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潜江以前不是属于荆门吗?

从鄂A吃到鄂S,湖北17地市的美食全在这了;好几十道美食都撑爆了!有你家乡的美食吗?你都吃过哪些了?

湖北伢们在一起聊天,不知是谁说“好想喝妈妈煨的排骨藕汤啊”,一句话就能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湖北的妈妈们都爱煲排骨藕汤给孩子喝,味道好还能补钙。排骨藕汤是湖北人秋冬季最爱美食之一。

热干面与河南烩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同称为中国四大名面。热干面的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富清鲜辣味粉、五香酱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武汉热干面可谓享誉全国,乃至享誉世界!

鸭脖子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已经是风靡大江南北。武汉周黑鸭~~~精武鸭脖子~~~

武汉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当年毛主席在武汉最爱吃的就是豆皮。豆皮上层是绿豆磨的浆,下面是米饭,肉丁,咸菜,香菇。

三鲜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看合而为一的统称。在当地过年或红白喜事,都会有这样的菜上席:有'没有三鲜不称席,三鲜不鲜不算好'之说。

黄陂区三大汉族传统小吃之一。豆丝是用大米、绿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浆摊成饼此时为湿豆丝,一般吃饭是直接抹上酱料或自行包菜吃。

颜色红润、鲜嫩;吃起来绵软、有弹性,清香、可口,既没有牛肉腥味,也没有油腻感;水分少,不变色味,肉质结实,吃后回味绵长,享誉武汉三镇。

紫菜薹的珍稀品种,俗称“大股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茎肥叶嫩,色香味美,在唐代已经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曾被封为“金殿玉菜”,与武昌鱼齐名。

“武昌鱼”早在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饮誉大江南北。以武昌大中华酒楼最著称。毛泽东主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著名诗句发表后,更使武昌鱼驰名中外;

藕带其实就是藕上长出的芽,产自洪湖,形状仿如袖珍型的藕,一般6-8月才有,藕带可清炒、可红烧,这道酸辣藕带更能调起人的味觉,用来下酒、下饭最好不过。

选料有猪肥瘦肉茸、鱼肉茸和荸荠丁等,加上精盐、胡椒粉、葱花、姜末、绍酒和成馅,挤成小丸子,滚上浸泡滤干的糯米,上屉蒸制而成。色泽洁白,米粒晶莹如珍珠,吃起来丸子软糯鲜香。

汪集本是武汉市新洲区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但从这里出来的鸡汤,使得“汪集”在江城闻名遐迩。汪集鸡汤以味鲜美、肉细嫩、香醇厚著称。汪集鸡汤的味道之所以特别,因为用的是汪集鸡、汪集水。汪集鸡是当地的土鸡;汪集水取自18米深井,带有天然的甜味。

用糯米、黑芝麻、桂花和棉白糖精制而成。糕点呈长方形薄片,白线边,黑麻芯,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口特点,又有云片糕甜润易溶的风味。


黄石港饼是黄石市的汉族传统名点之一,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 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

具有千余年的历史,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粱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

大冶金牛镇千张皮,人们习惯称“金牛皮子”,食用时,可切成丝条状煮鲜鱼,味道鲜美,尤以鳜鱼煮皮子闻名远近;或切成三厘米宽的条,结成皮子跎焖红烧肉。它的吃法多样,能做出各种美味佳肴。


又称憨鱼头,最早现于黄龙大坝。因堵河内盛产胖头鲢鱼,人们便用鲢鱼头配野山椒做成了剁椒鱼头。

三合汤是十堰郧阳风味美食。一碗正宗的三合汤中都含有当地农户的红薯粉,牛肉片以及碗中几个小饺子。三合汤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是竹溪民间美食文化的创新,它以独特的烹调方式,将土鸡肉、猪蹄、香菇、蛋饺、土豆等集于一盆,使它们在色香味上达到高度融合,数百年来经久不衰。

据说是明代道士张三丰首创的。当年武当山上的游人很多,没有下饭菜,张三丰便夜做冻豆腐,撕成小薄片,分与众人吃。武当山冻豆腐的制作需要具备两个自然条件:一是在零下20℃的气温,二是武当山豆腐沟的水。后一条是关键,如果没有豆腐沟的永,在其他气温、工艺相同的条件下,也做不出这种冻豆腐。

碗糕是竹溪县当地所著名的一种民间特色风味小吃,已经有着500多年的历史。竹溪碗糕色泽雪白,质地松软,味甜不腻,不仅富有营养,还有保骨健肠、生津止渴之功效,深受食客喜好。

是关渡镇胡宗全家的祖传手工艺风味食品。它具有独特风味,甘甜爽口,香味醇厚,无论零食佐酒,或入菜烹调,都是上品佳味。自光绪元年始,竹山官渡豆腐干一直被官渡人列为珍贵佳肴。官渡人待客,如果席间少了五香豆腐干,视为对客不敬。席间宁可无荤,也不可没有五香豆腐干。


荆州传统名菜,又名荆州花糕。起源于战国,相传战国时楚都纪南城内有一家专门烹制鲜鱼的酒店,一年夏天,店主购进许多鲜鱼,客人少,剩鱼多,眼看鱼肉将腐,店主急中生智,做成鱼糕,食客尝后觉得鲜嫩可口,回味无穷,皆交口称赞,进而成为在荆州流传多年的特色菜肴。

早堂面是沙市著名的传统早点,已有百年历史。关于早堂面的来历,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在1895年沙市开埠后,当地一面馆老板根据这里的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劳动喜欢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点,制作了这种油厚码肥、汤鲜味美的面条。

杜家鸡,又名杜婆鸡、沙道观鸡,因一位七十多岁的杜姓老婆婆始创而得名,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杜婆鸡,精心选自地道、健康的土鸡,而且烹饪之前一定是活鸡,由宾客确认好斤两后,再由师傅现杀现做,一般十五分钟之内,即可上桌。

从炉膛里出炉的锅盔,刷上辣椒酱,外焦里嫩,松软适宜,拿着似乎有点烫手,吃着却感觉挺好,似乎就在不知不觉中,刚才还在案板上的面团,就这么消失了。

以前都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做团子,年快过完了,监利人民做团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现在在荆州周边地区都有这种美食。不过还是监利县福田寺镇的团子尤为正宗!

在全国八宝饭中独树一帜,又名'御膳八宝'。这种八宝饭用红枣、莲子、苡米仁、桂元内、蜜樱桃、蜜冬瓜条、糖桂花以及糯米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由此又名叫'散烩八宝'。吃到口里,觉得润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腻,甜而不厌,于是有'浅盏小勺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赞语。

其原料是一种不分瓣的野生大蒜,后来菜农引种,成为荆州地区特产。用它腌制的甜酸独蒜,颗粒溜圆,乳白晶亮,酸甜香脆,是开胃健胃、增加食欲的佳肴。还有预防肠道感染及皮肤病的作用。

新堤蛋糕清代开始名扬天下,但它的历史却是从元末明初就开始了。据传说,新堤蛋糕是陈友谅的夫人在1355年用洪湖水和鸡蛋为原料特制出来的,时称黄罗糕。1932年,新堤蛋糕在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登场亮相。色泽棕黄,富有弹性、松软可口,且营养丰富的美味佳品让汉口人垂涎三尺。

笔架鱼肚是对鮰鱼鱼肚的特有称呼,相传为石首特产,现在以克论价,称其“金肚”当之无愧。早在宋代即被列为朝贡极品,现为访亲问友的珍贵礼品。


萝卜饺子虽然也叫饺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却与北方水饺大相径庭。主要原料为大米、黄豆和萝卜。北方水饺多为下水煮熟,而萝卜饺子则非下油锅炸不可,否则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来的时候,水饺要输萝卜饺子一段香脆。

凉虾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水后饮用,风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

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全草可入中药,以茎肥嫩者为佳。配姜、蒜泥、酱油、醋、葱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是宜昌的著名美食。

以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苕丝糖”为基础,精选三峡地区沙土鲜红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优质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将糯米粉和好并搓成条状,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裹上白糖。金箍条外酥里软,是宜昌人喜爱的小吃。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好鱼味美奇,无公害,无污染,无激素是清江鱼最大的特征。特定的环境,优异的水质,适宜的气候,生长出美名远扬的清江鱼。清江鱼以肉质松软见长。


襄阳牛杂面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它特点是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 ,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油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PS:襄阳牛杂面和黄酒是绝配哦!

襄阳缠蹄可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媲美。食用时切成圆片状,此菜多用于冷盘拼盘,色泽红亮,肉质清香,佐以姜丝米醋,余味幽长,是下酒的好菜。

襄阳大头菜又名孔明菜、诸葛菜,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襄阳大头菜质之脆嫩,味之鲜美,香之浓郁,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的佐餐妙品。

襄阳一绝,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制作方法。

发源于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琚湾条条街道,酸浆面的香味充斥着人们的口鼻,许多襄樊市区居民经常驾车前往枣阳品尝美味的酸浆面。

盘鳝发源于湖北宜城市,历史上楚国都城在此市境内。相传楚国大臣伍子胥逃亡时,躲避到一农夫家中,农妇用昨天吃鳝鱼选剩的小拇指粗的小鳝鱼用些常用的佐料干煸做了,全部盘成蚊香的形状。伍子胥吃后觉得非常好,取名盘龙鳝。

此菜以肥膘肉和绿豆沙为主料,以肉裹沙,入锅炸制而成,是筵席上很受欢迎的一种甜食炸菜。制作讲究选料、刀功、火候。成菜色泽金黄,沙馅饱满,外酥里嫩,肥而不腻,香甜爽口。


不用多说,一说吃螃蟹,所有湖北人脑子第一闪现的名字,梁子湖的螃蟹。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湖北的阳澄湖。

俗称“鄂城桂鱼”,产地水域主要是鄂州梁子湖和90里长港。鳜鱼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

当地人习惯称“谢埠千张”。谢埠村村边有一泉,泉水甘美,村民取此泉水用地产上好黄豆磨浆蒸制成“千张”皮。太和千张制作工艺精良,薄如蝉翼,色白如雪,可凉拌,可清炒,可煮食。可取泉中水,煮梁湖鱼佐以太和千张,味道最佳。太和千张历史悠久,明清时为朝廷贡品。


蟠龙菜是钟祥市特有的名菜佳肴,俗称剁菜、卷切,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蟠龙菜造型美观,味道鲜美,油而不腻,营养丰富,“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

长湖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流域生态环境良好,湖内盛产鱼虾、菱藕等水产品,是各种水禽的天然栖息地。沙洋长湖河蟹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为“肉糕席”的10道菜中,头道就是肉糕。将鲜鱼去刺去皮,猪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苕粉、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加入姜末、葱花等佐料,制成圆形或方形,放入蒸笼,猛火蒸15~20分钟,肉糕出笼后切成长方片,其味鲜美可口。

黄梅鱼面原名捶鱼面,明朝时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问世以来,深受食客欢迎,它具有健脑、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多种功效,是一种低胆固醇、纯天然的绿色营养食品,又因味道鲜美,柔韧皆可。

原名“桂花董糖”,也称“广济酥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穴酥糖具有香、甜、酥、脆四种特色,并能治咳润肺。料中有香条、桂花、芝麻,食时甜酥,疏松爽口,易于消化。骨子虽用饴糖熬制而成,但松脆,不粘齿舌。

东坡饼又名空心饼、千层饼,据今有九百多年,系用上等细面粉做成蟠龙状,和麻油煎炸,片片如薄丝条,然后撒上雪花白糖,具有酥、香、脆、甜的特点。相传为苏东坡起意,由安国增大和尚残谬试制成功。


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和绵白糖为主料,配以桂花、金钱桔饼等,经过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制成,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扑鼻,甘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风窝酒曲用传统方式发酵酿制而成,属于纯天然绿色饮品。由于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

汉川荷月是汉川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汉川县志》第十二卷的图画上记述:白饼子(即汉川荷月)酥软香甜,相传汉川尹令为奉敬朝廷。


贺胜鸡汤以当地农家土鸡和无污染地下泉水小火炖制而成,汤清而味鲜醇厚,鸡肉入口即化,汤中加入本地特有的苕粉条,一来爽口弹牙,二来粉条吸收汤中的油份,吃起来便不觉腻了。尤以旅宁、和平、正宗三酒店特制的“贺胜鸡汤”最为有名。

咸宁桂花糕产自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湖北咸宁,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老幼妇女均宜食用,是馈赠亲友、自奉之佳品。

通山包坨又名大坨、粑坨、薯粉坨,外表为圆形,寓意团圆、吉祥。

基本原料是红薯粉调制的坨皮和各种不同原料(如鲜肉、腊肉、豆芽、油豆腐、白萝卜、花生米、竹笋、韭菜等)做成的馅。在色、香、味方面独具地方特色,特点是皮薄馅美,是通山人最喜欢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


仙桃,原名沔阳,是著名的“蒸菜之乡”。

沔阳三蒸有粉蒸、清蒸、扣蒸、泡蒸、花样造型蒸等多种蒸菜技法沔阳三蒸有粉蒸、清蒸、扣蒸、泡蒸、花样造型蒸等多种蒸菜技法。

仙桃市汉族传统名菜之一,采用五谷杂粮喂养而成,肉质细嫩,口味绵长。

在卤制过程中,再配以蜂蜜 杜仲、肉茴、枸杞、八角等十八种名贵中药及天然香料,用百年循环卤汁加毛嘴特有的传统工艺加工而成。

鸭蛋蛋白浓、蛋黄红。选用这种鸭蛋加工而成的红心咸蛋煮熟切开后,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黄似红桔流丹,让人赏心悦目,食欲顿开。品之,则芳香可口,风味别致。

沔阳松花皮蛋改进为“九珠皮蛋”后,其品质更上一层楼。

去壳的皮蛋,蛋白呈深褐色或草青色,结晶透明,松花点缀,美若玉雕。


江汉平原最具人气的菜为油焖大虾,江汉平原油焖大虾是湖北省潜江油焖大虾的发展,潜江油焖大虾起源于湖北潜江市周矶镇,又称广华油焖大虾、五七油焖大虾,近年来在江汉平原声名鹊起,广受食客喜爱。

传说是清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最早制作此菜的厨师刘道金,见蒸熟的蟮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

鱼酥、肉嫩,汤纯,回味无穷,热吃最鲜。


神农架的饮食习俗,透露出浓重的原始古朴的传统风俗。

直到现在,山民们杀猪时,总要先割下一块肉,抹上盐,在火塘里烧熟后,给孩子们撕着吃,并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祖辈就是这样生活的。


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

榨广椒为土家族的一种特有菜肴,尤以巴东野三关一带为最佳。或焖、或蒸后再炒了食用,色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尤以同土腊肉一起炒作,食时会更加爽口,增加饭量。

“炕”是湖北方言,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与炸之间的一种烹饪方式。恩施炕洋芋以外焦里嫩为上佳,香甜可口,是恩施的代表性小吃。

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它是湖北恩施长阳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又号称“中国披萨”。

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

故有民谚曰:“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

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油茶汤也成了游客旅游必尝的风味。


天门宫禽酱鸭,简称天门酱鸭,是湖北天门一大特产,具有酱香,麻辣,口感鲜嫩,回味无穷等特点,特具有健脾补胃之奇效。此产品深受家乡人喜爱,是走亲访友,馈赠宾客的上好佳品。

天门特色早点——黄潭米粉,汤为糊状、粉细而软,味美,配根油条十分经典。

炮蒸鳝鱼源于天门市干驿镇。

天沔一带号称“无物不可蒸”,“无菜不蒸,无蒸不宴”,

大部分菜肴都是需要在蒸制前运用谷物粉、浆等进行滚粉、包裹、挂糊、上浆等处理,这对于使用动物肉类制作的菜肴来说,又起到了调节食物酸碱度的作用,天门美食之一的炮蒸鳝鱼便是如此。

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该枣制作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

传统做法是专选猪脚拐子部分及猪肘子肉红烧放在瓦罐里炖酥香,拐子饭特别之处是在早上吃,实实在在的“吃早饭”。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 湖北菜系》两书中。

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

湖北竟然有那么多的人间美味,

你最喜欢哪些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本文编辑整理了2021年湖北最穷的十大城市,包括神农架林区、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鄂州市、随州市、恩施州、咸宁市、黄石市、荆门市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神农架林区(35.24亿元)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是一个山川交错、峰岭连绵的地方,因华夏始祖神农氏尝百草救民之传说而得名。然而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暂时还比较落后,2021年GDP仅为35.24亿元,位居湖北省倒数第一,可以说是湖北省最穷的地方了,其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84亿元、8.57亿元、23.82亿元。据买购网小编了解,2021年神农架林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7元。

天门市(718.89亿元)

湖北最穷的地级市是哪个?天门依山傍水,河渠36条、湖泊120多个,处处波光,处处景色,天门自古就拥有江汉水乡的美誉,是中国唯一兼具东湖、西湖的城市。主城区湖港交织,水域覆盖率居江汉平原之首。但是,2021年天门市GDP仅为718.89亿元,是湖北省第二大穷的城市。2021年天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7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58元,增长20.8%。

潜江市(852.47亿元)

潜江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湖北“两圈两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2021年潜江市GDP总量为852.47亿元,经济水平位居湖北省倒数第三,是湖北最穷的三个市之一,其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98.86亿元、361.62亿元、392.26亿元。2021年潜江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146元。

仙桃市(929.9亿元)

仙桃是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位于湖北中部,江汉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东邻省会武汉,西连荆州、宜昌,处在湖北“两江”(长江、汉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2021年仙桃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9.9亿元,经济水平位居湖北省倒数第四,是湖北经济最差的城市之一,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8.7亿元、397.47亿元、413.74亿元。据编辑得知,2021年仙桃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81元。

鄂州市(1162.3亿元)

鄂州,旧称吴都、古武昌,湖北省辖地级市,地处全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聚焦点。2021年鄂州市GDP为1162.3亿元,是湖北省倒数第五落后城市,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4.92亿元、496.13亿元、551.25亿元。2021年鄂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1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9元。

随州市是炎帝故里,位于湖北省北部,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是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21年随州市GDP为1241.45亿元,经济水平位居湖北省倒数第六,是湖北最不发达的城市之一,其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86.23亿元、525.14亿元、530.09亿元;2021年随州市下辖的随县GDP总量较低,仅为279.76亿元。2021年随州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890元、19756元。

恩施景美如画,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峡谷地貌,让这里拥有了一份得天独厚的清凉。2021年恩施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2.36亿元,经济水平位居湖北省倒数第七,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4.51亿元、299.26亿元、778.60亿元;2021年恩施州有3个区县GDP未超过100亿元,分别为来凤县95.5亿、宣恩县92.76亿、鹤峰县76.29亿。2021年恩施州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329元、13096元。

咸宁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2021年咸宁市完成生产总值1751.82亿元,是湖北省倒数第八落后城市,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6.60亿元、703.20亿元、812.02亿元;2021年咸宁有3个区县GDP未超过100亿元,分别为通城县191.04亿、崇阳县169.51亿、通山县149.39亿。2021年咸宁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990元、18534元。

黄石市(预计1910亿元)

黄石,湖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鄂东地区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隔江相望,北接鄂州,西靠武汉、鄂州,西南与咸宁为邻,东南与江西九江接壤。据编辑了解,2021年黄石市GDP预计为1910亿元,经济水平位居湖北省倒数第九。2021年黄石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589元、18585元。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西北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交通四通发达。2021年荆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0.86亿元,入围湖北省经济倒数第十名,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我277.42亿元、878.23亿元、965.21亿元。2021年荆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15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198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门是不是荆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