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为何要在泉州、广州设蕃坊?

  • 发布时间: 14:20 浏览:加载中
  •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闽南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后期泉州已经成了南方重要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至元代进入极盛时期,成为与港齐名的世界贸易大港。明清两代,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逐渐衰落,商人们只能将“船舶转口而之安海港者”①,从而有安平商人这一私商集团活跃在明清港口贸易历史上。明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标志着泉州从一个国际性贸易大港下降为地方性港口。泉州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开辟航海贸易,进行多元文化交流,养成沿海的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总体而言,泉州的海洋文化起缘于古闽越族“习于水斗,便于用舟”的海洋习性,发展于唐五代时期兴起的海外贸易浪潮中,其后在与海外频繁而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中,逐渐形成海洋文化的社会生活特色,宋元时期的泉州已经成为中国少有的海洋文化核心区域之一。②一、海外交通区域的广泛泉州的对外关系是一个逐渐扩展的过程。唐代以前,其通往对象只局限于夷洲和一些国内港口,还没有大规模的海外航行记载。唐代,泉州已经出现“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繁荣景象,它和扬州、广州、交州(今越南河内)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贸易港口。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外国商船云集于此,泉州确立了其国际大港的地位,大量蕃商聚集在此,蕃汉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
      侨居泉州的蕃客中阿拉伯人占有很大比重,他们大都信奉伊斯兰教。其时前往中国贸易与传教的阿拉伯人主要由波斯湾沿海,经马六甲和北部湾抵达广州,或直接在泉州登陆,也有的继续北上,由江西梅岭等通道,循长江至下游各沿江城镇,再沿运河达京城。最迟八世纪以后,已经能够省去在闽粤的陆上中转,直接从海上驶入长江口③,然而这还是少数。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与割据,泉州迎来了它的兴盛发展时期,其繁荣的海外贸易主要表现在通商区域的广泛上。赵汝适曾任福建路市舶提举,在任期间,他勤办舶务,广泛咨询中外商人有关各国的风土人情,在翻阅大量域外诸国文牍的基础上,着成《诸蕃志》。其中《志国》记录与泉州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远达非洲东北岸,计有58个。书中分条记叙海外诸国方位、山川、途程、风土、物产等,凡记载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多以泉州港为基准。如《占城国》条云:“自泉州至本国,顺风舟行二十余日程。”《

姚伟钧: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李希霍芬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申遗的项目而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的物质文明,之所以有今天如此丰富的文化,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有四条线路,一个是西北丝绸之路,一个是南方,也就是西南丝绸之路,再一个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在捍卫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重点经过西安、敦煌、撒马尔罕、伊斯坦布尔、罗马等多个空间节点。隋唐时期处于兴盛期。新疆对伊斯坦布尔对欧洲的中介、辐射作用。宋元明清时期为持续发展期。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唐时期得以形成发展。重点经过广州、烟台、泉州、冲绳、奈良和曼谷、马六甲等,形成多个空间节点,到了宋元时期为兴盛期。明清时期是繁荣期。郑和下西洋、海外移民,以茶、瓷器为代表的华夏饮食文明在东南亚及印度洋、大西洋沿岸传播,特别是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交流。特别是在元代,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以后,中国的繁荣富裕成为西方人向往的文明圣地,这个时候西班牙、葡萄牙就想绕过意大利、土耳其,通过海洋来到中国,牟取更大的利润,这时候中国与西班牙的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后就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各民族就以华夏族为中心开展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华夏族的谷物,常常供给北方和西北方游牧民族,如燕国的鱼盐枣粟,素以东北少数民族所向往。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发展起来。蔬菜瓜果是饮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比较常见的百余种蔬菜中,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汉唐以来,中原内地通过丝绸之路与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引入了一些蔬菜品种。这个时期引进的蔬菜瓜果以苜蓿、芸苔、菠菜、莴苣、胡瓜、胡豆、胡蒜、胡荽、葡萄、石榴等为主。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我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远远不止是向外传布丝绸,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它把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也象最初传布丝绸一样,传布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外国的饮食文化及其食物品种如龙眼、占城稻、玉米、番薯、烟草、花生、土豆等传入中国。这种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开端,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连接在一起,给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姚伟钧:广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在我国的海外交通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城市无法相比的。秦汉时海上丝路已经兴起,广州已是一要港。魏晋南朝时期,通往印度洋的丝路开通,广州在南海中的枢纽地位得以确立。唐代广州迅速繁荣,臻于极盛,宋代又有所推进。元朝时泉州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主港,明代外贸中心又回到广州,一直到清中期。通过这条航线,我国的丝绸以及陶瓷、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沿线国家,同时沿途各国出产的产品或由他国贩来的商货运来我国,所以广州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港口,它在丝路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港口无法取代的。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外国人沿海上丝路前来广州留居者,有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真腊、诃陵等国商人,据说有十余万之众。有的留居数十年而未归。于是便出现了历史上的所谓“蕃坊”。蕃商和华人相处甚洽,有的还“嫁娶相通”。当时同住广州的人,语言、风俗各异,海外的舶来品充塞市场,一派国际性港市的气氛。这时陶瓷从海上丝路的大量输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品种繁多,名窑辈出。1977年在珠江口外伶仃岛附近打捞到唐代的陶瓷,小四耳缸及碗均套在大四耳缸内。海南岛东部陵水县海滩出土的青瓷碗,也是十个一捆堆放着,体现当时包装运输的高超水平。宋瓷远销日本、占城、真腊、三佛齐、阁婆、天竺、大食,以至远达东非海岸的层拔(今坦桑尼亚)等广大亚非地区。这些资料充分说明古代广州在促进广东饮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姚伟钧: “粤菜”又称广东风味,是由广州、潮州等地的地方菜兼取西菜特色而发展起来的。其用料极为广泛,有“鸟兽虫蛇、无不食之”的说法。其风味特点是清淡、鲜爽、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于煎、炒、焗、炸、烧等法。具体而言有4个特点:有料广博而精,调味注重清而醇,烹饪方法博采中外,品种多样新颖。

广东风味它是由以下几个风味菜组成,第一就是广州菜,广州菜也有很独特的品种。第二是潮州菜,第三就是东江菜,也就是客家菜,它主要由这三部分组成,这是广东风味的一些著名的菜肴,而且广东菜肴在不断创新。粤菜制作技艺博采众长,善于变化,成品精良,勇于创新。粤菜具有“杂交”的优势。因为粤菜形成的历史是由中外饮食文化汇合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不断创新而成的。

劳毅波:很多人说,看我的微博状态,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的时间,我其余基本都在和美食打交道,从蛇宴到鱼宴,几乎每天一个主题,天天不重样。广州人会把我这种状态叫作为食猫,20年前我在旅行社工作,发现全国的旅行团的团餐有一个问题,不丰富,比较单调,我从这个角度特别设计了旅行团的风味餐,20多年前就这样过去了。后来专门策划了美食兵团,很多新闻记者看到我策划这个项目,就希望我写写关于美食的活动,我也是全广东第一个在旅游界拿起笔,为美食写文章的人,目前专门在微博微信上以114个字,9张图片发布各地的美食和大家分享乐趣。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离开吃粤菜的地方有点不习惯,就算我去欧洲十几天里面,一回来就像吃广州菜或者吃一个干炒牛河都行,那种思乡的情结非常浓。粤菜里面的定义是珠江三角洲流域为主,而这个菜系里面还是有一些讲究。其中我们平常说的比较多的“不时不吃”,就是到了一个季节才会吃这样的东西,就好像我们来到番禺区宝墨园,这段时间最著名应该是吃鱼参或者是鲮鱼。在番禺这个地区吃鱼是很出名,一条鱼的解剖可以做出不同的出发,清蒸鱼,还有煎的鱼,或者是拿来熬汤,都有,所以一条鱼在广州人手上会变化出几十款甚至上百款不同的美食。

第二个是讲究食材,比如说肉类和蔬菜之间的搭配是非常讲究的,有一些是追求一种鲜嫩,生炒或者是爆炒,有一些比较讲究火候。在番禺这个地方我们吃得更多的是水产品和这里食材的结合,而粤菜系的形成是跟广东的地理气侯关系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这里是亚热带,和经济条件、风俗有比较大的关系。从西汉一直到唐朝,以前的先人都吃过,我们所吃的食材从海里爬的,山里走的都会吃到。

姚伟钧:从烹饪技艺上来看,历史上几次北方移民到岭南,把北方菜系的烹饪方法传到广东,清末以来,广东的开放亦使得饮食上渗透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成分。粤菜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其中的泡、扒、川是从北方的爆、扒、氽移植来的,焗、煎、炸则是从西餐中借鉴。广东人思想开放,不拘教条,一向善于模仿创新,因此在菜式和点心研制上,便富于变化,标新立异;制作精良,品种丰富。粤菜的菜式还注重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变异,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浓郁。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如三蛇配老猫、母鸡烩成的菜叫“龙虎凤”,虾仁炒马蹄叫“龙马精神”。

到目前为止,粤菜的菜式有5400多种,点心有1000多种,风味小吃也有数百种之多。单是鸡馔便有几百种之多,几乎每一著名的酒家、食肆都有自己的“招牌鸡”来招徕食客,著名的有清平鸡、文昌鸡、太爷鸡、东江盐焗鸡、陶陶姜葱鸡等等。

从烹饪原料来看,广东是我国华侨人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省区。我国华侨约3,000万,其中三分之二原籍广东。华侨不仅把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带回广东,同时也把广东饮食文化扩散到世界各地,对广东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占城稻、花生的传入,明代番薯、玉米、烟草、菠萝、南瓜、辣椒、甘蓝作物的传入,都直接或间接与华侨有关。原产中南美洲的玉米,明嘉靖、万历年间也由海商带回广州惠州始种,清初传遍全国。这两种作物后来成为全国重要粮食作物,西方蔬菜也通过华侨纷纷传入广东,乃至内地。如辣椒大约明末清初由南美洲传入广东,辗转传入中原。木瓜原产墨西哥,明末清初传入广东。暹罗所出产的蔬菜,多数是广东潮州人引入。此外,番茄、马铃薯、荷兰豆等也先后经广东引入。这不仅丰富了广东饮食文化景观,也促使广东人们的食物结构产生变化,社会文化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从烹饪调料上来看:西食与汉食的最大的不同在于调料。历史上经丝绸之路,唐代输入了大量的外来调味品,其中最有名的是胡椒。苏恭《唐本草》称:“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说:“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还有莳萝子,又名小茴香,也是唐代引进的一种调味品,李珣《海药本草》称莳萝子“生波斯国”,这些调料都被广泛用于长安的胡食烹饪中。 广东潮汕地区的沙茶酱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尼西亚的“沙爹”一类的肉食品转化而来的。

劳毅波:广州在唐宋时期就是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十六世纪以后的外来品要进入中国,相比“千年商都”广州是第一站。粤菜则吸取各家之所长,形成了今天的五滋六味。应该得益于当年已经有“一路一带”的概念了,很多食材带有“番”都是从外国来的,或者带有“胡”字的,也是西域过来的。比如说番薯,番薯进入广东之后解决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以前吃番薯是把它煮熟或者蒸熟,或者烤熟,现在变成了把番薯切块,煮成糖水,所以我们叫做番薯糖水,很多老广州人游戏是番禺人一看到番薯糖水口水都会流一地。现在番薯慢慢发生了变化,把番薯蒸熟之后把番薯的肉刮出来,把芝士放进去,就变成了一点很有名的小食。

近代以来,随着广东厨师移民,出国,粤菜名扬海外。同时也给粤菜带来了一些新变化,产生了新的菜式与调味料。如近几十年来,香港、广州等地的粤菜都产生新的变化。一是用料更广杂,粤菜本来用料已不拘一格,近年来更是大量采用外国的原料,如美洲牛仔肉、龙虾、象拔蚌、西生菜、夏威夷果,澳洲鲍鱼、皇帝蟹,日本人造食品,东南亚时鲜瓜果等。二是运用西餐汁酱调味。如美国的地门茄酱、OK汁、沙律酱,英国的吉士粉,泰国椰汁,瑞士美极鲜酱油、日本食用色素等。粤菜厨师们还会把这些原料配制成色香味皆有新鲜感的酱汁,如黑椒汁、鲜椒汁、牛柳汁等。

伊西亚·阿丽耶塔: 我在广州生活5年了,我的工作主要是教中国的厨师做西班牙菜,我还品评一些西班牙进口的产品,比如说牛、火腿,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这些西班牙出产产品的优劣。我觉得广州人对西班牙菜还是很喜欢的,因为我们总是有很多回头客,媒体对我们的评价也不错,我们有很多世界闻名的厨师。

我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人,那是一个很著名的美食之乡。这是一种天赋吧,我妈妈和我奶奶的烹饪都很好,我从小就学习烹饪,在家里面我们一起做菜,在巴斯克地区所有都围绕美食,人们谈话都离不开吃。我很喜欢广东的菜,很清淡,有时候鱼放一点点酱油,非常新鲜,有的时候还秀一下鱼是活的,体现他们对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视,我很喜欢这一点。但我是做100%的纯正西班牙菜,所以食材也是来自西班牙。当然我会迎合广东人的口味,但不会把西班牙菜和广州菜混合在一起。西班牙菜主要是品质和花色方面很突出,我们有海鲜饭,土豆饼,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美食,它有传统的美食,但是也有一些新锐厨师创新的美食。我们有橄榄油,还有火腿,还有各种肉都是非常好的食材。在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也受到不少亚洲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饮食,比如说姜,茴香,大米的引进改变了我们的饮食结果。

Tapas是西班牙饮食国粹,几乎大餐厅和小馆子都有Tapas。tapas做起来很快的,就是把几种不同的小吃各取小份,这是为了每次品尝不同的味道,有点像广东的点心,我们有很简单的tapas,在面包上放奶酪或者火腿就可以了。比较讲究的,比如说青椒加雪鱼,或者是腌肉加酱等等。原来我们一般做饭前的小吃,但现在有人正餐也吃tapas。

西班牙有很多的菜都要用到大米,但是它并不是我们的主料。很多人认为西班牙菜里唯一有大米的就是海鲜饭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西班牙有很多东西都跟大米相关,比如说沙锅饭,还有鸡汁饭。有一种叫做蛋皮饭,因为它上面会放蛋黄。还有牛奶饭,黑米饭,除了这些,我们有很多饭都是加米的。

伊西亚·阿丽耶塔: 我觉得人们饮食习惯不同和教育、环境有关,比如一个人在海边就会比较喜欢吃鱼,如果你平时不熟悉它就会觉得有点奇怪,或者是抗拒。但是尽管有这么多不同,也有一些共同的菜式。比如有一道菜可是会同时出现在广东和西班牙人大桌上的,那就是烤乳猪。中国的乳猪会在猪皮上抹蜂蜜,比较偏甜,这和我们西班牙的烤乳猪不太一样。

除了大餐,西班牙的一些点心也和中国类似,比如Churros就类似中国人早餐吃的油条,churros在西班牙也是常见的早餐。Churros一般是趁热来吃,撒一些糖粉,基本上是冬天吃得多,可以当早餐,也可以作为下午茶,每到新年的时候我们会吃这个Churros。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西班牙的肉丸,会用牛肉和猪肉事先腌制好的,扭成小肉丸,我们放在锅里炸一下,要放很多油,吃的时候要放酱,蕃茄酱或者肉酱。

劳毅波:我对西班牙菜的印象,就是卖得很贵,第二就是半生不熟、色彩丰富的海鲜饭。其实今天中国家庭厨房里面出现的食物都是从拉丁美洲飘洋过海而来的,而最初在十六世纪把拉美这片肥沃土地上的农性作物介绍给世界的,就是西班牙人。殊不知,这些在当地充满异域风情的农作物,首先并不是作为食物被人们接受,而是被当做观赏植物,装饰房间庭院,后来慢慢大家接受了以后才开始用作食物来品尝。

伊西亚·阿丽耶塔: 同作为美食大国,美食在中国和西班牙都有一项巨大的价值,那就是社交价值。上到国家外交,下到老百姓闲谈,都离不开吃。任何事情,只要饭桌上谈和气了,都不成问题。

伊西亚·阿丽耶塔: 说到接受不了的广州菜,主要是昆虫,油炸的昆虫、幼虫,还有他们把鳄鱼当成一种日常的食材,我也觉得难以接受。那么多的中餐馆都提供蛇做的菜,接受不了。至于无法接受的西班牙菜,这个要看个人化的口味,有一些动物,海蜗牛我非常喜欢,但是陆地蜗牛无论加什么都不太喜欢尝。

劳毅波:虽然对于广东人来说,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能端上餐桌,但也有一些中国菜我无法接受。有一种菜叫做鳖,是用牛胃部里面没有消化的草根,用米酒煮3、4个小时之后再吃。还有的外国食物我也不敢吃,比如我在柬埔寨那边见到小贩挑着油炸昆虫,油炸螳螂或者其他不认识的虫子,很大一只,香喷喷的,但是不敢吃。

这种差距产生一种向往的魅力,就好像以前我们广东人不喜欢吃榴莲,现在个个都很喜欢榴莲。另外广东人很喜欢吃的蛇,但是西班牙人不喜欢吃,这个是非常鲜美的,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给我们的东西。

小船的背后就是扶胥古港,谁能想象,这里就是
当年舳舻千里、桅樯林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广州人善于经商是有历史传统的,自秦汉以降,海上丝绸之路渐兴,至于大唐王朝而极盛,据说当时住在广州的外国人有十万之众。赵宋以后,繁荣继续,中间一度被泉州暂时超越,清代更因一口通商而名扬四海。在中国能够保持两千年长盛不衰的港口,只有广州一处。在明代晚期的广州城早已经商铺林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徽州人叶权在其《游岭南记》中写道:“广城人家,大小俱有生意。人柔和,物价平。”以至于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广州之货,天下未必有;而天下之货,广州尽有之。”此言应该不差,广州和海外商贸频繁,互通有无。

  所以学者们经常说,广州乃得风气之先。中山大学历史系程美宝教授曾对记者说,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在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广州和西方人的接触太早了,在那个时代,广州是全国的前沿,无论经济还是文化。据说上海刚开埠时,很多广东的买办都去了上海充当翻译。1860年以后,中国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转到了上海,原因何在?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李庆新教授这样解释: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实力、水陆交通条件等,较之广州都具有明显优势。

  但毕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广州曾经领先了很长时间,且在某些方面继续领先。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就来到广州,传教士在广州开学校、办医院,把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西医引进中国。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首先从广东引发的。这都与广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背山临海,足为都会

  岭南地区先秦时乃百越的生活之地,秦代设桂林、南海、象郡,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当时广州称作番禺,乃南海郡治。此后赵佗建南越国,几十年后被汉武帝平定,广州仍为南海郡,归交趾刺史部所管。东汉时,交趾改为交州。孙吴时从交州合浦(今广西北海)以北划为广州,此乃广州定名之始。此后番禺一直乃州郡治所。宋始,广州为广南东路治所地,简称广东。元为广州路,明清称为广州府,民国时改为广州市。两千年来,广州一直是岭南地区重要港口和地区政治中心所在,而且在市区之内,官府治所也变动不大。建国以来在广州市的考古发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岭南的重镇,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前有珠江,直通南海;后有白云越秀山,再往北就是五岭,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背山临海,地势低平,西江、北江、东江在广州围交汇,珠江从广州城内穿过,城中河道密布。从广州出海,可经东南亚,到达欧洲、非洲、美洲;沿三江上溯,可达广西、湖南、江西,过五岭渡湘赣,可至长江流域进入中原。清代学者顾祖禹曾经如此评价:“广州一郡,屹为中枢,山川绵邈,环拱千里,足为都会。”正因如此,广州在历史上是中外海上交往的主要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更难得的是,广州港口历经两千年长生不衰,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港口之一。

  美国的“中国皇后号”

  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后不久,一位在英国海军服役的美国人雷雅德,曾经亲眼看到在北美花六便士买来的海獭皮在广州竟能买到100美元,他回到美国后大力鼓动人们去广州。于是一群纽约商人联合购卖了一艘船,并进行改造装修,起名中国皇后号。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满载着棉花、西洋参从纽约起航,8月达到澳门,几天后来到黄埔港。按照当时清政府的有关规定,船长找到十三行的商人卖掉了货物,并采购了大批茶叶、布匹、瓷器。中国商人还宴请了美国的商人。同年底,中国皇后号返航,并于次年5月回到美国。中国皇后号首航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被誉为一次有远见卓识和成果丰硕的航行。

  秦汉 成为楼船制造中心

  广州的先民越人起初以渔猎为生,自然离不开船。所以,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越人善用舟,粤人善操舟。有了船,也就有了经商交易的工具,天南海北的产品汇聚此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绘了当时的盛况:“番禺亦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

  秦汉之际,河北人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文献记载,南越王赵建德曾派三千人去福建山中伐木造船,船可载重千石,但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事故,三千人不幸落水而亡。尽管没有成功,但是说明南越国是有能力造大船的。统一后,汉朝政府废除对山川水泽的垄断,允许富商大贾在全国经商,这一政策为广州造船和航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出土的汉代木刻、船模来看,说明当时广州已经可以造多种类型的船只了。最能代表汉代造船业水平的应是楼船。文献上说,这种船上有两层楼,配有十桨一橹,航速很快。罗香林先生在汉代的一块城砖看到过楼船的形象,头高尾低,船尾有一个大舱,连船带舱共有十层,而且还有桅杆和船帆。秦汉时的广州逐渐成了楼船的制造中心,东汉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在讨伐交趾的战争中,率领两千艘楼船,其中当有不少是在广州制造的。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叶显恩说:秦汉时造的主要是木帆船,以在甲板上建有重楼,帆、舵、锚等船用设备齐全,能在海上作战和远航的楼船为代表,这是广州造船和航海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汉代已经出现了往来于东南亚的航道。《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岭南地区的主要港口有日南(今越南顺化附近)、徐闻(今广东雷州市)、合浦(今广西北海市),从三地皆可扬帆南下,入海后可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和印度洋的东岸。由于技术限制,秦汉往来于东南亚的船只,只能沿海岸航行。当时在海上行驶,主要依靠信风,夜间则根据星辰判断方向。汉人已有总结航海经验的著作,如《海中二十八宿国分》等。秦汉时期,南方的海上交通大多限于贸易或者公使性质,民间贸易并不经常化。

  孙吴黄武五年(226年)交广分治,广州自立,这一行政区划上的变革为广州成为独立的港口创造了条件。孙吴特别重视发展海上交通,开辟了从广州出发,经海南岛东面,进入西沙群岛海面,可以更便捷到达东南亚国家。这一航线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广州到东南亚的航程,从而直接导致了徐闻、合浦港口的衰落。晋代以后,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南海的主要港口。上世纪五十年代,广东博物馆在西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些南朝的陶罐,证实了这条航线的存在。

  三国以后,作为南海贸易港的广州,与海上各国的联系更为广泛,当时和广州通商的有大秦(罗马帝国)、天竺(印度)、狮子国(斯里兰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从广州起航的商船,穿过马六甲海峡,可以到达波斯湾,甚至到达红海。广州到红海的航程,只需在爪哇岛停顿,补给粮食水源,然后便可以直达目的地。说明当时已经能够在深海中长途航行了。

  东吴南朝期间,广州的造船继续发展。东吴征用船师水手时,专门挑选福建和广东人。而东晋卢循起义后占领广州,积极打造战船,训练水师,训练地点就是今天的海珠区。几年后,卢循就组建了巨大的舰队,拥有芙蓉舰上千艘,还有四层船楼高12丈的八槽舰。8世纪时,广州和海南岛有很多波斯人和阿曼人,带来了国外的船舶和造船技术。

  唐宋 海上丝路兴盛

  从汉到唐前期,中西交往主要依赖陆路,即丝绸之路。唐中叶以后,吐蕃控制了西域地区,安史之乱也阻碍了唐人西行,陆路逐渐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就开始繁荣。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唐人称广州为通海夷道,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在《新唐书·地理志》中把从广州到巴士拉港的航线称为东路航道,把阿拉伯半岛沿岸、亚丁湾、红海航线作为西路航道。巴士拉是波斯湾早期的贸易中心。对于唐代广州港的情形,诗人刘禹锡这样描绘:“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广州成了当时世界著名的港口,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印度、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等地都有商船前来。隋唐时期,广州港设在扶胥镇,就是今天南海神庙附近的位置。

  在海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最晚在公元714年,唐代已经在广州设市舶使,直接归中央管理。市舶使主要负责征收船舶进口税,掌管海外贸易。当时来广州的外国人很多,为了便于管理,划广州城西南濠东岸蕃舶码头区作为外国人的居住区,这就是历史所说的蕃坊,专设蕃长管理内部事务。

  随着广州成为东方大港,广州的造船业逐渐成熟起来。《新唐书》记载,广州一次可以造500艘船,当时的大船长60多米,能载六七百人。阿拉伯人伊本·巴图塔在其《游记》中说,航行在南海印度洋、波斯湾间的中国船,皆制造于广州、泉州两处。

  宋代广州制造的蕃舶(通向外国之船)与泉州的海舶、明州的舶船齐名。蕃舶的防水密封性和耐久性都非常好。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蕃舶大如广厦,深涉南海,径数万里,千百人之命直寄于一桅。”

  南宋定都临安,福建泉州近水楼台,逐渐兴盛,最终在宋元之际超过了广州,成为当时的全国第一大港,但广州仍然是主要的港口之一。

  指南针用于航海,这是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最早记载此事的是北宋朱□写的《萍洲可谈》一书,该书写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但他记载的是其父亲在广州时的见闻,“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隐晦观指南针”。指南针最早的使用地点就是在广州附近的海面上。宋元时期,广州继续实行市舶贸易,有关规章更加完备。

  明清 从闭关到一口通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改宋元时代发展海外贸易的政策,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不许片板入海。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一度放宽海禁,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后辉煌。但是此后,统治阶级围绕禁海这一问题争论了70多年,终于在1576年,有限度的开通海外贸易。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东南沿海倭寇猖狂横行,统治阶级担心倭寇和国内反叛分子勾结,威胁大明王朝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广州的造船业开始转向内河航运和海防的发展,造船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明朝前期,东南沿海的防御战船多在广州制造。《明史·兵志》记载:“广东船,铁栗木为之。视福船尤巨且坚。”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广东船的特点,材料优良、船体巨大牢固。铁栗木是广东的特产,质地坚硬如铁,是广船的主要材料,明代广船声名鹊起,和铁栗木有着很大关系。除战船之外,广州还制造民间所用的商船和官船。《明史》记载,江南的造船业,主要服务于漕运,福建和广州的造船,用于运送官物、抵御倭寇,以及内港运输和海洋贸易。

  明朝部分开通海外贸易后,百姓要想出海必须持有官府的证明,这就大大限制了商人的活动范围。据了解,明代永乐之后,去印度洋的人已经很少了,主要在东南亚一带活动。就国内而言,来往于福建、浙江和广东各地的航运大大增加。明代晚期,葡萄牙、荷兰等国的商人来到中国,他们以澳门为根据地开展海上贸易。明万历后,广州每年夏冬举行两次定期集市,中国商人和葡萄牙商人都来到广州,各购所需。

  清代的战船依然由官府制造和维修。清初,为平定三藩之乱,在广州督造了大量的战船。后来,又在广州设官营造船厂。造船的种类和数量比前朝继续增多,而且出现了私人造船。在航海方面,航行技术也有进步,能够掌握季风的规律,船员熟悉海河沿岸的地貌,并且能够调整航行的速度。清代各江都出现了行水歌,船员把所在江河的沿岸石头、滩峡特征和路径的村庄名称都编进歌谣,边行边唱,自然清楚航路上的各种情况。

  尽管清初实行海禁,但是到了康熙皇帝统一台湾,平定岭南三藩之后,正式对外开海贸易。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粤、闽、浙、江四个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之事。广州、泉州、宁波和松江成为第一批对外贸易港口。粤海关同时具有管理外国船只的职能。清代前期,广州就组织了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机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外贸易也限于十三行一地,西方各国船只纷至沓来,广州地区的海上航运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决定从西方购买先进的炮舰。广州开埠第三年,英国人约翰·柯拜在黄埔建立柯拜船坞,首开洋人在广州造船的先例。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等人在广州开办了不少军工企业,其中就有黄埔船局。

  李庆新 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教授

  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广州以其地理、历史和传统因素,长期执海外贸易之牛耳,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东方的起点。上下两千年,历久不衰,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广州对中外交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在制度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上。广州确立的贸易制度与政策,往往具有地方性和全国性双重意义。例如唐代创立的市舶使(院)制度,宋元时期推广到东南各港,宋元丰《广州市舶条》,颁行闽、浙,成为全国性贸易法规。

  明中叶以后,随着欧美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地来华航线的开辟,广州这个传统的海上贸易中心与澳门构成“二元中心”结构,成为西方商船首选的对华贸易口岸,形成新的贸易制度“广中事例”(Canton System)。

  随着商贸经济的繁荣,以广州为中心的港口贸易,发展成为华洋商贸中心、中外关系通道,西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广州汇聚,成了中华大地得风气之先的“南风窗”,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中西交流的中心和对外贸易的中心似乎转移到了上海,广州为什么没能保持住其中心地位?

  答:港口的兴衰,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有地理、区位、交通、腹地、政策等方面。鸦片战争后广州外贸中心地位的失落,原因非常复杂,但与下面因素颇有关系:朝贡体系下“一口通商”的垄断性制度被打破,广州失去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随着香港崛起,广州原有贸易中心与航运中心地位实际上被香港取代。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实力、水陆交通条件等,较之广州都具有明显优势。

起先,中外水手都到南海神庙求航行平安,后来,官员和百姓有事也来这里求拜。


  清代以前,广州的对外贸易的港口一直在扶胥镇,也就是今天黄埔区的庙头村。所谓庙就是建于隋代的南海神庙,那时又称波罗庙,是为了敬奉南海神而修建的。当时的人们认为,四海之神,南海为尊;加上此地紧邻珠江,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于是建庙以便祭拜。据记载,中外商人每行船至此,都要前来顶礼膜拜一番,以至于南海神灵威名远扬,后来碰上什么天灾之年,官员纷纷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还真有灵验的。

  心向往之,我有点景仰这个千年古港了。于是,我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来到黄埔区庙头村。沿着蜿蜒的旭日街,我找到了南海神庙。门口附近有几位卖香火的老太太,争相向我推荐,而看手相的“半仙”也在寻找生意——都在沾南海神的光啊。我并没有急于进去,在庙前寻找昔日的遗迹,努力想象当时的盛况。庙前几台挖掘机在忙碌着,抓起一堆泥,抛在低洼处。东南处,则挖了一个大坑,起码五六米深。一位阿姨告诉我,这里要建广场和人工湖。放眼望去,已经推平了一大片。

  2005年下半年,考古人员在庙的正前方发现一处码头遗址,据南海神庙负责人黄应丰介绍,这是清代的码头,说明当时还可以停船,“大概是清代末年,庙前的水道才淤塞了”。后来在正门的西南方向又发现了一处码头遗址,有关专家表示可能是明代的遗址。记者站在清代码头的遗址前,下面是类似沙滩的斜坡码头,上面还有几块青石板,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海水冲刷过的痕迹。一百多年以前,这里还可以停船,沧海桑田,变化巨大啊。

  此时,我一回头,高大的石牌坊门口站立在那里,“海不扬波”,我轻声念着四个大字。和一般的庙相比,南海神庙规模宏大,占地3万多平方米。在中轴线上有大殿、碑亭、头门、仪门。我重点看了波罗庙内40多块从唐至清的碑刻,上面大多记载了历代官员祈求海事平安、风调雨顺的事情。最早的一块是刻于公元820年的唐碑,也是唯一一块唐碑,更引人注目的是该碑乃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撰。碑上很多文字都有点模糊了,从附近的说明牌上得知,碑上有“其庙在广州治之南扶胥港口,黄木之湾”。立于宋代乾道元年(1165年)的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记碑上有,宋代广州“夷舶往来,百货丰盛”的记载,可以想见当时海上贸易的繁盛。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元代的一块石碑。元至正十年(1135年),元惠宗专程派人从大都(今北京)千里迢迢来到广州,代皇帝祭祀南海神,祈求年景变好。南海神的影响力真的很大,以至于久旱不雨前来求拜。后世的南海神不仅仅只管航行平安了,还掌管着天气和百姓的命运。

  撰文:本报记者 宋金绪

  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本专题由本报和省中山图书馆联合编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到泉州大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