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松鹤楼的历史有多久?

  松鹤楼介绍:松鹤楼是苏州苏帮菜馆中声誉最高的老字号,创办于乾隆二年(1737年)。其初为面馆,卤鸭面及壮鸡面素有盛名。清末时经营苏帮菜,请得名厨高手,讲究选料用料、刀工火候,发挥炖、焖、焐、煨特色,使每道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其松鼠鳜鱼、清溜大玉(虾仁)、原汁鱼翅、荷叶粉蒸肉、雪花蟹斗、青鱼甩水等菜肴闻名遐迩。

  苏州,老店名店云集,名声远播海内外,是全国最早的商业区步行街,直至今日仍乃苏州一大地标。以其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名满天下的百年老店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街内的“江南第一古观”内,珍藏着国内仅存的两块之一,其大殿也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的重要,就如同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是一个集商业、娱乐、饮食、文化于一处的大众消遣场所,有“到苏州不可不去,到观前亦不可不去”之说。

  位于市中心人民路与临顿路之间,美食一条街和北局等街巷纵横其间。因地处前而得名,道观现有山门、、、斗姆阁、、、等,拥有无价之宝和,以及、一步三条桥等古迹。、生春阳、、、、、等一家接一家的名店座落街中,美食、购物,全部可以在这里进行。

  休闲、购物、美食、朝拜、步行街、宗教

  以购物为主,街内最著名的餐馆、多集中在周边。
  与平行的是品尝美食的好去处,有“吃煞”之说。
  逛完,出临顿路街口,对面就是“平江历史街区”,感受苏州古韵再好不过。

  A: → 三清 → 三绝碑 → 六十甲子 → 铜殿 → 妙一统元 → 钉钉石栏杆 → →
  B:财神(文武) → 浮雕 → 打金钱 → 五路财神
  C: → 姑苏仙乐 → 飞钹表演
  D配殿: → 道教文化展示室 → 魁星点斗 → 文昌 → 壁画 → 叫歇碑 → 状元名录 → 观音殿 → 神仙印石 → → 寿星石

  (购物)名品服饰,糕团、蹄子、生春阳火腿、糖果等特产。
  (美食)、、王四酒家、茶楼等、苏帮菜。

  乘车路线:1路、1路区间、5路、8路、38路、101路、102路、262路、301路长线、933路、夜1路、夜3路、游4路、游4支,到察院场观前街西下车;50路东线、50路西线、55路、112路、178路、202路、204路、305路、309路、501路、518路、529路、529路空调、811路、923路、夜2路,到醋坊桥观前街东下车。
  自驾路线:市区内走干将西路、人民路即可。

  飞钹表演、道教音乐:各15元
  殿堂参观+飞钹表演、道教音乐:35元

  提前了解 所在地 江苏>苏州 的最新天气预报,做好完美行前准备,迎接一段愉快旅程 ^-^

观前街(Guanqian Street),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起临顿路(醋坊桥),西至人民路(察院场),主街全长780米,因古寺玄妙观而得名,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观前街的建筑体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筑轮廓线,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观前街由六大功能分区组成,每一分区都有一至两个核心设施如综合商场作为“核”,由一系列辅助设施如专业商店作为“翼”,形成“以核带翼”的布局。其中,现代商品区位于人民路口到北局西侧的一段,以人民商场为核心,其它专业商店延伸于其侧;文化娱乐区以北局广场为轴心,四大影院书场围绕其间,并配置西餐等服务设施;地方小吃区位于北局东侧、玄妙观前, 以美食街为核心,在小广场配置各种风味小吃;工美休息区以玄妙观为主题,东西二市以出售地方工艺美术商品为主;综合市场区为宫巷一条街,以摊贩市场为核心;地方特色商品区从玄妙观东侧延伸到醋坊桥口,结合老字号商店,配以综合商场。

观前街因地处古城区,有明确的高度建筑限制,使得建筑体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筑轮廓线,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除了玄妙观运用特定的黄色外,基本以黑、白、灰为主。

观前街主要有灯杆灯、庭院灯、地灯、投光灯、霓虹灯等灯具。观前街灯具的造型,融入了传统苏州园林的建筑元素,呈现江南园林风格。

观前街上“吆喝的摊贩”这一作品,描述了一个老汉和儿童之间的故事。该雕塑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的糖粥摊, 骆驼担上有灶有锅有碗, 加上调料, 反映苏州小吃的特色。人物的服装也是苏州传统风格,如老汉的“滴滴头”棉 帽子、中式棉袄、腰间的围裙、脚上的蚌壳棉鞋以及儿童的虎头帽、虎头鞋,重现当时的饮食特色和生活场景。

观前街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如香樟、桂花、银杏等。在通行为主的商业主街上,由于人流量较大,多采用可移动的树池形式,辅以地被植物。

玄妙观位于观前街的中心,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初名真庆道院。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始称玄妙观。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整顿宗教,赐封苏州玄妙观为正一丛林,设管理道教事务的机构道纪司于观内。清代,为避康熙皇帝名讳,改玄妙观为圆妙观,又名元妙观,直到民国后,才恢复玄妙观的旧称。辛亥革命胜利后,吴县议事会在玄妙观方丈宝成立。民国元年(1912年),道纪司被废,吴县道教公会随之产生。

玄妙观拥有正山门、三清殿、财神殿、文昌殿、“妙一统元”匾额、朝北玄帝铜殿、运木古井、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老子像碑等10景。

太监弄位于观前街中段南侧,是观前街的一条内街。明朝历代皇帝都会派太监到苏州监管织造局,还有若干中小太监作助手。太监们大都居住在织造局附近的里弄,由于太监长期居住于该地,故而得名“太监弄”。20世纪30年代,太监弄就有正兴馆、璇宫、三吴、大新央、觉林蔬食林等菜馆。20世纪80年代初,太监弄经过重新规划,建成一条饮食巷,素有“吃煞太监弄”之称,松鹤楼、得月楼、上海老正兴、王四酒家、功德林等老字号菜馆均聚此一弄。

北局地处观前街中段南面,呈长方形地盘,俗称小公园,以明清时织染局得名。北局长322米,宽14.4米, 周围有六个道口同外相通:南边有北局一弄(三贤祠巷),东边有第一天门、珍珠弄,北边有兰花街,西边有太监弄(原青年路段),为水泥、沥青路面。北局周边有开明大戏院、大光明影院、苏州书场及人民商场等商店;中有小型公园,栽花植树,并有露天坐凳,小公园内建有李根源题字的林则徐纪念碑。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临顿路”站下,沿临顿路向北步行400米到达观前街东端。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察院场”站下,出地铁口即到观前街西端。

苏州轨道交通1、4号线“乐桥”站下,沿人民路向北步行500米到达观前街西端。

醋坊桥观前街东:苏州公交50路东线、50路西线、55路、112路、178路、202路、204路、305路、309路、501路、518路、529路、811路、923路、夜2路、游2路、游5路北线、游5路南线至“”站下。

察院场观前街西:苏州公交1路、5路、8路、38路、101路、102路、301路、305路、933路、夜1路、夜3路、游4路、游4路长线

玄妙观:苏州公交游1路北线、游1路南线

陆稿荐肉铺始创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其经营的“陆稿荐蹄子”选用太湖流域的“湖猪”,另外还有选用苏州娄门大鸭烹制的蜜汁酱鸭。

生春阳火腿店原名巨成祥腿栈,始创于清同治年间,从金华、东阳、义乌、如皋等地购进火腿,逐渐成为苏州腊腌业老字号。

观前街雪景人金荫芝先生在洙泗巷口置炉熬糖,经营一文钱两只的粽子糖。清光绪十年(1884年),金荫芝租得对面采芝斋古董店门面,在其子协助下开设糖果店,经营自制苏式糖果、炒货、蜜饯。因无店名,顾客仍称采芝斋,金氏顺水推舟,遂正式挂起这一招牌。

玄妙观东脚门口的黄天源糕团店,创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红楼梦》第11回曾写到的枣泥山药糕即为其特产之一。

松鹤楼创办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初为面馆,主营卤鸭面及壮鸡面。清末时经营苏帮菜,有松鼠鳜鱼、清溜大玉(虾仁)、原汁鱼翅、荷叶粉蒸肉、雪花蟹斗、青鱼甩水等菜肴。

宋代,玄妙观名天庆观,故街名天庆观前,又名碎锦街。

元代,天庆观改名玄妙观,街名随即改为玄妙观前,后又演化为观前街。

民国十九年(1930年),观前街拓宽改建。

解放后,观前街又多次进行扩建整治,先为小方石路面,后为沥青路面,街宽逐步增至9—13米。

1982年6月,观前街改为步行街。

1999年—2001年,观前街分三期对进行整治更新。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苏州观前街】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各项数据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发布为准。如果页面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可点击“反馈”在线向网站提出修改,网站将核实后进行更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松鹤楼哪个比较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