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自己上外卖提成谁拿?

之前只有团购的时候,抽成是10%,后来外卖行业形成美团和饿了么的两极时,涨到了18%,现在又上涨到20%。也就是说商家每赚10块钱,就得给美团2块钱。

美团抽成商家20%—25%的菜品价格提成,也就是说一份20元的外卖,商家要给美团4块钱,还要扣商家每一份2-3元的快递费,到商家手里不到14块。

我每卖10块钱,就有2块钱是美团的了。按照我店里的利润水平,美团赚的比我还多。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

  随着线上经济的不断发展,依靠网络进行消费生存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随之而起的就是外卖平台的增多。路上随处可见各类的外卖送货员,穿着蓝色、黄色的工作服,穿梭在城市之间。大家可能对外...

  随着线上经济不断发展,依靠进行消费生存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随之而起的的增多。路上随处可见各类的外卖送货员,穿着蓝色、黄色的服,穿梭在之间。大家可能对的有一定的了解,跑多少单就能有多少业绩,但是对于外卖平台本身的可能不太了解。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一下外卖平台都是靠哪些方面进行的?

  大家都知道一般加入外卖平台的商家都会,定位之后在首页查看外卖商家的排列,一般可以翻到后面很多页,当然商家太多也无法全部都在首页显示,用户机遇自己地理位置的选择,商家能够展示出来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比如我翻看三个以后,第四页,第五页的商家就很难再去翻看了,所以会导致都集中在前几页。

  所以,很多商家都希望将自己放在靠前的位置,这里就要求平台有选择性的去,比如和平台的好的商家,比如服务质量优秀的商家,比如用户最喜欢点的商家等等去综合评估;选择优质商家放在首页,当然多的也可以为其!

  最近饿了么涨佣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佣金根据流水抽提成,加入佣金为%,即商家流水100即缴纳25元给平台。对于商家来说确实很难接受,毕竟外卖虽不高,但是附加的人工费、场地费水费电费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涨佣金对于商家来说确实难以接受,也希望平台开源,也得给商家一份喘息的!此类主要依靠订单分成,即交易额的收益分成。外卖平台是会收取店家的抽成的,一般在10%-20%之前,也就是说店里卖的越多钱,外卖也就挣的越多的。

  目前有些外卖平台是自己建物流配送,通过物流配送竞争力,以及获取物流;对于问题,被服务的商家是商家,比如类似美团或者大众的餐饮店这种,分流一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店的外卖订单,倒是可以这样做。因为这些订单的都不会太低,用于也愿意付这笔额外的物流费。自建的物流队伍后期也可以开展、生鲜快送等业务,商家在后期弱势发展得好不仅可以迅速扩张,们也可以增加来源,两全其美!

  对于平台来说,可以创建多种为商家做推广,而平台推广的商家则付出一笔推广的费用,在轮播广告或者宣传广告栏会为商家做推广宣传,商家获得了与流量的转化,平台拿到了推广费,是很好的手段!

  4.分站使用授权费

  很多都可以开通分站功能,平台者想要扩张到其他城市或地区则需要开通分站,当然品牌打响之后也可以授权品牌给其他用户,授权也可以收取授权费用,对于运营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收入来源!

  以上就是关于外卖平台的盈利的相关,平台的从一开始就会制定收益和发展的方式,再从实际状况中去不断的完善,在让人们的更加便利的同时,也能提供较多的工作,在满足经济效益的时候,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业务的收入主要分为三类:

餐饮外卖分部:主要来源于(i) 商家就来自我们平台的订单支付的佣金(通常按已完成交易价值的百分比确定);(ii) 以各种形式提供予商家的在线营销服务,以及(iii) 就美团点评完成配送服务而向交易用户及商家收取配送费。

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主要来源于(i) 商家于平台上售出的代金券、优惠券、订票及预订票支付的佣金(通常按已完成交易价值的百分比厘定);及(ii) 提供予商家的在线营销服务(包括基于效果及展示的营销服务)以及根据年度套餐提供的营销服务。

新业务及其他分部:主要来源于(i) 云端ERP 系统;(ii) 聚合支付系统;(iii) 供商家使用的供应链方案;(iv) 生鲜超市及非餐饮外卖服务;(v) 本地交通服务;及(vi) 其他产品及服务。

从收入情况来看,外卖的收入是收入的绝对支柱,近几年业务增速也十分迅猛,不过随着业务收入绝对值的增大,同比增速也呈现快速下行的趋势。

到店、酒店及旅游方面收入稳步提升,同比增速在40%-50%之间。不过到店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是酒店及旅游业务相对较新,属于市场挑战者的业务,两者自IPO文件以来都合并披露,使得该部分收入有腾挪转移的空间。

新业务整体也进入快车道,2019年收入已达204亿,几乎赶上到店、酒店的收入。但其中涵盖业务较多,收入较快也可以理解。

从毛利率来看,最赚钱的业务是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而这其中又以到店业务占主要毛利,并且毛利率稳定在88%以上。餐饮外卖虽然收入较高,但是毛利率有限,主要受制于骑手成本的居高不下。新业务方面,除了2018因并购摩拜导致亏损42.5亿,正常年份都实现了盈利,并且在2019年也取得了正毛利。

在餐饮外卖业务中,佣金收入在近三年均占到了90%以上,但是在线营销服务的增长也十分快速,由2017年占比3%,到2019年占比达到9%。

外卖业务的佣金提取主要是基于订单价格,外卖业务分为平台负责配送以及商家自行配送两种情况,由于外卖70%的交易是通过公司的配送网络完成的,故我们着重讨论后一种情况。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外卖平台是如何确认收入和利润的。消费者支付 34 元的外卖订单:快餐 30 元,送餐费用 4元,平台对商家的抽成为15%为4.5 元。需支付7 元给配送代理商(配送代理商在抽成1 元后给外卖骑手 6 元),其中4 元为消费者承担的配送费,另外 3 元来自于平台对商家的抽成(美团承担)。该笔交易中美团外卖平台确认GMV 34 元,营收确认 8.5 元,成本确认 7 元,25.5 元记作商家的应付账款。变现率为25%(8.5 元/34

平台配送又分成两种,专送和快送。专送抽成比例约20%~22%,独家(只签一家)少2-3个点。快送抽成比例约16%~17%,独家抽成比例没有优惠。商家配送抽成比约10%,独家有可能优惠至5%。

专送由全职骑手配送,订单系统派发,能够承接商家所有订单,保证一定的接单率,但配送成本高,配送区域限制在3公里内,配送时间也有限制。

快送由众包(自由)骑手配送,配送任务指派给非职业骑手,骑手自愿抢,5公里左右的配送范围,能更大程度满足较远的消费人群,但配送员的服务质量不稳定。

商家配送就是商家自己找人送或者自己找第三方配送机构。市场比较知名的第三方配送方式有配送、、爱跑腿配送、闪达、点我达等。接单出餐后,商户需点击配送发单,由非专业骑手进行抢单配送。基本靠自己手动发单,配送时间较长。

从客单佣金收入的不断提升可能来自订单价格的上升或是抽成比例的上升。从美团点评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年客单价为45元,较2018年客单价44.2元仅上涨1.81%,客单佣金收入较2018年上升了1.79%,所以2019年的客单佣金上涨主要来自客单价的上涨。

但2017年客单价为42.1, 2018年客单价同比上涨6.89%,2018年客单佣金收入同比上涨12.7%,可见2018年的客单佣金上涨则也有抽成比例上升的影响。

另外,美团点评的佣金抽成比例可能已经达到极限。通常一家餐饮店,原材料成本占营收的30-40%,人工占30%,房租占15-20%,各种损耗水电摊销约占5%,净利润只有5-20%。这个利润率差异很大,主要是看营收多少。人工、房租、摊销等都是固定的,营收越高,利润率就越高。但如果该餐饮店只做外卖,佣金抽成比例超过20%的话,几乎可以断定卖一单亏一单。所以未来如果持续提高客单佣金收入,需要在优化客单骑手成本上做文章。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增速虽然十分迅猛,但需要关注餐饮外卖广告的特殊性。餐饮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周围3-5公里才是目标客群,每家店的竞争范围都划成一个个圆圈,在这个圈里,竞争者相对有限,只要做好餐饮品质,不用推广也能自然获得流量,营销的价值有限。未来在线营销服务收入需要关注外卖餐饮商家的增长,以及在线营销服务在实际中的效果。

总体而言,餐饮外卖业务是美团点评的流量担当,商家端的佣金提成比例已经到达天花板,未来几乎无上升空间;在线营销业务方面虽然增速迅猛,但也需关注LBS业务的特殊性带来的局限性;骑手端则需要不断通过算法、研发新派送方式(无人机派送等)提升运营效率减少因代理问题带来的损耗。此外,饿了么、商家自建配送也在紧紧追赶,美团点评要想维持外卖一哥地位需要时刻自我更新。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随着GMV的快速增长,收入也相应的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从图中看,变现率提升的速度十分迅猛,2017至2018年提升约2%,2019年至2019年提升约1%。到店业务变现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首先,用户访问品类的增加。年平台用户人均访问品类分别为 2.7/3.5个,受访品类由高频品类(餐饮)逐渐扩展至低频品类(如美业、娱乐等);如前所述低频商家更依赖平台的导流能力,故公司议价能力强变现率提升。其次,市场集中度的提升。美团网与大众点评合并后,团购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公司对商户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故变现率上升营收增加。

另外,在线营销服务的增长快于佣金的增长,也体现了美团点评深耕商家需求而不是一味扩大商家数目。收入结构的变化反映商业模式的演进,随平台引流能力逐步增强,可利用广告将用户规模变现;从长远看,广告模式的变现空间大于佣金模式。

酒店方面从间夜量上,美团点评应该已经做到了市场第一,但从交易额上来看与头部企业还有差距。主要原因为酒店结构主要集中于低星级、三四线城市,因此平均房价较低。未来美团点评预计将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案逐渐渗入高星级、一二线城市,更高的房间单价意味着更低的价格敏感度,变现率将有提升的空间。

总结来看,到家业务是公司的支柱业务以及主要的利润来源,凭借其无可争议的垄断地位提升业务的变现率,但也需时刻警惕新玩家的进入,毕竟团购和点评的模式进入门槛极低。酒店及旅游业务是公司开拓的未来,同样能带来较好的现金流,但此块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需持续观察其在高星级酒店及一二线城市的开拓成果。

新业务分部核算美团点评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业务以外的所有其他业务,由于该分部核算口径经常变更,故数据的历史可比性较低。(如 16 年剥离猫眼,17 年新增网约车业务,18年并购摩拜)。不过从变现率上来看是在持续改善,可见新业务也不都是烧钱换流量的业务。

根据2019年报,新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赖在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小额贷款业务、闪购及聚合支付服务的收入增长。不过,年报也指出美团打车和共享单车还在持续亏损,但亏损额有所减少。

此外,年报披露新业务毛利为正主要得益于(1)共享单车服务毛利率改善,用新车淘汰旧车(2)削减网约车司机激励(3)配送网络效率的提升。但是共享单车的毛利率改善很可能是摩拜折旧年限增长使得每年折旧减少所致。根据年报会计披露,单车与汽车的折旧年限在2-4年,即使算2年,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很少也单车能够持续2年。另外,削减网约车司机的激励虽然减少了亏损,但是也是业务萎缩的前兆,不知美团点评如何在削减网约车司机补贴的情况下攻城略地。

总的来看,新业务中有协同效应的业务主要就是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小额贷款业务、闪购及聚合支付服务。美团点评目前在金融方面仅有小额信贷牌照和第三方支付牌照,后续如能不断完善金融牌照(例如消费金融、保险等),依托其丰富的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可能会在金融服务收入方面有较大的飞跃。其他业务由于披露的太少,只能静观其变。

总体而言,的财务情况还是非常优秀的。目前资产负债率仅为30%,长期借款绝对值仅有4.67亿元,主要为资产抵押债券;不过短期借款有上升趋势,从2018年的18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1.9亿元,报表披露该部分全为银行无抵押贷款,平均年利率5.199%,应于2020年还款。这部分资金有向银行利益输送的嫌疑,毕竟公司手握大量现金根本无需借款。

公司2019年底手握现金133.96亿元、受限制存款及现金87.6亿元、短期投资494.4亿元。短期投资中约一半(234.5亿元)为定期存款,剩下的为理财产品,短期投资中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占66.6%。美团点评资金如此充裕,再次怀疑短期借款的必要性。

资产负债表里值的关注的一项为无形资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并购产生的商誉,由于一些列的收购使得商誉增加至278.6亿元。2019年公司对该部分商誉进行了重新分配,大部分划转至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长期来看,还需关注商誉减值带来的影响。

费用方面可以看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持续下降,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管理费用中研发开支从2018年的70.7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84.45亿元;而一般及行政开支反而从55.5亿元下降至43.4亿元。体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手的钱是由商家还是顾客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