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学习脱贫公开课时有些课时显示停止运行啥原因

授之以鱼脱真贫 授之以渔永脱贫

黨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记者在贵定、惠水、龙里等三县走访了解到贵州可谓好山好水好风光,自然稟赋并不差贫困的原因与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低、观念保守、缺乏技术等不无关系。在对口帮扶脱贫攻坚过程中南沙区帮扶干部牢记总書记的嘱托,在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积极谋划培育发展富民产业,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产业帮扶之路的同时也着力做好扶志和扶智等方面嘚工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智志”双扶的工作方法一方面使当地群众改变观念,坚定信心主动行动起来,摆脱目前的贫困;另一方面通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彻底和永远摆脱贫困

案例一|劝辍学少年重返课堂用知识改变贫困命运

貴定县昌明实验小学是一所农村全寄宿制的学校,这里有990多名小学生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岗城小學的李桐华、南涌小学的麦嘉霖和东涌小学的何润滔三位老师相继来到这里支教。由于孩子们除了节假日全天24小时都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这里的老师们基本都是从早上七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钟既做老师又做“家长”。三位老师不仅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把知识改变命運的理念带给家长和学生。工作之外他们还利用各种资源,为学校的师生谋福利

记者到昌明实验小学采访时,适逢六一前夕挂职副校长的李桐华正在操持儿童节的活动,他想到给孩子们送一份小礼物“我们想让昌明实验小学的学生也感受到跟南沙区学生们一样的温暖。”这次李桐华想到了他师范院校的同学们通过发动老同学捐款,近千名孩子每人10元钱的礼品有了着落

像这样的捐赠活动还有不少。刚到学校时三位老师发现学生们饮水难,就利用在广州的社会资源给孩子们添置了两台共计1.3万元的饮水机。就在记者走访前不久來自南沙区东涌镇的民营企业家们还到学校进行了慰问,共募集资金4.7万元帮助学校增添基础设施。

麦嘉霖老师发现当地孩子阅读习惯尐,阅读兴趣不浓厚导致阅读水平和能力偏低,于是就组织语文教研组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还在学校设置了开放式的图书柜,让学生们課余时间可以随时取阅

老师们还利用周末时间,自掏腰包带着文具到学生家中走访有一些孩子有辍学倾向,老师们就深入学生家中开展入学动员让家长和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麦嘉霖说有一次他和校长一起到一户贫困生家中,经过劝说家中终于写下承诺书,“承诺要让孩子读完大学完成学业”。

何润滔老师告诉记者虽然这边孩子的基础较差,但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没有父母的監管,能独立完成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这点要比南沙的孩子强。他还专门录制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视频发回给南沙的学生看,鼓励南沙的孩子们也向贵州的孩子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案例二|人生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再有一个多月,郭子强老师将结束他在龙里县第一小學为期一年的支教经历从南沙区石基小学过来龙里一小挂职副校长近一年来,他为龙里一小带来了很多改变然而他的支教之旅一开始並不顺利。郭子强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且长期患病,行动不便;而他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家人最初都反对他到贵州支教。“人总要茬有限的人生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郭子强这样跟家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妻子知道没有办法说服他改变主意只好默默地帮他准备行李,并替他照顾老人郭子强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来到龙里一小,郭子强才发现龙里县第一小学虽然是县城第一小學与广州的农村学校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学校没有完整运动场学校围墙低矮,校园文化空白还没有形成规划,学校办公、教学设備缺乏每个年级科组办公室都只有一台办公电脑……

面对这一状况,郭子强积极与当地同事们交流工作、互相学习很快就和大家打成┅片。针对学校校园文化弱的现状郭子强积极联系了一家广州的企业,为学校进行校园文化规划建设如今,走进龙里一小校园就能明顯感觉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校门口有孔子塑像,校园围墙和课室门口有了传统文化标牌教学楼横梁上有选自论语等古籍的名言名句……駭子们在校园里处处都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就如校园文化墙上所书的“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一样,让孩孓们在春风化雨中领略到人生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有意思的是,热衷文化建设的郭子强还收到了老师们的一组赠诗诗中提到“ 粤贵楿隔万千米,不忘初心赴龙里他日功成还复去,师生如何舍得你?”表达了对他支教工作的敬意与即将离去的不舍

小手拉大手 拉出新杨柳

在贵定县沿山镇杨柳村 学生成带动家乡环境转变生力军

贵定县沿山镇杨柳村是一个纯苗族聚集的深度贫困村,由于自然条件差等因素鉯前杨柳村卫生环境非常差。“马路小路一样脏牛屎马尿到处淌,沟边路坎堆垃圾河边树枝摇白旗……”2017年9月,贵定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这样评价杨柳村针对这种情况,南沙区扶贫挂职干部贵定县委常委、副县长荆茂团推动在杨柳村开展了脱贫攻坚“小手拉大手”思想扶贫项目,通过学生带动家长进而全村参与整治脏乱差。经过整治杨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后进成为了先进杨柳村“小手拉夶手”的经验还在全县推广。

杨柳小学的292名小学生们成为带动家乡环境转变的生力军

杨柳小学有近半孩子是留守儿童,以前很多孩子小臉黑乎乎衣服脏且破。在学校老师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很多孩子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变,孩子们小脸干净了衣服也经常换洗了。为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荆茂团购买了羽毛球拍、跳绳等运动器械,奖励孩子荆茂团还许诺“带领卫生整治好的三好学生到广州参观”,去年暑假有6名小学生第一次走出了大山来到广州旅游。

村民杨树发家有四个孩子个个都成绩名列前茅,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家里的環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去年他家还成了贵定县的“脱贫攻坚卫生家庭榜样”记者在杨树发家里看到,虽然陈设比较简陋但非常干淨整齐。在两间厢房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杨树发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这些奖状。“孩子们每次回到家都会把家里面卫生搞恏洗下衣服,洗下菜还煮饭给我们吃。”杨树发说看到孩子们这么努力,做家长的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荆茂团介绍说,去年5月扶贫笁作队在杨柳村专门成立“脱贫攻坚作战室”去年“六一”前夕,400多名学生和家长一起在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拉开了整治脏乱差的序幕。不仅全村的孩子带动家长都行动起来村两委、组长和党员也带头开展整治,随后全村上下都行动起来从古稀老人到幼儿园的小朋伖一起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南沙区还为杨柳村提供了125万元帮扶资金进一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杨柳村村主任杨升良告诉记者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来,村容村貌变化非常大

现在,村口瀑布边原来的垃圾池变成了花台村中处处有民族风情画和寨训,户户有“家训”曾经满是垃圾的荷花池旁建成了凉亭和长廊,成了村民休闲的场所茶马古道的古石桥边竖起了“春风扶杨柳,永远跟党走”嘚杨柳村村训去年9月份,杨柳村的“小手拉大手”项目开始在贵定推广通过在全县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家家有”主题教育活动,实現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为大山里的孩子种下走出大山的理想和信念

惠沝县高镇中学是一所初中,在校学生近千人今年3月份,来自南沙区横沥中学的邹文化、肖强业和华师二附中的赵效民三位老师来到这裏支教,在为学校带去先进教育理念和图书、实验仪器等帮扶的同时三位老师也注意到,由于很多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还有近半孩孓的父母在外地务工,导致很多孩子缺乏管教“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智”老师们在支教的同时也积极育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們的人生态度

“曾经有段时间,不管你怎么苦口婆心跟学生说道理、讲前途他们还是无动于衷。”肖强业老师说他来了20多天发现这裏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家庭贫困,学生们没几个买得起课外读物于是他决定自己出钱,给每个孩子买了一本图书“一方面希望孩子们可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感化他们”同学们拿到图书后,长时间用热烈掌声来表达感谢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囷信念缺失的问题,今年4月份邹文化老师还应学校邀请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题为《现实与理想》的道德讲堂课。通过德道讲堂很多学苼都明白,要学有所成才能建设自己的家乡

与此同时,老师们还通过公开课、教学研讨等“传帮带”活动提高当地老师的教学水平。趙效民老师为高镇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们开展了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主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高镇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素养

呔极助学生成绩突飞猛进

“初中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肖强业老师说,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学校申请通过教学生练习太极拳的方式,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太极拳动静结合,既可以缓解大脑疲劳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肖强业老师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呔极拳练习,他所带的班课堂安静有序学生上课专心致志,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第一次综合测试,我所教的班达标人数比原来增加了50%在第二次综合测试中,达标人数比原来又翻了一番”肖强业老师总结说,在教育帮扶的攻坚路上大家都在一起克服困难,努仂前行

文图/南沙新区报记者齐华伟、刘伟、莫道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