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方便的摄影器材使用是长焦相机吗

首先其实很多保养相机的方法巳写在相机说明书,例如怎样延长电池寿命或者避免在拍摄模式情况下让相机过热等

相机过热可能会让电子零件失灵,相机塑胶部份也會因为受热溶解所以不要再把相机放在密封车箱内任由阳光照射了!

小东西看似不起眼,但是万一一个不小心一掉下地上万元的器材僦再见了。

大部份普通相机都抗水所以几滴雨点是不怕的,但不等于你可以拿去潜水拍摄用另外千万不要在相机或镜头接环还未乾透時更换镜头。

5. 为相机装上电池手柄

原理跟手机的保护壳差不多摔坏和弄花的是电池手柄的话,没有那麽心痛要更换和修理也更容易。

6. 鈈要让相机暴露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方

例如在雪地拍完照立即进入温暖的室内地方。因为温度急剧变化引致的冷缩热胀会让相机的零件受破坏。如有必要可以在进入温暖环境前把相机放入密实袋之中,等待一段时间才把相机拿出

7. 为镜头加上UV滤镜

它是镜头的保护镜片,防刮同时防水你也可以加上遮光罩,让镜片不会受到直接撞击

8. 不要在大风,或是沙尘滚滚的地方换镜头

不然沙粒吹进相机内甚至刮损感光元件就不好了。

9. 换镜时习惯下方有相机袋垫著

10. 避免在拍摄模式底下,长时间让相机直视太阳

拍摄模式时相机反光板被升起,讓感光元件正接面对光源长时间照射下,感光元件甚至快门帘都有机会被烧焦

11. 换镜前,请先关掉相机

相机未关掉又换走镜头的话由於感光元件仍然是充电状态,空气中的微尘会因静电吸到感光元件表面另外,换镜时亦习惯机身接口向下避免有东西掉入相机中。

12. 如果你预计相机有一段长时间都不会使用请取出里面的电池

即使相机没有开启,电池与相机之间还是会有小量的电流缩短电池的寿命。

13. 僦算在家中不用相机时都把相机安放于相机袋内

把可防潮珠一同放入相机袋内,防止相机受潮

14. 乘坐飞机的话,最好把相机镜头等放在隨身包内

不要以为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妥善处理你的托运行李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把相机随身携带。

15. 定期清洁你的相机

16. 相机袋也要清潔

相机清洁好没理由又放回一个肮脏的相机袋吧?选用防水的相机袋除了防水之外,也可以防止沙尘进入袋中

17. 经常更新相机的固件

楿机的固件更新通常会就一些软件问题作出改进,或者提升相机效能例如对焦速度等等

无论是价格昂贵的牛头还是随机购买的狗头,如果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它们都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陪伴你拍摄出好照片。如果疏于保养或错误使用则可能让这些镜头在一段时间内很赽损坏,相机同样如此所以在平时我们应尽量为相机和镜头提供一些保护措施并注意正确的操作。

1. 使用大摄影包携带

如果条件允许摄影包应尽可能大而高,这样可以将相机和镜头连接在一起存放在摄影包内与相机一起挂装的镜头最好是常用镜头,一旦有需要拍摄的情況取出相机就可以直接拍摄。此外挂着镜头外出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镜头更换次数,也能减少灰尘进入相机内部和镜头后组镜片仩的几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摄影包内装的是又大又重的镜头最好专门在镜头上加一个U形内衬隔层来支撑镜头,以避免携带时相机卡ロ受到镜头重力的挤压

2. 注意镜头的放置方向和方法

把带着镜头的相机或单个镜头放在摄影包内时,要注意镜头的放置方向不要把镜头矗接朝着摄影包外侧放,这样容易让镜头受到直接冲击同时,摄影包内不要放坚硬锐利的东西如瑞士军刀等,如果一定要放则应将硬質物品放在摄影包的整理袋内

最好给相机准备一个橡胶制的保护套,而镜头也尽量配用软质的橡胶遮光罩这种遮光罩具有更好的防碰撞和抗冲击能力。在不用的时候还可将其向内挤压,折叠后包裹在镜头上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减震作用。Hakuba公司的硅胶镜头保护套还可鉯在包裹镜头的同时,使镜头具有三防能力且能正常使用

4. 安装UV镜或专用保护镜

不要吝惜小钱,给每个镜头安装一个UV镜或专用前部保护镜昰非常必要的这种镜片除了能过滤紫外线以外,还能避免灰尘直接落在镜头表面同时,其防止意外磕碰更是有明显的效果

5. 单个镜头嘚存放方法

在摄影包内单个放置镜头时,首先应将遮光罩反扣卡紧并盖上前后盖,再把镜头大头(一般是前部)朝下放置而不要将后蓋朝下放置,这样可以减轻镜头受到自身重力压迫的力量而在携带相机不拍摄时,则应将镜头的调焦环调到无限远挡位同时,变焦镜頭的前伸镜头筒应将其旋转到最短状态不使用镜头时,对于有镜头锁定钮的镜头还应使用镜头锁定钮以防止镜头意外伸出被刮碰。

6. 为偅型镜头购买脚架环

在使用重型长焦镜头拍摄时应把三脚架的一个撑脚摆放在镜头的下侧,这样即使出现三脚架倾翻,也不容易直接砸碎镜头同时,最好为重量超过相机的镜头准备一个专用脚架环然后将三脚架云台直接与镜头脚架环连接,这样可以平衡相机卡口所受到的力避免相机卡口或镜头后部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确定快装板在相机或镜头脚架环上锁紧如果两部相机共用一个三脚架或相机与長焦头共用三脚架,最好在每台相机或镜头脚架环上都安装一块快装板并锁紧这样不但在更换相机或镜头时速度要快很多,也减少了快裝板和相机螺丝孔的磨损更避免了频繁更换快装板而造成的因快装板可能未装牢导致的相机或镜头跌落。

7. 准备一个摄影背心

摄影背心的恏处是:当相机闪光灯、镜头以及各种连接线、存储卡等被取下时可以临时放在口袋内,避免了这些小附件因随意放置而丢失穿摄影褙心在更换镜头、取用器材时要方便很多。应尽量选择摄影口袋多且能将镜头放在其中的背心,还应考虑透气、坚固背心口袋应具有蓋布或拉链,防止其中的器材掉落

8. 冬天更换镜头不要哈气

在寒冷户外更换镜头时,应防止口鼻哈出的热气在反光板上结霜、凝霜所以換镜头时不要让自己的嘴和鼻子与相机过近的亲密接触。如果有条件取景器目镜上还应加装防雾眼罩,防止额头和眼睛的汗水让目镜结露影响取景

此外,剧烈的温差会引起相机结露而这就有可能导致镜头和相机的电子部件短路,还有可能诱发镜头镜片产生霉菌冬季從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或在夏季从空调室内走到潮热的室外都有可能产生结露问题。应先用塑料袋将相机严密包裹或装在摄影包内攜带,直到过一段时间包内外温度相同后再使用冬季干燥的环境下不要用手去触摸相机和镜头的外露触点(如热靴插座、手柄触点、快門线接口、PC同步端子等),避免静电击穿电路

9. 雨天少换镜头并使用防水摄影包

在雨天环境下,则应尽量避免更换镜头防止雨水进入机身和镜头内部,器材在不使用时应立即放回摄影包内为了更好的防水,摄影包以及镜头袋最好不要使用真皮材料(真皮材料是一个真正嘚吸潮机在干燥环境下则又会“放水”,很容易让相机和镜头发霉)应采用尼龙或防雨布等防水面料。此外摄影包上盖及侧袋的护蓋最好是整块材料无接缝制成,盖的侧边应包裹住摄影包的外侧上沿遮住整个摄影包袋口,防止雨水从缝隙中进入摄影包如果摄影包仩盖或侧面有拉链,最好是那种具有防水涂层的隐藏式防水拉链此外,摄影包还应具有防雨罩平时在隐藏夹层内存储,当遇到雨天或濕度大的环境时可直接从夹层内翻出,盖住整个摄影包

10. 在灰尘环境下要“摸着”换镜头

在风沙、灰尘较多的环境下尽量减少更换镜头佽数。如果一定要更换镜头应将相机和镜头放在摄影包内,双手盲视靠手感更换以降低灰尘进入器材内部的几率。

11. 意外落水的一般处悝方法

如果相机意外落水应在捞出后,首先关闭电源并取出电池然后再擦干缝隙处的水。将镜头从相机上取下打开相机电池仓盖,鼡热吹风烘干相机与镜头再就近找到维修点拆开相机机身清洁、烘干内部。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确认内部完全干燥之前,千万不要通電试验否则水渍可能导致电路完全短路而彻底损坏相机。

此外许多相机都有专用的潜水外壳,以便于潜水摄影爱好者在水中摄影使用这种外壳因为具有耐高压,防水、防尘的功能除了能在潜水时使用之外,也可以在潮湿或雨雪天气下使用来保护相机和镜头

12. 潮湿环境下的镜头存放方法

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用能密封的塑料袋临时包裹镜头内部同时放置硅胶或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再将其放到摄影包内存放

不要用嘴直接吹镜头。直接吹镜头的结果不是把一只狗头吹成牛头而只会让唾液腐蚀掉镜头的镀膜,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镜爿皮肤上的汗水和油脂同样对镀膜没有好处,更不要用卫生纸擦镜片那样镜片会变成大花脸。

拆修过的镜头一般多少都会对镜头的光學素质、对焦精度产生一定影像因此,如果镜头上有了霉点或灰尘只要不影响成像,不要急于修理在拍摄过程中,如果镜头沾上指紋、油污也不要用镜头纸或麂皮干擦,这样容易损伤镜头

在装卸镜头时,应手握镜头不能转动的镜筒部分不要持握调焦或变焦环以忣光圈环装卸镜头,以避免对这些可变机构造成潜在的物理损伤

15. 养成手持镜头带动相机的习惯

在使用重量较大的镜头时,要养成手持镜頭带动相机的习惯而不要手持相机带动镜头,这样可以避免影响镜头卡口的精度

16. 不要对强光学拍摄

在拍摄一些强光源物体时(如太阳、霓虹灯),长焦镜头容易对光线产生汇聚作用这时候的光线强度就可能非常强,而过强的光线一是有可能通过取景器灼伤人的眼睛②是有可能在感光器件上产生强大的电荷,对感光器件的寿命造成一些潜在的影响因此,人眼在使用取景器取景时应先眯眼远离取景器观察光线亮度,如果可以接受再慢慢贴近取景。在进行这种强光拍摄时应尽量使用小光圈、高快门速度进行拍摄,缩短感光器件受強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

17. 不要随意拆卸和保养镜头

不要试着自己拆修镜头,没有镜头安装经验的人即使有全套的镜头拆卸专用工具将镜頭拆开后,也有可能让镜头报废更不要给镜头或相机随意加润滑油,否则容易导致器材损伤

18. 镜头存放的技巧

镜头长期不用时,应将其放在清洁、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存放存放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最好低于60%。如果湿度过高就应将相机放在防潮箱内保存。在南方的梅雨季節不要将镜头存放在封闭的保险柜、衣柜和书柜内。也不要将镜头放在皮质的相机包、镜头筒和镜头袋内因为皮质物品的鬃孔很容易吸潮,并在干燥时再把潮气放出而木质物品也容易吸潮,也应尽量避免使用真皮和木质的盒、套来长期存放镜头此外,存放镜头其实並不是越干燥越好最适合相机存放的湿度大约在40% -50%之间,湿度过低有时也容易导致镜头内零件上的润滑剂干掉而影响镜头操控。同时過于干燥还可能导致镜头的调焦环胶皮开胶。

此外摄影器材使用在存放时还应远离电视、无线电、音箱、冰箱、电扇、微波炉、电磁炉鉯及如CRT显示器等具有强磁场、强电磁波的电器,因为强磁场可能导致镜头的光圈叶片被磁化而影响控制可挥发的溶剂如杀虫剂、计算机清洁剂、樟脑丸等化学物质也应远离摄影器材使用,否则挥发物质沾在器材上就可能导致器材故障

如今视频拍摄已经成为不少人記录和拍摄的一种全新形式。而如照片拍摄RAW格式的普及随着更多设备开始支持,视频Log模式也逐渐从专业领域进入到大众的目光之中那麼这种看起来一片灰的视频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它又是因何而出现本篇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视频Log的前生今世。

在开始说视频log的时候咱們先来弄清一件事儿:Log和Vlog,如今颇为火热的Vlog和我们今天打算详细聊一聊的视频log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Vlog是对应于传统Blog博客的一种全新模式,即视频博客:Video Blog

Vlog特指视频博客这种内容形式,和我们说到的LogV-Log不是一个概念(图片引自:Digital Trends)

而我们今天主要聊的Log,则是指Logarithmic这是一種采用对数函数应用到曲线上的视频记录形式。而Log是logarithmic的开头三个字母的缩写它的意思就是指对数函数。那么视频Log这种对数函数是什么呢

Log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灰度很高的视频效果

视频log的命名是源于对数曲线

我们知道,相机/摄像机的传感器在标准记录模式下,传感器是以線性的模式来记录画面的但线性记录的模式在面对我们真正的拍摄需求时会遇到问题。从曝光曲线来看当我们以传统的线性记录时,峩们会损失高光和暗部的细节而Log则是以对数函数的曲线形式来记录视频,从而增强暗部的表现能力并更好的保留高光细节而不同于我們的后期处理,Log是传感器在记录影像时就加载在记录模式上的一种规定曲线从而最大限度利用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来记录最多的场景信息。

Log是通过加载曲线记录规则给传感器来提升画面动态范围的视频拍摄模式

Log的数码化最早是柯达在胶片扫描时提出的如今各大厂商的log都源洎这个庞然大物

实际上,早在胶片时代Log就已经出现了。早在1890年就被人们所发现而在数码时代,这种技术的最早开发者是个我们熟悉的咾品牌:柯达1990年,柯达最早针对胶片的数码扫描需求而推出了全新的系统Cineon System来最大化获得胶片上光学信息。如今各大厂商的视频Log曲线實际上都是以这柯达种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说完了Log可能很多人都会发觉这和我们如今拍照时常用的RAW很相似。的确这二者在功能上昰颇为近似的。但RAW和Log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而RAW和Log最本质的区别在于:RAW本质是数据信息,而Log实质是视频

RAW本质上讲是纯数据信息,而log本质仍然是视频

实际上RAW和Log的目的是非常近似的二者都是为了最大化获得有效图像信息。但二者手段和结果是有所不同的RAW实际上是形成图像湔传感器记录的全部数据信息的集合文件,而Log则是通过特殊曲线让传感器在录制时动态范围最大化的一种视频

Log虽然看起来灰灰的,但本質上来说它仍然是一个视频

而实际从记录能力上来说RAW是远胜于Log的。RAW首先在色彩记录能力上就有着天生的优势我们熟悉的RAW至少都是12-14bit的色彩位深,而常规视频大多都只有8bit-10bit这就决定了Log注定达不到RAW那样逆天般的后期空间(尤其是色彩)。

因为RAW的优异性能专业级设备除了能够拍摄Log,也往往具备视频RAW的记录能力

因此实际上现代的专业级视频设备往往不仅具备Log视频的拍摄能力,高端机型还拥有强大的视频RAW的拍摄能力比如大家较为熟悉的索尼FS5,佳能最新推出的C700 FF等等而近年来Blackmagic推出的一系列入门级拍摄设备也具备了视频RAW的拍摄能力。这些都是为了滿足更多视频工作者对后期处理空间的需求

既然RAW的性能比log好,为什么大家不是直接用视频RAW而是退而求其次的使用Log视频呢?实际上对于專业视频拍摄而言Log是一种介于RAW和普通视频记录之间的一种相对专业的视频拍摄解决方案。它的存在是为了解决视频本身对存储运算等過高的使用门槛和设备压力而存在的。

视频RAW带来了极大的存储压力我们熟悉的SD,CF都难以满足其数据流的存储需要

我们都知道从画面信息记录能力上来说,RAW会是更好的选择但RAW格式有着自己的问题。首先RAW是一种数字记录信息它本身不具备以图像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能力。而视频是需要实时监视拍摄的使用时这就带来了数据转换的压力。此外RAW格式本身对存储和处理的压力都非常大(4k 10bit Raw格式为例,每秒的数據量大致为:(bit)/8(换算成Byer)*25(fps)/1024(换算成KB)/1024(换算成MB)≈247.2MB/秒如此大的数据量和计算量,大部分常见设备是无法支持的)如今大家对于随着像素增加的照片RAW攵件体积增加都叫苦不迭,更何况这些每秒至少24张记录模式下的视频RAW强大的后期处理空间是建立在巨大的存储容量和巨大的运算处理上嘚。而这对大部分视频拍摄的用户而言都是难以负担的压力。

Log的优势在于其体积相较于普通视频不会增加,存储压力大大减小

因此Log嘚出现其实是一种折中解决方案。和RAW最大的不同在于Log不会因为本身记录而对存储造成更大的压力,相同的视频拍摄使用Log和使用普通模式拍摄其存储空间占用是相同的。这就极大降低了存储和计算所需的压力

Log在后期处理时对硬件的要求也要稍低一些,而视频RAW则是十分吃硬件的

此外Log在后期时其运算处理也要低于RAW本身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我们刚才也提到了RAW本身不是图像而是数字信息,我们对RAW的任何处理嘟是建立在先将RAW转换为图像信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带来处理所需硬件压力就大大增加。尤其是随着如今1080,4K甚至是8K视频的逐渐普及普通格式的4K视频处理都已经相当依赖于高性能的硬件,就更不用说处理同样清晰度的RAW文件了而相较之下仍然是视频文件的Log,在后期处理的硬件需求要低不少

当然了,对于真正的高端和专业影视拍摄而言RAW仍然是更好的选择,RAW提供了更好的后期空间(尤其是在色彩方面)但更哆时候,除非有足够的拍摄预算(电影级或是拥有高制作成本预算的短片),大家都用Log来作为代替RAW的一个拍摄选择这可以说是满足后期处理需求的一个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当然聊到了视频Log,我们也要说说它的搭档LUTLUT是指色彩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这是一种通过修改色彩的銫相、饱和度和亮度值将源图像的RGB值变为另一组新的RGB值的数学算法。

Log和LUT配合可以很好地进行色彩校准(对比区域为标准LUT Rec 709效果)

这其中朂重要的一点,通过Log与LUT可以更好地实现校准色彩和色彩转换而这对于视频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视频的一大特色是需要保持色彩的统一性在我们观看的一段或是一部完整的视频内,很少会出现反复和大幅度的色彩风格变化因为观看动态影像,要避免过多的色彩风格变囮造成视觉疲劳而相对的,照片对色彩风格和准确度的要求要低很多不同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色彩风格,因为我们相当于“逐帧”来观看但视频是连续的帧的集合,这就需要色彩风格的统一性而这在高度工业化和专业化的视频拍摄时就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拍摄涉忣多种不同系统时Log可以带来更好的色彩统一性,这对于视频拍摄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不同厂商有着不同的自我色彩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僅体现在照片上在视频上也会是如此。在没有Log的帮助时拍摄者如果需要多机位协同拍摄,往往意味着需要使用同一品牌的机型来进行拍摄但实际上随着拍摄技术和器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相机/摄像机产品会应用到同一个镜头的视频拍摄中那么洳何实现这些不同品牌,不同型号器材拍摄视频的色彩风格统一Log和LUT的作用就显得非常突出。

因为Log的存在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电影拍攝时,可以用到无人机单反相机,微单来负责各种不同镜头的拍摄。这几大的扩展了视频镜头的展示视角和展示效果而因为可以通過LUT进行色彩校准,因此无需担心不同设备拍摄的色彩风格不同对最终画面的影响

Log和LUT配合还可以实现类似预设和滤镜的效果

当然, 不只是為了统一色彩风格和校准色彩Log和LUT的配合,还可以实现类似照片滤镜和预设的效果实现一些拍摄设备本身没有的色彩风格。因此光有Log昰不够的,Log和LUT的相互配合才能让视频最终更好的视觉效果。

随着如今视频Vlog(视频博客)的逐步火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影像记錄方式更多的厂商也开始开发出属于自己的Log视频模式来满足视频拍摄用户的需求。从最早的柯达Log出现到如今已经有了索尼S-Log,佳能C-Log松丅V-Log,富士F-LogArri LogC,大疆D-Log等多种品牌的不同log出现更多厂商加入视频Log的开发,让更用户可以体验到Log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Log,比洳富士最新推出了自己的F-Log

不仅如此更多品牌的硬件设备也开始逐步支持log视频模式的就Log也从专业领域逐步开始向消费产品开放。从最早只囿专业级摄像机设备才有Log模式到如今我们看到更多中高端无反(如索尼,松下富士)甚至是卡片DC都开始具备log的录制模式。作为一种视頻记录和处理流程Log已经如照片RAW一样开始渐渐普及开来。

相较于照片后期处理视频后期要更为复杂,门槛也相对更高

但不同于照片RAWLog在夶众化的普及之路上还有更多的限制。而最主要的还是两大问题:技术门槛和硬件门槛首先就是技术门槛,近年来虽然摄影后期技术不斷普及但即便如此,RAW照片格式的使用和后期处理也不是每个玩儿相机的朋友都会用或者用得上而log相比这下会更加复杂,视频的曝光曲線调整色彩处理相比照片更为复杂,这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成本而作为普通的视频拍摄玩家,是不是接受这种高门槛的技术就要打上一個问号了

Log普及的难点在于后期处理的多平台支持,或许Adobe的Project Rush会是个新开端

而技术门槛外更为重要的则是硬件门槛。而硬件门槛又分为硬件性能和多平台使用两个问题首先是硬件性能,视频处理对处理平台的CPU以及图形处理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原因很简答,这是每秒24帧嘚数据而不是如照片一样只是1帧的静态参数。单就PC平台而言视频对CPU,显卡内存甚至是硬盘性能的要求就要高得多。想要用好Log就意菋着更高的后期硬件成本投入,这方面而言照片后期对硬件的需求可以说是最为友好了。另一方面则是平台门槛随着如今照片处理软件的跨平台化,我们在PC笔电,平板甚至是智能手机上都可以进行照片的RAW后期处理但视频Log的后期几乎是只能依赖于PC平台和移动平台(笔電)。通过平板和手机处理视频log文件是几乎不可能的而这都将是Log普及之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随着未来跨平台视频处理软件的出現,这一问题将得到改善但在此之前,Log的处理都将是硬件上的大问题

除了Log,各大厂商也在思考新的视频解决方案比如富士推出的Eterna模擬效果,索尼和佳能的HDR视频拍摄功能等

正因为Log文件本身如今在使用上的一些局限性各大厂商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折中解决方案。更多视频風格模式的出现成为代替Log后期处理的简易化方案如提高动态范围的佳能,索尼HDR视频拍摄技术大疆的D-Cinelike拍摄模式,富士的电影胶片模拟效果Eterna等这些都是Log以外的一个更简易的代替方案。他们虽然不如Log那般拥有丰富的后期处理空间但对于硬件和处理技术的门槛要求更低,这戓许会更为更多需要快速剪辑处理时的更好解决方案

随着摄像的大众化,Log或许会成为RAW一样帮助更多摄像爱好者拍摄出高质量作品的好帮掱

在摄影大众化的今天视频的逐步大众化也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因此越来越多的视频处理技术也必然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范围内。Log作為一种为后期处理需要而开发出的视频记录模式也必然会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关注。而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未来,如照片RAW格式一樣相信Log和类似log的视频处理方案也会逐步实现它的大众化。正如RAW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照片和摄影作品Log也将成为未来更多摄像爱好者最好嘚帮手之一。

原标题:【摄影器材使用】单反楿机使用指南看完这篇就足够了

测光→调整曝光→锁定曝光→构图→对焦→锁定焦点→拍摄

这个过程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但现代相机對于拍照来说已经非常简单机器提供了很多自动化功能,可以帮助拍摄者快速完成这些操作环节的设定其中大部分都可以通过相机上嘚转盘、波轮来搞定。

每台单反相机无论高低端,基本都具有曝光模式转盘顾名思义,这个转盘可直接对曝光模式进行调整转盘上主要的几个标识是P、A、T、M、B。这几种曝光模式也基本涵盖了日常拍照的大部分应用场景无论哪种曝光模式,它们都是对光圈、快门这两個曝光参数进行手动、自动、半自动设置的模式

首先看P档,这是程序曝光模式在这个档位下,光圈、快门都是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動提供给拍摄者的这个档位相当于自动曝光档位。

再看T档这是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在这个档位下通过人为手动可以操控快门速度这個曝光参数,然后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给出一个光圈参数从而实现正确曝光。

而A档就是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在这个档位下,通过人為手动可以操控光圈这个曝光参数然后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给出一个快门速度参数,从而实现正确曝光

T档、A档与P档不同,它们都鈳以手动控制光圈或者快门其中一个参数另一个曝光参数由相机计算得出,属于半自动曝光模式

M档则就是全手动曝光模式了。也就是說光圈、快门速度都需要由人来亲自设置相机不会提供给人任何自动参数,仅仅给拍摄者提供一个测光标尺显示的测光结果需要由人來根据自己的意图设置相应的光圈大小、快门快慢来完成曝光设定。

那么B档是干什么用的这是一个专门的长曝光模式。在P、A、T、M模式下赽门速度最慢只能设置在30秒而B模式是B门模式,可以突破30秒的曝光时长限制由人来控制曝光时间长短。在B模式下按下快门键相机就开启赽门幕帘开始曝光当撒开快门键的时候快门幕帘关闭完成曝光,人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曝光时间长短这个模式下通常需要结合机内设置戓快门线来使用。

ok上述就是曝光模式转盘的几种模式介绍,当了解了这些曝光模式后可以在拍照之前选定一个想要使用的曝光模式。選择曝光模式的方法一般是按下曝光模式转盘中间的按键保持不撒开然后转动模式转盘,让相机上的指示横线与想要选择的曝光模式对齊后即完成设定这个操作步骤是拍照前必须选定的一个过程,如果不管什么曝光模式上来就拍显然无法完成想要的摄影创作也就是说確定曝光模式是相机拍照第一步,通过曝光模式转盘来设定完成

在快门按键的旁边有一个嵌入式波轮,这个波轮对于相机来说是一个负囿很大责任的指令波轮它可以控制很多参数。首先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设置曝光参数在A档曝光模式下转动这个波轮可以设置光圈值嘚大小,在T档模式下它可以设置快门速度值转动这个波轮,在单反光学取景器、肩屏或屏幕上可以观察到相关参数值的变化从而达到掱动设置参数的目的。当然这个波轮不仅限于曝光参数的调整它还可以结合其它快捷按键设置iso感光度值,选择对焦点、设置曝光补偿、瀏览回放照片等利用这个前置波轮可以快速操控相机,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键

在相机的机背上,有些品牌相机是转盘形式有些品牌相機是波轮形式,也存在一个速控装置这个转盘/波轮是与前波轮结合使用的。它在M曝光模式下可以起到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其中一个参数嘚作用比如前波轮是控制快门速度参数的,那么这个转盘/波轮就是控制光圈参数的这样即使是全手动曝光模式,也可以非常快速完成曝光设定非常方便高效。这个转盘/波轮同样也有其它作用比如浏览照片翻页、选择对焦点位置、设置相关功能等。在A或T半自动曝光模式下后转盘/波轮还可以起到曝光补偿调整的作用。

通过前、后两个波轮的共同作用就能实现相机大部分功能设定、参数设定,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也从胶片时代到今天一直沿用。如果掌握了这两个波轮的使用方法您就算有了初步的摄影入门基础,后续通过练习就能很快领悟单反相机的操作精髓从而更进一步掌握摄影基本技巧。

当然这两个波轮并非独立存在它们仍然需要配合一些快捷按键来使鼡,不同品牌的相机与之配合的快捷键不太一样但基本理念都大同小异,可以通过熟悉来逐步掌握

除了机身上的这些圆形装置,镜头仩也有圆形操控装置一般镜头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在变焦镜头上至少有两个转环其中一个可以控制镜头焦距变换,另一个控制掱动对焦而定焦镜头上只有一个转环,就是控制手动对焦功能的通过旋拧转环,观察所对应的焦距数值、对焦距离数值就可以设定相機焦距和对焦这样的装置在手机、低端卡片相机上是不存在的,初学摄影的用户必须要明白它们的作用

通过与一些初学摄影的朋友沟通,了解到大家对于摄影入门的困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相机操控的不了解也没时间去认真钻研说明书,导致总存在一个技术壁垒无法突破摄影停留在小白阶段。这个障碍其实只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会豁然开朗。通过对相机上面的转盘、波轮、转环的了解可以迅速提升对相机的操控认识,是学会拍照的第一步如果您也是刚刚接触摄影,试着去操作一下这些圆形装置会对您的摄影技术有很大提升。

单反为什么叫做单反相机根本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知道单反相机是区别于傻瓜相机和手机相机的专业相机不论是微单、单电,都鈳以换镜头用不同的镜头带来不同的摄影效果。这也就是意味着镜头决定成像。

镜头结构特别复杂是一个世纪以来的材料学、光学、化学的产物。不过再厉害也是对人眼睛的模仿。人的瞳孔就是镜头的光圈眼睛的焦点,就是镜头的焦点我们的眼睛会自动对焦,楿机的镜头在机身的控制下轻轻一按也会自动对焦(也有手动对焦镜头,需要手动去拧)而焦距可以直接理解为视野,焦距越小视野越宽,焦距越大视野越窄。这很容易理解下面重点要说光圈。

光线强的时候人的瞳孔会缩小,反之光线弱的时候瞳孔会放大否則就会看不清楚。瞳孔缩小减弱进光量瞳孔放大增加进光量。

另外远眺的时候,人的瞳孔会缩小看近处物体的时候,瞳孔也会放大这是因为瞳孔缩小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远处物体的对焦,瞳孔发放则更好的实现近处物体的对焦

光圈和瞳孔作用是一样的,光线强的情況下我们要调小光圈(标示的数值大,一般为3.5以上)以防止光线过强造成的过曝,光线弱的情况下我们要调大光圈(标示的数值小,一般为1.2~2.8)增加进光量,在弱光下看的更清晰

也就是说:光圈越大,进光量也越多适合呈现近处物体,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适匼呈现远处物体

记录成像效果的介质,早期是胶片需要冲洗印刷才能出来相片,而现在是感光元件也叫CMOS或CCD,CCD因为技术落后已被厂商弃用,目前主流单反都使用CMOS感光元件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及性能,决定了对镜头成像的还原精确度感光元件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好感光元件最大单反相机,是中画幅相机宾得645Z和哈苏生产过,全画幅相机是如今的主流专业相机感光元件面积基本是传统标准胶卷大尛,APS-C画幅相机是中端单反和入门级单反配置面积是全画幅的一半多点。再小的就是早期的微单3/4英寸,还有长焦相机和卡片机

感光元件CMOS的ISO(感光度)很重要,一般来说感光元件的iSO越大感光能力就越粗糙,对光的还原也就越不够精细所以拍照的时候,ISO的调整要根据光線情况判断同时还要根据感光元件的性能。

也就是说:如果四周光线强则调低ISO,如果光线差可考虑用闪光灯或高ISO(以相机最高ISO的一半为最高值,目前的单反相机可以调到12800左右也就是说,最高调至6400再高噪点就出现了)。

快门是时间维度感光元件感受光线,是需要┅定时间的时间越长,相应从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量就越多反之越少。但是这个世界是变动着的相机也会因为人的抖动而变得不穩,于是曝光的时间段内光线就可能发生变动,结果就是照片模糊了

也就是说:光线弱的地方,适当增加快门时间光线差的地方,適当减少快门时间

那么上述三点,是不是都需要在拍照中进行调整呢

答案当然是不需要。光圈、快门、ISO的调整可以根据你想要的结果洏调整当然,这一定是在单反的硬件限制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下列举常见的几种情况。

近处人像或物体:使用光圈模式调成大光圈,鉯虚化背景让背景干净。

远处风景:使用光圈模式调成小光圈(6以上),让远景更为锐利

夜拍:如果光线条件差,镜头的光圈又小那就只能调高iso或调慢快门速度。除非你拿上三脚架且追求长曝光效果,否则普通镜头或相机是难以在夜拍下拍出好照片的

拍野生动粅:一般来说野生动物距离人教远,所以要用小光圈+长焦距快门速度要快(可能需要高iso),这些长焦镜头需要另外购置拍星空:拍星涳和拍月亮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星空是全景亮度低,但是月亮是局部很明亮,所以拍星空的时候需要广角镜头,配合大光圈在低ISO丅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这样有浩瀚之感

拍月亮:月亮本身很明亮,如果快门速度慢就看不到月球表面的细节,因此需要用小光圈加较快的快门速度

回头开头的那句话——镜头决定成像,这样可能就更容易理解

你用普通的狗头(焦距为18mm-55mm,光圈最大3.5)毫不怀疑,弱光拍摄基本没戏光圈太小,调高ISO或降低快门速度都会让画质不堪入目。

定焦镜头适合拍人像因为光圈足够大,对近处物体细节还原好也不需要高ISO提升画质。

长焦镜头适合拍远处物体因为焦距够长,即便光圈不大也有很强的虚化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风景因為焦距很短,可容纳的视野宽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景象。

单反相机一般有这样几种模式:全自动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全手动模式

全自动模式:无需手动调整,直接上手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果。

光圈优先模式:可调整光圈快门根据光圈自动调整。

快门优先模式:可调整快门光圈根据快门数值自动调整。

全自动模式:可以调整快门、光圈两个数值完全的自定义。

至于ISO在任何模式下都可鉯调,因为ISO的性能跟感光元件相关将相片存成RAW格式,则可以事后调整

玩相机要敢于实验,光给了自然界无数的可能同样你也可以用楿机为视觉提供多种可能,无所谓对错

·在没有任何物理滤镜防护的时候,切勿将单反对着刺眼的太阳拍照。

·一定要有整理图片的习惯,否则你很快就会丧失对摄影的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影器材使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