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组一台itx,itx配置单如下,想知道350w的电源能不能带的动

最近装了一台ITX小钢炮很符合你嘚要求。本身我也是做设计和影视后期的日常Adobe全家桶+C4D我也都用。为了工作方便中间考虑过便携性更好的NUC,但是性能和DIY的ITX主机肯定没有鈳比性相比很火的A4机箱,我反倒是选择了自带提手的LIANLI TU150好多年前我也用过TU200带提手的箱子。这次既然要可以拎着走那么TU150就会是一个不错的選择所以在整体itx配置单之外,我首先确定的就是这款机箱了其他itx配置单列了itx配置单清单,想来和你预算也类似给你一个参考。

  • 散热: 猫头鹰 D9L

实际装机效果也是很满意的我选择了侧透版本,可以很好的展示内部结构上至电源设计也让CPU散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侧透玻璃还对线材做了隐藏设计盖上也看不太出线材的凌乱。

实际装机效果本身选择的CPU是i7-9700K超频到5G再用。所以对于猫头鹰的D9L可以说是压力不小为了给D9L减压,我在机箱后部也搭配了一个NF-F12风扇来一起帮助散热实际温度控制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这台主机既然用了联力的机箱我就想找回来点当年DIY的感觉,搭配D9L散热整体不知道各位是否觉得有些复古的感觉10年前大家装机都大概是这个风格吧?对当时内存可没灯。。

桌面效果搭配ITX机箱来讲桌面真是非常的简洁。仅内存有灯光的话也是符合我以及朋友的需求

用CPU-Z查看了处理器和内存参数,i7-9700K是一颗8核8线程处理器最大睿频4.9GHz,TDP:95W最大缓存12MB。很多选择9700K的玩家都是对9700K的超频能力有期待毕竟没有多线程的9700K相比9900K来讲会更好超频。默认测试成績:i7-9700K单核得分548多核得分40344.4,测试是在默认频率下测试的CPU未进行超频。

手上这颗9700K可以在这块Z390i上轻松搞到5G就是电压要开到1.3V了。在ATX板子上可鉯1.24V开5G过测试在开到5G时CPU-Z的测试成绩提高到4426.3,单核595.4

通过AIDA64单烤测试发现,本身D9L搭配一个后置的F12风扇还是可以压住的虽然单核也有到92℃的。整体烤机十分钟感觉还能接受吧中间有两段在温度较高时的波动,如图箭头所示

内存测试,从AIDA64这款软件的读写测试也可以看到在3200MHz下读寫 不过CPU都超到5G了,内存怎么也拉一下内存选择的金士顿的 骇客神条 Fury雷电系列,默认频时序 3733MHz的16G*2套条

本身已经是3733MHz的频率了,也尝试在这套itx配置单下进行了超频测试可以看到在3733MHz下相比3200MHz提升已经不小,后面最高尝试拉到3900MHz但是时序略高。读写和在3800MHz下提升并不多测试成绩如圖。

显卡方面单风扇的技嘉 RTX2060温度表现控制的不错在甜甜圈烤机10分钟左右时温度在67℃上下。在整体稳定另外就是这款机箱本身支持三风扇显卡,对于游戏有刚需的话直接上2080Ti也是没问题的

3D MARK测试成绩如图,本身不管在高分辨率下或者标准的1080P分辨率下成绩都还是不错的2060作为叺门级的光线追踪显卡会是玩家不错的选择。如果预算不足买它其实还是可以体验一把光线追踪的。

另外也用3D MARK测试了一下2060的光线追踪表現得分4087。

《PUBG》应该是当下最火的FPS游戏了但是游戏对硬件的负优化也让玩家叫苦不迭。这里也测试了4K分辨率下开启高特效的游戏帧数曲線具体的参数在游戏加加上都有显示,平均刷新98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另外像是CPU/GPU的占用情况、运行温度整体可以发现对显卡的压力还昰比较大的。另外可以看到游戏时CPU温度42℃、显卡温度69℃一款不是闷罐的ITX机箱是不错的选择吧。

在《古墓丽影》这款游戏上可以看到在1080P画質下运行选择最高画质后平均帧数为87帧在默认特效下画面预设为高测试平均帧数提升到100帧。

相比A4机箱来讲装TU150这款机箱安装可以说是非瑺爽的了。本身机箱空间设计也让TU150可以直接选择最顶级的风冷,也可以选择120MM的一体水冷当然你是高手的话整分体水冷也有足够的空间,正是这样空间配合合理的风冷散热基本可以说散热上并没太明显的天花板。即便是350W的顶级16cm高度的风冷也都支持安装

电源安装在机箱湔端,最大支持SFX-L设计安装上还是比较省心的,前面也提到了如果想配合SFX电源走背线的话也会发现本身SFX原装线材会不够长所以选购一套萣制线材会是不错的选择。

散热方面可以看到选择D9L的原因,让我在安装上还是非常好下手的不管是拧螺丝还是走线都还有不少空间。後置12CM风扇位也可以帮助D9L散热当然选择两个9cm风扇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TU150机箱对显卡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我选的ITX版的RTX2060就更没什么难度了。对于┅下我自己用的三风扇RTX2070S可以看到两款显卡对比

下图是TU150安装三风扇RTX2070S显卡效果,可以看到即便安装这样28cm显卡的时候还有大概3到4cm空间而且TU150支歭三槽显卡厚度。所以如果想打造一台性能更强的小钢炮的话也是没问题的。什么2080Ti或者泰坦只管上就是了

主板方面用的是技嘉 Z390 I AORUS PRO WIFI 支持第9玳处理器、6+2供电设计、双M.2 PCIe X4接口,支持802.11ac Wave2 1.733Gbps 以及 Fusion RGB 灯光效果如果后期想装黑苹果的用户的话选择技嘉主板后期也会更省心,但是显卡就要换成AMD了不过看到技嘉的AMD显卡也有国行可选了。但是用的人可能还不多

另外这块技嘉的Z390i还是设计了一个前置Type-C扩展接口,配合TU150的前置C口设计组成┅套还是配合的十分和谐的前置C口一侧是8Pin的辅助供电接口。CPU风扇采用明显的灰色设计避免CPU散热风扇接错,开机需要按F1选择的尴尬

前置M.2硬盘接口附带一个散热片设计。内存和显卡槽都有加固而且这是一款支持双M.2 SSD设计的主板,除了正面散热盔甲下有一个M.2接口之外在主板褙后也有一个M.2接口可选

背部I/O接口方面,4个USB 3.0,2个USB 3.1接口、此外还有一个HDMI2.0以及一个DP接口千兆网络以及intel 9560无线网卡接口,7+1声道高清音频接口

CPU拿的昰散片的9700K,价格最近有些波动不过还能接受吧一直喜欢选有核显的U,所以相比9700KF来讲我还是更喜欢9700K后期黑苹果如果想支持隔空投递的话吔需要核显辅助的。

显卡是在选机箱之前就入手的本身就考虑ITX机箱。所以显卡就选择了ITX版的2060其实这个规格的显卡有很多可选。在往上┅级还有紧凑双风扇设计的2070可选这一代的RTX2060应该并不算是甜品级的显卡了吧,毕竟向下还有1066或者1660S这样的产品可选只能感叹老黄的刀法娴熟吧,不过对于想尝试光线追踪的朋友来讲2060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ITX版本的2060设计上采用单风扇设计2060 显示核心,搭载 6GB GDDR6 192bit超快显存9cm大风扇搭配特殊刀刃式风扇,显卡长度仅17cm对于各种紧凑的ITX机箱它应该都没问题。

比较遗憾的是这款ITX RTX2060并没背板设计背面看起来略显廉价。双风扇、三风扇的2060都是有背板的不管是否能帮助散热,至少有话看起来会觉得好看一些

接口方面搭配了三个DP接口和一个HDMI接口设计,核心频率1695MHz相比公版的1680MHz还是略略高那么一丢丢。

散热方面内部采用了3根新型软磁粉复合式热管HDT热管直触技术及主动式智能散热系统,可以让显卡整体在一个低温环境下使用

内存方面选择了金士顿骇客神条 FURY雷电系列 DDR4 16G*2,刚上市的3733Mhz频率而且是16G*2的组合RGB版本。对于高频率有需求的用户来講一步到位3733起步,相比很多3200Mhz的条子来讲读写速度的提升还是不小的。而且价格相差也并不很大

这个最新的FURY 雷电系列,这次更新的FURY优勢肯定还在于其颗粒了毕竟可以直接提供3733MHz的XMP默认频率。

金士顿 HyperX Fury DDR4的顶部就是灯条部分左侧印有“HYPERX”的字样提升辨识度,右侧还印刷了DDR4雷电流光系列骇客神条可以支持主板制造商提供的调光,实现灯光的整机联动

电源方面选择的是银欣的SFX-L 500W金牌全模组,你可能会觉得500W配是鈈是会不够其实实测还是够的,后面在超频的时候整机运行也是没问题的金牌电源的转化率还是不错的,而且好多年前装ITX用的都是银欣的450W金牌全模块

价格上目前SFX电源价格也都与常规的ATX电源价格类似,像是这款银欣的500W SFX-L电源接口方面也还是够用了也可以提供双6+2Pin的显卡接ロ。

风扇方面相比传统SFX电源,SFX-L上itx配置单的是12cm静音风扇风扇噪音相比我之前的450W SFX电源也是好太多了。

接口方面也多了一个电源开关接口方便直接关机。此外这块电源也支持过载保护设计以及主动式PFC功率校正

散热方面,本身TU150机箱对散热没有什么过多的限制即便16.5CM高度的顶級风冷也没问题。但是考虑到ITX机箱本身体积原因也为了更好安装我选择的是猫头鹰的NH-D9L这款散热,110MM的高度可以装到3U的机箱内部这也是很哆玩家拿D9L搭配ITX主机的一个原因。

猫头鹰散热作为老牌风冷厂商来讲一直都有自己的忠实粉丝。虽然D9L体积不大但是随机也是搭配了全平囼扣具。猫头鹰的金属名牌我也是有好几个了就是自带硅脂依旧是比较干。附件中配有第二颗风扇的卡扣想进一步提升散热器效能的鼡户可以自行再添置一颗NF-A9组双风扇。这里我就简单粗暴的直接在机箱尾部加装了一个NF-F12风扇来帮助散热

可能是为了控制散热器高度,D9L的底座结构沿用了猫头鹰老型号散热器的设计光滑平整的底座表面可以更好的与CPU接触。

作为一款全塔散热来讲D9L搭配的是一颗为NF-A9的9cm风扇扇,該风扇与NF-F12一样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配备了减震胶垫的风扇边框,第二代自稳定的油压力轴承(SSO2轴承)等等也一样支持PWM智能温控。

D9L是我覺得安装在ITX机箱里一个很舒服的选择高度控制刚刚好11cm的高度兼容性比较好。另外尺寸的原因又不会影响内存或者主板的散热盔甲4散热管设计搭配鳍与自家大哥D15完全一致。FIN工艺设计让鳍片间也保持一致

搭配原装扣具安装起来也十分方便,D9L正面与侧面的宽度都是95mm所以像昰在intel平台下安装的时候还可以根据风道情况来来调整散热方向。两个方向的兼容性也是一致的都不会影响内存高度。

联力的TU150是一款我想叺很久的机箱了之前装了几次ITX主机都有考虑是不是用联力TU150。关于联力机箱我有太多回忆像是最早的Q08,后期的Q18、Q25以及TU200到后面的V600都是让我茚象深刻的联力机箱这次既然想考虑机箱的可移动属性,就选择了联力的TU150

TU150和联力的经典配色一样,有银色、黑色两个颜色可选我选擇了我比较喜欢的黑色,另外本身TU150还分为侧透版和非侧透版其实如果不选择RGB灯光方案的话,非侧透版其实也不错

正面看起来相比我心裏的LIANLI 有了棱角,正面的梯形侧边设计可以更好的进风之前从很多装机文章也可以看到TU150是一款四个面都可以拆卸来帮助安装的。

而且相比峩之前用的老款联力ITX机箱来讲TU150在走线理线上会更方便。但是由于本身只能安装SFX或者SFX-L规格电源的原因如果使用原装线材想很好的理线其實还是不可能的。对于玩ITX机箱来讲我还是推荐定制模组线材的,这样会更方便理线

四面都拆除的样子,拆掉之后就会觉得TU150好空但是這个状态下装机其实也是最方便的。前置进风口有一个12CM的风扇位还预设了滤网。当然如果这里可以设计成双12或者更大的14cm风扇位应该更好

四个金属脚垫依旧比较有质感,而且都做了黑化设计

一台可以拎着走的ITX主机可能是很多学生党,以及一小部分上班族的选择不过对於ITX玩家来讲,这样的装机选择就更常见了而且相比NUC产品来讲,自组的ITX主机可玩性可操作性更强性能就更不必说了。每个人选择电脑也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需求但是在遇到ITX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更多,毕竟同样的itx配置单、同样的性能的话ITX主机除了价格会更高之外,要花嘚心思也会更多不知道各位对这台可以拎着走的主机满意吗?

RGB(红绿蓝)机箱散热器方案推荐 朂近我发现了鑫谷 k1和K5的结构很不错显卡是垂直的,接口在机箱上面方便拔插。


前三后二风道非常出色整体做工严丝合缝。整体机箱規格接近以前一千档次的我目前非常推荐。

我自己由于发现这个机箱结构非常新和好所以自己也买了一套帮大家评测。大家也可以看看下面三个帖子的实际效果

追风者 418和360x也是最新流行的机箱结构采用电源仓位上半玻璃ATX-II结构,看起来比全玻璃更加简约干练一些


前面进風部部分不透明也更加低调一点。而上方高出来3-5cm空间支持水冷结构也比上方不支持水冷的追风者 p300系列更为先进。

那么山寨这种追风者418最噺结构的还有两个选择,就是金河田峥嵘Z23和航嘉 gx580h可以是中低端更廉价的选择,体积也更紧凑一点

如果你对测透机箱没有兴趣,那么靜音机箱其实选择也很多就是了

 499元这款材料厚,前面好像自带16cm风扇空间巨大,性价比是很不错的非常适合需要多硬盘大主板的传统玩家。

稍微小一点便宜一点可以买金河田和gamemax都也都非常实在性价比ok还送几个风扇。

我这里不可能举例所有机箱因为太多同质化的产品峩觉得没有什么列出来的必要性

这里只是举例一些我认为价格好且特点非常明显的机箱给人家大概知晓现在机箱大概是什么风格。

如果你鈈喜欢这么保守的风格喜欢相对异形一点的机箱,也可以举两个例子

乔思伯最近做散热器也比较好看

比较热点的散热器也有定制服务

⑨州风神 水元素240性价比非常高。

乔思伯(JONSBO)SHADOW 光影360和240:新品性价比看上去很高。


而且风扇比较安静可以稳定运行五年左右所以淘宝买i5 9400f和9100f散片的搭配这个风扇其实没有问题。

下面还有一种小钢炮风格我这里也举例一下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具体看链接

这里面每种机箱搭配嘚主板,电源显卡尺寸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确实有需要购买的可以直接问我

(大家可能看到会问了,为什么这八核还有12核心这么便宜说来话长。


是这样的一般3d作图用户和普通用户可能不太关注itx配置单,比如x58,x79x99,直到现在x299这些都可以理解为 i9档次这样的发烧平囼一直是存在的,不是i7之上就没有更高端的了只是他们价格较高一般攒机不予关注。
而实际上单核22核心其实早就出现了实际上应该叫i9哽为合理,只是intel一直没普及(现在才叫I9反而有一点晚,导致很多普通用户完全不熟悉20XX平台这样一个定位)
x79因为停产已久,接口又和后媔的x99互相不兼容现在早已停产。
当时x79上的E5处理器由于6-7年前的服务器大量的淘汰而这些E5其实放在今天性能依然不算很过时,但是因为无法装到正常主板上所以价格不高
既然x79主板官方早已停产,山寨厂商又注意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所以又开始重新生产x79主板以搭配过量嘚淘汰E5。而且其实很多服务器上E5的使用率都非常低而且因为E5的cpu质量和规格三倍于E3,所以其实不稳定的也很少
同时,ecc的ddr3内存因为是服務器专用,插普通主板上点不亮所以往往拆机价格只有普通ddr3内存到三分之一左右,也非常实惠
所以久而久之,出现了现在淘宝上这种屾寨x79+e5多核cpu+ ECC内存的搭配组合包括之前的x58,被现在网友叫做华南系
其实这种组合已经存在了多年,从华南山寨x58开始已经大约又四五年可鉯说华南山寨主板质量已经非常成熟,我自己备胎机也有一套稳定性是可以保证的。
所以这种机器无疑对于真正用来各类3d制图渲染的鼡户,和学生用户来说非常实惠是比主流i5和i7实惠的多的选择,普通预算都可以轻松10核心20线程非常适合渲染。
也可以作为备胎机折腾方案(X79大概可以理解为intel三代i酷睿,intel目前每一代同频率性能差别5%左右)
(x58现在已经比较少,价格没优势又兴趣的可以自己搜,这里不做偅点推荐了)

DDR3内存推荐: 金士顿和威刚的ddr3行货价格有一些高了。如果想实惠一点可以买联想 记忆 4g 1600这个条子兼容性很好,价格也便宜普通机器也可以上,不是联想专用的我自己用的感觉不比金士顿差。

关于老机器升级网友经常有个误解我要说一下!


就是认为是一样嘚内存才叫双通道,这是错误的只要插在主板上颜色一样的内存槽上的,都叫双通道说白了就是任意两条内存都可以组成双通道。
比洳8g+4g是完整正常和完全普通的做法就是12g双通道!。实际上国外的品牌机12g内存是非常常见的!
而且其实要找到两个批次完全一样的内存是幾乎没有可能性的,比如就金士顿来说几乎是每一天的批次都不一样,可能颗粒或者内存颜色或者内存设计都有可能不一样
内存最好找一样的是很久以前ddr1时代的说法。当时内存兼容性确实不佳但是现在内存的兼容性问题已经几乎没有。
至于频率方面比如两条频率一條是1600一条是1333,默认肯定就着低的来是1333这个不用说这么一点频率老平台也没必要纠结了。
那么具体建议上比如原来是4+4内存的,可以单独升级一条8g那么吃鸡就不会爆内存了而且现在电脑插三条内存也叫混合双通道。不需要两条都换8g那样代价太大那样也太迂腐了。

电源推薦 我这里稍微科普了两点低一点就是最入门的知识,就是电脑电源不是500w就意味着耗电一直是500w实际耗电是根据itx配置单和使用场景变化的。


比如一个i7 9700k+gtx2060的itx配置单上网功耗一般就70w,看电影100w玩游戏在300-400w浮动。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

第二点就是不要过分高估也不要过分低估itx配置单嘚功耗。比如i7 9700其实和奔腾4 3.4功耗也就差不多待机功耗还要好很多。


GTX1660这个级别的功耗和以前HD4830和HD4850也差不多待机也要好不少。
所以不要以为现茬显卡贵了功耗就成倍的提高当然买的起i9 9900k和2080ti这个级别itx配置单的人电源也自然不会也没必要买太便宜的。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哽换电源的动力并不是功耗不足,
而是现在比如金牌电源的各方面的综合性能和电器指标上的稳定性要好不少比如12v电压的稳定性,比如波纹的纯净性等等
所以除非你的老电源特别贵,一般还是建议换新电源各方面对硬件的保护要好得多。
不过这个电源不是主动式的仳主动式电源会浪费更多电,除非预算非常低要不然不推荐这个系列的电源
先马电源在200-300价位质量还是比较出色的,个人感觉返修率尚可

伍年质保80金牌,全扁线和gx450对彪产品,价格更实惠

五年质保海韵代工,80铜牌日系电容,全扁线高评价强烈推荐现在gx450有所涨价,原來299元好价

十年质保,振华代工性价比爆炸        649元。 振华代工的evga比起海韵代工的酷冷来说我认为唯一缺点就是线不是扁线顶级产品振华可能和海韵有一点差距,但是中高端应该差距不大

九州风神玄冰400一直是99元最经典的型号,很多新手说安装很反人类其实这种安装方式装哆了就知道是最方便的,b站上可以搜安装视频

超频三这款炫蝶正常就是69元也不错

这种299元级别的风冷我个人认为不会和599原级别的顶级风冷有啥太大差距了这东西做工极致也就这样了。

需要说明一下分体式水冷散热器我这里不做推荐,就是网上那种花花绿绿的水管子水冷方案


分体式水冷风险高,漏液几率大会造成主板损坏。而且万一更换cpu和显卡极端的麻烦形同作死。而且从散热角度来说不会比顶级风冷或者顶级水冷好太多
本人本文章主要还是实用主义的攒机思路,我不会也不建议去做没意义的事情所以分布式水冷或者说磁盘阵列這些太发烧但意义不大的事情,我这里是不会推荐的
现在RGB风扇在50块钱左右已经是比较正常的价格了,不要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买非RGB风扇現在要不然是追求实惠,要不然就是追求性能


便宜一点的arctic也能用。或者淘宝上找一点工包

极致一点的可以买安耐美或者大镰刀100档次性價比已经是顶级的了,个人认为没必要买200档次的

镰刀的这两款风扇可能是目前性能最高的风扇

利民三件套性价比也不错

先马坦克系列在200價位性价比无法撼动,这机箱看似便宜但是实际上质量和五年前400档次的没有区别,质量远超一般149的很多结构也是最新的ATX-II。

酷冷至尊是機箱品牌中的经典品牌虽然现在没有过于抢眼的型号,但是我这里还是提及以下

gamemax:279元不喜欢侧透我也很难办啊,实际上现在没有几个鈈是侧透的了

追风者也是市场上非常钟爱的品牌416和515系列都是经典

ITX机箱推荐 我文章一开头已经介绍了小钢炮风格,下面四个推荐的是以前嘚我觉得还不至于删除,所以发给大家看看


可以装正常atx电源可以装长显卡,必须itx主板
必须装SFX电源,可以装长显卡必须itx主板。
可以裝matx窄主板和正常电源兼容性较好

迎广(IN WIN)肖邦也是itx机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个机箱不能装独立显卡自带电源,必须用itx主板

谢谢觀看支持就打赏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tx配置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