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的时候,中国城市面积排名如何?

相对地位比无可比,算0线城市吧。(题目被改了,但回答不改了)

如果不考虑伪满东北的话,当时的上海等于中国现在所有的一线城市加上大多数二线城市。考虑到当时东北工业城市的存在,应该算是长三角加珠三角再加京津唐——可能还不止。

工厂占60%,工人占61%,产值占66%。当然这只是12大城市,但当时其他城市还值得一提吗?

上海市是无计划的盲目发展起来的:到解放的时候全市的面积是612.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86平方公里,人口498万,十分之九的市民拥挤在市区中,建筑密集,人口拥塞。建筑密度在40%以上的街坊面积占很大比重,有的街坊建筑密度高达80%,几乎没有空地,阳光不足,空气不通畅,加以工厂和住宅混杂在一起,煤灰四散飞扬,机器声昼夜隆隆,甚至容易燃烧的、具有爆炸性的工厂也设在住宅区内,严重影响居民的安全、卫生和安宁。 解放前,上海市的市政建设都是为帝国主义者反动集团和资本家服务的。本市原有的污水设备都集中在“洋人”及所谓“高等华人”的居住区域,只有20%的居民能够享用。

500万人口,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其中100万人可以使用污水设备。

贵阳市的半小时经济圈从目前的106平方公里向外推进到507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近4倍。这个面积,与新中国成立时贵阳市6.8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相比,整整扩大了74.5倍。

而且内地城市的基建就不谈了:

贵阳虽说是进城,但城里的街道比山路还难走,满街都是烂黄泥,要么一脚下去很难拔出来,要么就滑得不行。1950年10月从江西来贵阳投奔亲戚的聂寿康,对当时贵阳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房子都是“灰条房”,几乎都是一楼一底。在大十字附近有一家银行,房子有4层楼,就叫贵州大厦,大街宽不过5米。”

这个基础设施,在上海怕是都算不得城区。当然贵阳算是落后地区,我们看看发达的地方:

1949年5月武汉解放时统计:三镇行政辖区土地面积30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口102万人。三镇城区街道加上近郊公路总长433公里(其中柏油、水泥高级路面约60公里);城区房屋总建筑面积1 2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62万平方米);埋设下水道36公里,其余大部分为排水明沟;汉口和武昌的2座水厂日供水能力为5.23万吨,输水干管总长154公里(汉阳无自来水);公共汽车14辆,轮渡船12艘,出租车30余辆;公园2座,行道树仅有1 800余株;公共厕所219座,环卫汽车5辆,木船256艘。

建成区面积貌似还不错,但人口只有上海的五分之一。至于公共设施……公交车只有14辆,汉阳全城都没有自来水。我们看看上海的数据:

上海解放时,供气行业历经84年,全市有煤气厂2个,日供气能力20.4万立方米,日售气量8.17万立方米,家庭用户1.74万户,全市家庭用户气化率为2.1%。供水行业历经66年,共5个水厂,日供水能力59万立方米,日售水37.22万立方米,市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为92%。公共交通行业历经41年,有公共汽车402辆、有轨电车331辆、无轨电车166辆、小火车35辆,营业线路44条,其中公共汽车线路23条、无轨电车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352公里,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5公里,每天平均载客66万人次。全市出租汽车370辆,还有营业三轮车26570辆,人力车3659辆。

这样看来,从公交水平来看,上海的现代化设施规模是武汉的65倍,从出租车来看,是武汉的十几倍。管道煤气不仅供应给企业和机关,甚至供应了近两万户家庭!这对其他城市而言是科幻式的生活。

上海的私营金融业还有一些资金可以吸收;另外内地为支付沿海口岸的货款要把资金划到上海,也是金融业吸收存款的来源,因此就民族资本银行本身而论,它在全行存款中往往有40%至50%,个别年份乃至60%以上,是从上海吸收的。
民国12年3月开通上海至南翔的市郊长途电话,民国15年5月开通上海至吴淞、苏州、无锡三地的长途电话,此后逐步发展,至抗日战争前夕通达国内城镇470余处。民国25年2月,国际电台开通上海至东京的国际无线电话电路,上海开始出现国际电话。翌年2月和5月,又先后开通沪港和中美长途电话电路。至抗日战争前夕,上海作为全国邮电通信网中心,特别是国际通信枢纽地位,得到了国内外一致公认。 上海解放时,经过整修恢复。上海邮政共有自办局所73处,邮路总长3009公里,电报电路97条,长途电话业务电路44条,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72060门,固定资产5310万元。

交换机容量7.2万。我来看看天津的数据:

1976年,天津全市(包括各区县)共有自办邮电局所215处,邮路总长度19199公里,电报电路90路,长话电路437路,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2850门,农村电话交换机容量13415门,邮电业务总量1801.1万元,业务收入2201.7万元,业务支出1591.3万元,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79.79万元,职工总数9274人。

1976年的天津,市区电话也只有4.2万的容量……算上农村5.4万。比上海落后一代人还多。

重庆是当过陪都的城市,1949年有多少电话呢?

1949年底市内电话总容量3840门,装用电话2098户。重庆解放后,1955年引进东德“52C”式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4000门,装于民国路(五一路)市话四分局和上清寺市话五分局。由于在通信建设上片面强调以“长途为纲”,市内电话发展缓慢,从1958年开始,许多机关、厂矿陆续在内部安装程控用户交换机以满足自身通信的需要。

惨不忍睹啊……看看80年代数据:

1987年6月,重庆电信第一次引进“S-1240”程控交换设备,1990年底重庆市内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0000门,用户小交换机74881门机械容量。

达到上海1949年水平,已经是1987年。恩,说起交换机,这一年任正非在深圳组建了华为……换句话说,解放初的上海电话网给早期的华为也是个超级大订单。

虽然东北被日本人控制,但也不能忽视。沈阳是东北最大城市,在日本殖民建设下,解放前的城建巅峰是1945年,我们看数据:

1937年开始由日本购入8轮有轨电车,年末车辆总数21辆。1941年为51辆。1945年为71辆(其中4轮有轨电车37辆,8轮有轨电车34辆)。

汽车的数据虽然没查到,但有1946年数据:

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派官员接收奉天交通株式会社,组建沈阳市公共汽车管理处,成为官办客运企业,拨款10万元,为恢复筹备资金。7月,又拨给250万元,用以购买汽油、轮胎、零件等。7月末恢复汽车6辆,开始营业。8月初,再拨550万元做修理费用,至9月底又相继修复10余辆汽车。1946年,总运营行驶里程23.8万公里,收入2164万元。1947年,市政府与美商合作成立中美有限汽车公司。预计预购新车50辆,修复旧车50辆,实际只修复20辆,新车购进20辆,其中仅组装5辆投入运营线路。

预计修复旧车50辆,已经修复16辆,这应该就是解放前的公交车总数据。汽车加电车,合计不到140辆,虽然比武汉要强5倍,但只有上海的六分之一。

还有哈尔滨。日本投降后不久,哈尔滨就被出关八路军接管,此后一直未经战乱,可以说是基础设施保存最好的东北城市: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至1980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设备均为步进制交换机。主要型号有日本F式、民主德国52C和国产47式等。先后装备的分局有四分局、三分局、五分局、六分局和四○支局。1981年哈尔滨市开始使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型号为国产HJ—921,先后装备的分局有七分局和八分局。总容量为11000门。 1986年,哈尔滨市开始引进日本程控交换设备,型号有F—150(“NEC”公司产)和NEAX—61(富士通产),先后装备的分局有二二分局、二八分局、三分局、四○分局、四一分局、七分局、八分局和平房电信局,总容量为103000门。至1990年,哈尔滨市市内电话交换设备总容量为119000门,其中:程控交换设备为103000门;纵横制交换设备为4000门;步进制交换设备为12000门。

即哈尔滨解放前的电信网大概是一万多电话,相当于上海一个区,超过1949年的上海也差不多要到90年代了,和重庆的1987年接近。

说了这么长时间没说广州,两广人民可能不服,那就看看广州的数据:

原来还不如哈尔滨,也就是上海的一个区。

当时上海之外的大都市就是八个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天津北京武汉广州南京。8这个数字很巧,差不多就是上海电话网相对哈尔滨、广州电话网的倍数。这八个城市中,沈阳天津略强,北京武汉略弱,乐观地说每个城市相当于上海一个区,加起来勉勉强强和上海相当。可以说上海当时是零线城市,其他七八个一线城市加起来和上海相当,你大概能理解上海的地位了?

最后引用一下我之前写上海城市文化的文章:

1949年之前,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可不能仅仅用一句“最大”来形容。1949年的上海550万人,沥青或水泥街道几百公里;同期的首都南京只有100万人,另一个有租界+海港的大城市天津170万人;前任首都北京160万人,下雨天没有泥坑的街道只有20公里。至于西安、汉口,这些辐射周围数省的区域中心不过几十万市民,还不如上海的一个区。在中国任选一个地点,只要这个点不在上海市中心,你都可以通过一小时的步行甩开一切现代化标志,走到和康熙年间毫无差别的地方。换句话说,上海是唯一可以用现代化建筑覆盖一个人日常行动范围的都市,是唯一可以让人感受到和旧时代割裂的地方。 1949年,上海人口是中国的1%,工业产值占中国36%,而且是最有活力,技术水平最高的36%。作为西方技术进入中国的窗口。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工业还是手工作坊的时候,上海不仅有了现代化工厂,甚至还有能制造工厂的小型工厂——机器厂。上海《申报》登出第一张出售车床的广告,是光绪3年——那年左宗棠率领西征军团在新疆连战连捷,威胁着要进军中亚横扫英俄附庸,大清朝还颇有中兴迹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经有十几家小型工厂生产机床。1936年,中国除了日本控制的企业(主要在失陷的东北)外,钢产量只有几千吨,上海却已经开始制造电力机床,算是中国踏上二次工业革命门槛的第一只脚趾。 甚至工业比例也不能描述上海在旧中国的地位。当时的中国,日占区之外没有交织的铁路网,长江上没有大桥,城市之外没有沥青或者水泥的公路,只有水路交通最可靠。上海在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在长江航运网的总路口。无论是中国内部商业,还是出口原材料、进口工业品,上海都是最无可回避的交通枢纽。所以商业-金融业才是上海最大的经济优势。 1950年2月军管会统计,上海集中了全国84%的航运业和超过2/3的进出口额,70%的国内贸易和金融交易也发生在上海。旧中国十几亿亩耕地的地租,几百万平方公里山林的出产,在农业时代本应分散在几十个省会和几千个县城,现在随着地主、官僚的消费,增量大多数也流到了这座城市。文化兴盛从来是经济繁荣的伴生品。 这些数据说明,虽然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穷困的农业社会,但上海——也只有上海——已经有资格供养一种覆盖众多人口的准现代文化。与欧美发达工业社会相比,或许这种现代文化氛围只是一种山寨品,但的确已在稳定发展。而在中国其他城市,现代文化还只能算是浮在传统社会上的泡沫。
1936年,上海核心区几百平方公里内的中小学教师和新闻记者——新文艺的创作和消费主力——已有3万人,远超内地数个省份之和,和21世纪中国普通地级市不相上下。与之对应,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一家就出版了4938种图书,占全中国的52%,另外两家上海出版社: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加起来又占了19%。这还没考虑到上海和内地印书效率的差距。上海一本书往往以现代机器印刷几千上万册,内地许多图书还是石印乃至油印,出版几百甚至几十册也不稀奇。许多外国小说和科技书刊只有在上海才卖得动。说当时的上海出产中国8成的文化产品毫不夸张,就连年画、黄历这种最“土”的文化产业也是如此——直到1958年,全国3/4年画依然出自上海。

上海主导的另一种全国性文化产品是小人书。小人书虽小,但传播广泛,制作廉价,图文并茂,适合建国初期刚刚开始脱盲的中国人阅读,所以被视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和文娱产品。解放前上海就有钱笑呆(三打白骨精)、徐正平(三国演义)、张乐平(三毛)等连环画名手。50年代北京和上海各自成立了人民美术出版社,选派顶尖的一流画家参与连环画创作。上海因为美术人才丰富和印刷工业发达,在连环画出版中起引领作用。海派花鸟名家程十发以上海画院院长的身份创作连环画《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的故事》,画门神出身的学徒华三川则把《白毛女》、《青年近卫军》、《刘胡兰》等故事搬上小人书。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10册《铁道游击队》共再版20次,印数达到3652万册,证明了新上海文化产品的质量,也显示了现代出版业的威力。 最好的宣传会让读者意识不到宣传的存在。而最棒的城市文化成就,会让欣赏者默认那是全国的文明遗产。比如说1964年10月上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几乎囊括了此前所有的红色音乐精品,至今也是红色文化的代表作。这部歌舞剧最初却并非出自文艺“国家队”,而是改编自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的重头作品《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组织策划者是曾经的新四军抗敌剧团团长、前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正是他要求“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以“梁祝”为主题创作建国十周年献礼曲目。孟波把这场表演推荐给了陈毅,又推荐给了周恩来,终于在建国15周年把《东方红》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北京有列入“十大建筑”的人民大会堂承载《东方红》,上海当时只能在改建的文化广场来排演歌舞剧。文化广场是旧上海的“跑狗场”,即法租界赛狗赌博的地方。改建中为了尽量扩大内部空间,保留了许多立柱,许多观众只能闻声而不能观剧。1969年,文化广场遇火灾,1970年重建时,要求内部没有立柱,同济大学采用计算机校核数据,设计了当时罕见的大型网架屋顶。施工时整体吊装屋顶,也采用了计算机整体控制。最终建成的观众厅有1.25万个座位,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室内文化场馆,还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院。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工业城展现了支撑文化“软件”的强大“硬件”实力。后来成为中国艺术经典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大合唱《长征组歌》也是在复建后的新文化广场首演的。 就在上海工业展示计算机施工设计之70年代“神迹”的同时。在上海前电影演员的领导下,一大批日后成为整个国家文化遗产的剧作从上海的文化工业“流水线”上滚滚涌出。比如上海京剧团改编了《智取威虎山》和《海港》,上海沪剧院发掘了《红灯记》和《沙家浜》的前身《芦荡火种》,上海青年艺术剧院发掘了《杜鹃山》,上海舞蹈学院排演了芭蕾舞剧《白毛女》,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红色娘子军》……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样板戏”的主要剧目。京剧这个未老先腐的旧剧种能在21世纪的今天保持生存,样板戏时代的现代化改造功不可没。直到今天,我心里烦闷的时候,依然会自己吼几句“临行喝妈一碗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然后就能心情舒畅。如果到ktv和朋友一起吼,效果更佳。孔子说文艺的作用应该包括:兴(抒发情怀)、观(认识社会)、群(寻找志同道合者)、怨(发泄不满)。钢琴伴唱的京剧《红灯记》通过中西文化汇流、高雅文化和大众娱乐结合,完美地满足了孔子的要求。 红色上海文化的影响力不止覆盖了中国大陆。《智取威虎山》第一次在深圳上映,香港渔民就远远地在海上叫好。70年代,一个叫陈港生的香港龙套演员为样板戏描写的英雄传说所倾倒,于是就有了后来的《A计划》和《3d智取威虎山》。而如果不能从上海歌剧舞剧院的《小刀会》舞剧中抄袭音乐,整个港台电影界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给武侠片伴奏。台湾人在“解除戒严”后,也飞速地引入了样板戏演出,回顾当年在“敌台”中听到的唱腔。向他们阔别已久的“纯正”上海文化致敬。 上海是中国历史最短的大都市之一。但作为工业文明进入中国的窗口,作为从1865年到2015年的中国第一大工业中心,上海是传统与现代、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战场, 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寄予希望最大、收获失望最多的地方,更是财富最密集、左翼思潮最汹涌的城市。在从未来过上海的黄霑的想象中,温和平缓的黄浦江被描写为【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这应该代表了20世纪大多数中国人对上海文化的认识——文化激荡之地、中国文明的领跑者。 直到我这个80后记事的时候,红色上海耀眼的文化成就依然辐射着我家乡那个大山里的小镇。如果没有华丽的上海译制片,没有浪漫的《少年文艺》,没有紧跟世界前沿的《科学画报》,我简直没法想象童年会多么无趣,没法想象今天的我会缺失多少宝贵的精神资产。

总之,民国时期上海在中国的经济-文化-科研地位,说是今天汉城在韩国的地位有点夸张,但肯定超过莫斯科在俄罗斯的地位。只是这个地位的根源在于亚洲殖民经济结构,非中国之福。从内地濒临破产的农业社会精英视角来看,上海是一个近乎无法理解的现代化“魔都”,我之前有个回答用图片描述了他们眼中的上海:

全中国唯一有现代化污染的都市……

我终于在中国版图鸡头上划了一个完整的圈、2021年夏季黑蒙行。

直辖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是省级行政区,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直辖市往往有较大的建成区、较多的居住人口,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由于直辖市的定位特殊,中国直辖市的市委书记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为副国家级干部,比各省的一把手级别还高。

截至目前,我国现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4个直辖市。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国家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中央机关的办公所在地。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国家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国家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国家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

1.四个直辖市2020年GDP总量对比

2020年上海市GDP总量38701亿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1,占全国的3.81%。

2020年北京市GDP总量36103亿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4,占全国的3.55%。

2020年重庆市GDP总量25003亿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8,占全国的2.46%。

2020年天津市GDP总量14084亿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25,占全国的1.39%。

2020年上海市的GDP总量是北京市的1.07倍,是重庆市的2.46倍,是天津市的2.74倍。



北京市共管辖16个区,上海市共管辖16个区,天津市共管辖16个区,重庆市共管辖38个区县,四个直辖市共计16+16+16+38=86个区县。

四个直辖市86个区县2020年GDP总量前20强中上海市占9个,北京市7个,重庆市3个,天津市1个。排名第1的是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年GDP总量13207亿(大约和黑龙江省全省的GDP相当);其次是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GDP总量8504亿(接近于甘肃省全省的GDP);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GDP总量7037亿(比海南省全省的GDP还多1500亿)


3.四个直辖市土地面积对比

2020年重庆市土地面积8.24万平方千米,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26,占全国的0.856%,重庆市以占全国0.85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2.46%的GDP。

2020年北京市土地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30,占全国的0.17%,北京市以占全国0.1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3.55%的GDP。

2020年天津市土地面积1.20万平方千米,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31,占全国的0.124%,天津市以占全国0.12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39%的GDP。

2020年上海市土地面积0.63万平方千米,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32,占全国的0.066%,上海市以占全国0.06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3.81%的GDP。

2020年重庆市的土地面积是北京市的5倍,是上海市的13倍,是天津市的6.9倍。



4.四个直辖市2020年人口数量对比

2020年重庆市人口数量3205万人,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9,占全国的2.242%,重庆市以占全国2.242%的人口数量创造了2.46%的GDP。

2020年北京市人口数量2189万人,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27,占全国的1.531%,北京市以占全国1.531%的人口数量创造了3.55%的GDP。

2020年天津市人口数量1387万人,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28,占全国的0.97%,天津市以占全国0.97%的人口数量创造了1.39%的GDP。

2020年上海市人口数量2487万人,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23,占全国的1.739%,上海市以占全国1.739%的人口数量创造了3.81%的GDP。

2020年重庆市的人口数量是北京市的1.53倍,是上海市的1.28倍,是天津市的2.31倍。



5.四个直辖市2020年人均GDP对比

2020年北京市人均GDP 16.76万元(2.63万美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4,仅次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020年上海市人均GDP 15.94万元(2.50万美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5,仅次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北京市。

2020年天津市人均GDP 9.02万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0。

2020年重庆市人均GDP 8.00万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1。

2020年北京市的人均GDP是上海市的1.05倍,是天津市的1.86倍,是重庆市的2.1倍。



6.四个直辖市各区2020年人均GDP前20强

北京市共管辖16个区,上海市共管辖16个区,天津市共管辖16个区,重庆市共管辖38个区县,四个直辖市共计16+16+16+38=86个区县。

四个直辖市86个区县2020年人均GDP前20强中上海市占8个,北京市7个,天津市3个,重庆市2个。2020年人均GDP排名第1的是北京市西城区,2020年人均GDP 46.01万元(7.22亿美元);其次是北京市东城区,2020年人均GDP总量42.2万元(6.6万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市黄埔区,2020年人均GDP总量40.15万元(6.3万美元)。

同期2020年美国人均GDP 6.34万美元,英国人均GDP 4.03万美元,日本人均GDP 4.01万美元元,法国人均GDP 3.86万美元;四个直辖市的很多区人均GDP都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7.四个直辖市2020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2020年上海市财政收入7046亿元,位列中国第4;财政支出8102亿元,位列中国第10;财政赤字-1056亿元,位列中国第31;财政自给率87%;位列中国第1。

2020年北京市财政收入5484亿元,位列中国第6;财政支出6776亿元,位列中国第13;财政赤字-1292亿元,位列中国第27;财政自给率80.9%;位列中国第2。

2020年重庆市财政收入2095亿元,位列中国第19;财政支出4894亿元,位列中国第24;财政赤字-2799亿元,位列中国第23;财政自给率42.8%;位列中国第12。

2020年天津市财政收入1923亿元,位列中国第21;财政支出3151亿元,位列中国第27;财政赤字-1228亿元,位列中国第28;财政自给率61%;位列中国第6。




8.四个直辖市2020年财政收入和债务总计

2020年上海市财政收入7046亿元,位列中国第4;债务总计3235亿元,位列中国第23;债务率86.16%,位列中国第30。

2020年北京市财政收入5484亿元,位列中国第6;债务总计10881亿元,位列中国第14;债务率198.41%,位列中国第23。

2020年重庆市财政收入2095亿元,位列中国第19;债务总计13948亿元,位列中国第7;债务率665.78%,位列中国第4。

2020年天津市财政收入1923亿元,位列中国第21;债务总计13293亿元,位列中国第8;债务率691.26%,位列中国第2。




9.2020年各省上缴中央税收以及中央转移补贴地方税收统计

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中,只有八个省市是净上缴税收,即上缴给中央的税收多于中央补贴的税收。其它23个省市自治区都是国家补贴地方的税收多于上缴中央的税收。

2020年上海市上缴中央税收6534亿元,位列中国第3;中央转移补贴上海市1987亿元,位列中国第23;上海市净上缴中央税收5483亿元,位列中国第2。

2020年北京市上缴中央税收4962亿元,位列中国第5;中央转移补贴北京市1361亿元,位列中国第26;北京市净上缴中央税收3601亿元,位列中国第5。

2020年天津市上缴中央税收1689亿元,位列中国第16;中央转移补贴天津市655亿元,位列中国第31;天津市净上缴中央税收1034亿元,位列中国第6。

2020年重庆市上缴中央税收1155亿元,位列中国第21;中央转移补贴重庆市2184亿元,位列中国第19;重庆市净上缴中央税收-1024亿元(即中央每年净补贴重庆市1024亿元),位列中国第13。




10.四个直辖市985大学或者211大学数量

大学,是很多人成就梦想的地方,也是走进人生巅峰的一个重要途径。上一所好大学是一个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所以无数学子寒窗苦读九年,力争进入一所好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目前中国最顶尖大学的就是985大学和211大学,985大学共计39所,211大学共计116所,因部分有重复部分211大学包含了985大学,扣除重复的共计116所


北京市共有26所985大学或者211大学,数量位列全国第1,占全国总数的22.4%。


上海市共有10所985大学或者211大学,数量位列全国第3,占全国总数的8.6%。


天津市共有3所985大学或者211大学,数量位列全国第11,占全国总数的2.5%。


重庆市共有2所985大学或者211大学,数量位列全国第16,占全国总数的1.7%。


为祖国加油,为人民点赞,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关于以上对四个直辖市10组大数据对比,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谁是你心中的最强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7平方米房子实际面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