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以什么句式开头?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优质教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优质教案+导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宁静、器官”等1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特点的。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4.能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结合上下文识字:“达、储”这两个字,可以放在课文句子中理解。结合字理识记“肌、胞、储”,这3个字一半表音,一半表义,可结合构字特点,识记生字。结合图片识记“章、属”,可分别

2、组词“章鱼”“金属”,再结合图片识字。结合生活经验识记“警”字,可通过播放防空警报声、大自然中动物遇到危险向同伴发出的警报,理解、识记生字。结合动作识记“窃、私”,可引导学生模拟“窃窃私语”的动作识记。写字:“汪、险、攻、推、煤、铁”,左窄右宽,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易错笔画;“宁、官”,上宽下窄,引导学生找出主笔;“参”,上部小,中部撇、捺舒展,下部三撇依次渐长;重点指导“迅、速、退”这3个字部首的写法,指导其笔顺。2.朗读教学课文以问题开头,结尾作答,前后呼应。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以围绕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3、,寻找答案,找到重点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读第25自然段,理解段落大意,并掌握语文要素,体会第4、5自然段是怎么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3.积累表达课后第三题给出了两个例句,要求学生体会“窃窃私语”和“免费的长途旅行”在写法上的好处。在引导学生体会时,可采用对比的方式,更换词语,在比较朗读中进行感悟;使学生体会到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会更生动,也易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导学生尝试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

4、“窃、私、警”这3个生字,会写“宁、官、汪、险”这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特点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提问交流。师:大家都见过大海,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样的。(2)海底世界的图片,领略海底的神奇与美丽。师:大海的景色美不胜收,大海深处更是奇妙无穷,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神秘的大海深处,去领略大海的美景。2.抓住问句,走进课文。(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2)带着疑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整体梳理,初步概括文章内容。(1)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大海深处有什么。

5、(2)学生自由回答。(3)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关键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各异物产丰富)【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话引入课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第1自然段的问句直接切入主题,寻找答案,理清课文思路,初步感知课文第26自然段是围绕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写的,为后面深入学习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做好铺垫。板块二 再读课文,感受宁静 1.抓住问题,读懂句子。(1)师:读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从什么方面来描写海底世界的。(2)学生自由朗读后回答。(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海底的光线。2.

6、通过对比,初次感受海底的奇异之处。师:在第2自然段中,有哪些地方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1)预设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认读词语“波涛澎湃、宁静”。出示海面波涛澎湃的动画,学生体会“波涛澎湃”。师:你能说说和“波涛澎湃”意思相反的词语吗?找出“宁静”的近义词,用“宁静”造句。句子,再读句子。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师:从这两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宁静)(2)预设2: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

7、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师: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海底是否就一片漆黑?指名回答。认读词语“器官”。(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指认身体器官,看谁反应最快)师:对比下列句子,体会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句子)l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l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3.学写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观察“宁、官”,找出异同点。(“宁、官”上宽下窄,上短下长)(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官”字下半部分的书写。(“官”字下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

8、折、横)(3)学生书写,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海面与海底的动静不同的句子,体会海底的黑暗与光亮,初步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同时将字词的学习贯穿其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板块三 趣味朗读,领略奇异1.师:海底的光线很暗,那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板书:海底的声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2.扮演水中听音器,生生合作朗读。(1)人们是怎么听到海底动物的声音的?(2)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并回答。(3)师:大家拿起水中听音器,(做出手放在耳边的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

9、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认识拟声词。师:谁能把你听到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听?嗡嗡 啾啾 汪汪师:这种模拟声音的叠词,我们称之为“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滴滴、淅淅、呱呱)比较下列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l 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l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全班齐读句子。(4)认识“警”字。播放“警报”音频。师:听到这个声音,大家想到了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警”字?(学生自由回答)用“警”字组词。(5)仿写练习。师:海底动物吃东西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遇到危险时又会发出什

10、么声音?小组讨论。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像( )的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像( )的声音,遇到危险时还会发出像( )的警报声。师:能用你刚刚想到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吗?3.理解“窃窃私语”,指导朗读。师: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朗读第3自然段时,是不是要读得大声一点呢?(不是)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1)师:哪个词最能说明海底并不喧闹?(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窃窃私语。(3)学生用“窃窃私语”造句,教师点评。(4)全班再读第3自然段。4.指导书写生字。(1)观察生字“汪、险”,找出书写要点。(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4

1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指导朗读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想象、模拟水中听音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朗读时要从读通顺到朗读得有感情,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从字词的认识与理解到句式的仿写,让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体会作者写法上的可取之处,使学习的层次更为丰富。第2课时课时目标1.随文识记“肌、章、胞、达、煤、储、属”这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参、攻、推、迅、速、退、煤、铁”这8个字。2.指导朗读,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的。3.理解“窃窃私语”和“免费的长途旅行”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过程板块一 指导朗读,感悟奇妙1.复

12、习朗读课文时出现的词语,检查认读。(词语)宁静 器官 行进 危险2.师:海底的环境如此神奇,在里面生活的动物又是如何活动的呢?3.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4.表格,小组合作完成。动物名称海参活动方式肌肉收缩活动特点速度极慢5.师: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吗?和同桌交流交流。6.交流反馈。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7.紧扣有趣,指导朗读。(1)预设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根据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肌”。海参图片,认读“海参”。师:自由读课件中的这句话,你读出海参的什么特点?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它爬得慢?师生合作读。(重读“只能”)(2)预设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

13、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师:你读出梭子鱼有什么特点?梭子鱼图片,猜测梭子鱼的活动方式。师:用手模拟梭子鱼穿梭前行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其活动方法。指导书写“攻”,注意“工”作偏旁时,下面的横画改为提。指导朗读,突出身体像梭子的鱼行进的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3)预设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结合图片识记“章”字。(章鱼图)指名表演动作,其余同学朗读。(4)预设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师:自由读,说说贝类的活动特点是什么。对比下列句子,说说哪种表达更有趣,为什么?l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l 还有些贝

14、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8.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师:和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选择其中一个你比较喜欢的海底动物,配上动作,在小组内朗读第4自然段。9.交流展示。10.师: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合适的短语,将课件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海里的动物,真是(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取课文信息,再通过角色扮演,在边读边演中积极思考。体会并逐步明确本课段落行文规律,为后面准确说出语文要素做铺垫。板块二 自主学习,梳理信息1.轻声读,找出关键句。(1)师:第5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2)找近义词,理解“差异”。(3)师:为什么这句话加了“也”字?回顾第3

15、自然段中的设问句,体会句子承上启下的作用。2.再读课文,提取信息。(1)师:第5自然段写了植物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体现的?(2)同桌交流,小组讨论。(3)交流展示,师板书:植物差异。3.识记生字“胞”。指导归类识字和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设计意图】此环节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找出中心句,到抓住关键字词,逐步深入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和内涵,学习要求明确,体现了学习的梯度。板块三 延伸兴趣,拓展阅读1.知识延伸,海洋矿产知多少。(1)师:大海覆盖地球79%的面积,那么对于人类而言,大海中蕴藏着哪些珍贵的资源呢?(2)小组讨论交流。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

16、很少的稀有金属。(3)交流识记“煤、储、属”。(4)知识拓展:海底所含的稀有金属有锰、钴、钛、钒、锆等。2.回顾全文。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句子,强调“真是”。3.课外小拓展。推荐阅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了解更多海底的奥秘。【设计意图】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将阅读的兴趣延伸至课外。拓展阅读的广度,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大海,真正达到科普的目的。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生字“参、攻、推、迅、速、退、煤、铁”,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参”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攻、推、煤、铁”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迅、速、退”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先内后外)(

17、2)交流书写的易错点和要点。2.教师范写,并提示书写要点。(1)“参”字上小下大,下面三撇依次渐长。(2)“推”右半部分是“隹”,不能写成“住”。(3)“迅、速、退”注意“辶”的写法,“辶”的捺要写得平,笔顺先内后外。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点评并展示优秀作品,指出问题,学生更正。5.抄写词语。(词语)海参 攻击 反推力 迅速 后退 轮船 长途 地球 生物 石油 天然气【设计意图】写前先观察,为学生指明观察方向,根据字的结构归类,分类识记,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后进行评价反馈。看写结合,在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水平。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系列或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这是一篇

18、介绍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全文结构清晰,不论是文章整体结构还是文段结构,都十分明确地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据此,我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1.提供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新课标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本课主题是大海,询问学生对大海的印象时,应鼓励学生不拘于课文所介绍的海洋特点。同时,在指导学生谈论喜欢的动物的活动方式时,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阅读兴趣指向,预设中尽可能考虑可能出现的每种情况,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设计的课外延伸环节,尽可能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架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2.注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意识。这篇科普文浅显易懂

19、,结构特点明显。全文围绕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让学生首先找到关键句,再进行分段学习。由引导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合作意识。先提供任务表格,让学生学会提取文章内容要点,体会到小组合作的成就感。从自主思考,到小组讨论,再到修正认知,体现学习的过程。3.学会积累与表达。文中出现了“宁静”“窃窃私语”等优美、形象的词语,它们准确、生动地展现了所描述事物的特点。在学习积累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抓住关键词,如“窃窃私语”,体会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巧妙之处,学习这种表现手法;同时知道海底世界的声音是很轻很微弱的,更好地理解海底的宁静。“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20、是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由“也”字了解这一句联系着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第5自然段为例,挖掘本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植物的差异叙述清楚的,掌握本文所体现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对话读等。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验,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23海底世界导学案课题海底世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窃、私”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海底、宁静”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底的景

21、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3.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及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课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海底世界。(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启发质疑,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1.出示课题。2.启发学生质疑:说一说看了课题,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2.交流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海底世界有什么?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二、自学课文,

22、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小组交流。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对以下 生字进行指导: “私”“藻”是平舌音,“章”“储”“属”是翘舌音,“肌”读j,“胞”读bo,不读po。“差”是多音字,在本课读ch;在“差了”中读chà;在成语“参差不齐”中读c;在“出差”中读chi。(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互相提醒,如,要注意读准哪些字音,怎样区分相近字形等。3.汇报自学情况。 (1)轮读生字卡片,注意读

23、准字音。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 时:14分钟)1.鼓励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尝试理解2.指导理解词语。如:借助图片直观感受,在理解“波涛澎湃”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波涛澎湃的场面来感受词语描写的场景。 3.组织学生再次读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4.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5.小结,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1.读课文,自己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2.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如: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做动作理解词语,如理解“窃窃私语”。3.通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4、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4.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从海底的环境、动物、植物、矿藏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的。 5.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在理解词语意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义。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3分钟)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宁 官 汪 险 参 攻 推 迅 速 退 煤 铁 2.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官 推 迅 4.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2.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书写有困难,交流书写要点。3.观察教师书写过程,掌握书写要领。4.

25、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同桌互相评价,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5.抄写词语,朗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可把生字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几类进行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点。对于“辶”要进行重 点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听写巩固,导入新课(用时:6分钟)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1.书写词语,互相订正。把错误的再写一遍。2.运用中心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生找到中心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抓住课文中心句,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自主考察(用时:15分钟)1.确定考察任务。

26、。3.学习课文,填写考察表。4.小组交流。1.讨论交流:我们要对海底的哪些方面进行考察? 2.了解考察任务表的内容,明确从海底环境、海底动物、海底植物、海底矿物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3.自学课文,在书中圈出考察表中需要填 写的内容并填写考察表。 4.结合考察表,交流自己所填的内容。 学生自学填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启发学生表中填的是相关的概括性的词语。三、深入探究,朗读品悟(用时:15分 钟)1.组织全班汇报海底的神奇,教师相机引导。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海底环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海底动物的声音奇异。(1)找关键词语。 (2)指导说话。(3)指导朗读。 4.引导

27、学生感受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体会作者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方法。 5.引导学生感受海底植物的特点。 6.引导学生感受海底矿藏的丰富。 7.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带领学生播放海底风光的视频。 1.想一想:哪些发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是自己觉得最奇异、最美丽的,或者是最有趣的。 2.(1)抓住“宁静”“黑暗”体会海底总的环境特点。 (2)抓住“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体会“宁静、黑暗”以外的特例之趣。3.(1)抓住“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还会发出警报”感受海底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 (2)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趣味。4.(1)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海底动

28、物及其活动方法的特点,在全班汇报。(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一些贝类。)(2)练习朗读。 5.抓住“色彩多种多样”体会颜色的丰富。找出海底中最小的、最大的植物,体会海底植物形态各异,体积反差巨大的特点。 6.找到海底蕴藏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在全班进行汇报。 7.怀着赞叹之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8.欣赏海底风光的视频,交流感受。1.在感悟海底声音的魅力时,可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体会作者为什么用省略号。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2.在梳理海底动物活动的特点时,可以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作者介绍的海底动物及其运动特点。 3.可以通过做动作,来体会“乌贼”“章鱼”的运动方式,理解“反推力” 四、畅谈理想,抒发情怀(用时:4分钟) 1.总结谈话,拓展延伸: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2.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 1.小组交流,如:我真想把海底世界画下来,我真想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2.小组内进行分工,搜集资料,办一期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手抄报。 指导学生进行分工,讲解搜集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底世界的开头写一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