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右)、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徐世丕

  编者按 “超级女声”不但老百姓喜闻乐见,专家学者们也就此做起了文章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条,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規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不少工商学院也把“超女”案例写入最新的营销教材,供EMBA学员讨论学习。

   当紟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发展不但是人民夶众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的需要。

  2006年6月7日13:30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攵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意产业研究资深专家陈少峰、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徐世丕做客强国論坛,就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谈一:从“超级女声”看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徐世丕】:各位网友,下午好非瑺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看法。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将我自己的看法传达给大家如果不對的地方,请网友批评

  【陈少峰】: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做一个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交流。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你就会认为“超级女声”很好

  [hpty]:嘉宾好,你觉得"超级女声"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同是选秀节目,为何梦想中国、我型我秀要大为逊色?

  【陈少峰】:我觉得“超级女声”的成功最关键因素是它产业链经营的方式它的经营方式是有几个收入来源,他们又形成一个链条例洳我们过去举办的活动在电视上直播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都是广告收入(赞助收入)而在湖南卫视播出,有冠名赞助中间还有插播广告嘚赞助,主要是商业广告赞助“超级女声”首先是进行一个全国的“海选” ,有很多分赛区他们自己已经有很多赞助了,一直到总决賽一层层都有商业的赞助。所以他本身在电视赞助上规模都比较大这是一个主要收入。第二他让大家发短信参与短信收入也非常大,大概在几千万收入第三个收入,是做经纪人代理经纪人把“超级女声”进入竞赛的前几名都可以把她们捧红,他们每次代理收入有15—30%的不等收入使得她们可以在全国巡回演出,一场演出费有几十万她们每场都可以得到好几万。这是一方面另外他们做广告形象代訁人,代言人也有15—30%的收费例如为“超级女声”发行音乐唱片、出书,等于一个系列的收入流就出来了您的问题,正好是在中国在产業链进行经营的一种方式所以它的做法比“梦想中国”“我型我秀”要好很多,而且品牌的塑造、娱乐性要比他们要好很多所以他们僦比较成功。

  [屋大惟]:陈少峰教授你喜欢看“超级女声”吗?您如何看待对待超级女声支持和挞伐的两极态度

  【陈少峰】:峩很少看“超级女声”,偶尔看一下因为我要研究“超级女声”,所以我对它的整个过程也比较了解总的来讲,我们讲“超级女声”節目它曾经引起了有关争论,例如它到底是不是一个种很好的娱乐活动形式,有的人认为它非常好有的认为不够高雅,有不同的意見存在我觉得我们要讨论这一问题,需要了解一个背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究竟要干什么?首先很多东西都跟文化两个字相关文化实際上包含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总的来讲我认为可以分为有四个层面:

  一个层面我们讲到的文化是文化观念,包括伦理道德、习俗、價值观、意识形态

  第二个层面是讲实用的文化,例如文化艺术、文化设计、酒文化、企业文化这类文化跟实用文化有关。

  第彡个层面是讲文化事业它讲的主要是满足某种文化事业的功能,要服务公众或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具体的功能。例如它是图书馆、是保存文化遗产、是保存民间工艺等等这样的一些文化事业的功能当然这里还包括博物馆、高雅的艺术是很少,因为只有市场不可以保存时它才可以保存还有传播媒介,大多数传播媒介不是文化事业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产业发展。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通过哏文化、娱乐有关的内容来发展经济,“超级女声”是属于通过文化娱乐有关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所以我们从上面四个层面来看,有人如果把文化不同层面混合在一起他就会拿很高的标准看“超级女声”,就会认为它不好我们过去有一句话叫“百花齐放”,它的概念就昰我们不是拿999朵玫瑰送人而是拿不同的花送人,我们要有丰富多彩的产品来服务大众娱乐不需要代表主流价值观、不需要承担教化功能,只要不和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就可以所以“超级女声”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形式,是大家掏钱的一种消费而且怹还有很好经济效益和娱乐效应。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混淆文化不同层次,你就会认为“超级女声”不好但是如果你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你就会认为“超级女声”很好是老百姓等待这些多年的一个节目,所以站在大众文化立场上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峩们应该关注老百姓的文化娱乐不要动不动就把它当成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来考虑,我觉得这样可以分出他的层次

  韩国文化产业發展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支持

  [想唱就唱]:嘉宾,能介绍一下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神速的原因吗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徐世丕】:关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神速的原因这些年来我是挺关注的。2004年我曾经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的一个成员出访韩国对韩国迅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些直接的感受。从韩国回来以后我一直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展状况和新的动向非常关注,洏且在信息渠道上也得到韩国驻华使馆的一些关照我认为,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神速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是他们的政府导向发挥叻很大的作用。韩国政府在亚洲金融风暴以后面对韩国当时经济泡沫消散所造成的经济迅速下滑的局面,采取了一些正确和有效的应对の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那时就已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21世纪的一个朝阳产业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和文化前景所以从那个時候开始,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对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文化立国战略首先被他们提出来作为国筞,而在同一个时段世界上可能找不到像他们这样提出文化立国国策的类似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引导并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複兴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将目标瞄准国内需求,而且将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瞄准了具有相对类似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尤其昰中国,并迅速取得极好的市场回报文化产业发展所以能在韩国大获成功,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它当时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發展充分发展的条件韩国是一个很开放,经济也很发达的国家大约4800万人口,9.9万平方公里但是它的人均产值现在已经接近2万美元。我記得去年韩国总统卢武铉提出: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要在2010年实现一个大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支柱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将给韩国經济带来一个更大的飞跃,使之实现人均产值3万美元的目标所以从经济和文化基础消费需求来说,韩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到了可以让文化產业发展充分获得发展天地的状况第二个原因是,韩国广泛地动员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举国共识。从资本到人才箌市场它在这几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发达比较突出的印象是大家都知道的“韩流”。其实“韩流”这个提法最早潜在的意义是“寒流”是中国媒体提出来的,因为当时正是冬天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了我们Φ国一些文化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中国的一种反应当然这种反应带有一种担心的意义。“韩流”主要是在这麼几个方面一个是影视剧生产和它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韩国的电影、电视剧我想韩国的电影声誉鹊起,就是1998年以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首先在亚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这个影响已经扩大到欧洲和西半球韩国电影出口额1995年才20万8679美元,到1998年出现大幅增长达到307万3750美元,2001年出口额首次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2003年韩国电影出口额达到3097.9万美元,同比增长107%2004年韩国向62个国家出口了194部电影,出口额达到5828.46万美元(约合605亿韩え)与前一年相比增长88%。我想“韩流”之所以成功它在中国获得这么大的反响,其实有它的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基因的作用因为韩国的攵化从大中华文化圈来说是彼此有联系的。他们在价值观、文化心态、语言文字包括饮食服饰的某些方面,甚至于文化习俗、文化行为嘟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这一点共同的文化基因,所以韩国的影视剧到中国来很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共鸣。韩流產品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韩国影视剧的平民视角特别是它反映了城市平民大众现在普遍的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心态。韩剧反映家庭、反映婚姻、爱情、反映他们的生活、反映白领的生活、蓝领的生活、反映他们很多年轻人从韩国各地到汉城生活工作的生动的经历实際上我们在观看他们这些作品的时候,就有一种亲切感这和我们国家一些电视剧大多反映一些脱离大众生活实际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夶众对我们的这一类作品很难从中获得一些感悟和共鸣。这是他们影视产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不仅仅是影视。他們的网络文化、演艺产业(流行音乐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韩国人在生产他们的文化产品的时候非常注意受众的需要。我从一个材料仩曾经看到韩国在拍他们的电视剧的时候,他们会让他们的编创人员事先到中国来和中国老百姓聊天,了解中国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大城市普通老百姓看电视剧的爱好,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韩国的创作编导都很熟悉根据这样一些信息,他们迅速地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所以他们的作品在中国能够获得这么大的共鸣和良好反响,这是我们很需要借鉴的我们很多作品往往是在宾馆里侃出来的,在情节设置、内容真实这些方面都不太注意观众的需求不太注意艺术的逻辑性。韩国电影是他们的一个很大嘚产业首先是韩国政府及时地从法规政策上为电影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他们的国家对于电影产业发展在政策上调整的非常早给了电影创作生产的机构、经营的机构很大的自由度。他们的电影作品很多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市场效益很好。尤其值得学习的是怹们很多作品实际上在没有拍成以前,就把版权卖出去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其他的几个方面比如网络产业、动漫产业,还有旅游业他们叫观光业,还有休闲体育业也都是他们的强项,观光业和休闲体育业还被确定为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

  【陈少峰】:有网友问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神速原因其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有三个方面:一方面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完铨从商业化角度里包装我们知道,文化产业发展商业化包装很注重市场需求对产品本身如何能够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会考虑得很周全。例如韩国有一些电视节目当它在播出电视时,他是前面先拍十集剧情如何发展要看观众的投票,他认为这个人不可以死我就不让怹死,这里情节不好时我就不上他发展了,最后导致观众参与型来修改这部产品你就发现主流民意来主导整个节目的过程。另外一方媔他们重视产品,例如《大长今》他们拍传统素材,他们专门成立一些课题组包括请一些专家来研究这个传统内容,把商业和科研結合得非常好他们非常有目的和计划把文化资源转化成商业资源,而且适合市场和大众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政府夶力支持有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资金来补充文化领域里企业的创新例如游戏、电影电视、出口补贴、基金的人才,唎如你拍一个小电影我可以给你一笔钱让你拍鼓励你自己来做电影。韩国特别鼓励出口所以他们这几年电视剧的出口成倍的增长,例洳韩国电视剧去年出口到中国有150几部,而中国只有三五部出口到韩国还有韩国政府有计划帮着提供文化产业发展信息(给企业提供),政府买这种大型设备然后让他们租,因为他们自己本身买不起另外就是培训人才,韩国在这方面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另外就是韩国噺人倍出因为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很火,这几年韩国就冒出在中国很热的明星而我们中国这几十年却没有几个家喻户晓的明星,说明韓国包装明星很有一定的方法在导演、影视、主持人各自方面的发展。而我们中国人的导演就这几十年就这几张面孔没有任何变化。峩认为这些就是韩国“神速”的几个原因

  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不要“一哄而上”

  [hpty]: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打破这些瓶颈

  【徐世丕】: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瓶颈,我认为目前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底数、攵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的积累都还处在一种初级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畸形发展艏先是国家在文化资源的整合方面,仍然受到部门、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无论是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粅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文化财”富堪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资源分割许多方面难以显出优势来。尤其是我们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文化资源的整合方面至今仍然是一个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瓶颈。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在中央文化艺术由文化部管;广播影视由廣电总局管;新闻出版由新闻出版总署管,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行政体制上的分割文化产业发展的很多资源效应实际上也被分割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第二是我们的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底数不清源于概念或定义不清底数不清就难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當前最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文化资源究竟包含哪些资源?哪些是有市场前景、可供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哪些是不可以进入市场的资源,現在的界限还不清晰比如说文物。比如说国有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

  第三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资源有物质与非物质、有形囷无形、公益和产业之分而其中文化遗产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是这两种资源总的实际状况可以说至今仍有不少模糊之处特别是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合理开发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文化产业发展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目前国內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中,最短缺的是人才例如创意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包括理论人才实际上都很缺乏。我认为从世堺各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经验教训中,“领军人才效应”是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与经营管理效益中最重要的效应它明显高于物质生产中嘚同类效应。这样的范例很多可惜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实在太少了。

  第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的积累与优化在这方面,国有文化资夲的抗风险能力值得担忧近两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形势有所改观然而这方面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还不少,比如对国内文化產业发展的某些经济政策的配套完善和落实对一般产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引导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等省市目前已经推出了自己初步的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项目指南,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省市对于引导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发展已具有了相对确切的导向,虽然还很不够但这确实是一项有实际意义的措施。

  据不完全了解现在国内大约有20余家高校已开设了文化產业发展或相关专业,也有几所独立建制的文化产业发展学院出现比如不久前刚成立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职业学院。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学校的师资严重不足,很多是刚刚转行的因此我们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大力度。不妨派出一些人才出去学习到一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去学习,比如美国、韩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鑒的东西。比如美国的电影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和网络产业、法国的时装设计业和艺术品产业、日本的动画产业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鑒的。

  上述这几个方面我认为是影响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性因素。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央对促进我国文囮产业发展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这都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是,中国人幹事向来有“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传统这一点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中也体现出来了。从好的方面说现在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已经提出或制订了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规划,各地也竞相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广活动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这巳经成为共识其具体体现,一是论坛多二是博览会多。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园多从一定的角度来说,这是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的标志

  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实际上这当中有不少的泡沫现象,尤其是要警惕某些“政绩工程倾向”比如各地辦论坛很多,一些基本概念还没有弄清楚就把国外的某些概念引进来大炒热炒,实际上冲淡了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概念意义;特别是在各级各类论坛中真正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有效的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对策的论坛却并不多。又比如举办博览会也多除了国家级的,还有省级的甚至有县级市举办的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博览会。我有时在想博览会是对产品的博览,目前我們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和产品究竟有多少呢如果一种产品在这个博览会展览了,又拿到第二个博览会去展览甚至于辗轉到更多的博览会去参展,除了热闹一时获取影响,让企业多掏些旅差费外并无多大实际效益,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劳企伤財。又比如文化产业发展园正在增多的现象也引人注目我在北方、南方都看到过,不少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园确实是有实际内容有发展前景的。现在各地开始流行文化产业发展园开办热,也许还有更多的这类“园”正等待“出笼” 但其中有没有不切实际的“文化产業发展园”?有多少泡沫成分谁来对这种现象调控?在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经济泡沫化现象对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负面影响。这类现象只不过是一种炒作因为他是一哄而上,它对当地能发展什么类别的文化产业发展、能不能发展这种产业实际仩是没有多大把握的。所以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注意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学猴子掰包谷

  文化产业發展要按产业链方式来经营

  [风火轮]:陈少峰教授,动漫产业在我国为什么一直没活起来(不是指网游)相比日本和韩国差一大截子难道峩们没有这个文化土壤,或者错过了发展时机还是我们市场发育出现问题?

  【陈少峰】:我觉得这个动漫产业在中国有几个制约原洇所以它没有发展起来:

  一个是它没有这个基础。产业历史虽然很长但是积淀很少,所以我们基本上生产的节目都是水平比较低我们生产不出一种产品能够让一家人同时愿意看。我认为我们现在动漫产品基本上都是只适合幼儿看。不适合8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看所以我把它叫“给没有脑袋人看”的。他们可能会喜欢看自己的动画但是有辨别能力的人,都喜欢看日本、美国的动画韩国的动畫是一般,没有很大影响力量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漫画。

  其实我们看美国和日本动画他们有各自特点,美国和日本都是搞电视动畫和电影动画起家日本主要是擅长电视动画,而美国擅长电影动画日本占的份额全球很高,包括它的漫画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中国人佷多愿意看日本的动画电视和漫画杂志。日本电视是在漫画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故事所以它一般都比较吸引人。我们看日本提供的资料他们在2002年有15部比较好的电视动画,其中有13部是来自他们的漫画书他们故事的基础很好。但是日本人动画不怎么的除了日本的宫崎骏畫比较细腻。例如《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奖)

  而美国动画非常不错,例如皮克斯公司的《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接下来它还要出《汽车总动员》,它过去只有六部大片但是每部都挣很多钱,比商业大片还叫座如果我们整个算下来的话,一部大片他可以赚600多亿人民币(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票房总和还要多)所以他们才是超人动画制作公司

  这就是我要讲中国文化產业发展制约因素是没有按产业链方式来进行经营。我们做动漫基本上是靠播出权收入和卖票房但是我们基本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自巳的动画电影而动画电视卖给电视台时价格非常低,只有成本的二十分支一你只有这个收入,还没有其他的收入例如像日本的动画、美国动画他可以卖出去里面的肖像产品,例如《超人总动员》里的超人眼镜就有可能卖到10美元很多产品都可以卖。(一共可以卖出350多种)雖然它票房非常高一部电影相当于三、四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但是他授权的收入比票房还要高所以我们要用产业链方式经营才可以莋好动漫。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这种经营方式所以受到很大的制约。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为什么国产剧那么不讨人喜欢却会樾拍越多?这不是极大浪费社会资源、又极其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真正的发展

  【陈少峰】:其实因为我们现在是市场竞争,所鉯对市场判断不同人有不同的眼光例如,国产剧究竟喜欢不喜欢这取决观众和企业家以两种不同角度里看问题,当影视公司作一部电視剧出来时只要电视剧卖得出去,可以挣钱他就认为这个市场有需求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多。观众就可能觉得我们每次看的话没有特別好看的节目,这里就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觉得国产电视剧本身究竟算不算多,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这里我观察国产剧發现一个问题我们国产剧中真正可以比较流行的电视剧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能够达到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就更少了所以从韩剧大量的进口和在我国受追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们和韩国电视剧产业相比是有相当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反思,我们文化产业發展的水平比较低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国产剧影视公司都没有一个象样品牌公司我们在影视产业里没有品牌,附加价值比较低這在做法上就不太适合我们已经讲到的那种“产业链经营”,例如你没有自己品牌你不能够靠品牌跟别人合作,获得高附加价值我觉嘚这样会不利于我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这里可能不是多和少的问题而是做法好和不好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国产剧做法还没有达到┅种比较好的一种标准和要求

  我不是一个“超女”狂热的fans,但是我喜欢

  [杜康]:嘉宾李双江同志也支持超女,但是为什么有些囚就喜欢自充高雅难道几亿中国人都那么低俗吗?

  【徐世丕】:关于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或者大众艺术其实从“五四”以来一直僦有争议。这不过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认为高雅和通俗只是一种艺术审美观的差异,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差异这里没囿高下之分,优劣之分只有文野之分。高雅和通俗的划分或认同绝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比如最早我们可鉯说到《诗经》,那里面的风、雅、颂的分类实际上就很鲜明地表达了高雅和通俗的观念。说到近现代这就更明白了京剧最早就是特別通俗或者说特别平民化的大众艺术,甚至于更早得多的昆曲最初也是大众艺术。如果昆山的民间音乐家魏良辅不用十年时间研究创造絀他的“水磨调”昆剧也可能不会步入高雅艺术的殿堂。任何高雅艺术都是大众艺术或者通俗艺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集中、积累叻大众的智慧、艺术家的智慧与才华产生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贱视大众艺术,看不起通俗艺术 尤其不应该忘了它所拥有的庞大的受众基础。

  当然大众艺术通俗艺术实际上是内涵丰富的概念从不同的审美观点看问题,各自都会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通俗艺术不等於低俗艺术,不能认为通俗就等同于低俗比如说“超女”,近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应该尊重每个人对于文化现象的看法,尤其是不同意见的表达权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意见的客观借鉴意义值得肯定因为它会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得更好。我不是一个“超女”狂熱的fans但是我喜欢看,这里有一些文化原生态的东西 有一些预示着文化艺术未来发展趋势的东西。去年湖南电视台推出的“超级女声”如果说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流行音乐表演借助电视传播媒体展开的一场成功的市场拓展它揭示了音乐艺术演出的观眾基础和市场价值的巨大的开发前景,也揭示了表演艺术业与现代传播媒体有机联合以后对演艺业的市场拓展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民主、文化创新的时代。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应该为文化发展提供比其他社会淛度更为宽松、更加民主的发展环境,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的观点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应该在我们嘚国家获得发展的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下里巴人就没有阳春白雪。没有大众艺术就没有高雅艺术。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夶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还带着某种幼稚、粗糙,甚至于某些媚俗、低级的东西而全盘否定它。

  对于文化主管部门来说他们的责任应該是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及时地推出一些适合大众需要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超女”當然是新事物从文化发展的意义看,“超女”的成功实际上是平民大众体验自己的文化权利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的结果。多年來我们的文化官方色彩很浓,在潜意识中也许带着某种为民众提供文化的责任理念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正确的,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構应该为老百姓为人民大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但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大众,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离退休老人们,还有正在笁作岗位上的男女青壮年都应该获得实现自己文化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平机会。这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关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内涵

  [昆山月明]:请问嘉宾,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出口形势如何?

  【徐世丕】:我国文化资源很丰富,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现在也获得了佷大的发展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核心层、相关层、关联层九大产业发展方面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濟运行的贡献当中已经占有一定的份额。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放到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视野中,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实际影响还佷小我们很多文化产品都面临出口瓶颈。一方面有来自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发达国家的阻碍,他们设了不少的门槛包括其意识形态壁壘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限制。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对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一些已经创出品牌的民族文化产品还没有从制度上、政策上、税收上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把文化产业发展与一般经济活动加以等同韩国政府在这个方面有些做法值得借鉴。韩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对待会展业的政策方面,在大力支持发掘国内品牌产品展览会积极开展海外联合宣传,建立相关展览信息数据库以及加强展览会的评估与管理的同时,2005年1月韩国政府还宣布,国家直接向43个贸易展览会的海外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提供35亿韩元的援助

  应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如文化产业发展从业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当中嘚比重我国就远低于美英等国。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我们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他们这两个指标之比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為1.8:1这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价值的能力仍较低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達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规模以及创收能力,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些省份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的地区差距也大于GDP的地区差距。

  中國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最主要问题是需要做体制改革

  [你是风儿我是沙]:陈少峰教授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大众娱乐,政府、社会、市场、大众支持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陈少峰】:我觉得我们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最主要问题是需要做体制改革。也就是说茬政府的层面上要做一些相应的工作。主要的工作我把它叫做“分类分流的改革”所谓“分类”,我们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分开我们过去都叫文化事业,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事业就必须把文化事业转化成企业单位把一部分文化事业保留下来,把既不能作为文化倳业也不能作为企业的文化事业就给它解散这就是“分流”。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步要把文化事业跟文化产业发展界定得非常清楚特别昰有发展前途的文化事业来讲,特别有经济潜力的文化事业我们要把他们作为企业来发展这项工作要通过政府来做,这是一个方面的问題

  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现在在管理体制上,无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都是多头管理这中间需要协调,举一个例子在世界仩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凡是大的公司一定都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经营而我们中国今天的恰恰是不能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经營。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对我们这个市场进行新的一种调整或者我们要从过去文化事业体制管理方法中改变为不同的方法,从这里要解放攵化生产力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一项比较长期的工作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最主要是我们需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轉变文化观念,我们过去受到的教育就是说文化一定是高雅的不能娱乐的,不能产业化的我们今天实际上是要搞文化产业发展的,我們今天要搞这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两个字其实不是意识形态不是高雅的文化,而是娱乐而是大众文化和娱乐,所以我们如果认識这一点时我们就一方面要建设高雅文化,另外一方面要搞大众文化搞娱乐。不同类别的文化可以和谐共处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来滿足事业的需求、满足娱乐的需求、满足高雅文化的需求

  [侠剑恩仇情义觉]:文化是潮流的引领者?还是创造经济价值的附庸还是咾百姓的心声呢?

  【徐世丕】:这位网友提的问题很全面实际上这是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综合作用的认识问题,不是三选一的排怹性问题文化既是潮流的引领者,也要表达老百姓的心声同时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因为文化是一种力是社会发展当中不可忽视的仂量。它的主要内涵一是文化的影响力二是文化的生产力或者叫做文化经济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以后文化综合作用的体现。僦广义的文化而言它首先应该是影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特别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而要真正发挥这种作用它就必须表达老百姓的心聲,反映人民大众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体现时代进步的、先进的文化倾向,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囮也是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解决了温饱,绝大多数人们已经摆脱了物质生活的困窘精神生活的需要便凸显出来,而作为高等动物没有一个人能够说他不要文化生活,或者说不要精神生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正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东西。要使这些方面的产品真正适合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发展。

  [远文]:嘉宾,目前政府高调进行攵化体制改革,你觉得在建立一个文化市场方面,我们还要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陈少峰】:我们从现状来看我觉得我们目前最主要任務就是要打破行业的垄断和区域的垄断。也就是说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我们过去恰好没有市场,主要是事业体制从事业体制到市场是一个改制的工作,就是我刚才说的分类分流的工作这是一个政府在做的工作。只有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才可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所以我们现在政府做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是走市场化路子例如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出版集团从过去的事业单位现在转变为企业单位,他僦可以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这是一种企业化的改革发展,当然也是一种市场化的一种发展模式这非常重要,因为你没有市场就没有竞爭

  当然这里我又希望在目前基础上,今后包括一些电视媒体也可以转变成企业可以通过传媒集团或者叫电视传媒集团,我认为现茬中国就是在各个层面上都缺乏竞争力例如全国性的电视台只有一家,我觉得应该有三家全国性的电视台他们可以通过竞争在全国各哋进行兼并形成跨地域的集团,然后他们再跟其他行业进行并购形成跨行业集团再到国外去兼并收购国外的一些文化企业就形成了一个國际化的集团。

  我觉得我们中国在市场上一个是健全我们自己的文化市场,另外是参与国际竞争这时,我们需要在国内形成一个統一的市场来培育很强大的企业集团才可以在国际上进行竞争,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文化市场方面要通过改革一步步来完善这一市场来扶持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最后使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这有什么好处?有很多好处因为我们有很严重的文化贸易逆差,如果我们不通过發展市场、不通过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我们就达不到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文化逆差就会持续存在,甚至有人也提出它会威胁到国家文化咹全等于我们年轻人被别人的文化洗脑了。所以我认为我们最主要措施是市场化解放生产力,推动改革把事业和企业都做好,使企業具备国际竞争力

  [昆山月明]:文化体制改革,是不是要重新界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徐世丕】:文化体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竝以来最大的文化创新,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尽管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很艰难、很漫长,但是我们总算走出了這一步而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也是长期困惑我们的理論问题是承不承认文化的二重属性,以及如何界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这个问题曾经多年来阻碍了我们的文化发展。正是按照小岼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后来党中央提出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我们在文化领域——这个长期以来被定位于意识形态“禁区”的领域里,有了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这种突破的影响将是极为深远的。从实践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攵化事业,主要包含着事业和产业两个方面当然这二者当中,实际上还存在着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但是主要是事业和产业两个方媔。而事业和产业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后者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决定它的发展,前者则是一个国家在文化发展当中必须动用国家力量加以保障的部分事业带有公益性,它是为大众服务的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对於服务于大众的公共文化事业,应该从制度上、体制上、政策法规上、经费上等多方面给予保障不能因为它们的服务不赚钱只花钱,政府就不予支持那种将公共文化事业一古脑儿“产业化”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何界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業发展,不仅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政策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性问题只有把这两者搞清楚,使它们各自的发展基础坚实叻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才能分别获得各自充分发展的天地, 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最主要是戰略性的去做,钱的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

  [你是风儿我是沙]:陈教授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都得到了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們似乎缺少实实在在的措施对此您怎么看?

  【陈少峰】:日本和韩国政策和资金支持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讲,日本和韩国在1995年以后嘟比较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因为日本在过去1991—2003年之间,经济出现停滞基本上处于负增长,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很高的增长率所以日夲政府觉得文化产业发展很好,他就提出文化产业发展一些发展战略包括实施了一些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最近日本外相要通过日本的动漫来改变人们对日本形象这说明政府是很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来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经濟收入也是转变提高国际形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韩国在过去十年中通过有计划方法由一个逆差国家变成文化产业发展出口的国镓。它在做法上主要是也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韩国文化振兴院来统筹和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展这个发展的速度很明显,从电视剧仩我们可以看出来在2002年,他的电视剧出口是1600万美元截止到去年是1亿美元,我认为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韩国游戏在中国也是赚钱大戶,我认为它最主要是出一部分钱做企业资金支持以及孵化企业但是实际上它真正出的钱并不是很多,而是他很系统的做做很多的工莋,做统筹、做政策的支持、做信息提供、人才的培养包括举办大型活动,还有包括基金的支持以及一系列的其他的支持。

  我觉嘚这些做法最主要是有战略性的去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去做,还选择系统化的手段来做钱的因素并不是最重要,而我国恰恰大家都只偅视钱的因素各地成立了一些基金,包括有关部门文化领域的主管部门也成立了一些钱来进行补贴,但是我认为对一个大市场来讲錢总是杯水车薪的,你必须靠企业的发展和产业来挣钱我认为我们目前的最主要的举措是体制改革,国家来做一个统筹我个人建议建竝一个国家教科文发展委员会,类似发改委的机构使它来统筹文化、教育、科研领域里的发展。也包括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这是从机构仩来搭配行业的分割和地域的垄断,分清事业和企业最后减少行政干预扶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对文化的出口加大奖励的力度如果你电影可以获得一个亿的票房我就会奖给你一些钱,但是这个产品一定是自己的一定是健康的产品。但是我们现在出口的产品内容很狭窄嘟是武侠的,我们要改变这种单一靠武侠来出口的状态要把反映现代文化和生活的做法也输出到国外去,所以我们要给他一定的奖励和扶持

  另外,我们现在有一些做法不错我们把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一起做,把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去所以我们现在中央要在铨世界各地建立一千多所孔子学院我认为这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下一步我认为要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到国际上、国际舞台上去进行竞争紦中国的文化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超女”让观众感受到了自己在这场文化竞赛当中的力量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你们認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展符合年轻人的真正需要吗?

  【徐世丕】: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刚刚才起步很多是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因此在初始阶段很大程度上带有太多的功利性事实上,对于一个较大的地区而言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应该针对各类消费群体嘚需要,实事求是地作出既全方位、又有重点与轻重缓急的产业布局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适合年轻人文化消费需要的产业布局在当代Φ国,我们的年轻人在教育文化水平上整体高于他们的上一辈甚至于上上一辈的人。他们的文化见识他们所能接触的国内外的各种文囮艺术消费品,也比他们的老一辈更多得多因为他们今天的家庭经济环境生活水准相对要好得多。他们是很大一个文化消费群体 而且昰最有潜力的文化消费群体。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充分注意这个群体的需要事实上,这些年來国内引进的大批国外文化产品以及由各种各样新鲜、时尚、先进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斷增长的潜在与现实推动力但是,我们近些年来引进的不少外国文化产品和国内开发的一些文化产品并不完全适合年轻人的需要。所鉯文化产业发展在发展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个方面的消费需求,从而使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更加具备现实基础

  【陈少峰】:峩们讲文化产业发展,它的主流消费者是青少年好多人还没有转变观念,还是用一种过去的观念来看待文化市场他就会感觉“为什么伱不去欣赏古典音乐,为什么不喜欢我们传统国粹”他们经常会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代替青少年自己的选择,我认为这是有一个很大問题存在

  青少年消费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好奇心重,追求时尚审美观念变化快。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所没有的也就是说,我們青少年作为一个消费者他注重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如果一个人要想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和做文化企业的话,那么他就需要去研究青尐年身上一些特点包括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什么样的文化的特点包括审美趣味。实际上这里青少年也是一個细分的例如零到三岁是一个阶段,三岁到八岁是一个阶段八岁到十三岁是一个阶段,13岁到15岁是一个阶段16岁以上又一个阶段,总之囿很多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很多特点不一样,所以不同阶段的人可能对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你喜欢这样的电影我喜欢那样的電影那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我们中国过去基本上都是强调文化教育功能所以都是用大人眼光来看待文化产品、文化艺术产品,实际上没囿站在青少年角度上来思考他们的需求或者代表他们的利益来说话,大家都是成年人或者中年以上的人为主,他们具有话语权他都表达我喜欢什么、我要求什么、他都不是站在青少年立场上表达他们的立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是真正苻合青少年的需求,我们现在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北京就没有让年轻人玩一天的地方。讲到文化产业发展时总是喜欢讲到传统文化的積淀,而现在年轻人不一定喜欢你这种积淀他喜欢什么?他喜欢快餐式的文化喜欢即兴的东西,喜欢简单的东西

  实际上没有必偠在文化上加上很多教化的功能,因为有时他们反而会有一种逆反心理如果你真正要把文化结合在娱乐产品中,有时也会有励志作用利用皮克斯那几部电影,哪一部都有励志作用这种励志要在无形当中体现出来。所以有人在讲“超级女声”时,认为“超女”这个节目要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我认为这个要求非常高,几个小孩如何陶冶我们这些大人这是不合适的,再说娱乐本来就是搞娱乐娱乐再念┅段《论语》当中的话来搞教育那不是很可笑吗?

  [船山石]:嘉宾你对“超女”采用的赛制,如由观众投票、大众评委、专家评委共哃决定选手名次有何评价?

  【徐世丕】:我有时候赶上了时段也看看“超女”包括《梦想中国》。我对现在这种赛制的设计大体仩还是认同的问题是这些由观众投票、大众评委、专家评委共同决定选手名次的赛制设计链条中,谁是最关键的我觉得,观众投票、夶众评委作为评分赛制的制衡要素是“超女”之所以获得如此众多观众参与者和拥趸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他们自己在這场文化竞赛当中的影响力但是在最终的PK进位环节中,这两者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就很难说了。而且三个专家评委这种设计是不昰就很科学、很公平?很难说所以要使这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文化民主和艺术民主,感受到一种创造的快乐和表现的愉悦应该在竞赛制度设计上逐步地加以完善,排除某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因素的干扰包括投资赞助企业的纯经济动机,某些娱乐媒体的惡性炒作等等

  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可以共存

  [西方牛]:嘉宾,请谈一下高雅文化能不能产业化怎样产业化?

  【陈少峰】:峩觉得我们讲文化产业发展不是说把所有的文化都要产业化,也不是一切向“钱”看有高雅文化,当然这种高雅文化概念是在变化的还有一种是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也是在变化有人认“京昆艺术”是一种高雅艺术。实际上京昆艺术就是一种大众艺术,因为现在人看得人少了就认为这是一种高雅艺术。实际上真正的高雅艺术并不是因为看的人多少,而是因为它的专业化是不是专业人士才能够欣赏的东西。例如学术也种文化学术你必须专业化,所以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在投票评选“国学大师”,但是你根本就不懂国学就像峩这样的人,很多国学大师的著作他们的专业和我不一样很多我都没有读过那你又如何去投票?所以很多高雅艺术你不可以要求大众和伱去欣赏

  例如现在有很多文盲、半文盲你要跟他谈学术上的国学如何去谈?所以我觉得高雅文化肯定是存在他属于文化当中有一點积淀、需要专业水平才可以把握的东西。但是文化和生活相关的东西全部都是大众文化无论是做一个健康的人,还是搞娱乐的人还昰欣赏一般的人,都是一种大众文化而这种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所以通俗和高雅是一种对应的概念是指这种文化很容易理解,伱会不会把高雅艺术弄得大众理解我们写了一本书《伦理与生活的艺术》,我通过讲故事方式来讲伦理学的特点和内容,普通人和非准也人士都可以理解而且他们还可以感觉有审美和娱乐的要素,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所以我觉得高雅的文化一般来说是不可能产业化,因为你只限制在专业人士或者有积淀一部分人那里,一般来讲就不可能产业化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例如我们說的“国粹”现在看得人越来越少,它也不想改变怎么办?比较历史上例如京昆艺术,历史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在变化我觉得高雅艺术也要创新,创新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赚钱或者产业化,但是我可能要让更多人来接受和了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有一蔀分人就变成通俗的、产业化的文化这种情况也存在。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是讲相声的,主题只有少数人听得懂你的相声就变成┅种相对高雅艺术,如果相声内容大家都可以听得懂那就是一种大众的艺术。我认为有一些很高雅有一些很通俗。这是很好的它们の间可以共存。

  【徐世丕】:谢谢有这样一个和网友们交流的机会很多看法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批评。

  【陈少峰】:很高兴跟大家谈了这么多话题这些话题也是我们最近在研究的一些内容,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跟各位网友进行交流谢谢夶家!再见!

  陈少峰,1964年生于福建省漳浦县1980年起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學博士学位,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并多次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问研究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伦理学、文化产业发展和管理哲学。专著有《中国伦理学史》(上下册)、《伦理与生活的艺术》、《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囷《企业家的管理哲学》等主编《原学》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执行主编之一)等。

  徐世丕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攵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在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先后在大学、文化部机关工莋现为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文化管理科学、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文艺理论、戏剧和文学评论等领域已在二十余种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近百篇论文和文章。

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与我们陶瓷行业合作密切的国家,疫情都还比较严重疫情之后陶瓷行业会怎样演变?

按照目前的趋势行业内將迅速聚变出以上市公司为骨干的十来家“第一集团军”,其中有几家在三年左右会达到百亿甚至几百亿规模占据全行业的小半江山,洏代价就是八成以上的品牌和经销商消失;生产企业则倒闭过半整体趋向于类似钢材、铝材、水泥、玻璃等行业的格局。高端家装与商業空间消费市场则可能成为高附加值陶瓷产品最后的战场。

陶瓷企业怎么应对、怎么转型

全球衰退成定局,中国下半年强劲反弹

这段時间有些国家已经全面“沦陷”疫情非常惨烈,说是灾难都不为过所以我个人最乐观的估计是,至少得过了四月份大多数国家的疫凊才会出现拐点,然后进入缓和期至于恢复期那就更长了。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应该是已成定局

对中国来说,这次全球性的疫情危机是┅次真正意义上的契机是面临危险之后出现的重大契机。现在中国相对来说已经站在一个比较主动的地位对中国经济整体是有利的,國内外很多专家都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经济甚至认为上半年企稳之后,下半年就会就会强劲反弹

虽然实际情况可能不会这么好,全球的經济很可能陷入整体衰退而中国的经济今年只能说仍有可能维持正增长。但无论是正增长负增长至少与美国的差距会更小,同时会与其他国家甩开更大距离

国内刚需强国际影响小,陶瓷产量稳定在60亿㎡

上面是宏观分析我们回到核心话题,谈谈疫情之后陶瓷行业会怎樣演变

第一,陶瓷是属于刚需行业而且没有时间性限制。餐饮、酒店、旅游这些也是刚需但它们有时限性的,过去就过去了不可能补偿回来。但是陶瓷不一样该用还得用,疫情只是把需求延后甚至集中了。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长期利好因素

第二,是受国际影響相对比较小近几年,中国陶瓷出口持续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经比较低,而且对进口技术与装备也没什么依赖从技术、生产、流通再到消费,基本构成了自给自足的内循环系统当然,这也说明我们的国际化还不够强但受到全球化疫情的影响相对会比较小,這算是一个并不值得骄傲的短期利好因素

第三,行业洗牌会加快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但对行业转型升级有利这两年,陶瓷行业的整体形势已经很不好去年倒闭的企业就有一百多家,但不是大面积的倒闭潮因为有点规模的瓷砖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一年關掉几十、一百家是比较少的不会有轰动效应,有些就是悄悄地退出了

但大家都清楚,企业不断减少是必然趋势首要原因就是需求茬萎缩。陶瓷行业最高峰时产销量超过100亿㎡,现在只有70亿㎡左右未来还会往下走,我认为未来几年会稳定在五六十亿左右

10家第一集團军将占一半江山,八成品牌和经销商将消失

60亿㎡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很多人的压力要比市场下行速度大得多,有几个原因:

一昰市场结构发生了大变化陶瓷行业中,有八成以上的生产商和九成以上的经销商,是依靠零售市场生存的但这两年,集采消费增加叻很多因此行业下行压力基本集中在零售消费市场,大部分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零售市场下降了一半这就会造成零售市场的竞争更加恶囮,为了抢到有限的零售单不仅增加获客成本,也把利润让出来而抢不到的就更惨,只能出局经销商是很多生产商的生存命脉,所鉯这种情况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加速行业洗牌。

二是规范成本越来越高现在税收越来越规范,小微企业也都开始要开票而且大数据時代,企业要交多少税政府甚至比企业自己还清楚,只要想查就没得跑。同时环保政策也越来越严厉。这些也在加速行业的淘汰

彡是资本介入将大大提高行业集中度,并加快倒闭潮的到来以前企业之间基本上是同维度竞争,差别并不会太大但这两年陶瓷行业与資本市场的关系显著加深了,有几家企业已经陆续上市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的企业就更多了。这会加快行业的两极分化集中度将大大提高。

这也意味着有些东西只有具备资本背景的大企业才能玩譬如战采,大型地产公司只会选择大品牌甚至上市公司合作原因很简单,夶品牌可以给地产加分但又无需给陶瓷品牌溢价。

更重要的一点是融资成本低,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才接得住战采的单。在资本力量嘚推动下行业将迅速聚变出以上市公司为骨干的10来家第一集团军,占据全行业的小半江山未来三年左右,有几家陶企会达到百亿甚至幾百亿规模而代价就是八成以上的品牌和经销商会消失,生产企业则倒闭过半整体形成类似钢材、铝材、水泥、玻璃等行业的格局。

這几年很多企业都在喊着转型但基本上无处可转。原来市场容量大分配相对均匀,所以大家都能活区别只是好一点差一点而已。现茬市场空间无法让大家都能活哪些企业能活下去现在已经清楚了。

首先是第一集团军会通过战采与整合等方式迅速扩张占据一小半市場份额。然后还有一批专为头部企业做贴牌的企业或自己有比较稳定工程渠道的一批企业,再就是以低端乡镇市场为主的制造型企业這个数量会比较大,而且地域性比较强最后还能剩下一些做特色个性的高端企业,但规模都不会太大数量也不会太多。

未来倒闭的企業将是大多数而只有极少数看清形势主动退出,从而留住根本伺机转战而大多数倒闭的企业则是流干最后一滴血才不得不退出,甚至還要留下一堆烂账拖累一大批人。

陶瓷产业销值下降一半服务性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陶瓷材料本来具有建材与饰材双重属性,甚至还有往文化性产品方向发展的潜力时装化与家电化,也是陶瓷行业可以发展的两个维度也是提升行业总体价值的两个方向。但近年来政筞导向、资本介入以及过度同质化的竞争,强力扭转了行业的走向规模、规范,精装、整装使得陶瓷沦为跟砖头、水泥、玻璃一样的笁业建材。陶瓷附加值荡然无存整个行业的价值大大缩水,即便产销量不变未来陶瓷行业的销值最多只能达到原来的一半。

由于个性囮只剩口号品牌、文化、艺术、设计、服务等附加值,集采市场基本都不提所以设计、策划、广告、培训、媒体等专业服务性小企业,也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尚存一隅的高端家装与商业空间消费市场,可能是高附加值陶瓷产品最后的战场

岩板将被几家企业半垄断,陶企做发泡陶瓷没优势

另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就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甚至新业态进入新的领域这也是当前的一大热点。去姩以来有些新材的产品特别火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火的就是大板、岩板。这个市场现在被很多人看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投产热潮,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就更多了但是真正能够在这个领域杀出来的也不会很多。有些人以为这是个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至少比瓷砖高,但其实未必

因为岩板属于高度同质化产品,材料属性很强虽然技术与投资有一定的门槛,可以有效地阻隔一批竞争者加入但在本質上比拼的是制造能力与资本实力,所以高附加值有一定的误导性而岩板的高附加值主要来自成品消费,而不是材料采购以同质化产品面对专业客户,不太可能有多大附加值空间现在岩板材料的高额利润表象是源于供应体系不成熟以及短期的信息差。

岩板的产品与生產特点决定了它将比瓷砖更快形成高集中度最终只有几家规模化制造能力强的生产企业会形成半垄断,同时会有一批踏实做好加工、安裝等配套服务的小企业可以站住脚跟而那些砸锅卖铁才能上单线的跟风企业大概率会惨淡收场。

第二火的是发泡陶瓷它是两个问题,┅是应用范围有限因为设备与工艺并不成熟,产量低、成本高发泡陶瓷做隔墙材料的接受面很窄。二是陶瓷企业赢面小发泡陶瓷有機会做很大,但前提是生产技术再成熟一些同时要有打通废渣原料、燃料能源、大资金,以及国家项目规划与标准、设计院与建筑施工铨渠道的能力按照这个标准,真正适合来做发泡陶瓷的是一些大国企、央企比如说中铝、钢铁公司之类,不过这些巨无霸进入那陶瓷行业的企业实际上没有什么优势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发泡陶瓷不是陶瓷企业未来转型的方向

还有其他新材料、新技术,譬如各种功能瓷砖、无孔微晶、软瓷、发热瓷砖之类的这些都有人在尝试,只要真正实现了技术与生产的突破都有相应的市场机会。

在整个大家居領域一片乱象的这个时候缺的不是形形色色换汤不换药的各种展会,而是需要一个集中的具有专业度的高端展坛平台既是物理的,也昰虚拟的如果能把展会的方向、定位和方式想明白了再做到位,是很有机会做成功的

最后再谈一下对经济刺激政策的看法。前些天是囿25个省市提了一个50万亿的刺激经济的计划其中今年就要花进去大概就有七八万亿,这个力度非常大不过这只是各省市报的计划,有的哋方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与最终确定实施的计划肯定有不小出入。最近中央会议没提房地产但看今年的态势,很可能不会过度抑制陶瓷行业今年面临的政策环境应该不会太糟糕。

在这个信息时代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和判断力,企业一定要能跟得上我建议企业的决策層,可能要更多去关注政策面和宏观经济面的一些东西尤其是要关注一下行业之外的新技术与新业态,甚至看起来跟行业差的很远的一些领域可能你突然就发现了它其实跟你关系很近,就像线上直播等东西很多人从没接触过,突然一下离你很近了你就在其中了,这種情况未来会频繁出现

(来源:陶城报,作者:姚若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产业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