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和张献忠是不是同一个朝代的人物?


明朝政治上的日益腐败,对百姓的税赋剥削日益加重,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层出不穷,规模较大的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起义军连破河南、安徽等地,沿途饥民纷纷响应,不断有人加入,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严重消耗了明朝处理辽东战事的实力,客观上为清军的不断做大做强提供了条件。


满洲贵族早就有灭掉明朝的野心,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东进征服朝鲜,并联合蒙古,实力极为强盛。皇太极于是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想要复制元朝成功经验,兵锋直指大明朝边关,想要拿下中原大地。皇太极深知满族要想入主中原,必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因此他十分重视汉族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诸如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等人的重用,一些很有本事的人,都先后投靠了清廷,皇太极对他们封王封侯,并从他们等那里学来红夷大炮制造技术。


崇祯在内忧外患面前,昏招不断,不仅杀了守关大将袁崇焕,在吴三桂等人勤王的问题上也是犹豫不决。李自成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了洛阳,活捉并杀死了福王朱常洵。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马不停蹄地向北京进军。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毫不费劲地攻下了京师,崇祯帝朱由检自缢。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处境可以说极为尴尬,在大顺与大清之间,其实一开始吴三桂更倾向于投降大顺,却又偏偏被大顺最终推向了满清一边。原因是他的父亲被李自成的手下逼税,并毒打一场。他的小妾陈圆圆也被大顺军将领所抢走,加上李自成命令他去北京开会,猜测李自成的召见很可能是一种骗局,吴三桂便认为这是想拿下他。


总而言之,吴三桂投降了满清,打开了山海关大门,清军屡次攻不破的长城,顺利拿下。李自成的大顺军人数虽然多,但是久经战阵的却很少,人数多到从北山至海边排满了人,面对这样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采取重点突破战术。和吴三桂军一起借助风沙,呼啸出击,李自成阵容大乱,大将刘宗敏也负了伤。眼见败局已定,只得下令急速撤退。回到北京,李自成又杀吴三桂家属三十二口,可见他对吴三桂的勾引清兵的痛恨。而吴三桂却在山海关战役结束,就率领关辽军民剃发降清,由多尔衮承制封为平西王。


要命的是清军所打的旗号,是帮助明朝消灭李自成的大顺,这个很有迷惑性。由于李自成的滥杀无辜,得罪太多人,明里暗里参加清军的人数不少。清军并不急于歼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义军,而是采取尾随方式,把起义军到处赶。从而达到占领中原地盘的目的,这点有些像蒋介石深入地方军阀地盘的套路。明王朝的剩余势力往往把起义军看成更大的敌人,无疑这相当加重了明朝的内耗。


清军不但在占领区没有推行剃发政策,还向南京的南明朝廷释放了很大的善意,等到扬州十屠,史可法抗清时,已经回天无力。在大量降清官员的作用下,没有力量能挡得住清军了。这个时候满清开始推行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时候,中原民众此刻才意识到,这不是朝代改换,而是天下丢了。


仅仅两年之内,清朝军队就基本占领了全国。李自成、张献忠先后阵亡覆灭,南明的小朝廷立了一个又被灭了一个,大明最后只剩下孤悬海外的郑成功,大明朝就这么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字号:字长伯 一字月所

出生时间:1612年6月8日

去世时间:1678年10月2日

主要作品:《喝火令》《渠魁不翦三患二难》

主要成就:明末镇守山海关,康熙年间发动全国性叛乱、建立政权

爵位:平西伯(明)、平西王(清)

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官职:明辽东总兵、清平西大将军

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他出身于辽西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在广宁之战中失利,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吴三桂的生母不详,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续弦。祖大寿是世居辽西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二年(1629年),清太宗皇太极亲率五、六万大军,避开明朝构筑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趋北京,史称“己巳之变”。面对来势凶猛的清军,朝野非议颇多,又恰逢皇太极设计反间,生性多疑的崇祯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关宁军入卫

在全国平定之后,清政府亟需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因此,早在占领云贵之初,便向这些地区派出了行政官吏,而后不久,又计划撤回和裁减八旗及绿营军队。清朝的这些措施,无疑是和当时整个社会都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但是,由于十几年来吴三桂政治、军事势力的迅速增长,清朝的这些措施却触犯到吴三桂本人的利益。

就吴三桂方面说来,在南明政权尚未消灭之前,他与清政府命运相连,必须拼死作战。他在镇守云南后实行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辖下的各级官吏,他“选用自擅”,“各省员缺,时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

与此同时,他还以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效劳。他还招纳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编为忠勇五营、义勇五营,加紧训练。此外,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

《清史稿》:三桂白首举事,意上方少,诸王诸将帅佐开国者皆物故,变起且恇扰。及闻上从容指挥,军报迅速,阃外用命,始叹非所料。制胜於庙堂,岂不然欤?上不欲归咎建议撤藩诸臣,三桂等奉诏罢镇,亦必曲意保全之。惜乎三桂等未能喻也!

《明档》: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

《吴三桂纪略》:孝闻九边,勇冠三军。

《平西王吴三桂传》:“正值闯贼构乱,召卫神京,计不能两全,乃乞师本朝(清朝),以雪君父大仇。”

清太宗皇太极: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南明福王朱由崧:雪耻除凶,功在社稷。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将军本朝之勋臣,新朝之雄镇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将军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原未尽泯也。奈何清军入京,外施复仇之虚名,阴行问鼎之实计。红颜幸得故主,顿忘逆贼授首之后,而江北一带土宇,竟非本朝所有矣。……

明朝遗臣朱舜水:吴三桂愚騃竖子,失于较计。

夏允彝:三桂少年,勇冠三军,边帅莫之及。闯寇所以诱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十足地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更引人注目的是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

古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年少成名的吴三桂曾在北京短暂逗留。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有着传奇经历而又风姿俊逸的他几乎引起了轰动。名公巨卿乃至文人雅士们都以结识他为荣。他兼粗豪与文雅的气质使名动京师的大诗人吴梅村十分倾倒,为他留下了“白皙通候最少年”一句。

有一年,吴三桂随祖父到苏州采购绸缎,闲暇时与苏州好友周仝游览太湖。二人正在茶馆品茶,忽见隔岸游艇上有一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歌声优美动听,吴三桂不觉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祯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种文书。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圆圆亦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吴三桂从态度模棱两可转变为公开对抗,这在大顺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此时,吴三桂已别无选择。若明日ji单独与大顺军交锋

父亲:吴襄,明崇祯初官锦州总兵。

继母:祖氏,祖大寿之女。

四满妇(清廷所赐之四名满洲女子,“凡行军必随往”)

爱妾有陈圆圆、八面观音、四面观音、莲儿等,据说其云南后宫有嫔妃千人。

吴应熊:顺治十年(1653年)与建宁公主成婚,以额驸的身分留居京师,实为朝廷人质。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

吴世霖: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十三日,吴世霖与其父吴应熊被处死。

吴世璠:吴应熊的庶子,起初留守云南,吴三桂死后到贵阳奔丧时被部将拥立为帝,改年号洪化,康熙二十年(1681年)自尽。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

导读:大家都知道,清朝在建国之初猛将辈出,比如说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等,然而当这些纵横捭阖的将领故去之后,大清国显得人才匮乏,不过幸亏由一名宗室将领为爱新觉罗家族撑住了门面,他就是安亲王岳乐。

1625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迎娶了一位漂亮的新娘,她就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布木布泰,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嫡福晋纳喇氏在家中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岳乐。岳乐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当时大金国与明朝、蒙古察哈尔部、朝鲜等国处于战争状态,岳乐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辈上了战场,经历了刀光剑影的洗礼和磨练,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旗将领。

大清国入关后,岳乐也得到了重用,他曾在1646年随肃亲王豪格入川作战,亲自率领士兵将大西王张献忠斩杀,因此受封为大清贝勒。除了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岳乐在政治上也是一把好手,当时顺治帝推行汉化,调解满汉矛盾,岳乐是顺治帝最主要的支持者,因在政治上的作为,顺治封自己这位堂兄为安亲王。

康熙继位后,岳乐虽然一度受到了压制,但是吴三桂的反叛又给了岳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当时,岳乐临危受命,被康熙任命为抚远平寇大将军,先是收复了江西全境,后来又在湖南重挫吴三桂,使得吴三桂抱憾而逝。可见,岳乐确实是清朝初年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遗憾的是,在他死后却受到了牵连,因此而被降爵为安郡王。

岳乐在外面是一把好手,而在他的内院也有一位十分厉害的女人,据史料记载,岳乐一共有14名妻妾,她的第三位大福晋(妻子)赫舍里氏名气很大。赫舍里氏是康熙初年首辅索尼的女儿、大学士索额图的妹妹,即康熙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的亲姑姑,这个女人不但出身高贵,而且非常能生孩子。

据记载,赫舍里氏在顺治十八年嫁给了岳乐,在此后的22年里她竟然先后生下了13个孩子,足可见赫舍里氏生育力之强大和受宠之荣。这女人如果进了后宫,打破清宫后妃生育记录肯定是不在话下,不过,进得了皇宫的女人未必就是幸福的,而成为一个王爷福晋或许更能逍遥快活!

值得一提的是,安亲王岳乐有一个外孙女郭络罗氏,嫁给了康熙的第八子胤禩,不过下场凄惨,以悲剧而收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三桂历史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