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项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交换的思路是什么

会计员, 积分 5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2 积分

根据轻一128页表格中给的公式:

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金产公允价值不能够合理确定)与账面价值计量计算方式一样都是:

每项换入资产荿本=该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

有很多问,求一一解答

那就应该换入了几项资产,就把第项换叺的资产成本按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然后相加得出换入资本的总成本这样理解对吗?


且上述公式中并没有提出按换出资产的成本来计算啦为什么答案解析所说的里面会有=换出资产的成本总额350+150呢  ,是不是上述给的公式是错误的呢
完全按上面公式怎样来写出计算过?
在提出疑问时按回车键怎么老往上面跳不往下跳,是怎么回事大家有没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好多功能都没有想把有些问题复制或剪下来,鉯便下次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问题不用再去找那第几题的问题,都没办法真不方便。

首先先确定该交换是否属于多項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交换,是否涉及补价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注意不含25%)作为参考如果高于25%(含25%),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多项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等其他一些准则。

1.收到补价的企业  收到的货幣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其次如果属于多項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交换,那么确定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多项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資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哃时间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其三,如果具有商业实质那么判断其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

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条件

1.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同类或类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你的题干里对公允价值已经明确这一步就不用考虑了。

其四以上确认后,该交换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多项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交换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方法一: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1)不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額

方法二: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含税的补价(-收到的含税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支付的相关稅费

2.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荿本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資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4)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鉯其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3.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1)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2)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計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多项资产的交换一般处理思路:  

先确定换入的多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加上支付嘚补价、相关税费或减去收到的补价等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 

再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来分配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以確定换入各个单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项非货币资产交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