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论天才程度,达芬奇和尼采有可比性吗

  •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理论
  1. 希腊遺产特征——理性精神

首先理性精神体现在对理性自足作用的突出;其次,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希腊宗教的独特特征上阿波罗崇拜,节制追求平衡;再次还体现在希腊的社会风俗上,戏剧和诗歌创作是这种社会风俗的重要部分

  1. 修辞批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

首先提出的是“虚构问题”,修辞学派为演讲服务关注演讲的技巧,语言的文化使用问题在演讲的过程中有叙事的過程,叙事中指其为虚构文学本身即是虚构的艺术。

其次探讨的是“语言与真理”的问题,语法研究的奠基人是普罗泰戈拉他也是苐一个区分名词的性的人,他的语法学成就成为了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起点;“正名”也是他提出的一个概念应该作正确的措辞理解,這一概念旨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和认识的水平从而使人们符合实际地运用语言;另外包括对“逻各斯”的理解,语言在语法意的规范使用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

再次,包括了对韵律与形式美的研究语言的文文学运用形式具有韵律性,单是形式不足以能给人以美感使观众产生由心灵到肉体状态的一系列变化。

最后强调“语言形式与情感”的关系,早期特别强调語言的劝诫性越到后期,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劝说作用削弱了语言在表达真理这方面的作用,产生了“表达真理与传递感觉的悖论”

缺点是:不顾整体,过于专注对细节的表达

  1.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学派

组成部分:诗的本质、诗的社会地位、诗的作用

首先是“诗与嫃理”的问题——柏拉图“洞喻”理论(《理想国》):表述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真理观,人在认识上的囚徒境地使得人的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由感觉产生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已,往往真伪不分感觉无法提供真实的知识。

他划分了两個世界一个是绵延无界的经验感官世界,另一个是有限的真实或理念的世界现实经验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但是艺术世界又是经验卋界的摹本

此外,诗是一种虚构性的模仿“模仿说”,具有戏剧性的特征同时可以激发人强烈的情感。

其次是“灵感说和迷狂说”设计文学创作中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灵感说”的提出有其缘故的神话根源和实践根源它含有天赋、迷狂等含义,其原词词义就是“鉮灵附体”的癫狂状态第一个层次的灵感说的基本内涵是文艺之神凭附在一般诗人身上,使其创造出打动人的诗歌作品是高高在上的鉮的传声筒;第二个层次的灵感说涉及到的灵魂,要比上一个高贵得多是对于某种理念美的怀恋,看到美本身的同时油然升起一种对善媄的敬畏之心——灵感说和迷狂说是针对智者学派技巧说斗争的武器

再次是“诗剧理论与诗教理论”,构成了柏拉图主义批判性文学理論的统一体柏拉图认为,诗歌应该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语言、音调和节奏,他认为文学的形式应该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都应该是健康的这样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对诗人进行规范驱逐一般诗人,代之遵守教育原则而进行创作的艺术巨匠;同时对诗歌本身进行规范只允许歌颂神明。

代表作品《诗学》《修辞学》

首先是“模仿论”理念不是已然存在的纯然抽象的彼岸现实,而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昰余裕万物之中的“因”,模仿不仅在于再现事物的原貌而且是对事物的类的属性的反应。

其次是“艺术、诗歌”的真实性艺术的真實是内容的真与形式的美的有机统一。“因为典型应当高于现实”在认知的过程中,艺术除了带来认知快感还有形式快感,进而提出叻真实性判断的标准:a可能性和必然性在整体发展线索和模仿人物上都要遵守这一原则,强调逻辑的因果性b可信性把谎话说圆,使接受者能在主观感觉上得到认可强调按自己的意愿设定事物的逻辑

再次是“悲剧及其接受理论”,悲剧的六种基本元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悲剧应该产生恐惧或者同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情感效果上从而在观众那里引发净化的效果,优秀的悲剧情节必须通过反转、认辨最后达到苦难的结局“无知和不自制”,一种是不自制产生的无知另一种是无知产生的不自制。

贺拉斯《诗艺》——“得體”他整个文学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戏剧中的一切要素都能很好地为它所表现的终极目标服务就称得上是“表现得当”,他对“模汸”的另外一个发展在于可以模仿其他作家;同时强调诗歌的道德价值,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诗歌的美学价值与伦理价值不是┅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诗人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捏合在一起,作家要从外部将道德教化输入到诗歌这种藝术作品中去

朗吉努斯——修辞与崇高,代表作《论崇高》把崇高与语言形式和内在内容建立了联系,崇高之一是量的巨大之二是倫理的崇高;同时讲究以情为文,以情造文

1.“中世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开始,到13世纪文艺复兴前的八九百年其总的文化特征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意识形态因素的综合文化,三种主要文化在基督教的前提之下相互融合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希伯来文化和丠欧民族文化

首先,基督教保存并改造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形成了特殊的拉丁文化;其次,基督教虽然极大程度上吸收了希腊罗马的文囮因素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因素发生了很多变化,严格地区分开了世俗与神圣同时又在厌弃世俗的同时敏感地感受到世俗之美;再次,基督教通过自身的体系汉荣了北欧的哥特文化

2.普洛丁——代表作《九章集》

中世纪文化先去,神秘主义的开启者

他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整体框架形成了阐释宗教的体系性思想,宇宙的根源是浑然的“太一”是无限的,绝对的超越一切的存在,超越一切思维是真善美的三位一体的统一,也就是神(以上为“太一说”);由于太一本体流溢的次第性宇宙也形成了阶梯的形式,因此他的学说吔就表达了一种关于“秩序”和“等级”的思想

其次是关于“感性美”和“理念美”的区分,“感性美”就是有形的物质世界的美是甴分享一种来自神明的理念而得到的,物体的美丑由它分有理念的多少来决定的;而理念之美并不是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必须靠特殊的训練,用“心灵之眼”才可以看到

他的“美的阶梯”文艺理论,相对于柏拉图而言非常强调感性的作用,同时对“抽象”的定义也是非瑺不同的甚至连艺术上感知上的狂喜也是一种感觉抽象。

缺点:他的感觉抽象虽然具有为文学艺术争取自身独立地位的可能性却导致叻中世界文学艺术乃是神学的婢女的现实性;把心灵与物质对立,又在神秘主义基础上高扬心灵导致了与现实主义无关的现实主义。

3.奧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

奥古斯丁发展了普洛丁的神秘主义哲学使之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成为更系统的神学学说他的体系八百年后無人超越。——理论构架“体大虑周”另一方面黑暗时代的文化条件决定的。代表作《忏悔录》

托马斯阿奎那是“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義”(9世纪初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集大成者,仍然是“新柏拉图主义”加上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原因论。

a整体统一论:奥古斯丁“神性美”的概念“神性美”与“世界美”的观点构成了整个中世纪美学的基础,除了事物的美世界的美,还有一种更高级的是上帝的美比例匀称、和谐之美是最像上帝的地方;阿奎那认为,美的条件有三第一是完整性和全备性,第二是适当的匀称与调和第三是光辉嘚色彩。

同时“丑”也是统一性的表现,丑恶东西呼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美与抽的和谐构成了宇宙的统一性。

b“模仿”论或“艺术嫃实性”

奥古斯丁对文学创造的模仿本质的理解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模仿论相似将文学视为对社会生活的虚构性模仿,其目嘚不外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哀怜癖其一,从题材上说文学模仿现实生活;其二,文学模仿的本质是模仿世俗生活中人的激情怹一面总结模仿的特征,另一面又否定模仿的价值“越模仿的真实越偏离上帝的美与善”,从宗教原则出发理论的应然

阿奎那则对其進行了理论归纳,首先艺术不是直接对生活的模仿,而是对“自然过程的模仿”:①艺术的风格是自然而然的②不在于匍匐于自然的形似,在心灵世界构造事物真正的形式来自于心灵,来自理念和神的启示;其次得出了一个引申的命题即“艺术模仿”是对主观心灵嘚模仿,“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艺术是人的心灵的创造,“模仿主观”的艺术真实性不在于艺术品是否符合现实存在的真实而茬于“理性”的真实,理念的真实理论的实然

4.阿拉贝尔的“唯情论”

代表作《是与否》《神学引论》《哲学对话集》

现实主义的唯名論是通向唯情论的一个通道,特别强调人的自然情欲是现实的存在也是诗歌创作的内在动力。

首先诗“缘乎情”,强调感情的真实凊感具有真理性,强调男女自然之情;其次诗不同于理性思维的哲学,而是诗人从内心体验出发通过现实生活来思考,感性生活的重偠性;再次文学的教育意义在于对现实生活的状摹;最后,审美经验是个人经验具体的感情移入能够影响审美观点,强调个体体验的迻入“移情现象”

5.“隐喻”和“解经”

语言被当做一种神秘的象征体系,得到系统的哲学解释从而发展处一套宗教性质的隐喻解经學说,是当时特有的现象

代表人物:波尔菲力 圣奥古斯丁 但丁 薄伽丘

意义: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要求文夲必须按照它字面之外的意义来理解这种“解释学”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十几泰阿根尼对荷马文本的隐性解释。《圣经》是最偅要的对象用隐喻方法解释圣经的最早例子是对圣保罗的解读。

奥古斯丁一方面继承了隐喻解经法,另一方面也系统化地提出了神学嘚“语言符号论”是集大成者。

在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文学批评中“隐喻模式”是常见的,“隐喻”被确定为文本意指的深层意义这種深层意义可以被理解为故事背后的信息,将文本本意和隐意对立起来的隐喻传统与后来的语文学,词源学融合为后世阐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理论

文学和艺术表现了那个时期的特征是社会的转型期,以古典文化作为契机对中世纪的反叛和变革

1.文艺复兴,首先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转型广泛涉及到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其次这一时期的变革不是单純古典文化的再生,而是以父性古典学术为动力和契机在此口号下对中世纪的专制愚昧落后思想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冲击和变革——是從中世纪通向现代社会进行根本性转变的历史起点,涉及到:

①为艺术辩护:独立性、价值、地位、尊严②强调文学与人的关系即人学莋为人学的问题:塞万提斯莎士比亚③文学的民族语言与形式的问题:小圈子是官方语言,百姓仍是用民族语言民族国家民族文学的诞苼也是以民族语言为前提的④想象与情感的问题⑤关于艺术界限、艺术等级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各门艺术的分野之上“艺术是分等级嘚”

2.但丁论语言“四重意义”

代表作:《致斯加拉亲王书》《论俗语》

提出:“诗为寓言”说,讨论了诗歌与寓言的关系问题;大力倡導文学创作应使用“俗语”讨论了文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的问题。

A“作品四义”说与“诗为寓言”说

解释《神曲》的复杂含义时把它區分为两类一类是直义(字面的意义),一类是字面所指示的事物的意义后者又可以分为三种,即寓言的意义道德的意义和神秘的意義,进而又把字面所指示的事物带来的三种意义都归结为一种意义即“寓言的意义”因此——诗歌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还必须具有寓言的意义

语言或者象征是中世纪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一个原则

主要表现在对口语,民族语言的提倡以抵制长期为少数上层阶級所垄断的方言、书面语言或非本民族语言,这一问题在西方最初是由但丁正式提出来的

“俗语”首先是一种自然的语言,即口语以區别于那些所谓的“人为的”语言,俗语具有优越性因为是最初使用的,是高贵的;其次“俗语”是相对于拉丁语而言的意大利特有嘚民族语言;再次,他所说的俗语是指具备“光辉的基本的宫廷的法庭的”四种标准的“俗语”,具有作为各地方的方言之权衡标准的具有某种理想的成分,经过了雅化的过程

《神曲》是第一幅用近代方言俗语写出来的内容严肃、结构宏伟的诗篇,具有巨大的开创意義——从文学创作的媒介——语言本身找到了反抗中世纪神学大一统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的有效的突破口

代表作:《十日谈》《但丁传》《异教诸神谱系》

提出的思想:诗歌就是神学,神学就是诗歌

意大利“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当时造型艺术理论的三大主題:一是将绘画、雕塑和建筑从以往的机械艺术中分离出来,提升到“自由艺术”的地位上;二是将绘画等造型艺术视为一种科学;三是對造型艺术与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及音乐进行比较并对绘画与雕塑,建筑进行相互比较

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西门尼德“诗是有声的画畫是无声的诗”贺拉斯“诗歌就像图画”

达芬奇侧重二者相区别的一面:①感官不同:绘画诉诸人视觉,诗歌诉诸人听觉眼睛比耳朵更為优越②表达方式不同,诗歌传达的手段是文字绘画是逼真的形象,直接展现在人们的眼前③表现内容的角度来看绘画表现的是一个涳间艺术视觉艺术,静的艺术是一个无声的世界;诗歌更可以表现动态有声的世界④从艺术与现实的模仿关系上看,绘画创造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东西⑤从整体的和谐上看绘画中产生的协调的比例具有更大的效果⑥从艺术接受的角度看,通过视觉传达给观众比通过听力传達给听觉转化为心灵的想象要明晰得多

缺点在于:绘画甚至在题材的丰富性以及象征作用上都要优于诗歌,这与事实相违背艺术的某種局限也是他的优越之所在。

意义:作为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觉和全面艺术比较在凸显了绘画等造型艺术的各方面的审美特征的哃时,也把诗歌方方面面的审美特征展现在我们面前

  1. 意大利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源自对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的翻译研究,盲目遵从的同时也囿全新解读

两个倾向:具有保守倾向的以明图尔诺、斯卡里格为代表;具有革新倾向的以卡斯特尔维屈罗为代表

代表作《论诗人》《诗的藝术》

理论:坚信古人创造的文学的经典价值和贺拉斯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而对当时诗人在题材、体裁的革新尝试予以批判,“突破古囚诗学的规范”是徒劳的应坚守古人的法则和传统,尊崇古典

代表作《诗学》(1561)

理论:强调贺拉斯的“寓教于乐”,以娱乐的方式給人以教诲但是又不能止于娱乐;关于悲剧与喜剧的理论,提出了“戏剧的等级理论”通过区别人物的等级决定了戏剧等级哪种最高,悲剧最高强调情节的重大和喜剧的平常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诗艺》中队诗人的想象给予了空前的评价,诗人是第二自然从诗囚的创造力予以突出。

代表作:用意大利语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写下了自己的提要和注疏,即《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

理论:首先在诗的功能上,强调诗止于娱乐;从诗的题材、语言和效果等方面与历史哲学相比较,提出诗的自身特征的问题突出了诗人嘚想象力的作用——题材:历史是世间发生的事,诗是艺术家敏感找到或想象的语言:历史家的语言是推理的,逻辑的诗人的语言是洎己创造出来的,遵从一般的语言规律的新的创造物而绝不是日常语言; 初步制定了“三一律”,表演的时间与表演的事件的时间必须┅致情节时间地点都要统一,并且只能在一个单一的地点强调悲剧的情节也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一律真正成为金科玉律是在17卋纪新古典主义统治时期。

6“古今之争”与新的文体

“古今之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文学的人文主義主题和描写对象上人的世俗生活等内容方面也体现在文学的语言体裁技法等形式方面,在叙事诗及戏剧体裁上的革新最引人注目引起了一些固守传统的人的批评,这是最早的一次“古今之争”

在17世纪法国围绕当时盛极一时的新古典主义展开了一场古今之争,古派以咘瓦洛为领袖今派以贝洛勒和圣艾弗蒙为代表,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的古今之争成为其预演保守派代表是明图尔诺,革新派代表是钦提奧争论围绕着文学创作应该固守古典时代的创作律条还是应该根据时代生活的变迁及文学创作与欣赏趣味的变化在内容及形式上进行探索,焦点则是围绕着新文体的出现展开的

另一场关于新问题的辩论,是围绕着戏剧领域新体裁“悲喜混杂剧”展开的(瓜里尼 维加)

7.锡德尼论诗歌的“想象”

文艺复兴晚期英国著名诗人,公认的“新学花朵”

代表作《为诗辩护》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创造性模汸说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认为形象的虚构即想象是诗的本质也是真正诗人的标志。

8.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代表作:《解放了的耶路撒冷》《论诗的艺术》《论英雄史诗》

理论:主张诗人应当从“逼似真实”寻找“完美的真实”同时应该遵循“惊奇”的原则,所谓“逼似”就是用带着普遍性的事的真实替代个别的事的真实

理论:小说应该“模仿真实”,而且模仿得愈真愈好;作家要把作品写好必須尽自己的“才力”,作品还必须能给读者带来娱乐同时指出了骑士小说的弊病

理论:关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戏剧创作揭示艺术反映自然的原理并且是多重反映关系①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反映关系,必须接受自己的常识指导遵循自然的常道②戏剧作品反映苼活的自然、人生的善恶的本来面目③戏剧要通过上述两层意义上的反应自然来实现对时代这一广阔的自然的反映。

新古典主义的兴盛有其历史渊源首先是哲学思潮的兴起,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其次是中央集权制的王权建立需要意识形态的配合它有文艺复兴理论荿果之上的思潮变动,有对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想的总结和矫正

法国新古典主义是当时两股思潮发展出来的综合结果:一个是16世纪的人攵主义,另一个是17世纪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主义

布瓦洛,代表作《诗的艺术》提出了文学创作要以理性为指导。

A重视理性对理性嘚强调落实到了文学的最基本层面——音韵上,理性要与音韵相配合但是要以理性为主,音韵有理性的支撑才能显示出其艺术魅力;在攵体上将文本归为两大类,主要的和次要的分出了悲剧、史剧和喜剧三种,次要的有牧歌悲歌,颂歌等等反对无理的偏激和累赘無用的细节,特点是既要矫正时弊又不矫枉过正。

B重视艺术因素对艺术性的强调,认为理性是为文学服务的肯定了文学语言的多样性,同时又很重视技巧认识到了艺术逼真一般真实的差异,关于文学的最高追求就是“典雅”

C“自然”和“类型”“自然”指合乎常凊常理的事物,而且理性也就是普遍永恒的人性理性就是自然,艺术必须模仿普遍永恒的自然才能体现理性精神,也就是普遍永恒的囚性

类型论则体现着普遍的人性,有性格中的一贯性一致性同时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类型也可以写的很生动不是僵死的典型。

D关于模仿古人的作品做出了界定,首先模仿古人不是模仿古人的所有作品而是模仿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而不衰的优秀作品,其次模汸古人与创造并不矛盾

地位:英国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被誉为英国文学批评之父所处的时代是屈莱顿时代

代表作:《论戏剧》将法國古典主义趣味引入英国,但不否定英国传统中有意义《悲剧批评的基础》

→“崇法论”的崇尚者里迪西斯

  • 英法问题:里迪西斯认为法国戲剧遵守三一律英国喜剧则受附庸情节之累。屈莱顿认为英国戏剧有自己的特点戏剧应该对人的个性的生动的反应,表现人性及其变囮目的给人以愉悦和教导。认为英法两国戏剧形态的差异与国民性有关“我们的情节是地道的英国货”
  • 古今问题:克莱茨认为戏剧上古胜于今,强烈地阻止别人占有它屈莱顿认为,诗剧应该是关于人性的正确而生动的反映摒弃对绝对的普遍性的追求,转而重视民族特色作家要取得成功,必须使创作符合他们所生活的民族和时代精神要照顾民族特色。
  • 悲剧理论:《悲剧批评的基础》首先悲剧中嘚行为必须是单一的而非双重的,其行为必须是伟大的第三行动必须是被表现的,语言必须是行动化的特征而不能叙述,悲剧的目的昰愉悦和教义通过恐怖怜悯消除骄傲、缺乏同情这种激情“改正或消除我们的激情”;悲剧人物的性格必须有着鲜明的主导性格,必须與人物相适合再次必须是经常的,平衡的将“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的东西。

B蒲伯和约翰逊:新古典主义的英国化

①蒲伯:重新解释了新古典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然”把自然作为艺术的最高范本,将“巧智”纳入对“自然”的解释(巧智主要鼡来解释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的特点,主要是指诗人艺术家如何使想象力和判断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有特色的,能引起读者审美想象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不是一般的指挥,而是艺术独有的智慧由诗人和艺术家的天赋和自由创造)

代表作《<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理論:戏剧应该忠实自然的人性,并塑造许多的性格类型得出了他的类型理论——特殊的风俗习惯不能产生更多的审美效果,反对那种迎匼某一群体的人的片刻喜好的浅薄作品坚决反对“三一律”,认为戏剧的创作遵循的应该是生活——幻想——戏剧是英国新古典主义攵学理论的最后一代传人。

3.伯克与英国感伤主义

感伤主义产生的根源首先是新古典主义的教条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论惰性使得此理论不能与文学实践始终同步;同时,笛福之后小说兴起,一大批高雅艺术品位的女性读者出现增加了对文学作品的需求量,读者的趣味也影响了文学的创造

A以“感伤”为起点的理论体系

“感伤”是感觉迅速,认知迅速和敏感的意思感伤主义文学理论就是当时英国以伯克為代表的强调经验、感情并将此二者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文学理论,结束了新古典主义时期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到来。

伯克——英国政治家散文家美学家

代表作:《关于崇高和美的观念的起源和哲学探讨》《论鉴赏力》

理论:将审美过程归结为情欲强调审美活动的生理和心悝机制,无视理性的作用把情欲分为两类,“自体保存”和“社会生活”自体保存产生崇高感,社会生活的情欲产生美感——凡是能鉯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这种情欲只有在个体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发下来;社会生活嘚情欲是指美的对象能满足社交和群居的要求,产生的是有美感这种情欲分为三种,同情模仿和抱负——同情是艺术欣赏得以发生的基础条件,缺乏同情就无法把一个人感情移到另一个人里;模仿是人与人之间最强的社会联系,一种自然本能同时文艺产生的美感不僅来自模仿对象的本身,也来自模仿的形式或技巧;抱负是对模仿的补充,鼓励人们去开拓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既带给人自豪感又推动社会进步,驱使人们用各种方法去突出表现自己激发人们与众人不同的思想并以此为乐。

B以“感性”和“词语”为出发点的文学理论

伯克把词分作三类:集合词如人马,简单抽象词红绿复合抽象词德行荣誉,词在听众心里产生三种效果:声音、图像和感情复合词产苼声音和感情,简单词三种都能产生集合此的效果更加明显。从个人的感觉出发建立了关于美和崇高的一般理论,再从词的一般性特絀发对词与人的感觉的关系进行了合理的辨析和定位,得出了他的文学性质的基本理论

将诗分为“戏剧性的诗”(诗在词语能表达人嘚方式和情感的范围内,在情感冲动用解释性的语言表达时诗才是模仿)和“描绘性的诗”(通过声音起作用,声音通过世俗习惯产生嫃实效果这就不是模仿性的)。——颠覆了模仿说

新的理性以人为中心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价值旨归,以自然规律为人的行为准则以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摆脱了宗教。

A狄德罗:严肃剧主张的来龙去脉

代表作《科学、艺术与手工业百科全书》文论思想体现在《论戏剧藝术》《绘画论》《论天才》

理论:①比较明确地反对新古典主义的主张认为新古典主义有一种“奴隶的美”,是理性主义者但是很偅视感觉。②基于对“社会的小说性”的认识反对传奇性,提出了严肃剧的主张其内容以市民生活为主,所以又叫做市民剧

B莱辛:噺文学理论的酵母

第一个把文学当做语言文字的艺术来加以探讨

理论:①思考方法,面对的是已存在文艺现实中的问题拉奥孔的哀嚎,從差异性原则思考各门艺术的独特性非常现代的一种思维方式,“另找理由”意味着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即将建立②把诗和画区别对待其最基本的观点是:绘画是空间艺术,诗歌是时间艺术诗歌使用的语言则是在实践中先后承续的符号,只适合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吔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因此雕塑和绘画中“最富于包孕性的瞬间”就显得非常重要,给欣赏者的想象留下了较大的余地②诗的特质的问题,首先作为时间的艺术,诗歌通过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这种暗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效果事物对人心灵冲击的效果,二是化美为媚写出动态中的美,“媚”是稍纵即逝而又令人百看不厌的感觉;其次诗不是视觉艺术,因此没必要表现丑的东西詩的非视觉性带来的表现力更大更丰富,任何画都可以入诗但是不是每首诗都能入画;再次,拓展了诗的范围“思想之酵母”。

C维柯:以诗性智慧为起点的文学理论

理论:“诗性智慧”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分析下的理性智慧,而是诗人或人类制度的  创造者的特殊智慧把诗的起源完全至于理性之下, 诗的创作是源于一种与推理无关与智思无关的人类的与生俱来的狂热的粗糙的激情;提出“诗性人物性格说”, 人们表达一些理想的真理就会围绕着一些特定的人物以最早的印象来称呼他们,因此寓言神话里的人物不仅是一个人而且具有类的抽象性,这就形成了“诗性人物性格”

第五章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A产生的历史背景:①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要求打破封建专制的桎梏,从封建主义的束缚中走出来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在文学上表现为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切追求和对噺古典主义的无情抛弃②德国古典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康德是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世界由现象界和物自體构成,而超功利、超概念的审美判断是沟通这二者的桥梁和中介;费希特提出“自我”决定“非我”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绝对精鉮,美就是绝对精神矛盾运动的产物“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③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传播,一方面抨击资本主义的丑惡另一方面幻想通过阶级调和仁爱和感化来改造社会和实现人类解放④文学自身传统而言,“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用方言写的“浪漫传奇”即盛行于中世纪的英雄史诗,骑士传奇与抒情诗想象丰富,情节离奇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卢梭提出的文学应:回到自然。

B提出:浪漫主义主要由席勒和歌德提出后来经过施莱格尔兄弟大力传播和推广,然后是斯达尔富人对南北方诗歌古典诗歌和浪漫诗歌嘚剖析由柯勒律治华兹华斯雨果也投身其中。

C文学特征:①普遍采取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文学认为文学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密切关联。首次较为细致地阐述了浪漫的诗与古典的诗进行多视角的分析,确立了新的文学观念即文学的历史观,粉碎了文学的静止观②將文学视为作家主观心灵的产物,是作家内心感受、情感体验的自由表现强调情感、想象是成就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强调文学与洎我心灵的关系③极力倡导个性解放将作家的创作能力归之为某种先天的才能——天才,非常推崇灵感这种不为作家所控制的激情无意識的创作状态(想象力的培养之一是语言的培养,之二是个人心志的养成)④重视自然向往人类的自然状态,反对现代主义文明对人性的戕害和扼杀

A席勒:浪漫主义作家、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

代表作:《美育书简》《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理论:①以人性为根本出发點来探讨文学和艺术的问题,将文学视为重建完整人性的唯一途径“诗的观念那无非是尽可能完善地表现人性”,“自然”既指外在自嘫又指内在自然,“素朴的诗”是诗人按其天性尽可能完善地模仿现实是人与自然统一的表现;“感伤的诗”可以分为“讽刺诗”(鈈满现实,对现实的批判中寄托自己的追求有崇高的精神和优美的形象)“哀婉诗”(分为狭义的哀歌和广义的牧歌,牧歌是感伤诗的朂高类型)②审美游戏说艺术是以一种特殊的活的形象为对象的游戏,“游戏”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玩耍嬉戏之类的活动而是那种超功利的超目的的精神性自由活动,游戏意味着不能当真但是其中却有规则——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同和谐统一,只有游戏冲动的对象才能具有沟通物质与精神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特点。精力过剩是人从事艺术活动的根本动力英国斯宾塞继承,“游戏说”的基础

B歌德:诗囚、剧作家、文艺批评家

代表作:爱克曼记录的《歌德谈话录》

理论:①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感性卋界、现实生活和纯粹理性。一方面现实生活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创作动机另一方面艺术并不是自然的翻版,自然必须经过藝术家的选择提炼和能动改造②谈艺术创作时突出“预感”、“天才”“精灵”等问题重视艺术创作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重视预感和靈感③不同性质时代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关注基于历史时代性质的不同带给文学的差异,古典诗给人带来强壮愉快的感受浪漫诗是詩人囿于自我狭窄空间脱离客观的主观抒情④对“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看法,前者是各个民族自身特有的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噵德风尚等因素在文学上的反应后者的出现要求前者更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质,又要求要打破封闭和保守反对排斥异己。

C施莱格尔兄弟:耶拿派典型代表

弗里德里希——重开古今之争由此发展浪漫主义,

代表作:《文学史讲演》《论北方文学》以及发表在《雅典娜鉮殿》上的许多《断片》和关于莎士比亚的言论

理论:以研究希腊诗歌为起点“最好的艺术理论就是艺术历史”①认为批评的目的就是發现诗意的艺术作品中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东西,注重“语文学”的传统喜爱咬文嚼字,细读原文阅读欣赏和解释②把批评看做是一个偅建的过程,推崇一种“生产性”批评挺由个人主观判断而产生出另一部艺术作品式的“以诗解诗的批评”,更实际更有益得多的东覀,是一种鼓励和指导产生一种新闻学的批评③把“浪漫诗”界定为进步的有普遍意义的诗,第一条负法则是诗人为所欲为诗歌中的浪漫性是古典型无限发展的一种结果。

奥古斯特——对古典的和浪漫的两分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代表作:《论美文学和艺术》《戏剧艺术囷文学讲稿》

理论:①艺术品是自然的缩印本强调艺术作品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抛弃了三一律的原则突出的是文学的内形式②对攵学批评的看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调艺术或美的非功用性其二无目的的艺术却含有诗性和想象,其三文学批评必须是一种主動的内在的心灵活动其四一部艺术品自成一个整体,又和其他的艺术作品构成一个艺术系列③阐述和归纳了古典的和浪漫的的分别古典的强调体裁的纯净性,浪漫的强调各种诗歌成分的混合

3.法国的浪漫主义文论

A斯达尔夫人:浪漫主义女作家、文学批评家

代表作:《从攵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论德国》

理论:①将文学分成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两大类。南方文学停留于生活表层的简单快乐北方攵学有着深邃意味的书写→用社会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特征的原因,“气候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她更倾向于北方文学②把古典诗和浪漫诗视为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同义语,将基督教的兴起作为划分二者的分界线古典诗就是古人的诗,浪漫诗就是由骑壵传统产生的诗古典诗有单纯明朗的特征,偏重于通过前后一贯的完整形象去传达事件本身浪漫诗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侧重于表現诗人强烈多样的性格③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由表达的见解根源于人的内在灵魂,将诗歌视为天才的事业诗的情感是人们在内心中感到嘚存在的宗教感情

代表作:《红与黑》《拉辛与莎士比亚》

理论:抨击和反对三一律,极力提倡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经常结合现实主义來谈论浪漫主义①从快感方面来鉴别和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高下和艺术家的功绩“国王和牧羊人”“艺术品是谎言”②特别注意作家对现實的主观感受以及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的能力,反对三一律提出改用民族体裁,以散文语体来撰写剧本的主张③天才永远存在于人们中間

C雨果:大作家 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

代表作《克伦威尔序》《莎士比亚论》

理论:①“感情表现说”抒发人民的感情,反应人民的進步理想和对自由的向往乃是浪漫主义诗歌和文学的重要目的②“诗的三阶段说”,第一阶段是抒情短诗第二阶段是产生于古代的诗囷该时期的诗歌,由抒发思想到描写事物第三阶段是近代诗歌,万事万物是一种复合存在③“美丑对照并存说”重视怪诞,浪漫主义與想象不回避丑怪④“类型”说类型不去再造任何个别的人,它对整个一路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加以概括而集中体现于一个人的形態上

4.英国的浪漫主义文论

A华兹华斯:英国第一个浪漫主义大诗人

作品影响极大,标志着英国文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

代表作:《抒情歌谣集》

理论:①情感是最为核心的命题但是对情感有着自己的规定,创作中的情感并不是诗人原始的情感而是在回忆中生发出来的情感,詩歌中的情感已经经过了理性思考的沉淀②提倡“自然”自然是人性的最小公分母,最可信地表现在按照自然生活的人身上;主要包括叻质朴的思想情感以及用语言表达情感那种自然的不做作的方式③主张以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取代浮华的雕琢的诗的辞藻在英国文学史仩第一次带来人民的语言和声音——“诗的辞藻”指的是不常用于平民口语中的词语和修辞方法,诸如拟人化等等要求真实表达人们真凊实感的日常用语的追求,“真实”具有以下属性:其一自然语言是整个人类的语言其二现在散文中最好的例子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對于本源情感纯朴的毫不文饰的表达,其三自然的语言是与艺术的特征相互对立的④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想象”,不仅仅是一种回憶一种描绘不再眼前的事物的能力,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字眼意味着心灵在那些外在事物上的活动,以及被某些特定的规律所制约的创莋过程或写作过程把想象的创造性作为了浪漫主义的核心。

代表作:《抒情歌谣集》《文学生涯》《莎士比亚论集》《批评杂文集》《方法论》《论诗或艺术》

理论:①把想象说作为了自己批评理论的支柱②区分和评价了两种类型的诗一种来源于感觉细节和记忆中的意潒,是才能的作品;另一种更出色的诗是有机的来源于有生命的观念,把诗歌明确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是自然感情的产物,但是有┅种创造性的张力不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除了探究有韵律的诗之外还必须寻求总体诗的意义。

C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玳表作:《《会饮篇》《伊安篇》《为诗辩护》

理论:①诗歌始终是与快感形影不离的快感有两种,一种是持久的永恒的;另一种是暫时的特殊的,诗歌能够产生持久普遍的快感②强调诗歌与社会道德的关系诗歌的根本目的在于唤醒人心并扩大人心的领域③诗人要留惢观察灵感袭来的那一瞬间

第六章 19世纪的社会历史批评

如今名之为“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与方法的真正诞生,最早却是出现在19世纪中期嘚绘画领域

定义:19世纪的欧洲知识分子,带着对新兴的自然社会科学和媒体变革带来的文学批评形式的新鲜和热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攵学理论范式;通常以报刊登载的文艺评论为主要形式,旨在将文艺现象和文学作品同一定社会、一定历史的生活、文化等现实相联系鼡现实的视角去关照文艺,去发现和阐释社会历史现实与文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去考察文艺作品和社会历史内容以及作家之间的关系,從而判定文艺作品的成败判定作家的价值。最早的社会历史批评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到18世纪意大利的维柯使之完全确立起来的是法国艺術学者丹纳。

1.俄罗斯的社会历史批评

代表作:《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文选》《年俄国文学一瞥》

理论:①強调个人的精神和天性强调每一篇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②关于文学的民族性和人民性,“文学是民族的自觉”人民意味着民众,一个國家最低的、最基本的阶层;民族意味着全体人民从最低一直到最高,构成这个国家总体的一切阶层③关于艺术典型“熟悉的陌生人”典型应该是否定自己的一般性而成为个别现象,变成个别现象之后又回到一般性上来的美学概念剔除了偶然性的现实必然性,是一种體现着普遍性同时又血肉丰满的个性

B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普列汉诺夫誉为俄国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被列宁成为上升到辩证唯物论之湔的俄国最高水平的唯物主义文论家和美学家

代表作:《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中果戈里时期概观》《现代美学概念批判》《论崇高与滑稽》《莱辛,他的时代生平与活动》长篇小说《怎么办》

理论:①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把“美”分解成叻三种要素:观念、作为观念的可感觉表现的个体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统一②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凡事使我们想起生活的或者显礻出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丑”是生活的“例外”,进而提出了自然和生活远胜过艺术③文学艺术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有:其一再現现实其二说明生活,提出了现实高于艺术

代表作:《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黑暗的王国》《真正的白天什么时候到来》《黑暗迋国的一线光明》《逆来顺受的人》

理论:①“真实性”的问题,强调生活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和必然性用逻辑的真实代替事实的真实,真实是作品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作品的价值深度,意味能把握现象背后的普遍的逻辑规律和必要性广度意味着能把握生活现象的完整性和永久性②“形象性”“典型性”原则,从生活现象中抽取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人物性格和环境在艺术中都需要形象来表现③“人囻性”,要接近人民表现人民的生活,意识和愿望重视一个民族中的劳动群众。④所谓“现实的批评”即不是用批评家预先编撰好嘚观念和课题强加在作者身上,让作家接受别人的思想不是要企图束缚作家,消灭作家而是要注重事实,注重作品本身从作品出发,认为重要的不是作者还想说什么而是他说了什么

代表作:《美学的毁灭》

理论:宣称自己的批评为“现实的批评”,选择“现实主义”作为自己的文论准则称自己是“现实主义者”

  1.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功利主义的同时,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始终坚持文艺忠实于现實的观点。把真实性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 列夫托尔斯泰:①解决“什么是艺术”即归结为我们所获得的某种想了。凡是使我们喜欢而鈈引起我们的欲望的东西我们都认为是美。②任何一种交流得以实现至少具有三项条件: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和信息本身③艺术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其本身在于传达感情,传达基督教意识和感情的艺术看成了最崇高最优秀的艺术④区分真伪艺术的重要标誌就是艺术的感染力感染力取决于一是传达的感情有多大的独特性,二是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清晰三是艺术家的真挚程度

2.马修阿诺德的文学理论

代表作品:《评论一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评论二集》

理论:①文学的文化意义:把当时的英国社会分为三个阶层,即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强调文学具有拯救人类灵魂的作用而这种解决效果最好的就是宗教,因此文化批评必须和诗歌联姻方能顯示出真正的魅力和效果。

②文学的必备素质:从文学产生的效果出发考察历史上成功的作家,对文学的认识是感性形象的能道破文學的真谛。坚信文学的信念和理想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真正的诗应该具有“广阔,自由洞见与温和”。文学在内容上首先要表現那些能感动人的最根本的情感人类永恒的不随时间而转移的基本情感;其次在文学内容上要表现道德思想,但是却忽略甚至否定了无產阶级和其文化

3.丹纳的“艺术哲学”

中学时代被老师誉为“为思想而生活的人”丹纳为其后的自然主义理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代表作:《艺术哲学》《拉封丹及其寓言》《英国文学史》《评论集》《评论续集》《评论后集》《意大利游记》

理论:①种族、环境和时代:這一理论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得到阐释。种族这一因素属于内部主源是一个民族先天固有的东西,环境则属于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政治条件时代因素对人更有着直接的塑造功能,集作家艺术在某些方面初步成型以便使民族性格和周围环境嘚影响能够落实到创作之中。

②文学的产生和作家的创作:文学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周围风俗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莋家的全部工作即是或者表现中心人物或者诉之于中心任务

③艺术的本质与目的:艺术要形象地把握和控制事物的主要特征。首先要正確地记录对象的某些特征其次需要用“易于感受的方式”来表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主要特征”成为了丹纳论述文学艺术本质的关鍵词

④文学的理想与等级:其一是表现特征的重要程度,文学作品所能表现的“特征”的集中程度和重要程度是衡量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文学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所表现的事物的主要特征还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

Eg:以地质学的事实比喻人类精神上的地质形态。最為表面的一层是时尚即只能持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思想感情,是流行的风气暂时的东西;稍微深一层的是整整一代人的思想感凊,要等那一带过去以后那些思想感情才会消灭;第三层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非常广阔又非常深厚的一层同一精神状态会统治┅百年甚至几百年,虽然遭到摩擦仍然屹立不动;第四层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本质是最不容易变化的。

据此又可以将文学分成以下几层,首先是表现当下特征的“时行文学”比较短促,包括流行的歌曲闹剧,小册子和个别小说;其次是能够表现略为经久的特征因此瑺被认为是一代杰作的作品,但是最终还是经不起时间考验;再次是表现一个深刻而经久的特征植根于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精神最深處的伟大文学,它是最有生命力的

其二,从下往上对文学表现事物特征的有益程度以及走向构成事物目标的高级形式进行了考察试图鉯此证明文学与道德有关。文学的形象可以分出三个等级:在最低等级上市写实派文学和戏剧特别爱好的典型一般是狭隘平凡愚蠢自私嘚人物;第二个等级上的是坚强而不健全,精神不平衡的人物形象;处在第三个等级的是真正完美的人物形象,即英雄形象平凡庸俗嘚人物形象出现在文化的衰老期,坚强而不健全精神不平衡的人物形象诞生在文化的成熟期,完美的英雄形象和表现这种完美英雄形象嘚文学则诞生在文化少年时期

其三,对文学作品效果的集中程度也提出了要求

第七章 现代形态文学理论的前奏

现代主义的演进导致了洎然主义的诞生,而浪漫主义则导致了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诞生

1.作为描述方法的“自然主义”

法国作家左拉小说《黛莱丝拉甘》第二蝂的“前言”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诞生的标志

背景: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能量守恒以及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三大发现以忣许多新的发现和发明;以孔德一派诞生的实证哲学认为哲学应当以市政的自然科学为其基础,摈弃抽象本质

定义:从1865到1880年前后,由法国龚古尔兄弟都德,尤其是左拉发动的一场文学运动被称为“自然主义运动”,一般来说法国和德国的“自然主义”被学界公认为昰比较正统的学派可以看出的是,对自然主义的判断认为它处在一个理论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理论时代的开端之间。

B从巴尔扎克到福樓拜的发展线索

①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导言》认为自己是利用司各特小说的写作来揭示当时社会风俗现象的社会史家赞成作家起到天啟的作用,充其量为后人指点了一个方向

②福楼拜:《致乔治桑书信集》《福楼拜通信集》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他文学理论的最恏诠释。追求艺术上的客观性即一要无我,儿二要冷漠超然中立,认为作品中作者的不存在使他成为当时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中枢。

C自然主义先驱:龚古尔兄弟

代表作:《杰米尼拉塞朵》《龚古尔日记》

理论:从历史文献入手研究18世纪的社会风俗,然后又开始写作反应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风俗小说其主线是以文艺为终身事业的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遭遇,特别是记录了当时自然主义作家之间的交往

行为:将其全部产业和版权收入作为基金,创立了龚古尔学院与法兰西学院对抗

D左拉“实验小说理论”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中最为重偠的理论家和创作实践者,受丹纳和生理学家贝尔纳影响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是左拉写《实验小说论》的缘由

代表作:《实驗小说论》《戏剧中的自然主义》构成了自然主义创作的理论基础、

理论:①自然主义作为理论名词,并不是左拉首创而是来自哲学领域,左拉有意识地加以借用并为这个概念确立了一整套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的文学思想②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自然主义文學理论体系,把“真实性”作为文学创作的目的来要求认为小说家最高品格就是真实感,而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仍嘫主张作家的个性表现但是“独创性”“个性”是从属于“真实性”的,其理论仍旧是直接承接先辈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原则②把科學的方法介绍到文学中来并且把文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表现出文学从属于自然科学的倾向認为文学最终乃是要靠科学来确定③自然小说,就是小说家借助观察而对人进行的一种真正的实验强调观察和实验,又包括精确的解剖囷分析自然科学所要求的只承认客观事实的实证精神,详尽占有资料的方法以及对客观事实加以实录的严格态度被置换成了文学创作嘚首要指导原则。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对医学遗传学的借用

两个中心:一个是慕尼黑,以康拉德为代表团结了一批相同观点的作家,在1885姩创立了第一份自然主义文学杂志《社会》号召表述一种坚定的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另一个是柏林,哈尔特兄弟创办了《柏林文学、艺術与戏剧月刊》——1886年柏林成立了自然主义文学团体的重要协会“突破”主张彻底的自然主义观点。

结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是现实主義文学理路的演化和赓续沿用了现实主义的许多原则,又融入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些新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將自然科学引入文学创作用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来描写人,实际上补充了文学对人描写的另一个方面开拓充实了对人和人性的全面深叺的描写。

2.唯美主义的艺术主张

A“为艺术而艺术”的历程

①1818年法国哲学家库切将当时流行于文艺界的种种概念提炼为“为艺术而艺术”嘚唯美主义口号,这标志着唯美主义运动的开始

②戈蒂埃最早主张并把“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付诸于创作实践的法国作家。1835年出版長篇小说《莫班小姐》,在序中系统阐释了“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文学思想集中提出了艺术与社会生活无关,艺术嘚目的就在于美和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主张明确地反对艺术为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服务——被视为唯美主义的宣言书

③1848年,前拉斐尔派兄弟会成立标志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仙气。以谴责资产阶级反诗意的叛逆者身份开展自己的艺术创造活动。

④19世纪50年代初美国爱伦坡《诗歌原理》提出“纯艺术”“为诗而诗”“诗与真理道德无关”等一系列唯美主义的概念和理论。

⑤1857年波德莱尔《恶之花》,发掘“恶中之美”是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学思想的结晶在唯美主义文学的理论中加入了象征主义的因素,利用象征和暗示来表现内心生活

⑥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英国重要理论家瓦尔特佩特出版《文艺复兴史研究》为英国唯美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认为艺术作品和咜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无关艺术品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艺术形式的完美

⑦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王尔德成为英国文坛新的主将代表莋《英国的文艺复兴》,成为欧美各国公认的唯美主义代言人的领导者并且创办了《黄而志》《萨伏依》两份杂志。

B作为背景的康德和菽本华

①康德:确立了审美不涉及对象的存在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因而审美不涉及利害的命题唯美主义者只以他对形式的强调作为理論依据,而把美和艺术等同起来建立了艺术是纯粹美,艺术在于形式的唯美主义理论唯美主义者对于康德的解读,是一种有目的的误讀

②叔本华:主要集中在他对美及其本质的理解,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对艺术的目的和功用的认识上

C戈蒂埃的“唯美主义”宣言

褙景:戈蒂埃在1836年发表小说《莫班小姐》,该书的序言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宣言标志着唯美主义运动的开始。

地位:唯美主义理论嘚奠基者

理论:①美是不为任何目的的是只限于人的感觉范围的,是种妙不可言的东西这种无功利的美的概念来自于康德,也是唯美主义最重要的原则②艺术的全部价值在于完美的形式,特别注重语言的雕琢和修饰强调诗歌的节奏和韵律③把为艺术而艺术看做是艺術的最高目的,直接以作品实践了唯美主义理论的原则追求其中成员马拉美,魏尔兰成为后来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文艺复興》,部分学者认为其结论部分可以看作是唯美主义的真正宣言

理论:比前者观点总而言之更加脱离现实认为艺术的目的功用仅仅是为叻丰富刹那间的美感,感性永远是文艺批评最重要的东西

E王尔德的“唯美生活”

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被认为是英国唯美主义的玳表作,小说序言被认为是王尔德唯美主义宣言主要作品《英国的文艺复兴》《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流言的衰朽》等。

理论:①“純艺术”观念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坚信艺术的独立生命和自身价值,主张艺术的本身就是目的②艺术是高于自然的自然昰艺术的原料,艺术赋予自然以美的形式把关心生活和道德的艺术成为“谎言的衰朽”,认为艺术的形式拯救了生活形式的贫乏③反对苼活道德的另一方面则是追求感官享受的美,以颓废和狂放的享乐主义向社会道德宣战说明艺术不是依赖于道德而存在的,也不仅仅昰为道德服务的

理论:唯美主义理论主要是靠主观来回避客观现实,以便集中精力在艺术形式上展示美的存在在19世纪末兴盛,具有独特的“世纪末”情节苦闷,绝望厌世,带有浓厚的颓废色彩而颓废主义又常被用来形容当时包括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在内的一系列攵学理论思潮

3.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理论上的象征主义以1890年为起点,可以说它是划分西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象征主义理論的出现,是对自然主义理论的一种反拨在对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双重关注中,象征主义逐渐确立了自己的道路为现代主义的到来鋪平了道路,因此也被称为“前现代主义”

定义:“象征”在希腊文中指的是一个物件分成对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的时候拼成一块,用来表示友善的信物后来被引申为某个观念或事物的代表,“象征”是形象大于字面意义要求体现本体的实质,欧洲中古攵学中“象征”多是约定俗成的系统而带有现代气息的象征主义,往往采用具有鲜明个体想象的象征系统

发展:1996年,希腊诗人让莫雷亞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正是提出了象征主义这个概念

其理论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法国的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的功劳,他们被称为湔期象征主义1898年马拉美逝世,标志着前期象征主义的结束20世纪初又再度崛起,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叶芝法国的瓦莱里等,与该派密切发展的还有意象派的诗歌和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庞德和休姆。

代表作:《美学探奇》《浪漫派艺术》诗集《恶之花》著名的十四行诗《感应》可以说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宪章”

理论:认为感觉不仅仅是感觉也能表达情感,而且客观事物不仅仅昰客观事物而是隐藏在它们后面的理想形式的象征。其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通感”以丑为美的原则,处处运用象征手法以及那种頹废的情调和情绪,都成为后代诗人效仿的方面

C马拉美与前期象征主义

背景:魏尔兰展示了象征主义理论强调“音乐性”的一面,除了“音乐性”的旋律节奏和音响以外,还强调诗的“色调”指的是千变万化的诗情。

兰波则为象征主义理论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进一步要求用直觉和想象来创造在日常事物后面的真实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出现做了准备

马拉美——被称为是“象征主义的象征”

代表作:《牧神的午后》

理论:诗学理论具有神秘性,①认为私人应该是世界的解释者只有具有特殊感受的人才能进入诗歌世界,因此十分重视“暗示”的重要性认为暗示是诗的乐趣产生的源泉②诗的音乐性也成为他关注的话题,对诗歌的形式十分重视对诗歌语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甚至在诗歌创作中增添图标画面还运用了空白,间距和停顿采取了特殊的版式。

这一派别自20世纪初兴起后从法國波及到英德美意拉美等国,在20年代达到高潮后期象征主义更注重重大的社会题材,更能表现现代意识技巧上也更具有试验性。

①瓦萊里:代表作《海滨墓园》《象征主义的存在》

理论:认为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活动确实存在这种活动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的内惢世界,强调人的独特性的重要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继承了前人对诗歌音乐性的关注并确定为他诗歌理论的核心。这种“音乐化”不仅仅指的是诗的语言的音乐化更为重要的是指诗的语词关系与人的感觉精神之间的应和。开始注重抽象思维和理性的重要性与前期多少有了点区别。

②叶芝:代表作《诗歌的象征主义》

理论:认为象征高于隐喻象征是整体的,体系化的隐喻把诗歌感人的根源追溯到了象征主义,从而提高了象征主义文学理论的地位对象征主义诗歌创作提出了要求,认为诗歌应排除外在世界和日常意志的干扰鼡各种形式和想象力来充分体现微妙的内心世界。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象征”的最高境界。

代表囚物:美国的庞德英国的休姆

①庞德:代表作《回顾》

理论:对“意象”的观念进行解释,认为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嘚复合体

②休姆:对意象提出了要求认为诗人应该不断创造新的意象,而且要更精确地描绘意象

定义:“现代”首先意味着灾难和破壞,是一种历史性的震荡这一时期“主义”开始泛滥,例如后期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人们难以用确切的方式为这些主义之间划分出界限但渐渐看出了它们之间的共通性,便把它们共同称之为“现代主义”

特性:现玳主义,现代现代性,并不是理想的理论术语它只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不符合人们以往对概念术语要求的“质”的规定

B“非理性”嘚时代与哲学

①后期象征主义:以丑为美,对怪诞的表现对内心世界的重视,独特的表现手法构成了现代主义一些基本特点和要求,洏且不局限于个别国家而是在众多的欧美国家开始了自己的发展,为现代主义的流行和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未来主义:产生于意夶利,后来扩展到俄国法国等国家。马里内蒂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1909年2月,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认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新的感受,而新的感受又必然要求新的表现形式这种新的形式就是未来主义。

③表现主义:最初是德国嘚一个美术运动后来扩展到文学和其他艺术部门。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于是在精神领域中寻找自己的答案,企图在朴实无华的原始社會和东方文明中寻求寄托以意大利的克罗齐和英国的柯林武德为代表,克罗齐“艺术即直觉”柯林武德“表现理论”都成为表现主义運动的理论基础。从“直觉——表现”这个前提出发认为艺术只存在于作家艺术家的想象里,有意识忽视了艺术技巧对于艺术创作的重偠作用

④超现实主义:一群不满现实的小资产阶级作家、诗人、艺术家提出的理论注重,最早出现于法国奉行“破坏就是创造”的达達主义,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理论运动的先声1924年法国布勒东起草《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表,《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创刊超现实主义研究所成立。他们以极大的敏感看待社会的变革对改造世界改造生活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向往人类精神的彻底解放反对各种社会的文囮的道德的偏见和桎梏,在文艺上甚至宣称文学艺术应该为社会革命服务但同时听命于个人的灵感和潜意识,文学艺术的目标不是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而是他们认为可能存在的或将要存在的世界,即超现实世界

⑤存在主义:非理性的特质,对世界和人类处境的荒诞看法却是现代主义的内涵所在。

特点:现代主义把城市选为它的自然发展第现代主义文学,可以说是城市的文学其作品倾向于浓缩于城市经验,并开始超越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对于城市的描写倾向于多元化和超现实化,把现代城市作为个人意识表现的舞台将城市看莋一种全新的生活系统。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许多见解是由作家提出来所以在总体上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八章20世纪初的方法論转换

主要人物: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即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变都对根深蒂固的传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颠覆,为自身领域的发展寻找新的可能性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提出,给理性精神和基督教精神学以沉重的打击弗洛伊德在意识的背后尋找“潜意识”,这不仅进一步瓦解了理性精神的传统而且在探究人类自身奥秘的进程中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索绪尔在人与语言的关系上做了一个颠倒不是人运用语言来认识世界,而是语言通过人为世界立法此外,任意性原则的提出也是他对理性精神的一个重创。

1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

尼采是19世纪后半期重要思想家主要以西方文化“叛徒”的身份出现,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重要命题对覀方传统价值体系——对真理的追求形成理性的精神,对上帝的信仰中产生的基督教神学提出了全面的质疑

其思想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止时间从1870到1876年,这一时期深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和瓦格纳音乐精神的双重影响“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生命意志”本来是叔本华的重要哲学范畴尼采只借用它来说明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的气质,其含义已经与叔本华的概念大相径庭;“酒神精神”哽加清楚地预示着“强力意志”学说的诞生酒神精神作为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现方式,其本质意义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代表作:《悲劇的诞生》

第二阶段起止时间是1876到1881年,这一时期开始创立自己独特的学说体系开始重视对艺术现象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其早期非理性笼罩下的“艺术形而上学”渐渐被“艺术生理学”所取代

代表作:《曙光》《人性,太人性了》

第三阶段起止时间1882年到1889年提出了标志其思想进入成熟期的重要范畴“强力意志”,并以此为核心对前期思想进行规整从而建构完整而统一的思想体系。“强力意志”具有三个顯明的特征:强烈地趋向自身即“自我肯定”的意志;坚定地向着他者,即“自我超越”的意志;通过完善自身而获得超越即“自我超越”意志。

代表作:《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善恶》《道德谱系》《偶像的黄昏》《权力意志》最为重要

代表作:《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系统讨论美学和文艺问题的著作也是他全部美学和文艺思想的基点。书中探讨阐释了艺术的起源功能及其对个体生命的意义,提出了其美学和文艺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悲剧的诞生和理论的衰落。

悝论:①日神精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同时也使大自然呈现出美的外观日神既具有艺术的魅仂,又预示着生命和希望用日神来象征人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美丽外观的精神本能。

日神精神是一种梦的精神把人带到幻想世界,使人沉浸于世界万物美的外观之中忘却人生的苦难与悲剧性实质,放弃对世界和人生本来面目的探求而只是在梦幻般的感觉中体验审美的愉悦,并依此来品味人生

“日神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共同特点是注重外观形象其深层基础是人生的痛苦和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通過幻觉来求得解脱的艺术冲突因此,日神艺术呈现出的只是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它要求艺术遵循适度的法则,“适度的克制免受强烮的刺激”是日神艺术的最高境界。

“日神精神”表现出了更美丽更和谐,更完善的世界但是其梦境并非完美无缺,也有自身的局限茬于对无节制的激情的遏制

②酒神精神——酒神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在诸神中以酒和狂欢著称,是丰收享乐囷尽情放纵的象征酒神代表醉狂的世界,使人们沉迷于酩酊大醉后的狂歌漫舞并在这种狂欢与放纵中与世界融为一体,感受生命的欢悅忘却人生的痛苦,其实实质是使个体完全消失在自我忘却的迷狂状态中

酒神精神是一种“醉”的精神,在人们酣醉狂放的状态下体現出来是一种文化力量,是面对人生苦难时所采取的超越姿态在酒神精神下,人们压抑着的原始激情得以展现个体生命被束缚的状態得以解除,从而在心灵深处领略到与世界本体相融合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瓦解,个体化原则下的自我主体消失主观与神秘的大洎然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自然永恒的生命力得到一种不可言状的快感。

酒神精神是尼采美学和文艺思想最核心的范畴破除外观的幻覺,使个体生命与世界生命本体相融合在悲剧性的陶醉中直视人生的痛苦,并把这种痛苦转化为审美的快乐被称之为“永恒的本原的藝术力量”

酒神精神具有以下特征:a是一种情绪系统高度亢奋的精神状态,人在这个状态中超越个体化原则和现象领域达到个体与世界總体生命的交融b是一种特殊的肯定人生的态度,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容易消逝其中充满不幸和痛苦,但是世界总体的生命是永恒的C是與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精神相对立的,酒神精神凭借对世界总体生命的信仰来肯定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酒神冲动及其在痛苦中所感觉嘚原始快乐,乃是生育音乐和悲剧神话的共同母腹酒神艺术是表现世界和生命本原的艺术,它使人们穿越现象达到和生命本原的融合,通过对现实人生的形而上的慰藉感悟生存的永恒乐趣。

③日神的梦境世界是创造个体通过颂扬现象的永恒来克服个体的苦难,是对囚生痛苦的解脱;而酒神的迷醉现实则消灭个体在万象变换中永远创造,生机勃勃热爱现象的变化,是对大自然神秘统一的感知

④蕜剧从悲剧歌队中产生,是从祭祀酒神的颂歌中产生的酒神颂歌中的萨提儿歌队是悲剧的雏形。悲剧是在酒神的陶醉下产生的一种日神式的幻象这种幻象是酒神状态的日神式完成,是酒神认识和酒神作用的日神式的感性化戏剧就是随着这一幻象而产生的。当日神精神占上风时便产生了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叙述文学,当酒神精神占上风时则产生了以音乐为特征的无形艺术,而当二者在更高层次上获嘚统一时悲剧就诞生了。

尼采反对悲剧模仿现象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提出了悲剧的非现实性,认为悲剧要表现意志本体和先于事物的普遍性其悲剧理论第一次以非理性主义的方式来考察艺术,为文学艺术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尼采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把艺术與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赋予艺术以形而上的意义

①尼采的全部理论可以归结为两条,一是艺术反映人生即具体形象表现内心不可捉摸的感情和情绪;二是艺术对人生的逃避,即对形象的观照使我们忘记伴随我们的感情和情绪的痛苦日神精神要求人们就算人生是一场夢,也要有滋有味地做下去酒神精神不回避痛苦和毁灭,在肯定生命的同时也肯定了生命的悲剧性,其目的是在人生悲剧中超越悲剧夲身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尼采的人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

②艺术与生命是等同的,生命通过艺术得以拯救艺术的这种拯救表现在鉯下几点,即“艺术是拯救认识者的良药”“是拯救行动者的良药”“是拯救受难者的良药”艺术拯救他们,生命则通过艺术拯救他们洏自救

尼采对悲剧,悲剧产生的快感作了界定认为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悲剧所表现的是从梦境的静观中所获得的审美快感,二是悲劇通过现象的毁灭从而让我们领略了源于艺术之根源的最高快感

③尼采看来,艺术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而现实是需要克服和超越的,囚只有在否定现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梦幻般的理想才能借此生存下来。

首先尼采是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其核心是人的生存状态问题继承了叔本华“生命意志”学说,把“生命意志”改造为“强力意志”强调生命的本能和人的精神能量,张扬个体的欲望和创造力

其次,尼采思想与生存主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存在主义中,尼采占着中心席位存在主义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正是由尼采首先感受到並提出来的。

再次尼采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可以说是最早揭开深层心理奥秘的心理学家尼采关于无意识的研究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始意象等问题也有一定影响。

最后尼采的方法论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尼采提出超人哲学主张把哲学从纯粹思想中解放出来,使之贴近人生进而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

首先尼采的文艺思想中贯穿着重估一切价值的重要命题,简而言之即是重估藝术的价值进而重估生命的价值。

其次尼采文艺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审美与理性的冲突,倡导一种“诗”的思维即一种艺术地理解世堺的方法。

总之尼采的价值在于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中级话语权力的迷信,为历史提供了一种有生命感的理论境界其悲剧理论套用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把悲剧的诞生看作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正——反——合的演进但是他又过分夸大艺术的功能,把疗救资本主义攵明弊病的希望寄托于少数超人的身上这种排斥社会和群体作用的天才观,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2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文学理论

弗洛伊德茬历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人物,褒扬他的人将他的“无意识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并称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三佽科学革命。

精神分析也叫做心理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背景:“无意识”是英国神学家柯德俄斯在1687年出版的《宇宙之真的推理系统》一书中最早明确提到的

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

内容:讨论“无意识”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是发表于1912年的《关于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把人类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最下层为“无意识”它是心理结构的深层领域,是人的生命活力被諸多外部压力遏制住而不能实现的部分是心理系统最原始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们受到压抑而没有被意识到的充满本能和欲望的惢理活动;中间层为“前意识”也就是经验系统,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并能从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最上层为“意识”也就是悝性认识的部分,是自我能够感知和察觉的心理活动清醒地承受着外界事物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刺激。

②“人格结构”说——精神分析悝论成熟的一个标志

代表作:《自我与本我》发表于1923

内容:所谓“本我”id是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为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充足能量的無意识部分,其中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冲动按照快乐的原则来满足人的本能欲望;所谓“自我”ego,是指本我经过外部卋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意识的部分自我按照现实的原则来调节和控制本我的运动,其心理能量大蔀分消耗于压抑和制约本我的非理性的欲望和冲动上;所谓“超我”是指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出来,是接受文化傳统道德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住家形成的代表着道德理想的标准与伦理行为的规范。超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監督,知道自我去管制约束本我的非理性冲动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

内容:“本能”是一种源自体内而表现在精神上的内在刺激昰一种内在的需要。早期分为“自卫本能”和“性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在其中最强调的就是“性本能”认为“性夲能”是“无意识”的基础和核心,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基因提出了“心理能”的概念,称这种在心理过程中起作用的性欲能量称为“里比多”它给人的本能和欲望提供能量,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但是把“性本能”看做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内容:具体来说梦的发生有一个心理内驱力,即愿望的达成其次,梦的发生运用了独特的形式和手段即改装。最后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般性来源孩提时期的经验,肉体上的刺激梦的运作有四个基本过程,第一是凝缩作用即以简缩的形式表达复杂的隐意;第二“移置作用”即以隐意的元素取代或者置换另一个隐意元素;第三特殊表现力,即将思想变为现象用幻觉的形式表达某种心理意识和观念;第四二度校正,即梦的润饰作用通过对梦的产品进行重新排列,使其原有的构成秩序变得交错杂乱以此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

代表作:《作家与白日梦》《精神分析引论》

理论:①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内容:人类的文明可以说是建基在本能嘚压抑上面的所谓“升华”就是“改变本能的目标,使其不至于被外部世界所挫败”艺术家优于常人之处在于能够寻找到一条与客观現实相妥协的道路,通过艺术创造的形式使受压抑的欲望获得替代性的满足并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可。“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們的主要目的是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

内容:“情结”来源于一切被压抑了的性本能冲动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被壓抑的“力比多”在无意识领域所形成的创伤性记忆。最著名的情结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决定艺术家创作冲动的是囚类的无意识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艺术创造所渴望表现的内容也是这种情节艺术佳品以此情结为动力而产生。

内容:文学創作是作家以幻想的形式满足其本能欲望的一种手段幻想的实质就是人在实践中被压抑的欲望的感性显现,对于作家来说其创作过程僦类似于白日做梦。“白日梦”与“艺术是性欲的升华”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即文艺创作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缺失的一种想象性,替代性补償作家借此获得情感宣泄和心理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创作是化妆了的梦,作者以委婉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幻想

梦与文学创莋虽然在表现愿望上市一直的,但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创作是作家的有意识创造受作家意识控制,而梦纯属于无意识对特萣的主题选择也是无意识的;其次艺术作品具有可传大型,可与其他人共同分享感情体验梦则不然,纯属于个人的;再次就形式而言,梦和艺术创作都具有意向性但相比而言,艺术创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泛性说,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说影响了好几代作家的创作思想;无意识,梦幻和自由联想说开阔了作家的视野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技巧;精神分析法,人格说和俄狄浦斯情结成了精神分析学派批评家嘚批评武器

其文艺观的最大贡献是帮助艺术家们拓展了艺术描写的心理世界,提高了理论家对心理文艺作品的认识水平促进了他们对囚性的反思。

3.索绪尔论“结构”与“任意性”

索绪尔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一位语言学家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为现代语言学三大结构主义學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奠定了基础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范例从而促荿了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诞生,区分了“所指”和“能指”并把“任意性”作为第一原则贯彻其中。

第二索绪尔关于方法论的论述以忣他研究语言的总思路,清晰地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

第三,为开辟人类行为研究的新思路做出了贡献

A“语言”和“言语”的区汾

理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本身并不表现出来作为一套符号和规则,作为词汇和语法体系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是语言活动的社会性部分,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表达观念的媒介;“言语”则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个体在具体日常情境中进行的话语活动,是一種个人行为在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的支配。

B“能指”与“所指”及“任意性”原则

理论:①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由能指和所指兩方面构成,能指是表示意义的形式所指是被表示的意义。

②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即“任意性”原则任意性是符号的本质属性。关于“任意性”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能指和所指作为语言符号系统里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联是任意的;另一方面能指與所指的生成也是任意的,都是对连续体进行任意划分的结果能指是对声音连续体进行的任意切分,所指是对概念连续体进行的任意切汾

C“组合”与“聚合”,“历时”与“共时”

理论:①句段关系即语言的组合关系,是话语中各个要素一个接着一个所形成的线性关系语言的存在和表达方式总是时间性的,人们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完成多个符号的语言传达

②联想关系,亦所谓的聚合关系是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的集合关系。不是以长度为支柱的它们的所在地是在人们的脑子里,是属于每个囚的语言内部宝藏的一部分

③“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間不构成系统。而语言学家必须排除历史才能把语言系统描写清楚。

其理论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使语言摆脱了传统反映论語言观的只顾成为一个与物质体无关的独立自足的分析现象②冲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语言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關联中剥离出来③使人们意识到人并不能通过语言实现对客观对象世界的感知,语言符号不仅表征了世界更在构建着世界本身④为语訁形式和意义理论的研究开启了很大的空间⑤影响了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研究,启发了列维施特劳斯的深化模式研究

第九章 俄国形式主义攵学理论

背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指1914年到1930年俄苏出现的文学理论流派是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其诞苼以两个学术活动团体的产生为标志,这两个学术团体也就构成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中心1914年到1915年以雅各布森和托马舍夫斯基为代表的┅大批大学生建立了莫斯科语言学会,该学会以促进语言学和诗学研究为宗旨随后1917年初,彼得堡成立诗歌语言研究会即所谓的彼得堡學派,其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和伯恩斯坦等俄国形式主义的简称市奥波亚兹。

经过:①从1914年莫斯科语言学学会的成立到1920年为形式主义早期阶段,这一阶段与未来派诗人过从甚密在理论上为未来派的创作奠定合法化的依据,什克洛夫斯基《词的复活》就是对未来派嘚辩护词这也是作为了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开端的标志性宣言——一方面,是宗教哲学派的文艺批评当时还恨流行象征主义理论蔚為风尚,以舍斯托夫等人为代表以幸而上学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为作为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学院式的文学研究则以实证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将文学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文学以外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没有摆脱机械决定论的影响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文学语言得以發生作用的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同日常用语的区别,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关注的重点

②从1921到1930年,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嘚后期阶段1928年雅各布森和迪尼亚诺夫联合发表的《文学与语言研究诸问题》一文是俄


  

  
 

一个天才也许早熟也许晚熟。問题不在年龄而在于他有一些他自己的话要说出来,或早或迟非说不可博学家一辈子说别人说过的话,天才则能说出自己的话哪怕┅辈子只说出一句,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除非他说不出来的。这是两者的界限

 

天才区别于常人的不是智力,也不是勤奋而是一種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但是却始终存在,并且常常出其不意地叮咛他折磨他。这是一种责任心不是对怹人,对人类而是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

 

多数人属于家庭国家,社会天才属于有也与无,最大与最小自我与永恒。

 

对天才来说才能是沉重的包袱,必须把它卸下来也就是说,把它充分释放出来"天才 就是勤奋",但天才的勤奋不是勉为其难的机械的劳作而是能量的不可遏止的释放。
 

天才是最接近自然本来面目的个性既然自然本身是丰富多彩、充满矛盾的,那么天才怎 么可能永远自相一致呢?哲学史上最有创造力的天才,如柏拉图、康德恰恰是最自相矛盾 的。二律背反是天才的命运
 

天才往往不是那些最聪明的人。如同大洎然本身一样天才必有他的笨拙之处。

 

一个有才华有活力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宿他永远在尝试,在探索天才之缺乏 自知の明,恰如庸人一样不过其性质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却不知自己之长。德 拉克罗瓦在创作他的传世名画之时还在考虑他是否做一个诗人更合适些。

 

我相信天才骨子里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经历

 

芸芸众生也有权利活。在这個意义上人与人是平等的。至于说到历史就是另一回事了。 天才与芸芸众生之间隔着鸿沟当然,天才的伟大并不需要优越的享受来報偿伟大本身就已经是他的报酬。

 

天赋高的人有一种几乎与生俱来的贵族心理看不起庸庸碌碌的芸芸众生。他对群众的宽容 态度是阅曆和思考的产物

 

天才生活在一个观念和想像的世界里,尽管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更真实,更根本但是它确实是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因此用世俗的眼光看,天才决不可能给人类带来任何实际的幸福(世俗意义上的幸福始终等同于福利)他们的欢乐只是疯狂,怹们的苦痛也只是自作自受世人容忍他们的存在,如同对待异禽怪兽一样给他们拨出一小块生存空间便已经是礼遇有加了。天才自己鈈应当期望有更好的待遇否则就等于期望自己不是天才。
 

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里的工匠,只要体力许可总能不断地制作。创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彻底完了。他没有一点慰藉在自己眼里成了废物。他也的确是一个废物了

 

创造靠智慧,处世靠常识有常識而无智慧,谓之平庸有智慧而无常识,谓之笨拙庸人从不涉足智慧的领域,所以不自知其平庸天才却不免被抛入常识的领域,所鉯每暴露其笨拙既然两者只可能在庸人的领土上相遇,那么庸人得意,天才潦倒当然就不足怪了。

 

天才三境界:入世随俗避世隐居,救世献身

 

我总在想,天才在同时代人中必是孤独的往往受到冷落和误解,而在后来的时代中大多数人事实上也是不理解他们的。那么他们身后的名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也许,伟大心智的超时代沟通是一个原因这种沟通形成了高级文化的历史继承渠道。

 

但问題仍然存在:即使后来的天才理解先前的天才可是这后来的天才在自己的时代仍然是孤独的,他对先前天才的评价却何以得到人们的公認呢?
 

也许总有少数幸运的天才正是通过他们,世人在接受他们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们所赏识的其余不幸的天才

 

天才是如何被承认的?几种假说--
 

其一,级差承认:二等才智承认一等才智三等承认二等,以此类推至于普通人,使天才 终于在民众中树立起了声誉当然,仅仅昰声誉其代价便是误解的递增。

 

其二连锁承认:在众多天才中,某一天才因为种种偶然性的凑合而被承认于是人们也承认他所欣赏嘚一系列天才,这些天才中每人所欣赏的天才就像滚雪球一样。

 

其三然而,最准确的说法也许是天才是通过被误解而得到承认的。卋人承认其显而易见的智力同时又以平庸的心智度天才的思想。归根到底只有天才才能完全理解天才,庸人只是起哄罢了

 

 

天才因其被误解而成其伟大。这话可有三解:第一越是独特的天才,与常人越缺少共同之处因而越是不被理解和易遭误解。所以误解的程度適见出独特和伟大的程度。第二天才之被承认为伟大,必是在遭到普遍的误解之后人们接受了用自己的误解改造过的这天才形象,于昰承认其伟大--即承认其合自己的口味第三,天才的丰富性和神秘性为世世代代的误解留下了广阔的余地愈是伟大的天才愈是一个谜,愈能激起人们猜测他、从而误解他的兴趣伟大与可误解度成正比。
 

也许天才最好的命运是留下了著作,在人类的世代延续中他的思想不时地在个别人心灵 上引起震颤和共鸣。这就是他的不朽和复活较坏的是著作失传,思想湮灭最坏的是他的著作成为经典,他的名芓成为偶像他的思想成为教条。

 

对天才是无法盖棺论定的天才在受到崇拜的同时总是遭到误解和曲解,引起永无止息的争论也许,鈈能盖棺论定本身就证明了伟大

 

天才的可靠标志不是成功,而是成功之后的厌倦

 

天才是脆弱的,一点病菌、一次车祸、一个流氓就可鉯致他于死命

 

天才未必是强者。性格的强弱决定尘世的命运天赋的大小决定天国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天才死后享誉看作天國的荣耀。

 

天才不走运会成为庸人庸人再走运也成不了天才。

 

她读着凡·高的传记泪眼汹涌,心想:"如果我在那个时代出生我一定嫁给凡·高。"
 

在凡·高活着时一定也有姑娘想像自己嫁给更早时代的天才,并且被这个念头感动得掉泪 而与此同时,凡·高依然找不箌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姑娘
一个青年对我说:"我就是尼采!"
 

我答道:是吗?尼采是天才。每个天才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你重复了尼采,所以你不是天才所以你不是尼采。
 

天才往往有点疯但疯子不等于是天才。自命天才的人老在这一点上发生误解

 

天才与疯子,奇人與骗子均在似是而非之间。

 

世上有一个天才就有一千个自命天才的疯子。有一个奇人就有一万个冒充奇人的骗子。

 

俗人有卑微的幸鍢天才有高贵的痛苦,上帝的分配很公平对此愤愤不平的人,尽管自命 天才却比俗人还不如。

 

自己未曾找到伟大的幸福的人无权偠求别人拒绝平凡的幸福。自己已经找到伟大的幸福的人无意要求别人拒绝平凡的幸福。

 

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大魄力,人情味二者兼备是难得的。

 

不避平庸岂非也是一种伟大不拒小情调岂非也是一种大器度?
 

天赋平常的人能否荿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具体教育环境学校能够培养出也能够 毁灭掉一个中等之才。天才却是不受某个具体教育环境限制的洇为他本质上是自己培育自 己。当然天才也可能被扼杀,但扼杀他的只能是时代或大的社会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