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有必要买保终身的重疾险吗?

终于下定决心购买重疾保险的你,却不知如何选择?小七今天讲解一下重疾产品选择的五大关键点,教你正确认识重疾险,避开那些看似美好的销售圈套。

01 重疾病种越多越好?

保监会规定了25种重大疾病,这也是所有重疾产品的基础范围。

那这25种基础重疾发生率有多高?根据多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来看,这25种重疾覆盖了基本上95%的重大疾病理赔。

这也就是说,无论是100种,还是150种,尽管看上去保障的病种更多,但其实增加的保障效果微乎其微。

02 轻症/中症到底要不要?

轻症很重要,中症要警惕

轻症和中症都属于重大疾病的不同发病程度,比如恶性肿瘤属于重大疾病,早期原位癌就属于轻症范畴;严重脑中风属于重大疾病,轻微脑中风就属于轻症范畴。轻症发病率相对较高、风险较小、可治愈率高,可有效保障“重疾不重”情况,是完善重疾保障很重要的部分。

这两年多出来的中症,则是把重疾前的发病程度进行更细的划分。由于保监会对轻症、中症的定义并没有严格的划分,现在部分产品的中症,在其他产品中就是轻症,只不过提高了赔付比例。所以中症,无非是对产品病种的一次再包装。

03 保障终身还是定期?

首选终身,定期最好保到70岁

预算允许的情况下,首选终身重疾。拿网红产品弘康的健康一生来说,到45岁仍然有杠杆效应,因为带身故责任,所以这是一款无论如果都能用得上的险种。但是考虑到终身产品会比定期产品费率高出一半,对于预算紧张,又想做高保障的人来说,定期重疾也是不错的选择,建议买到70岁。因为60岁以后进入疾病的高发期,仅保到60岁时间太短,75岁或85岁的费率又会提高很多。因此70岁是一个相对费率风险最平衡的保障年龄。

04 多次赔付很合算?

警惕有坑,多次赔付不足一次补足

现在很多产品提出多次赔付的概念,即罹患一次重疾后,再次患病可以再赔付,最高可赔3次甚至更高。但是多次赔付往往跟重疾分组相关,每次赔付需为不同组别的重疾。比如说,恶性肿瘤在第一组,第一次患病后理赔后,再次赔付责任只包括其他组别的重疾,恶性肿瘤不能再赔付。不分组且多次赔付的费率又很高。小七认为,与其期待多次赔付,不如选择单次赔付的充足保额

05 是否有必要选择附加豁免?

豁免分担投保人风险,很有必要

被保人轻症豁免现在基本已经写入主险条款,即被保人罹患轻症,后期的保费不用再交,重疾的责任仍然有效;这两年多了附加投保人豁免,即投保人罹患重疾或身故,可免交后期保费责任仍然有效,是分担缴费主体的风险的有效保障。尤其对于很多给小孩子投保父母来说,如果遭遇风险,能够确保小孩的保障不受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期重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