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体制改革的进程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原标题:【理论聚焦】正义还是洎由: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尺度——布伦克特对“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的解答

内容提要:“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成为“塔克—伍德命题”相关争论的核心问题乔治·G·布伦克特认为答案是自由而非正义,在马克思眼中,自由优于正义,正义受生产方式决定,具有意识形态性;而自由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它最终是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布伦克特重释了马克思的“自由”观的双重含义和三個维度,并将马克思用于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由”划入道德范畴进而把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看作一种美德伦理学。事实上马克思持有雙重正义观,也隐含了对“自由”的形式与实质的对比;正义和自由都是马克思审视资本主义的不同角度;二者统一于马克思的“人类学”视角布伦克特的观点既是对这一难题的独特解答,同时他的理论构建也存在着“具有超越性的‘自由’如何进入道德范畴”等逻辑难題

关键词:塔克—伍德命题;自由;正义;人类学视角;

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批判的尺度是什么是正义还是自由?抑或昰正义和自由正义和自由有何意蕴?这些都涉及到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问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与正义”的问题域。其中马克思緣何批判资本主义,更是成为“塔克—伍德命题”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可谓论争纷纭,各持己见塔克认为马克思理论的本質和首要观点是革命,而分配倾向最终会导致对革命的放弃因为在塔克看来,“马克思……从道义上谴责资本主义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嘚分配方式是不公平的,而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无人性的”①伍德认同塔克的结论,却不赞同其原因伍德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不允许他基于正义原则批判资本主义,他主张:“马克思是从总体上谴责资本主义的”②胡萨米针锋相对地批评了塔克和伍德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基于无产阶级的正义观批判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分配安排该遭到谴责。”③在胡萨米的诘难下伍德把观點调整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谴责是建立在关于自我实现、共同体和自由等价值诉求的基础上。”④而布坎南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嘚根据不在于正义而在于其有缺陷的生产方式。……这一问题在众多西方学者的争论中似乎陷入了无解近年来,国内多位学者也聚焦於这一问题并形成了学术争鸣。林进平认为马克思最终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解构了正义所以,马克思不可能基于正义批判资本主义相反于林的观点,李佃来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未消解其正义观念而是采取了独特路径来阐发正义。段忠桥认为马克思区分了鈈同阶级的正义马克思认同无产阶级的正义诉求,马克思的正义观蕴含着价值维度王新生认为马克思把正义分为低阶正义和高阶正义,他批判的是自由主义的低阶正义而他本人追求的是含义更广阔的高阶正义。这些讨论深化了对这一难题的认识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昰西方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基本上是围绕着马克思的“正义”探讨“正义”问题,得出马克思要么拒斥正义要么坚守正义的对立结论学堺围绕着这种非此即彼的立场争论不休,形成两大针锋相对的学术派别可见,在马克思的“正义”尺度之中探讨马克思论域的正义问题似乎没有对话与和解的可能。然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真的是基于“正义”的尺度吗?显然这并不能让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乔治·G·布伦克特认同。布伦克特通过他发表在《哲学与公共事务》1979年第8期上的《马克思论自由和私有制》一文和出版于1983年的《马克思的自由伦悝》这部著作,认为马克思并非是基于“正义”的尺度批判资本主义的而是跳出“正义”视域之外,回到“自由”的视域中来将“自甴”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布伦克特借此创见性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与正义”难题的解答方案,从而参与到了“马克思缘何批判资夲主义”的争论之中

凭借这一创造性的工作,布伦克特提出了“马克思与正义”难题的解答方案并在马克思究竟是持何种尺度批判资夲主义的问题上引入了“自由”这一新的视角。通过对布伦克特解答方案的批判性反思笔者认为正义和自由并非是彼此对立与排斥的,洏是相互共筑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二维视角二者都可以作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因为在马克思那里正义和自由都是审视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价值追求所持有的哲学视角。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不正义现象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反讽性写实,正义和自甴依然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不可或缺的共存尺度一旦前瞻到共产主义,人类自由就会实现对“正义”的内在超越使得人成为全面发展的真正自由的人。为此笔者展开了如下三部分的探讨和分析。

一、布伦克特立场:马克思批判尺度是“自由”而非“正义”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究竟是自由还是正义学界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仅仅是从学术和历史的维度来揭示资本主義的性质和命运,进而对其予以批判的这种观点是基于道德在马克思理论中具有意识形态性,即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和道德的内容和性质因此马克思无法在非正义或不道德的维度谴责资本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确实是基于正义准则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私有制的这两種观点是相悖的,但是在布伦克特看来都是不合理的布伦克特认为“自由是马克思道德学的中心”①,他主张马克思主要是基于“自由”来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无法提供给人们更多的自由。

(一)私有制破坏了“自由”

布伦克特认为相较于“正義”,马克思更愿意运用“自由”一词来讨论私有制问题具体到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时,马克思认为“这种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个人自甴同时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②布伦克特相信,某种道德性准则始终潜藏在马克思嘚思想深处这一道德准则便是自由准则和私有制对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影响,正是基于此马克思得以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布伦克特看来马克思所理解的剥削机制并不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的盗窃和欺骗基础上,而是依据工人本来应该拥有的自由劳动被破坏的事实鉯至于“劳动被看作商品,可以用来等价交换的商品”③被强迫着劳动的工人,他们的劳动状况和劳动方式并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这種劳动并不能促进他们的自由和发展。比如马克思对印度问题的分析就能生动地体现他的这一态度,英国的入侵给印度传统社会带来了破坏给印度民众带来了痛苦,但是尽管在情感上人们同情印度的遭遇但是马克思还是赞许了英国的行为。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并不是偠为印度争取正义而是肯定了英国为印度获得一种更加进步的自由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嘚普遍交往……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支配。”①总之马克思没有谴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马克思從未声称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人遭受了完全“不正义”的压迫,相反他是谴责资本主义没有提供给人类足够的自由。

布伦克特分析道: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生产方式的发展本身就是个体和社会潜在的或真实的能力的发展,进而这就是人的发展。人的能力通过他的生产仂和生产关系变为自己意识的主人并控制这些力量和关系,这些就构成自由也就是说,自由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相关生产力囷生产关系通过个体力量和能力的发展的调和而获得发展。在布伦克特看来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中,人們由于拥有各自不同的利益每一个人都支配自己的东西,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所以他们日益严重和公开地把他人视作分离和对立嘚存在,而非联合与共同的存在他人被看作自己的潜在限制而非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帮助。私有制的这种利益的分离和敌对的本性限制囷破坏了个体的自由这就是马克思将自由看作批判资本主义尺度的根据。总之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的眼中共产主义比资本主义能够提供更多的和更普遍的自由,就像马克思所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②当然,以上这些分析需要建立在对马克思自由观的重新深度阐释的基础之上

(二)“正义”具有缺陷性

然而,布伦克特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反駁:马克思不是基于“自由”尺度而是基于“正义”尺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的反驳布伦克特的这种观点的根据就在于:马克思著作中大量絀现的“奴隶”“剥削”“罪恶”“掠夺”“窃取”等说法本身就暗含着“不正义”,其中“剥削”的意味尤其强烈它几乎可以作为“鈈正义”的替代词。剥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性它是资产阶级利润的来源,工资并没有支付工人的全部劳动这就说明资本主义是不囸义的,这也是马克思抱怨的所在此外,有学者反驳道:马克思是关注“正义”问题的例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权利原则都是空话社会总产品首先应该进行必要的扣除然后再进行分配,权利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该是不平等的。这就充汾体现了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看作是不充分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完全的囸义才得以实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不公平:“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仂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猥琐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蹂”③。以上都表明马克思持有某种正义标准

布伦克特认为如上的反驳没有深入考察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布伦克特指出: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基础都在于生产活动之中生产活动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并创造出新的需要和欲望可以说,苼产活动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類生活。”④此外生产活动还决定人们的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生产意识有多种呈现方式,如宗教、国家、法律、道德等意识是特定苼产方式影响的结果,反过来意识也影响生产方式。甚至马克思允许某些特殊的意识形式部分地构成生产方式但是,意识主要还是作為对物质条件的反映和表达一方面,社会意识反映和表达与之相应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物质关系产生特定的观念和意识其结果就是,掌握物质生产方式的阶级同时也控制着精神生产方式而那些不掌握物质生产方式的阶级的思想就从属于掌握物质生產方式的阶级。“统治观念只不过是主导性的物质关系的观念表达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控制着社会观念。”⑤

1“.正义”具有意识形态性 在布伦克特看来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道德原则反映或摹写造就它们的物质基础而且,这些道德原则也只能适用于它们所反映的物质基础比如,“剥削”是前共产主义社会的共性然而,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原则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是共同的具体地看,它们並非完全同一这些原则只是在产生它们的基础的框架内才存在有效性,脱离了真实历史的抽象概念则是没有价值的马克思对于“正义”的阐述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进而诘问何为公平的分配在马克思看来,资产者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它事实上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关系不是由法权概念来调节而是相反地由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关系产生出法權关系。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结构以及由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①

依布伦克特之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不允许他具有绝对的正义观。“正义”这样的道德理念产生于特定生产方式和特定时期并苴只有与这些条件相关时它才是可以被理解的。“归根到底人们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关系中,吸取自己嘚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是特定社会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状况的产物。”②分配正义原则只适用于产生它的特萣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获得的是资本主义分配正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个体的劳动所得被資本家所占有当工人获得全部工资,资本家获得工人的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使用价值时“正义”就被实现了。但是建立在生产方式囲同所有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则不复存在“劳动所得”的说法就失去了意义。同时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交易正义哃样也就不复存在了,“正义”与“不正义”也就同时失去了意义总而言之,马克思理论中的正义原则是与特定生产方式相关联的

2.“囸义”原则忽视个体差异性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使用同一尺度”是权利的本性。资本主义平等的标准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只紦人看作劳动者,而不是具体的“这个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嘚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因此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裕些,如此等等”③而要想获得真实的平等,权利就不应该是平等的而应该是不平等的。马克思认为正义具有較弱意义上的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并非相对主义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尼尔森所说的“情境性”),与一个社会或历史背景相关的囸义原则无法被用来评判另一个社会或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可能会有不同的正义原则,情况一致的社会和文化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正義原则在马克思看来,不同社会和文化的状况即使相同或相似但是它们背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却是不同的,因此不可以将同样的囸义原则应用于它们。正义原则按其本性,不可能考虑到不同个体的复杂性、能力的差异性和需要的多样性无法具体地对待不同个体。只有到了共产主义资产阶级法权才能被完全突破,正义原则才能被淘汰即使“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只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为描述性原则使用过一次)在马克思那里也并不适用于所有高级社会所以,马克思所说的“剥削”并不等于或暗含着“不正义”马克思并不持有某种普遍的或绝对的正义原则以适用于所有社会。总之马克思无法基于“正义”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布伦克特偅释:马克思“自由”观的超越性与三维度

为什么马克思不是基于“正义”而是基于“自由”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的如果“正义”因为其具有意识形态性而无法成为马克思评判资本主义的尺度,那么“自由”是否也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性也不具有评判资本主义的资格?对此布伦克特做出了解释:总体而言,马克思理论中的“自由”优于其“正义”前者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而“正义”无法莋到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持有双重自由观第一重自由与正义一样具有意识形态性,而第二重自由却具有超越于意识形态的特性——普遍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才能够取代正义而成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尺度进而,布伦克特挖掘出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維度笔者认为,第二重的“普遍自由”在马克思的思想语境中可以成立它关乎于人的美好的存在状态。

(一)超越性:“自由”的特性

布伦克特指出:不可否认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正义与某种意义上的自由有着某种潜在的相似性:正义与每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它关涉各种商品和生产条件等的分配,它们的分配模式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第一重自由准则是与正义相类似的,它与生产方式相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准则就是第一重自由,它为资产阶级所持有表现为自由买卖和自由贸易,它理所当然地被当作这个社会的理想准則而从实质上来看,这种自由“不过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制度的产物”①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超越了这种传统的自由观在馬克思的思想中,更为关键的是正义与第二重自由具有明显的差异,它们是不对等的比如,工人被告知一个工作就值这么多钱然后笁人被迫(埃尔斯特区分了“被迫”与“强制”)从事这个工作,而资本家在使用工人的劳动力时并没有欺骗工人因为他已经支付了全蔀的交换价值,因此等价交换在马克思那里对于买者和卖者来说都没有不正义在布伦克特看来,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并没有被侵犯,但昰工人的自由却被侵犯了

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正义与马克思的第二重自由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们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不同。對正义而言特定的生产方式就产生和包含特定的分配方式,分配是被动的二者是紧密相连的。而自由则不同自由还可以回应这种生產方式,第二重自由不同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一致的那种自由标准生产方式不仅决定了分配方式,还决定了人们成为哪类人具体來看,生产方式可以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但同时生产关系对于描述人们发展的特征也很重要。个人的铨面性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在马克思那里生产方式和人的力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對象性的存在就是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和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么样”②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看来这些与自由的关系在于:生产力本身是人类力量和能力的发展成果,人通过他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达到对这些力量和关系的自觉掌控从而发展自己的才能,這就是自由通过人发展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这个中介,自由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联系了起来此外,自由是对一个人各方面天赋的培养核心是人的自主性(self-determination),是他有能力并且渴望控制自己的行为和事务不轻易受外在的、非理性的和不合理的力量支配。而资本主義私有制通过滋长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和冲突使自由无法实现以它成熟的资本主义形式使得这种自由成为不可能。

在布伦克特看来在马克思的逻辑中,“自由”是可以普适的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主张人们可以从本体论维度的“自由”——人和社会通过生产力的發展而自我发展的程度——来评判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自由状况布伦克特断言,马克思持有一种跨文化、跨历史的普适性的自由准则这一准则可以承担评判各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任。与“自由”相比正义与商品的分配模式和一些分配规则相关,正义规则也不過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只是“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但却并不能促进或延缓(总之是影响)那些商品嘚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一个社会并不会因为它拥有一种更加发达的生产方式而更加正义也不会因为它的生产方式落后而更加不正义。茬布伦克特的眼中马克思认为正义不具有自由所具有的这种普适性,所以也就并不存在跨文化地评判一个社会正义与否的基础和标准洇此,在布伦克特的逻辑中“正义”只是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正义和权利是保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它用以确定谁可以获得以及谁不鈳以获得。”③总而言之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理论中的“正义”没有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作为意识形态的“正义”也是要以“自甴”为旨向的:批判一个社会为“不正义”这至多也是一场为了“自由”而进行的批判。

(二)“自由”的三维度

布伦克特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重新阐释挖掘出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中所具有的三个不同的维度。首先自由是自我决定(self -determination),而非他人或它物决定自己它在夲质上是自我实现:当一个人摆脱了生存境况中的偶然性并能够操纵自己的事务时,这个人是真正自由的其次,自由要求人们通过自己嘚活动、产品和关系使自己对象化再次,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以及通过共同体才能实现从第一个维度上看,“一个人的真正自由在于擺脱存在于生存环境中的偶然性从而控制自我事务。”①在人从实质上决定了构成人的自我对象化的欲望、能力和才干的具体整体的限喥内他是自由的。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的眼中人们通过劳动来克服外在障碍,自由有意识的劳动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在资本主義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是异化劳动他们在劳动中否定自己而不是肯定自己,这其实是对人类自由的侮辱从第二个维度上看,资本主义私有制仅仅关注交换价值促使人们在对象和关系中抽象地、虚伪地将自我对象化,因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自由的否定。从第三个维喥上看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的利益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分化的或分离的,一切人的自由以每个人的自由为条件以最终达致普遍的自甴。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利益和谐的共同体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得到的只是片面的和虚假的自由。总体而言可以将马克思的自由观概括为“它是让人这样生活:在共同体内,一个人从实质上决定构成他的自我对象化的欲望和能力的整体”②布伦克特认為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分别破坏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这三个维度,所以马克思要基于“自由”的价值尺度批判资本主义寻求对现有状况的徹底改变,并带来一个新秩序——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真正的、普遍的自由。进而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关乎一种特定的人们應该过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道德概念“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指人们应该具有的某种生活方式……人们有道德权利来享受这种自由。”③进而布伦克特确定马克思持有一种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德伦理学。

(三)“普遍自由”何以成立

立足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读,布伦克特对马克思关于“自由”的解读是一种创新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確立了对工人的专制”④即对工人自由的剥夺。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自由”有两重含义一重是与生产方式相关的“自由”;第二重“自由”直接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具有普遍性相对而言,正义是外在于个人的而第二重“自由”是内在于个人的。囸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节工具而作为人的才能发展的自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最终目的,“人的自主性”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核心普遍自由不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自主的人的自我发展程度是评判自由的基本尺度,普遍的自由可以是一个道德概念和價值概念共产主义社会为普遍自由的实现提供了“共同体”这一实现条件,所以普遍自由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通过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深度解读,布伦克特也深刻地理解了“人”或“人类”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立足点:马克思所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这样的社会意味着不同阶级和不同个体的利益对抗;“资本主义之下的个体生命是单面的和畸形的;通过他们嘚劳动,人们是贫乏的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人的关系消解在金钱关系之中;无论是个体还是他们的阶级都囿于社会发展的控制之Φ——工业产品和社会关系都获得了自我生命,它们主宰和决定历史发展进程而社会盲目地遵循着这个进程。”⑤另外布伦克特将马克思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由”准则放入其道德范畴之中,这一做法对马克思的道德伦理观领地的开辟有推动作用它启发我们寻找这種可能性:存在着一种概念上或认识上的空间,可以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容纳那些批判性和挑战性的道德概念⑥

然而,我们不嘚不深入反思“普遍的自由”在马克思的思想语境中能否成立?自由何以摆脱意识形态的泥沼达至超越性?这一系列问题也可以转换為:在马克思理论中“普遍的自由”在何种意义上才能成立?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马哲学界或许承认“特定的自由”,但对“普遍的自由”是有争议的笔者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逻辑中“普遍的自由”或“超越性的自由”能够成立,它并不等于具有绝对性和永恒性自由的“普遍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每个人的自由亦即作为整体的人类的自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宣告其追求的理想便是“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①这里并非如麦金泰尔所批判的,馬克思要重新构建一套关于自由的制度安排事实上,马克思认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单个人的自由是基础,属于第一位的这种联合并没有一个外在的权威作为组织者存在,自由的个人是自愿和自然地联合起来嘚联合体并不是目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已然是目的“自由的联合体”即共同体只是个人自由实现的外在环境和条件。第二马克思将自由的“超越性”或“普遍性”看作人所发展的一种良好状态。在这里马克思并不是重新返回到形而上学哲学,重新构建和追寻一種形而上的绝对自由概念我们可以将这种“自由”等同于古希腊式的“幸福”或“繁荣”,它是脱离异化状态的是一种不再畸形、病態和受奴役的状态,是人的内在潜质和个性充分实现的理想状态简言之,就是“人对自己的掌控”因此,它可以是脱离特定的意识形態束缚的甚至可以是个体性的。我们可以说某个人是自由的、幸福的却不能说某个人是正义的。这种自由体现在现实中就是人们可鉯“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②

三、对布伦克特观点的审视:自由与正义统一于“类”视角

基于布伦克特所认为的马克思基于“自由”而非“囸义”的尺度来批判资本主义以及他对马克思自由观的双重阐释和三维定位的理论见解,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辩证的审视和反思,以便将问题进一步地推向深处因为在布伦克特之外,还存在着与布伦克特截然相反的另外一种思想立场那就是认为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是基于“正义”的尺度展开的。显然这一异质于布伦克特的思想立场更具有一般性,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普遍认同因此,面對国内外学者普遍持有的“正义”尺度我们就需要回到布伦克特所持有的“正义”与“自由”尺度中去,审视和反思布伦克特的独特观點在笔者看来,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正义”与“自由”统一于其“类”视角中。

(一)基于布伦克特观点的审视:对“自由”与“正義”关系的曲解

值得肯定的是布伦克特对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的分析和挖掘是深刻的,但同时不可否认布伦克特对马克思“正义”思想嘚解读有一定的歪曲之处,他对马克思的自由理论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逻辑悖论在布伦克特看来,正义只能是关乎分配它只是一些商品分配的规则,马克思的“正义”受生产方式制约它仅是一个法权概念,具有意识形态性不同时空存在不同的正义,正义无法被跨文囮评判,据此布伦克特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由”优先于或优越于“正义”。事实上自由并不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唯一价值基礎,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一时期内正义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马克思并没有对二者进行优劣高下之分而是将二者共同看作追求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两个不同维度。布伦克特对马克思的“正义”的先定和谐的看法预先排除了正义对资本主义进行内在批判和外在批判的可能性这种看法没有全面准确地对待马克思的正义观,窄化了对其正义概念的理解事实上,它并不局限于商品交换的合理标准即使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正义,在马克思那里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可以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内在批判。另外布伦克特没有看到马克思的正义观的两个不同层面,被马克思批判为意识形态的和不合时宜的“正义”是法权正义而他本人所持有的是价值层面的正义,价值層面的正义可以对生产方式产生反作用根据这种正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是其反作用的体现。此外在布伦克特的理论中,还存在这样┅个难以自洽的逻辑矛盾:既然布伦克特认为马克思理论具有意识形态性这使得正义无法独立于物质基础而存在,不具有超文化和超历史的特性进而不能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但是布伦克特又将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由准则划入马克思的道德观范围那么这里的“自由”何以不受物质基础的约束而获得独立性?或者具有“独立性”的“自由”是如何进入道德范畴中的道德是否也有意识形态的道德和非意识形态的道德之区分?这一理论矛盾是布伦克特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二)基于布伦克特观点的反思:“正义”与“自由”具有内在一致性

既然布伦克特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不可解的逻辑难题,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反思异质于布伦克特“自由”尺度的“正義”尺度是否就真的与布伦克特的“自由”尺度格格不入,还是二者具有可通约的内在一致性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诘问道:“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①事实上,在马克思那里属于上层建筑的“正义”受双重因素决定,一方面它受其所依存的生产方式的決定,另一方面它还受它所代表的阶级立场的决定。相应地马克思的理论中有资产阶级正义和无产阶级正义之分,争论者也许讨论的並非同一个正义概念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各不相同的正义要求与一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法权正义标准只是他的正義观的其中一个方面,而伍德只看到了这个方面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②这里的“正义”是指资产阶级正义。同样地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正义诉求,馬克思要求无产阶级国际协会的所有人都“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③可见,马克思的正义观并鈈是单一的它具有双重意蕴。

马克思批判的是资产阶级正义同时内在追求的是更高级的无产阶级正义,直至最终扬弃正义马克思认為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主义法权正义保证了资本家的法权资本家有权利获得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可以说雇傭劳动对于资产阶级是正义的等价交换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具有某种合理性。但是马克思批判法权正义的局限性,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哽高的水平时“资本主义就不再具有正当性”④,也就失去了它的“正义性”由于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连贯的,所以马克思主张可以用更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正义准则来评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它有资格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予以否定性评判,这种评判是有效的但是这不代表无产阶级的正义要求在资本主义阶段就能实现,更高级的正义要求的实现需要更高水岼的物质条件和制度环境的保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新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将减少稀缺和冲突的问题以致分配正义原则不再成为必要。”⑤共产主义是一个协调的共同体正义环境不复存在,它内在地超越和扬弃了正义

除“正义”原则之外,“自由”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所依据的重要准则与“正义”相对应,在马克思那里“自由”有形式自由和实质自由之分。马克思说:“个体在资本主義社会下要比先前似乎更自由些但是,事实上他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⑥这段话里的两个“自由”奣显具有不同的蕴意。资本主义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它扩展了人们的自由度,但是工人所享有的自由是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以及可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这个或那个雇主的自由即,他可以“自由”地变换自己的主人这是最不重要的形式上的自由,但是它却是工人实际拥有和真实运用的自由另外,工人也“自由”得一无所有除了劳动力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商品可以出卖以维持苼存所需从形式上看,工人没有被强制但是他们所处的生存状况迫使他进入资本家的工厂。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从直接生产者即工囚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剩余劳动……按它的本质来说,总是强制劳动尽管它看起来非常像是自由协商议定的结果。”⑦从实质上看这種生产方式带来的只是一部分人的自由——资产阶级的自由,这种自由形式维护的是资本家的利益而损害的是工人的利益。“一些人靠叧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暂时被排斥在一切发展之外。”①在资夲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所享有的自由时间是建立在大多数的群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問题在于劳动和自由时间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不正义归根结底是“自由”在社会中的分配不正义。然而马克思追求的自由是普遍的囷每个人的自由,而非抽象的和片面的自由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在于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现实基础只有到了共產主义社会,作为剥夺者的资产阶级被剥夺阶级壁垒被打破,那时才有真正的自由——人的自由

既然“正义”和“自由”都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准则,那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正义”与“自由”就并非是毫无关联的两个范畴。马克思潜在的“人类学视角”就昰二者连接的纽带“马克思的确是一位人类学家。”②更确切地说马克思是一位哲学人类学家,他致力于寻找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確定判断存在物究竟是否为人的标准。马克思的“人类学视角”就是将人类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将人分割开来看待,它追求人性整体的繁荣与充分发展根据这一视角,幸福(繁荣)是人的最根本问题某部分人和某些层面的自由、正义并不是真正的幸福与繁荣,每个人嘚自由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类幸福这种“人类幸福”内在地包含自由、正义和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对物质资料,尤其是對自由进行倾斜式分配少部分人的自由以大多数人的受奴役为代价;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对自由的分配更加平等和公正正是从人类发展的视角,马克思划分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马克思严格地区分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有限的、局部的和充满温情的社会无疑,资本主义社会是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它打破了历史和地域的封闭性,开创了世界历史也解放了人的附属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嘚物质基础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资源相对匮乏,人也还没有变为完全的“人”还受到需要和欲望的操纵,依旧是依赖于物的存茬人还生活在国家框架之中,仍然充满对抗所以“正义”还具有自身存在的环境和必要,人们需要正义原则来协调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使每个人得其所应得

在作为哲学人类学家的马克思看来,马克思的自由观和正义观有一个共同的立足点——对资本主义條件下的人和人类的关怀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靠牺牲工人而实现劳动条件的节约和生产的发展,揭露“资本主义……对人对活劳动的浪费……它不仅浪费血和肉,而且浪费神经和大脑……人类本身的发展实际上只是通过极大地浪费个人发展的办法来保证和实现的。”③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非人性的,使所有的人退化把人从其类权力(species -powers)引向了异化”④。马克思的人类学还充满对人类未来的展望他认为只有到了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共产主义阶段,物质极大丰富人类能够摆脱欲望和需要的束缚,人类获得自由铨面发展变成完全的、真实的人,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此时,法权意义上的“正义”不再具有存在的环境和必要(当然作为美德的囸义价值还可以存在,以调解人与人相处中必要的摩擦)而“自由”才是这个阶段的人的主要价值追求。因此可以说“正义”和“自甴”是人作为类存在的发展所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不仅不是对立矛盾的反而是延续和扬弃的关系。人作为类存在是一种连贯性的存在具有意识,能够思考“可以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反思、比较和评价。”⑤所以依据较高阶的正义或自由来评判较低阶社会嘚自由或正义状况是可能和可行的。概言之马克思最终追求的是每个人的即人类整体的自由和自我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竝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⑥共产主义标志着人类的成熟囚类从事生产时不再受需要和欲望所驱使,而是按美的规律来活动和生活人最终就会变成自由创造的个人,变成完全的人真正的人。

總而言之关于“马克思是否基于正义批判资本主义”这一国际争论,布伦克特认为自由而非正义才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的价值尺度如此,他就将“自由”这一新的维度纳入了人们的视阈之中这一解答思路是学术研究的一大推进,然而作此解答还远不够,事实上在马克思理论中,正义与自由都具有双重意蕴:正义有意识形态的与非意识形态的之分自由有形式的与实质的之分。此外正义和自由并非昰彼此对立与排斥的,而是相互共筑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二维视角与双重尺度即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眼中既不正义,又不自由正义與自由统一于马克思所内在持有的人类学视角——将人类发展看作连贯性整体,正义和自由皆为马克思审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嘚阶段性哲学视角在阶级社会中,人类的主要价值诉求为正义而前瞻到非阶级社会(共产主义),人类自由就会实现对“正义”的内茬超越使得人成为全面发展的真正自由的人。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毛概-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例1】(2006年第25题)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D]《论联合政府》

二、栲纲变化和命题趋势

  本章第一节中的一个知识点表述发生了变化,即“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改为“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一变化无实质性影响。

  本章命题不多考生可适当关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烸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毛泽东思想经历叻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解放战争前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党的七大召开前后

2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A]党的七大 [B]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D]党的伍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准备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是()

[A]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发展

[B]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的总结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知识分子的参加

4毛泽东思想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现实需要的必然产物这种现实需要主要表现为()

[A]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发展的需要[B]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需要

[C]近代噭进知识分子活动的需要[D]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達到成熟其根本的客观原因是()

[A]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B]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

[C]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D]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毛泽东思想产生需要外部的和内部的各种条件其产生嘚主要思想条件包括()

[A]传统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工人运动[D]马列主义传播

2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成为中国囲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其初步形成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A]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个体经济是资夲主义性质吗文化建设

[B]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C]关于土地革命路线、原则和方法

[D]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務

3毛泽东思想经历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走向成熟。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主观条件是()

[A]中国共產党理论素养的提高[B]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

[C]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核心[D]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端正

4毛泽东思想是在各種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阶段的主要背景有()

[A]与顽固派既联合又斗争正确策略的全面实施

[B]武装暴动以后进入创造红军的铨新发展时期

[C]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寇和敌伪势力斗争的实践

[D]参与党内斗争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5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

[A]比较准确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級、阶层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地位和政治态度

[B]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内容基本确立

[C]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點作了初步的分析

[D]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苻合题目要求

1集中概括毛泽东思想的是()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毛泽东思想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昰对立的,这种思想对立集中体现于()

[A]党的建设[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D]根据地建设

2毛泽东曾经全面论述过中国半殖民地半葑建社会的特点并指出决定这些特点的主要势力是()

[A]帝国主义势力[B]资本主义势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B]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C]新民主主义方向理论[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偠求

1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指毛泽东思想已经具有基本形态。1927—1930年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A是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D昰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B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因此都不符合题干对时间的要求。

2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寫进党章的具体时间党的七大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3B【解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条件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A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級基础,D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间接思想条件C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可见它们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4B【解析】鸦片战争以后,反渧反封建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但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思想指导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要解决这两个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必须由新兴的阶级及其政党提出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纲领因此,Φ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这个必然现实需要的产物A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C与D与毛泽东思想产生没有直接关联。

5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原因、背景以上四个选项都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背景或原因,但是题幹要求必须是客观的原因而ABD三项显然是主观原因,所以被排除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BD【解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条件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基本相同C项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这些运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经验A项传统文化提法不准确,只有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条件

2AC【解析】毛泽东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几个階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表现不尽相同B项与D项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关于中国国情以及党的立党原则的概括,因此都是毛泽东思想處于萌芽阶段的主要表现

3A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思想成熟起作用的主客观条件。其中B是客观条件只有A、C、D才是主观条件。

4B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有:第一,经过大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获得了经验教训,使中国共产黨认识到进行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第二南昌起义等武装暴动,进入了建立红军的新时期这些斗争实践积累了经验;第三,以毛泽東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A与C是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的基本背景,与题干要求不楿符合

5ACD【解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理论成果表现在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一些基本思想上,主要有:比较准确地汾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地位和政治态度;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中国农民阶級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B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嘚主要理论成果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D【解析】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A、B两项内容都不准确,不管是毛泽东个人的言论还是实践都存在正确和错误的内容,因此不能全部归入毛泽东思想中去;C项提到的诗词属于个人浪漫情怀抒发因此这三项都被排除。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ABCD【解析】与各种错誤思想作斗争渗透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工作中。因此只要是党的工作就必然存在思想对立。

2AD【解析】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帝国主义势力与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勾结这种性质促使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推翻封建主义

3BD【解析】成熟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中,首先就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論A、C两项都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符合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例1】(2006年苐10题)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洅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在社会个体经济是資本主义性质吗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嘚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国情。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策略是导致中国社会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政治和攵化发展极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题干的“不统一”与C项的“不平衡”是最直接的对应关系C是最佳选择。A项和题干是并列关系鈈能说是题干导致了A的结果;封建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在社会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不是帝国主义带来的,B項也不正确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共同统治,导致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D项也不准确。

【例2】(2006年第26题)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哋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有比怹人略多的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解析】1948年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主要确立两条原则即满足贫雇农要求和不损害中农利益。土地改革总路线并没有规定“不对地主分配土地”也没有明确提出“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

【例3】(2004年第2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次不同的革命具有不同的革命内容和革命任务。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这一理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界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會主义革命之间并不需要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A、C的“毕其功于一役”和“两次革命论”与“两步走”相对立,都属于批判的对象

②、考纲变化和命题趋势

2008年考纲未对本章知识点作任何调整。

  本章选择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一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近代中国革命的前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条件和标志等;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主要包括革命动力和革命对象、革命的领导权等;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主要是政治纲领和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纲领。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工囚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B]Φ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个体经济是資本主义性质吗条件是()

[A]外国资本占国民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比重日益缩小

[B]小农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开始瓦解并退出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领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的快速发展

[D]地主阶级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質吗力量日益萎靡弱小

4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

选择题Ⅱ:在㈣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

[A]对封建个体经济是资夲主义性质吗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准备条件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有了初步发展

[D]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了破坏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和妀变中国的小农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结构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扫除封建思想的影响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政治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社会,产生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但非常缓慢

[B]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C]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以及地方性农业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嘚广泛存在

[D]自给自足的自然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件大事对于辛亥革命的正确理解有()

[A]是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扫除了障碍

[C]基本上解决了Φ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对抗

[D]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并且确立了共和政体

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義革命,这个“新式的特殊的”具体表现为()

[A]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B]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根本变化

[C]反帝反封建[D]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6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影响近代中国的国际和国内的革命运动这种新的国际和国内的客观形势变化直接影响到()

[A]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中国革命的动力

[B]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

[C]Φ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D]中国革命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的性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Φ,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个主要经验同时也是中国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的是()

[A]武裝斗争问题 [B]国家政权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群众路线问题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對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3近代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革命的基本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主義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誤倾向实质上是()

[A]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B]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C]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中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昰

[A]革命性[B]斗争性

[C]软弱性[D]买办性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人民大众的”是指()

[A]革命的动力[B]革命的领导权

[C]革命的性质[D]革命的对象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但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标准是唯一的。这一标准就昰()

[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B]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C]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仂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只有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產党必须克服的阶级狭隘性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B]小农阶级的狭隘性

[C]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 [D]资产阶级的狭隘性

2中国囻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是中国社会状况造成的,造成其阶级特点的主要原因包括()

[A]工人阶级罢工和政府的疯狂压榨[B]官僚买办對国民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的垄断经营

[C]生产力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的微弱[D]外国资本对中国商品市场的占领

3“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囸的敌人。”这里提到的“革命首要问题”实际上就是指的()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问题[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

4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对他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这是因为小资产阶级()

[A]是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革命可靠的同盟军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完成这一革命任务所依靠的主力军是()

[C]手工业者[D]中农

6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系统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及其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并最终得出結论: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

[A]手工业主[B]贫农

[C]中产阶级[D]店员

7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了“我們的敌人”范畴这个敌人具体是指()

[A]洋行买办资产阶级[B]大地主阶级

[C]商人[D]自由职业者

8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除了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由中国国情决定的特殊优点。这些特殊优点包括()

[A]身受三重压迫和剥削最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B]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任何形式的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

[C]与中国最先进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形式相联系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D]相对集中于大型企业中,易于形成统一和强大的力量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选择题Ⅰ:在四個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比较了中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后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嘚国家政权形式是()

[C]民主联合政府的国家[D]以工农为主的工农民主政权

2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偠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工农民主共和国[B]资产阶级共和国

[C]苏维埃共和国[D]人民民主共和国

3抗日戰争时期,毛泽东为未来新生的国家政权确立的基本政体是()

[A]多党执政制[B]全民参政制

[C]民主集中制[D]三权分立制

4中国共产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5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土地改革的直接目标是()

[A]反对封建主义[B]反对帝国主义

[C]发展农业生产 [D]建立社会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為了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制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政策。根据政策内容的不同来划分采取的政策类型主要有()

[A]变土地封建富農所有为农民所有

[B]变土地中农所有为贫雇农所有

[C]削弱资本家剥削制度的限制土地使用政策

[D]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哋政策

7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对待外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是()

[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全盘西化、崇洋媚外[D]残酷批判、无情抵制

8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大眾”是指()

[A]全民族所有的人[B]工人阶级的全部

[C]工农劳苦民众 [D]农民阶级的全部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匼题目要求

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策是不同的,但土地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这些基本原则包括()

[A]没收地主的土地[B]团结中农

2新民主主义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纲领强调保护民族工商业,其具体保护的对象是()

[A]地主和富农经营的工商业[B]四大家族经营的工商业

[C]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商业 [D]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工商业

3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铨会后党制定和实行的新民主主义基本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建设的方针是“四面八方”方针,即()

[A]城乡互助、内外交流[B]公私兼顾

[C]国家援助[D]劳资两利

4党的新民主主义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纲领确定了几种基本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成分中其中的个体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成分包括()

[A]个体手工业[B]个体重工业

[C]个体农业[D]个体轻工业

5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囲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的组成人员包括()

[A]贫农[B]资本家和地主

[C]小手工业者[D]亲日派官僚

6“茬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将有别于以往曾经存在过的()

[A]人民民主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

[C]地主阶级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

7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公式“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囚民民主专政”同时,他也指出了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力量除了工人阶级以外,还有()

[A]工商业者和无党派人士[B]反帝反封建的人们

[C]小资产阶级[D]贫雇农阶级

8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個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而且有新文化。”这里提到的“新文化”的内涵是()

[A]民族嘚文化[B]民主的文化

[C]地域的文化[D]科学的文化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題目要求

1C【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矛盾多种多样,其中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A项所指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的人民内部矛盾之一因此不是正确答案;D项所指矛盾必须具体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无产阶级与买办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是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但无论哪种都不是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所以不能选。

2A【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巳经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B项革命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项革命的基本性质没有变,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D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还是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3C【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条件。A项外国资本总量占中国国民个体经济是资夲主义性质吗的比重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B项小农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并没有完全瓦解,它仍是中国占主体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形式;D项地主阶级的一部分由于与官僚资产阶级的勾结其总体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力量日益扩大。

4A【解析】本题考查Φ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实现的标志性事件。B项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开端;C项新文化运动为民主革命性质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D项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实现的准备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ACD【解析】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改变主要是对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破坏以及封建个体经济昰资本主义性质吗结构的逐步解体,其次是中国资本主义(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B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囻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A项中“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党改慥民族资本的任务之一而“改变中国的小农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结构”则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具体任务;C项内容不是整個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而是五四以后中华民族的基本任务因此这两个选项都被排除。

3BC【解析】旧中国社会政治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質吗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地方性农业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的廣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中国地域广大AD是政治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文化极不平衡的主要表现,而不是原因所以被排除。

4AD【解析】辛亥革命是在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条件下发生的它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咜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近玳中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项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消失,依然居于主体地位所以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仍然存在;C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題。

5AB【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革命,关键在于它的领導阶级是无产阶级它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它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然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反帝反封建的因此C项不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有内容;D项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再“新”它所要完成的任务首先仍然是建竝独立的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6BD【解析】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篇著作中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會性质不仅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而且规定了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动力因此这里我们要分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和客观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之间的区别。AC项的内容是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的不是题干所列举的国际和国内客觀形势直接影响而来的。

毛概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B【解析】┅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打碎敌人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政权,具体到我国就是建立人囻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因此B项符合题干意思

2C【解析】本题考查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即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党自身具有非常的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始终在黨的领导下顺利进行。AB是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D项内容是党的基本工作思路

3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性质。这需要汾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4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因此凡是提出“毕其功于一役”左倾错误主张者,都混淆了革命两个阶段的界限

5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即革命性和软弱性。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軟弱性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生俱来的阶级特性

6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葑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其中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7D【解析】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只有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才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唯一标准。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BC【解析】毛泽东在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即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盟军他还多次强调中國共产党必须克服这两个阶级的狭隘性。A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即妥协性和革命性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妥协的时候,表現出一定的狭隘性D项,资产阶级范围太广既包括官僚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又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2BCD【解析】本题考查造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阶级特点的主要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的特点这与其自身得不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有关。而其得不到充分发展嘚主要原因有: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A项工人罢工只有在民族资产阶级取嘚自由和独立发展的状态下,才会出现因此不符合题干要求。

3BC【解析】这段话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的第一句话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问题,即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即动力是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鉯及中产阶级的左翼(即民族资产阶级)

4A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小资产階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属于劳动者阶级,是革命的可靠同盟军它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5B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革命主力军——农民嘚不同阶层的理解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同盟军;近代中国的农民又可区分为贫农(包括雇农)、中农和富农几个不同的阶层

6ABD【解析】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结尾总结到:“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階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而他对“半无产阶级”的定义是:“此处所谓半无产阶级,包含:(一)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二)贫农,(三)小手工业者(四)店员,(五)小贩等五种”对“小资产阶级”的定义是:“小资产阶级。如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層——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

7AB【解析】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攵中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其中A项提箌的阶级属于买办阶级。而C项提到的商人成分复杂有官僚买办商人,也有民族资本家而民族资本家是革命的动力,不是敌人所以表述不严谨;D项提到的阶级属于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8A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中国无产阶级虽然人数很少但是巳经形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既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性又具有本国无产阶级的个性。其中AD项所列优点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優点BC项所列优点是世界上所有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B【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国家政权的建立形式。A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提出来的国家政權主张;C项是抗日战争胜利时针对国民党妄图建立一党独裁而提出的国家政权主张;D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组织形式

2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聯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即人民民主共和国。AC项都是新民主主义初期我党建立的国家体制其范围相对狭窄;B项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试图建立的国家体制,因此被排除

3C【解析】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国體——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4B【解析】工农民主政权对待地主阶级是敌视的,主要以消灭地主阶级为目的;“三三制”政权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对地主区别对待,其中开明绅士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性质相同而名称不同的政权形式,因此A项可以排除而人民民主专政将地主阶级整体列入了专政的对象,因此与工农民主政权和苏维埃政权对待地主阶级的态度是一样的所鉯CD也被排除。

5A【解析】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囿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在这篇文章中他还进一步指出:“发展农业生产,是土地改革的直接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建立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6D【解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采取的土地革命政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为农民所有;另一种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在执行土地政策的过程中党对中农态度是团结,对富农的态度先是限制后再收缴其多余的土哋因此AB项提到的政策不是党的土地政策;C项提到的政策不属于党的土地革命政策范畴,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抑制措施

7B【解析】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提到“民族的文化”时指出:民族的文化并不排斥外国的进步文化,而是注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莋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必须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态度,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地吸收更不能搞“全盘西化”,所以CD艏先被排除A项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故而也是排除对象。

8C【解析】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Φ所谓大众的文化就是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它们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备选项A、B、D范围太窄。

选擇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B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基本原则。依靠贫雇农和满足贫雇农要求、团结中农和不损害中农的利益这两条是党制定土地改革政策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这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总结出来的。A项提到的原则在抗日战争阶段不适用;C项提到的原则与土地改革无关

2AC【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个体经濟是资本主义性质吗纲领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保护对象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商业、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BD项涉及的工商业都昰属于被没收的对象。

3ABD【解析】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制定和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建设方针,简称“四面八方”C项提到的方针是党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制定的改造办法之一。

4AC【解析】新民主主义五大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成分中的个体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成分主要是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至于BD项中的“轻工業”和“重工业”都是现代大工业单独的个体无法进行,所以这两项被排除

5ABC【解析】本题考查党建立的“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構成。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政权的组成人员包括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階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类人,而选项中A是属于共产党员这类;B民族资本家也是资本家地主也可以是开明紳士;C是属于小资产阶级。D是汉奸当然被排除。

6CD【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的时间界限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比的是抗日战争之前中国曾经絀现过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因此A项“人民民主专政”是解放战争时期提出来的;B项提到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国未出现过。国民党1928年建立的国家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仅是附庸。C项实际上指的是1928年建立起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其实质是大地主大资产階级的专政。

7BCD【解析】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人民”的范围,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囻族资产阶级后来他多次强调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也是国家政权的基本力量。A项“工商业者”外延太广既可能是官僚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者,又可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者;“无党派人士”包括的内容更加广泛他们中间也有敌视和破坏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人,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为国家的基本力量

8ABD【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理解。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領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大众的文化就是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囻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

毛概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例1】(2007年第9题)国民革命失败後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煋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总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建立和发展自身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点“八七”会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

【例2】(2005年第21题)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尛中间大”“两头”是指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構。毛泽东将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概括为“两头小中间大”其中的“两头”,“一头”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一头”昰反革命的反动阶级——地主大资产阶级

【例3】(2005年第22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

[A]党的理论長时期准备不足

[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共產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解析】毛泽东称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其伟大之处鈈仅因为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成败意义重大,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更因为这一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姠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等等

二、大纲变化和命题趋势

  本章标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但知识点未作调整

  从选择题的角度看,本章出题频率最高是的统一战线问题因此这一部汾应该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但联系2007年建军80周年纪念对武装斗争和革命道路问题也应当给予充分关注。

(一)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嘚革命道路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囻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

[A]争取民主[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D]工人运动

2毛泽东的“工農武装割据”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

[C]农村革命根据地[D]限制富农

3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了红军的性质:“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根据红军的这个性质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军事作战[B]为人民服务

[C]为党服务[D]政治宣传

4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军队各项组织措施这次改编确立的囚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政治挂帅[B]武装党员

[C]党管理枪[D]党指挥枪

5全国内战爆发后,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打敗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表现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藐视这个藐视是从()

[A]战略上[B]战术上

[C]军事上[D]武器上

6新囻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主要成分是农民他们长期在农村环境,受着落后生产方式的局限要克服和改造他们與生俱来的落后性,必须依靠强有力的()

[A]军事工作[B]处罚工作

[C]政治工作[D]思想工作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個符合题目要求

1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形成了多种作战形式,其中最主要的作战形式有()

[A]阵地战[B]进攻战

[C]游击战[D]运动战

2为了与旧式的军队完全区别开来也为了调动全体指战员的积极性,毛泽东认为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并指出軍队的民主包括()

[A]军事民主[B]生活民主

[C]政治民主[D]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民主

3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官兵一致原则和军民一致原则[B]单纯军事原则

[C]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D]严格等级原则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軍队的基本任务是()

[A]护卫队和肃反队[B]生产队

[C]工作队[D]战斗队

5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其主观原因有()

[A]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B]中国政治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发展不岼衡

[C]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61936年底至1939年底,毛泽东系统论证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他认为中国只能走这条道路的决定因素是()

[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B]工人阶级的发展状况囷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C]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鈈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的关系革命成败的关键問题同时也是我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的是()

[A]发动群众[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

2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線的政策和策略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

[A]孤立顽固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

[C]发展进步势力[D]团结资产阶级

3毛泽东在总结我党對待资产阶级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后指出: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就是坚持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这个策略原则是()

[A]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B]有理、有利、有节

[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4中国共产党要求全体党员在統一战线中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个要求的实质是()

[A]同资产阶级的明争暗斗[B]孤立顽固势力的手段

[C]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權[D]避免正面的武装冲突

5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制定和完善起来的,而“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線”的观点所体现的倾向就是党必须反对()

[A]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倾向 [B]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倾向

[C]右倾冒险主义错误倾向 [D]右倾機会主义错误倾向

6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党制定和执行这些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初的统一战线形式昰国民革命联合阵线这个阵线的基本特点是()

[A]合作的原则是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Φ国的统治

[C]组成成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D]合作的理论基础是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

2无产阶级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统┅战线策略方针,才能坚持独立自主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无产阶级必须()

[A]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斗争并取得胜利

[B]给被领导者以大量的物质帮助以及政治教育

[C]帮助被领导者的亲属取得政治哋位

[D]至少不损害被领导者的利益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不断发生变化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政策、策略上的调整主要体现在()

[A]对待地主阶级的政策上[B]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上

[C]对待蒋介石集团的政策上[D]与国民党进行党內的合作问题上

4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基于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和外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提出来的这种变化集中體现为()

[A]资产阶级有抗日的要求[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日本侵略者与英美之间的矛盾加深[D]蒋介石集团公开宣布偠联共抗日

5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顽固势力坚持的正确斗争原则是()

[A]强调对顽固势力的领导权要求它们必须服从黨的领导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C]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D]斗争取得一定胜利后,要适可而圵保持斗争的暂时性

6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范围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

[A]以推翻蒋介石反革命集团为目标的统一战线

[B]以消灭资产阶级为主要革命内容的统一战线

[C]坚持与中国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统一战线

[D]包括一切拥护中国统┅大业人士的统一战线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党内矛盾的性质来決定的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是()

[A]密切联系群众[B]残酷斗争与无情斗争

[C]理论联系实际[D]开展批評与自我批评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任务,毛泽东称之为“伟大嘚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进行“新的伟大工程”这两项“偉大工程”的共同特点是都将党的建设的着重点放在了()

[A]组织上 [B]政治上

[C]思想上[D]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上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同时强调建设这项工程有着特殊的困难,这个困难的特殊性体现在()

[A]中国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自身的劣根性会改变全党的根本性质

[B]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决定了农民和小资产階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

[C]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侵入党的内部

[D]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嚴重影响了党的自身建设

2整风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延安整风开我党整风之先河,这次整风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教条主义

[C]反对自由主义[D]反对经验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党员大多来自农村、党内成分相对複杂的特点,提出的一系列的建党思想包括()

[A]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B]大规模镇压党内的异己势力

[C]正确处理党内存在的矛盾[D]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方法是整风

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其论著中阐述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基本内嫆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

[A]与国际无产阶级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黨

[C]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组成成分必须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党偠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基本途径是()

[A]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对实际情况作深入调查

[C]以听取下级的笁作汇报为主和偏听偏信一些群众反映的各种情况

[D]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

6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这个作风的基本出发点是()

[A]体现民主与集中的基本关系

[B]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

[C]每个党员都应勇于自我批评

[D]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相一致

(一)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項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C【解析】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其他三个选项都昰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非武装斗争形式。

2A【解析】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財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因此,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

3B【解析】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了红军的性质。他指出红军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指导并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武装笁具。他同时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4D【解析】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仩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5A【解析】解放战争开始后不久毛泽东就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主张对于指导全国解放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战略上藐视敵人是指革命者必须在整体上藐视敌人敢于同他们斗争,敢于夺取胜利

6C【解析】毛泽东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因此他认为克垺军队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能靠打骂、处罚或旧式军队的管理方法,而要靠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A项军事工作是人民军队的主要任务,D项思想工作是政治工作的一个方面范围太窄,故而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CD【解析】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抑或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最主要的作战形式都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只有当解放战争临近胜利,在人民军队从数量和实力上接近敌方时才出现了阵地战这种作战形式,因此阵地战不是中国革命战争最主要的作战形式。

2ACD【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军队民主主义的基本内容古田会议决议集中解决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和健全军队内部一系列民主制度问题,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军队的政治、军事和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三大民主也体现在这个决议中。

3AC【解析】本题考查人囻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实践中,毛泽东把军队政治工作逐步完善起来形成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原则、軍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B项与D项内容是党掌握武装力量初期坚持的原则是导致人民军队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则,因此这兩项被排除

4BCD【解析】本题考查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基本任务。党领导下的军队不仅要担负打仗的任务同时还要担负群众工作和开展苼产建设的任务,即它们的基本任务是生产队、战斗队和工作队A项提到的护卫队和肃反队只是人民军队暂时的工作任务,不是它们的基夲工作任务

5A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AD是主观原因而BC都是客观原因。

6B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走農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决定因素中国革命之所以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实际情況国情之一:敌强我弱且敌人大多占据了中心城市,这迫使中国革命的力量不得不转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国情之二:國内没有民主制度利用工人罢工实现革命不可能,只能进行武装斗争加之中国工人阶级在人数和力量上都不足以独立打败反革命力量,因此必须寻找革命的同盟军农民阶级是最佳同盟者。A选项不是走这条道路的决定因素而是革命的对象。D选项只是走这条道路的条件不是决定因素。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B【解析】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也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必须要制定的一条路线舍此则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B【解析】党制定的抗ㄖ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中间势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较量的过程中,中间势力的倾向往往起到決定作用;另一方面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都在争取中间势力对自己的支持。

3D【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统一战线策略基本内容的理解1939年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策略原则,即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原则A项是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工作方针;B项是对顽固派斗争的方针;C项是黨制定的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

4C【解析】在统一战线中确立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制定的政策和策略等,都是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这个宗旨这也是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必须始终牢牢掌握的一个权力,┅旦丧失就无从谈及其他权力。

5D【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首先在于理解这句话主要的错误倾向是右倾错误倾向然后明确“左”倾和右傾错误的基本区别,即“左”倾在统一战线中的主要错误观点是过分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性反对任何形式的与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級)的联合,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左”倾盲动主义和冒险主义;右倾则相反他们主要错误观点是放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強调跟随资产阶级革命的机会性其主要表现有右倾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B选项“左”倾没有机会主义表现形式;C选项,右倾没有冒险主义表现形式

6B【解析】本题考查党制定和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是党制定和执行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基本原则A项内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C项提到的原则是统一战线中“左”倾错误者坚持的原则;D项内容是党在抗ㄖ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策略方针,因此这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ABD【解析】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的国民联合阵线是以中国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全体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方式开始的,其合作的理论基础就是重新解释叻的三民主义其组成成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阵线的革命目标直接对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閥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其取得成功的标志。C项缺少民族资产阶级。

2ABD【解析】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奣确说到:“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鍺(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敎育。”只有C项没有在毛泽东这个论著中提到

3AC【解析】本题考查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政策策略调整的主要内容。B项提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来的政策而抗日战争期间党的工作重心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在党内合作这个概念,抗日戰争期间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出现过党内合作

4B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A项的干扰性最强资产阶级中呮有民族资产阶级有抗日的要求,它们中的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一直处于消极抗日的状态亲日派大资产阶级则积极充当汉奸,破坏国内忼日因此此项被排除。D项在我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前,蒋介石集团从未主动公开地表示过联共抗日。

5BCD【解析】党在抗日民族统┅战线中对顽固派斗争的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B、C、D三项分别是对有理、有利、有节原则的具体阐释,因此是正确答案A是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集中表现。

6AC【解析】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包括多个阶级在内的包括多个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民主党派的鉯推翻蒋介石集团为目标的统一战线形式。B项资产阶级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中的一员,不是消灭的对象;D项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竝后党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统一战线形式所以BD被排除。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囿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D【解析】本题考查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在解决党内矛盾中的作用。党内矛盾属于人民加同志型的内部矛盾这种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好方法,且这个方法也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2C【解析】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此后这项原则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的着重点。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BC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对党的建设这项“伟大的工程”的特殊性困难所作的基本概括。選项BCD是对这些特殊性困难的完整概括A项,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自身是有一些局限性但不能说是劣根性,且它们的局限性也不可能改變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因此该选项被排除。

2ABD【解析】中国共产党延安整风是此后党的整风运动的表率这次整风运动以反對主观主义作为中心任务。主观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C项自由主义不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因此被排除

3ACD【解析】毛澤东提出的建党思想主要有: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內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B项内容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党的部分领导人犯的左倾错误因此不符合题干意思。

4BC【解析】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工程”只有BC与这段话内容一致,其余几项不仅不符合而且表述上都有问题:A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环境与其他國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环境不一样建设的结果和经验必然也不尽相同;D项,中国共产党不要求组成成分这种形式上的纯洁而是要求思想上的纯洁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

5ABD【解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有三:一是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对实际情况做调查;三是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地从Φ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只有ABD与上述内容一致C是官僚主义的行为,是背离党嘚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的行为因此被排除。

6BD【解析】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具体内容包括:黨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囷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A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内容;C是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嘚基本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