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里 朱柏长大后是第几集?

在《山河月明》这部电视剧里,让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接地气,那种寻常百姓家才有的骨肉亲情,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在以往的宫廷电视剧里,是非常罕见的。

在这里,朱元璋就是一个疼爱儿子的寻常父亲,也是一个宠爱老婆的寻常丈夫,也许是因为朱元璋的农民出身,即便当了皇帝,但是依然不改骨子里农民那质朴的感情和需求,这天下都是他的了,然而却依旧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朱元璋的这个大家庭,充满了平民家庭的那种温馨随和的感觉,他和马皇后的相处模式,就如同平民夫妻一般,夫妻两个人同吃同睡,目前为止,还没看见有朱元璋其他妃嫔们的影子,马皇后会亲手给朱元璋煮饭做菜,朱元璋喝着马皇后熬得粥,边吃边和马皇后聊一聊前朝政务和后宫里的孩子们。

马皇后也像一个寻常人家的妻子,随口就给丈夫提一些意见和看法,后宫不得干政这句话,在马皇后这里就是个笑话。朱元璋在马皇后这里可是一点皇帝的威严都没有,把马皇后惹怒了,她会拉着朱元璋的耳朵,只乎朱重八!

这一家子不仅夫妻恩爱和睦,就连兄弟之间也是兄友弟恭赤诚相待,太子与诸位王爷之间,没有算计和防备更没有尔虞我诈。太子朱标,就像是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大哥,对弟弟们充满了手足之情,对他们很宠爱,但是教育他们的时候又很严苛。非常有长兄为父的风范!

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大儿子朱标这么优秀,看到其他的儿子们,在朱标的引导和教育之下,个个优秀恭顺,他心满意足,就等着自己百年之后,太子能和自己的这一群儿子,共同守护好这大明的万里江山了!

然而谁能想到,这么优秀这么精明强干的太子,居然有一天会因为一场风寒先自己而去,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此朱元璋性情大变,前朝变的血雨腥风,当然这是后话了。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朱元璋去世之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一上位,就开始了削藩,这也是朱棣开展靖难之役造反的原因。

而这部剧,才播放了短短的十集左右,就已经把朱棣要造反,以及能造反成功的伏笔埋下了。

湘王目前还是一个孩子,就是整天跟在朱棣后面喊四哥四哥的小可爱,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孩子,从剧里面可以看出,朱柏很依赖自己的四哥,他简直就是朱棣的跟屁虫,而朱棣对这个弟弟也是十分疼爱的。

兄弟两人几乎同吃同睡同息同止,一些恶作剧,两个人也一起做。朱棣是太子朱标带大教育的,而朱柏则是朱棣负责照顾大的,所以感情之深可想而知。

朱柏没有辜负朱棣的教导,长大之后的朱柏,在诸位藩王之中,是非常出色优秀的,朱柏文武双全,不仅有帅气的外表,更有极强的能力。他秉性也比较恬淡,在就藩之后,并没有什么不法言行。

然而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不久,就开始朝他下手,在这之前,朱允炆已经把四位藩王贬为了庶人了,朱柏性格刚烈,不愿意被带走接受屈辱的盘查,而是选择有尊严的离去,他放火烧了自己的湘王府,熊熊大火之中,朱柏骑着白马,挽着长弓跳入火海自焚而死,他死的惨烈,此时朱柏才二十八岁而已。

根据剧情来看,朱柏是朱棣一手带大最疼爱的弟弟,而建文帝用这么残忍的手段逼死了朱柏,或许是逼着朱棣造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反的话,朱棣认为自己也只能引颈就戮了。

从剧情来看,太子的太子妃常氏,反而没有侧妃吕氏有心机谋略,太子明显更偏爱侧妃吕氏一点,在太子看来,侧妃更识大体顾大局,更懂得谋定而后动。

而太子妃常氏则如寻常的妇人一般庸懦无能,没有见识,没有格局,遇事惊慌失措哭哭啼啼。这里常氏是大将常遇春的女儿,但是她却并没有同为大将徐达的女儿,女诸生徐妙云那么聪颖通透。

而吕氏是文官家的女儿,读的书多,自然更有心机见识一些,目前来看,吕氏对儿子朱允炆的教育很是严苛,虽然朱允炆只是朱标的庶子,未来的皇位,与他关系不大,嫡长子朱雄英是常氏生的,但是吕氏对朱允炆的教育却丝毫不放松,便可以窥见她目光的长远和心机的深沉。

不久之后,嫡长子朱雄英夭折,太子妃也病死了,吕氏被扶正,朱允炆也名正言顺的成了嫡子,皇位顺其自然地也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了。

然而朱允炆背后到底是文官集团,一上位之后,就被一群书呆子们给忽悠瘸了,急切武断粗暴的削藩政策,逼得朱棣举起了造反的大旗,当了几年的皇帝,就不知所踪了,吕氏精心谋划了这么久,终究还是落了空。

李景龙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棣的表哥,李文忠也是明朝开国的名将,都说虎父无犬子,然而李景隆却是一个草包二代,剧里面李文忠就吐槽儿子李景隆,说她是赵括马谡之流,只会纸上谈兵。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炆就是派李景隆去镇压的,结果建文帝上百万精锐,被李景隆赔的底朝天,李景隆打仗不行,逃跑很在行,后来朱棣打进南京,李景隆还舔着脸给朱棣开了城门,对他投降,还被朱棣封了爵位,脸皮不是一般厚。

有了李景隆这个猪对手,也为朱棣的造反成功埋下了伏笔!

徐妙云虽然是将门出生,但是她从小就天赋异禀灵动颖悟,博览群书被称为女诸生,再加上家学渊源排兵布阵也不在话下,靖难之役,朱棣在外打仗的时候,北京被围困了很久,是徐妙云运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组织起了群众百姓,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守住了他们的大本营,朱棣才不至于内外交困。

可以说朱棣的江山,是徐妙云和他一起打下来的。徐妙云不仅会排兵布阵,在治国理政上,朱棣也常常听从她的意见和建议,朱棣本人更擅长的不是治国而是打仗。

目前朱棣身边,围绕了一群大头兵,目前他们还只是在凤阳屯田的小角色,比如张玉,比如朱能,但是靖难之役的时候,全是名将,这些人和朱棣一起出生入死,同心同德,才使得朱棣造反成功,其中张玉为了替朱棣挡刀,被乱刀砍死,后来朱棣靖难成功,感激之下,封了张玉的儿子为英国公。

短短的十几集,已经把未来的走向,埋好了伏笔,随着剧情的推进,看来是越来越精彩了!

我知道,提到《山河月明》大家要说什么,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批评多过表扬的。

该剧虽然并没有强调自己是历史正剧,但无论是十数位老戏骨的配备,还是选取的历史时期来说,都很难不让观众把它当做一部历史正剧来看。


这样的话,那么《山河月明》的时间线和逻辑漏洞,多的就如筛子一般。

最多人吐槽的,是“蒙古白月光”海别的戏份,作为一个纯虚构的人物,导演和编剧为了给其增加戏份,生塞乱套,不仅处处都有她的影子,并且还不打算单纯的设置成为一个“花瓶”。


还有一点就是,张芷溪此次饰演的海别,比起5年前《军师联盟》里的甄宓,从造型到颜值,都有了断崖式的下降。


我想说的是,在《山河月明》16集过后,其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3处改动和重新解构,让我觉得这部剧,依然值得继续追下去。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其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督府。

其主要职责为“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在《山河月明》中,朱棣担任了类似后来的“锦衣卫指挥使”之类的角色,亲自掌管锦衣卫,那么问题来了,真实历史上到底掌管过锦衣卫吗?

在朱棣成婚之后,他曾先后被派到中都凤阳去演武,并且体察当地的民情,直到1980年,20岁的朱棣,正式到北平就藩。


之所以给朱棣安上这个身份,或许有以下的作用:

其一,最直接的就是为朱棣加戏,并且掌握重要的人脉资源;

其二,为后来朱棣极度信赖锦衣卫埋下伏笔。

但是一旦当上了“特务头子”,是上不了台面的,尤其是对于皇子这样尊贵的身份来说,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心里跟明镜似的,朱棣也明白,他还特意求父皇不要让十二弟假如锦衣卫。可老父亲和大哥朱标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想得太简单了,最是无情帝王家,权力的争斗,远比通常人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像“木匠皇帝”朱由校和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关系,于历史而言,只是特例中的特例。

所以,让朱棣来当锦衣卫的“头子”,是让他彻底绝了上位之心。


当然,这么做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朱棣执掌锦衣卫之后,很快“周兴”、“来俊臣”的评价就接踵而至,也就是说,朱棣彻底成为了为“伪朝”监视大臣、窃取情报的酷吏。

这应当是为朱棣最后的反击(靖难之役)做心理上的准备。

真实的历史上,当燕王、晋王成年之后,关系其实很糟糕,《山河月明》也有所展现,而且,燕王朱棣和太子朱标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所以,权力最终会改变一切。

关于胡惟庸,可以说的事情着实是不少。


若只论历史上的权臣、奸相,以及各种大奸大恶之人,胡惟庸或许还排不上号,但是他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更多的来自于被动,而非主动。


1、胡惟庸的“谋反案”,揭开了“明初四大案”的序幕,不但对以李善长为首的浙东文人集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对之后明代的朝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在胡惟庸“谋反案”爆发之后,朱元璋除了打击浙东文人集团之外,还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消灭相权。自古以来,朝堂之上,相权和君权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千年以上,在朱元璋手里,君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至于胡惟庸本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355年,龙凤元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朱元璋,按理说,这个投靠的时间并不算晚,要知道朱元璋的“发小”徐达,也不过才跟着朱元璋参军了两年而已。


可是在人才济济的朱元璋麾下,文有刘基、李善长、宋濂,武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怎么轮,也轮不到胡惟庸。但是他,还藏着一个“王牌”: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同乡。依靠着李善长的推荐和帮助,胡惟庸先是在洪武六年(1373年),担任右丞相,四年之后,又升任左丞相,成为了真正的“百官之首”。


当了多年“独相”的胡惟庸,意气风发,不仅开始独断专行,还闭塞言路,生杀废黜,也不再禀告朱元璋。就连曾经批评他的徐达和刘基,他也曾试图下药毒死。

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剧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当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商量着要重新设立锦衣卫时,胡惟庸就差把“坚决反对”写在脸上了:“以察子窥探大臣,是武氏伪朝所为。”

这句话用白话说就是:“用一群特务,天天监视朝中各位大臣,那是武则天这样得国不正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


这样的话语,已经大胆到了极致。

胡惟庸是聪明,他在不断试探朱元璋的底线,以武则天来影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是“心虚”的表现,他知道这句话的严重性,但是他必须说。


可他还是低估了朱元璋。

胡惟庸想把包括淮西文武在内的许多人,都绑到自己的战车之上,以为这样的话,朱元璋就会有所忌惮,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这些人连根铲除,但很显然胡惟庸大错特错,他低估了朱元璋的决心,也低估了朱元璋对于夺回相权的渴望。


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以及陈宁、涂节等数人,10年后,朱元璋以胡惟庸同党罪名处死韩国公李善长等开国功臣,最终,胡惟庸案前前后后共诛杀3万余人。

第三、削藩是必然,可是到底该怎么削?

当然这个吕后,不是汉初那个独揽朝政多年的吕雉,而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母。


在《山河月明》这部剧中,吕氏充满着“野心”。

作为太常卿吕本之女,吕氏嫁给了太子朱标,但是她并不是太子正妃,而是妾室,因为排在她前面的,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并且更重要的是,在朱标19岁的时候,太子妃常氏就为他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

常氏出身更高,还生下了嫡长子,吕氏又凭什么翻盘?


洪武十五年(1382年),懿文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去世,还不足八岁,此事发生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显然是吕氏和儿子朱允炆。因此后世也有野史猜测,朱雄英是否是被吕氏毒害,说实话,这就有点过于阴谋论了。

朱雄英生活的年代,天下已经大定,作为太子朱标的嫡长子,依照朱元璋的一贯心性,一定会对这个皇嫡长孙保护严密,一个家族并不显赫的妾室,又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能力?不管这么说,随着太子朱标和朱元璋的先后去世,以及诸王就藩,朱允炆终于登上了帝位,是为建文帝。


他身边的两个近臣,一个是齐泰,一个是黄子澄。

黄子澄曾向他建议道:“诸王的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发六师出征,谁又能抵抗呢?汉朝叛乱的七国并非不强,还是灭亡了,势力的大小强弱不同,而顺逆之理也不同啊。”

于是,建文帝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削藩之路。

先是周王下罪,然后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自焚而死,再之后齐、代诸王被贬为庶民,这样的状况之下,如果燕王朱棣还不造反,那才是最奇怪的事情。


削藩引起的靖难之役证明了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在政治上的稚嫩和天真。要知道,历史上关于削藩,有个很好的案例:汉武帝时期,由主父偃主导的“推恩令”。

汉初建国,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随着藩王实力的增长,对于中央朝廷的威胁日益增大,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端倪。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推恩令”。


相较于以往藩王的爵位和权力、地盘只能由嫡长子接任,推恩令则提倡藩王去世后,由年纪最大的三个儿子分别继承,这样的话,最多两代到三代之后,几乎所有藩王,都失去了造反的能力。

它看似并没有碰触藩王的丝毫利益,所以除了嫡长子或心有不甘之外,其余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可朱允炆,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以为“飞龙骑脸”,就可以为所欲为。


靖难之役的结尾,以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而告终。

朱棣请了建文帝的母亲吕氏到中军大帐,详细解释了自己出军不得已的理由,等到吕氏回宫的途中,大火已经彻底起势,建文帝不知所踪。


其实细看《山河月明》这部剧,最大的问题除了白月光之外,就是剪辑、删减造成的剧情不连贯。除此之外,十数位老戏骨们的演绎,和一些隐藏的细节,实在是精彩之极。

这也是我到现在还不肯弃剧的最大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河月明伯雅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