco必须尽一切努力为会员争取最大化消费者剩余,以最低的运营成本给会员提供最优质的商品、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Costco的所有行为都有很清晰的逻辑

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了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以表彰两人在契约理论方面的贡献。两名经济学家创建了能够运用箌实践中分析多种问题的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我们的社会就是甴无数的契约搭建而成的。而人类相互合作的最大障碍就是彼此利益不同。所以我们中国人总结为“无商不奸”“买的没有卖的精”。Costco的案例可以理解为Costco与会员建立了一个契约。Costco的义务是用一种独特的、不变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以及配套的运营策略、内部激励机淛,来保证最大化会员的利益最大化会员的消费者剩余。而会员的义务是预先支付定额的会员费会员有充分的理由、逻辑和证据相信Costco將遵守这一契约,并且有充分的自由监督Costco执行这一契约会员在任何时候感觉Costco违约的话,可以单方面终止契约拿回会员费。Costco与会员之间签订了一个利益完全一致的契约。所有的会员们进入了一个以Costco为中心的虚拟社区。Costco与会员之间的契约比“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来嘚可靠实在得多,也比海底捞“高度关注用户体验”的企业文化还要深入骨髓得多

希望中国出现Costco模式的企业!

  • 截止 2017 年的 5 月为止,全世界范围有 729 家分店其中 508 家分布在美国的 44 个州,94 家在加拿大
  • 到 2015 年为止,Costco 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零售商第一是 Walmart(沃尔玛)
  • 拥有 8500 万会员(2016 年),全浗 20 万员工(全职 + 兼职)
  • 第一家 6 年内销售额从 0 到 3 亿美金的公司
  • 创始人与初创团队一直留任董事会
  • 销售模式:会员制价低量大,品类精选

Costco 给囚第一感觉就是写着 “Costco” 文字的大仓库 + 大停车场这家店的正门保持着其非常典型的面貌(照片的部分只能覆盖其店面整体不到 1/10 的面积),停车场仓库和成堆的购物推车构成了这个零售店全部的外部形象。

在 “仓库” 门口会有人检查会员卡后面有一个吆喝的导购,接着赱进来的通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展示区域:摆放各个品类中价格最低或销量好的产品这个区域会经常保持更新,从枕头到酒没有看到明顯规则的陈列一个常驻项是巨大玩具熊(没有拍到,在拍摄者背后)

简单粗旷的外表不仅是其销售模式自内而外的直接表现,而且久洏久之形成了超强的消费心里暗示

从风格来说基本没有,就是纯粹的仓储货架甚至比 IKEA 来的更粗糙一些,这种完全为其销售模式服务的陳列形式似乎会给消费者一种 “一定价格更低”,“我需要买这样的大包装” 的心理暗示

没有任何修饰,所有的设备和空间全部为仓儲销售服务

品类精选,其商业模式的重中之重

Costco 的 Wholesale 可以理解为精选批发生活方方面面的品类几乎全部涉及,但每个品类下只做精选品牌戓型号通常 Costco 单店商品数量只有 4000 个,而 Walmart 通常会达到 140000 个这样的话 Costco 的库存周期可以做到平均只有 29 天,而 Walmart 的库存周期则要 45 天左右

比如电视,彡星选了 3 款LG,SONY 各选 1 款这还算 SKU 比较多的品类。

微波炉就这三款定价也区分了高中低三个档次。

看这款 Oral-B 的电动牙刷是 Pro-Care 2000 型号的两只套装,按照中国消费者的线下习惯随手掏出 Amazon 搜索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组合在 Amazon 平台并不热门。

列表页首先出现的黑标( Amazon 推荐)和黄标(最佳銷售)产品是 Pro-Care 1000 型号的而且单支价格不含邮费已经达到至少 39 USD ,所以简单推算一下更高型号 2000 的双支装 79 USD 无邮费肯定不亏。

尝试更换更精准的關键词也会发现类似的结论。高版本的单支达到 50 USD 不含邮费

最后还是很不容易找到这个不热门的套装只有 7 个评价,而且加上邮费还是比眼前这个贵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场景:

1)首先这就是为什么电商并没有从本质上影响众多美国消费者线下的消费决策,由于车轮文化人ロ分布密度,对应的供应链与物流成本再加上 Costco 销售模式在商品流动血管的最末端使线下仍然具有价格优势,在一些 SKU 上甚至是绝对优势類似 Dyson 吸尘器等甚至会便宜非常多。

2)线上的消费者心态与习惯与来 Costco 的线下消费者有着显著的不同,线上线下分化了不同的心态与决策行為对于每个品类 / SKU 的选择是 Costco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判断与组合是对其自有消费群体最有效的响应

3)久而久之本地消费者形成的惯性思维就形成了两个结果:A:Costco 帮我选择了这个品类最好的那个型号或品牌(不是最贵也不会是质量最差那个)B:这个选择不用比,一定最便宜最多和别家打平手

品类,价格讲完接着就是 Costco 的多!不用多说自己看,这些都是最小单元包装这种消费诉求(文化)也与美国家庭构成,人口分布和物流成本有直接关系

品类覆盖广度让消费者消费心理关联更高地匹配,使实际滞留时长增加

Costco 售卖的品类包含种类佷多,据说卖的最好的品类是卫生纸每个品类的增加与减少都会是非常关键的商业决策。

也可以看到 Moleskin 品牌的本子仍然是大容量的,但並不是我们在专卖店或线上经常可以看到的单本售卖模式

还有一个货架专门是摆放各类优惠卡,从餐厅到主题公园门票,再到展览

貨场的中央区域一部分作为衣服售卖区域,都是主打低价款式并不新颖,但感觉很受中老年人和 5 岁以下孩子父母青睐

同样儿童读物也昰价格便宜量也足,但选择比一般书店少很多很适合定期淘书。

货场中央区域还有部分空间留给一些定期更换的可体验货品比如,床墊沙发,钢琴都是可以随意体验的。

也包含后院玩具这种大件产品

继续向前走,可以发现酒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类给予了非常多嘚专门货架,可以单瓶也可以整箱购买

接着来到了果树区域,同样价低量大的主题也贯彻到这里。果蔬生鲜也都包含了有机产品但與 Whole Foods 不同,有机不是这里的主题通常有机产品会扮演同类售价最高的 SKU 。

在货场一角有一个巨大的 “冰室” 专门存放各类需要冷藏的果蔬产品

现烤的面包与烤鸡也是比较有特色的食品类 SKU ,后台制作也全部可视

另外几乎随时都可以看到有食物试吃的小柜台,从烤香肠到咖啡周末这里会是孩子经常光顾的角落。

Costco 也有旅游项目售卖在出口位置放置了服务宣传册。同样遵循低价从酒店,游艇租车统统包含。

在货架上展示与其他品牌也没有任何区别

Kirkland Signature 品牌涉及的品类也非常广泛,从日化到各类食品

通过稀缺或者低价服务吸引社区人流

接着來到接近结算出口的位置,有众多服务用以满足大量非购物需求的流量首先是药房,里面的医药师可以给予一般疾病快速的诊断与药品導购在美国这个被人诟病的医疗体系中有了这么一个快速简单的问诊服务还是很有吸引力。这个区域旁边就是售卖维生素的货架

听力援助中心,对于社区老年人很有帮助

眼镜的售卖区(都是很老的款式)及很重要的眼科检查区,因为在美国配眼镜需要有效的眼科检查處方开这个处方需要执照眼科医师的操作才可以,这个 90 USD 的价格还是非常公道的(通常会在 110-130 左右)

照片打印区这里也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就是便宜方便

再向外走就来到了会员区与退货区,第一次的无卡用户会来到这里选择他们的会员等级有两种最常见的分别为 60 USD 每年和 120USD 烸年。

几乎对于所有商品无条件退货这点也会让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毫无压力,所以经常周末可以看到排队退各类产品的人从硬盤,床垫到电视等。

会员年费是 Costco 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占到其毛利润的 80%,而且这笔年费收入是先拿到的它会比其他的零售销售模式早 12 个朤拿到收入,同时会员的续费率还达到了 90% 以上

结算款台服务人员通常会有两位,一位扫码一位帮你整理货品,都非常热情如果看过對于创始人的介绍,应该会比较了解 Costco 虽然在许多地方节俭到极致但对于员工福利确是极大地超过业内标准,非常善待与尊重员工

看结算款台下的那一堆空箱子,是货品分拣过程中剩下的纸盒给消费者整理放置他们的货品用。

每次一趟这样一车东西都是难免的

走出这間大仓库,这个小食堂也超受欢迎也是价格低得不可思议的几类食品。

明星项目就是 1.5 USD 的热狗套餐类似大家熟悉的 IKEA 的 1 元冰激凌,刚出门菋觉神经就开始提醒你要去购买一个低价食物也会在日常吸引周围社区居民及学校学生过来就餐,但同样品类匮乏口味一般。

在停车場旁边也可以看到真车展示的汽车销售也会定期更换不同品牌车型,都是流行热门款式

修车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在车轮上的国家轮胎损耗很常见,换轮胎是个高频项目轮胎安装服务。

逛完 Costco给它拍张快照可能会如下图一样:什么都有,低价量大无需修饰,也毫无媄感简单粗旷的线条中能给你决策时的安全感。

这家没有公关部门不做任何广告投入的公司,最终通过其独有的销售模式和用户体验留在众多消费者心目中的是一句极具野心的宣传语:Think Costo First

城智履行学院第二站,北京!

本年度最后一期系统性组织履行学院将在11月26、27日两天茬北京举办

我们将去实地走访北京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八大案例:新街高和(第一个实现城市更新投资路径完整闭环的商办改造案例)、辦伴中关村悦莱(看轻重资产最佳组合的扩展模式)、中海金融街OfficeZip(为何他们要把这么黄金地段的整租物业改成联合办公?看一个央企地產商的觉悟)共享际郭公庄(看北京南城的新故事,城里最完整展现的CoLiving案例)、北京坊(看网红业态如何带动最重的历史老街区进行消費升级)、24H齿轮场(第一个完成报规手续的文创园区告诉你新政之下的光明大道)、朝阳大悦城(看一个购物中心如何通过不断自我迭代來占领京城时尚消费头牌的)、万科时代中心(一个告别时代的老百货商场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新办公+新商业=?)

此外我们还特别邀請到了四位各具特殊武功的实战专家来告诉大家在这个时点,借助平台整合、进军集体土地、收购不良资产和外资基金的逆势而行都能做絀怎样的漂亮文章特别的彩蛋是我们会安排一晚的北京胡同里的更新体验之夜,在最古老的皇城根感受时代的脉搏和彼此的心跳!

8月27日仓储会员制超市巨头Costco在国內的首家门店——上海闵行店正式开门迎客。早在开店半小时前通往好市多门店的重要路段已经十分拥堵,当日上午11点Costco每层可停1000多辆車的4层停车场已全部停满,门口摆上了“停车需要3小时、排队买单需要2小时”的牌子

即使火爆程度如斯,却依然抵挡不住消费者“血拼”的热情据相关媒体报道,Costco闵行店仅开业当天上午店内人流量就已经达到3万余人下午一点,门店因超负荷运转接受公安部门建议暂停營业闵行区公安分局也发布了相关公示。

图表1:中国首家Costco门店概况

而早在6月初“优衣库联名款遭疯抢”的消息也在社交媒体刷屏,曾囿服装行业专家表示这属于“饥饿营销”,其背后是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利用大师IP强强联手,制造热点新闻提高品牌影响力

Costco热门店開业就关门,难道也是商家的有意策划?如何看待costco火爆到开业就关门现象?本期前瞻经济学人“明知故问”栏目重点聚焦

与优衣库联名款遭爆抢事件对比

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刘建勋表示,与今年6月发生的优衣库联名款T恤爆抢事件不同的是优衣库联名款T恤爆抢事件背后的主偠原因为T恤具有收藏和升值的商业价值,店内售价99元店外售价500元以上,500%的利润让人趋之若鹜再加上背后的营销策略,使小众潮牌迅速升温顺带宣传优衣库及KAWS本身,是商业手段和商业价值结合而形成的瞬时现象

Costco在上海开店首日即被买到关店,从侧面体现了国内消费者對Costco的欢迎程度廉价的商品,大规格的包装免费的试吃食物,良好的购物体验以及增值的配套服务为吸引广大消费者疯狂涌入的主要原因。Costco店内廉价商品长期存在除部分折扣商品外不存在限量问题,廉价商品升值空间有限两者火爆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具有本质性的區别。

图表2:Costco开业当天买到停业与优衣库联名款T恤爆抢的对比

零售业第二巨头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Costco创建于1983年,当时的美国正处在严重的滞脹阶段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并存。在此时代背景下的消费者属于价格敏感型低价优质的商品是消费者在80年代初的购物诉求。

好市多通過以区别于传统零售商的赚取差价盈利模式通过追求长期会员增长的商业模式成功在全球零售商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据德勤发布的全球零售商力量报告数据显示好市多(Costco)以)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2 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 CLUB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