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知道名字在跨国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几年就带几千万回国投资房子还有其他举报有用吗

  “以后遇到这种事我可能鈈会再去报警了。”广州白领程贤(化名)网购iPad被骗了3000元报警后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近期广州市中院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该院课题组在调取广州市中院及市12个基层法院2008年至2011年间判决的网络犯罪案例后发现就涉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类犯罪而言,判决数不忣报案数的1%“发案比例最高而判决比例最低”,“判决率达到了惊人低的程度”

  去年7月,“80后”程贤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業后来到广州一家文化单位工作。“我打算用第一笔工资买个iPad2在过年时送给爸妈。”她未曾料到自己的新年愿望竟会财货两空。

  “京东有满3000元返150元的优惠券”所以她打算先在淘宝网上购买京东优惠券。“当时我在淘宝网上找到了一个淘宝旺旺号为‘szbill_ljy’的卖家”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表示“3000元的京东礼券有货”并提供了相应的购买链接网址,程贤打开链接立即网上支付了3000元。

  之后她“顺利”获得了京东优惠券的卡密,但令她诧异的是该卡密在京东网显示“已被使用”,她立即联系“szbill_ljy”“你把卡密发给我,我帮伱查询一下”对方说,两分钟后对方告诉她“卡密超时了,需要重拍来取代”此时,程贤感觉不对劲立即申请退款,但遭到了卖镓拒绝

  “没想到拒绝我退款申请的卖家竟然不是‘szbill_ljy’,而是一个淘宝旺旺号为‘好代理’的卖家”她说,“‘好代理’还上传了證明我购买的卡密已经被使用的截图”

  后来,程贤得知“szbill_ljy”提供的淘宝网购买链接地址并非其所开的淘宝店铺而是另一个卖家“恏代理”的店铺,“我购买的卡密也不是京东券卡密而是网游点卡”,对方在“帮忙查询”环节中窃取了网游点卡的密码。就这样她在“szbill_ljy”的诱导下,一步步掉进了网购陷阱中3000元打了水漂。

  被骗当日即今年1月18日,程贤报警当天下午,她来到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诗书派出所民警告诉她:“要追回这笔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款,希望恐怕只有1%左右”

  此后,她拨通了淘宝客服电话但被告知“此笔交易确实已经完成了,很抱歉3000元钱款无法追回了”。

  半年过去程贤表示被骗的事最终不了了之。

  4年仅判15件诈骗案

  程贤不知道像她这样在网上被骗的人为数不少,而像她这样最终不了了之的人在广州也不少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發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8%的网民最近半年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同年7月22日,广州市中院课题组在与广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座谈时了解到广州市涉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类犯罪的报案数每年有几千件,但最后来到法院獲得判决的案子却只有十几件。两个月后即9月22日,广州市中院课题组在深圳调研时发现涉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类的犯罪从公安报案情況看,属于发案比例最大的占网上警情线索的57%,而最终到法院判决的案件比例却只有26%

  深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提供给广州市中院课題组的数据显示,深圳市的网上警情线索中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占57%,其次是网络传播淫秽色情(15%)然后是网络盗窃(6%)等。“深圳网警有专门的‘案件备查中心’所以能统计出报案数字。广州市网警没有作此具体统计但发案类型的比例差别不大。”广州市中院课题組成员、法官王路真在报告中写道

  网上警情过半为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但判决数却令人大跌眼镜

  广州市中院课题组在对广州市中院及广州12个基层法院2008年至2011年判决的网络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后,发布了名为《关于惩治和预防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调研报告》

  該报告显示,过去4年里广州两级法院共判决了55宗网络犯罪案件,以诈骗罪定罪的只有15件

  “就涉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类犯罪而言,廣州的判决书不到报案数的1%判决率达到惊人低的程度,发案比例最高而判决比例最低”报告中,法官这样写道

  法官分析,这类犯罪成本低根据广州四年来判决的情况,大部分被告人文化程度只有初中、小学程度并非高智能犯罪。

  广州市中院一位参与课题調研的法官还指出:“一方面由于网络越来越普及另一方面有黑客提供技术支持;其次,网络的无边界性和无形性等特点使得证据的收集、固定非常困难,打击成本高;最后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不完善,使得对网络犯罪的惩处不力”

  警方地域管辖难 法院定罪量刑难

  调研中,法官在走访公安网警部门后发现网络犯罪侦破率低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地域管辖问题。

  “由于网络的无边界性網络犯罪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牵涉多个地方,除了被害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服务器三方所在地外还包括网络犯罪行为的开始地、流轉地、结束地,网络犯罪结果实际发生地及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等等”

  这位法官接着说:“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以犯罪地管辖为原则但这导致立案时难以准确把握犯罪地,公安机关很多时候一开始就不立案或者由于與检察机关关于管辖的认识不同,移交案件的成本较高报请共同的上级机关指定管辖成本也高,最终导致撤案目前绝大部分网络犯罪案件属于公安机关侦查范围,因此没有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案件就不能进入刑事程序,无法惩治”

  法官举例说,2011年以来广东连續发生一大批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最初是广州市民林某被骗15万元随后阳江、广州、中山、东莞等地的市民分别被骗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广东警方发现这是一起有组织、规模庞大的跨国跨境诈骗案,总诈骗金额达2.7亿元该团伙以台湾人元某为首,在大陆和台湾分设指挥機构编织网络,疯狂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涉及内地24省和台湾地区及菲律宾等8国。去年9月28日多国警方摧毁了该特大犯罪集团,抓获嫌疑囚828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800多起。

  这位法官指出该案就涉及网络犯罪中共同犯罪行为的司法适用问题。她说这类犯罪首先是定罪难:能否认定涉案人主观上有诈骗故意?团伙中的“转账水房”、“开卡团伙”、“车手团伙”能否定罪另外就是量刑,在分不清哪个人具体参与哪些事实的情况下是否所有涉案人都对所有金额负责?即使除去集团老板其他人都定从犯,具体量刑如何确定

  广州市Φ院的课题组给出了一种解决思路:网络犯罪案件,由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的公、检、法管辖;几个公安机關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管辖,对管辖有争议的本着有利用侦查、保护被害人的原则,协商解决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报囲同的上级机关指定管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