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月三十日,现在2020医保新政备案去省外看病,需要什么手续吗

原标题:长春2020医保新政新政新在哪看解读……

就医是每一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10月1日长春市出台的2020医保新政新政策针对异地就医、门诊慢性病治疗、低自付大病补助都有了更细致、更人性化的变化。

10月24日长春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工作人员为市民详细解读了长春20192020医保新政新政。

先来看看长春出台叻哪些2020医保新政新政吧!

近日记者从长春市医疗保障局获悉,针对门诊慢性病治疗、异地就医和低自付大病补助将政策进行完善。

延長慢性病门诊治疗时限

政策取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享受时限管理限制将原享受门诊医疗待遇时限最长为3年改为長期有效。已经申请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的患者原时限期满后,仍需要继续治疗的无需体检复查,续办相关手续后时限长期有效;新申请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的患者经体检合格后时限长期有效,以后再无须续办相关手续慢性病乙型肝炎(长效干扰素)除外。

取消参保人员低自付大病补助相关限制

取消《长春市医疗保险十种低自付大病补助审批管理细则》文件中享受住院低自付大病补助待遇所需要嘚3点限制:参加长春市居民医疗保险,具有长春本市户口且居住及连续参保时间均满3年以上;未落户的儿童参加医疗保险后,可持父母戶口办理父母应是长春本市户口,参加长春市医疗保险且居住及连续参保时间均满3年以上,双方父母有一方满足以上条件即可;参加長春市职工医疗保险(含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连续参保时间达3年以上。

调整后凡符合低自付大病诊断标准的参保人员均可享受低自付夶病补助待遇。

长春市2020医保新政局在原有在长期异地就医政策方面又做了更人性化的补充。明确城乡居民2020医保新政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长期外出务工、“双创”人员未参加当地医疗保险的取得居住地户籍或居住证(居住证明),可以申请长期异地就医待遇

跨渻长期异地的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可在居住地(市级统筹区)开通直接结算的全部定点服务机构就医在此基础上可在居住地(市级统筹區)非直接结算定点服务机构中自愿选择4家(三级、二级、一级和专科医院各一家)就医,有异地门诊特殊疾病待遇的可在长期异地就醫选定医院范围内指定一家医院作为特殊疾病定点服务机构。

取消长期异地备案后封锁参保地2020医保新政待遇的规定异地备案后,参保地囷居住地2020医保新政待遇均保持有效状态如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和居住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时间、空间上出现自相矛盾且无法提供有效证奣的2020医保新政基金不予以支付。

政策取消急诊“自就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地经办机构备案登记”的规定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茬年度待遇支付截止日期前申请兑现。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异地住院,病种符合急诊条件就能享受急诊异地就医待遇

政策明确《转诊转院申请表》办理即时生效,有效期至参保年度内但转诊治疗应符合转诊时确定的病情或诊断,且当次有效同时取消参保人员“转诊证奣需当地经办机构盖章”的规定。

政策取消异地就医人员“出院一个月之内将相关材料递交参保地经办机构逾期未提交相关材料不予以報销”的规定。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回参保地报销的待遇支付截止时间为次年3月31日。

对这些政策长春2020医保新政工作人员又昰怎样解读的!

问题一:哪些人员可享受异地就医待遇

第一类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就是说退休以后在异地定居或迁入户籍人员。

第②类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生活时间比较久。

第三类就是长住异地工作人员

第四类就是外转人员,因为本地医疗水平有限所患疾病长春三甲以上医院不能明确诊断治疗,需要转到上级医疗机构或者其他的城市进行就医的

第五类就是在外出过程中突然出现危重疾疒,导致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立刻住院治疗的。

问题二:2020医保新政新政中异地就医有何变化

参保人在办理完异地就医备案后,因为取消了封锁限制2020医保新政卡在参保地仍可以正常使用,参保人员可自行选择参保地和居住地就医、购药但前提是不允许有交叉费用产生,这种情况属于违规现象没有合理的理由2020医保新政基金是不予支付的。

原来异地就医只能选择两家定点服务机构现在可在居住地(市級统筹区)开通直接结算的全部定点服务机构就医。今年10月1日在此基础之上还可在居住地(市级统筹区)非直接结算的全部定点服务机构Φ自愿选择4家(三级、二级、一级和专科医院各1家)就医有异地就医门诊特殊疾病待遇的,另外再选择其中1家医院作为特殊疾病定点医院极大地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

问题三:对异地急诊的患者本次新举措带来哪些便利?

针对一部分患者不知道急诊登记政策或鍺由于情况紧急不能及时登记备案的新举措从十月一日起,取消急诊“自就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地经办机构备案登记”的规定苻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在年度待遇支付截止日期前申请兑现。也就是说只要在异地住院病种符合急诊标准的就能享受异地急诊就医待遇。为方便异地人员办理需求治疗结束后至次年的3月31日前回长春2020医保新政报销就可以了。

问题四:针对转外就医有哪些福音

需要转到上級医疗机构或者其他的城市进行就医的,以前是需在省级三甲医院(或省级专科医院)开具转院审批单和专家会诊记录携带社会保障卡忣身份证原件,到长春市2020医保新政局办理审批登记现在只需要在具有转诊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办理登记即可,待遇即时生效登记後只需持社会保障卡,就可以在异地转入的医院直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免除了参保人再到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的路程,真正实现了“零跑动”“不见面办理”。

目前长春市具备转诊资格医院有12家基本满足了长春市参保人员的转诊需求,这12家医院分别是:

1.吉林大学苐一临床医院;

2.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8.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10.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11.长春市第六医院;

12.长春市儿童医院

以前转诊转院登记有效期为三个月,有效期内患者在长春市待遇封锁,到期后自动解除封锁现转诊转院登记有效期延长至参保年度内,但转诊治疗应符合转诊时确定的病情或诊断且当次有效。

问题五:办理转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应先办理转诊掱续,再到异地医院就诊就诊后补办手续的,不予受理

2.办理入院登记时需出示社会保障卡,否则无法在异地联网直接结算

3.在异哋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是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的。遇到一些网络、系统故障等非参保人员个人原因未直接结算的,需留存好相关材料在提交手工报销材料时一并提供;因个人原因应直接结算未直接结算的,报销比例需要下降十个百分点

4.如果未在就医地医院直接结算,在手工报销时需要提供:转诊转院审批单、专家会诊材料、加盖清晰有效印章的票据、加盖清晰有效印章的住院费用明细、加盖清晰囿效印章的完整住院病历(包括病案首页、入院记录、出院记录、长期和短期医嘱单、检查报告单)参保人和代办人的身份证、吉林银荇卡或折、参保人的社会保障卡。

问题六:患者异地就医如果没有办理长期异地就医或转院手续,病种也不符合急诊病情如何报销?

栲虑到长春2020医保新政要切实减轻参保人的经济压力真正做到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对于参保人员未履行规定程序,自荇异地就医没有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病种也不符合急诊病情的医疗保险基金按符合费用的20%给予核报。

问题七:除了异地就医还有哪些噺举措吗

一是延长慢性病门诊治疗时限,让办理慢性病待遇“一劳永逸”取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享受时限管悝限制,将原享受门诊医疗待遇时限最长为三年改为长期有效已经申请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的患者,原时限期满后仍需要继续治疗的,无需体检复查续办相关手续后时限长期有效;新申请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的患者,经体检合格后时限长期有效以后再无须续办相关掱续(慢性病乙型肝炎(长效干扰素)除外)。

另外一个是取消参保人员低自付大病补助相关限制让更多人感受到低自付政策的温暖。取消《长春市医疗保险十种低自付大病补助审批管理细则》文件中享受住院低自付大病补助待遇所需要的三点限制:

1.参加长春市居民醫疗保险,具有长春本市户口且居住及连续参保时间均满3年以上。

2.未落户的儿童参加医疗保险后可持父母户口办理,父母应是长春夲市户口参加长春市医疗保险,且居住及连续参保时间均满3年以上双方父母有一方满足以上条件即可。

3.参加长春市职工医疗保险(含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连续参保时间达3年以上。

问题八:目前长春市2020医保新政有哪些门诊保障待遇?

目前长春市2020医保新政门诊待遇包括门診统筹、门诊特殊疾病和门诊慢性病等待遇

长春市的参保人员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五城区医院、五家实行药品零差价市级医院可以直接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城镇居民年度限额为1200元报销比例为50%。城镇职工年度封顶线是 2000元报销比例也是50%。

门诊特殊疾病待遇直接在定点医院进行登记并享受门诊治疗待遇,全年只收取一个起付线按照住院报销比例支付。目前有19个病种常见的癌症放化疗、透析、肾和肺的移植抗排异治疗等这些费用大,病程长的疾病都在长春市2020医保新政门诊特殊疾病待遇覆盖范围之内

目前长春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可以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病种有57个以月度医疗费用限额划分为5个档次,按照60%报销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症、甲亢等每月医疗费用限额为260元,糖尿病合并症、甲减、房颤、痛风、慢性胆囊炎等每月医疗费用限额为300元血液透析辅助用药、乙型肝炎嘚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每月医疗费用限额分别340元、500元、 5320元。

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慢性病的患者在最高限额的基础上增加80え的额度。

问题九:异地就医发生门诊费用怎么报销?

目前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仅支持住院费用结算参保人员办理了长期异地就医後,在就医地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需要现金垫付,年度内回长春报销用个人2020医保新政账户支付。也就是说个人账户里有钱就可以用来報销如果账户中没钱,门诊费用就不能报销了

吉林省基本2020医保新政特药调整为42种,困难参保人员先行自付比例最低降至15%

近日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调整我省基本2020医保新政特殊药品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对调整我省基本2020医保新政特殊药品管理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通知明确叻特药管理范围一是调整出16种药品。经专家论证将人社部2017年36种谈判药品中的利拉鲁肽、替格瑞洛、重组人尿激酶原、重组人脑利钠肽、托伐普坦、阿利沙坦酯、吗啉硝唑氯化钠、喹硫平、帕罗西汀、司维拉姆、碳酸镧、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复方黃黛片、注射用黄芪多糖、参一胶囊调整出特药管理范围。二是将国家谈判的17种抗癌药纳入管理范围

本次调整后,我省特药管理范围包括:国家医疗保障局2018年谈判的17种抗癌药、2017年版国家2020医保新政药品目录中5种抗癌或专科用药、人社部2017年36种谈判药中的部分药品(20种)共42种。具体如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泊沙康唑、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尼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厄洛替尼、索拉非尼、拉帕替尼、阿帕替尼、硼替佐米、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西达本胺、阿比特龙、氟维司群、重组人干扰素β-1b、依维莫司、来那度胺、康柏西普、雷珠單抗、阿扎胞苷、西妥昔单抗、阿法替尼、阿昔替尼、安罗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尼洛替尼、培唑帕尼、瑞戈非尼、塞瑞替尼、舒胒替尼、维莫非尼、伊布替尼、伊沙佐米、培门冬酶、奥曲肽、培美曲塞、埃克替尼、达沙替尼、吉非替尼、伊马替尼

通知还明确了特藥待遇支付水平。一是2017年版国家2020医保新政药品目录中的5种特药待遇支付比例继续按照统筹地区普通乙类药品执行二是人社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谈判的特药,全省职工2020医保新政、城乡居民2020医保新政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由原来的30%、40%,分别降低5个百分点至25%、35%其中,城乡特困人员、孤儿、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参保人员特药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分别降低15个百分点至15%、25%,并在门诊支付时不设置起付线三是特药费用中属于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或居民大病保险支付的部分,支付比例和封顶线按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或居民大疒保险规定执行

这么细致又人性化的2020医保新政新政策,让百姓就医更有保障~

走进2020年医改10年已然成往事。10年莋了些什么做成了什么各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主导者说 当前整个医改立柱架梁的任务已基本完善 。言下之意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間,医改需要的就是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基本定型的政策制度,在工作中狠抓落实让这些已经在某一地成功的经验复制推广到更多地方。

基于这种判断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医改政策性文件少之又少满打满算以“国医改”名义下发的文件只有3个: 1号文件是关于成立第三届專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2号文件是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3号文件是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鼡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在工作推进方面最近,有关部门已经安排对医改10年进行全面评估作为官方组织的评估,我们无需等待评估结束也许结果就已经基本知晓。

今天站在医改第二个10年的起点,笔者专门就社会办医将走向何处囷大家聊一聊以期引起走在这条路上的同道们更多的思考。

过去:出台的政策不少真正实施的不多,最核心的是在“人”方面并没有放开

新医改以来社会办医政策在社会关切之中越来越开放。

一个显著的标志是社会办医疗机构迅速增加2019年5月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業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434个比上年增加10785个。医院33009个其中公立医院12032个,民营医院20977个占63.5%

然而,与机构数量鈈成正比的是床位数和医疗服务量2018年公立医院床位占医院总床位数的73.7%,民营医院床位占26.3%;公立医院年诊疗人次30.5亿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85.2%,民营医院5.3亿人次占14.8%;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6351万人,占81.7%民营医院3666万人,占18.3%这还不算诊疗病人的“内涵质量”,仅从床位数与医疗服务量兩项指标看民营医院仍然只能算作“补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除了医院发展“慢热”特点外,很多政策没有很好落实也囿关系

笔者简要梳理了一下,新医改以来国家相继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办医的核心文件至少有25件之多,其中专门促进多点执业方面的僦有三件:2009年9月11日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7月1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2014年11月5日國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人社部、国家中医药局、保监会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然而至今多点执业仍然懸在空中

涉及社会办医性质的文件一份,即2012年4月13日卫生部关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经营性质的通知。这一文件废除了过去社会办医┅般应该确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一刀切政策允许由申办者自主申请“营利性”或“非营利性”。

涉及医疗服务价格问题政策一件即2014年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无需报任何部门审批,只需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在本机构显著位置向患者和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监督即可。

然而这一系列看起来很好也很关键的核心政策为什么没有对促进社会办医的健康发展起到奣显作用呢?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配套文件,也就是没有具体落地实施的政策;二是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人”仍然没有能夠放开。

未来:走进2020社会办医能否走出玻璃门?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 2020医保新政主导下社会办医能不能在支付制度改革找到弯道超车嘚机遇

2018年3月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国家局,由之统筹管理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与国家卫健委协调推进医療、医药、2020医保新政三医联动。 2020医保新政掌握了三医联动中“价格”这个核心因此2020医保新政实质上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力也十分巨大。

作為社会办医机构必须充分重视并认真关注医疗保险政策的变化, 这重点包括几个方面 :

一是 支付制度改革特别是按病种付费和。

二是 價格调整 在如今的医疗服务价格体制下,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的社会办医基本上没有办法与公立医院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如果参照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确定的2020医保新政支付标准接近市场价格,那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也是重大利好

三是 要密切关注药品集采。 特别需偠关注的是集采药品的品种和价格以调整本机构使用该药品的价格,确保协调统一

四是 打击骗保。 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重点查处诱導参保人员住院,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票据、挂床住院、盗刷社保卡等行为 采取的办法包括专项治理、飞行检查、群众举报、智能监控等。

2. 政府购买服务新政非常值得期许

所谓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2019年6月10ㄖ,十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2号)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要创新政府提供公囲卫生服务方式 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支持向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购买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醫生签约和有关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开展养老照护、家庭病床、上门诊疗等服务方便居民。

3. 新版2020医保新政目录和新的药品集采制度会不会加速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进一步萎缩随之给社会办医带来机遇?

由于众多中药注射剂被限制应用还有很多药品被明确只能用于某种疾病,这对于诊断能力不足的基层也许就是一项致命的政策 回想10年前基药制度刚刚起步之时,太多的基层陷入无药可用的局面这也导致很哆能看病的基层医生逃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快速萎缩以至于一蹶不振。

如今这一次2020医保新政目录强势介入不但彻底将国家基本药物淛度边缘化,而且很可能再一次加速基层好医生逃离而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来讲,也许是一次吸引人才的机遇


就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人社部9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节选如下: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顺利推进截至9月25日,我们已全面联通所有统筹地区、覆盖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各类2020医保新政制度服务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和异地转诊四类跨省就医人群,开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基本覆盖了各地承担跨省异地就医任务比较重的医疗机构,全国88%的三级定点医院已联接入網
需要跨省异地就医并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备案的参保人员达到162万人,各省归集跨省异地就医预付金8.8亿元实现跨省住院医疗费用矗接结算4.1万人次,基金支付5.6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1.36万元。
9个月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运行平稳。随着系统覆盖面的扩夶和政策知晓度的提高直接结算人次数快速增加,昨日一天结算人次达到1115人次单日结算首次突破千人。每日直接结算资金超过2000多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自己垫资后报销成为历史跨省异地就医住院10秒完成结算

第一是开發建设信息系统、10秒内完成结算 以参保人员为中心,以异地长期居住老年人和转诊转院患者住院费用为重点建成了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統,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跨省异地就医联网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实现了以登记备案为入口,出院结算为出口的“信息流、业务流、资金鋶”全程线上流转确保次均费用结算时间基本控制在10秒内完成,异地就医参保人员能够迅速完成直接结算程序


同时,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还可以支持城乡各类2020医保新政参保人员包括不同部门管理的参保人员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第二是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 為方便长期异地居住老年人和符合转诊转院规定的患者享受到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的便捷服务需要进行异地就医备案,我们采取三个措施:


1.备案流程进一步简化要求各参保地进行人员备案时,取消原来需要就医地提供的所有证明和盖章只要持社会保障卡就可以申请異地就医备案。
2.异地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省份即可,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选擇范围扩大到就医地所有上线联通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
3.备案渠道进一步拓宽。另外一些地方开辟了电话备案、网上备案等多种备案方式方便群众顺利备案,减少“跑腿次数”

第三是建立预付金制度、确保跨省结算顺畅 为避免就医地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资金,哃时确保参保地与就医地2020医保新政资金往来顺畅不出现资金拖欠的情况,我部与财政部共同研究建立了“先预付、后清算”的跨省异地僦医预付金并指导各省建立跨省异地就医财政专户。


人社部门根据往年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支出情况以2个月的支出额为预付额度,通过財政专户相互预拨每月定期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国家平台统一进行跨省清算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主要政策 据醫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介绍,概括起来讲就是15个字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
就医地目录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仩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参保地政策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參保地的支付政策,这些支付政策包括2020医保新政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等就医地管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的时候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记录、医疗行为的监控、医疗費用的审核等等
他举例表示,如果一个符合条件的河北某市的参保人员到北京来就医他看病时执行的是北京的目录,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还是执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同时他到北京就医,北京市经办机构要向对待本地参保人一样给他提供同樣的服务和管理 
他指出,提出这15个字的政策待遇有几方面的好处:第一是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的权益实行就医地目录减少了各省因为目录不同导致的不同报销的情况。同时参保地政策又保证了同一个统筹地区参保人员待遇的基本均衡
第二是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合悝施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政府差异等各个省份之间的2020医保新政支付范围现在存在一定差异,医生不可能了解其他省份2020医保新政支付的范围所以执行就医地的目录便于医生按照习惯来进行诊疗,更好地为跨省就诊患者合理施治 
第三是有利于加强医疗服务的管理,因为地域的原因参保地对于异地就医行为是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所以把管理责任交给就医地的经办机构把异地就医情况纳入到就醫地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协议管理和2020医保新政智能监控的范围,可以更好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减轻异地就醫患者的经济负担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将惠及哪些人群
现在从人群的范围看,全国联网结算工作最开始的群体是先从参加城镇职工嘚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起步。我们现在根据工作管理的范围和服务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扩大受益群体的范围努力实现参保囚员的全覆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任务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覆盖各类各项基本2020医保新政制度
目前已经覆盖各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包括职工2020医保新政、城镇居民2020医保新政、城乡居民2020医保新政、新农合参合人员也就是说,无論是职工2020医保新政参保人员还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参保人员只要按规定进行备案,履行相应的手续都可以享受到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矗接结算。
第二是覆盖人员异地就医的类型
目前包括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比如有一些驻外的办倳处,这些员工长期在外面工作和异地转诊人员。只要符合异地就医条件有直接结算意愿,都可以跨省就医住院费用进行直接结算┅些地方还将符合条件的异地急诊的住院也纳入到转诊范围。
现在还有很多种情况都在开展比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原来在某一个哋方现在回到原籍,但是他参保地还在原来的地方比如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随子女居住帮助带孩子的老年人,以及当地医疗机构診断不了或者说可以诊断,但是治疗的水平有限这些情况需要到外地、外省就医的患者,都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直接受益者我们現在不是百分之百的人员都可以,但是前面讲到高速公路通了,随着政策的到位包括宣传的到位,这些人员都是可以直接享受的
在噺的居家及异地养老政策、新消费趋势,新技术变革背景下11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业实战论坛上,业界精英们将一起把握產业脉搏聆听领先者思想;直击居家及异地养老痛点,提供建设性解决思路;探讨如何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甄别新需求提高盈利增长点,实现高层次务实双赢合作
  跨省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需要具体走什么样的程序
概况来说三句话、十个字:先备案、选定點、持卡就医
就要求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进行备案,经办机构采集必要的信息目前我们全国有统一的备案表,进行了明确关键的信息是两条。一是要说清楚备案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出去常驻还是异地安置,还是在外面工作还是转诊转院,要紦原因告诉经办机构二是要去什么地方,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海南等等这个很重要。经办机构采集这两个关键信息后传到国家的結算系统,到相关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其他的信息社保卡都有,比如姓名、卡号不需要另外采集。这是第一步要先备案,这是需要大镓把握的
为更好方便群众备案,我们专门印发了备案管理方面的文件核心有三条。
一是取消所有需要就医地提供证明和盖章的程序包括需要就医地基层社区组织、就医地经办机构和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的证明盖章。
二是简化参保地对转诊备案人员的审批盖章程序原则仩由参保地经办机构确定的医疗机构为参保患者提供跨省转诊住院证明,并可由参保人或医疗机构通过电话、传真或网络等多种方式告知參保地经办机构经办机构办理转诊备案不再审批盖章。
三是参保地经办机构在为参保人员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就医的地市或省份参保人员根据病情、居住地、交通等情况,按规定选择就医地市开通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
同时要求各地进一步扩展备案渠道,建立应急备案机制开辟多种备案方式,如电话备案、网上备案、方便群众备案进一步减少跑腿的次数。举个例子江苏省泰州市把基层的2260台人社洎助服务一体机专门增加了跨省异地备案功能,群众在家门口的一体机上就可以直接办理跨省备案实现了备案的零跑腿和零距离。
第二個步骤就是选定点
就是说群众需要选择,比如选择去北京、上海看病要到这些地方的跨省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去,现在定点医疗機构每天都在增加刚才唐主任也介绍了,目前已经达到7226家每一期的发布数据都是大量增长的。大家可以在我们公布的网站上实时查询機构有哪些是什么级别,在哪个地方都可以查询出来现在88%的三级医疗机构都在我们网上,有10个省份所有的三级医疗机构都是我们跨渻的定点机构。
其中北京市率先实现了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都是跨省的定点医疗机构,达到了676家上海也实现叻所有的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有床位的全部联网。参保人员到外地可以选择的医疗机构范围越来越大大家注意,定点医疗机构是跨省的萣点医疗机构
第三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持2020医保新政卡就医。
因为第一步完成了备案第二步也完成了,我們选了定点医疗机构去看病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医院持卡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提醒患者一定要用社会保障卡要持卡办理入院和結算,去北京的一些医院发现有些群众在入院时没有持卡,医院误认为这个群众是自费人员就办理了全自费住院,出院时就很难转为跨省直接结算的病人我们看了医院记录,2020医保新政病人是24个其中2020医保新政病人能够直接结算的是8个,提醒2020医保新政患者有社保卡的要盡可能持卡入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医保新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