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中医药研究院主要是干什么的?

  困扰深圳市民阁先生一年的问题,可算是解决了。

  去年起,阁先生刚2岁的孩子睡觉总是打呼,经诊断为腺体肥大,当时医生建议手术切除部分腺体。由于孩子尚小,他拒绝了手术提议。但一年来,孩子晚上折腾不停,让他十分揪心。3月18日,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开业。闻讯后,阁先生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经主任中医师艾诗奇针灸治疗后,小孩的症状大为减轻了。

  宝安区委书记姚任表示,将以医院建设开业为契机,进一步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推动宝安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医院在治疗阶段使用中医方式,其他阶段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2015年,宝安就提出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成立深圳首家中医院集团,在区内设若干家中医类社康中心。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杨北兵表示,建设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是宝安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规划提出到具体施工,各方都积极参与推动,工程队入场到开业只用了不到4个月。”回顾医院的建设历程,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负责人徐庆十感慨不已。他回忆,在医院名字确立之初,医院名称曾一度引发疑问:“纯中医治疗的‘纯’字有没有必要用?”经反复讨论,最终还是使用了“纯中医”的表述。

  “一般而言,诊疗过程分为诊断—治疗—疗效验证三阶段,医院在治疗阶段完全使用纯中医方式,其他阶段则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医院副院长杨光义解释道。

  名称确立了,又有了新的问题。“纯中医治疗医院”是个新概念,国内既无标准可循,也无先例借鉴,“怎么建”成了难点。为此,深圳专门出台《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

  该标准规定,纯中医治疗医院除院内紧急救治和麻醉外,纯中医治疗率达到95%以上;应以门诊疗法为主,病房住院治疗为辅;应增加中医特色工作室、中医药文化宣教展示区等。以上种种,在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均有明确体现。

  搭建中医传播发展综合载体,为中医名家建立工作室

  走廊内,随处可见回纹木雕指示牌;门诊室里,红木诊案、雕花圆凳依次摆放;一楼的中医药博物馆中,展有古代的中医药具……行走在医院,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中医范”。

  “医院建筑风格仿照汉唐,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其打造为传播中医文化的载体和旗帜,并以此推动中医发展,传播中医理念。”徐庆十说。

  目前,已有多位国内外中医大师、中医名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其中,金世元、武连仲、符文彬、金远林、刘景鸿等名家名医都与医院合作,定期前来坐诊。

  在部分诊室,中医运用现代检测技术配合传统疗法,让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在刘景鸿的诊室内,一场针灸治疗正在进行。在患者皮肤消毒后,他没有急于施针,而是拿出了实测经脉定位仪在患者手臂上测量穴位。“虽然凭经验也能找到,但有科学技术帮忙,我们下针更精准,患者也更放心。”刘景鸿说。

  “中医的关键在于达到疗效,这就需要更多名医的传承。”符文彬表示,医院未来要发展,人才培养必须重视。

  医院为金世元、武连仲、符文彬等名家建立了工作室,并选择研究生加入工作室团队,传承名医的医学精髓。

  “我所在的工作室有6人,都是医院医生。”医院药学学科带头人梅全喜是金世元传承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介绍,工作室负责整理分析金世元实践经验、学术专著等资料,并制定传承培养计划。

  积极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推动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

  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未来的发展可能及衍生的相关问题,令不少中医界人士展开思考。

  不少中医界专家表示,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高层次人才评审年龄的限定不符合中医界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一名中医医术要有所建树,通常要行医很多年,目前国内知名中医大师年龄约在65岁以上。这就导致顶尖的中医医生因年龄偏高,难以通过高层次人才评审。同时,有专家建议,要考虑海外归来中医的实际情况,出台更加科学的中医人才待遇评定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指出,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在专科建设、人才储备、人文关怀等方面还需加强,应创新诊疗模式,扎实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完善中医药产业体系等。

  “‘纯中医治疗’的牌子打出来不容易,要考虑如何让中医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中医、信任中医。”业内人士说。

  针对以上部分问题,宝安区已有行动。近期,宝安区委区政府发起成立了“深圳市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开展中医药传承、理论和技术创新、研发及产业转化、文化普及等工作。

  目前,宝安积极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打造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今年起将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研中心、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实践基地。这些中心基地,将与纯中医治疗医院形成联动发展。

  “我们会将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打造成为凝聚全国中医界名家、大师的载体,成为传承、发展、振兴中医药的平台,成为加强海内外中医药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地。”姚任说。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根据中医理论,冬天是主封藏的季节,俗话说“冬令进补,上山打虎”,而冬季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膏方不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体免疫力,更有利于祛病驱邪,使体内阴阳气血津液得到补充,故备受青睐。那么什么是膏方?膏方是如何制作的?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时值秋冬膏方进补之际,为了方便广大群众了解膏方,王府医院膏方专家与您话“膏方”。

    膏方,又称膏剂、膏滋,起于汉唐,兴于明清,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古老剂型之一。根据人体不同体质及临床表现而确立方药,经煎膏、浓缩、加炼后掺入某些高级滋补作用的辅料而精心制作而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1、亚健康状态者,平时无慢性疾病,但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负担过重而致身体虚弱的人;

    2、中老年人,体力不支,精力不足,难以胜任紧张而烦劳的工作;

    3、有衰老或早衰需要抗衰老、增强体质的人;

    4、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的需要康复的人群。

    以下人群不适合使用膏滋保健:

    1、青少年体质健壮者;

    2、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

    3、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

    4、胃痛、腹泻、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

    5、慢性肝炎、转氨酶很高者;

    6、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很高者。

    1、服用适宜症及禁忌症遵医嘱;

    2、膏质如出现少量不均匀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服用;

    3、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

    4、服用期间如果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应暂停服用。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古人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中医自古就极为重视道地药材的使用,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等。

    为确保膏方疗效,我院膏方坚持选用道地药材,每一味药材均由人工细挑慢选,加工炮制工艺考究,质量优良。

    辅料的选取是膏方制备过程中的关键之一,我院膏方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辅料(黄酒、蜂蜜、冰糖、木糖醇、饴糖等)均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成品味道微甜,口感较好,不喜汤药和糖尿病患者亦可服用。

    【名法】制备过程操作严格、工艺精良

    千百年来,中医学在膏方的制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经验。膏方的制作经过炼蜜、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我院购进了现代膏方生产设备(液体真空浓缩煎药机),低温浓缩,减少过久加热造成的成分损失,将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严格精良的制备工艺确保了膏方的疗效。

    【便捷】包装简单、方便携带

    传统的膏方使用瓷罐(锅、钵)保存,由于膏方用药时间较长,容易发生霉变。我院购进的膏体包装机,真空自动灌封,单剂量包装,服用时一次一袋,利于长久保存,不易变质,方便携带。

    组成:阿胶、核桃仁、黑芝麻、龙眼肉、枸杞子、大枣、黄酒、冰糖。

    功效:用于气血两亏,补气补血,美容养颜。特别适合女士长期服用,有非常好的美容效果,可令头发乌黑,富有光泽和弹性,减少面部色斑与皱纹,其良好的补血效果能够延缓衰老。

    组成:党参、茯苓、炒白术、熟地黄、山药、石菖蒲、益母草、红花、白芍、阿胶、蜂蜜。

    功效:用于气血两亏,补气补血,美容养颜。

    组成:桑椹、陈皮、蜂蜜。

    功效:桑椹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等功效。适用于阴亏血虚之头晕、目暗、耳鸣、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组成:熟地黄、山药、生地黄、石菖蒲、远志、益智仁、淫羊藿、枸杞子、鹿角胶、蜂蜜等。

    功效:健脾补肾、调和阴阳、肾气津亏、腰膝酸软、怕冷小便不利、月经失调、男性肾阳不足。

    组成:炒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大枣、首乌藤、蜂蜜。

    功效:养心阴、益肝血、健脾胃、安心神。用于心肝血虚,心神失养。症见心悸、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舌红、脉弦细。主治单纯性失眠、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桑 叶、菊花、麦冬、干石斛、桔梗、 罗汉果、芦根、广陈皮。

    功效:清肺利咽 、生津止咳,增强肺的功能和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或缓解鼻咽喉部不适症状,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证属邪犯肺卫者,也适用于经常吸烟、饮酒、嗜食辛辣、用嗓过度等需要调养肺胃的人群。

    除以上几种特色膏方外,我院中医专家通过把脉问诊,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为患者量身定制“一人、一方、一膏”。

    姜颖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硕士 著名内分泌专家

    擅长于膏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阳痿、甲状腺结节、老年病、肥胖症、久病虚弱及术后康复的膏方治疗。

    吕莫玲 主任医师 教授 肾病知名专家

    擅长膏方治疗慢性肾病、水肿、蛋白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心悸失眠、头痛眩晕、脱发虚汗、慢性前列腺疾病等内科慢性疑难杂症。

    李雅君 主任医师 著名脑病科专家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头痛、眩晕、睡眠障碍、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血管神经症、大动脉炎、静脉炎。

    王颖辉 博士 副主任医师

    擅长用膏方进行慢性病、老年病、亚健康的调养及膏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等。

    擅长用膏方调理慢性疾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慢性胃炎)、亚健康者、女性人群(如女性早衰)、疾病康复期患者(术后、化疗、放疗后)、性功能减退者。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擅长中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慢性鼻炎、咽炎、咳嗽、消化不良、胃炎、胆囊炎、便秘以及失眠、焦虑抑郁等常见病的中西医调治,以及辩证立法运用膏方,调畅气血阴阳、治疗慢性疾病,补虚扶正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

    彭明华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擅长膏方治疗肥胖症、女性美容、亚健康的调理。

    王丽 眼科专家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眼科疾病,特别是用中药膏方治疗各种眼底病变效果更佳。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等。

    刘涛 医学硕士 师从国家名老中医李佃贵教授

    擅长使用膏方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老年人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包括慢性胃炎及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各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姜涛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用膏方治疗慢性虚损性消化科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

    从事临床近20年,擅长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中药治疗深浅静脉炎、顽固性便秘、顽固性心衰及心绞痛、顽固性发热和失眠、头晕、头痛等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跟名师,读古籍,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唐文化的代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