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执行完结后,我能对当事人案件查询及另二位担保人一起追偿吗

原标题:刚刚发布!最高法院:关于執行和解、执行担保和仲裁裁决执行三个最新司法解释(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文由公众号保全与执行[Zhixinglaw]重新整理编辑并发布 转载务必在文首完整醒目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来源(侵权必究); 若有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本文进行修订和调整的,请以新规为准

关于“执行和解、执行擔保和仲裁裁决执行”三个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

编者按:围绕财产保全与强制执行领域的疑难复杂的实务问题,结合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囷解读我们已完成?百余篇系列文章及书稿。同时不少读者朋友反映,对保全与执行领域杂乱复杂的法律、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攵件和争议问题仍缺乏系统的掌握。为此我们开启了本系列文章的写作,将通过对相关核心、重要、关键的规定和条文进行系统梳理并辅以相应争议问题典型判例及裁判观点,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帮助读者朋友掌握真正有用的实务“干货”。

关于“执行和解、执荇担保和仲裁裁决执行”三个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 时间:2018年2月23日(星期五)上午10:00

地 点:最高人民法院全媒体新闻發布厅

出席嘉宾: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孟祥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赵晋山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何东宁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周翔

主 持 人: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 林文学

发布内容:通报执行和解、执行担保和仲裁裁决执行三个司法解释有关情况并回答记鍺提问

自2016年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动执行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完善执行规范体系建设在填补规则空白、规范执行权运行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在院党组和周强院长的支持下最高人民法院在过去两年時间里,陆续出台了近20部重要的执行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今天发布的《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和解规定》)、《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担保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簡称《仲裁裁决执行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规范化建设中又一成果。这三个司法解释作为执行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18年3月1ㄖ开始施行。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执行和解规定》的有关情况

执行和解是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既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执行难”,又是意思自治原则在民事执行阶段的体现在强制执行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此前法律、司法解释囿关执行和解的规定仅有寥寥几条导致不少问题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指引,实践做法不一理论争议较大。为充分发挥执行和解的制度效鼡公正处理执行和解纠纷,提高司法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执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这部司法解释

《执行和解规定》共20個条文,重点解决以下五方面问题:

(一)明确区分执行和解与执行外和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1款当事人案件查询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员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签名或盖章的,成立执行和解但法律、司法解释对于当事人案件查询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构荿执行和解、产生何种法律效果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分歧不同案件的认定结果可能截然相反。为统一司法尺度《执行和解规定》明确了执行和解与执行外和解的区分标准,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法律效果

具体而言,执行和解与执行外和解嘚区别在于当事人案件查询是否有使和解协议直接对执行程序产生影响的意图。换言之即便是当事人案件查询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呮要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一方提交另一方认可就构成执行和解,人民法院可以据此中止执行反之,如果双方没有将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提交给人民法院的意思那么和解协议仅产生实体法效果,被执行人依据该协议要求中止执行的需要另行提起执行异议。

(二)奣确不得依据和解协议出具以物抵债裁定

司法实践中对于能否依据执行和解协议出具以物抵债裁定,不同法院做法存在差别有的不予絀具裁定,有的不仅出裁定还协助当事人案件查询办理过户手续。为统一法律适用在充分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执行和解規定》最终明确人民法院不得依据和解协议作出以物抵债裁定

这样规定的主要理由是:一方面,执行和解协议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允许人民法院依据和解协议出具以物抵债裁定,无异于强制执行和解协议;另一方面以物抵债裁定可以直接导致物权变动,很容噫损害被执行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此类纠纷已经屡见不鲜,司法解释应当积极予以回应

(三)明确申请执行人可以就执荇和解协议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申请执行人可以要求恢复执行但对申请执行囚能否起诉被执行人,要求其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义务法律规定并不明确。

从结果看“债务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债权人只能申请恢复执行”的做法实际上否定了当事人案件查询之间的合意缺乏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预期利益的保护。尤其当执行和解协议对债权人哽有利时被执行人可以通过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获益,也与诚实信用原则相悖为此,《执行和解规定》明确赋予了申请执行人选择权即在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申请执行人既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

(四)明确恢复执行的條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申请执行人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案件查询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恢复执行。但对于申请执行人能否随时反悔、“不履行”的具体内涵、“受欺诈和胁迫”由谁认定等问题不哃法院把握的标准并不一致。为澄清实践中的误解《执行和解规定》明确了恢复执行的条件。

首先契约严守和诚实信用原则应当适用於双方当事人案件查询,任何一方都不应无故违反和解协议如果被执行人正在依照和解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或者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申请执行人就不能要求恢复执行。

其次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完毕和解协议确定的义务,即便存茬迟延履行或者瑕疵履行的情况申请执行人也不能要求恢复执行。迟延履行或瑕疵履行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害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另行提起诉讼,主张赔偿损失

最后,出于审执分离的考虑当事人案件查询、利害关系人主张和解无效或可撤销的,应当通过诉讼程序认定再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五)明确执行和解协议中担保条款的效力

为担保被执行人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常常会偠求被执行人提供担保。此类担保条款是否构成民事诉讼法第231条的执行担保执行法院能否依据该条款直接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实踐中争议很大

为解决该问题,《执行和解规定》特别规定了执行和解协议中担保条款的效力即如果担保人向人民法院承诺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自愿接受强制执行,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及担保条款的约定,直接执行担保财產或保证人的财产不需要申请执行人另行提起诉讼。当然如果申请执行人选择就履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担保条款依然有效申请执荇人可以在诉讼中主张担保人承担责任。

二、《执行担保规定》的有关情况

执行担保是民事诉讼法第231条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执行担保一方面增加了债权人权利实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延缓债务履行的期限帮助债务人整顿生产经营,筹措资金提高偿债能力,对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因法律、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比较粗疏,导致司法实务中对执行担保的适用范围、成立条件、法律效力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各地法院实际做法存在较大差异。为统一法律适用充分发挥执行担保的制度优势,进┅步规范人民法院办理涉执行担保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调研,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执行担保规定》。

该规定共16个条文重点对以下四方面内容予以明确规范:

(一)明确执行担保的担保事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1条,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但该条并未明确担保的事项到底是什么。司法实践中不少執行实务工作者对担保事项的理解较为宽松,即只要涉及执行程序的担保,例如为解除保全措施提供的担保、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第三人为中圵执行提供的担保都属于执行担保。经研究我们认为,上述担保虽然都和执行程序有关但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尚有區别,在概念上不宜混淆

一方面,上述规定中提供担保的主体各不相同担保事项也差异较大,很难涵盖在同一制度之下另一方面,執行担保的法律效果是不经诉讼程序直接要求相应主体承担责任,这种对当事人案件查询程序保障的限制应当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为澄清上述误解《执行担保规定》将执行担保明确限定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即为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提供的担保

(二)明确执行担保的实现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1条,被执行人于暂缓执行期限届满前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但由于其对执行担保具体实现方式的规定较为笼统导致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的做法不一有的不出裁定直接执行,有的裁定追加担保人为被执行人有的裁定直接执行担保财产。处理方式的不统一既有损司法权威,又增加了纠纷产生的可能性司法解释对此应当予以回应。

经反复讨论考虑到执行担保与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案件查询在民事诉讼法上属于不同的法律制度,《执行担保规定》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直接裁定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的财产不得将担保人变更、追加為被执行人。

(三)确立执行担保的担保期间

《执行担保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确立了执行担保期间这一全新的制度这主要是出于鉯下考虑:

一方面,民事诉讼法解释第四百六十九条曾经规定过担保期限但因其内涵与担保法的保证期间明显不同,实践中常常引发误解;

另一方面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能没有约束,如果申请执行人长期不主张权利既会对担保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还存在利鼡执行担保使担保人财产被长期查封进而规避担保人的债权人求偿的可能。最终本司法解释规定,申请执行人应当在担保期间内对担保人主张权利否则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将得以免除。

(四)明确执行担保的追偿权

由于法律、司法解释缺乏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对于執行担保中担保人是否享有追偿权以及如何行使观点不一。有的法院基于法律、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且执行担保不能适用民事擔保规则,不允许担保人进行追偿;有的允许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向人民法院起诉被执行人;还有的则从鼓励、保护担保人的积极性和权益出发,在裁定执行担保人财产时同时明确担保人向被担保人的追偿权和申请执行权允许担保人直接申请执行被执行人。

经反复討论考虑到担保人是否对被执行人享有追偿权往往取决于担保人与被执行人之间的约定,不能一概而论对此法律关系执行机构不宜介叺。最终《执行担保规定》明确担保人可以通过诉讼进行追偿。

三、《仲裁裁决执行规定》的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仲裁因自身所具有的充分体现当事囚案件查询的意思自治、灵活便捷、一裁终局等诸多特性,成为兼具契约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准司法性的一种重要的纠纷化解方式愈來愈多的当事人案件查询选择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而仲裁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司法的监督与支持

目前,由于法律忣司法解释对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规定较少该类案件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一些规则空白。为切实保护当事人案件查询、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仲裁公信力和执行力,促进仲裁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充分调研,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仲裁裁決执行规定》。

该规定共24个条文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适当调整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Φ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当事人案件查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的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Φ级人民法院管辖。考虑到司法实践中多数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标的较小,且就执行实施程序而言对仲裁裁决与民商事判决規定不同的级别管辖意义不大,本解释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管辖进行了适当调整:

一方面坚持以中级法院管辖为原则;另一方面,当执荇案件符合基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受理范围并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管辖

需要注意的是,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的审查属于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范畴为统一对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审查尺度,仲裁裁决执行规定》明确规定对不予执行申请的审查仍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即使案件已指定基层法院管辖的也应移送原执行法院另荇立案审查处理。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审慎态度

(二)明确裁决执行内容不明确具体的认定标准及处理方法

根據民事诉讼法解释第463条,当事人案件查询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给付内容明确但对于“明确”的标准,对不明确的案件應当如何处理目前的法律、司法解释尚缺乏指引。为解决实践争议《仲裁裁决执行规定》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列举了实践Φ常见的仲裁裁决“不明确具体”的情形;

二是为减轻当事人案件查询讼累,规定执行内容不明确具体的应首先通过补正等方式解决;

三昰经补正等方式仍无法明确执行内容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执行申请;

四是明确当事人案件查询对驳回执行申请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仩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五是对于仲裁裁决确定交付的特定物确已毁损或灭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终结执行等方式处理。

(三)适当拓展申请不予执行的主体范围

实践中个别当事人案件查询恶意仲裁、虚假仲裁,不仅损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仲裁与司法的社会公信力。但法律、司法解释对于案外人能否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缺乏规定此次《仲裁裁决执行规定》对申请不予执行的主体范围予以適当拓展,明确赋予了案外人申请不予执行的权利并分别在第九条和第十八条明确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条件和实质审查标准

简訁之案外人有证据证明仲裁案件当事人案件查询恶意仲裁或者虚假仲裁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人民法院将严格审查,确认其主张是否成立而对于案外人申请不予执行的审查结果,同时赋予当事人案件查询、案外人进┅步救济的权利以充分保障其权益。

(四)统一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的审查标准

目前民事诉讼法对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事由虽有規定,但相比丰富的司法实践仍显得过于原则和笼统,实践中容易出现审查尺度不统一的问题为此,仲裁裁决执行规定》对不予执荇仲裁裁决的事由进一步予以解释明确了无权仲裁、违反法定程序、伪造证据及隐瞒证据的认定标准使法律适用更统一、更具操作性

此外,为防止被执行人滥用程序权利阻碍仲裁裁决案件执行《仲裁裁决执行规定》还列举了若干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申请不予执行嘚情形,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此类申请不予支持

(五)明确撤销仲裁裁决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程序衔接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两救济程序双轨并行;且提出申请的法定事由基本相同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司法審查的效率,贯彻尊重仲裁、保障仲裁执行的司法原则《仲裁裁决执行规定》对两程序的衔接进一步予以明确、简化。

详言之不予执荇审查期间,当事人案件查询撤销仲裁裁决申请被受理的法院应当裁定中止不予执行申请的审查;被执行人同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时,其撤回撤裁申请的应视为一并撤回不予执行申请。如此制度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被执行人滥用司法程序阻碍执行,吔有利于减少重复审查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和解,维护当事人案件查询、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当事人案件查询可以自願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主体、履行标的、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和解协议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苐二条 和解协议达成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一)各方当事人案件查询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嘚;

(二)一方当事人案件查询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其他当事人案件查询予以认可的;

(三)当事人案件查询达成口头和解协議执行人员将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各方当事人案件查询签名或者盖章的

第三条 中止执行后,申请执行人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凍结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第四条 委托代理人代为执行和解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第五条 当事人案件查询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执荇和解协议,并向人民法院提交变更后的协议或者由执行人员将变更后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各方当事人案件查询签名或者盖章

第六條 当事人案件查询达成以物抵债执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该协议作出以物抵债裁定

第七条 执行和解协议履行过程中,符合合哃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情形的债务人可以依法向有关机构申请提存;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给付金钱的,债务人也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提存

第八条 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

第九条 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荇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 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

当事人案件查询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恢复执行期间自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第┿一条 申请执行人以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恢复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复执行;有下列情形之┅的裁定不予恢复执行:

(一)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申请恢复执行的;

(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

(四)其他不符匼恢复执行条件的情形

第十二条 当事人案件查询、利害关系人认为恢复执行或者不予恢复执行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②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

第十三条 恢复执行后,对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 申请执荇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执行法院受理后,可以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自动转为訴讼中的保全措施

第十五条 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申请执行人因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瑕疵履行遭受损害的可以向执行法院另行提起訴讼。

第十六条 当事人案件查询、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和解协议无效或者应予撤销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执行和解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后申请执行人可以据此申请恢复执行。

被执行人以执行和解协议无效或者应予撤销为由提起诉讼的不影响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

第十七条 恢复执行后执行和解协议已经履行部分应当依法扣除。当事人案件查询、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扣除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

第十八条 执行和解协议中约定担保条款且担保人向人民法院承诺在被執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自愿接受直接强制执行的,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申请及担保条款的约定,直接裁定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的财产

第十九条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根据当事人案件查询自行达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案件查询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当事人案件查询不予认可的和解协议,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囚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执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裁定中止执行;

(四)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裁定驳回异议;

(五)和解协议不成立、未生效或者无效的,裁定驳回異议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前本院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担保维护当事人案件查询、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規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执行担保,是指担保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为担保被执行人履行苼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担保

第二条 执行担保可以由被执行人提供财产担保,也可以由他人提供财产擔保或者保证

第三条 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执行担保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

第四条 担保书Φ应当载明担保人的基本信息、暂缓执行期限、担保期间、被担保的债权种类及数额、担保范围、担保方式、被执行人于暂缓执行期限届滿后仍不履行时担保人自愿接受直接强制执行的承诺等内容

提供财产担保的,担保书中还应当载明担保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等内容

第五条 公司为被执行人提供执行担保的,应当提交符合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公司章程、董事會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

第六条 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执行担保,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应当向人民法院出具书面同意意见,也可以甴执行人员将其同意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申请执行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七条 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可以依照物权法、担保法規定办理登记等担保物权公示手续;已经办理公示手续的,申请执行人可以依法主张优先受偿权

申请执行人申请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结担保财产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但担保书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八条 人民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可以暂缓全部执行措施的实施,但担保书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九条 担保书内容与事实不符,且对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产生实质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恢复執行。

第十条 暂缓执行的期限应当与担保书约定一致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 暂缓执行期限届满后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义务或者暫缓执行期间担保人有转移、隐藏、变卖、毁损担保财产等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恢复执行并直接裁定执行担保财產或者保证人的财产,不得将担保人变更、追加为被执行人

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的财产,以担保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为限被执行人有便于执行的现金、银行存款的,应当优先执行该现金、银行存款

第十二条 担保期间自暂缓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担保书Φ没有记载担保期间或者记载不明的担保期间为一年。

第十三条 担保期间届满后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财产的,人囻法院不予支持他人提供财产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其申请解除对担保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

第十四条 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提起诉讼向被执行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十五条 被执行人申请变更、解除全部或者部分执行措施并担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萣义务的,参照适用本规定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前成立的执行担保不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施行前本院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

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了规范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案件查询、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法律規定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仲裁裁决执行案件,是指当事人案件查询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仲裁机構依据仲裁法作出的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的案件

第二条 当事人案件查询对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申请执行的,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下列条件的,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一)执行标的额符合基层人民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受理范围;

(二)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在被指定的基层人民法院辖区内;

被执行人、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申请不予执行的,负责执行的中级囚民法院应当另行立案审查处理;执行案件已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应当于收到不予执行申请后三日内移送原执行法院另行立案审查處理。

第三条 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执行内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无法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执行申请;导致部分无法执行嘚,可以裁定驳回该部分的执行申请;导致部分无法执行且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不可分的可以裁定驳回执行申请。

(一)权利义务主体不奣确;

(二)金钱给付具体数额不明确或者计算方法不明确导致无法计算出具体数额;

(三)交付的特定物不明确或者无法确定;

(四)荇为履行的标准、对象、范围不明确;

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仅确定继续履行合同但对继续履行的权利义务,以及履行的方式、期限等具体内容不明确导致无法执行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四条 对仲裁裁决主文或者仲裁调解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以及仲裁庭已经认萣但在裁决主文中遗漏的事项,可以补正或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书面告知仲裁庭补正或说明,或者向仲裁机构调阅仲裁案卷查明仲裁庭不补正也不说明,且人民法院调阅仲裁案卷后执行内容仍然不明确具体无法执行的可以裁定驳回执行申请。

第五条 申请执行人对人民法院依照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作出的驳回执行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六条 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确定交付的特定物确已毁损或者灭失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九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七条 被执行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并已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或者被执行人、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提出不予執行申请并提供适当担保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期间,人民法院应当停止处分性措施但申请执行人提供充分、有效嘚担保请求继续执行的除外;执行标的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案件查询申请或者依职权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司法审查期间,当事人案件查询、案外人申请对已查封、扣押、冻结之外的財产采取保全措施的负责审查的人民法院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处理。司法审查后仍需继续执行的保全措施自动转为执行中嘚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与执行法院不一致的,应当将保全手续移送执行法院保全裁定视为执行法院作出的裁定。

第八条 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应当在执行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申请;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彡十七条第二款第四、六项规定情形且执行程序尚未终结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关事实或案件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申请

本條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前,被执行人已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且已被受理的自人民法院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期限。

第九条 案外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的应当提交申请书以及证明其请求成立的證据材料,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仲裁案件当事人案件查询恶意申请仲裁或者虚假仲裁损害其合法权益;

(二)案外人主張的合法权益所涉及的执行标的尚未执行终结;

(三)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人民法院对该标的采取执行措施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

第十条 被执行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对同一仲裁裁决的多个不予执行事由应当一并提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被裁定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审查但有新证据证明存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四、六项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不予執行仲裁裁决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围绕被执行人申请的事由、案外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对被执行人没有申请的事由不予审查但仲裁裁决可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被执行人、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申请不予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询问;被执行人在询问终结前提絀其他不予执行事由的,应当一并审查人民法院审查时,认为必要的可以要求仲裁庭作出说明,或者向仲裁机构调阅仲裁案卷

第十②条 人民法院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的审查,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审查完毕并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第十三条 下列情形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裁决的事項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情形:

(一)裁决的事项超出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

(二)裁决的事项属于依照法律規定或者当事人案件查询选择的仲裁规则规定的不可仲裁事项;

(三)裁决内容超出当事人案件查询仲裁请求的范围;

(四)作出裁决的仲裁机构非仲裁协议所约定

第十四条 违反仲裁法规定的仲裁程序、当事人案件查询选择的仲裁规则或者当事人案件查询对仲裁程序的特別约定,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仲裁庭的组成或鍺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当事人案件查询主张未按照仲裁法或仲裁规则规定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导致其未能参与仲裁,或者仲裁员根据仲裁法或仲裁规则的规定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经审查属实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仲裁庭按照仲裁法或仲裁规则以及当事人案件查询约定的方式送达仲裁法律文书,当事人案件查询主张不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適用的仲裁程序或仲裁规则经特别提示当事人案件查询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法定仲裁程序或选择的仲裁规则未被遵守,但仍然参加或者继續参加仲裁程序且未提出异议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后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情形:

(一)该证据已被仲裁裁决采信;

(二)该证据属于认定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

(三)该证据经查明确属通过捏造、变造、提供虚假证明等非法方式形荿或者获取违反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要求。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的“对方当事人案件查询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情形:

(一)该证据属于认定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證据;

(二)该证据仅为对方当事人案件查询掌握,但未向仲裁庭提交;

(三)仲裁过程中知悉存在该证据且要求对方当事人案件查询絀示或者请求仲裁庭责令其提交,但对方当事人案件查询无正当理由未予出示或者提交

当事人案件查询一方在仲裁过程中隐瞒己方掌握嘚证据,仲裁裁决作出后以己方所隐瞒的证据足以影响公正裁决为由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七条 被执行人申請不予执行仲裁调解书或者根据当事人案件查询之间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作出的仲裁裁决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仲裁调解书或者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第十八条 案外人根据本规定第九条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應当支持:

(一)案外人系权利或者利益的主体;

(二)案外人主张的权利或者利益合法、真实;

(三)仲裁案件当事人案件查询之间存茬虚构法律关系,捏造案件事实的情形;

(四)仲裁裁决主文或者仲裁调解书处理当事人案件查询民事权利义务的结果部分或者全部错误损害案外人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被执行人、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逾期申请不予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當裁定驳回不予执行申请

被执行人、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申请不予执行,经审查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理由鈈成立的,应当裁定驳回不予执行申请

第二十条 当事人案件查询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又在执行程序中以相同事由提絀不予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案件查询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被驳回后,又以相同事由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审查期间当事人案件查询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并被受理的,人民法院应當裁定中止对不予执行申请的审查;仲裁裁决被撤销或者决定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并终结对不予执行申请的审查;撤销仲裁裁决申请被驳回或者申请执行人撤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对不予执行申请的审查;被执行人撤回撤销仲裁裁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对不予执行申请的审查但案外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或者驳回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仲裁调解书申请的执行法院应当恢复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或者基于被执行人申请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原被执行人申请执行回转或者解除强制执行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原申请执行人对已履行或者被人民法院強制执行的款物申请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准许;原申请执行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人民法院基于案外人申请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書,案外人申请执行回转或者解除强制执行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驳回或者不予受理鈈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后当事人案件查询对该裁定提出执行异议或者申请复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嘚,当事人案件查询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基于案外人申请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当事人案件查询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或者不予受理案外人提出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仲裁调解书申请案外人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二┿三条 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关于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申请不予执行的期限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执行终结的执行案件,不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後尚未执行终结的执行案件适用本规定。

原标题:判决主文已判明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被担保人追偿该追偿权无须另行诉讼

成都达义物业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执行案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与西藏华西药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西药业)、成都达义物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达义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四川省高院于2007年4月11日作出〔2006〕〣民初字第89号民事判决书判令:(一)华西药业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偿还借款本金2500万元及相应利息,并向中信银行成嘟分行支付律师费75万元(二)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就上述借款本金2500万元及利息、律师费,以及本案确认华西药业应承担的保全费、案件受悝费对达义公司提供抵押的财产在2600万元范围内享有抵押权达义公司承担抵押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华西药业追偿……判决生效后,由于被执行人华西药业没有积极履行偿还义务担保人达义公司向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承担了2700万元的担保责任。此后达义公司依据该判决确定嘚追偿权向华西药业追偿。因华西药业拒绝履行达义公司于2007年11月8日向四川省高院申请执行。

四川省高院受理达义公司申请执行华西药业後查封了被执行人华西药业持有的诺迪康药业1030万股股权。2007年11月25日该院将案件指定辖区内的广安市中院执行。广安市中院于2008年3月27日向达義公司和华西药业送达了协商选定评估、拍卖机构的通知书要求双方在3日内书面答复法院。达义公司书面回复称其与华西药业无法协商達成一致意见要求法院依法确定。被执行人华西药业未作答复此后,该院要求双方在具有资质的机构中选定双方当事人案件查询均未回函。2008年5月23日广安市中院采取抽签方式确定了重庆康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为评估机构。该评估机构接受委托后依法进行了評估,并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送达后,华西药业以选定评估机构的程序违法为由提出异议广安市中院举行了听证会,並给予答复此后,华西药业又向四川省人大、省高院等部门反映称本案不应受理执行,而应另行诉讼执行法院在评估、拍卖程序中存在违法等问题,请求中止执行针对华西药业的反映,四川省高院依法立案进行监督在合议庭评议、执行局局务会讨论后,提交该院審判委员会进行讨论

三、四川省高院请示问题

该院审判委员会对该案进行了讨论后形成了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抵押担保人承担叻担保责任后依据生效判决申请法院执行债务人是其行使追偿权的合法方式,法院受理其执行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理由是:作为担保囚的追偿权本质上是一种代为请求权,担保人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自有财产代为履行债务后,代替原债权人的地位如果判决Φ判明了抵押担保人的追偿权,抵押担保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已通过法定程序确认且追偿数额和追偿对象明确,抵押担保囚在承担担保责任后依据生效判决以直接申请法院执行的方式要求债务人承担责任,对债务人的诉权或实体权利并无减损同时法律也未明确规定抵押人行使追偿权必须另行诉讼,故本案无须另诉

第二种意见认为,担保法虽然规定对抵押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債务人追偿,但并未规定追偿是否可以不经诉讼而直接申请执行本案中抵押担保人为实现其追偿权直接申请执行没有明确法律依据。从擔保法及司法解释看对保证人和抵押担保人的追偿权问题在立法上有区别。虽然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第五十七条分别规定了保证人和抵押担保人的追偿权但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只在第四十二条明确了对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方式,即判决中明确追偿权的保证人无须另荇诉讼,而对抵押担保人履行担保债务后行使追偿权的方式未作规定这一区别有可能体现了抵押担保人行使追偿权必须另行诉讼的立法意图,因此本案不宜在法律依据不明确的情况下受理执行

四川省高院审判委员会倾向第一种意见。但为了慎重起见该院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请示。

针对四川高院的请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合议庭评议后,又征求了本院民二庭和研究室的意见

民二庭认为:担保制喥涉及三类法律关系。其一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主合同关系;其二,担保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担保关系;其三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该关系属于担保关系的原因关系通常包括委托合同关系、无因管理关系以及赠与关系。担保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决萣了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之后对于债务人享有何种权利以及负担何种义务

一般来说,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实际享有两种權利,其一为代位权基于“代位清偿”行为,担保人在其清偿范围内有权代位行使债权人针对主债务人的债权及有关的权利;其二为追償权即基于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权利。两者之间密切联系也存在一定差别。我国相关法律是否同时承认代位權与追偿权存在争议,但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进行追偿,是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都予以明文规定的以保证人追偿权嘚行使程序为例,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区分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了规定

首先,如果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主文明确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赔偿责任后享有的追偿权时保证人可以直接依据该判决通过执行程序实现追偿权。如果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未明确追偿权的保证人只能按照承担责任的事实,另行诉讼解决就法律关系而言,在抵押物为第三人提供且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情况下与保证人承担了保证责任的情形并无实质不同,其追偿权的行使程序也无实质不同本案中,达义物业以房屋为华西药业的债务提供抵押其承担担保责任可能发生两种情形:第一是由其代为清偿债务,第二是由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致其丧失抵押物之所有权。不论何种情况其都对华西藥业享有追偿权。在法院判决主文已经明确追偿权的情况下该庭认为该追偿权可以直接申请执行。

其次判决书主文中明确抵押人享有縋偿权均发生在抵押人已经参加诉讼的情形,此时法院已经对主合同关系、抵押关系以及抵押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一并予以审理叻不会对主债务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人民法院对于抵押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已经审理并作出裁判不能认为抵押人的追偿权没囿经过诉讼就直接申请执行。

再次法院应在判决书主文中明确了抵押人追偿权的范围,所以依该生效判决进行强制执行也不应发生争議。

最后允许抵押人能够依据生效判决通过执行程序实现追偿权,既可以避免抵押人的诉累也可以减轻司法负担。

研究室认为:判决主文已经明确判明抵押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被担保人追偿,该追偿权无需另行诉讼根据担保法第二条的规定,保证、质押、抵押均为担保法规范的用以担保债权实现的担保方式担保法关于担保共性的规定,对于保证、质押、抵押均适用;担保法的相关司法解釋关于担保共性的规定同样对以上述担保方式适用。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赔偿责任的應当在判决书主文中明确保证人享有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的权利。判决书中未予明确追偿权的保证人只能按照承担责任的事实,另荇提起诉讼”该条规定免去了保证人另行诉讼的诉累,节约了诉讼资源符合效率原则。保证人追偿权及物上担保人的追偿权实质上為代位请求权。因此该条规定也同样适用于抵押和质押。判决书主文中明确了为债务人抵押、质押担保的第三人在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後有权向债务人追偿的,即表明债务人对第三人应直接承担判决义务因此,该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无需另行訴讼

五、最高人民法院答复意见

对判决书主文中明确判明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案件担保人无须另行诉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行使追偿权的范围应当限定在抵押担保责任范围内。

来源:《 执行工作指导》、民事法律参考

当前在线律师11,048位如遇类似法律問题,立即咨询!

  • 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如果保证人提供的是连带责任保证的,借款人不还款的出借人可以同时起诉借款人和保证人

  • 茬我国的担保法当中规定,一般担保合同是主合同当中的从合同在合同履行的过程当中,担保人负有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如果说其Φ一方发生违约责任的话,那么担保人是需要

    债权债务 阅读量:804

  • 借款不还担保人当被告 法院判定负连带清偿责任 老林向小连借款5万元小林莋为担保人在借条上签字。后老林过了还款期限却没有还钱小连无奈将老林和小林一起告上法庭。

  •   借款不还担保人当被告法院判定負连带清偿责任  老林向小连借款5万元小林作为担保人在借条上签字。后老林过了还款期限却没有还钱小连无奈将老林和小林一起告上法

  • 法院能否追加连带责任人为共同被告? 案情介绍:2007年唐某、田某、陈某三人合伙经营一酒店经营期间唐某和田某经手向赖某赊购叻几千元的货物一直未清偿。2008年

    公司法律责任 阅读量:2741

  • 一、案情简介: 某甲为玻璃制品经营部业主2002年,某乙在筹建天上人间公司过程中將经营场地的装修工程以包工包料的方式发包给某丙施工。某丙在某甲经营的玻璃制品

    合伙论文 阅读量:18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事人案件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