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11列的古诗有哪些?

①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③比喻固定呆板、 矫揉造作。

④亦作“起承转结”、“起承围收”、“开承转合”。

“起”运用比兴手法,“比”就是以此物比彼物,也叫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比喻中的本体和“兴”的所言之物,就是广告所要传达的最重要信息。“他物”和的寻找是文案写作的重点,必须根据文案正文的主要内容(广告所要传达的最重要信息)反推得出,在与之相关的,情理上或逻辑上或事实上有关联的事物中去寻找。

“承”是“起”的延续,从情感和叙述上使之饱满。要有意为之地去寻找既能承接“起”,又能启下的元素。主要的是从“起”势中的“他物”入手,寻找与之相关又与商品的特性相关的元素。如商品相机广告中可用“四方的景色”为起势,用“颜色”来承接。

“转”从意义上开始转入它式,其基础是跟“承”有情绪逻辑上或事实逻辑方面的关系。这里就开始转入对广告文案中要传达的商品、服务或劳务的特性、功能等信息的诉求。

“合”将比兴阶段所运用的载体(他物)与转折时所用本体,作情绪、逻辑、意义上的揭示和升华。这部分要注意词语不能用得太过专业、生僻,因为广告文案是给普通人看的、听了。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洛阳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点题的如: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有的诗全篇不点题,然而句句又都切题。如牡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由此可见“承”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写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叙事: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扬州”。

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如:僧志南:“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

承,是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事,转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动之气。所以说“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写景转推理。”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由写景转抒情。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刘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刘熙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

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另一种是“以景语结情语”(张炎)。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从内容上讲,第四句为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自己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内容需要而作选择。据刘熙哉《隋唐嘉语》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及喜曰'名下固无虚士’”薛道衡此诗,格法变化迥异常规,是为活法。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亦属活法的成功范例。

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沈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

为什么说第三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从诸多古人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义贯之,也就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话来说。两句间的关系有单句式的,而更多的则是复句式的。

单句式中常见的是主谓关系:上句只说出主语(谁、什么),下句说出谓语(干什么、怎么样)。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并列关系: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2、顺承关系: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如: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祜《赠内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补说关系:下句对上句补充说明或归结。如: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选择关系: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选择。如: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5.递进关系: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如: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山衢道中》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6、转折关系: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听弹琴》

7.条件关系:上句提出一种条件,下句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结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8.假设关系:上句提出假设,下句说出结果。如: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9、问答关系:上句提问,下句作答。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因果关系:一句说原因,一句说结果,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11、目的关系:一句表示一种行为,一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如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复句式的意议关系,不仅见于绝句的三、四两句,还有见于绝句整个篇章的。整篇复句式的绝句,章紧意密,浑然一体。如: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问答关系。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目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后面归结前面的补说关系。

整篇复句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谈一下用流水对结尾的问题.

绝句结尾两句的转合法也适用于律诗的结尾,所以作诗不宜用对仗结尾。如果用对仗结尾,一般要用流水对,否则就有松散之嫌。流水对与转合法一样,也是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首诗的结尾,用的就是流水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两联都用对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同样是两联都用对仗,因结尾没用流水对,就显得松散。

杜甫的《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第一首松散,第二首结尾用流水对,就不松散.(注)

关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则另当别论。

该诗起句突兀,章法独特。结尾虽然没用流水对,却也不觉松散,仍算得上一首完整的诗。因为这首诗从章法上分析,它是将转合两句前置了。从内容上分析,它不同一般的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或即事生感的诗那样先写景物后写情感,而是先发感慨,后补缘由。即先写情感,后写景物。如同先说出论点,再列举论据的论文写法一样。两联之间存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因而让人不觉松散。

从上述古人的话中,我们应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他认为,起承转合之间有着辩证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和“转”皆兼顾“起”与“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因此,这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一、所谓的“起”,就是指诗的开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风头”之说。“起”的方式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起”法,都力戒平淡无味,力求笔势突兀,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

总的说来,“起”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一是开门见山,直奔题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如“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概括登楼所见的景色,将“江山如画”收于笔端。再如“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登太白峰》)描述自己在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太白峰顶,交代时间、地点、事由。

二是倒戟而入,笔势轩昂。此法即运用倒装手法。如王维的《观猎》一诗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如果按照因果顺序关系,应先说“将军猎渭城”,然后才说“风劲角弓鸣”,但这样显得平淡直率。改用倒装起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写狩猎时的风呼声、弦呜声,彼此相应,再推出狩猎的主角将军,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三是奇句夺目,一见而惊。清代李笠翁《闲情偶记》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所谓“奇句夺目,指的是起句警策有力,令人耳目一振。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用参差的句式、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追求和苦闷,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

二、所谓的“承”,即“承接”。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

“承”的写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加倍法,对上联(或上句)加倍强调。如杜甫的《春望》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上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之情,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二是递进法,对上联(或上句)递进一层的写法。如薛涛的《筹边楼》,首句“平临云鸟八窗秋”,写登临筹边楼所见之景,说楼与云中之鸟相平,极言其高。次句递进一层:“壮压西川四十州”,说筹边楼压倒西川的形胜之地,最为壮观。

三是反接法,采用与上联(或上句)相反的意思来突出主题。如王维的《鹿柴》,首句说“空山不见人”,次句却说“但闻人语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

三、所谓的“转”,即“转折”。“转”能使诗歌“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进入新的境界。在律诗或绝句中,“转”是诗歌结构上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因此,“转”是关键所在。如果“转”得巧妙,给人以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使诗歌出现高潮。

四、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诗的结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以景结”。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首诗写游子思归。开头两句直抒胸臆,结句写景的目的还是为了抒情,那在秋风中飘零的黄叶,不就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象征吗?

二是“以情结”。即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如李白的《杨叛儿》:“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此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唱歌写到劝酒,从劝酒写到酒醉,从酒醉写到留宿。诗的结句用熊熊火焰比喻彼此之间的恋情之炽热。大胆率直,显示出李白独有的豪放的风格,真有“撞钟”之感。

三是“以理结”。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如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卒章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观刈麦》结句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从农民的艰苦劳动而不得温饱,联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不由感到惭愧。《村居苦寒》的结句表达了同样的内疚:“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轻肥》的结句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四是“以问句结”。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如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征夫思妇是古老的题材。这首诗即有翻出新意。特别是中间两联,写闺中少妇和军中征人同对一轮明月,倍增相思之情,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最后两句说,谁能率领大军攻下敌人的龙城,使两地相隔的征夫思妇得以团圆昵?写闺怨而不作怨语,以问句作结,令人回味不已。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句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诗的起承转合,主要针对律诗、绝句而言。

一、就律诗而言,第一联必须是“起”,以下三联,分别依次为“承”、“转”、“合”。

以常建的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首联点明时间(清晨)、地点(古寺)、事由(入)及景物(初日、高林),是诗的开头:颔联形象性很强。“曲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紧地承接首联中的“清晨”、“古寺”和“高林”,被欧阳修“造意者为难工”之语,颈联一转,从后禅院写到更加开阔的山水景色,末联为“合”,暗写在这种静谧、秀丽的风景之中,人们自然产生飘然出世之感。

再看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起承转合,天衣无缝。首联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未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富有艺术感染力。

对绝句来讲,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如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的首句说,红豆生长于南方,次句借问春来又发出几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后说,红豆能引起人们的相思之情。四句诗,起、承、转、合,也十分清楚。红豆,又名相思子。诗的题目为“相思”,既切物之名,又切诗之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李白有《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一诗。

首句为“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起”,离开黄鹤楼以后怎么呢?“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接下去要交代的事,就是“承”,说明了时间地点。如果再交代到了扬州后怎么怎么,那是又承下去了,但诗人没去扬州,只是送友,故他转而描述目送所见之景:“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是“转”。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结束全诗,是谓“合”。

再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首句开篇,写秦淮河的月夜景色,以引起下文。第二句是承,说小船夜泊在秦淮河岸边靠酒家的地方。写到这里,诗人把时间、地点、环境都交代了,第三句异军突起,来了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转到了“商女”,把诗歌推向高潮。最后以“隔江犹唱后庭花”收合,到此,一首意境高雅,主题鲜明的爱国诗篇完成了。什麽叫“后庭花”?就是陈后主为他爱妃张丽华写的亡国之音。一个国家,就在这奢靡的音乐声中,在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中灭亡了。杜牧听了这个歌曲心中难受,触发了他对当时国家混乱的忧思,名义上写的是商女,实际上何止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啊!有的诗人特别讲究起承转合。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少”是“起”,“离家”是“承”,“老大”是“转”,“回”是“合”。一句诗中也讲起承转合。

在古代的诗话中,记载不少有关“起承转合”的传闻轶事。有个故事流传很广。说四个秀才,早上赶路,看见两个公差押着一个和尚经过,于是他们便提议以此吟诗。第一个秀才道:“知法又犯法(发)”,从眼前景物说起。第二个秀才见到和尚颈上的枷锁,也吟道:“出家又带家(戴枷)”,这是承句,说犯法了就得治罪。第三个秀才见这两样都说了,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吟什么好,忽然见太阳冉冉升起,脱口而出:“东方红日出”,这是转折,似乎与此事并不关联,第四个秀才一听,竟不知如何“合”了,忽然看到和尚光秃秃的脑袋,灵机一动,于是吟道:“板上晒冬瓜!”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和尚听了无地自容。这首诗诙谐有趣,极尽讽刺之能事,从一个侧面证明:“起承转合”之手法早已为古人所津津乐道。

清代有一首题为《诗则》的诗:

节拍平仄吟风月,韵押东江流水声。

起承转合天下事,比兴对偶物生情。

这首诗提出写律诗、绝句遵循的四条规则:

一是句子要讲平仄,才有节奏。二是诗句要讲押韵。“东江”就是指“一东”、“三江”这些韵脚。三是诗的意境必须起承转合,这是律诗、绝句的谋篇规则。四是诗歌要运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方法,使之更具形象性。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

有时作者不主张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们的手脚,从而采取较为灵活的章法。律诗如李商隐的《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情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的章法较为奇特。前面六句,一句一事,分别写不同场合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眼泪”。首句写失宠宫女之泪,是“怨泪”;次句写离别情人之泪,是“思泪”。第三句至第六句都是用典。第三句写娥皇、女英死别的“悲泪”;第四句写百姓对羊祜感德的“伤泪”;第五句写昭君身陷异域的“愁泪”;第六句写项羽穷途末路的“恨泪”。最后两句结出本意,说以上的诸类伤心之事,比之贫寒之士(青袍)迎送富贵之人(玉珂),都显得逊色。只有这种忍羞含辱之泪是最伤心不过的。这首诗写得无拘无束,并没有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但仍不失好诗。

在绝句中,这种情况更多。有的绝句一句一景,四句诗是四个独立的意境。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都属此类。还有的绝句只有“起”、“转”、“合”,没有“承”。

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两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

还有些诗结构特殊,如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二: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末,西风吹泪古藤州。

本诗怀念两位朋友,一位是陈无己,即陈师道;二是秦少游,即秦观,前者健在,但生活贫困,不得温饱;后者已经去世,卒于藤州。在诗的章法上,仿效杜甫的《存殁口号二首》,前后交叉,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怀秦少游,并不遵循“起承转合”的常规写法。

总之,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谈古代诗歌结构中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历代诗文作者在创作时总结出来的诗文结构方式之一,是诗文作者创作经验的体现,最早由元代范梓提出来的。那么,什么叫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头。“承”在“起”后,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甚至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合”就是诗文的结尾,即收合结尾,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合)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总之,诗文中的“起承转合”,也就是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的结构问题。

下面选择几首诗歌(包括词、曲)予以说明。

一、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全诗“起”,写了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分别是“岭”和“峰”,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奠定基础。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承”,它是承“成岭”、“成峰”而来的,是对观看效果不同的解释。第三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一句是“转”,是诗人在上面的基础上而宕开一笔,视野由观山转移到了探究(虚写)。最后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合”,既回答了上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也诗歌得到完整的收束。

下面再以王昌龄的《闺怨》为例,说说起承转合在诗歌中的体现。全诗如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首先“闺中少妇不知愁”,这是“起”,写出了“少妇”无忧无虑的感受。接着的“春日凝妆上翠楼”,这是“承”上句的“不知愁”而来。这里,诗人写少妇相思之情,不是直接进入,而是迂回曲折,所以,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承接上一句而转“转合”,其中一个“忽”字,明确地表明了少妇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后“悔教夫婿觅封侯”,是诗歌的“合”,是少妇“怨”的集中表现,其中的“悔”字很好地少妇“不知愁”而达到最后的“怨”情。可以说,诗人的构思婉转曲折,很有吸引力,而且卒章显志,使诗歌的感染力增强。

二、词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

我们以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例。全词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首先的“昨夜雨疏风骤”,这是全词的“起”句,它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浓睡不消残酒”接承上句而来,写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词人的状态。接着“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是由“浓睡不消残酒”而转词人醒了,就问“卷帘人”天气。接着的“知否,知否”是又一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最后“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诗人通过“风骤”而推知“海棠”应是“绿肥红瘦”,从而借“绿肥红瘦”形象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伤感 和寂寞的心情 

三、曲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

我们以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全曲词如下:

起句“枯藤老树昏鸦”,诗人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几个意象,描写了秋天傍晚昏暗的景色,为“断肠人”的活动营造了背景。接着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两句是“承”,诗人的视角由远及近,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断肠人”眼前让人悲伤的景物。特别是诗人在描写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表现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温馨的,正是这句温馨的描写,引发了“古道西风瘦马”中的“断肠人”的伤感。接着“夕阳西下”就“转”,整体上的背景由昏暗转到“夕阳”亮色,通过“夕阳西下”来暗示了“断肠人”无家可归处境,为后面的“断肠人在天涯”设置了情感背景。所以,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是“合”,是诗人伤感情感的集中表达。

总之,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韵脚:(仄韵) 入声三觉   * 平仄拼音来自AI,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子鱼论战》左丘明 古诗翻译及注释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两军交战于泓.。
(2)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
(3)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
(6)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
(8)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11)门官:国君的卫士。
(12)咎:怪罪,归罪,指责。
(13)重(chóng从)再次。
(14)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15)阻,迫也。隘,险也。言不迫人于险。
(16)寡人: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7)鼓:击鼓(进军)名词做动词。
(18)勍(qíng)敌:强敌,劲敌。勍:强而有力。
(19)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21)成列:排成战斗行列.
(22)胡耇(gǒu苟):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23)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
(24)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
(25)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
(26)服:(对敌人)屈服。
(27)三军崐: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28)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29)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子鱼论战》左丘明 古诗简析

  在此篇文章中,体现了宋襄公是个目光短浅的君主。既然要讲仁慈,为何要与人为敌呢?既然为敌了,却偏又讲起仁慈来了。实在是前后矛盾。若要对敌人讲仁慈,必先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方可讲得,否则不但受了伤,丢了性命便是连讲仁慈的本钱也丧失了啊。再不,就必须消敌于无形,我不为人人之敌,人人亦不以我为敌,那才是最大的仁慈!宋襄公对敌人的仁慈,也正是对自己的残忍,子鱼在此之间,倒显得很倒霉,辅佐了这样一个‘妇人之仁’的君主了,作者主要描绘的是一个迂腐,愚昧的君主。

《子鱼论战》左丘明 古诗创作背景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子鱼的观点和宋襄公的迂执形成鲜明对比。子鱼,宋襄公同父异母兄目夷的字。他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战争经过及宋襄公惨败的结局,后半部分写子鱼驳斥宋襄公的迂腐论调:总的先说“君未知战”,后分驳“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驳“不禽二毛”、“不重伤”,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寥寥数语,正面反面的议论都说得十分透辟。

  宋襄公陈念固封、顽钝愚闭,徒假诸于仁义之名而笼诸侯之心。而战争岂容此迂腐之辈。既无审时度势之能,又无慧眼独具之才。枉费兴兵侵郑而引火自焚于泓,空令子鱼等贤暴殄于粪土之墙。春秋霸主乃此像乎?况无实力为后盾,天焉不弃。若真有仁义之心,以次而对天下黎庶,举广义、携良材。何苦宋国不强,霸业不成。

  悲亦,心术不正且不智,不败而何?

  纵观子鱼所论句句中肯,切于要害,无虚饰矫言。皆以战争实务为重。而此等英才,明珠暗投,沦落于襄公之溜下而湮一世苦学,岂不惋惜。

  此一子鱼,而万千子鱼皆无逢于燕昭之黄金台。

  此一襄公,而万千襄公皆雍塞良材于水火沉沦中。

  千秋如此,万世依然。

1.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参与(yù) 犒赏(kào) 信手拈来(niān)
B.记载(zǎi) 奢侈(chǐ) 潜移默化(qiǎn)
C.粗糙(cāo) 哺育(fǔ) 一暴十寒(pù)
D.祠堂(cí) 揣度(duó) 弱不经风(jī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足足花了三天时间后,他们俩终于登上了海拔三千八百米的雪山主峰,使新婚蜜月生活既不寻常又别开生面。
B.汉民族传统的居住制度,是以妇从夫居为基础的父系亲属聚居,这也就决定了女性总要离开她所出生的那个家庭而外嫁别家。
C.文字就是那么奇妙,同样的内容,颠来倒去,便生出许多不同的意味。
D.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后,我们必须从而研究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用手一摸口袋,发觉钱不见了,她马上推醒身边的覃某追问,覃某假装摇头说“不知道”。
B.一般人都把制服孙悟空的“紧箍咒”说成“金箍咒”,这大概是因为孙悟空头上戴着金箍,手上拿着金箍棒的缘故。
C.十数年来,我一直害病,在我就医的生涯中,结交了一批从事医务工作的朋友,万隆医院的陈氏父子,就是其中之一。
D.香港女人上海女人,又好似一对天敌,沪港两地的选美舞台和水银灯下,从来是两地女人的必争之地。

4.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把黑夜短到黄昏的余辉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的最低纬度是49度。“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明亮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透射作用

6. 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分属于
A.东五区至西九区 B.东五区至东九区
C.东一区至东九区 D.东西区至东十区

7. 对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的情况下进行的
B.改革采取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C.改革都由是由资产阶级化的政治势力推动的
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8. 后人尊称张仲景为“医圣”,是因为他
A.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首创我国中医诊病法
C.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D.写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9. 下列世界的文化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②太阳黑子的记录
③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④地动仪的发明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0. 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A.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元素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的
B.β射线是原子核处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而形成的电子流
C.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都可以放出大量的能量
D.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2. 下列物质制成的材料中,不能用来包装食品的是
A.聚氯乙烯   B.聚乙烯   C.聚丙烯   D.纤维素

13. 生物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下述做法不合理的是
A.在果树的挂果时期对果枝进行适当环割有利于提高单位产量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使用,例如去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C.大棚种植蔬菜,如果碰到阴雨天气,可通过提高室内温度的方法来促进光合作用,以弥补光照不足引起的损失
D.花卉的优良变异品种可用嫁接方法保存,亦可用克隆技术进行扩种
14. 当前世界上天然橡胶和油棕的产地在
A.撒哈拉以南非洲 B.拉丁美洲 C.南亚 D.东南亚

15.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 B.亚洲和大西洋
C.非洲和印度洋 D.南极洲和北冰洋

16. 在下面诗句空缺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春雨断桥( )无渡,小舟撑出绿阴来。
A.愁 B.恰 C.叹 D.人

1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曹雪芹就是在这种穷困艰难的环境中,“ 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的。
②经过了一番忙活,老先生专门给少爷 的十全大补汤终于熬好了。
③二叔气坏了,抄起一把铁锨就追了出来, 跟前来拉架的老村长撞了个满怀。

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 ,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环境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果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它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 。
③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意志
⑤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⑥由此可见,机遇对于成功有多么大的作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9. 我国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

20.进行税费改革的试点地区,农民负担减幅一般都在25%以上。税费改革之所以能减轻农民负担,是因为税收具有 ,有效地遏制农村的乱收费现象。
A.无偿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 灵活性

21. 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A.增加劳动者数量 B.提高管理水平 C.降低生产成本 D.提高劳动生产率

22. 列宁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里的市场是指
A.商品服务市场 B.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消费品市场

23. 我国西北部与美国西北部相比
A.两地冬季都受低气压控制
B.两地夏季都受准静止锋控制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都具有海陆间循环和内陆循环两种水循环类型

24.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B.完全消灭了农村剥削制度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废除了自给自足经济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A.可以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B.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选举产生的

26.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C.非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27. 下列哪种行为不能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
A.兵蚁保卫蚁王的行为 B.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
C.鸟类的报警行为 D.雄虻的骗婚行为

28. 秦、隋、元三个朝代是中国古代不足百年的王朝,但其历史影响不可轻视。三个朝代的共同点包括
A.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实行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制度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兴修了人工运河等水利工程

29. 下列于宋朝时传入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火药

30.佛教广为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绘画题材 B.建筑风格
C.哲学斗争 D.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三、阅读理解题(5道,20小题)
(一)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四道题:
①“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②说其是警世格言,世世代代为座右铭;说其是做人的哲理,个中的真善美的确意味深长;说其是言简意赅的号召,由其激发的辐射力、凝聚力着实难以量计。③“吾貌虽瘦”,从字面上理解,刻画的是主体一方在形体上“衣带渐宽”的实况。④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⑤方志敏的清贫是一种廉洁奉公意义上的“瘦”,张思德的安于烧炭是一种不计名利意义上的“瘦”;白求恩、焦裕禄以身殉职更是一种献身意义上的、被人们引为骄傲的“瘦”,等等。⑥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他们深知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吾瘦”,已得的“天下必肥”可能丧失,欲取得的“天下必肥”,很可能是海市蜃楼;没有一批批“吾瘦”榜样的带动,即“从我做起”,便难以形成以“吾瘦”为荣的浩然社会正气,“天下必肥”亦难达到预期的目的。⑦“吾瘦”引发的反馈力巨大,正如陈毅诗云:“民当敬清贤。”⑧这里指的“清贤”乃“吾瘦”,由于“敬”出自民众之肺腑,融汇“鱼水情”,“吾瘦”者的感召必能换得硕大动能回报,为“天下必肥”竭尽全力。
31.“吾貌虽瘦”在文中所论述的意思是
B.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
C.廉洁奉公、不计名利、献身

32.对方志敏、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几个事例之间标点符号使用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述对象不同。逗号前后是一层并列关系,分号前后分别是战争与和平时期人物的另一层并列并列关系。
B.论证角度、层次不同。逗号前后是从个人利益受损意义上说的;分号前后是从献身意义上说的。
C.论述对象的行为意义不同。方志敏和张思德是就其廉洁而言,白求恩和焦裕禄是就其奉献而言。
D.前后关系不同。逗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分号前后是递进关系。

33.“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A.总结上文,指出事例的性质。
B.启示下文,对论述“吾貌虽瘦”的思想来源进行论述。
C.“这类”承上总结,“源于”启下论述,有过渡作用。
D.总结上文,指出“吾貌虽瘦”的思想来源。

34.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A.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使万民景仰,并受到鼓舞,共同为“天下必肥”作贡献。
B.“吾瘦”者的精神感动了民众,并成为民众前进的动力,为“天下必肥”尽自己的力量。
C.“吾瘦”者的行为是为了获得自己进一步奋斗的动力,从而为“天下必肥”尽自己的力量。
D.“吾瘦”的献身精神感动了民众的心,使民众从心底产生敬意,于是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精神变物质)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四题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和开发,可以生产出大量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并形成开发、营销、消费、扩大再生产等一条龙的经济体系,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开辟巨大的发展空间。基因经济,又称生物技术经济,无疑是今天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基因经济是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基因经济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切是因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包括人类),都具有DNA和各种功能基因,正是它们创造了世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基因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其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上,即发现和利用功能基因。一是人类基因产品。例如,一个肥胖基因的发现和转让,价值1.4亿美圆,而利用这一基因生产的供千千万万越来越肥胖的人消费的减肥产品所获利润将是这一基因转让费的十倍至百倍。照此推论,人类基因组的几万个功能基因将会创造天文数字的财富。其次是植物(物别是农作物)基因产品。例如,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如玉米、西红柿、土豆等,去年仅国内的销售利润就达100多亿美圆。据估计,在今后5年内美国的基因工程产品和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圆,10年后将达到750亿美圆。另外还有各种转基因动物创造的基因产品。荷兰金发马公司的转基因乳牛可以产出含有乳铁蛋白的牛奶和奶粉,这种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就达50亿美圆。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所创造的能分泌 a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每头也价值30亿美圆,因为它们能分泌出这种特殊的酶可以治疗肺气肿。至于其它被称为动物药厂的各种转基因动物其经济价值就难以估算了。再有,如果这些研究机构和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其上市价值丝毫不会逊色于信息经济的规模,而且无论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是从实际的效益来看,基因产品和经济都没有网络那种虚拟的泡沫成分,而是实打实的产物和经济。
但是在今天的新经济热中,基因经济的发展却受到制约,这种制约在人类基因上尤为突出。早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初,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1992年5月巴西召开的人类南北基因组会议上就提出,你们(发达国家)过去已经夺走了我们的石油、黄金,现在又要夺走我们身上仅剩的财富――基因。从此,作为一种看似正义的呼声――基因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得把它们占为已有并以此谋取巨额财富――就成为了一种表面上的共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因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就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突破并预计将提前的2003年完成所有DNA的测序时,按西方惯例向来不干预科学研究和开发的政府首脑现在亲自出面过问基因研究了。2003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发表声明,呼吁把有关人类基因的所有原始研究资料,包括DNA测序和基因蓝图向全世界公开,让所有的人共享有这一人类丰盛的“晚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科林斯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前院长瓦穆斯也一直在试图说服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不要对简单的基因发现授予专利权。
问题的另一面则是,基因研究和产品开发是高技术的复杂而艰苦的劳动以及高风险的巨额投资,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劳动者都有权提出高额回报的要求,寻求知识专利和保护基因研究的成果和产品也是理所当然的。美国加州大学开发了一种人类生长激素的基因产品,但美国基因技术公司未经同意就利用这种产品,于是前者将后者告上法庭,虽然最终以后者败诉并因侵犯专利而赔偿前者2亿美圆告结束,但这一事件所触发的问题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PTO的生物技术负责人多尔所说,总统的热情支持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总统们的呼吁“根本不会影响到生物技术专利的申报”,因此也阻挡不了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基因专利营利的步伐。
35.对“基因经济”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基因经济是在基因研究开发基础上生产产品并形成体系的经济模式。
B.基因经济是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生产基因产品的经济模式。
C.基因经济又称生物技术经济,是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基因经济是通过研究DNA和各种功能基因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

36.不属于基因经济的“价值”的一项是
A.通过发现和利用功能基因,生产人类基因产品、动植物基因产品,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B.有些基因产品的生产,有得利于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丰富农产品和食品市场,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C.在人类基因产品的研究开发上,发现了人类基因组的几万个功能基因,会创造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D.基因经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观念,从规模和效益来看会优于信息经济,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7.在第3段中,本文作者所认为的基因经济发展受到的“制约”主要是指
A.民族矛盾和法律规范的制约
B.道德观念和民族矛盾的制约
C.政府干预和法律规范的制约
D.道德观念和政府干预的制约

38.对全文提供的信息,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动植物体DNA和各种功能基因的存在是基因经济在新经济中地位重要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根本原因。
B.第2段中多处提到“价值”、“销售利润”、“销售额”,旨在说明基因经济确实满足了人们实际的消费需要。
C.克林顿一布莱尔声明的观点与前文“表面上的共识”本质上相同,科林斯等人的举动与政府首脑的观点相关。
D.最后一段所说“这一事件所触发的问题”指的是基因研究和产品开发是否享有专利,这个问题与第三段内容有关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四题。
科学家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
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正负电了对撞机研究项目的科学家最近透露,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些表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
参加该项目的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川本辰男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塔利等科学家,近日不同场合分别宣布了上述消息。该成果如果得到进一步实验的证实,将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最早在30年前预言了玻色子的存在,但科学家至今没找到它的踪迹,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按理论假设,其它粒子是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对完善粒子物量学理论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曾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该标准模型以夸克、轻子作为基本粒子,以弱电统一和电子色动力学理论为主要框架,标准模型预言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几乎都已被实验所证实。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因此,寻找该粒子被比喻为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圣杯”。
但希格斯玻色子仅能在瞬间存在,因此观测起来难度极大。为“捕捉”该粒子,物理学家们常采取的方法是让高速运动的粒子相互撞击,如果碰撞过程中产生足够高的能量,就形成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来解释,也就是说,他们在实验中获得了希格斯玻色子,但他们也指出,目前的观测结果尚不是最后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才能确认其可靠性。
39.文章说“该成果如果得进一步实验的证实,将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该成果是指哪一项。
A.它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圣杯”
B.它可以证明物质质量的存在。
C.它完善了粒子物理学
D.它找到了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最后一种

40.下面的说法中不能成为“希格斯玻色子”可能存在的理由是哪一项?
A.现在的办法都只能间接证明它的存在
B.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它的踪迹
C.科学家利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实验观测,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
D.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认为“这些非同寻常的事件”可以用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来解释。

41.文章说“目前的观测结果尚不是最后的结论”的理由是哪一项
A.希格斯玻色子仅能在瞬间存在,观测起来难度极大
B.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尚未成熟
C.科学真理是可以重复的,成以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数据的证实
D.只有一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希格斯玻色子”

42.把物理学家们通常遵循的理论、采用的方法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项目”遵循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加以比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哪一项?
A.理论和方法都相同 B.理论相同,方法不同
C.理论不同,方法相同 D.理论和方法都不同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四题。
(1)正是为了向大自然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它叫仿生学,是生物学和电子学的结合物。这门学科的目的是探索动物器官是如何工作的,以便人类加以模仿,为己所用。
(2)在一些传统学科里,仿生学这个名字总会引起人们的蔑视与嘲笑。也许,现代科学家研究蝎子、蟾蜍、盲鱼或蜘蛛(也还包括蝙蝠、甲鱼、电鱼和电鳗、老鼠、蚂蚁、蝗虫、蜥蜴,以及其他许多动物),看起来确实有些荒诞不经。在有些人看来,这可能更像是中世纪的魔术师而不是现代科学。但是,当你看看这一大群奇异的动物有何等的本事时,你就会对仿生学的重要性恍然大悟了。
(3)你能设想单凭气味辨认出几英里外的朋友吗?雄性的蚕蛾就能做到这一点。它们的触须对雌蛾细微的化学气味非常敏感,只要闻到其中一丁点儿这种化学成分就能查明雌蛾的位置。人类的化学家即使利用最灵敏的仪器,也难以达到这样完善的程度。
(4)蝙蝠发出尖叫声用以导向,这已是人们颇为熟知的事实了。蝙蝠在一间布满交叉电线的房子里四处疾飞,竟然能够一下也不碰电线,人们根据这一点仿造了利用声波的盲人导向器。还有一种蝙蝠捕食的蛾,它的极小的耳朵甚至比蝙蝠的耳朵更为灵敏。这种蛾的耳朵能收听到蝙蝠的超音速的尖叫声,因此,当它听到附近有蝙蝠时,就能逃之夭夭。科学家们曾把电极接在这种蛾的耳神经上,制造了一种灵敏度无与伦比的半天然半人造的传声器。
(5)研究甲虫的眼睛已获成效。德国的一些科学家发现甲虫能用眼睛准确地测定背景移动的速度。在发现了甲虫这样做的奥妙之后,科学家们研制了应用同样原理的仪器,这种仪器能以高度的准确性确定飞机飞行时地面移动速度。
(6)列举动物身上的奇妙装置可以无穷无尽,例如体内装有罗盘的蜗牛,借助偏光飞行的蜜蜂,使用后翅控制飞行的苍蝇……现在人类正试图仿造所有这一切。每个小孩子都知道候鸟在定期迁徙时能够飞越整个大陆和海洋,它们又为什么能这样做呢?是按照体内的某种罗盘的指示飞行吗?是借助于偏光吗?还是凭太阳和星星辨明方向呢?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确信,科学一定能够找出答案。
43.根据第1段内容,给仿生学下一个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向大自然学习,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叫仿生学。
B.生物学和电子学结合的产物叫仿生学。
C.探索动物器官是如何工作,以便人类加以模仿、使用的新兴学科叫仿生学。
D.仿生学是人类为了向大自然学习,把生物学和电子学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探索动物器官是如何工作的,以便人类加以模仿,为己所用。

44.从第2段内容看,“在一些传统学科里,仿生学这个名字总会引起人们的蔑视与嘲笑”的主要原因是
A.仿生学是一个新兴学科,还没有被传统科学所承认。
B.现代科学家研究蝎子、蟾蜍、盲鱼或蜘蛛等,看起来确实有些荒诞不经。
C.仿生学像是中世纪的魔术师而不是现代科学。
D.仿生学研究的对象还包括蝙蝠、老鼠、蝗虫、蜥蜴等令人讨厌的动物。

45.研读第5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研究甲虫的眼睛已获成效”,这一点在中学课文《眼睛与仿生学》中提到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王谷岩。
B.“德国的一些科学家发现甲虫能用眼睛准确地测定背景移动的速度”这句话的宾语是“速度”。
C.这段文字的前两句话都是单句,最后一句话是个复句,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D.本段中提到的这种根据甲虫眼睛特点研制的仪器在《眼睛与仿生学》中也提到过,它叫“地速计”。

46.下面有关这段文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介绍仿生学的科普性说明文。它用通俗的语言,向人们说明了什么是仿生学,以及发展这一学科的意义。
B.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有点有面地介绍了动物的奇特本领。
C.文章用大量的事实,有力地展示了仿生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和广阔前景,和《眼睛与仿生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如同与朋友谈心,既介绍了知识,同时又表现出对仿生学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具有激发读者兴趣的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四题
考古学在某些地区,从旅游的极大重要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另一些地区,从各种实际应用中找到巨大优势。最为显著的贡献是在农业考古学领域。因为,在一些情况下,考古学家可以变得像上帝一样,灌输荒芜的沙漠或极大地增加谷物的产量。然而,他们做到这一点,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才能而是通过重新发掘出被遗忘的我们祖先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以色列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生活在城市里,种植葡萄、小麦和橄榄。空中摄影和考古学已经联合起来揭示出,他们做到这一点是借助一种精巧的系统,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甚至在干旱年份中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
给人以更为深刻印象的是在秘鲁和玻利维亚高原所发生的事件。空中摄影术与发掘已经揭示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在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至少二十万英亩土地属于一种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这种体系用从地块间沟渠中挖出的泥土来抬高耕种表面。这一体系非常适合于四千米的高度,适合于地区环境,也适合于传统的块根植物。然而,这种体系在五百年前印加帝国的征服之后被放弃了,现代的农业方法涉及大量的机械、化肥、灌溉和进口谷物,这种方法被证明在这种气候下,恰恰并不成功。考古学家已经清理了与重新整修了某些古代凸地,只使用传统工具,在这些地块里种植了土豆和其他传统块根植物。这些田地迄今还没有受到严重干旱、霜冻和严重洪水的影响,而谷物产量则大约是干旱农田上的七倍。许多村庄,数以千计的人民,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他们祖先的耕作方法,这要感谢考古学家的努力。
反过来说,考古学也能够指出在过去出现过的生态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所引起的――诸如在公元900年,拜占庭古城佩特拉在几个世纪的对森林的毁灭性开采之后突然崩溃毁灭了;复活节岛上对森林更具破坏性的开采,几乎摧毁了这个小岛的石器时代文化。另一个实例来自阿那萨奇人,他们居住在美洲西南部,在查科峡谷的居住地非常先进,包括有美洲摩天大楼出现前的也的建筑。为了这些建筑,从公元 10世纪开始,这里在不停地继续着无情的木头采伐。不仅如此,木材还要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燃料需求。最终所造成的广泛的环境破坏是无法恢复的,这是这一居住地被毁弃的主要因素之一。
47.文中画线处“智慧”一词的意思是
A.纳巴塔人生活在城市里,种植着葡萄、小麦和橄榄
B.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从地块沟渠中挖出泥土,并用这种泥上抬高耕种表面
D.在被整修的凸地,用传统工具种植土豆和其他传统植物

48.下列不属于说明考古学家实际应用的一项是
A.基于对古代农业方式的了解,考古学家会灌溉荒芜的沙漠,增加谷物的产量
B.使用传统工具,在整修过的古代凸地上种植土豆和块根植物
C.指出古城佩特拉因为人为造成的生态破坏于公元900年崩溃毁灭
D.空中摄影术与发掘揭示出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

4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纳巴塔人占据着险恶的沙漠,能够从农业中获利,关键在于成功地发展了一套取水灌溉系统。
B.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完全是因地制宜的产物,只要恢复这种体系,便会使人立刻感受到它的效益。
C.农业考古学的贡献只在于让人们懂得如何灌溉荒芜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产量。
D.佩特拉、复活节岛、查科峡谷均遭毁弃,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环境破坏使农业文明无法维特。

5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农业方法并非全部都是高效率的,农业考古学提供了继承古代被湮没的优秀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B.内盖夫沙漠上,纳巴塔人的农业技术获得成功在于种植的植物适合了地区环境;而的的喀喀湖周围的“凸地”体系获得成功则在于以精巧的系统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
C.过度采伐木头,造成无法恢复的环境破坏,是导致阿那萨奇人那么先进的居住地被毁弃的原因。
D.考古学可以传送来自远古的重大讯息,但它一切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呈现过去的面貌,并不要求我们从历史中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一行五字四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