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的赏析(100字)?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释】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自谦之词。“苟利”二句:《左传· 昭公四年》载,郑国大夫子产改革军赋,受到时人的诽谤,子产曰:“何 害!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以,用,去做。“谪居”句:自我宽慰语。谪 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养拙:守拙,这里是隐居的意思。刚:正好。 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戏与” 二句: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 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 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 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 失笑,坡乃去。”这两句诗用此典故,表达他的旷达胸襟。山妻,对自己 妻子的谦词。故事,旧事,典故。头皮,指脑袋。

【大意】我以微力担当重任早已精疲力竭,如果继续下去,我衰老而无能必 定无法支撑。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 灾祸而逃避、是福就追求呢?我被贬流放正是皇上的恩情深厚啊,想 要隐居不仕,去当一名戍边的小卒正好合适。与妻子开玩笑谈起杨朴 的故事,希望她不妨吟诵一首那样的诗送给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

今天与您分享经典古诗词:林则徐的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次年农历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吟诗两首,留别家人。此为第二首。

此诗的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广为传颂的名句,饱含着“报国情怀”,这种深邃的爱国主义,正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林则徐认为: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即使牺牲性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灾祸而躲避,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

尾联“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诗人借《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以戏语劝慰妻子。作为一介谪臣,诗人语气平和,于旷达幽默之中,隐含着难以抑制的忧患意识,展现了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博大胸怀

素材转载自: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