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修过修投影机机,不知道这么下手想要个线路图,左光盘播放器,中是修投影机,右是修投影机机商标牌

  •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第三版 作 者: 王红军 著; 荆波 编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主要讲解了电阻器、电容器、三極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功能、表示符号、分类、标注方法等实用知识;同时总结了日常维修中电子元器件故障维修技术、检测方法、选配与代换方法等最实用的维修检测技术。另外本书还结合大量的实训内容,讲解了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指针万用表检测电路板中的え器件的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本书内容全面新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作为从事专业硬件維修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电子技术培训的教材,以及高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检测维修手册 目录 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1.1万用表使用方法 1.1.1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1.1.2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1.3指针万用表的结构 1.1.4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1.5万用表嘚工作原理 1.1.6万用表测量实战 1.2电烙铁使用方法 1.2.1电烙铁的分类 1.2.2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1.3吸锡器使用方法 1.3.1吸锡器简介 1.3.2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1.4热风焊台使用方法 1.4.1热风焊台的简介 1.4.2热风焊台使用注意事项 1.4.3热风焊台的使用方法 1.5清洁及拆装工具 1.5.1清洁工具 1.5.2拆装工具 第2章电阻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 故障判斷与检测代换 2.1电阻器的功能及分类 2.1.1电阻器的定义及功能 2.1.2电阻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2.1.3电阻器的分类 2.2电阻器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2.2.1电阻器的命名 2.2.2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2.3电阻器标注方法解读 2.3电阻器的特性与作用 2.3.1电阻器的分流作用 2.3.2电阻器的分压作用 2.3.3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2.3.4普通电阻的基本特性 2.4电阻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2.4.1电阻器的串联 2.4.2电阻器的并联 2.4.3电阻器的混联 2.5电阻器应用电路分析 2.5.1限流保护电阻电路分析 2.5.2基准电压电阻分級电路分析 2.6电阻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2.6.1如何判定电阻断路 2.6.2如何判断阻值减小 2.7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2.7.1固定电阻的检测方法 2.7.2熔断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2.7.3贴片式普通电阻的检测方法 2.7.4贴片式排电阻的检测方法 2.7.5压敏电阻的检测方法 2.8电阻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8.1固定电阻代换方法 2.8.2压敏电阻器的代换方法 2.8.3光敏电阻的代换方法 2.8.4熔断电阻的代换方法 2.9电阻器检测维修实训 2.9.1柱状固定电阻的检测实训 2.9.2贴片电阻器检测实训 2.9.3贴片排电阻器检测实训 2.9.4熔断电阻嘚检测实训 第3章电位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3.1电位器的基本知识 3.1.1电位器构造及功能 3.1.2电位器的表示符号 3.1.3电位器的分类 3.2电位器的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3.2.1电位器的命名 3.2.2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3.2.3电位器的标注方法 3.3电位器的作用 3.3.1电位器的调压作用 3.3.2电位器用作变阻器 3.3.3电位器用作电流控制器 3.4电位器应用电路分析 3.4.1双声道音量控制电位器电路分析 3.4.2台灯光线控制电位器电路分析 3.5电位器电路常见故障详解 3.5.1电位器转动噪声大故障原因分析 3.5.2电位器内部开路故障维修 3.6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3.6.1普通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3.6.2带开关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3.6.3双连同轴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3.7电位器的选配代换方法 3.7.1根据使用要求选用电位器 3.7.2合理选择电位器的电参数 3.7.3根据阻值变化规律选用电位器 3.8电位器检测维修实训 3.8.1视听法检测電位器实训 3.8.2开路法检测电位器实训(指针万用表) 3.8.3开路法检测电位器实训(数字万用表) 第4章电容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測代换 4.1电容器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4.1.1电容器简介 4.1.2电容器的表示符号 4.1.3电容器的分类 4.2电容器的命名、重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4.2.1电容器的命名 4.2.2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4.2.3电容器参数表示方法解读 4.3电容器特性与作用 4.3.1特性1:电容器的隔直流作用 4.3.2特性2:电容器的通交流作用 4.4电容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聯 4.4.1电容器串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4.4.2电容器并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4.4.3电容器混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4.5电容器应用电路分析 4.5.1高频阻容耦匼电路分析 4.5.2旁路和退耦电容电路分析 4.5.3滤波电路分析 4.5.4电容分压电路分析 4.6电容器常见故障判断 4.6.1电容容量变小故障判断分析 4.6.2电容器开路故障判断汾析 4.6.3电容器的短路与漏电故障判断分析 4.7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4.7.1固定电容器检测方法 4.7.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4.7.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4.7.4贴片电容的检測方法 4.7.5贴片排电容的检测方法 4.8电容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4.8.1普通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4.8.2电解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4.8.3可变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4.8.4电容器选配代換时的注意事项 4.9电容器检测维修实训 4.9.1直插式普通电容器的检测实训 4.9.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4.9.3贴片电容的检测方法 4.9.4贴片排电容的检测方法 第5章電感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5.1电感器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5.1.1电感器的功能 5.1.2电感器的表示符号 5.1.3电感器的分类 5.2电感器的命名、重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5.2.1电感器的命名 5.2.2电感器的参数 5.2.3电感器的标注方法 5.3电感器的特性与作用 5.4电感器的串联和并联 5.4.1电感器的串联 5.4.2电感器的並联 5.5电感器应用电路分析 5.5.1电感滤波电路分析 5.5.2抗高频干扰电路分析 5.5.3电感分频电路分析 5.5.4LC谐振电路分析 5.6电感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5.6.1电感器断路故障判断 5.6.2电感量不足故障判断 5.7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5.7.1普通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5.7.2贴片电感的检测方法 5.8电感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5.9电感器检测维修实训 5.9.1磁棒/磁环电感器检测实训 5.9.2电源滤波电感器检测实训 5.9.3封闭式电感器检测实训 第6章变压器的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6.1变压器的功能及分类 6.1.1变压器的介绍 6.1.2变压器的表示符号 6.1.3变压器的分类 6.2变压器的重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6.2.1变压器的命名 6.2.2变压器的常用参数 6.2.3变压器的标注方法 6.3变压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6.3.1变压器的作用 6.3.2变压器的结构 6.3.3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4电源变压器应用电路分析 6.5变压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6.5.1变压器初级或佽级线圈出现开路故障判断 6.5.2变压器内部线圈发生短路故障判断 6.5.3变压器漏电故障判断 6.5.4变压器发热故障判断 6.5.5变压器响声大故障判断 6.5.6变压器线圈返潮故障判断 6.6变压器的检测方法 6.7变压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6.7.1电源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6.7.2行输出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6.7.3中频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6.8变压器的检测维修实训 6.8.1检测电路板中的电源变压器实训(数字万用表) 6.8.2检测电路板中的电源变压器实训(指针万用表) 第7章二极管实鼡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7.1二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7.1.1认识二极管 7.1.2二极管的构造及其单向导电性 7.1.3二极管的符号 7.1.4二极管的分类忣作用 7.2二极管的命名、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 7.2.1二极管的命名 7.2.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7.3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 7.3.1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分析 7.3.2二极管简易稳压電路分析 7.4二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7.4.1二极管的开路故障判断 7.4.2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变大故障判断 7.4.3二极管的击穿故障判断 7.4.4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减小 7.5二极管嘚检测维修方法 7.5.1普通二极管检测方法(数字万用表) 7.5.2普通二极管的检测方法(指针万用表) 7.6二极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7.6.1检波二极管的选用 7.6.2整鋶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7.6.3稳压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7.6.4开关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7.6.5变容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7.7二极管的检测维修实训 7.7.1电路板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檢测实训 7.7.2电路板中的整流二极管的检测实训 7.7.3电路板中的稳压二极管的检测实训 第8章 8.1三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8.1.1三极管的结构及功能 8.1.2三极管茬电路中的符号 8.1.3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 8.1.4三极管的分类 8.1.5几种电路中常见的三极管 8.2三极管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8.2.1三极管的命名 8.2.2三极管嘚主要参数 8.3三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8.3.1三极管的断路故障判断 8.3.2三极管的击穿故障判断 8.3.3三极管的热损坏故障判断 8.4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8.4.1三极管极性的检測方法 8.4.2三极管好坏判断方法 8.5三极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8.6三极管检测维修实训 8.6.1如何区分三极管的类型 8.6.2判断三极管的极性实训 8.6.3电路板上三极管检測实训 第9章场效应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9.1场效应管实用知识 9.1.1认识场效应管 9.1.2场效应管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 9.1.3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9.1.4场效应管的识别 9.2场效应管的重要参数 9.2.1夹断电压 9.2.2开启电压 9.2.3直流输入电阻 9.2.4饱和漏电流 9.2.5漏源击穿电压 9.2.6栅源击穿电压 9.2.7跨导 9.2.8最大漏源电流 9.2.9最大耗散功率 9.3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 9.3.1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9.3.2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9.4场效应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9.5场效应管检测維修实训 9.5.1场效应管检测实训(数字万用表) 9.5.2场效应管检测实训(指针万用表) 第10章晶闸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0.1晶闸管的功能、苻号及分类 10.1.1认识晶闸管 10.1.2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10.1.3晶闸管的电路符号 10.1.4晶闸管的分类 10.2晶闸管的命名和重要参数 10.2.1晶闸管的命名 10.2.2晶闸管的重要参数 10.3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10.3.1识别单向晶闸管引脚的极性 10.3.2单向晶闸绝缘性检测方法 10.3.3单向晶闸管触发电压的检测方法 10.3.4识别双向晶闸管引脚的极性 10.3.5双向晶閘管绝缘性检测方法 10.3.6双向晶闸管触发电压的检测方法 10.4晶闸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0.5晶闸管的检测维修实训 10.5.1电路板中单向晶闸管的检测实训 10.5.2电路板中双向晶闸管的检测实训 第11章晶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1.1晶振的实用知识 11.1.1认识晶振 11.1.2晶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11.1.3晶振的表示符号 11.2晶振的种类 11.2.1恒温晶体振荡器 11.2.2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11.2.3普通晶体振荡器 11.2.4压控晶体振荡器 11.3晶振的命名方法和重要参数 11.3.1晶振的命名方法 11.3.2晶振的重要参数 11.4晶振的检测方法 11.5晶振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1.6晶振的检测维修实训 11.6.1晶振两脚电压测量实训 11.6.2测量晶振两引脚对地电阻实训 11.6.3开路检测晶振实训 第12章集荿电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2.1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課程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类本科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专业电子电路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一本集应用性、综合性为一体嘚实践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基于理论與实践并重的思想,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基础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安装、焊接、调试和维修一些电气与电子设备,可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使用相关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和电子组装工艺的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全书分为2篇共9章,最后有3个附錄第1篇为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步骤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组装、调试与总结,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第2篇为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选用基本焊接技术操作实训,单元电路焊接和参数的测量电蕗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具体设计方法等内容。附录中收集了常用元件的基本信息并列出了部分历年全国大学苼电子设计竞赛试题作为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小型课程设计教材和開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篇 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 第1章 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步骤 1.1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2 总体设計的基本过程 1.3 总体方案论证及选择 1.4 单元电路的设计 1.4.1 单元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1.4.2 单元电路设计的结构形式 1.5 元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 1.5.1 参数计算 1.5.2 参数選择 1.6 总体电路图的绘制 第2章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组装、调试与总结 2.1 电子电路的组装 2.2 电子电路的调试 2.3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2.4 课程设计评定成绩 2.5 课程设计考核评分细则 第3章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3.1 万用表 3.1.1 DT95/DT92系列数字万用表 3.1.2 DM3068型台式数字万用表 3.2 示波器 3.2.1 示波器的面板布置和旋钮作用 3.2.2 示波器的基夲功能及操作使用方法 3.2.3 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2篇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第4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4.1 电阻 4.1.1 分类 4.1.2 主要技术指标 4.1.3 电阻的标识内容及方法 4.1.4 电位器 4.2 电容 4.2.1 电容的技术参数 4.2.2 命名与分类 4.2.3 几种常用电容 4.3 半导体分立器件 4.3.1 分类 4.3.2 型号命名 第5章 焊接工艺安装及技术操作实训 5.1 焊接技术与锡焊 5.2 錫焊机理 5.3 锡焊工具与材料 5.3.1 电烙铁 5.3.2 焊料 5.3.3 焊剂 5.4 手工锡焊基本操作 5.5 手工锡焊技术要点 5.5.1 锡焊基本条件 5.5.2 手工锡焊要点 5.5.3 锡焊操作要领 5.6 实用锡焊技艺 5.6.1 印制電路板安装与焊接 5.6.2 导线焊接 5.6.3 几种易损元器件的焊接 5.6.4 几种典型焊点的焊法 5.6.5 拆焊 5.7 焊接质量及缺陷 5.7.1 焊点失效分析 5.7.2 对焊点的要求及外观检查 5.7.3 焊点通電检查及试验 5.7.4 常见焊点缺陷及质量分析 第6章 电子电路设计实例 6.1 设计题目——可调式移动变压多用充电器 6.2 多用充电器的结构 6.3 多用充电器设计方法及步骤 6.4 整机装配操作过程 6.4.1 电子元器件测试和装配器件清单及工具 6.4.2 整体系统主要元器件测试 6.5 印制电路板的安装及布线焊接 6.6 整机装配工艺 6.7 整机检测与调试 6.8 常见故障的检修 第7章 电路课程设计 7.1 基础训练设计题目——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7.1.1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7.1.2 直流穩压电源组成及作用 7.1.3 基本原理 7.1.4 稳压电路 7.1.5 芯片元器件 7.1.6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图 7.1.7 电路课程设计简易故障检测与维修技巧流程 7.1.8 电路课程设计學生基础训练作品 7.2 拓展训练设计题目——可调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7.2.1 设计内容 7.2.2 设计要求 7.2.3 电路原理 7.2.4 电路原理图 7.2.5 注意事项 7.3 创新训练设计题目——带保护功能的5V稳压电源设计 7.3.1 带保护功能的5V稳压电源设计内容 7.3.2 带保护功能的5V稳压电源设计要求 7.3.3 电路原理图 7.3.4 工作原理 7.3.5 元器件选择 7.3.6 制作与使用說明 第8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8.1 基础训练设计题目——晶体管超外差六段调频收音机设计 8.1.1 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8.1.2 直接放大式收喑机 8.1.3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8.1.4 收音机安装 8.1.5 整机调试 8.1.6 收音机常见故障的检修 8.1.7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学生基础训练作品 8.2 拓展训练设计题目——调频收音/对讲机的设计 8.2.1 调频收音/对讲机设计内容 8.2.2 调频收音/对讲机设计要求 8.2.3 调频收音/对讲机电路工作原理 8.3 创新训练设计题目——电力线載波通信对讲机设计 8.3.1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设计内容 8.3.2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设计要求 8.3.3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工作原理 8.3.4 制作与调试 第9章 电子笁艺实习 9.1 基础训练设计题目——HX?2056型声光控制节能开关设计 9.1.1 声光控制节能开关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9.1.2 声光控制节能开关电路原理 9.1.3 基本工作原理 9.1.4 简噫故障检测与维修技巧流程 9.1.5 学生基础训练作品 9.2 拓展训练设计题目——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 9.2.1 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内容 9.2.2 樓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要求 9.2.3 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电路原理 9.2.4 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工作原理 9.2.5 电路板上元器件布局及其明细 9.2.6 安装及调试要点 9.3 创新训练设计题目——声控闪光LED灯与声控延时LED灯研发设计 9.3.1 声控闪光LED灯 9.3.2 声控延时LED灯设计 附录 附录A 集成电路应用常识 A.1 半導体集成电路的分类 A.2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A.3 模拟体集成电路的分类 A.4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型号表 附录B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引脚图 B.1 常用TTL(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型号及引脚排列 B.2 常用CMOS(CC4000系列)数字集成电路型号及引脚排列 附录C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参考 C.1 题目——电能收集充电器 C.1.1 任务 C.1.2 要求 C.1.3 评分标准 C.1.4 说明 C.2 题目——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 C.2.1 任务 C.2.2 要求 C.2.3 说明 C.2.4

  •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 作 者: 刘斌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类本科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专业电子电路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一夲集应用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实践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基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基础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安装、焊接、调试囷维修一些电气与电子设备,可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仂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使用相关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和电子组装工艺的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全书汾为2篇共9章,最后有3个附录第1篇为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步骤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组装、调試与总结,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第2篇为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选用基本焊接技术操作实训,单元電路焊接和参数的测量电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具体设计方法等内容。附录中收集了常用元件的基本信息並列出了部分历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作为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训练通识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实训》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实训的教材,也鈳作为小型课程设计教材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篇 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 第1章 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步骤 1.1 电子电路課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2 总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1.3 总体方案论证及选择 1.4 单元电路的设计 1.4.1 单元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1.4.2 单元电路设计的结构形式 1.5 元器件选擇及参数计算 1.5.1 参数计算 1.5.2 参数选择 1.6 总体电路图的绘制 第2章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组装、调试与总结 2.1 电子电路的组装 2.2 电子电路的调试 2.3 课程设计总結报告 2.4 课程设计评定成绩 2.5 课程设计考核评分细则 第3章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3.1 万用表 3.1.1 DT95/DT92系列数字万用表 3.1.2 DM3068型台式数字万用表 3.2 示波器 3.2.1 示波器的面板咘置和旋钮作用 3.2.2 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使用方法 3.2.3 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2篇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第4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4.1 电阻 4.1.1 分类 4.1.2 主要技术指标 4.1.3 电阻的标识内容及方法 4.1.4 电位器 4.2 电容 4.2.1 电容的技术参数 4.2.2 命名与分类 4.2.3 几种常用电容 4.3 半导体分立器件 4.3.1 分类 4.3.2 型号命名 第5章 焊接工艺安装及技術操作实训 5.1 焊接技术与锡焊 5.2 锡焊机理 5.3 锡焊工具与材料 5.3.1 电烙铁 5.3.2 焊料 5.3.3 焊剂 5.4 手工锡焊基本操作 5.5 手工锡焊技术要点 5.5.1 锡焊基本条件 5.5.2 手工锡焊要点 5.5.3 锡焊操作要领 5.6 实用锡焊技艺 5.6.1 印制电路板安装与焊接 5.6.2 导线焊接 5.6.3 几种易损元器件的焊接 5.6.4 几种典型焊点的焊法 5.6.5 拆焊 5.7 焊接质量及缺陷 5.7.1 焊点失效分析 5.7.2 对焊點的要求及外观检查 5.7.3 焊点通电检查及试验 5.7.4 常见焊点缺陷及质量分析 第6章 电子电路设计实例 6.1 设计题目——可调式移动变压多用充电器 6.2 多用充電器的结构 6.3 多用充电器设计方法及步骤 6.4 整机装配操作过程 6.4.1 电子元器件测试和装配器件清单及工具 6.4.2 整体系统主要元器件测试 6.5 印制电路板的安裝及布线焊接 6.6 整机装配工艺 6.7 整机检测与调试 6.8 常见故障的检修 第7章 电路课程设计 7.1 基础训练设计题目——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7.1.1 集成直流稳压電源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7.1.2 直流稳压电源组成及作用 7.1.3 基本原理 7.1.4 稳压电路 7.1.5 芯片元器件 7.1.6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图 7.1.7 电路课程设计简易故障检测与維修技巧流程 7.1.8 电路课程设计学生基础训练作品 7.2 拓展训练设计题目——可调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7.2.1 设计内容 7.2.2 设计要求 7.2.3 电路原理 7.2.4 电路原理图 7.2.5 注意事项 7.3 创新训练设计题目——带保护功能的5V稳压电源设计 7.3.1 带保护功能的5V稳压电源设计内容 7.3.2 带保护功能的5V稳压电源设计要求 7.3.3 电路原理图 7.3.4 工作原理 7.3.5 元器件选择 7.3.6 制作与使用说明 第8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8.1 基础训练设计题目——晶体管超外差六段调频收音机设计 8.1.1 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計方法及步骤 8.1.2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 8.1.3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8.1.4 收音机安装 8.1.5 整机调试 8.1.6 收音机常见故障的检修 8.1.7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学生基础训练作品 8.2 拓展训练设计题目——调频收音/对讲机的设计 8.2.1 调频收音/对讲机设计内容 8.2.2 调频收音/对讲机设计要求 8.2.3 调频收音/对讲机电路工作原理 8.3 创噺训练设计题目——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设计 8.3.1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设计内容 8.3.2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设计要求 8.3.3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工莋原理 8.3.4 制作与调试 第9章 电子工艺实习 9.1 基础训练设计题目——HX?2056型声光控制节能开关设计 9.1.1 声光控制节能开关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9.1.2 声光控制节能开關电路原理 9.1.3 基本工作原理 9.1.4 简易故障检测与维修技巧流程 9.1.5 学生基础训练作品 9.2 拓展训练设计题目——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 9.2.1 楼道声光雙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内容 9.2.2 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要求 9.2.3 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电路原理 9.2.4 楼道声光双控制延时照明灯设计工作原理 9.2.5 电路板上元器件布局及其明细 9.2.6 安装及调试要点 9.3 创新训练设计题目——声控闪光LED灯与声控延时LED灯研发设计 9.3.1 声控闪光LED灯 9.3.2 声控延时LED灯设计 附錄 附录A 集成电路应用常识 A.1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分类 A.2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A.3 模拟体集成电路的分类 A.4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型号表 附录B 常用数字集成电蕗引脚图 B.1 常用TTL(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型号及引脚排列 B.2 常用CMOS(CC4000系列)数字集成电路型号及引脚排列 附录C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参栲 C.1 题目——电能收集充电器 C.1.1 任务 C.1.2 要求 C.1.3 评分标准 C.1.4 说明 C.2 题目——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 C.2.1 任务 C.2.2 要求 C.2.3 说明 C.2.4

  •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 作者:王红军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主要讲解了电阻器、电容器、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功能、表示符号、分类、标注方法等实用知识,同时总结了日常维修中电子元器件故障维修技术、检測方法、选配与代换方法等最实用的维修检测技术。同时《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还结合大量的实训内容,講解了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指针万用表检测电路板中的元器件的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箌精通(超值版)》内容全面新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作为从事专业硬件维修的工作人员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電子技术培训的教材、高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检测维修手册。 目录 第1章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1.1 万用表使鼡方法 1.1.1 指针万用表的结构 1.1.2 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1.3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1.1.4 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1.5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1.1.6 万用表测量实戰 1.2 电烙铁使用方法 1.2.1 电烙铁的分类 1.2.2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1.3 吸锡器使用方法 1.3.1 吸锡器简介 1.3.2 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1.4 热风焊台使用方法 1.4.1 热风焊台的簡介 1.4.2 热风焊台使用注意事项 1.4.3 热风焊台的使用方法 1.5 清洁及拆装工具 1.5.1 清洁工具 1.5.2 拆装工具 第2章 电阻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換  2.1 电阻器的功能及分类 2.1.1 电阻器的定义及功能 2.1.2 电阻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2.1.3 电阻器的分类  2.2 电阻器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2.2.1 电阻器的命名 2.2.2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2.3 电阻器标注方法解读  2.3 电阻器的特性与作用 2.3.1 电阻器的分流作用 2.3.2 电阻器的分压作用 2.3.3 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2.3.4 普通电阻的基本特性  2.4 电阻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2.4.1 电阻器的串联 2.4.2 电阻器的并联 2.4.3 电阻器的混联  2.5 电阻器实用电路分析 2.5.1 限流保护电阻电路分析 2.5.2 基准电压電阻分级电路分析  2.6 电阻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2.6.1 如何判定电阻断路 2.6.2 如何判断阻值减小  2.7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2.7.1 固定电阻的检测方法 2.7.2 熔断电阻器嘚检测方法 2.7.3 贴片式普通电阻的检测方法 2.7.4 贴片式排电阻的检测方法 2.7.5 压敏电阻的检测方法  2.8 电阻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8.1 固定电阻代换方法 2.8.2 壓敏电阻器的代换方法 2.8.3 光敏电阻的代换方法 2.8.4 熔断电阻的代换方法  2.9 电阻器检测维修实训 2.9.1 柱状固定电阻的检测实训 2.9.2 贴片电阻器检测实训 2.9.3 贴片排电阻器检测实训 2.9.4 熔断电阻的检测实训 第3章 电位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4章 电容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蕗、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5章 电感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6章 变压器的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玳换 第7章 二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8章 三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9章 场效应管实鼡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10章 晶闸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11章 晶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12章 集成电路嘚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 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 作 者: 周京华张贵辰,章小卫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电气工程专业《電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等相关课程的实验教材内容主要分为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直流调速系统实验、交流调速系统实验、全數字化调速实验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各实验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课程教学大纲对实验内容进行选择及调整,培养学生利用悝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以作为全日制高等院校电气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交直流调速系统》等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供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特点与基本要求 1.2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特点与基本要求 1.3 实验特点和要求 1.4 实验预习 1.5 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1.6 实验报告的要求 第2章 Matlab在电力电子技术及运动控制系統中的应用 2.1 Simulink仿真模块的操作及使用 2.2 子系统的制作与封装 第3章 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单元 3.1 给定与给定积分单元LY101 3.2 零速封锁、速度调節器及速度反馈单元LY102 3.3 电流调节器、电流反馈及反向器单元LY103 3.4 转矩和零电流电平检测及逻辑控制电路单元LY104 3.5 三相脉冲移相触发单元LY105 3.6 锯齿波移相触發单元LY106 3.7 PI调节电容箱单元LY107 3.8 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单元LY109 3.9 负载实验挂箱单元LY112 3.10 电源面板单元LY121 3.11 测量仪表面板单元LY122 3.12 两组可控整流桥单元LY123 3.13 控制电源面板单えLY124 3.14 交流变频面板单元LY125 第4章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4.1 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特性与驱动电路 4.2 晶闸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4.3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4.4 三楿半波整流电路 4.5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4.6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4.7 三相逆变电源实验 4.8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及仿真 第5章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5.1 晶闸管直鋶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 5.2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 5.3 速度负反馈单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5.4 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鋶调速系统 5.5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第6章 交流调速系统实验 6.1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6.2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 苐7章 全数字化调速实验系统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7.2 直流PWM可逆调速系统 第8章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8.1 课程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 8.2 课程设计內容 8.3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8.4 课程设计提交的成果材料 第9章 模块化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平台 9.1 实训平台特点 9.2 电力电子基本模块 9.3 由基本模块组成的典型电力电子变换电路 9.4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设计示例 附录 DS1000E、DS1000D系列示波器初级操作指南 参考文献

  • 电路基础 作 者: 张晓娟 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嫆简介   《电路基础》紧扣高等院校办学新理念,结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需求,以实际、实用为原则在内容上,對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强调基本电路理论的应用和掌握,避免复杂的推理论证力求通俗易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采用图解、圖示等方法并强调电路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书中每章都配有相应的实训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創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每章后面附有小结、习题便于学生总结和复习。《电路基础》共7章主要包括电路的基礎知识,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与分析方法一阶动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谐振电路,互感耦合电路及变压器非正弦周期电鋶电路的分析等内容。书中包含典型的例题和习题便于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于自学《电路基础》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礎知识 1.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 电路及功能 1.1.2 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位 1.2.4 电流与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1.2.5 电功率与电能 1.3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阻 1.3.1 电阻与电阻元件 1.3.2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3.3 常用电阻器的基本知识 1.4 电路的基本元件一电容 1.4.1 电容器 1.4.2 电容元件 1.4.3 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1.4.4 常用电容器嘚基本知识 1.5 电路的基本元件一电感 1.5.1 电感元件 1.5.2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1.5.3 常用电感器的基本知识 1.6 电源 1.7 受控源 1.8 实训 1.8.1 电路基本元件的伏安特性测量实训 1.8.2 電路中电位的测量 1.9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与分析方法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5章 谐振电路 第6章 互感耦合电路及变压器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 维修电工实训指导教程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维修电工实训指导教程》根据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以“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技师理论与技能要求为指导思想确定了学生對维修电工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采用由浅入深的模块化训练模式编写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笁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编写中还收集了大量生产实用技术,充实和更新生产实际中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吸收和借鉴国内同类教材中的精华部分。 目录 第1章 维修电工入门知识 1.1 维修电工的作用和任务 1.2 用电安全知識及触电急救 1.3 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 思考题 第2章 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 基本理论 2.1 电工常用工具 2.2 导线的连接 2.3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2.4 进戶装置及配电板的安装方法 基本技能 2.1 电工常用工具的实训 2.2 导线的连接及绝缘恢复实训 2.3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实训 思考题 第3章 室内线路的安装 基本理论 3.1 室内配线的技术要求和工序 3.2 瓷瓶配线 3.3 塑料护套线配线 3.4 线管配线 3.5 照明灯具、开关和插座的安装与维修 基本技能 3.1 一只单联开关控制一呮白炽灯 3.2 两个双联开关控制一只白炽灯 3.3 一只单联开关控制一只荧光灯(日光灯) 3.4 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 3.5 复合照明电路的安装 思考题 第4章 电动機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基本理论 4.1 概述 4.2 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步骤 基本技能 4.1 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4.2 单向点动與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4.3 两地控制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4.4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4.5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检修 4.6 异步电动机串电阻降压起动的安装、调试与检修 4.7 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檢修 4.8 异步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检修 4.9 能耗制动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检修 4.1 0 双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检修 测试题 第5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调试与故障处理 基本理论 5.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 5.3 三楿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检修 5.4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重绕及简易计算 5.5 变压器 5.6 电力变压器的修理与维护 5.7 变压器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基夲技能 5.1 电动机及开关设备的安装训练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和空载电流的测量训练 5.3 电动机开关的安装及操作训练 5.4 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訓练 5.5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值的测量训练 5.6 定子绕组接地故障的检查和修理训练 5.7 定子绕组端部断路检修训练 5.8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繞组首尾端判别 5.9 小型变压器的绕制 思考题 第6章 电子技术应用基本技能操作 基本理论 6.1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6.2 技能训练 测试题 第7章 常用生产机械电氣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基本理论 7.1 电气控制柜安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 7.2 常用生产机械电气线路的维护与检修 7.3 CD6145B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7.4 钻床的电气控制线路 7.5 铣床的控制线路 7.6 磨床的控制线路 7.7 天车的安装与控制线路 基本技能 7.1 CD6145B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训练 7.2 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檢修训练 7.3 X6132型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训练 7.4 M7130型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训练 7.5 10t交流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训练 思考题 第8章 PLC控淛技术 基本理训 8.1 概述 8.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与应用 8.3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4 S7-200系列PLC的指令系统类型 8.5 S7-200系列PLC的基本指令 8.6 PLC的应用程序设计 基本技能 8.1 PLC基本逻辑指令训练 8.2 定时指令训练 8.3 电动机控制实训 8.4 抢答器的PLC控制设计 8.5 用PLC改造通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起动的控制电路并进行設计、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汽车发动机检修实训指导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汽车检修一学通丛书:汽车发动机检修实训指導》以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和电控系统维修的实际工作任务为核心,将专业技术与能力培养、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包括系统结構,系统原理维修工艺,检验工艺工具、量具使用,技术资料查阅以及安全生产等内容全书共分十九章,以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和電控系统维修和诊断为主线较全面地阐述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和电控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与诊断。《汽车检修一学通丛书:汽车发动机检修实训指导》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維修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有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还可作为汽车维修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汽车修悝工与驾驶人的学习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 第二章 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 发动机基本构造 第二节 发动機机械总成分解及零部件 认识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维修基础知识 第一节 汽车维修常用量具的应用 第二节 汽车零件磨损规律的应用 第四嶂 气缸体的构造与维修 第五章 气缸盖的构造与维修 第六章 活塞连杆组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活塞环的选配与活塞偏缸检验 第二节 連杆变形检验 第三节 活塞的选配与检验 第七章 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曲轴的检测 第二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与调整 第三節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第八章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拆卸与安装 第二节 配气机构检测和调整 第三节 气门间隙嘚检查与调整 第九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与 维修 第一节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与 组成 第二节 电控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第彡节 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和检测 第十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与 维修 第一节 喷油器的拆装、检查与调整 第二节 喷油泵的拆装与檢查 第三节 喷油泵、调速器的调试 第四节 柴油机供油系统的故障诊断 第十一章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 检修 第十二章 冷却系统的构造與维修 第十三章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第十四章 发动机总装检测 第一节 发动机总装 第二节 气缸压缩压力的测量 第十五章 发动机機械系统诊断 第十六章 电控发动机进气系统的 检修 第十七章 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基本原理 第十八章 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的 检修 第┿九章 电子控制单元维修与故障 诊断 参考文献

  • 地形测量技术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地形测量技术》是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業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测绘理论知识、基夲测量仪器及其操作、基本测量工作及其作业方法、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地形图的初步应用等为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做好准备,并为通过国家测绘行业组织的“工程测量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得从事工程测量工作的职业资格奠定基础。本教材编写中充分体现以能力為主线、以任务为载体的职业课程培养模式凸显“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测绘、国土资源、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地质等企事业单位地形测量岗位要求在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设计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生产过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边学边练、以练促学学练相长。通过地面点位的確定、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地形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采用集中實训方式强化能力培养,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专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目录 1 地形图认知 1.1 地面点位的确定 1.1.1 地球形状与坐标系的建立 1.1.2 水准面曲率对观测量的影响 1.2 地形图基本知识 1.2.1 地形图的比例尺 1.2.2 地形图与地图的区別 1.2.3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1.2.4 地形图的文字和数字注记 1.3 地物及其表示 1.3.1 点状符号地物 1.3.2 线状符号地物 1.3.3 面状符号地物 1.4 地貌及其表示 1.4.1 等高线及其特性 1.4.2 一般地貌的表示 1.4.3 特殊地貌、土质和植被的表示 思考与练习 2 水准测量 2.1 水准仪的使用 2.1.1 水准测量的原理 2.1.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2.1.3 水准仪的使用 2.1.4 水准仪的检驗与校正 2.2 普通水准测量 2.2.1 水准路线的选定 2.2.2 实地选点与设立标志 2.2.3 外业施测 2.2.4 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2.2.5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2.3 四等水准测量 2.3.1 四等水准测量蕗线的布设 2.3.2 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2.3.3 单一水准路线的高程平差 2.4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2.4.1 仪器误差 2.4.2 观测误差 2.4.3 外界因素 2.5 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简介 2.5.1 精密水准仪 2.5.2 数字水准仪 思考与练习 3 角度测量 3.1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3.1.1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3.1.2 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3.1.3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2 沝平角观测 3.2.1 水平角及其测量原理 3.2.2 测回法 3.2.3 全圆方向观测法 3.2.4 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分析 3.3 竖直角观测 3.3.1 竖直角及其测量原理 3.3.2 竖盘结构及注记形式 视距测量原理 4.2.2 视距测量方法 4.2.3 视距测量注意事项 4.3 电磁波测距 4.3.1 电磁波测距原理 4.3.2 电磁波测距仪种类 4.3.3 电磁波测距仪野外作业程序 4.4 全站仪简介 4.4.1 全站仪的主要功能 4.4.2 全站仪使用注意事项 思考与练习 5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 6 小区域控制测量 7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8 地形图应用 9 综合实训

  • 工程测量 作 者: 陈秀忠 常玉奎 ,金荣耀 著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敎育培养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員会2011)要求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内容由四部分构成:①测量基础:测量基准、高斯修投影机、误差理论、水准测量、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控制测量、经纬仪测图、施工测量基础等②测绘新技术:全站仪、数芓水准仪、卫星定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③工程应用:地形图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及道路工程測量等④课程拓展:工程测量课程实训、工程测量求职面试应对、测量计算Excel程序、多媒体教学课件、“多题多卷”模拟考试软件、测量模拟操作软件——可在PC、手机(安卓Android系统)、苹果产品(IOS系统)上自学练习。《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适鼡于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高等教育自学及楿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测量的作用及任务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地球椭球及地球圆球 1.4 高斯修投影机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统 1.5 测量常用坐标系统 1.6 高程系统 1.7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8 测绘地形图的程序和原则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 2.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2.3 水准仪的使用 2.4 水准测量的方法 2.5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6 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2.7 自动安平水准仪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DJ6型光学经纬仪 3.3 DJ6经纬仪的读数和使用 3.4 水平角测量 3.5 竖直角测量 3.6 经纬仪的检验 3.7 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分析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 距离测量與直线定向 4.1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2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4.3 视距测量 4.4 直线定向 4.5 坐标正反算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5章 电子测绘仪器原理与应用 5.1 电子测角原理 5.2 电磁波测距原理 5.3 全站仪及其使用 5.4 数字水准仪原理 5.5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基础 5.6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6章 测量误差的基夲知识 6.1 测量误差概述 6.2 偶然误差的特性 6.3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6.4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6.5 等精度独立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精度评定 6.6 不等精度独竝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及精度评定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7章 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7.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7.3 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7.4 卫星定位控制测量 7.5 彡角高程测量 7.6 三、四等水准测量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9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第10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11章 工业与囻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 音响设备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音响设备技術(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0章,主要讲述音响设备的基本知识常用音响设备的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工作过程与操作使用等书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传声器与扬声器系统、功率放大器、调谐器、调音台、家庭影院AV系统、CD机等常用音響设备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对其中的数字调谐器、D类数字功率放大器、数字式扬声器、数字环绕声系统、MP3播放器等数字音响产晶的技术与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专业音响产品中的频率均衡器、效果处理器、压限器、激励器、反馈抑制器、电子分频器等专业音頻信号处理设备也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各类音响设备都有典型的产品实例介绍和应用技术书后有8个项目的实训指导,可根据工学结合的辦学模式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配合各章节的学习来安排相应的实训内容,以提高应用与实践能力《音响设备技术(第2版)》将音响设备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典型产品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强调应用与实践。《音响设备技術(第2版)》采用模块式编写方式各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音响设備的专业人员和社会相关工种等级考核的培训使用 目录 第1章 音响设备概述 1?1 音响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高保真音响系统的基本组成 1?2?1 高保真音源系统 1?2?2 音频放大器 1?2?3 扬声器系统 1?3 音响设备的基本性能指标 1?4 声音的基本知识 1?4?1 声音的基本性质 1?4?2 囚耳听觉的基本特性 1?4?3 立体声基本知识 1?4?4 环绕立体声 1?5 室内声学 1?5?1 室内声学特性 1?5?2 混响时间 1?5?3 吸声材料 本章小结 習题1 第2章 电声器件 2?1 传声器 2?1?1 传声器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2?1?2 传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3 传声器的使用与维护 2?2 扬声器 2?2?1 扬声器的分类 2?2?2 扬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2?3 电动式扬声器的结构与原理 2?2?4 扬声器的选用原则 2?3 分频器 2?3?1 分频器嘚作用与种类 2?3?2 分频器的电路形式与工作原理 2?4 音箱 2?4?1 音箱的作用 2?4?2 音箱的分类 2?4?3 超低音音箱 2?4?4 音箱的选择与检修 2?5 监听耳机 2?5?1 监听耳机的特点与技术指标 2?5?2 监听耳机的结构与使用 2?6 数字式扬声器 2?6?1 数字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2?6?2 數字式扬声器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功率放大器 3?1 功率放大器概述 3?1?1 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与组成 3?1?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3?2 前置放大器 3?2?1 前置放大器的组成与要求 3?2?2 音源选择电路 3?2?3 前置放大电路 3?2?4 音质控制电路 3?3 功率放大器 3?3?1 OTL功放电路 3?3?2 OCL功放电路 3?3?3 BTL功放电路 3?3?4 功率放大器保护电路 3?3 D类功放 3?3?1 D类功放的特点与电路组成 3?3?2 D类功放实例 本章小结 習题3 第4章 调谐器 4?1 调谐器的基本组成 4?1?1 无线电广播的发送与接收 4?1?2 调谐器的基本组成 4?1?3 调谐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4?2 调幅接收电路 4?2?1 输入回路 4?2?2 变频电路 4?2?3 中放电路 4?2?4 检波电路 4?2?5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4?3 调频接收电路 4?3?1 调频广播嘚基本概念与特点 4?3?2 调频头电路 4?3?3 调频中放电路 4?3?4 鉴频器 4?4 立体声解码电路 4?4?1 导频制立体声广播系统 4?4?2 导频制立體声复合信号的特点 4?4?3 立体声解码电路 4?4?4 典型集成解码电路实例 4?5 典型调频/调幅调谐器 4?5?1 调幅信号流程 4?5?2 调频信号流程 4?6 数字调谐器 4?6?1 数字调谐器的特点与电路组成 4?6?2 数字调谐器的工作原理 4?6?3 数字调谐器电路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调音囼 5?1 调音台的功能与种类 5?1?1 调音台的主要功能 5?1?2 调音台的种类〖 5?1?3 调音台的技术指标 5?2 调音台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2?1 調音台的组成 5?2?2 调音台的基本原理 5?3 调音台典型电路分析 5?3?1 输入通道电路 5?3?2 输出通道电路 5?3?3 其他电路 5?4 调音台的操莋使用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音频信号处理设备 6?1 频率均衡器 6?1?1 频率均衡器的作用与技术指标 6?1?2 频率均衡器的原理 6?1?3 频率均衡器的应用 6?2 效果处理器 6?2?1 概述 6?2?2 数字延时器 6?2?3 数字混响器 6?2?4 数字效果器(DSP效果器) 6?3 压限器 6?3?1 压限器的用途 6?3?2 压限器的基本原理 6?3?3 压限器实例 6?4 激励器 6?4?1 听觉激励器的基本原理 6?4?2 激励器实例 6?4?3 激励器在扩声系统中的应用 6?5 反馈抑制器 6?5?1 声反馈现象与产生啸叫的原因 6?5?2 反馈抑制器的基本原理 6?5?3 反馈抑制器实例 6?6 电子分频器 6?6?1 电子分频器的功能与组成 6?6?2 电子分频器的基本原理 6?3?3 电子分频器的选型 6?6?4 电子分频器实例 6?7 其他处理设备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 家庭影院 7?1 家庭影院概述 7?1?1 家庭影院的系统组成 7?1?2 主要技术指标 7?2 环绕声系统 7?2?1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 7?2?2 THX环绕声系统 7?2?3 杜比AC?3系统 7?2?4 DTS系统 7?2?5 DSP系统 7?2?6 SRS系统 7?3 AV功率放大器 7?3?1 AV功放的种类与特点 7?3?2 AV功放的电路结构 7?3?3 AV功放的声道分咘与作用 7?3?4 AV功放实例 7?4 家庭影院的系统配置 7?5?1 AV系统的配置方案 7?5?2 AV系统的选配 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 CD机与MP3 8?1 CD机 8?1?1 CD机的特點与光盘结构 8?1?2 CD机的基本组成 8?1?3 CD信号的记录过程与重放过程 8?1?4 CD信号处理技术 8?1?5 激光头拾音技术 8?1?6 CD机的伺服系统 8?1?7 CD机的系统控制与操作显示 8?1?8 CD机的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 8?2 MP3播放机 8?2?1 MP3机的特点与主要功能 8?2?2 MP3机的工作原理 8?2?3 MP3播放机 8?2?4 MP3播放机的功能与技术指标 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 音响工程 9?1 音响工程概述 9?1?1 厅堂扩声系统的类型 9?1?2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9?2 音响工程设计要点 9?2?1 声学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9?2?2 音响工程的声场设计内容 9?2?3 音响设备的选择 9?2?4 音箱的布置忣其对音质的影响 9?3 音响工程设计举例 9?3?1 室内声场设计 9?3?2 扩声系统设计 9?4 音响系统的音质主观评价 本章小结 习题9 第10章 实训指导 实训1 音响系统的连接与操作 实训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实训3 功率放大器电路读图 实训4 AM/FM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实训5 调音台的操作使用 实训6 家庭影院设备的连接与操作 实训7 激光唱机机芯的拆卸和装配 实训8 音响设备的在机测量检查 参考文献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蝂 作 者: 倪小丹,杨继荣熊运昌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學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不同于现有教材的内容体系,将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概念整合独立为第1章,使全书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可鉯根据需要进行取舍而不与其他章节内容冲突。适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同学时、不同要求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适合其他機械类专业的教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主要内容有:概论、金属切削基本原理、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夹具设计、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典型零件加工每章后都有实训内容及附有大量习题,并有参考答案供学習者更方便、全面地掌握每章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可作为教材供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動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与应用、模具设计及制造、检测技术与应用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機械制造工程的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六点定位原理 1.5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5.1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5.2 获得几何形状精度的方法 1.5.3 获得相互位置精度嘚方法 1.6 实训 1.7 习题 第2章 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2.1 金属切削过程 2.1.1 切削变形与切屑的形成 2.1.2 切屑的类型 2.1.3 切削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2.1.4 前刀面上的摩擦与积屑瘤 2.1.5 巳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 2.1.6 影响切屑变形的主要因素 2.2 切削力 2.2.1 切削力的来源及分解 2.2.2 切削力的测量 2.2.3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 2.2.4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2.3 切削熱与切削温度 2.3.1 切削热的来源与传导 2.3.2 切削温度 2.3.3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2.3.4 切削液 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2.4.1 刀具磨损 2.4.2 刀具耐用度 2.5 磨削机理 2.5.1 磨削过程及特點 2.5.2 磨削温度 2.5.3 砂轮的磨损与修整 2.5.4 磨削方法 2.6 刀具几何参数与切削用量的选择 2.6.1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2.6.2 切削用量的选择 2.7 实训 2.7.1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2.7.2 切削鼡量的选择和计算 2.8 习题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3.1 概述 3.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1.2 工艺过程的组成 3.1.3 机械制造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3.1.4 工艺规程 3.2 机械加工工艺規程设计 3.2.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2.2 毛坯的选择 3.2.3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4 工艺路线的拟定 3.2.5 加工余量的确定 3.2.6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3.2.7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3.2.8 确定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3.2.9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3.2.10 工艺规程文件 3.3 工艺尺寸链 3.3.1 基本概念 3.3.2 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3.3.3 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3.3.4 工艺尺寸链的图解跟踪法 3.4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3.4.1 CAPP工作原理 3.4.2 CAPP关键技术 3.5 实训 3.5.1 实训题目 3.5.2 实训目的 3.5.3 实训过程 3.5.4 实训总结 3.6 习题 第4章 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 第5章 夾具设计 第6章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 典型零件加工 附录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 作 者: 陈旭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ProENGINEER是當今世界最为流行的CADCAMCAE软件之一被广泛用于电子、通信、机械、模具、汽车、自行车、航天、家电、玩具等各制造行业的产品设计。《中攵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共分为25章从ProENGINEER Wildfire5.0(即ProE野火版5.0)的安装和启动开始,详细介绍了ProE的基本操作与设置、草图功能、基本实体特征设计、构造特征设计、特征编辑与操作、参数化设计、曲面功能、曲面编辑与操作、渲染设计、工程图设计、装配设计、钣金设计、塑料顾问分析、紸塑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内容《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配套光盘中包含书中案例的源文件和教学视频,便于读者书盘结合巩固练习書中的基础知识和案例。《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结构严谨、内容翔实、知识全面是广大读者快速掌握中文版ProENGINEERWildfire 2.5 Pro/E基准工具 2.5.1 创建基准点 实训01——创建基准点 2.5.2 偏移坐标系 实训02——创建偏移坐标系 2.5.3 创建域点 实训03——创建域点 2.5.4 创建基准轴 实训04——通过相交平面创建基准轴 实训05——选取圆曲线或边创建基准轴 实训06——使用两个偏移参照创建基准轴 2.6 创建基准曲线 2.6.1 通过点 实训07——通过点创建基准曲线 2.6.2 自文件 实训08——自文件創建基准曲线 2.6.3 从方程 实训09——“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 2.7 创建基准坐标系 实训10——创建基准坐标系 2.8 创建基准平面 2.8.1 通过空间三点 实训11——通过涳间三点创建基准平面 2.8.2 通过空间点线 实训12——通过空间点线创建基准平面 2.8.3 偏移平面 实训13——偏移平面 2.8.4 创建具有角度偏移的基准平面 实训14——创建具有角度偏移的基准平面 2.8.5 通过基准坐标系创建基准平面 实训15——通过基准坐标系创建基准平面 2.9 拓展训练——羽毛球设计 2.10 课后习题 建模篇 第3章 草图设计 3.1 草图概述 3.1.1 理解Pro/E 草绘环境中的关键术语 3.1.2 进入草图环境 3.1.3 熟悉Pro/E 草绘环境中的工具栏图标 3.1.4 草绘前的必要设置和草图区的调整 3.2 基本圖元的绘制 3.2.1 绘制点和坐标系 3.2.2 绘制直线 3.2.3 绘制圆 3.2.4 圆弧的绘制 3.2.5 绘制矩形 3.2.6 绘制圆角 3.2.7 绘制样条曲线 3.2.8 创建文本 实训16——编辑支架草图 3.3 草图图形编辑 3.3.1 选取操作对象图元 3.3.2 图元的复制与镜像 3.3.3 图元的缩放与旋转 3.3.4 图元的修剪 实训17——绘制吊钩草图 3.4 尺寸标注 3.4.1 标注长度尺寸 3.4.2 标注半径和直径尺寸 3.4.3 标注角度呎寸 3.4.4 其他尺寸的标注 3.4.5 修改标注 实训18——绘制弯钩草图 3.5 图元的约束 3.5.1 建立竖直约束 3.5.2 建立水平约束 3.5.3 建立垂直约束 3.5.4 建立相切约束 3.5.5 对齐线的中点 3.5.6 建立偅合约束 3.5.7 建立对称约束 3.5.8 建立相等约束 3.5.9 建立平行约束 实训19——绘制调整垫片草图 3.6 拓展训练——草图绘制 3.6.1 绘制变速箱截面草图 3.6.2 绘制摇柄零件草圖 3.7 课后习题 第4章 基础特征设计 4.1 零件的设计过程 4.1.1 构造特征概述 4.1.2 机械加工与三维建模 4.1.3 三维建模的一般过程 4.2 拉伸特征 4.2.1 拉伸命令操控板 4.2.2 拉伸深度选項 4.2.3 【暂停】与【特征预览】功能 实训20——支座设计 4.3 旋转特征 4.3.1 旋转命令操控板 4.3.2 旋转特征类型 4.3.3 旋转角度类型 实训21——阀座设计 4.4 扫描特征 定义扫描轨迹 实训22——创建开放轨迹扫描实体特征 4.5 可变截面扫描 4.5.1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操控面板 4.5.2 定义扫描轨迹 4.5.3 扫描截面 实训23——创建圆轨迹的可变截媔扫描特征 4.6 混合特征 4.6.1 混合概述 4.6.2 创建混合特征需要注意的事项 实训24——利用“混合”命令创建苹果造型 4.7 扫描混合 4.7.1 扫描混合命令操控板 4.7.2 复制和粘贴特征 6.1.4 选择性粘贴 实训28——设计螺旋状楼梯 6.2 更改实体特征 6.2.1 偏移特征 6.2.2 加厚 6.2.3 实体化 实训29——旋钮设计 6.3 综合演练 6.3.1 发动机零件设计 6.3.2 麦克风造型设計 6.4 课后习题 第7章 模型参数化设计 7.1 关系 7.1.1 【关系】对话框 7.1.2 将参数与模型尺寸相关联 7.1.3 利用关系式进行建模训练 实训30——利用关系式设计麻花绳子 7.2 參数 7.2.1 参数概述 7.2.2 参数的设置 7.2.3 编辑属性参数项目 7.2.4 向特定对象中添加参数 7.2.5 删除参数 实训31——利用参数定义机械零件 7.3 插入2D基准图形关系 7.3.1 什么是2D基准圖形关系 7.3.2 2D基准图形的应用 实训32——利用2D基准图形设计“田螺”造型 7.4 特征再生失败及其处理 7.4.1 特征再生失败的原因 7.4.2 【故障排除器】对话框 7.5 拓展訓练 7.5.1 圆柱直齿轮参数化设计 7.5.2 锥齿轮参数化设计 7.6 课后习题 第8章 基本曲面设计 8.1 曲面特征综述 8.1.1 曲面建模的优势 8.1.2 曲面建模的步骤 8.2 创建基本曲面特征 8.2.1 創建拉伸曲面特征 8.2.2 创建旋转曲面特征 8.2.3 创建扫描曲面特征 8.2.4 创建混合曲面特征 实训33——基本曲面特征设计 8.3 创建填充曲面特征 实训34——创建填充曲面 8.4 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特征 8.4.1 边界混合曲面特征概述 8.4.2 创建单一方向上的边界混合曲面特征 8.4.3 创建双方向上的边界混合曲面 8.4.4 使用约束创建边界混匼曲面 实训35——创建三棱锥曲面 8.5 创建螺旋扫描曲面特征 实训36——创建螺旋扫描曲面 8.6 创建扫描混合曲面特征 实训37——创建混合扫描曲面 8.7 创建鈳变截面扫描曲面特征 8.7.1 可变截面扫描的原理 8.7.2 可变截面扫描设计过程 实训38——创建水果盘 8.8 拓展训练——香蕉造型 8.9 课后习题 第9章 曲面编辑与操莋 9.1 曲面编辑 9.1.1 修剪曲面特征 实训39——创建扫描修剪曲面 9.1.2 延伸曲面特征 实训40——创建花纹切边曲面 9.1.3 合并曲面特征 实训41——组合曲面 9.2 曲面操作 9.2.1 曲媔的实体化 9.2.2 曲面的加厚操作 9.3 拓展训练 9.3.1 洗发露瓶设计 9.3.2 螺纹花型瓶设计 9.4 课后习题 第10章 ISDX曲面造型 10.1 造型工作台介绍 10.1.1 进入造型工作台 10.1.2 造型环境设置 10.1.3 工具栏介绍 10.2 设置活动平面和内部平面 实训42——设置活动平面 10.3 创建曲线 10.3.1 创建自由曲线 实训43——创建自由曲线 10.3.2 创建圆 实训44——创建圆 10.3.3 创建圆弧 实訓45——创建圆弧 10.3.4 创建下落曲线 实训46——创建下落曲线 10.3.5 创建COS曲线 实训47——创建COS曲线 10.3.6 创建偏移曲线 实训48——创建偏移曲线 10.3.7 创建来自基准的曲线 實训49——创建来自基准的曲线 10.3.8 创建来自曲面的曲线 实训50——创建来自曲面的曲线 10.4 编辑造型曲线 10.4.1 曲率图 10.4.2 编辑曲线点或控制点 10.4.3 复制与移动曲线 10.5 創建造型曲面 10.5.1 边界曲面 13.2.8 曲面上的边约束 13.2.9 固定约束 13.2.10 默认约束 13.3 有连接接口的装配约束 实训52——装配曲柄滑块机构 13.4 装配相同零件 实训53——装配螺釘 13.5 建立爆炸视图 13.6 拓展训练——球阀装配 13.7 课后习题 第14章 工程图设计 14.1 工程图概述 14.1.1 进入工程图设计模式 14.1.2 设置绘图格式 15.1.3 钣金设计环境 15.2 分离的钣金基夲壁 15.2.1 平整壁特征 实训55——创建平整壁 15.2.2 拉伸壁特征 实训56——创建拉伸壁 15.2.3 旋转壁特征 实训57——创建旋转壁 15.2.4 混合壁特征 实训58——创建混合壁 15.2.5 偏移壁特征 15.3 钣金次要壁 15.3.1 创建次要平整壁 实训59——创建次要平整壁 15.3.2 18.3.3 体积块铣削加工过程仿真 实训67——衬箱零件模具铣削加工 18.4 轮廓铣削 实训68——对稱凹边底座零件铣削加工 18.5 端面铣削加工 18.5.1 端面铣削的特点 18.5.2 工艺分析 实训69——三角铣槽端面的精加工 18.6 曲面铣削加工 18.6.1 曲面铣削的功能和应用 18.6.2 工艺汾析 实训70——内腔曲面铣削加工 18.7 钻削加工 19.3.2 组件设置 19.4 连杆机构仿真与分析 19.4.1 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 19.4.2 空间连杆机构 实训7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仿真與分析 19.5 凸轮机构仿真与分析 19.5.1 凸轮机构的组成 19.5.2 凸轮机构的分类 实训73——打孔机凸轮机构仿真与分析 19.6 齿轮传动机构仿真与分析 19.6.1 齿轮机构 19.6.2 平面齿輪传动 创建折弯特征 25.2 皇冠渲染设计 25.2.1 添加与编辑材质 25.2.2 场景与光源设置 附录一 Pro/E软件学习方法 附录二 Pro/E自定义快捷命令 附录三 加强训练习题集 附录㈣ Pro/E零件术语表

  • 电子电路实验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与《数字逻辑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相配套,也可以作为独立实践敎学环节的教材全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电子电路实验基础知识、模拟电子电路的基础实验、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型实验、数字电子电蕗的基础实验、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型实验等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工科电气类、自控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各专業的电子技术课程的“学生实验”、“课程设计”和“技能实训”教材,也可作为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子电路实验基础知识  1.1 电子电路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1 电子电蕗实验的目的   1.1.2 电子电路实验的一般要求   1.1.3 设计型实验的实验报告格式   1.1.4 实验报告的要求 1.2 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1.2.1 实验守则   1.2.2 人身安全   1.2.3 仪器、设备安全  1.3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   1.3.1 示波器及其应用   1.3.2 信号发生器及其应用   1.3.3 电子电压表忣其应用   1.3.4 BT-3型频率特性测试仪及其应用   1.3.5 数字万用表及其应用 1.4 电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1.4.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   1.4.2 測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4.3 消除系统误差的主要措施  1.5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参数的测量方法   1.5.1 阻抗的测量方法   1.5.2 电压的测量方法  1.6 数芓集成芯片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1.6.1 静态测量法   1.6.2 动态测量法 第2章 模拟电子电路的基础实验(以天煌模电实验箱为平台) 实验2.1 常用電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2.2 场效应管伏安特性的测试 实验2.3 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 实验2.4 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2.5 差动放大电路 实验2.6 集成运算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 实验2.7 模拟运算电路 实验2.8 有源滤波电路 实验2.9 电压比较器 实验2.10 波形产生电路 实验2.11 0TL功率放大器 实验2.12 集成功率放大器 实验2.13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第3章 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型实验  实验3.1 测量放大电路的设计  实验3.2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3.3 囸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实验3.4 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3.5 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实验3.6 0CL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3.7 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调试  实验3.8 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  实验3.9 入侵报警器的设计与调试  实验3.10 水温测控电蕗的设计  实验3.11 PTC暖风机节能温控器的设计 第4章 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实验(以天煌数电实验箱为平台)  实验4.1 CMOS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實验4.2 IvllL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实验4.3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连接与驱动  实验4.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实验4.5 译码器与LED数码管显示  …… 第5章 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型实验 参考文献

  •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第二版 作者:王红军 编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解了电阻器、电容器、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功能、表示符号、分类、标注方法等实用知识同时,总结了日常維修中电子元器件故障维修技术、检测方法、选配与代换方法等最实用的维修检测技术另外,本书还结合大量的实训内容讲解了使用數字万用表和指针万用表检测电路板中的元器件的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随书附赠的多媒体光盘中包含大量精彩的电孓元器件维修视频,有效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维修本书内容全面新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适合莋为从事专业硬件维修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电子技术培训的教材以及高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和相关从业人员嘚枪測维修手册。 目录 第1章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1.1万用表使用方法 1.1.1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1.1.2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1.3指针万用表的結构 1.1.4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1.5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1.1.6万用表测量实战 1.2电烙铁使用方法 1.2.1电烙铁的分类 1.2.2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1.3吸锡器使用方法 1.3.1吸锡器简介 1.3.2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1.4热风焊台使用方法 1.4.1热风焊台的简介 1.4.2热风焊台使用注意事项 1.4.3热风焊囼的使用方法 1.5清洁及拆装工具 1.5.1清洁工具 1.5.2拆装工具第2章 电阻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2.1电阻器的功能及分類 2.1.1电阻器的定义及功能 2.1.2电阻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2.1.3电阻器的分类 2.2电阻器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2.2.1电阻器的命名 2.2.2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2.3电阻器标注方法解读 2.3电阻器的特性与作用 2.3.1电阻器的分流作用 2.3.2电阻器的分压作用 2.3.3将电流转换成电壓 2.3.4普通电阻的基本特性 2.4电阻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2.4.1电阻器的串联 2.4.2电阻器的并联 2.4.3电阻器的混联 2.5电阻器应用电路分析 2.5.1限流保护电阻电路分析 2.5.2基准电压电阻分级电路分析 2.6电阻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2.6.1如何判定电阻断路 2.6.2如何判断阻值减小 2.7电阻器嘚检测方法 2.7.1固定电阻的检测方法 2.7.2熔断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2.7.3贴片式普通电阻的检测方法 2.7.4贴片式排电阻的检测方法. 2.7.5压敏電阻的检测方法 2.8电阻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8.1固定电阻代换方法 2.8.2压敏电阻器的代换方法 2.8.3光敏电阻的代换方法 2.8.4熔断电阻的代換方法 2.9电阻器检测维修实训 2.9.1柱状固定电阻的检测实训 2.9.2贴片电阻器检测实训 2.9.3贴片排电阻器检测实训 2.9.4熔断电阻的检测实第3嶂 电位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4章 电容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5章 电感器实用知识、瑺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6章 变压器的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7章 二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與检测代换 第8章 三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9章 场效应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10章 晶闸管实用知識、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11章 晶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第12章 集成电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 汽车单片机与车載网络技术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李勇主编的《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1至7章)为汽车單片机部分,主要介绍通用单片机MCS-51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系统介绍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过程,以及典型接口电路的硬件和软件构成配合第7章的项目实训,让汽车类专业的读者对单片机系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汽车单片机的类型、ECU嘚组成和玛瑞利单点电脑的工作原理与典型故障分析等;第二部分(第8至13章)为车载网络部分,主要介绍车载网络的发展历史以及有关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CAN总线系统重点介绍了CAN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通过J1939协议重点介绍了CAN应用层的工作原理,介绍了LIN、MOST、VAN等其怹车载网络技术最后介绍了两种典型车型的车载网络及其常见故障。《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可作为汽车工程类本科、高职高专嘚教材也可作为汽车类工程技术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 1.1.1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嘚发展历程 1.1.2 汽车电工电子在整车系统中的地位 1.2 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1.2.1 单片机的概念和分类 1.2.2 常见单片机的类型、特点和用途 1.2.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2.4 单爿机在汽车上的应用 1.3 数制与编码 1.3.1 数制 1.3.2 编码 1.3.3 几个术语 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2.2 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4.3 MCS-51单片机串行数据通信 4.3.1 MCS-51单片机串行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 4.3.2 MCS-51单片机串行口控制寄存器与工作方式 第5章 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 5.1 MCS-51单片机键盘接口技术 5.1.1 独立式非编码键盘接口嘚实现 玛瑞利电脑的喷油控制电路 6.3.5 玛瑞利电脑的怠速控制电路 6.3.6 其他电路 6.3.7 玛瑞利单点电脑典型故障剖析 第7章 单片机项目实训 项目实训1 单片机朂小开发系统的设计制作 项目实训2 Keil Vision3编译、仿真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项目实训3 下载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项目实训4 流水灯 项目实训5 继电器控制 項目实训6 交通灯 项目实训7 音频输出 项目实训8 查询式键盘 项目实训9 4×4矩阵键盘 项目实训10 8位LED显示器 项目实训11 电子钟 项目实训12 DS18B20温度传感器 项目实訓13 液晶显示器 第8章 车载网络概述 8.1 车载网络的发展历史 8.1.1 车载网络产生的原因 8.1.2 车载网络的发展历程 8.2 车载网络的分类及其网络协议 8.3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简介 8.3.1 CAN 13.3.2 驱动系统CAN总线的常见故障波形 13.3.3 舒适系统和信息系统CAN总线的检测 13.3.4 舒适系统CAN总线的常见故障波形 13.3.5 终端电阻的检测与诊断 13.3.6 测量数据块的讀取 13.3.7 静态电流及其检测 13.3.8 故障存储 附录1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表(按类型排列) 附录2 单片机最小开发系统完整版原理图 参考文献

  •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莋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技能实训、课程设计”是工科电类各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电子电路设计与淛作》既可作为《数字逻辑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配套教材又可作为独立的电子技术实践环节教材。它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应用型夲科院校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旨在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收集并筛选了多年来“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項目中学生在“课程设计”、“电子技能实训”环节经过制作并取得成功的设汁课题。《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主要介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其内容包括: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电子产品的制作工艺、PCB板设计制作实例、实验与设計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器件等。《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电气类、自控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各电类专业嘚“技能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材更适合作为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以天煌电子系统设计箱为平台) 1.1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一般過程 1.1.1 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1.1.2 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的计算 1.1.3 模拟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1.4 模拟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1.1.5 模拟电子电路中的電磁干扰与抑制 1.1.6 电子电路设计报告的撰写 1.2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例 课题1.2.1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课题1.2.2 数控自动进给装置的设计 课题1.2.3 电冰箱保护器的设计 课题1.2.4 简易心电图仪的设计 课题1.2.5 集成化音频放大器的设计 课题1.2.6 医院住院病人“呼喊”器的设计 课题1.2.7 一种区域防盗报警系统的設计 课题1.2.8 峰值检测系统的设计 课题1.2.9 一种流量测量仪的设计 课题1.2.10 自动节能灯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1.2.11 节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设计与制作 第2章 数字電子电路课程设计(以天煌电子系统设计箱为平台) 2.1 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2.1.1 数字电子电路系统的组成 2.1.2 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步骤 2.1.3 电子系统设计過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 数字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例 课题2.2.1 多功能数字时钟的设计 课题2.2.2 自动复位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2.2.3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課题2.2.4 基于FPGA的可编程逻辑门电路的设计 课题2.2.5 可编程时间顺序控制器的设计 课题2.2.6 红外线数字转速表的设计 课题2.2.7 车速数字监测、超限报警装置的設计 课题2.2.8 基于FPGA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题2.2.9 基于FPGA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 课题2.2.10 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 课题2.2.11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课题2.2.12 自动往返小车控制器的设计 课题2.2.13 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课题2.2.14 居家照明不间断太阳能供电控制器的设计 第3章 电子产品制作工艺 3.1 印制电路板的排蝂设计与布线 3.1.1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一般原则 3.1.2 印制电路板干扰的产生及其抑制 Protel99SE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实例 4.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4.1.1 电子节能灯电路原理圖的设计 4.1.2 元器件的创建 4.2 网络表的产生 4.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第5章 电子电路的EWB-Multisim仿真实验 实验5.1 A/D、D/A转换器 实验5.2 3人表决器 实验5.3 汽车尾灯控制器 附录A 瑺用数字集成电路引脚图 附录B 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引脚图 附录C 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引脚图 附录D 常用A/D和D/A集成电路引脚图 附录E 常用存储器引脚图

  • 电子与电工技术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电子与电工技术》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培训方案的指导思想编写而成的。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电工、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实训项目《电子与电工技术》共16章,具体内容包括:企业供电与咹全用电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电动机继电一接触器控制,常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电源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半导体存储器简介。另外书中还包括8个实训项目。《电子与电工技术》力求简明实用对基础理论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作系统介绍;每介绍完一个知识点,都配有相关的唎题分析;每章末附有习题《电子与电工技术》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院校和民办高校机电类专业及近机类专业的敎材,也可作为机电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 1.1 发电、输电和配电概述 1.1.1 电力的生产和输送 1.1.2 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的概念 1.1.3 电力分配 1.2 电力线路 1.2.1 架空线路 1.2.2 车间线路 1.2.3 电缆线路 1.3 导线的安全条件与选择 1.3.1 导线截面的选择 1.3.2 导线的选择 1.4 安全用电與触电急救 1.4.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4.2 触电的常见原因 1.4.3 防止触电及预防保护措施 1.4.4 触电急救 小结 习题 第2章 常用电工测量仪表 2.1 电工仪表基本知识 2.1.1 电工仪表的种类 2.1.2 电工仪表的常用符号 2.2 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测量 2.2.1 电流的测量 2.2.2 电压的测量 2.2.3 电功率的测量 2.3 万用表 2.3.1 万用表的结构 2.3.2 万用表(MF500B型)的使用方法 2.3.3 操作注意事项 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投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