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知乎上推荐的好多东西都很负面,给人不好的感觉?

分手时,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尴尬伤心难过,无论你是否想复合,似乎总有人让你在分手之后和前任切断联系。

他们会说,撕心裂肺爱过的人是当不了朋友的,那还不如直接断绝联系,以绝后患。

但是仅仅凭一句“撕心裂肺爱过的人是当不了朋友的”你就明白为什么要断联了吗?

从生物学中“神经链条”的角度来说,分手不过是正面神经链条的因素不断衰减和负面神经链条的因素不断增强,当负面神经链条的因素比正面神经链条的因素多且强的时候,“分手”这两个字就会出现在某一方的大脑里,然后悲剧上演。

所谓正面神经链条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和对方在一起的“舒适感”、共同的甜蜜回忆、对方对自己强烈的吸引力、对方的高价值等(简单来说就是好的和优点)。

负面神经链条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争吵和矛盾的累积、交往时间过长的厌倦乏味、对对方的厌恶的印象等(简单来说就是缺点和不好的)。

从无到有,人类不知道消灭了多少东西才能一直活到现在,而现代的每个人不知道做了多少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才好好的活到现在,因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是住着一个小人,ta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就像所有企业的大头头一样,追求的就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损失的最小化,当企业面临损失的时候,大头头肯定是立马就开始有所行动,阻止损失的发生。

所以,当那个小人意识到和ta交往是一件害大于利的事情,就会发出信号,让大脑开始考虑分手的事情。

而对于被分手的人来说,无论ta有没有意识到问题,都是在被伤害

一般来说,分手之后想要做朋友的只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特别爱,就算分手了也不在乎,当备胎也不在乎,就是想要继续待在ta的身边,嘘寒问暖,关心ta,照顾ta,如果是女生,那肯定偶尔还会照顾到他床上去,如果是男生,那除了女生伤心难过的时候其他时候他都见不到她。

其实这个分类里还能再分出一种想要复合的。但是一般来说,想要复合的人都比较烦,死缠烂打的,分手的那一方估计就不会再理ta了。

还是一种就是不爱的,没感觉的,前任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在前任之前就是炮友,那既然已经变成前任了就继续当炮友吧,也有可能开始就是玩玩,最多算是有好感,没有感情只有性,只有发泄,没有留恋。

因为他们追求的那个器官有很多人都有,虽然性生活和谐会让两个人相处的很愉快,但若是两个人之间只有性的生活没有其他的生活,那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徒有其表而已。

不管你是属于分手之后想做朋友的还是分手之后不想做朋友的,断联,应该是所有人都应该在分手之后立刻做的,不仅是为了对方,更是为了自己。

所谓断联就是切断你们之间的联系,不沟通,不交流,不表达,就像陌生人那样。

因为分手代表着失去,从分手的那一刻起,你就失去对方了,对方也失去你了,你们不再有资格,有责任,在对方出现任何情况的时候帮忙,就更不用说你们不能像以前一样的交往了,你没有了和ta拥抱,接吻的权利,更没有和ta啪啪啪的原因,ta也不会再为你做那些你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简单来说就是分手之后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丧失感”。就像是你的手机突然跟你说,“我们分手吧,我觉得你每天把我捧在手心里很烦。”

然后消失,你知道它已经离开了,知道它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你会有一种“我失去了它”的感觉,正是因为这个丧失感的存在,人才会感到伤心难过

在开始讨论是否要断联之前可以先讨论一下分手的真假性

分手这两个字对于有的人来说天天挂在嘴边,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憋个半个月都说不出口,因为有的人说分手只是为了吸引对方对自己的注意力,希望对方多关心自己,希望对方挽留自己。

你可以看得出来,对方是在气头上,他们是想要通过“分手”这两个字让对方有所改变,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一起,这种就是假性分手

而有的人说分手是因为已经忍无可忍了,对你感到厌倦,对你们两个人的关系感到绝望,想要结束这段“害大于利”的关系,他们说“分手”的意思是再也不想再见到你,不想跟你扯上任何关系,不想要再继续让自己受折磨,这种就是真性分手

如果是假性分手的话,切断联系就变成了最差的做法,只会让对方对你失去信心,让你们两人的关系陷入尴尬的境地。

所以当你可以直接判断出对方是假性分手,那这种时候最不应该的就是断联,而是应该追求不舍,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重新调整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解决你们之间出现的问题,以防日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造成分手。

如果不是假性分手而是真性分手,无论你最终的目的是否是复合,切断联系都是非常必要的。

切断联系让自己变的冷静

其实分手之后最难熬的就是那一颗被伤害的心,最难做的就是让这颗遍体鳞伤的心平静下来,不再去想过去发生的种种,不再去想美好的回忆和痛苦的纠缠,不再去恐惧没有ta的日子要怎么继续。

只有让你的心绪平静下来,不再那么焦躁,不再想那么多,你才能做到去面对这个事实,去承认它已经发生了。

你需要一个好的心态,才能用一种理智的辨析态度去回忆你们之间的过去,判断在过去的那段关系中,你们两个到底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在交往,ta在这段感情中是什么样的,你在这段感情中是什么样的。

如果想明白之后发现对方就是一个好吃懒做什么也不会的大傻子那自然而然就不会对ta再抱有什么莫名其妙的期待了。

如果发现对方还是对你很好的,只是你们之间有一些问题一直在挑拨你们的争吵,退散你们的感情,那可能你会想要去试图挽回一下,只要心里有爱身体有行动,那最后肯定会有好的结果。

距离可以改变很多的东西

距离会带来新鲜感和神秘感,也能让时间带走你给ta留下的不美好的回忆和你纠缠不放的画面。

如果在分手之后你试图挽回,然后弄的两败俱伤,对方不仅没有跟你复合,还把你拉黑了,那你也别无退路,只能保持距离,切断联系。

除非你想死的再彻底一点,继续去“骚扰”ta。若是不想老死不相往来,那就赶紧切断你们之间所有的联系,让自己消失在对方的世界里,不让ta看到任何关于你的消息。

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可以避免争吵的再次发生,也可以让对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忘你的纠缠给ta带来的不美好的回忆。

设想一下,你和某人分手,对方很烦,没事儿就在你家楼下堵着,想要跟你和好,断断续续堵了你半个月,每天也就是在楼下看到你就冲出来跟你说话,然后一直尾随你到家门口,期间跟你讲的都是什么我错了我爱你你不要走你原谅我,直到你进家门,把ta关在门外。

然后突然有一天ta不来了,也没跟你说什么,你会不会偶尔也想起ta,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又觉得可能是ta死心了,又觉得是被自己讲的放弃了。

你会对ta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男生可能想的少点)这就是因为ta的离开给你带来了神秘感,因为你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会有一种好奇心

但是如果ta真的弄得你很烦,估计你要用很久的时间把气消了,然后偶然想起才会产生好奇心。

如果想要复合的话,除去假性分手的那种情况,那断联几乎是必须要做的,原因如上两点。

但是上面两点对于想要复合的人来说是不够的,因为他们还是需要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保证在恢复联系之后有更大的把握重新和对方开始一段关系

如果在第一个过程中,你想明白了你们之间的问题,知道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那么在断联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时间把你自己想到的,关于自己做的不好的方面通通都改正了,再继续加把劲做一个自我提升,提高自己的价值,给对方被自己吸引的理由。

但是改变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不然也不会有些小偷从小就偷,被抓了关了教育了出来还是偷,这就是所谓的本性难移

所以就算是再小的改变也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收获成果,不仅仅是要有毅力,还需要自信,勇气,坚强,不害怕失败等等等等。但是如果你可以做到,可以去改变,可以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人,那挽回对方就会多一个筹码,多一点胜算。

简而言之,无论你是否想要真正的分手,断联都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古诗云,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理大家都是懂得,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去做了,这才是导致结果不同的最大原因。

从一个IT互联网从业者角度,今天理一些自己认为可以提升生活品质的点。:)

手机放一边,世界明朗了。

手机现在蚕食大家的生活。从办公室去食堂的路上,看到所有同事低着头边看手机变走路;坐地铁,每个人都低着头看手机;朋友聚餐,大家都低着头看手机……

我觉得减少手机使用量可以提升一些生活品质。第一,清理App。第二,关闭消息提醒。第三,健康的分心。

我现在使用iPhone6与华为Mate7,两个手机的App都非常有限。App分类使用,常用的有微信、微博、知乎,LinkedIn,不常用的一些放后面不理,更少用的例如图片优化和游戏就打包藏起来。App少了,烦恼就少了。

更重要的是,我关闭基本所有消息提醒。除了电话要响,其他都不准响,除了微信能在顶部提示一下消息,其他都不准提示。对我而言这样的好处是,有消息提醒的时候,手机在不停骚扰你,让你去关注,没有消息提醒的时候,理不理手机完全是我的自由意愿,有空的时候多看看,没空的时候就不管。

手机现在陪我们太多了,先理清和手机的关系,世界会清静,生活品质就提升啦!~

读书,走出每个人受限的世界,接触更大的世界。

读书的文章我以前写过不少,这里就简单描述。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受限的世界里,工作、生活,无论多么精彩,也会慢慢让自己的思维不那么活跃。

人有时是触发型动物,有新的思考方式来触发,才会有灵感,而读书,正是最好的方式。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玄幻小说这么流行,不仅仅是小朋友看,很多成年人也在看?因为普通人可以想象自己成为主角,修真渡劫变身纵横宇宙嘛。

好吧…… 暴露了我是一个玄幻修真小说爱好者,讲一个切实的例子。作为一个设计师,每天接触的工作短期内形态变化不大,这个时候设计思维、设计创新灵感会减弱,读书,看同行或者前辈的设计经验,激发自己的思考,就是一个很好的脑力锻炼方式。

世界很大,走不完,但是读书能读到整个世界。

最后强调,书太多,读要辩证地读,不要简单追求一个123流程教你做的干货,要追求去思考新世界的方式,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见识变强。

我个人觉得安静读书的时候,偶尔碰到一段让人灵感迸发的内容,感觉是刺激和幸福的。提升生活品质,一大利器,读书。

虽然上面我说,世界很大,走不完,多读书。但是话说回来,年轻的朋友,世界很大,走不完也要多走走。

因为走的越远,看的越多,世界会越清晰。

旅游也许是一个方式,但是我更建议的是学习和工作,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融入当地去生活、学习、工作,是最好丰富心灵的方式之一。

认识更多朋友,看更多世界,学会更多知识,会更多语言,拍好看的照片,发的朋友圈也是光怪陆离的有趣,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多走走还能减肥呢。

走出去,看世界,生活品质会提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时是好几个,把这些喜好组合起来,幸福感倍增。

例如我喜欢读书、拍照、逛博物馆/艺术馆、清净。之前在出差的时候,一个周末,我走到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逛逛,拍照,累了,走到一个安静没人的厅,坐下来,戴上耳机,听五月天,读书。

那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我这里陪我玩。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事情串起来做,生活品质提升的好开心。

现实的来了,如果不写这个点,本文就有点虚。

经济收入的提升确实是生活品质提升的基本点。

对我们这些非二代,打工的老百姓来说,我认为提升生活品质的一大关键点是:

认真工作,工作得到认可和尊重,经济收入合理。

经济收入的高低每个人都不一样,预期也不同,所以这里写的是合理。合理的意思是,符合自己家庭的消费习惯,略超过,偶尔能奢侈一把,这样的经济收入已经可以满足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

我记得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打工,时薪是5.95美元。早上6点半起床,冒着零下20度的大雪,走到学校图书馆后门,然后7点准时到图书馆三楼服务台,学生陆续开始来借书还书。

我的工作就是,还书的,我扫一下条码,放起来,借书的,扫一下条码,给同学…… 然后有一个帅哥(我还记得叫Dustin,风格有点像Shameless里的Lip,但是帅10倍)负责把书装一个推车上推去放回书架,一个大姐专门负责在后面办公室给新书贴条码。

那个时候下班我就去吃wendy's,一餐刚好是5.9元,我记忆力真好。lol

后来我换了打工工作,帮助学校发展办做用户访谈。穿的正式一些,然后去学校各个办公点采访学校员工并记录产品使用场景,时薪15美元!

收入高了生活档次就高了,哈哈哈,我就开始吃Lucky Kitchen,一餐红烧牛腩套餐是8.99元,幸福感倍增。

所以说,经济收入对生活品质提升很重要。……

运动,吃健康的食物,让身体轻松健康。

这点我没有资格发言,让我先好好进步一下,瘦到140就写文章,瘦到130打耳环,瘦到120纹身……

现在的世界节奏快,效率要求高,工作压力大,社会压力大,物质欲盛行,虚荣……

学会一些特殊技能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最最关键的点最后写,心平气和。

在这个暴躁的社会,学会心平气和,会发现生活品质提升的非常厉害。

如果要以暴躁来应对这个暴躁的社会,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学会心平气和很难。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能做到物质精神满足都大大超过一般人而不用去动气。例如比尔盖茨看到大家应该只是想着如何做做慈善帮你们,绝对不会因为老百姓骂骂微软就跟老百姓上网对骂……

心平气和有很多维度可以学,在家庭、婚姻、职场、个人心态、社交网络上都可以学到有用的技巧。

举一个例子,在知乎上我如何学到心平气和的。

我最近几年写了很多文章,有讲设计的,有讲职业的,有乱扯的,很感谢99%的读者都是来鼓励和分享的,我很感激和开心。

但是还是有1%的人是来扯的。如果每个来扯的人我都针锋相对回去,那就太好玩了,知乎微博微信应该都是骂来骂去的。

所以我从这些攻击中学会一些心平气和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火气冲冲地来针对我文章的一个专业观点进行反驳,我会礼貌地回复并问是哪个点你不认同,如果他能讲出来,我就再回复回答我的想法,并认可他的想法中我赞同的部分。礼貌的求同存异后,基本这类朋友最后都会开心的说,Yoyo人真好。大家都开心,讨论专业,不用太激烈的。

如果一个人火气冲冲来乱骂或者讽刺。我一般不回复,先想想自己行文哪儿不够好,让别人这么想,然后思考一下后续改进。有时也许是这帮人心情不好,例如一次我好奇一个来讽刺我的网友,就点过去看了看他的其他评论,一律都是讽刺的,那我就知道这个与我无关。默默的自得清净就行。

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让人恼火的事情太多。这里绝对不是正能量哈,而是换一个角度想,大家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要自己被这些负面情绪包围了,你能活的开心生活品质提升么?

所以学会心平气和,好好对自己,珍惜尊重自己,生活品质直线上升。

最后祝大家都开开心心的,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之前文章()对创业者的失败理由做过调查,简单将其分为六大类。同时为了简化问题,对于调查中的每次失败只归结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下面的六大原因的比例加起来总和为100%。如果将这六大理由与创业者的能力缺陷相对应,就更有说服力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注:样本大概为80-90个,因为取样的问题,这里的大部分创业者从事新兴行业,所以可能会有取样偏差,仅供参考。

模式问题,占43%。各种主打市梦率的创业公司,在新经济的大旗下,尝试各种颠覆一切的新模式,从电商到移动互联网,从O2O到企业端服务。但是随着市场风云变幻,概念或模式往往会迅速由香转臭。随着泡沫的破灭,这些企业会迅速因为融不到钱而倒闭或泯然于人群之中。

这部分主要考察创业者的商业嗅觉和产品能力,能否找准需求并推出合理的产品,所谓的PMF(Product Market Fit)。对于初次创业者来说,往往面对更大的挑战来找到Product和Market之间的和谐点,因为之前的打工经历让初次创业者只局限于某一部分职能,而不容易有全局观。比如:销售类出身的首次创业者更容易看到需求,然后却很难将其抽象成产品,落地能力弱;而产品技术类出身的首次创业者,产品抽象能力和实施能力强,但是却离用户更远而不容易精准得发现需求。

运营问题,占23%。在模式清晰或者找准赛道的情况下,创业企业往往也会因为跑得不够快或者竞争太激烈或者自身太失败等多种情况,运营不下去而彻底失败。

这部分主要考察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能否用最少的钱把产品做出来并推广出去,核心是烧钱效果在可持续时间内的积分。烧钱效果等于资本消耗到效果的转化,可持续时间取决于融资额度与烧钱速度。初次创业者可能出现的能力缺陷是:

  • 融资能力,毕竟成熟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比如瓜子二手车反超起步更早以及口碑更好的人人车,很大成熟上就源于瓜子强大的融资能力
  • 花钱艺术,创业新手要么不敢花钱要么花钱过猛。比如千团大战中美团的胜出,部分源于对花钱节奏的精准把握,等竞争对手打完消耗战再出手收割被充分教育的用户
  • 管理能力及执行效率,管理能力决定是否用最少的钱及最快的速度把产品推向市场
  • One》一书中的观点,销售能力非常重要,CEO是销售公司,即百万美元以上价值的物品。而创业新手往往羞于出台或者牺牲自己将产品推到市场,要知道做广告才是最耗费资本的。“为自己代言”,就是在为公司省钱和提升烧钱效率,就是在用最低的成本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到千万用户面前

团队打架,占21%。如果以上两条都在天灾的话,团队打架是绝对的人祸,而人祸往往比天灾更可怕。

这部分主要考验识人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小利益面前的你侬我侬不算是创业合伙人,能够同甘共苦并共同发展和经历风雨的才是团队。而创业新手往往是把平时来往密切的亲朋好友直接转为创业团队,或者根据简历的靓丽来拼凑团队,没有经过重大利益或者磨难考验的团队,往往很容易散摊子走人。

股东出手,占7%。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而当股东想强势介入的时候,几乎就可以直接宣布创业企业的终止。

这部分主要考验识人能力和融资能力,稍微经历过融资的创业者,就知道有些融资是不能拿的、有些天使是不能惹的。而且即使找到靠谱的投资人,创业者也需要在融资完成后,与股东良好互动维持好关系而有担当,避免“逼良为娼”而惹急投资人,让他们不得不介入去干预生意。而首次创业者在这些方面往往会有认知缺陷。

家庭原因,占4%。“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部分主要考验创业者在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能力,以及家底多厚而支撑创业时间和强度。虽然认识到创业之艰辛,但初次创业者及其家庭仍然会低估其难度;同时与创业老司机不一样,整个家庭也处在初次适应创业节奏的过程中。因此一旦遇到创业困难,就容易后院起火,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家底不厚就会进一步加剧矛盾,最后导致内乱引发的创业失败。

政策问题,占2%。你懂的,不解释了。

这部分仍然考察创业者的商业嗅觉和产品能力,能否找准需求并推出合理的产品,所谓的PMF(Product Market Fit)。另外就是创业者的人脉和行业资源,能否及时转换商业模式和动用资源来解决困局。

针对创业失败原因,总结出初次创业者最容易出现的能力缺陷如下:

  • 市场需求和产品落地的平衡,即Product Market Fit的能力,包括对政策的把握能力
  • 识人能力和管理能力(管理的核心就是识人、用人和留人)
  • 营销能力,是否习惯了牺牲自己成就企业
  • 融资能力,包括融资后与股东的相处之道
  • 家庭和创业的平衡能力(这一条很少有答案提到)

...更多文章请到 ...更多回答请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老是推荐乱七八糟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