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30岁就评为《教授》?

  首先,我不是愤青。我对这个社会的各种客观存在,都有着相对冷静成熟的理解。
  发这个帖子,是真的想请大家帮忙,帮我出出主意,以后该怎么办。
  我生于1980年。1996年上大学,2000年毕业。之后留校工作,至今正好十年。
  2005年获讲师资格,2006年获硕士学位。工作很努力,成绩也很多。在单位里为人处世均还算不错,和领导和同事们都比较融洽,2007年任科室副主任,2010年任主任。到今年,正好讲师满5年,根据相关文件,已经符合参评副教授的条件。
  我们单位今年一共上报了8个参评人员,我最小,还有一个79年的,比我大一岁。
  很实在的讲,所有参评的人员里面,我的材料最厚实,质量也最高(国家级三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均有,排名前三,立过三等功,得过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答辩进行得很顺利,英文、中文问题都回答的不错。
  但是最后的结果,竟然就是把那个79年的哥们和我两个人给砍掉了。理由只有一个:你们最年轻嘛,以后有机会。
  要说不伤心,不郁闷,那是假的。
  但是我倒也没有因此愤世嫉俗——毕竟,这个游戏的规则不是我们来定的,我们只是玩家而已(或者说是被玩的玩家)。
  我只是突然间感到很迷茫,我才30岁啊!事实证明,不管我取得多大的成绩,35岁之前(惯例),我依然是很难评上副教授了。
  35岁,多么遥远。还有整整5年呢。难道我就这么干耗着?耗到35岁之后,再抱着厚厚一摞子比人家评教授还多的证明材料,去评一个所谓的副教授?然后再把所有成绩全部归零,重新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积攒评教授的所谓材料?
  很迷茫。真的很迷茫。
  请大家帮我想一想,我该怎么办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浏览15次,回复0。
  号称人气爆棚的天涯,告诉了我什么叫做寂寞。

  呵呵……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好比去殡仪馆瞻仰遗容,实在已经无话可说了,那就只好用沉默来表示一种对逝者的尊重?
  其实我真的不是太难过,也不是想不开。我很能理解这件事情本身。
  对于游戏规则,在我哪天真的拥有了制定或者改变它的权力之前,我也懒得去理论太多关于这些条款的是是非非。那都是废话。聪明人不讲废话。
  我只是在迷茫,迷茫下一步该怎么办。就好象一个一直在很用心讨饭的乞丐,突然发现有一天政府下命令所有人都不准要饭了,这个乞丐也难免要迷茫一下,下一步到底应该去干点什么有奔头的职业呢?
  这……是一个问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6年1月13日,百岁老人周有光迎来了他111岁的生日。几天之前,媒体在上海和北京以“走向世界,走向文明”主题座谈会的形式提前为周老庆生。语言学家、上海《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发言中表示了遗憾:“语言在周老面前显得匮乏。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现在周先生已经111岁了。可惜我们一时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称呼如此高寿的人”。仿佛是心有灵犀,身在北京的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原总编周为民积极建议,周老的生命时间已经超过了现有的标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新词,把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

    然而,周有光自己根本没有在意年龄、称谓的事儿。在解放军总医院退休医生蒋彦永最新拍摄的视频中,情绪乐观、头脑清楚的周先生乐呵呵地说:“年龄老了,思想不老;年龄越大,思想越新;年龄一年一年大,思想一年一年进步才好!”

    人们钦佩周先生,不仅是他的生命长度,还在于他的生命质量。

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的周有光,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周有光10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50岁之前,他是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执教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从50到85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字学家,主持拟定我国《汉字拼音方案》,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85岁至今,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思想独立,豁达睿智。他的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今年座谈会的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认为:“周有光先生在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基于这一点,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也是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先生思想有光。关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到而精妙的见解。

    ——他不同意文化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向低处蔓延,落后追赶先进。

    ——他反对国学之说。他说,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复兴中国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他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但主张观察的角度、坐标“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有人统计过,周老现已出版了40多本著作,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100岁时出版《百岁新稿》,104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后又陆续有《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著作问世。这在中外出版史上,也堪称奇迹。

    说起周有光,中国社科院颇受关注的中青年历史学家马勇非常赞叹。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他发现,近代思想家的巨大变化大都是年轻时激进,中年时开始调和平庸,到老年时趋向保守。但这样一个规律,被周有光先生用行动彻底颠覆。“他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2016年新年伊始,面对前来看望他的“忘年交”朋友、出版社编辑叶芳,周有光说了一句带有人生总结意味的话:“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1906年出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世纪老人周有光,他的生命线仍在不断地延长,他的生命之光还在不停地闪耀。

相关链接:①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 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史》等30多部专著,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②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12月4日,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网正式公布了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报拟入选人员名单。其中,淮安籍学者张新星入选,30岁的他即将成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的研究受到世界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张新星于2002年、2005年分别毕业于市开明中学和江苏省淮阴中学,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师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物理化学教授Kit Bowen。

目前,他的研究领域是分子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动态学,研究对象是真空中质量选择的团簇的光谱学。即通过对原子尺度下的精确可控的极其微观的世界的研究,发现新型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等。迄今为止,张新星发表SCI论文近50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论文近30篇。他的研究工作多次受到国际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媒体报道,受到世界广泛关注。2013年3月,张新星作为第一作者,在世界著名化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磁性超级原子钒钠八(VNa8)的存在。

当记者问到“你有什么令自己感到骄傲的研究成果时”,张新星十分谦虚地回答:“没有。”他说,能令他自豪的研究成果必须是“国际上首次”,比如发现首个磁性超原子,首个全氢西格玛芳香键,首个铝铝双键等。

感谢在淮中几年的学习生活

十多年来,张新星一直坚持潜心科研,虽然有时实验过程十分苦闷,但是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使他坚持了下来。

“挺感谢在淮中几年的学习生活,在老师的鼓励下,喜欢化学这一点一直坚持下来。”张新星告诉记者,他从初中开始就多次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奖,还是2002年的中考状元;高中阶段他就自学了本科化学系要求的几门主课。他认为,所谓科研,兴趣是第一位,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科研的意义。

张新星告诉记者,他很喜欢一个成语:阐幽探赜。“唐顺之《吴儒人挽诗》序中说:岂史主于纪大而略小,诗主于阐幽探赜,其为教一而其为体则异耶。我想这个词用在科学上更加恰当。”张新星说,人生很短,值得去做一些虽然辛苦但是重要的事情。新中国之所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如两弹一星等等。

“对比欧洲,美洲等国家,我认为中国现在是全球最有活力、最有机遇和挑战的国家。”张新星说,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恰恰是他回国的极好契机。回国后,他将继续潜心科研工作。除此之外,还希望通过教书育人,培养更优秀、更有国际视野的学者。

第十四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630人通过终审拟予引进

据了解,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从2011年开始实施,是旨在引进一批有潜力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项目。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的申报对象,目前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而且一般应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或有一定年限的海外工作经历,入选条件相当高。入选青年千人后,中央财政将给予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千人计划”现有政策执行。

据介绍,今年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共有3556人申报,经形式审查、通信和面试评审,630人通过终审,拟予引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5岁教授什么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