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倭斗争的胜利,解除了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期侵扰,使社会安定下来,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也为明朝开放海禁创造了条件。同时,戚家军平定倭患之后,迎来了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局面,给东亚、东南亚带来了安定的海上秩序。

(1)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领导戚家军平定倭患的民族英雄是谁?抗倭斗争的胜利对世界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献祝文、献香花、献鲜果……在南安郑成功祖庙内,两岸信众、各界人士循古老而传统的仪式共祭郑成功,祈盼两岸和平共进……如今,以爱国御侮、开拓进取、坚贞不渝为内涵的“成功精神”,已经成为闽南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两岸民众为什么共同敬仰郑成功?郑成功“御侮”胜利后,哪一王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3)依据材料二概括“成功精神”的基本内涵。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推荐1】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历史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研究各种关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弄权“有才”的雍正皇帝因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问题。

——重庆晚报张天野《雍正皇帝弄权“有才”为清朝解决君相争权》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从元朝到明朝丞相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雍正皇帝“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2)图一、图二中的场景分别出现在哪个朝代?简要分析图中场景出现巨大反差的原因。

他原是一名郎官,志在为国分优,面对朝廷的招募,他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使命……在途中他们被匈奴抓住。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他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他到东南沿海抗倭。他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他的诗句。

——均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人物一、人物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在处理家国关系上二人有什么共性的地方?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年间,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巨舰……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材料四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永乐”是哪个皇帝的年号?你知道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吗?
(2)对比材料二表格中的信息,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材料四的诗句共同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5)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从郑和、戚继光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推荐3】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坚定的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据材料甲、乙,分别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管理台湾地区的措施?

(2)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据材料丙,概括清统治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同“内部分裂割据势力”做斗争的史实?

(3)加强边疆治理巩固国家统一。据材料丁,概括清朝加强边疆治理秉承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在西南地区践行该理念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应采取的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戚继光抗倭200字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