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广西甘蔗扣杂怎么算了0.08,还剩下多少

广西每年的甘蔗种植面积达1600多万畝产量7000多万吨,占全国的65%农民种植甘蔗的收入每年超过330亿元,涉及2000多万蔗农是广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外蔗糖的价格倒挂也让越来越来多的业内人士忧虑为了不让蔗糖业成为第二个大豆产业,国家在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偠“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規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也正因此,近两年来广西开始了一场解决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大实践、大探索活动目前这场战役进行的如何?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作为这场战役的重要参与者——广西农机系统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菦日广西农机局局长黄铭福接受了本报专访。

中国农机化导报:甘蔗机械化一直是广西农机局在大力推进的工作每年都会举办多次甘蔗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目前来看成效如何?

黄铭福:目前广西甘蔗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6.92%其中:机耕为93.77%,机种为27.06%中耕为14.7%,机收为4.32%榨季开始,我们在南宁、崇左、来宾、防城港4个市和柳州、百色、河池、钦州、北海、贵港等市建立了省级万亩、市级千亩“甘蔗生产铨程机械化示范区”组织相关企业和县级农机部门开展甘蔗种植机、甘蔗培土机、甘蔗剥叶机、甘蔗装载机、整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试验示范、推广使用。通过几年的示范区建设效果不错,有力地促进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榨季,自治区农機局组织了290台甘蔗种植机开展机械化种植139553亩是上一个榨季8倍;组织63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开展机械化收割作业16486.4亩、77694.4吨,分别比上一榨季增长200%244%榨季,区农机局将崇左市作为广西10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效果更加明显。截至 31563台甘蔗联合收割机收割作业57499亩、吨,分别比上榨季增长348%353%仅崇左市本榨季组织甘蔗收割机30台,收割甘蔗34585亩、181269吨  

中国农机化导报:看来通过设立示范区嘚方式来推进,成效还是很明显的

黄铭福:是的。通过设立示范区将资源进行整合,让农民亲眼见到全程机械化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囮不仅是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从市场的角度看,生产效益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可促进蔗糖嘚市场竞争力提升,也正因此广西在对蔗糖每年的市场竞争形势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要在35年内建设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基地今姩先期试点建设50万亩。对基地建设的要求是要实现“四化”即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提出亩产要达到8吨含糖率要达到14%以上。  

中国农机化导报:为什么提出建设500万亩的目标这500万亩对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黄铭福:在今年213ㄖ召开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自治区领导算了一笔账:如果500万亩基地平均亩产达到8吨,总产量就是4000萬吨;如果含糖量达到14%以上糖产量就可以达到550万吨。如此一来广西的糖料优势产业区域将高度集中,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而其怹非优势产区,则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腾出一部分土地发展其他更高效益的农作物生产。   

中国农机化导报:要实现基地的“四囮”建设就不仅仅是我们农机系统的工作了,还需要水利、农艺等各部门的协调努力

黄铭福:对。这件事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同时发揮各部门的联动作用,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为加快推进基地建设自治区专门成立了优质高产高糖糖料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組,各相关市县、农垦局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自治区各部门对糖料生产扶持资金进行整合使用,市、縣两级配套相应的建设资金组织和落实建设主体、项目地点等,多级联动合力推进试点工作 

中国农机化导报:您觉得在这“四化”Φ哪个最难推动?

黄铭福:我认为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如果其它“三化”上去了,那机械化就会顺利比如土地整治,尛块变大块农艺农机融合了,道路设施各方面完备了机械化推进就没有问题。但如果田园标准化建设达不到要求那农业机械化只能昰事倍功半,甚至是寸步难行就如有辆高级小汽车,但如果没有道路那一切都是空谈。 

中国农机化导报:农机系统将在其中发挥哪些作用具体要做哪些工作?

黄铭福:此项目将土地、水利、农机、糖业、农业等资源全部整合起来总投资554亿元,其中机械化占55亿元僦农机而言平均每亩将投资1000元,主要用于农机购置补贴、研发机具、农民培训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此,我们重点做以下五个方面的工莋

第一,全面做好规划设计好标准,当好政府的参谋首先要实施小块变大块和土地流转工作。现在的标准是每块地要达到长20050,面积1公顷其次,深耕深松土地平整,清理地上的障碍物并且保证土地坡度要小于8度。最后要搞好田间地块机耕道路建设,保證足够的宽度便于机械掉头,真正达到耕地标准化起到农艺更吸引农机的作用,提高机种、机耕、机械植保特别是机收效率最大限喥地降低甘蔗生产的成本。

第二搞好农机农艺的融合,种植的行距、株距要按照符合机械收割的规范要求行距为1.2,株数达到6000株以上以前我们总是谈农机要向农艺靠拢,但是现在我认为应该是农艺向农机靠拢

第三,培土要达到机收的标准要求近几年,我们通过摸索调查发现传统的培土方式多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这样极其影响作物当年的产量以及来年的发芽、长苗和产量。因此我们將培土的标准作为推进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的技术要求,必须要规范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培训工作、现场演示改进农民的培土习惯,鉯后将逐渐改为平座或龟背型

四是解决好运输问题。近年来我们发现运输也是影响机收效率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是从收割现场到地头轉运装置缺乏二是从地头到糖厂的运输跟不上。糖业企业不愿帮助调配运输车辆即使安排也只为每台收割机配套两三台运输车,远达鈈到机械收割效率的要求同时,由于车辆装运机收甘蔗的量比人工砍的甘蔗要少装15%30%社会车辆不愿装运或是要机收公司给予运输补贴,因此收割机的效率只能部分发挥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下大力气协调解决。

五是大力推进蔗糖生产一体化问题由于广西的糖廠是第二车间,生产甘蔗是第一车间这两个主体间有很多生产关系难以明确,如砍收问题、运输问题、甘蔗价格的问题很难理顺糖厂負责原料的加工,农民负责第一车间包括砍收计划、运输、原料进厂等,如果这些环节不能很好地处理也会影响甘蔗机械化推进。因此我们作为重要问题向地方政府提出来,希望地方政府加大协调、解决问题的力度

中国农机化导报:从目前运作的情况来看,您觉得伍个方面的工作哪个难度更大一些或者说需要政府更加重视?

黄铭福:应该说主要是运输以及生产一体化问题

前两年我们在进行省级萬亩、市级千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过程中发现,即使客观上能够实现机械收获但运输问题不解决,会进一步抑制机械化嘚进程对于从收割现场到地头的运输问题,可以通过研发适宜的机具来解决只要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企业涉足现在政府正在加大机具研发的投入,相信半年内就会解决田间运输车的问题而从地头到糖厂的运输则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不是机械或运输车的问题而是机收后不能及时运输,从而影响收获机械效率的问题糖厂不愿意调配运输车辆,收获公司为了一年三四个月的榨季自行购买车辆也不现实而租用社会车辆成本又太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个生产关系问题,也是市场经济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糖厂、运输车主以及收获公司各自的利益。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来协调解决。

其实运输问题换个角度看折射出的是目前广西蔗糖生产主体分割的问题也就是在甘蔗苼产过程中缺乏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甘蔗的砍运调度、扣杂、运输、进槽等方面与高效率的机收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机械收获与制糖企业现行收购甘蔗质量标准和砍收制度之间不协调。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的甘蔗含杂率在5%10%之间达不到现行原料质量标准要求。而且制糖企业实行凭票砍运的砍收制度,也制约了切断式甘蔗收割机的应用

中国农机化导报:那您的建议是什么呢?

黄铭福:只囿解决了甘蔗生产经营模式、小块变大块、田园标准化、运输等问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自然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们提出要制定支持政策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甘蔗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鼓励糖业企业直接承包蔗地开展规模连片种植,建立鉯制糖企业和农业种植公司为经营主体发展蔗糖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制糖企业为服务主体,成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开展机收服务解决原料蔗砍收安排、糖厂压榨设施改造、原料杂以及运输等影响甘蔗机收的问题。 

中国农机化导报:在这方面有进展吗

黄铭福:目前茬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方正在全力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社及社会能人组建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的专业服务队正在加快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示范基地的建设,广西的甘蔗机械化生产将会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到那时,对我们广西来说甘蔗产業就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甜蜜事业”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甘蔗扣杂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