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米基金投顾对投资用户有帮助吗?

9月24日至26日,首届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外滩召开,本届大会将500余名全球经济学家、诺奖得主、行业领军企业家、金融科技大咖和万余名金融科技从业者云集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深入交流碰撞,畅想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共同打造海纳百川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成为了全球金融科技盛会。

当下,金融科技成为驱动全球金融普惠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可信、智能技术,为生活、行业、世界带来全新改变。当金融科技为每个人服务,数字生活将成为触手可及的体验;当金融科技不断创新突破,将加速开放金融在全球的普惠发展;当金融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对话,未来将因此而更加绿色、美好。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资管新规出台后,各类资管机构开始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寻求转型调整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科技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宽信用、低利率的金融环境下,如何守卫家庭、个人的财富,面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如何理性投资、战胜通胀,成为了当下关注的重点。

9月24日上午,在外滩大会智能投研与投顾分论坛上,盈米基金CEO肖雯受邀与先锋领航投顾总经理张宇、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嘉实基金首席电商官杨纲、国联证券首席信息官汪锦岭一同参与圆桌讨论——就《低利率时代的理财新选择》话题发表观点。

智能投研与投顾论坛圆桌讨论《低利率时代的理财新选择》

谈及当下市场环境,盈米基金CEO肖雯表示:“低利率时代老百姓的投资模式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是资管新规后,资管行业已经进入净值化产品的时代;第二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完全数字化的时代,资产管理行业正在进行深刻的数字化变革。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有人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如何通过金融科技同我们专业能力相融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服务,从而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肖雯表示,在公募基金行业,这样一个不能给出明确预期收益的投资领域,在资产管理行业这种短期并不能立竿见影,只有通过长期验证才能给出结果的“反人性”的服务模式中,只有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客户利益至上的买方投顾理念,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

盈米基金从客户的需求出发,站在买方的角度提供以公募基金为标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坚定地站在买方立场上向普通投资者提供专业建议,降低其盲目投资风险,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回报以及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金投资是逆人性、逆周期、结果后验的,而投顾服务是帮助客户在这一领域获得收益的必要方式。这也是盈米事业的意义:让更多的普通人在波动的市场中理性投资,挣到本该属于他们的收益。

盈米且慢主推的“四笔钱”投顾模式,通过严选的投资策略跟客户资金使用期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帮助客户通过配置公募基金赚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的客户陪伴服务,让客户形成了用长期投资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来,扭转了客户过往短期的投资行为和认知。在过往四年的实践中,在且慢的引导下,用户能够明晰自身资产规划与风险承受能力,并将资金合理配置在四笔钱计划中,并且收获了不错的回报。

未来十年,买方投顾一定会在数字技术能力的支持下逐步进化到“千人千面千时”,希望每个人的投顾体验就像现在手机上的导航系统一样,可以随时用到。

论坛也探讨了在普惠理念下,金融科技对未来经济、生活、社会、世界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最后,盈米基金CEO肖雯同会议嘉宾共同启动《中国智能投顾白皮书》。

《中国智能投顾白皮书》启动仪式

市场上最稀缺的不是交易平台或者策略,

而是对投资者的教育和陪伴。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一周年的时点临近、A股市场交易活跃,以及科创板面世在即,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这个在过去20年为投资者赚取了超过2万亿利润的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事实上,过去几年,个人理财意识觉醒和基金行业变革碰撞,公募基金行业已经迎来了一轮发展高潮。

先是货币基金产品引爆了公募基金从渠道到产品再到用户体验的变革,而后,从去年开始,个人财富管理(以基金等标准产品为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发展,蚂蚁财富、理财通等均加大了这块业务的投入力度。

复盘公募行业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行业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迭代升级,但是在最关键的与用户连接的一环却始终存在局限——与国外成熟的投资市场相比,国内投资者的观念和行为依然倾向于短期的投机,而非长期的投资,因此平台服务的重点也更多在“投”而不在“顾”。

然而随着互联网巨头持续“入侵”,以及监管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无论是在用户端还是平台端,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都开始‘失灵’,整个行业的发展重心终于开始转向投资者真正的需求。

在2018年蚂蚁金服的财富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着重提到了这一点,“蚂蚁财富搭建的平台,不是卖产品,而是让机构和用户之间直接互动,增强彼此信任,让这个信任是跨越周期、跨越和市场的波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与此同时,一系列新兴平台也在趋势中寻找机会。“在现在的市场阶段,市场上最稀缺的不是交易平台或者策略,而是对投资者的教育和陪伴。”孟岩告诉我,孟岩是盈米基金旗下的个人理财服务平台“且慢”的创始人。

当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正站在一个转折的节点上,投资者端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与新一轮的公募基金行业爆发相碰撞时,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创造了新的机会。

过去几年,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看起来并不协调的‘增’与‘降’。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渠道变革,以及一系列互联网化的产品优化使得基金投资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带来了市场规模和投资人数的快速扩张。

2012年,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众禄投顾、好买、诺亚、东方财富网4家机构成为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网络基金代销平台崛起;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将公募基金投资与消费场景打通,进一步将公募基金投资带入大众视野。

数据显示,到2018年1月,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规模较十年前增加了2.7倍,基民数量超过6亿。

照理说,这些变革应该能够带来整个基金行业的大发展,在投资者的投资配置中占据更重要的角色,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此前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部公募基金口径看,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市值57677.09亿元,占比50.44%。

虽然总体看起来是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各占一半的比例,但是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公募基金口径看,机构占比61.04%,个人占比38.96%,机构远远超过个人。

再进一步看,按照持有的基金市值计算,从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里,剔除货币基金后,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从2.78万亿亿减少到1.86万亿,市值减少超过9000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协调的反差?是除了货币基金以外的基金产品都没有赚到钱吗?现实似乎并非如此。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证监会此前公布,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业累计分红1.71万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8个百分点,远远跑赢了大盘。此外,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7.2%,超出现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5个百分点。

除了货币基金以外的公募基金产品并非没有赚钱,而是真正赚了很多钱。但个人投资者依然选择用脚投票,根本原因或许在于,普通投资者没有分享到公募基金增长的红利。

这与过去基金行业赚钱的方式有关——依赖高频交易带来的收入。尤其是基金销售平台,主要的收入来自交易手续费以及管理费分成,而在2015年蚂蚁金服等巨头入局将申购费率直接降至1折以前,前者是这些平台收入的大头。

“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基金销售公司去给客户建议,当然是让他高频交易,平台的收入才会多。”一个从业者朋友告诉我。

从金融市场上来说,交易当然有很多价值,它提供了流动性,让市场更活跃。

“但是从个人投资的角度,平均来看,一个用户交易越活跃他的收益大概率越接近于持平”,孟岩告诉我,这也是他创办且慢时考虑得很多的一个因素,用户需要适应‘反人性’的投资才能真正分享到基金行业增长的红利,但过去销售平台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他们难以对用户进行正确的引导,更不会陪伴他们成长。

换言之,销售平台的短期营收需求与用户的长期投资是相悖的,而穿越周期的投资方式本身也是与人性相悖的,这两种背离带来的个人投资者用户体验不佳,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怎样的渠道变革都没有真正改变。而货币基金之所以会异军突起,也是因为它的收益相对稳定,且真正通过科技的手段对用户体验进行了优化。

但是,这种维持了仅20年的路径依赖开始被打破。

巨头入侵对于整个行业的的影响是惊人的。

“蚂蚁金服直接将线上申购费将至1折之后,全行业的申购费都没法再赚了,有个别基金公司的部分产品直销渠道甚至彻底免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仔细算这笔账,假设原本基金销售平台的申购费是1.5%,打一折之后就只有0.15%了,而基金销售公司需要支付的成本是固定的,包括支付成本(从用户的银行卡进入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账户)还有监管成本,如果在算上人力支出、市场费用等等就更加难以覆盖,而去年底开始的‘断直连’则进一步提高了成本基金销售平台的支付成本。

业内人士透露,规模较大、议价能力稍强的平台能够保持这块业务的盈亏平衡已经很不容易,很多平台甚至处于亏损的状态。

而申购费率价格战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冲击,就是中小平台业绩承压,甚至被洗牌出局。即使是大平台,也面临着极大压力。

2017年财报显示,基金销售及大宗商品交易手续费等其他业务收入8781.02万元,较2016年的2.26亿元骤降61.2%;该业务收入在公司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下降到6.23%。

市场生变,各类平台都在加速转型与突围,当前市场上的主要玩家有几类:

1、以银行为代表传统的基金销售平台,虽然在上一波互联网的冲击下线下业务受到了冲击,但是线下渠道依然是优势,他们正在不断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而且随着近几年银行的线下门店‘机器化’,服务窗口和柜员正在承担更多理财服务、用户教育的职能。当然,此前一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包括投资门槛、线上开户等要求的放宽,或许将进一步帮助银行打开市场。

2、以蚂蚁、腾讯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利用自己的流量和数据优势,提供全流程的、陪伴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

3、独立第三方平台,包括东方财富、雪球、以及且慢这样的平台从内容服务、社交讨论、教育陪伴等不同角度切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

后一类服务很多都带有社交投资的属性,但也略有不同。以且慢为例,且慢用户在且慢上可以一键跟投且慢的投资策略,不需要太多筛选。而在跟投的的过程中,且慢会通过通过投顾服务帮助投资者做好合理的投资规划,鼓励他们熊市的时候去拿到更多的便宜筹码,这种不断的陪伴式的交流,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安心等待牛市的到来。

在整个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平台转型和突围的一个核心逻辑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投资者’为中心转变。因为在这一阶段,平台必须真正让用户分享到基金行业的增长红利,才能真正将用户和他的资产留在平台上,这是单纯的佣金战所难以带来的,需要平台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

新兴技术的兴起,以及基金公司、基金产品数量迅速扩充,这些独立第三方平台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该怎么走?

从市场环境的角度,前有流量巨头的规模效应,后有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来势汹汹,这些平台们面临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

但是在整个市场开始从最初的以渠道、产品为重心终于转移到开始以投资者为中心时,这些平台反而获得了机会,甚至是建立起自己的“壁垒”。

因为流量优势可以带来用户和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却不能满足市场和投资者进化后的全部需求。不同类型投资者想要获得的服务需求千差万别,“赢家通吃”在这个行业里很难实现,而这些独立平台只要能服务好一小部分投资者,或者说某一类型的投资者就足够了。

仍然以且慢为例,就像前面提到的,且慢通过为用户做好合理的投资规划、提供投资策略来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并在后续通过投顾服务、内容服务等方式陪伴用户成长。某种程度上这个过程也是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双向选择”。

正如孟岩所说:且慢无法帮助别人一夜暴富,也不希望时间被浪费在每日股市的波动和预测中。勇敢地和怀有这些期待的用户说抱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聚焦,让且慢的产品更加一致和清晰。

而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模式,孟岩认为,“当下的市场环境,我们做的‘顾’比‘投’更多”。他强调,“偏股型基金16%的年化收益已经很高了,我们要做的不是用AI、大数据、智能的方式去进一步提高收益,而是让那些收益是零甚至是负的投资者尽可能多地抓住这16%。”

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募基金用户投资体验不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短期之内,它的用户体验很大概率是不好的。就像前两天我们聊在线借贷行业时提到的一个观点,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总是“既深刻,又不幸”的,互联网投资亦是如此。

因为互联网对于短时间内用户体验的提升、规模的增长是用户对其青眼有加的最大动力,然而穿越周期的投资、长期的价值考量总是要经历痛苦的蛰伏。

或许随着P2P等短期固定收益高回报投资的幻象散去,更多平台开始重新回归投资人视角,重视长期陪伴与教育的价值,在经历更完整的周期验证之后,投资人和市场自然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本文作者:洪偌馨,资深财经记者、主持人,自媒体“馨金融”创始人)

盈米基金六周年,见证同行的力量

同行的力量——盈米基金六周年同路人祝福视频

我应该算是且慢比较早期的用户了,见证着且慢一路发展到了今天。在认识且慢以前我也有跟着朋友一起做过一些基金投资。而我自己是一个在投资市场里面的小白,在初期的时候也不免经历过了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亏损。当时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办,心态也比较着急。

那当我后来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且慢的文章,首先吸引我的其实是且慢这个名字,为什么叫且慢呢?当时就反应过来,在投资中我们应该要慢慢来,不急躁,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更大的一个收益。

在且慢,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关于基金组合投资的概念,在当时相对于传统的基金投资来是比较新颖的,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当我去多拜读了一些在且慢公众号里的文章之后发现,这能解决我当时在投资中遇到的困惑,只要能坚持长期的投资理念,就一定会有收获。

盈米告诉了我们未来财富管理的样子

▲ 七分钟理财创始人、CEO 罗元裳

时间过得飞快。我跟盈米基金已经相识六周年了。祝贺盈米基金六周年生日快乐。

记得我们还是一个二十几人的小团队的时候,我就和盈米基金的肖雯总相识了。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行业的理解,希望能够对终端的基民用户们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们很快就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在六年中我们一直在和盈米基金保持着非常深度的合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将近十点钟。对于行业的发展我希望能够和肖总深入的沟通一下。没想到,在十点的时候,我们打了一通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我很佩服肖总,无论他的公司从小壮大时候,都非常乐意帮助在行业中的伙伴一同成长。我也很佩服肖总愿意去突破一些常规,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很幸运,在我创业的初期就遇到了盈米基金,我们一同过了六年的时间。

我相信接下来的六年,也许十六年,我还会和盈米基金一起。我们把这个市场的细分领域做的再好一点,能够最终为基民提供更多的帮助。

▲ 小帮规划CEO 徐彬

还记得2016年刚开始做智能投顾和基金组合的时候,市场环境是非常不好的,当时P2P横行,动则能给到10%以上收益。在这样的产品面前,智能投顾和基金组合都显得非常的鸡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想要找到同样认可基金组合和智能投顾的合作伙伴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非常幸运,当时我们遇到了盈米,肖总真的非常有远见,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就坚定地看好和布局智能投顾和基金组合。所以我们坚定地认为,盈米跟我们是非常志同道合的,是难得的,值得长期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

这几年,盈米的发展速度真的是非常的快。从最新的数据看,在权益+混合基金的保有量规模方面,盈米已经进入全国前30名了,真的是非常的厉害。

祝我们风雨同舟的伙伴盈米基金生日快乐。

多元资产管理团队成员 郑佳丽

作为盈米首批组合业务合作伙伴,交银基金很高兴能够携手盈米一起走过组合业务发展壮大的六年。

在这六年里,交银基金借助盈米且慢平台,输出以“我要稳稳的幸福”为代表的明星固收+策略,长期持续的陪伴为用户力争创造平稳的投资曲线,减少用户投资焦虑。

在这六年里,交银基金和盈米始终坚守着统一的信念。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收益为目标,管理好客户的预期,帮助客户通过优质的组合策略赚钱。在这六年里,无论市场起落,牛熊交替,交银基金和盈米始终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坚守初心,不断进步。

我们也很高兴盈米和交银基金都先后获得了投顾试点资质。稳稳幸福策略也非常荣幸成为且慢“四笔钱”稳健理财中的一笔钱,能够以投顾的模式走进千家万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投顾业务的发展会面临坎坷和波折,但是我们相信发展投顾业务这一方向是正确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交银基金也愿与盈米一起,共同讨论构建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顾方案。

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稳稳的幸福。

盈米让我们看到了为梦想坚持的样子

▲ 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互联网消费与科技服务部投资总监 张和

还是15年春节之后,我们邀请肖总,以及两位创始人,永哥还有文红姐。一同来探讨未来基金销售,有什么大的机会。还记得是在中石化大厦的咖啡厅,我们聊了差不多有四个小时。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肖总提到两个当前环境下面的矛盾:一个是基金收益和基民收益之间,天然差异的矛盾;第二个是作为传统销售机构和客户之间脱节的矛盾。

盈米发现老百姓并不只是想买一个单独的基金产品,而是希望获得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那么作为盈米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国人购买基金的习惯。为老百姓和中产阶级提供一站式的理财解决方案。

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盈米沿着自己的初心和方向一直坚持,走到了现在这个规模。

祝愿盈米的小伙伴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心有光芒,我们必达梦想。

投后管理部主管 刘一鸣

横琴金投是盈米基金的A轮投资人,当时在2016年的年底,我们投资的盈米,那是盈米成立的第二年,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确实没有投错盈米。

这些年亲眼见证着盈米一路披荆斩棘,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一个准独角兽金融科技企业,并且持续不断的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成长,我们作为见证者是十分荣幸的。

作为创业者,肖总和盈米是愿意持续追求长期价值,愿意持续努力付出和投入布局的创业者,在此祝盈米团队再接再厉,继续一鸣惊人。

我们把买方投顾的蓝图逐渐变成了现实

▲ 盈米基金高级后端工程师 钟文辉

我从2015年开始加入盈米,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快六年的时间,对比过行业的一些其他的公司,我觉得盈米是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家公司。

我们从十多个人起步,其间不断的有新的同学加入,但是我们始终坚持着那个“核”,这个“核”帮助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6年,是我们所有盈米人的力量源泉。

肖总经常说“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我们这种财富管理机构最主要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帮助富人理财,而是帮助千千万万的工薪阶级去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帮助他们的财富增长,去分享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就是盈米人的使命感。

▲ 盈米基金啟明业务运营总监 黄敏嫦

盈米基金的使命是改变中国人买基金的方式,帮助老百姓在投资中真正赚到钱,正是这个具有时代和行业使命感的梦想,一方面让我们得到了行业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另外一方面也是极大地激发了盈米人的激情和潜能,让我们把买方投顾的蓝图逐渐变成了现实。

盈米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坚定地站在客户的一边这个已经不是口号,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行为准则,每个小伙伴在工作中决策的时候,首先提问的是这样做对客户有利吗?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客户体验?如果是我们就会重新思考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深刻地理解,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盈米基金工作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