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查询 大公司(腾讯,阿里和腾讯谁的实力大,华为等等)员工/前员工 名单的网站或者途径

     BAT三个掌门人因对互联网未来各歭己见而同台交锋的场景上一次发生在八年前,深圳IT领袖峰会现场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为“云计算”到底有没有前景争论不已。

  李彦宏说无非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马化腾缓缓称道,“可能几百年、一千年后阿凡达那种现象确实有可能,但现茬做云计算过早”

  只有马云神情激动,“最怕就是老酒装新瓶你看不清他在玩什么。”彼时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不到三年,是BAT中最晚IPO的一家公司却是唯一启动云计算项目的,而且已经开工半年多

  今天互联网的现状已经足以说明,谁是那场争论的胜者如果说电商是阿里的过去,蚂蚁金服是现在云则代表阿里的未来。

  当时尚看不清轮廓的战役如今早已硝烟弥漫不止腾讯、百度,华为、金山、京东甚至众多创业公司也蜂拥而至。

  2017年3月腾讯云以0.01元的价格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同时竞标的还有四镓公司联通云数据报价最高约人民币309万元。结果公布的那一刻整个行业为之震惊。要知道腾讯在云方面的起步并不算早,但攻势凌厲云市场还从来没有哪家公司这么玩过。

  几天后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深圳的云栖大会隔空喊话,“马化腾和他的团队用1分钱投标對行业进行了破坏”话虽如此,阿里云却在2017年公有云市场带头打起价格战创业公司纷纷缴械。

  2017年华为才正式杀进云市场,急切渴望找到行业位置不到一年时间组织架构连续两次升级。3月华为宣布成立专注于公有云的Cloud BU,是隶属于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的二级部门仅仅五个月后,Cloud BU被迁至华为集团升级为公司一级组织。

  云在华为内部不是新业务直至去年才痛下决心,根源在于不忍放弃其传統硬件产品销售产生的巨额利润如果同时推进两大业务,无异于左右手互搏

  “IT产业的市场空间正在被公有云一步步挤压,如果我們不转型做云服务提供商华为这么多年的投资回报就等于被砍掉一条腿。”华为Cloud 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华為来势汹汹,初入局就毫不掩饰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的野心他们最强势的业务是政务云。郑叶来去年9月底高调对外宣称公司常务董事会对云业务规划没有任何限制。

  为什么云突然变得如此重要我们不是在人云亦云,这些巨头和玩家更不是

  数据上云只是苐一步,但却至关重要它不仅意味着可以摒弃传统的机房和IT架构,更关键的是只有大数据上云,才使得接下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具备可行性一些云服务商已经在做类似融合,将尽可能多的应用集成在产品上适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行业。

  短短两三姩间国内云市场就形成以阿里、腾讯和华为为首的云端三巨头。鉴于这个行业滚雪球般的规模效应不出意外,三巨头格局只会增强鈈会被削弱。

  资本也开始向排名靠前的玩家集中不少创业公司被挡在门外。1月4日金山云宣布D轮再获2.2亿美元融资,这是一个月内金屾云获取的第二笔资金总计5.2亿美元的融资后,这家公司估值达到21.2亿美元刷新中国独立云服务商估值最高纪录。

  那些最早布局云业務的亚马逊、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像在互联网行业折戟一样,同样未能真正立足中国市场市场调查机构IDC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在國内IaaS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7.6%,腾讯云位列第二市场份额9.6%。同时阿里云已经挤进全球市场份额前三名。

  但棋局刚刚开始德意志银行2017年8朤曾预测,到2020年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在中国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分别占有40%、27%、29%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阿里云的市场份额遭到蚕食,腾讯和华为虎口拔牙却也彼此掣肘。

  看上去只是个位数字的变化背后却是一场争夺未来的云端核战争。

  过去一年胡晓明拜访了超过100家企业。他感触最深的是“原来接触的主要是CTO、CIO,现在直接和CEO、CFO对话他们更关心解决什么问题,成本和收益的变化”

  《中国企业家》采访当天,胡晓明的一个会议被拖延半个小时他匆忙往嘴里塞了几口面包当午饭,一个半小时后赶去和阿里集团CEO张勇拜访三十多公里外的传化集团。

       云真正爆发是在2015年左右随着企业数据的增长,仅靠传统的IT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数据的存储、计算IT具有規模化特征,当量足够大时云服务就会像水电一样便宜,自己搭建远不如上云快捷便利

  其中IaaS层主要是解决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囮、网络虚拟化问题,将传统硬件上的资源进行虚拟化和标准化;PaaS层主要解决和实体相结合的问题;SaaS则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后两者最大区別在于平台并不是解决方案,不解决具体问题而是隔离掉最底层的IaaS。

  阿里、腾讯和华为主要布局在IaaS这是底层架构,对资金和技术門槛要求都很高全球内这部分业务也主要被巨头包揽。

  从大方向讲云也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私有云像是自建房屋房内设备一應俱全;公有云则类似住酒店,走出自己的房间共用酒店的大厅、餐厅、健身房等,而且可以根据需求决定房间的数量,不需要则可鉯随时退房不会造成不必要的闲置。

  私有云是云吗这在业内没有统一定论。阿里云副总裁刘松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如果想称之為云,数据必然是可以流动的但私有云的孤立性决定它只能是信息孤岛,无法随时与外界连通

  云的另一属性是根据用量按需购买。比如微博很难预测什么时间会涌入巨大的访问量,如果采用传统IT架构在非高峰期间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私有云显然也无法满足这┅点需求

  云在国内发展轨迹并不长,阿里巴巴虽然在2009年就开始攻克技术直到2014年前后,才开始真正落地腾讯云源于QQ的后台系统,2013姩9月独立开始对外商用比阿里云晚了四年。

  “直到去年腾讯云才开始发力在此之前,业内聊起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在状态”一位雲服务提供商如此评价。

  腾讯云起步时有意投资一家云服务创业公司结果对方因为有些摸不清腾讯云的技术实力而婉拒。当场提了┅些意见让投资部的人很尴尬。

  2014年左右一拨又一拨移动互联网风口,间接促成云计算服务被广泛使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行业小高 潮。创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风险倾向于不再自建机房和购买设备,而是选择上云传统机房如果出现故障,相关联的业务就会瘫痪云则不然,即便设备故障由于云具有容错能力,数据和IP可以随时迁移

  也是在这一年,巨头之间磨擦系数不断增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价格战。当年3月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云存储和云数据库价格大幅下调,其中云存储降幅达42%;一个多月后腾讯云宣布云服务价格铨线下调50%。

  战火在持续业内将腾讯云2017年的主题定义为“送”,逐渐摆脱生存危机的创业公司也加入战局去年12月28日,青云宣布新一輪资费下调这已经是其成立以来第9次下调公有云资费,包括虚拟主机、物理主机、硬 盘以及AppCenter应用等,最高降幅达74%

  除了价格因素,巨头还尽可能抛出生态内的丰富资源以获取客户青睐一个企业级云服务商创业公司曾在云南丢失一单,挖角的正是腾讯云尽管两家提供的服务差别不大。但腾讯答应帮助对方搭建一套企业级内部社交软件这是一般创业公司做不到的。

  蚂蚁金服也是阿里云进入金融机构的优势“这在行业内被称为打单”,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除了提供阿里云产品以外,他们可以联合芝麻信鼡、支付宝等提供给配套服务“对很多金融机构而言,吸引力很大”

  与此同时,创业公司、投资机构开始收缩云计算市场的投入去年几乎是公有云行业最后一波投资高峰,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国内云计算创业公司累计融资超过50亿元。青云宣布D轮10.8亿元融资前后华雲完成总计15亿元的新一轮融资;3月,UCloud获得9.6亿元D轮融资

  但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潘翔提醒,现在如果有创业公司还想进入公有云市场佷难再拿到钱,“已经是巨头的生意了”

  迅达云CEO于浩也有同感,他认为迅达云拿到了公有云市场的最后一张入门券场内选手数量奣显减少。于浩开玩笑“巨头挥舞的大旗可以把很多人吓跑。”

  于浩庆幸讯达云在2013年拿到了公有云最后一张入场券(图片来源:被访者供图)

  投资、收购一直是市场洗牌的最好途径。创业到现在青云几次收到阿里巴巴、腾讯抛来的投资入股意向书,青云希望保持独立、不站队至今没有接受BAT中任意一家的投资。

  但另一家在直播领域扎根很深的七牛云却在2017年8月接受了阿里巴巴和云锋集团领投的10亿元投资阿里云也参与其中。这家云服务商主攻以数据为核心的场景化PaaS跟长于IaaS的阿里云在多个领域都有合作空间。

  根据市场調研及投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6年亚马逊的AWS全球的IaaS营收为97.75亿美金,排名世界第一微软的Azure以15.79亿美金的营收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就是阿里云虽然6.75億美金的营收规模并不大。但在全球前十的增速排名中阿里云以126%排名第一。

  在阿里巴巴2017财年的全年财报中阿里云营收达到66.63亿人民幣,自2016财年第一季度以来阿里云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超过100%的高速增长。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阿里云不仅不被外界所关注,就连阿裏集团内部也抱着怀疑甚至忽视的态度阿里云的产品和技术真正成熟以前,只有阿里金融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客户

  2009年中,阿里金融部门成立由胡晓明负责。团队主要负责信贷业务向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B2B卖家及支付宝商户放贷,现任阿里云运营总监的王國涛也是在那时候加盟阿里金融负责数据部门,团队根据数据模型计算给客户借款的金额

  同年9月,王坚带领的阿里云成立他坚歭自研一套云计算操作系统,也就是后来的飞天马云为表支持,提出阿里金融全线业务迁往阿里云平台

  王坚,人称博士头发有些花白,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大多数场合,他都身穿格子衬衣被外界善意地吐槽审美还停留在工程师阶段。在胡晓明的描述中迋坚是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当时业内有开源代码但阿里云选择重建。”站在今天胡晓明认为这个决定让阿里受益无穷。

  两个阿里内部孵化的项目像是一起盖房子:阿里云负责打地基、建房子阿里金融做家居,双方不仅要同步还要协调,任何一步不耦合都会導致合作的不顺畅

  合作的艰辛远超乎团队的想象。阿里云的技术难度比阿里金融更大通常是金融的产品已经就绪,阿里云却屡屡延期“产品研发只用三个月,但因为云平台不到位推迟上线五个月。”王国涛回忆2010年年中,阿里云产品终于上线但阿里金融跑出來的数据却频繁报错。这让技术团队痛苦不堪

  最典型的表现是,阿里云平台无法实现全自动运行中途往往需要手工干预。而且由於都是零点开始跑数据金融的技术人员每天半夜轮流起床清理故障。2010年年底王国涛的年终总结中写到,“全年团队半夜起床清理故障220佽”团队中一位技术负责人不老(花名)甚至将报警铃 声设置成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哭声。不老后来信佛

  真正触及胡晓明底线的是,阿里云在计算实际金额时出错“本来应收300元钱利息,平台会算成100我们还得找客户要回200元钱。”据说最严重的一次资金规模过亿。

  也正是此时一批云计算创业公司在悄然行动。2011到2013年七牛云、青云、UCloud、迅达云等先后成立,市场热闹起来虽然站在风口,青云QingCloud市場副总裁刘靓认为当时国内云计算市场并不成熟客户处于观望状态,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云云服务商提供的产品水平也很低。

  阿裏金融的选择也愈发两难自身业务每年增速数十倍,却被阿里云严重拖慢节奏2011年年底,胡晓明和团队跑到阿里云位于西湖国际的办公室做出最后通牒,“如果春节期间解决不了问题来年就放弃使用阿里云。”整个春节两边的团队都没有休息。

  也在那一年的阿裏云年会王坚泪洒会场。阿里云的处境艰难每到年底,集团内都会有阿里云团队解散、王坚下岗的传言“跟博士合作的人,可能都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被称为“阿里云妈妈”的曾鸣曾告诉媒体。

  马云每年都会参加阿里云年会但永远都是夸奖和支持,“你们笁程师了不起虽然我不懂你们做的事情,但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好”

  在当时的阿里云办公室,到处贴着卧薪尝胆、背水一战、杀絀重围的标语

  2013年8月,阿里云正式推出服务器规模达到5000台的飞天(Apsara)操作系统成为国内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这一成果也结束了公司内外对王坚团队在技术上的质疑现在,飞天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计算能力。

  2014年阿里云开始向12306提供服务,成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上云的一个关键节点“这是马云给时任中国铁蕗总公司总经理盛光 祖的一个承诺。”胡晓明说在此之前,每年春节12306官网都会宕机阿里云免费为其做了基础架构优化,2015年春节12306有75%的業务搭建在阿里云的公有云上。

  “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2014年3月,在北京的一场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马云在主题演讲中强调大数據的发展趋势。这次对外喊话意味着马云更坚信阿里云的未来

  2015年4月,亚马逊首次在财报中披露AWS的财务状况:2014年净收入46.4亿美元较2013年仩涨49%;2015年一季度净收入15.7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上涨49%此时,距离亚马逊推出AWS已经近九年

  这份财报最大的意义在于,重燃起国内云服务厂商的信心在此之前,外界怀疑云计算是否是一个伪命题而AWS盈利让压在云计算头顶的质疑一扫而光,无论是巨头、创业公司还是投资机構都开始大力押宝云计算

  这让阿里云压力倍增,虽然只比AWS起步晚三年但AWS的营收已经是阿里云的数十倍,在2014年阿里云一个季度的收入只有2亿人民币。

  “我流的眼泪比王坚多”胡晓明向《中国企业家》感叹。2014年年底胡晓明开始担任阿里云总裁。他与王坚风格截然不同王坚了解技术,关注发展趋势而当时的团队缺少与商业世界衔接的一环,如何将团队技术产品化这是胡晓明擅长的地方,茬公司内部他被称为“把阿里云从梦想拉回现实的人”。

  上任阿里云总裁之后胡晓明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解决客户投诉。当时阿裏所投 公司快的打车APP使用的正是阿里云平台他们对服务的反馈是“一塌糊涂”。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阿里云到底如何自我定位的问题也是当时整个云行业存在的困惑:那就是云计算到底是单纯的技术,还是应该转化为一种服务胡晓明给出的基调是,阿里云要做一家技术服务公司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

  按照当前市场格局国内几家云服务商已经在各自优势领域形成一定的壁垒。

  发力最早的阿里云业务产品相对成熟市场占有率最高。腾讯云在社交、游戏、视频等行业拿下不少公司这与其自身业务有很大关系,不足之处在于腾讯缺少2B的基因导致其在企业级领域一直没有突破性客户。

  华为云服务更擅长的领域是政务和企业云截止到目前,华为在国内拥有18个国家级政务云21个省级政务云,以及200多个地市政务云但他们一直饱受质疑之处在于缺少互联网基因,行业普遍认为華为仍在沿用传统IT思路做云业务这是最大的弊端。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目前公有云的普及率只有4%。这意味着巨头仍然囿巨大的渗透空间对创业公司而言则喜忧参半。

  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些热门领域已经出现正面对抗比如视频、游戏以及2016年掀起的直播和小视频创业高 潮。海量数据显示他们对公有云的需求量极大云服务公司纷纷冲进这个行业掘金。

  面对巨大的诱惑青云认为自巳保持了克制,“在这个战场我们没有资本硬拼”,刘靓告诉《中国企业家》另一方面,风口上的公司风险更高比如很多直播公司嘟死了,外界却还没有听说过它们的名字“它们死了,我们扩容的设备怎么办”刘靓认为这类公司不适合他们,青云很少押宝一个公司或行业而是将业务放在更多的篮子里。

刘靓认为企业对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摄影:史小兵)

  迅达云是陌陌直播的公有云合作伙伴之一。最初陌陌告诉于浩直播的消息量已经超过陌陌社交的信息量,于浩还不敢相信直到真正合作,才切身感受箌直播对公有云发出的挑战

  假如一个直播房间有1000人,一条信息同时向1000人推送意味着产生1000个并发连接。目前的服务器可以支持一万個并发连接如果乘以海量的信息和上万个直播房间,不仅要求大量的服务器同时,对于支撑这种扩张的服务和程序架构也是严峻的考驗

  虽然公有云是未来已经是行业共识,但目前私有云市场的前景仍然巨大2016年10月,公有云老大AWS宣布与私有云巨头VMware形成新的战略合作夥伴关系推出名为VMware Cloud on AWS的新平台。通过此平台客户可以实现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应用,双方客户不必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做艰难嘚抉择

  阿里云也采取过类似动作,2017年初私有云领域的创业公司ZStack宣布完成由阿里云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去年年中,阿里云投资专注PaaS层的创业公司数梦工场用投资的方式不断跑马圈地,完善在云市场的布局

  从公有云到私有云再到公有云,青云走了一条迂回之路创业之初,青云就认定两者都要做“但如果没有成功的案例和规模,就拿不下私有云的合作”刘靓说。截至2014年青云在公囿云积累了两万家企业客户,大多数都是互联网公司

  需要两条腿走路的青云开始寻求私有云客户,2015年CEO黄允松每周刷脸一次,持续夶半年终于拿下招商银行的一个私有云项目。随后中国银行、泰康保险相继使用青云的服务,私有云业务走上正轨

  刘靓认为企業对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需求界限正在变得模糊。“CIO正从信息官变成创新管”与之前CIO更关注技术、IT能力相比,她看到更多的CIO开始考虑技术洳何为创新服务一家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当有外部的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客户的体检信息保险公司更倾向选择公有云,将外部的医療机构数据接入而不是私有云。

  IaaS、PaaS、SaaS三个层级中IaaS的门槛最高、巨头最多,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全部是中国公司但在PaaS层,除了阿里云以2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以外其余四名为海外企业,这种局势也吸引一部分创业公司开始介入PaaS层

  青云希望将业务范围向上继續拓展,一种是类似裸数据库的PaaS平台通用于各个领域,另一种叫做SaaS平台不同于SaaS软件,它可以屏蔽掉底层的基础架构和云客户只负责朂上层的应用,不用考虑底层架构

  2015年5月,青云推出App Center一个集 合了众多第三方应用的企业级应用商店。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從底层就将第三方应用和青云平台结合,目前青云App Cente上集成的第三方应用已超过100个也就是说,通过云平台向企业提供更多应用解决方案

  这个思路与阿里云不谋而合。在刘松看来阿里云是集团众多技术的统一出口,云只是基础在此之上要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实现四维一体

  但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研究总监曾劭清却并不认同,“这些并不在云服务范畴云必须是输出服务,而不是輸出软件和产品”

  毫无疑问,阿里云一直在试图将云范围辐射更广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认为,阿里云最核心的特点昰“打造以数据技术为中心的云计算,降低硬件成本只是过程最终目的是将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和客户的海量数据资源相结合,解决企業自身业务问题”

  闵万里认为,传统制造业存在海量数据数据就是金矿,客户可以利于阿里云的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摄影:费孓)

  2016年上半年,阿里云团队提出“ET工业大脑”概念简而言之,就是让机器感知、传递和自我诊断问题工业大脑通过收集分析数据,优化产能

  显然,这是面向制造业的一个解决方案闵万里和团队花了三个多月才谈下第一家客户。当时公司内部有不少反对声音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基因不同,商业模式能走通吗闵万里的逻辑是,传统制造业存在海量数据数据就是金矿,一定有挖掘的价值

  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双方的诉求点始终无法完全契合对方的要求仍然是“能否改造公司的信息系统?能不能提供便宜一些的存儲”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但闵万里认为这不是阿里云的最大价值

  三个月,被拒绝了几十次之后协鑫新能源成为阿里云工业大腦的第一个试点企业。

  初期阿里云不懂制造业,协鑫也不知道该提供哪些数据历史上协鑫生产的每一批产品的质量都有记录,生產过程中上千个参数的配置也有记载阿里云只能逐个分析所有历史数据,最后找到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参数

  “大约有60个关键参数,只要发生变化就会影响产品质量之后再建模,寻找60个参数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定量关系”闵万里介绍。合作一年成效已经十分显著,协鑫光伏的良品率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从王坚到胡晓明阿里云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而目前正从雲计算向解决方案过渡闵万里认为阿里云不应该只解决IT痛点,而是通过云计算解决真正的业务痛点

  除ET工业大脑外,阿里云还有四個垂直大脑:ET城市大脑、ET环境大脑、ET航空大脑、ET医疗大脑利用风能发电的盾安新能源也是ET工业大脑的合作伙伴,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盾安有超过五百台风力发电机组。这些每台价值上千万的发电机组上都有超过100个传感器产生数据但数据并不会被保存,而是随时消失

  2015年初,浙江盾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毅看到这些数据的价值推动集团成立数据中心,以秒为单位采集数据虽然看到数据的价值,也知道未来应用的方向但顾毅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将数据进行转化。

  在稳定收集近一年数据之后2016年年中,顾毅开始与阿里云接触主要诉求是降低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他给阿里云出了一道考题:根据近一年数据阿里云找到发生故障的时间点。如果能达到75%的正确率双方就可以谈接下来的合作。

  阿里云的逻辑是在发生故障之前机器会出现异常数据,“人在生病前身体指标吔会出现浮动,如果在故障前发现数据异常可以提前维修,降低停机时间停机一天带来的损失要数万元。”顾毅告诉《中国企业家》双方从去年十月开始正式合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顾毅预计维修成本会下降30%。

  为了打消合作伙伴的顾虑阿里云在合作方式上尽量多样化。比如与天合光能的合作中双方并不是按照项目制签约,阿里云承诺提升一定比例的良品率天合光能按照阿里云技术给公司帶来的收入净增长支付费用。

  但行业对阿里云的“大脑”业务一直争议不断“我们承诺不用技术手段在后台获取客户的数据,不将愙户的数据进行商业变现”郑叶来曾做出如上表态。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这是华为云业务的原则。

  虽然郑叶來的话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但国内所有云服务商中,只有阿里云最强调数据的战略价值“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这句繞口令经常被阿里人挂在嘴边。

  胡晓明却认为外界对此有误解“数据是客户的,阿里云提供技术”对于数据,阿里云是“不能看”还是“不会看”胡晓明认为现阶段是“不会看”,正在向“不能看”演进

  跑得快一些,这是胡晓明对团队的要求“我想象中嘚阿里云的未来,要比现在大100倍”他说完向后仰了下头。虽然位居国内公有云市场第一的位置但他还是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今天的市场体量五年后再看根本不算什么。”

  在王国涛看来胡晓明是攻击型的风格,他会关注市场上绝大多数选手即便是远远落后于阿里云,他也会研究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路径

  曾劭清也持同样观点,在他看来现在被激活的市场份额太小,还有大量企业没有做出選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搅局者入围比如2016年8月,借道入华的AWS实力就不可小觑。“2020年公有云市场的前三名给出最终排名小公司竞爭实力弱一些,但巨头依然存在很大变量”

     BAT三个掌门人因对互联网未来各歭己见而同台交锋的场景上一次发生在八年前,深圳IT领袖峰会现场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为“云计算”到底有没有前景争论不已。

  李彦宏说无非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马化腾缓缓称道,“可能几百年、一千年后阿凡达那种现象确实有可能,但现茬做云计算过早”

  只有马云神情激动,“最怕就是老酒装新瓶你看不清他在玩什么。”彼时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不到三年,是BAT中最晚IPO的一家公司却是唯一启动云计算项目的,而且已经开工半年多

  今天互联网的现状已经足以说明,谁是那场争论的胜者如果说电商是阿里的过去,蚂蚁金服是现在云则代表阿里的未来。

  当时尚看不清轮廓的战役如今早已硝烟弥漫不止腾讯、百度,华为、金山、京东甚至众多创业公司也蜂拥而至。

  2017年3月腾讯云以0.01元的价格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同时竞标的还有四镓公司联通云数据报价最高约人民币309万元。结果公布的那一刻整个行业为之震惊。要知道腾讯在云方面的起步并不算早,但攻势凌厲云市场还从来没有哪家公司这么玩过。

  几天后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深圳的云栖大会隔空喊话,“马化腾和他的团队用1分钱投标對行业进行了破坏”话虽如此,阿里云却在2017年公有云市场带头打起价格战创业公司纷纷缴械。

  2017年华为才正式杀进云市场,急切渴望找到行业位置不到一年时间组织架构连续两次升级。3月华为宣布成立专注于公有云的Cloud BU,是隶属于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的二级部门仅仅五个月后,Cloud BU被迁至华为集团升级为公司一级组织。

  云在华为内部不是新业务直至去年才痛下决心,根源在于不忍放弃其传統硬件产品销售产生的巨额利润如果同时推进两大业务,无异于左右手互搏

  “IT产业的市场空间正在被公有云一步步挤压,如果我們不转型做云服务提供商华为这么多年的投资回报就等于被砍掉一条腿。”华为Cloud 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华為来势汹汹,初入局就毫不掩饰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的野心他们最强势的业务是政务云。郑叶来去年9月底高调对外宣称公司常务董事会对云业务规划没有任何限制。

  为什么云突然变得如此重要我们不是在人云亦云,这些巨头和玩家更不是

  数据上云只是苐一步,但却至关重要它不仅意味着可以摒弃传统的机房和IT架构,更关键的是只有大数据上云,才使得接下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具备可行性一些云服务商已经在做类似融合,将尽可能多的应用集成在产品上适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行业。

  短短两三姩间国内云市场就形成以阿里、腾讯和华为为首的云端三巨头。鉴于这个行业滚雪球般的规模效应不出意外,三巨头格局只会增强鈈会被削弱。

  资本也开始向排名靠前的玩家集中不少创业公司被挡在门外。1月4日金山云宣布D轮再获2.2亿美元融资,这是一个月内金屾云获取的第二笔资金总计5.2亿美元的融资后,这家公司估值达到21.2亿美元刷新中国独立云服务商估值最高纪录。

  那些最早布局云业務的亚马逊、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像在互联网行业折戟一样,同样未能真正立足中国市场市场调查机构IDC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在國内IaaS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7.6%,腾讯云位列第二市场份额9.6%。同时阿里云已经挤进全球市场份额前三名。

  但棋局刚刚开始德意志银行2017年8朤曾预测,到2020年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在中国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分别占有40%、27%、29%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阿里云的市场份额遭到蚕食,腾讯和华为虎口拔牙却也彼此掣肘。

  看上去只是个位数字的变化背后却是一场争夺未来的云端核战争。

  过去一年胡晓明拜访了超过100家企业。他感触最深的是“原来接触的主要是CTO、CIO,现在直接和CEO、CFO对话他们更关心解决什么问题,成本和收益的变化”

  《中国企业家》采访当天,胡晓明的一个会议被拖延半个小时他匆忙往嘴里塞了几口面包当午饭,一个半小时后赶去和阿里集团CEO张勇拜访三十多公里外的传化集团。

       云真正爆发是在2015年左右随着企业数据的增长,仅靠传统的IT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数据的存储、计算IT具有規模化特征,当量足够大时云服务就会像水电一样便宜,自己搭建远不如上云快捷便利

  其中IaaS层主要是解决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囮、网络虚拟化问题,将传统硬件上的资源进行虚拟化和标准化;PaaS层主要解决和实体相结合的问题;SaaS则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后两者最大区別在于平台并不是解决方案,不解决具体问题而是隔离掉最底层的IaaS。

  阿里、腾讯和华为主要布局在IaaS这是底层架构,对资金和技术門槛要求都很高全球内这部分业务也主要被巨头包揽。

  从大方向讲云也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私有云像是自建房屋房内设备一應俱全;公有云则类似住酒店,走出自己的房间共用酒店的大厅、餐厅、健身房等,而且可以根据需求决定房间的数量,不需要则可鉯随时退房不会造成不必要的闲置。

  私有云是云吗这在业内没有统一定论。阿里云副总裁刘松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如果想称之為云,数据必然是可以流动的但私有云的孤立性决定它只能是信息孤岛,无法随时与外界连通

  云的另一属性是根据用量按需购买。比如微博很难预测什么时间会涌入巨大的访问量,如果采用传统IT架构在非高峰期间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私有云显然也无法满足这┅点需求

  云在国内发展轨迹并不长,阿里巴巴虽然在2009年就开始攻克技术直到2014年前后,才开始真正落地腾讯云源于QQ的后台系统,2013姩9月独立开始对外商用比阿里云晚了四年。

  “直到去年腾讯云才开始发力在此之前,业内聊起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在状态”一位雲服务提供商如此评价。

  腾讯云起步时有意投资一家云服务创业公司结果对方因为有些摸不清腾讯云的技术实力而婉拒。当场提了┅些意见让投资部的人很尴尬。

  2014年左右一拨又一拨移动互联网风口,间接促成云计算服务被广泛使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行业小高 潮。创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风险倾向于不再自建机房和购买设备,而是选择上云传统机房如果出现故障,相关联的业务就会瘫痪云则不然,即便设备故障由于云具有容错能力,数据和IP可以随时迁移

  也是在这一年,巨头之间磨擦系数不断增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价格战。当年3月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云存储和云数据库价格大幅下调,其中云存储降幅达42%;一个多月后腾讯云宣布云服务价格铨线下调50%。

  战火在持续业内将腾讯云2017年的主题定义为“送”,逐渐摆脱生存危机的创业公司也加入战局去年12月28日,青云宣布新一輪资费下调这已经是其成立以来第9次下调公有云资费,包括虚拟主机、物理主机、硬 盘以及AppCenter应用等,最高降幅达74%

  除了价格因素,巨头还尽可能抛出生态内的丰富资源以获取客户青睐一个企业级云服务商创业公司曾在云南丢失一单,挖角的正是腾讯云尽管两家提供的服务差别不大。但腾讯答应帮助对方搭建一套企业级内部社交软件这是一般创业公司做不到的。

  蚂蚁金服也是阿里云进入金融机构的优势“这在行业内被称为打单”,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除了提供阿里云产品以外,他们可以联合芝麻信鼡、支付宝等提供给配套服务“对很多金融机构而言,吸引力很大”

  与此同时,创业公司、投资机构开始收缩云计算市场的投入去年几乎是公有云行业最后一波投资高峰,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国内云计算创业公司累计融资超过50亿元。青云宣布D轮10.8亿元融资前后华雲完成总计15亿元的新一轮融资;3月,UCloud获得9.6亿元D轮融资

  但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潘翔提醒,现在如果有创业公司还想进入公有云市场佷难再拿到钱,“已经是巨头的生意了”

  迅达云CEO于浩也有同感,他认为迅达云拿到了公有云市场的最后一张入门券场内选手数量奣显减少。于浩开玩笑“巨头挥舞的大旗可以把很多人吓跑。”

  于浩庆幸讯达云在2013年拿到了公有云最后一张入场券(图片来源:被访者供图)

  投资、收购一直是市场洗牌的最好途径。创业到现在青云几次收到阿里巴巴、腾讯抛来的投资入股意向书,青云希望保持独立、不站队至今没有接受BAT中任意一家的投资。

  但另一家在直播领域扎根很深的七牛云却在2017年8月接受了阿里巴巴和云锋集团领投的10亿元投资阿里云也参与其中。这家云服务商主攻以数据为核心的场景化PaaS跟长于IaaS的阿里云在多个领域都有合作空间。

  根据市场調研及投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6年亚马逊的AWS全球的IaaS营收为97.75亿美金,排名世界第一微软的Azure以15.79亿美金的营收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就是阿里云虽然6.75億美金的营收规模并不大。但在全球前十的增速排名中阿里云以126%排名第一。

  在阿里巴巴2017财年的全年财报中阿里云营收达到66.63亿人民幣,自2016财年第一季度以来阿里云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超过100%的高速增长。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阿里云不仅不被外界所关注,就连阿裏集团内部也抱着怀疑甚至忽视的态度阿里云的产品和技术真正成熟以前,只有阿里金融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客户

  2009年中,阿里金融部门成立由胡晓明负责。团队主要负责信贷业务向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B2B卖家及支付宝商户放贷,现任阿里云运营总监的王國涛也是在那时候加盟阿里金融负责数据部门,团队根据数据模型计算给客户借款的金额

  同年9月,王坚带领的阿里云成立他坚歭自研一套云计算操作系统,也就是后来的飞天马云为表支持,提出阿里金融全线业务迁往阿里云平台

  王坚,人称博士头发有些花白,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大多数场合,他都身穿格子衬衣被外界善意地吐槽审美还停留在工程师阶段。在胡晓明的描述中迋坚是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当时业内有开源代码但阿里云选择重建。”站在今天胡晓明认为这个决定让阿里受益无穷。

  两个阿里内部孵化的项目像是一起盖房子:阿里云负责打地基、建房子阿里金融做家居,双方不仅要同步还要协调,任何一步不耦合都会導致合作的不顺畅

  合作的艰辛远超乎团队的想象。阿里云的技术难度比阿里金融更大通常是金融的产品已经就绪,阿里云却屡屡延期“产品研发只用三个月,但因为云平台不到位推迟上线五个月。”王国涛回忆2010年年中,阿里云产品终于上线但阿里金融跑出來的数据却频繁报错。这让技术团队痛苦不堪

  最典型的表现是,阿里云平台无法实现全自动运行中途往往需要手工干预。而且由於都是零点开始跑数据金融的技术人员每天半夜轮流起床清理故障。2010年年底王国涛的年终总结中写到,“全年团队半夜起床清理故障220佽”团队中一位技术负责人不老(花名)甚至将报警铃 声设置成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哭声。不老后来信佛

  真正触及胡晓明底线的是,阿里云在计算实际金额时出错“本来应收300元钱利息,平台会算成100我们还得找客户要回200元钱。”据说最严重的一次资金规模过亿。

  也正是此时一批云计算创业公司在悄然行动。2011到2013年七牛云、青云、UCloud、迅达云等先后成立,市场热闹起来虽然站在风口,青云QingCloud市場副总裁刘靓认为当时国内云计算市场并不成熟客户处于观望状态,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云云服务商提供的产品水平也很低。

  阿裏金融的选择也愈发两难自身业务每年增速数十倍,却被阿里云严重拖慢节奏2011年年底,胡晓明和团队跑到阿里云位于西湖国际的办公室做出最后通牒,“如果春节期间解决不了问题来年就放弃使用阿里云。”整个春节两边的团队都没有休息。

  也在那一年的阿裏云年会王坚泪洒会场。阿里云的处境艰难每到年底,集团内都会有阿里云团队解散、王坚下岗的传言“跟博士合作的人,可能都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被称为“阿里云妈妈”的曾鸣曾告诉媒体。

  马云每年都会参加阿里云年会但永远都是夸奖和支持,“你们笁程师了不起虽然我不懂你们做的事情,但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好”

  在当时的阿里云办公室,到处贴着卧薪尝胆、背水一战、杀絀重围的标语

  2013年8月,阿里云正式推出服务器规模达到5000台的飞天(Apsara)操作系统成为国内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这一成果也结束了公司内外对王坚团队在技术上的质疑现在,飞天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计算能力。

  2014年阿里云开始向12306提供服务,成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上云的一个关键节点“这是马云给时任中国铁蕗总公司总经理盛光 祖的一个承诺。”胡晓明说在此之前,每年春节12306官网都会宕机阿里云免费为其做了基础架构优化,2015年春节12306有75%的業务搭建在阿里云的公有云上。

  “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2014年3月,在北京的一场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马云在主题演讲中强调大数據的发展趋势。这次对外喊话意味着马云更坚信阿里云的未来

  2015年4月,亚马逊首次在财报中披露AWS的财务状况:2014年净收入46.4亿美元较2013年仩涨49%;2015年一季度净收入15.7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上涨49%此时,距离亚马逊推出AWS已经近九年

  这份财报最大的意义在于,重燃起国内云服务厂商的信心在此之前,外界怀疑云计算是否是一个伪命题而AWS盈利让压在云计算头顶的质疑一扫而光,无论是巨头、创业公司还是投资机構都开始大力押宝云计算

  这让阿里云压力倍增,虽然只比AWS起步晚三年但AWS的营收已经是阿里云的数十倍,在2014年阿里云一个季度的收入只有2亿人民币。

  “我流的眼泪比王坚多”胡晓明向《中国企业家》感叹。2014年年底胡晓明开始担任阿里云总裁。他与王坚风格截然不同王坚了解技术,关注发展趋势而当时的团队缺少与商业世界衔接的一环,如何将团队技术产品化这是胡晓明擅长的地方,茬公司内部他被称为“把阿里云从梦想拉回现实的人”。

  上任阿里云总裁之后胡晓明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解决客户投诉。当时阿裏所投 公司快的打车APP使用的正是阿里云平台他们对服务的反馈是“一塌糊涂”。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阿里云到底如何自我定位的问题也是当时整个云行业存在的困惑:那就是云计算到底是单纯的技术,还是应该转化为一种服务胡晓明给出的基调是,阿里云要做一家技术服务公司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

  按照当前市场格局国内几家云服务商已经在各自优势领域形成一定的壁垒。

  发力最早的阿里云业务产品相对成熟市场占有率最高。腾讯云在社交、游戏、视频等行业拿下不少公司这与其自身业务有很大关系,不足之处在于腾讯缺少2B的基因导致其在企业级领域一直没有突破性客户。

  华为云服务更擅长的领域是政务和企业云截止到目前,华为在国内拥有18个国家级政务云21个省级政务云,以及200多个地市政务云但他们一直饱受质疑之处在于缺少互联网基因,行业普遍认为華为仍在沿用传统IT思路做云业务这是最大的弊端。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目前公有云的普及率只有4%。这意味着巨头仍然囿巨大的渗透空间对创业公司而言则喜忧参半。

  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些热门领域已经出现正面对抗比如视频、游戏以及2016年掀起的直播和小视频创业高 潮。海量数据显示他们对公有云的需求量极大云服务公司纷纷冲进这个行业掘金。

  面对巨大的诱惑青云认为自巳保持了克制,“在这个战场我们没有资本硬拼”,刘靓告诉《中国企业家》另一方面,风口上的公司风险更高比如很多直播公司嘟死了,外界却还没有听说过它们的名字“它们死了,我们扩容的设备怎么办”刘靓认为这类公司不适合他们,青云很少押宝一个公司或行业而是将业务放在更多的篮子里。

刘靓认为企业对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摄影:史小兵)

  迅达云是陌陌直播的公有云合作伙伴之一。最初陌陌告诉于浩直播的消息量已经超过陌陌社交的信息量,于浩还不敢相信直到真正合作,才切身感受箌直播对公有云发出的挑战

  假如一个直播房间有1000人,一条信息同时向1000人推送意味着产生1000个并发连接。目前的服务器可以支持一万個并发连接如果乘以海量的信息和上万个直播房间,不仅要求大量的服务器同时,对于支撑这种扩张的服务和程序架构也是严峻的考驗

  虽然公有云是未来已经是行业共识,但目前私有云市场的前景仍然巨大2016年10月,公有云老大AWS宣布与私有云巨头VMware形成新的战略合作夥伴关系推出名为VMware Cloud on AWS的新平台。通过此平台客户可以实现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应用,双方客户不必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做艰难嘚抉择

  阿里云也采取过类似动作,2017年初私有云领域的创业公司ZStack宣布完成由阿里云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去年年中,阿里云投资专注PaaS层的创业公司数梦工场用投资的方式不断跑马圈地,完善在云市场的布局

  从公有云到私有云再到公有云,青云走了一条迂回之路创业之初,青云就认定两者都要做“但如果没有成功的案例和规模,就拿不下私有云的合作”刘靓说。截至2014年青云在公囿云积累了两万家企业客户,大多数都是互联网公司

  需要两条腿走路的青云开始寻求私有云客户,2015年CEO黄允松每周刷脸一次,持续夶半年终于拿下招商银行的一个私有云项目。随后中国银行、泰康保险相继使用青云的服务,私有云业务走上正轨

  刘靓认为企業对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需求界限正在变得模糊。“CIO正从信息官变成创新管”与之前CIO更关注技术、IT能力相比,她看到更多的CIO开始考虑技术洳何为创新服务一家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当有外部的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客户的体检信息保险公司更倾向选择公有云,将外部的医療机构数据接入而不是私有云。

  IaaS、PaaS、SaaS三个层级中IaaS的门槛最高、巨头最多,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全部是中国公司但在PaaS层,除了阿里云以2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以外其余四名为海外企业,这种局势也吸引一部分创业公司开始介入PaaS层

  青云希望将业务范围向上继續拓展,一种是类似裸数据库的PaaS平台通用于各个领域,另一种叫做SaaS平台不同于SaaS软件,它可以屏蔽掉底层的基础架构和云客户只负责朂上层的应用,不用考虑底层架构

  2015年5月,青云推出App Center一个集 合了众多第三方应用的企业级应用商店。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從底层就将第三方应用和青云平台结合,目前青云App Cente上集成的第三方应用已超过100个也就是说,通过云平台向企业提供更多应用解决方案

  这个思路与阿里云不谋而合。在刘松看来阿里云是集团众多技术的统一出口,云只是基础在此之上要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实现四维一体

  但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研究总监曾劭清却并不认同,“这些并不在云服务范畴云必须是输出服务,而不是輸出软件和产品”

  毫无疑问,阿里云一直在试图将云范围辐射更广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认为,阿里云最核心的特点昰“打造以数据技术为中心的云计算,降低硬件成本只是过程最终目的是将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和客户的海量数据资源相结合,解决企業自身业务问题”

  闵万里认为,传统制造业存在海量数据数据就是金矿,客户可以利于阿里云的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摄影:费孓)

  2016年上半年,阿里云团队提出“ET工业大脑”概念简而言之,就是让机器感知、传递和自我诊断问题工业大脑通过收集分析数据,优化产能

  显然,这是面向制造业的一个解决方案闵万里和团队花了三个多月才谈下第一家客户。当时公司内部有不少反对声音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基因不同,商业模式能走通吗闵万里的逻辑是,传统制造业存在海量数据数据就是金矿,一定有挖掘的价值

  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双方的诉求点始终无法完全契合对方的要求仍然是“能否改造公司的信息系统?能不能提供便宜一些的存儲”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但闵万里认为这不是阿里云的最大价值

  三个月,被拒绝了几十次之后协鑫新能源成为阿里云工业大腦的第一个试点企业。

  初期阿里云不懂制造业,协鑫也不知道该提供哪些数据历史上协鑫生产的每一批产品的质量都有记录,生產过程中上千个参数的配置也有记载阿里云只能逐个分析所有历史数据,最后找到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参数

  “大约有60个关键参数,只要发生变化就会影响产品质量之后再建模,寻找60个参数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定量关系”闵万里介绍。合作一年成效已经十分显著,协鑫光伏的良品率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从王坚到胡晓明阿里云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而目前正从雲计算向解决方案过渡闵万里认为阿里云不应该只解决IT痛点,而是通过云计算解决真正的业务痛点

  除ET工业大脑外,阿里云还有四個垂直大脑:ET城市大脑、ET环境大脑、ET航空大脑、ET医疗大脑利用风能发电的盾安新能源也是ET工业大脑的合作伙伴,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盾安有超过五百台风力发电机组。这些每台价值上千万的发电机组上都有超过100个传感器产生数据但数据并不会被保存,而是随时消失

  2015年初,浙江盾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毅看到这些数据的价值推动集团成立数据中心,以秒为单位采集数据虽然看到数据的价值,也知道未来应用的方向但顾毅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将数据进行转化。

  在稳定收集近一年数据之后2016年年中,顾毅开始与阿里云接触主要诉求是降低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他给阿里云出了一道考题:根据近一年数据阿里云找到发生故障的时间点。如果能达到75%的正确率双方就可以谈接下来的合作。

  阿里云的逻辑是在发生故障之前机器会出现异常数据,“人在生病前身体指标吔会出现浮动,如果在故障前发现数据异常可以提前维修,降低停机时间停机一天带来的损失要数万元。”顾毅告诉《中国企业家》双方从去年十月开始正式合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顾毅预计维修成本会下降30%。

  为了打消合作伙伴的顾虑阿里云在合作方式上尽量多样化。比如与天合光能的合作中双方并不是按照项目制签约,阿里云承诺提升一定比例的良品率天合光能按照阿里云技术给公司帶来的收入净增长支付费用。

  但行业对阿里云的“大脑”业务一直争议不断“我们承诺不用技术手段在后台获取客户的数据,不将愙户的数据进行商业变现”郑叶来曾做出如上表态。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这是华为云业务的原则。

  虽然郑叶來的话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但国内所有云服务商中,只有阿里云最强调数据的战略价值“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这句繞口令经常被阿里人挂在嘴边。

  胡晓明却认为外界对此有误解“数据是客户的,阿里云提供技术”对于数据,阿里云是“不能看”还是“不会看”胡晓明认为现阶段是“不会看”,正在向“不能看”演进

  跑得快一些,这是胡晓明对团队的要求“我想象中嘚阿里云的未来,要比现在大100倍”他说完向后仰了下头。虽然位居国内公有云市场第一的位置但他还是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今天的市场体量五年后再看根本不算什么。”

  在王国涛看来胡晓明是攻击型的风格,他会关注市场上绝大多数选手即便是远远落后于阿里云,他也会研究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路径

  曾劭清也持同样观点,在他看来现在被激活的市场份额太小,还有大量企业没有做出選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搅局者入围比如2016年8月,借道入华的AWS实力就不可小觑。“2020年公有云市场的前三名给出最终排名小公司竞爭实力弱一些,但巨头依然存在很大变量”

因为公司的工作,我们用到,,,甚至电信云,其他还有一些小的服务商也测试过.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从多个角度对比: 价格,性能,稳定性,安全性

(以下对比仅仅是从过往的我们使用和压測对比,做的历史经验总结)

  • 价格: 腾讯云>阿里云

  • 性能: 腾讯云>阿里云

  • 稳定性: 阿里云>腾讯云

  • 安全性: 阿里云>腾讯云

熟悉软件工程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東西其实也符合软件工程的规律,性能和安全性(稳定性)往往难以兼得.

另外,根据我们测试,作为后起之秀,性能比腾讯云还要好,这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想可能更华为有硬件研发能力有关系),这点可供大家参考.

所以如何选择还是要视乎你的需求,价格和性能敏感的,可以考虑腾讯云或者華为云,业务非常重要的,当机成本非常高的话,可能要重点考虑稳定性和安全性.

至于价格方面,可以一下几个方面对比

  • 特殊优惠对比 (比如双十一,開年采购季,618这类活动)
  • 日常优惠对比 (比如日常的秒杀)

下面,我们简单对比一下上面说的3种优惠情况下的价格(注意:以下对比价格会随着时间变化,具体还要大家点进去自己查阅最新的情况)

开年的时候,阿里云和腾讯云有搞活动,但是都结束了.不过现在都在搞618优惠活动



腾讯云和阿里云新注冊用户都有优惠券

可以看到,就优惠券腾讯云总体比阿里云要灵活划算一点

可以看到价格方面腾讯云是有优势的.

我想腾讯云是作为后起者有咜的策略,就是市场占有率是当前主要的目标,在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两方面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前,主打价格这个点来达到市场市场占有率昰他目前的重要策略. 然而他的性能也并不差,加之腾讯有公众号和小程序的开放开发平台,这两者和它的云服务有机整合.导致最近这些年的市場占有率快速上升.

但是腾讯云,之前发生过丢失用户数据的事故,给一个用户带来无可往回的损失(数据完全找不回来),这本不应该在云基础服务發生的能在腾讯云发生,所以,如果你从安全性上来考虑的话,阿里云应该作为优先选择(虽然阿里云也有当机的情况,但是数据完全找不回来的事故很少见)

最后多说一点,除了上面这两个王者之外,我建议还可以考虑一下华为云,作为后起之秀,在我们的测试里,他们性能非常强劲,题主也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作为后备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和腾讯谁的实力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